梅花三弄古詩詞
⑴ 梅花三弄是詩詞
《梅花三弄》
佚名
花一弄愁,映月憂,朝霞秀。啜玉露香幽,欲藏還露,脈脈含羞。
梅花二弄淚秋,祥雲游、青鳥探看留。月來弄影香滿樓,粉霞白雪潤眸。
梅花三弄惜芳流。落紅碧水悠悠。淡煙暮靄殘收,誰又能夠,挽夕陽醉休?
梅落忽現芽透,盼冬走、迎春芬芳奏。梅花三弄知否,紅塵幸與君廝守。
⑵ 寫梅花的詩
詩賦詞曲
梅花 (陳亮) 疏枝橫玉瘦,小萼點珠光。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 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①,東君②正主張。
【注釋】 ①三弄:指笛曲名「梅花三弄」。古有笛曲謝梅花之說。 ②東君:司春之神。
梅花 百花爭艷也爭嬌,不經風雨自會凋。 松竹清高共品格,冰雪寒香賦詩騷。愛立嚴冬行春令,生有鐵骨棄塵囂。 未與群芳同溫暖,卻在枝頭獨歡笑。——《讀月樓詩存》
梅花 王安石(宋代)
宋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注釋 1.凌寒:冒著嚴寒。 2.遙:遠遠的。 3.為:因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毛主席評梅花:毛澤東有一闋著名的詠梅詞,《卜運算元·詠梅》:「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這闋詞是毛澤東喜愛梅花的最好寫照。 毛澤東喜愛梅花。瞻仰過毛澤東遺容的人大都看到過,在毛澤東紀念堂里,水晶棺前擺放著五盆梅花。這是根據毛澤東生前酷愛梅花的性格而擺設的。毛澤東生前,無論是居室還是工作室,都要擺上幾盆梅花。 看到這一段引含著什麼背影呢?再看下面。 他在1949年的《和柳亞子先生》一詩中有「落花時節讀華章」之句,在他手稿之初曾為「暮春時節」,後改為「落花時節」。春末夏初,仍是花繁時節,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英繽紛的日子,讀美麗的詩句,詩花人相悅。他寫《蝶戀花·答李淑一》,為「我失驕楊君失柳」,讓「吳剛捧出桂花酒」。他筆下有過「疏枝立寒窗,笑在百花前」,以梅品格悼贊亡友。 以梅品格悼贊亡友--------看來偉大的領袖用梅花來贊美死去英雄。
梅花象徵英雄,梅花嶺上贊英雄,人人皆知。 可見堅韌內斂寧願犧牲自己的美德英雄。 毛澤東作寫這首詩時,那時正是三年自然災害時,我們還在戰爭中,毛澤東看了陸游的《卜運算元·詠梅》,看了後寫出了這首詩。毛澤東寫這首詩是為了鼓勵戰友。那時先是在部隊傳,戰爭過後,這首詩就傳出了,表達的一代偉人的樂觀主義精神和必勝的信念。「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這塊能明顯表現出來。
其他古詩
晉·陶淵明《蠟月》 梅柳夾門植,一條有佳花
唐·張謂《早梅》: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風光人不覺,已著後園梅
唐·史青《應詔賦得除夜》 梅衰未減態,春嫩不禁寒。 梅花
唐·杜牧《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員外》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唐·薛逢《奉和僕射相公送東川李支使歸使府夏侯相公》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 兩句寫早梅開放。傳說詩中「一枝」原作「數枝」,鄭谷為改,齊己因稱鄭谷為「一字師」。
唐·齊己《早梅》 臘後花期知漸近,寒梅已作東風信。
宋·晏殊《蝶戀花》 小梅枝上東君信,雪後花期近。
宋·晏幾道《虞美人》 折得疏梅香滿袖,暗喜春紅依舊。
宋·晏幾道《清平樂》 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
宋·晏幾道《臨江仙》 故作小紅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宋·蘇軾《紅梅》 溪源新臘後,見數朵江梅,剪裁初就。
宋·周邦彥《玉燭新》 天憎梅浪發,故下封枝雪。
宋·周邦彥《菩薩蠻·梅雪》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宋·黃庭堅《虞美人》 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應酬都不暇,一嶺是梅花。
宋·張道洽《嶺梅》 小春何處有梅花,想見水邊籬落,數枝斜。
宋·吳則禮《虞美人》 不與群芳爭絕艷,化工自許寒梅。
宋·葉夢得《臨江仙》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絕。
宋·呂本中《踏莎行》 東風已有過來信,先返梅魂。
宋·王灼《丑奴兒》 月籠明,窗外梅花瘦影橫
宋·李重元《憶王孫·冬詞》 不知牆外夜來梅,忍寒添得疏花否。
宋·侯真《踏莎行》 雪後疏梅,時見兩三花。
宋·辛棄疾《仆運算元》:只共梅花語,懶逐游絲去。著意尋春不肯香,香在無尋處。
明代高啟《梅花九首》中的第一首,全詩是: 瓊枝只合在瑤台,誰向江南處處栽。 雪滿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來。 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
早梅 李公明 東風才有又西風, 群木山中葉葉空。 只有梅花吹不盡, 依然新白抱新紅。
紅梅 蘇軾 年年芳信負紅梅, 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 直和根撥送春來。
早梅 柳宗元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山園小梅 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擅板共金樽。
梅花 蔣維翰 白玉堂前一樹梅, 今朝忽見數花開。 幾家門戶重重閉, 春色如何入得來?
雪梅(其一) 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 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雪梅(其二) 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早梅 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林村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春雪未銷。
卜運算元· 詠梅 《卜運算元詠梅》
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卜運算元·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墨梅 王冕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墨梅 居簡 莫恨丹青廢畫工,不須求異只須同。 玉容不及寒鴉色,故托緇塵異漢宮。
早梅 齊已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村前深雪裡,昨夜一 枝開。
墨梅 張臬 山邊幽谷水邊村,曾被疏花斷客魂。 猶恨東風無意思,更吹煙雨暗黃昏。 墨梅 趙秉文 畫師不作粉脂面,卻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識,夏馥從來琢玉人。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梅 王琪 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 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王安石 華發尋春喜見梅,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香杳難隨驛使來。 梅 貢性之 眼前誰識歲寒交,只有梅花伴寂寥。 明月滿天天似水,酒醒聽徹玉人簫。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李商隱 匝路亭亭艷,非時裊裊香。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 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寒夜 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 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穸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雪後梅盛開折置燈下 曾幾 滿城桃李望東君,破蠟紅梅未上春。 窗幾數枝逾靜好,園林一雪碧清新。 暗香疏影 姜夔 辛亥之冬,予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征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隸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暗香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疏影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 、江南江北。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孤雁兒 李清照 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沈香煙斷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臨江仙·梅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 。 殢人嬌·後亭梅開有感 李清照 玉瘦香濃,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江樓楚館,雲間水遠。清晝永,憑欄翠簾低卷。坐上客來,尊前酒滿,歌聲共水流雲斷。南枝可插,更須頻剪,莫待西樓,數聲羌管。 漁家傲 李清照 雪裡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共賞金尊沉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玉樓·紅梅 李清照 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末?不知醞藉幾多時,但見包藏無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悶損闌干愁不倚。要來小看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 六幺令 晏幾道 雪殘風信, 悠揚春消息, 天涯倚樓新恨 ,楊柳幾絲碧 ,還是南雲雁少。 錦字無端的 ,寶釵瑤席 ,彩弦聲里 ,拚作尊前未歸客。遙想疏梅此際 ,月底香英白 ,別後誰繞前溪, 手揀繁枝摘 。莫道傷高恨遠 ,付與臨風笛 ,盡堪愁寂 ,花時往事 ,更有多情個人憶。 蝶戀花 歐陽修 簾幕東風寒料峭,雪裡香梅,先報春來早。紅蠟枝頭雙燕小,金刀剪綵呈纖巧。 旋暖金爐薰蕙藻。酒入橫波,困不禁煩惱。綉被五更春睡好,羅幃不覺紗窗曉。 梅花引·荊溪阻雪 蔣捷 白鷗問我泊孤舟 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風拍小簾燈暈舞,對閑影,冷清清,憶舊游。 舊游舊游今在不?花外樓,柳下舟。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黃雲,濕透木棉裘。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 。 墨 梅 張臬 山邊幽谷水邊村,曾被疏花斷客魂。 猶恨東風無意思,更吹煙雨暗黃昏。 早 梅 萬寬 獨異夢闌沖雪身,分明清耀續花塵。 人間最重相思骨,惹得春風第一顰。 梅 王琪 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 《旭日紅梅》,朱宣咸(作)
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 鷓鴣天·詠梅 庄暢宇 秋盡紅飛寂寞池,群芳獨羨小梅枝。疏橫花影樓前卧,暗自香風階下馳。 雲攏髻,雪凝脂,幾經魂繞識君痴?縱然卿死不憐我,我自憐卿到死時。 梅花絕句(之—) 陸游 聞道梅花圻曉風, 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 一樹梅花一放翁。 梅花絕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 正是層冰積雪時。 梅花絕句(之三) 雪虐風號愈凜然, 花中氣節最高堅。 過時自會飄零去, 恥向東君更乞憐。
⑶ 梅花三弄的詩詞
《梅花三弄》本是琴曲名。弄,可指奏樂,也可作量詞,用於樂曲,一曲曰一弄。三弄,就是三支曲子。這組《梅花三弄》從形式到內容都給人以美的享受。
第一弄:梅花落向笛中吹,梅開庾嶺杏為妃。梅綻寒宮柳作姬,梅吐正聞香世界,梅飄還見玉階墀。(寫梅綻、梅飄,吐放清香。)
第二弄:梅煙澹瘦絳唇尖,梅露輕盈粉淚掩,梅月橫斜宜映水,梅風漂泊喜侵簾,梅偏霜雪暗香添。(寫梅在煙里、露中、月下、風前,姿美味香。)
第三弄:梅種孤山小隱家,梅芬東閣斗詩葩,梅清珠佩樓東影,梅點春妝額上鴉,梅比仙人萼綠華。(寫梅秀美清麗。引用了宋代詩人林逋植梅孤山以梅為妻的典故。)
⑷ 梅花三弄的古詩求證
《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採用循環再現手法,後四段為第二部分,描寫梅花靜與動兩種形象。
第一部分:
1、溪山夜月;
2、一弄叫月,聲入太霞;
3、二弄穿雲,聲入雲中;
4、青鳥啼魂;
5、三弄橫江,隔江長嘆聲;
6、玉簫聲。
一至六段為第一部分,是一個帶循環性的多段曲式,其特點是由同一主題與插部作輪回再現,造成連續的迴旋運動。樂曲一開始便在低音區以散板形式奏出氣氛肅穆深沉的曲調,展現出一幅寒冬臘月的萬木凋零,唯有梅花鐵骨錚錚,迎寒而立的畫面。然後採用四、五、六度的大幅跳躍,使旋律的轉折富有層次,蒼勁有力。第二、四、六段是循環再現的第一主題,以作為梅花高潔、安詳形象的清越泛音在二、四、六段出現三次,故被稱為「三弄」。
主題用清越的泛音奏出,為的是顯示梅花那冰清玉潔、高雅脫俗的氣韻。再加上輕巧的節奏、簡潔的旋律,使樂曲柔中帶剛,勾畫了「風盪梅花,輕輕舞玉翻銀」的景象。三次重復旋律變化不大,主要採用在音區上的對比,將二弄降低八度以取得重復中的變化。第三、五段是插部,音樂作為主題的鋪墊、襯托,象徵著處於陶醉中的人對自己所傾心的梅花的觀賞、品玩、陶醉及深情贊頌。整個這一部分是梅花的靜觀形象,譜寫了它在淡、靜、凌寒的環境中笑綻枝頭的畫面。
第二部分:
7、凌雲戛玉;
8、鐵笛聲;
9、風盪梅花;
10、欲罷不能。
第七段開始是第二部分。此段出現了新的音樂素材,其梅花形象帶有戲劇性,旋律跌宕多姿,大起大落。第九段又在中低音區再現這一主題。樂曲採用切分節奏、高低音區的頻繁跳躍、交替奏鳴,此起彼伏,情緒激越,大有競相怒放之勢,梅花的性格得到了進一步的深化。第八段起了連接的橋梁作用。第十段速度較慢,使高潮的氣氛逐漸平穩下來,並通過節奏對比和調性變化將樂曲引向一個新境界。整個第二部分是梅花的動態意象,利用音色對比和節奏對比,與第一部分音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刻畫出梅花迎風而立,與寒風搏鬥的形象。
此部分象徵梅花不懼寒霜、臨風搖曳的意態,以其梅花的鐵骨、冷香的自然屬性,笑戰、笑弄風霜的姿容,映射和歌頌了高雅、貞潔的人的性格和氣節。由於第一部分的音調滲透、貫穿,且有合尾性質,又使得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保持了統一性。最後是全曲的尾聲部分,近似散板。它由各段固定的終止型樂句經變化後用泛音輕盈地奏出,最後結束在宮音上,將樂曲引向深遠清雅的境界。如同樂者的吟頌,餘音裊裊,回味無窮。
⑸ 梅花三弄的古詩詞求證
有關於《梅花三弄》的古詩詞如下:
桃源憶故人·玉樓深鎖薄情種
【宋】秦觀
玉樓深鎖薄情種,清夜悠悠誰共?羞見枕衾鴛鳳,悶則和衣擁。
無端畫角嚴城動,驚破一番新夢。窗外月華霜重,聽徹《梅花弄》。
字詞注釋
①桃源憶故人:詞牌名。故人在此詞中所指是指戀人或夫婿。
②玉樓:女子居住的閨樓(美稱)。
③羞見:怕見。
④無端句:無端,沒來由,無緣無故。嚴城,防守嚴密之城。
⑤月華;月光。
⑥聽徹句:謂聽完《梅花三弄》一曲,聽徹,聽畢。曲終,謂之「徹」。《梅花弄》,漢《橫吹曲》名,相傳據晉桓伊笛曲《三調》改編;後為琴曲,凡三疊,故稱《梅花三弄》。
白話譯文
那華麗的高樓上深鎖著一個多情之人,清冷的漫漫冬夜卻無人和她共度。獨守空閨之時,更怕看見枕頭、被子上綉著的成雙成對的鴛鳳,煩悶的她無心解衣,擁被而眠。沒來由地,忽然畫角聲起,驚動了警衛森嚴的整個城池,也打破了她的新夢。望窗外月光鋪地,映著嚴霜,聽見《梅花三弄》的樂曲幽幽響起,一曲終了,猶自輾轉難眠。這萬般凄冷,該如何消磨?
《桃源憶故人·玉樓深鎖薄情種》是宋朝秦觀的一首描寫婦女冬夜閨情的詞。上片寫獨居的苦悶,長夜漫漫,無人共處。「枕衾鴛風」最惹愁恩,只好和衣悶卧。下片寫百無聊賴的遠思。剛入夢境,卻被城頭角聲驚醒,只見窗外月華霜重,又斷斷續續地傳來《梅花三弄》的樂曲歌聲,令人愈發生愁。
這首詞抒發了女子幽閨深鎖,獨居無聊的苦悶情緒。全詞意境凄婉,情思纏綿,雅俗共賞。
作品鑒賞
少游詞的基本風格為雅麗,但也有少量俚俗之作,吳梅曾舉俚俗之詞數首,惟不及此。可見此詞既雅又俗,殊難界定,可以雅俗共賞視之。
「玉樓深鎖薄情種」,意謂詞中的多情女子被「薄情郎」深鎖閨中。在中國傳統文學中,一般稱男子為薄情郎或薄倖(薄悻),這里的「薄情種」概指夫婿。古代女子極少與外界接觸,遇到夫婿外出,自有被深鎖玉樓之感了。
詞在介紹環境、引出人物之後,便以情語抒寫長夜難眠的心境。「清夜」,寫夜間的清冷沉寂,「悠悠」狀夜晚的漫長。悠悠春夜,閨人獨處,備覺凄涼。而著以「誰共」二字,則更加突出孤棲之苦。又以問句出之,便漸漸逗出相思之意。此時她惟見一床綉著鴛鴦的錦被、一雙綉著鳳凰的枕頭。鳳凰鴛鴦,皆為匹鳥。這對單棲的女主人公來說,無異是強烈的對比、辛辣的諷刺。鳥兒尚且成雙作對,人兒反而孤眠。因此說是「羞見」。這二字用得極好,既通俗,又准確。以「羞見枕衾鴛風」烘託人物的內心活動,也極為貼切。歇拍「悶則和衣擁」,清人彭孫通謂「新奇之甚」。可這里俚語,也就是話在人民口頭的語言,一般雅詞中是不用的。少游這里用了,就顯得真摯、坦率,富有生活氣息。在這一句中,「悶」字似更為要緊,女主人翁因為被玉樓深鎖,無人共度長夜,所以心頭感到悶得慌。悶而無可排解,只得和衣擁衾而卧。因此這一句是上闋的結穴所在。
下闋寫女主人翁夢醒。她擁衾而卧,似乎睡著了,人夢了。依詞意,她似乎夢得很甜美。但剛剛人夢,就被城門樓上傳來的畫角聲驚醒。「無端畫角嚴城動,驚破一番新夢」,意境好似李清照《念奴嬌》中的「被冷香消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不過這里的新夢是被畫角聲所驚醒罷了。夢被驚醒,睜眼看看室內,照理應該仍是「羞見枕衾鴛風」,仍是「悶則和衣擁」。然而這樣寫,詞情便沒有發展,境界更顯得重復。於是詞人宕開一筆,從室內寫到室外。
室外的景象,同樣寫得很冷靜,但語言卻變得更為雅麗一些。此刻已到深夜,月亮灑下一片清光,地上鋪著濃重的白霜。月冷霜寒,境界極其凄清。這也是主人翁心境的寫照,即王國維《人間詞話》所雲「有我之境」是也。在此境界中,主人翁似乎諦聽著外面的一切,剛聽罷嚴城中傳來的畫角聲,又傳來一陣哀怨的樂曲——《梅花三弄》。聽《梅花弄》而曰「徹」,說明她從頭至尾聽到最後一遍,其耿耿不寐,可以想見。這結尾二句,緊承「夢破」句意,針門一線,銜接得妙,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刻畫主人翁長夜不眠的情景,從而突出「憶故人」的「憶」字,語言清麗,情致雅逸,留有餘味,耐人尋繹。
1、《遠興》
【宋】陸游
莫言人世足悲傷,只為詩情合斷腸。
窗檻雨晴湖灩灩,郊墟煙重月茫茫。
《梅花》調苦愁三弄,竹葉香清泥一觴。
閉戶終年嗟局促,不如新雁到衡湘。
2、《聞角》
【宋】黃庚
譙角咿鳴到枕邊,邊情似向曲中傳。
《梅花三弄》月將晚,榆塞一聲霜滿天。
織錦佳人應有恨,枕戈老將想無眠。
爭如二月春風市,賣酒樓頭聽管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