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梅花團扇

梅花團扇

發布時間: 2025-04-07 01:10:43

1. 古代女子用的扇叫什麼

古代女子用的扇叫團扇,圓形或近似圓形,柄不長,多為唐代女性隨身佩帶,中國團扇一般在扇面畫上仕女圖。

團扇又稱宮扇、紈扇。中國傳統工藝品及藝術品。是一種圓形有柄的扇子。團扇起源於中國。扇子最早出現在商代,用五光十色的野雞毛製成,稱之為「障扇」。

日本通常用在藝伎表演時,古代日本有用其作為族徽。團扇系中國的發明,又名紈扇,而後傳入日本。團扇在奈良時代由唐朝傳入日本。在日本最初使用團扇的是宮廷貴族。到平安時代末期,才允許一般庶民百姓使用。

(1)梅花團扇擴展閱讀:

扇子的歷史:

扇子,最早稱為「霎」,與羽毛有關。據西晉崔豹的《古今注》記載,最早的扇子出現於商代,是用五光十色的雄雉尾羽製成的,故稱之為「翟扇」。

東晉王嘉的《拾遺記》則稱扇子是周昭王時發明的,據說當時有個叫孟夏的人取鵲翅羽做成了扇子。但那時的扇子並不是用來拂涼驅暑的,而是用來遮陽擋風的,插在車上也是一種儀仗。

考古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扇子是戰國的。湖北江陵馬山磚廠楚墓出土過一把竹編的扇子,扇柄在扇子的一側,就像一扇單扇門。單扇門在古代稱作「戶」,扇子當儀仗使用時左右開合也像門戶,「扇」字之所以從羽從戶,由此可以得到明證。

至少在漢代就出現了團扇,因為是用絹製成的,故又稱為羅扇、紈扇,團扇形如圓月,暗合中國人團圓如月、合歡吉祥之意,故又稱為合歡扇。

於是,扇子也就有了並面、便面、障面等雅稱。團扇多為「圓如滿月」的樣式,但也包括了各種「方不應矩,圓不中規」的方圓形、腰圓形、梅花形、葵花形等多種樣式。團扇的出現打破了羽扇的單調格局,使扇形更加豐富了。

2. 介紹團扇的起源

在華夏五千年的文明歷史長河中,絲絹團扇不僅作為日常用品,更承載著中華藝術的精髓與勞動人民的智慧,凝聚著古今工藝美術的精華,堪稱民族傳統文物中的藝術瑰寶。

羽扇作為供人們扇風取涼的工具,其出現時間較早。而團扇則相對較晚,據歷史記載,它起源於漢代。唐代昭陵新城長公主墓中的壁畫,繪有團扇的圖案,這是目前發現的唐代壁畫中最早的團扇形象。

絹宮扇,又稱紈扇、團扇、羅扇,它出現在羽扇之後、摺扇之前。西漢成帝的妃嬪班婕妤曾寫過一首著名的《團扇歌》,借詠團扇表達了她受趙飛燕嫉妒排擠,恐受君王冷落的復雜心理。從歷代散見的詠扇的詩賦散文來看,團扇在西漢至宋代的一千多年間極為盛行,宋代以後又與摺扇並駕齊驅,深受妃嬪仕女、文人雅士的喜愛。

古代的絹宮扇製作精細,裝飾華美。它們通常是以素絹為材料,兩面綳緊,或採用泥金、瓷青湖色等裝飾。團扇的形狀多樣,有圓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其中圓形最為常見。此外,還有瓜楞形、蕉葉形、梧桐葉形等獨特造型。除了圓形,海棠形、馬蹄形、梅花形也是較為常見的形狀。

絹宮扇的扇面上常綉有花鳥、魚蟲、山水等圖案,也有綉人物、佛像的。在宋代,我國的刺綉技藝已非常精妙,這些精美的刺綉圖案為絹宮扇增添了無限的藝術魅力。

3. 團扇的介紹

團扇又稱宮扇來、紈扇。中源國漢族傳統工藝品及藝術品。是一種圓形有柄的扇子。團扇起源於中國。扇子最早出現在商代,用五光十色的野雞毛製成,稱之為「障扇」。當時,扇子不是用來扇風取涼,而是作為帝王外出巡視時遮陽擋風避沙之用。西漢以後,扇子開始用來取涼。三國時諸葛亮輕搖鵝毛扇,妙計橫生,運籌帷幄。羽扇出風緩軟,不入腠理。東漢時,大都改羽扇為絲、絹、綾羅之類織品,以便點綴綉畫。一輪明月形的扇子稱之為「紈扇」或「團扇」,也叫「合歡扇」。當時扇子有長圓、葵花、梅花、六角、匾圓之形;亦有木、竹、骨等材之柄;還有扇墜、流蘇、玉器之飾。宋以前稱扇子,都指團扇。王昌齡《長信愁》詩:「奉帚平明秋殿開,且將團扇共徘徊」。《杖扇新錄》載:近世通用素絹,兩面綳之,或泥金、瓷青、湖色,有月圓、腰圓、六角諸式,皆倩名人書畫,柄用梅烙、湘妃、棕竹,亦有洋漆、象牙之類。名為「團扇」。圓形或近似圓形扇面,扇柄不長。

熱點內容
月租房牡丹江 發布:2025-04-09 03:38:11 瀏覽:958
咖啡店鮮花 發布:2025-04-09 03:35:18 瀏覽:510
茶花如何寫 發布:2025-04-09 03:14:58 瀏覽:262
奶茶花語 發布:2025-04-09 03:07:49 瀏覽:495
黃百合姑娘 發布:2025-04-09 03:07:03 瀏覽:389
四川北美海棠批發廠家 發布:2025-04-09 02:47:21 瀏覽:50
山水盆景文案 發布:2025-04-09 02:33:50 瀏覽:531
櫻花種在哪 發布:2025-04-09 02:27:13 瀏覽:321
海棠花妖嬈 發布:2025-04-09 02:16:13 瀏覽:574
h福利百合 發布:2025-04-09 02:14:50 瀏覽: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