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兩茶花捲
『壹』 花捲茶簡介
花捲茶
花捲茶始名「百兩茶」,即一卷(支)茶,凈重合老稱一百兩。後來發展成「千兩茶」,即一卷(支)茶,每支凈重為老秤一千兩。白沙溪牌花捲茶有三種規格:十兩茶(362.5克/支),百兩茶(3.625千克/支),千兩茶(36.25千克/支)。一般千兩茶長約1.5米,圍徑約60厘米。部分花捲茶茶身內部生長著一種「菌花」,現已經被證實為「冠突散囊菌」。花捲茶的生產在原料選擇上需經篩制,揀剔、整形、拼堆程序,在加工上需經其絞、壓、跺、滾、錘工藝,以蓼葉裹胎,外包棕片,再用竹篾捆壓箍緊,呈圓柱形狀。
中文名:花捲茶
別名:千兩茶
始名:百兩茶
長:1.5米
茶葉概述
花捲茶(千兩茶)外表古樸。形如樹桿,採用花格篾簍捆箍包裝。成茶結構緊密堅實,色澤黑潤油亮,湯色紅黃明凈,滋味醇厚,口感純正,常有寥葉、竹黃、糯米香氣。熱喝略帶紅糖姜味,涼飲卻有甜潤之感。花捲茶以安化上等黑茶為原料,經「篩制」「揀剔」「風選」「整形」「拼配」等工序加工而成。(文章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貳』 花捲茶即百兩茶知識介紹
花捲茶又名「百兩茶」,後來相繼產生「千兩茶」「十兩茶」「五百兩茶」「三百兩茶」等規格,主要是為了方便運輸,最近湖南益陽又製作了有史以來最大的花捲茶5千兩茶以慶北京奧運。以前花捲茶是不能發「金花」的,「金花」只能發在茯磚茶上。為此湖南益陽茶葉專家經過了三年左右的時間終於掌握了在千兩茶系列產品上發花的技術,由此金花花捲茶誕生,這也是湖南黑茶的又一次創新。
花捲茶(百兩茶)生產廠家在湖南益陽安化有幾家,而且只能在安化才能生產出來,因為這種茶的獨特工藝。其規格百兩茶(3.625千克/支),千兩茶(36.25千克/支)。好的花捲茶茶身內部生長著一種「菌花」,現已經被證實為「冠突散囊菌」,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金花,冠突散囊菌據了解生物里暫時只有林芝上有,現在茯磚茶、千兩系列產品也有。
花捲茶(千兩茶)外表古樸。形如樹桿,採用花格篾簍捆箍包裝。成茶結構緊密堅實,色澤黑潤油亮,湯色紅黃明凈,滋味醇厚,口感純正,常有寥葉、竹黃、糯米香氣。熱喝略帶紅糖姜味,涼飲卻有甜潤之感。花捲茶以安化上等黑茶為原料,經「篩制」、「揀剔」、「風選」、「整形」、「拼配」等工序加工而成。每支茶加工可以分為「蒸包灌簍」、「杠壓緊形」兩個階段。蒸包灌簍分為五吊、五蒸、鋪蓼葉、胎棕片、上牛籠嘴等步驟。杠壓緊形是將灌好茶的花篾簍置於壓制場地的特製杠桿下經五輪滾壓,由一班青壯年男子(6人),赤膊、短裝、綁腿、赤腳上陣,壓制時由五人下壓大杠,一人在前面移杠壓茶;收緊簍篾時,由四人用腳踩簍滾壓,一人操小杠絞緊簍篾,隨著簍內茶葉受壓緊縮,花篾簍不斷縮小,壓大杠和絞小杠交替進行,反復五次,加箍絞到花捲圓周尺寸符合要求為止,最後由一人手揮木錘,錘擊花捲整形。之後冷卻定型。定型後還要松箍、殺篾、鎖口、標記製造日期。最後置於特設的涼棚豎放晾置,日曬夜露一個月(以前為49天),即為成品茶。
中國茶文化 茶文化知識 茶道文化 茶文化與茶健康 茶葉的功效與作用
『叄』 千兩茶是什麼茶,屬於黑茶中的一個品種
千兩茶即花捲茶,是安化黑茶中的一個傳統名茶,因每卷(支)的茶葉凈含量合老秤一千兩而得名,又因其外表的篾簍包裝成花格狀,而又名花捲茶,滋味甜潤醇厚,創制於湖南省安化縣江南一帶。
千兩茶是黑茶
花捲茶始名百兩茶,即一卷(支)茶,凈重合老稱一百兩,後來發展成千兩茶,即一卷(支)茶,每支凈重為老秤一千兩。花捲茶有三種規格:十兩茶,362.5克/支;百兩茶,3.625千克/支;千兩茶,36.25千克/支。
從外觀上看,千兩茶是一個高約155厘米,直徑約20厘米,重約70斤的圓柱體,是世界上現有的茶品中單體最重,體積最大的茶,具有獨一無二的奇特性,在加工上需經其絞、壓、跺、滾、錘工藝,以蓼葉裹胎,外包棕片,再用竹篾捆壓箍緊,呈圓柱形狀。
千兩茶以安化上等黑茶為原料,經篩制、揀剔、風選、整形、拼配等工序加工而成,成茶結構緊密堅實,色澤黑潤油亮,湯色紅黃明凈,滋味醇厚,口感純正,常有寥葉、竹黃、糯米香氣,熱喝略帶紅糖姜味,涼飲卻有甜潤之感。
部分千兩茶的茶身內部生長著一種菌花,學名為冠突散囊菌,不僅可以使茶葉的口感得到提高和優化,還是對人有益的酵素類菌,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功能、預防腫瘤、降脂減肥、抗氧化、抑菌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