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贊梅花書法

贊梅花書法

發布時間: 2025-04-23 03:23:31

梅花行書書法作品

梅花行書書法作品如遼寧省博物館藏南宋著名書畫家楊無咎行書《柳梢青·梅花十首》:

【其一】

畫中詩詞為:

茅舍疎籬,半飄殘雪,斜卧低枝。

可更相宜,煙藏修竹,月在寒溪。

寧寧竚立移時,判痩損,無妨為伊。

誰賦才情,寫成幽思,畫入新詩。

❷ 梅蘭竹菊四條屏書法作品

梅蘭竹菊四條屏書法作品如下:

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為高潔志士;

蘭:空谷幽放,孤芳自賞,香雅怡情,是為世上賢達;

竹:篩風弄月,瀟灑一生,清雅澹泊,是為謙謙君子;

菊:凌霜飄逸,特立獨行,不趨炎勢,是為世外隱士。

「四君子」是中國畫的傳統題材,以梅、蘭、竹、菊謂四君子。是傳統寓意紋樣。

明代黃鳳池輯有《梅竹蘭菊四譜》,從此,梅蘭竹菊被稱為「四君」。[1]畫家用「四君子」來標榜君子的清高品德。《集雅蔡梅竹蘭菊四譜小引》:「文房清供,獨取梅、竹、蘭、菊四君者無他,則以其幽芳逸致,偏能滌人之穢腸而澄瑩其神骨。

」四君子並非浪得虛名,確實各有它的特色: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蘭,空谷幽香,孤芳自賞;竹,篩風弄月,瀟灑一生;菊,凌霜自行,不趨炎勢。關於梅蘭竹菊對梅蘭竹菊的詩一般的感受,是以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為背景的。

梅蘭竹菊,占盡春夏秋冬,中國文人以其為「四君子」,正表現了文人對時間秩序和生命意義的感悟。梅高潔傲岸,蘭幽雅空靈,竹虛心直節,菊冷艷清貞。中國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負載了自己的一片真情,從而使花木草石脫離或拓展了原有的意義,而成為人格的象徵和隱喻。

❸ 關於梅花的書法作品

梅花是中華民族與中國的精神象徵,具有強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動力。梅花象徵堅韌不拔,不屈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是我國古代很多文人雅士都喜歡的花類。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關於梅花的書法作品,希望對你有用!

關於梅花的書法作品欣賞

關於梅花的書法作品圖片4

梅花傳統文化

梅花是中華民族與中國的精神象徵,具有強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動力。梅花象徵堅韌不拔,不屈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迎雪吐艷,凌寒飄香,鐵骨冰心的崇高品質和堅貞氣節鼓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不畏艱險,奮勇開拓,創造了優秀的生活與文明。有人認為,梅花的品格與氣節幾乎寫意了中國人“龍的傳人”的精神面貌。全國上至顯達,下至布衣,幾千年來對梅花深愛有加。“文學藝術史上,梅詩、梅畫數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種花卉都望塵莫及。”國人賞花,不僅欣賞花的外表,更欣賞花中蘊含的人格寓意和精神力量。

寒冬鬥士——梅,為歷代文人畫士所喜愛。千百年來,從《詩經》到現代散文,許多頌梅的佳作流傳下來。

梅於冬春開花,稱報春花使,獨放於百花之前。古詩中有許多體現其時間早的意泉:“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飛雪落前村,千尋翠嶺,一枝芳艷”(楊記《少年游》)。“風雪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毛澤東《卜運算元·詠梅》)。梅,它既是一年中最後一個季節開放的花,而又是來年春天第一個盛開的花,這樣這既是歲寒三友之一,又是一個美麗的報春使者。

卓絕孤清的象徵:陳志歲《梅嶴賞冬梅》詩:“一境寒深極,他花不敢開。層林晴著雪,香海氣澄埃。顧謂孤山小,須移五嶺魁。遠來親傲骨,祗肅白雲隈。”

梅的情感意思:古往今來,詩言志,詩詞中的萬物在詩人的眼中,無不著其色,蒙上了感情的面紗,這使是梅物質而幻化為精神的,成為人感情的寄寓者。

相思的象徵:“人間離別易歲時,只梅枝,勿相思。”(姜夔《江梅引》)這便是詩人對遠在它鄉的故人的相思,“笛聲三弄,梅心驚破”,“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有堪寄”(李清照《孤雁兒》)詩人對之夫的相思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令人不禁垂淚。

高潔、孤傲的象徵:“不知梅格在,更看綠葉和青枝”(蘇軾《江梅三首》)。蘇軾所道梅格便是高潔孤傲吧。“梅枝高韻勝”(市居安《梅石問詩話》),“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和靖《山園小梅》),梅許是生性高潔,未嘗與別種花同開,也許飛是它怕污損了自己的暗香。“莫恨香笑雪減,須信道,掃跡情留,難言處,良宵淡月,疏影尚風流。”(李清照《滿庭芳》)。詩人贊美的是梅之飽經風霜的折磨,仍孤高自傲,對人生存在信心的高尚的精神品格,“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游《卜運算元》),這又是詩人對自己的一個真實寫照,梅常存於橋邊,驛外,磅,崖縫,是那麼的孤傲,那麼的高潔,詩人陸游便是這樣一種性格之人。“微雲淡月,對孤芳。分付誰,空自倚,清香未減,風流不在人知”(晃沖之《漢宮春·梅》),詩人必是一高潔孤傲之人。

友情象徵:“折梅逢驛使,寄於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陸凱《荊州記》)。陸凱與范曄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與范曄,濃濃友情傾注於一枝梅中,不知范曄當時收到此梅時是否被陸凱之舉所感動呢?“攜手江村,梅花飄裙。情何限,處處消魂”(蘇軾《行香子》),尋春時正值梅花似雪,飄沾衣裙,友情展露無疑。立於長廊中,長廊右為一水池,池中假山嶙峋,池右為一臘梅,簇簇金黃傲立於枝頭,池中水已為冰,假山上草已為殘根,近而觀之,撫其板干,其干之硬可整而知,不禁為其之堅強不屈所感動,良久立於樹下,思之遠矣 。

❹ 關於梅花詩句書法作品

1.「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書法字體字帖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楷體書法如下:楷書書法字體的特點:楷書由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

《辭海》解釋說它「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這種漢字字體端正,就是現代通行的漢字手寫正體字。

(4)贊梅花書法擴展閱讀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意思是:寶劍的銳利刀鋒是從不斷的磨礪中得到的,梅花飄香來自它度過了寒冷的冬季。喻義要想擁有珍貴品質或美好才華等是需要不斷的努力、修煉、克服一定的困難才能達到的。

此句不是古語,而是當今俗語時諺,最初出現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早期,1983年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俗語》權威著錄。同時收錄在清代同治年間儒生周希陶編寫的《警世賢文·勤奮篇》,用以表達一個人如果要想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就必須准備好面對各種困難的挑戰,不斷在歷練中豐富自己的閱歷,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達到自己理想的目標,不經過一次次磨練甚至失敗,一帆風順的只想成功那是不可能的,即使是一時運氣好,但也不會堅持長久。

2.明文徵明行書梅花詩卷的書法賞析

文徵明行書《梅花詩》卷,該詩卷為一般行書手稿,寫得清新俊逸。文徵明在書法藝術上成就最高的是小楷,所以這幅《梅花詩》卷仍帶有很濃的小楷筆意。此卷行書熔晉、唐大家於一爐,而又不同於他們那種筆意連綿、體勢險絕、極度誇張之作。在文徵明的筆下,明顯洋溢著他自己那種恬淡平和的風神氣息。此卷運筆悠然老到,意氣平和,牽來曳往,應規入矩,精謹而純熟。全卷雖無縱橫捭闔之勢,但由於書傢具有很強的駕馭中鋒用筆的能力,故而整體筆勢圓融婉轉、飛動輕靈、開合有度、收放適宜。其筆墨流暢而不飄浮,點畫纖細處而不顯弱,骨氣深沉,血肉豐潤。偶作牽連縈帶之筆,亦無拖沓之嫌。

文徵明此詩卷的結字似欹反正,或大或小,或偏或正,方圓肥瘦,疏密長短,各具姿態,隨心所欲又不逾規矩。在用筆上,此卷以中鋒為主,筆畫起止有斷有連、有虛有實,清爽利索,雖然變化多端,然而最終能一氣呵成,自然流暢。其章法疏空簡闊,用墨濃淡相間,造成了黑白平衡的視覺效果。總之,此卷書法用筆虛和而骨力內蘊,用墨濃淡不拘而神韻反出,章法疏空而氣勢流宕。這也是文徵明行書的主要特徵,反映了士大夫文人崇尚自然的率真情致。

3.《梅花》王安石的作品~

梅花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牆角有幾枝梅花,正冒著嚴寒獨自開放。為什麼遠看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賞析]

古人吟唱梅花的詩中,有一首相當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詩人林逋的《山園小梅》。尤其是詩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更被贊為詠梅的絕唱。林逋這人一輩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個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種梅養鶴,過著隱居的生活。所以他的詠梅詩,表現的不過是脫離社會現實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詩則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詩句,卻能推陳出新。你看他寫的梅花,潔白如雪,長在牆角但毫不自卑,遠遠地散發著清香。詩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贊賞,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用「暗香」點出梅勝於雪,說明堅強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偉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極端復雜和艱難的局勢下,積極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這首小詩意味深遠,而語句又十分樸素自然,沒有絲毫雕琢的痕跡。

4.明文徵明行書梅花詩卷的作品介紹

藏於遼寧省博物館的《梅花詩》卷是文徵明遺留下來的較為成熟時期的代表作之一。

此卷為行書,縱47.2厘米,橫470厘米,共13行,每行五字。內容為文徵明自己所創作的《梅花詩》七律三首。作者署「壬子款」,為嘉靖三十一年,此時文徵明83歲。卷後鈐「文徵明印」白文方印、「衡山」朱文方印,引首印鈐「傍雲」圓朱文。

5.明文徵明行書梅花詩卷的基本信息

行書《梅花詩》卷是明代書畫家文徵明書詠梅花詩三首,時年已八十有三。

此書卷縱四十七點二厘米,橫四百七十厘米,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文徵明在書法藝術上成就最高的是小楷,所以這幅《梅花詩》卷仍帶有很濃的小楷筆意。

此卷行書熔晉、唐大家於一爐,而又不同於他們那種筆意連綿、體勢險絕、極度誇張之作。在文徵明的筆下,明顯洋溢著他自己那種恬淡平和的風神氣息。

此卷運筆悠然老到,意氣平和,牽來曳往,應規入矩,精謹而純熟。全卷雖無縱橫捭闔之勢,但由於書傢具有很強的駕馭中鋒用筆的能力,故而整體筆勢圓融婉轉、飛動輕靈、開合有度、收放適宜。

其筆墨流暢而不飄浮,點畫纖細處而不顯弱,骨氣深沉,血肉豐潤。偶作牽連縈帶之筆,亦無拖沓之嫌。

反映了士大夫文人崇尚自然的率真情致。

6.「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顏體書法圖片

顏體書法如下圖: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句詩是出自明代佚名《警世賢文·勤奮篇》。

白話文釋義:寶劍的銳利刀鋒是從不斷的磨礪中得到的,梅花飄香來自它度過了寒冷的冬季。喻義要想擁有珍貴品質或美好才華等是需要不斷的努力、修煉、克服一定的困難才能達到的。

(4)贊梅花書法擴展閱讀

顏體的書法特點:

結體方正茂密,筆畫橫輕豎重,筆力雄強圓厚,氣勢庄嚴雄渾。

從特點上論,顏體形顧之簇新、法度之嚴峻、氣勢之磅礴前無古人。從美學上論,顏體端莊美、陽剛美、人工美,數美並舉,幽為後世立則。從時代論,唐初承晉宋餘緒,未能自立,顏體一出,唐斗壇所鑄新體成為盛唐氣象鮮明柄志之一。

顏真卿的楷書一反初唐書風,行以篆籀之筆,化瘦硬為豐腴雄渾,結體寬博而氣勢恢宏,骨力遒勁而氣概凜然,這種風格也體現了大唐帝國繁盛的風度,並與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書法美與人格美完美結合的典例。他的書體被稱為「顏體」,與柳公權並稱「顏柳」,有「顏筋柳骨」之譽。

其楷書結體方正茂密,筆畫橫輕豎重,筆力雄強圓厚,氣勢庄嚴雄渾。早期作品以《郭虛己碑》、《多寶塔碑》等為其代表作,個人風格尚未形成,結體謹嚴,清麗俊秀,成熟作品首推《顏勤禮碑 》為其代表作,此時外拓開張,剛勁雄強的個人風格已然形成,晚年作品則以《麻姑山仙壇記》等為代表,用筆結體多古拙之趣。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顏體

熱點內容
珠蘭花欣賞 發布:2025-04-23 06:46:39 瀏覽:586
七夕專供 發布:2025-04-23 06:39:55 瀏覽:659
離卦梅花 發布:2025-04-23 06:35:35 瀏覽:765
金屬菊花盆景 發布:2025-04-23 06:35:32 瀏覽:942
櫻花物理 發布:2025-04-23 06:35:00 瀏覽:445
花卉平面圖例 發布:2025-04-23 06:34:36 瀏覽:368
怎麼讓康乃馨變粗 發布:2025-04-23 06:29:57 瀏覽:724
肺炎綠植 發布:2025-04-23 06:24:21 瀏覽:118
盆栽什麼松 發布:2025-04-23 06:18:34 瀏覽:310
中國花卉面積 發布:2025-04-23 06:11:06 瀏覽: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