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大桿高壓
1. 大粗桿子扦插泥巴一裹就生根秒變老樁大戶
現在溫度適宜,是進行扦插的好時機。之前提到的細枝扦插,根系較少,幼苗生長緩慢,想要帶土移栽較為困難。今天分享一種大粗桿扦插的方法,生根數量多,插後可以直接上盆開花,速度非常快!
三角梅的光禿禿的老桿子也是可以扦插的,大家不要丟棄,成活率很高,可以迅速變成老樁,當年就能開花。首先,整理老桿,選擇筆直的枝條,長度不限(但最好不短於15厘米),頂部和底部都鋸平,確保沒有毛刺。然後,將枝條浸泡在30-60分鍾的多菌靈溶液中,如果枝條較短,可以完全浸泡;如果枝條較長,只能浸泡下面的一部分。
准備干凈的新椰糠土,河沙已經淘洗過,按照椰糠:河沙=2:1的比例混合後稍微打濕備用。另外,准備一些干凈的泥巴,加入一包生根粉,加水攪拌成糊狀,將三角梅粗桿插入泥巴中,轉一圈,使其裹上一層泥。
將處理好的枝條上盆,填入准備好的濕土,確保三角梅老樁插好,頂部的傷口位置塗抹癒合膠,也可以按照傳統方法,在切口處塗抹一些蠟油封閉。如果家中過於乾燥、陽光強烈或風大,建議用塑料袋覆蓋,保持濕潤,每天上午可以打開透風,同時澆水,保持盆土濕潤,但不能積水。
老桿本身營養豐富,會先長出葉子,不要急躁,不要隨意移動,繼續養護。出芽後,可以縮短覆蓋塑料袋的時間,只需在晚上覆蓋即可。隨著天氣變暖,20-30天後,三角梅的芽會不斷生長,這時候應該已經生根了,輕輕拔出檢查,效果不錯。注意,三角梅的根系較為脆弱,拔取時一定要小心,很容易斷裂,但沒關系,移栽後還會再次生長。
除了上述粗桿,2-3厘米粗的小粗桿也很適合扦插,方法和步驟相同,大家可以嘗試一下。
茶花適合用高壓法扦插,方法簡單,環剝樹皮,長度在3-5厘米,根據樹皮剝離的程度來定,剝好後,用多菌靈溶液擦傷口,然後用生根粉溶液打濕衛生紙,包裹在傷口上晾乾一夜,第二天再裹上土和植料。如果覺得麻煩,也可以直接將生根粉混入土中,茶花可以用沙土、紅壤、水苔等。
將土填入塑料袋或保鮮膜中,勒緊,保持生根處遮光(不透光),留一個小孔觀察土壤干濕,幹了要及時澆濕,如果家中很乾燥,最好使用水苔。通常1個月左右就能生根,如果想要更穩定(因為土多,可以保證繼續生長),可以等幾個月,根系穩定後從下方截斷。
茶花喜歡紅壤,也可以用腐葉土或營養土代替,將生根的茶花稍微分散,不要傷到根系,上盆後澆透水,放在陰涼處適應一周,再逐漸移到陽光下正常養護。
臘梅花開後,也很適合扦插,想要直接獲得一顆老樁,高壓扦插是最可靠的方法,即使不成功,也不會有太大損失。首先,在喜歡的枝條底部環剝樹皮(長度3-5厘米),皮下綠色部分輕輕刮掉,露出白色桿莖。然後,用塑料袋、塑料瓶或專業的高壓盒,將傷口包住,裡面填上濕沙土/疏鬆園土/珍珠岩等,然後封緊。每隔3-5天檢查一次,保持土壤濕潤。通常1個月左右就能生根,如果想要更穩定,可以多等幾個月,根系穩定後從下方截斷。
梔子適合春夏秋三季扦插,3-5月最佳,選擇3-8厘米粗的枝條,越粗越好。將枝條截成直桿,這樣扦插出來的苗才直,桿子長度20-40厘米,底部切出1-3個切口,有利於生根,切完後泡1小時多菌靈溶液,整根泡入最佳。
適合濕潤、疏鬆的土質扦插,地栽有這樣的環境也可以,盆栽可以用沙土或疏鬆園土。枝幹埋入土中1/3或1/2,上面裹上薄膜,土壤澆透水。保持土壤濕潤,但不能積水,頂部裹膜也是為了保濕,晴天中午可以解開膜噴水增濕,不要乾燥。
2-3個月後,苗情基本穩定,此時應該扦插成功了,可以移栽,地面扦插的可以繼續養,施肥以緩釋肥、葉面肥為主。適合秋冬、開春,落葉休眠期間移栽,此時較為安全,這個方法很管用,老桿扦插第二、三年就能開花結果了。
月季適合用大粗桿扦插,也適合用高壓法,不用剪枝條,即使不成功,也不會損傷。成功後,大桿苗當年就能開花,養護起來不費勁。選擇筆直、粗壯的老桿,2-3年桿最佳,在靠下的位置選一段,環切剝去表皮,長度約2厘米,然後颳去綠色一層,露出米白的部分,此時可以擦一遍生根水或多菌靈溶液。
高壓盒可以用塑料瓶自製,透明的高壓盒更便於觀察根系生長的情況。期間,只要正常養護母株即可,地栽的基本不用管,盆栽正常的澆水、施肥,細心觀察高壓盒裡的情況,土壤幹了要澆濕,下面是花友1個月後的生根效果。
發現有明顯的根系後,可以從高壓盒下面剪斷月季,拆開高壓盒,就能獲得一株完整的月季大苗了。新的月季苗,先用小盆養,因為它的根系還很少,小盆容易控制澆水的量,服盆半個月後撒些奧綠318S顆粒,秋天或次年的春天換大盆。
無花果現在也可以扦插了,如果長的好,當年或第二年就能結果。首先,截取一些無花果粗桿,選擇1厘米直徑以上的,越粗越好,用園藝剪刀剪平,底部可以斜著剪,這樣方便辨認上下,不要顛倒了。
室內扦插的話,建議大家先泡清水或生根水,泡到底部有白點出現,這個白點就是未來的根系了,白點出現後,移栽到干凈、濕潤的沙土裡,沙子一干就澆濕。
有條件地栽的花友,在散光的地方挖一片土,可以混合一些沙子,澆濕後把桿子埋好,深度在3-5厘米左右,覆蓋上薄膜保濕,每隔2-3天澆濕土面。
無花果桿子先長葉子,然後生根,中途不要亂動。大約一個半月後,根系就長完整了,可以挖出來單獨栽種,地栽盆栽都可以的。
以上方法大家都收藏起來,找時間試一試。千萬別錯過時間啦!
2. 盆栽茶花什麼時候修剪最好,盆栽茶花的修剪技術
山茶花(詳情介紹)
很多剛入花行的夥伴們,對養山茶花都有著一知半解的疑問,究竟山茶花是越長越旺好呢?還是要定期的修剪打理呢?然而這個問題並不是一句半句能說清楚的,下面我們就重點闡述下山茶花的修剪。
一、修剪山茶花的目的
1.使形態、冠副漂亮,提高觀賞價值。
2.修去弱枝,保留壯枝,促發新枝,提高植株活力。有不少朋友在沒搞清楚茶花修剪的作用之前就稀里糊塗地亂剪一氣,其後果可想而知!
二、修剪山茶花的最佳時間
1.春芽萌動前
茶花修剪的最佳時間一般選擇在新芽萌動之前一個月左右修剪最好。福建、江西、雲南、廣東北部等南方地區,可選擇在春節前20天左右(即陽歷1月中旬前後),長江流域的低海撥地區,可在春節前後修剪。不管是南方還長江流域,均不能過早或過晚修剪,過早修剪天氣太冷容易凍傷植株,過晚如果茶花新芽已萌動,會消耗大量營養而嚴重當年生長。
2.夏秋分化型
絕大多數茶花一般都在春季開花,它的花芽是前一年夏秋開始分化的,修剪必須在花後進行,如果冬春修剪,就會剪掉許多花芽。如果修剪過晚,這些不該有的花芽會消耗掉許多養分,從而影響開花的質量和數量。
3.當年分化型
少數品種茶花有當年秋季就開花的,如國內名種秋牡丹、花牡丹等,一般到10月中下旬就能開花,它不需要夏秋分化型那種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春化作用(即低溫時間)而直接當年開花。當年分化型秋季開花的茶花,它的花芽是在當年新梢上形成並開花的,不需要經過低溫,這種品種的茶花修剪可在休眠期進行(不過這種品種的茶花比較少)。
花芽分化型其實有三種,除上面提到的二種外,還有一種是「多次分化型」,雖與本文對不上,但筆者想在這里順便提一下。多次分化型是指一年當中能多次抽條,每抽一次就分化一次花芽的花卉,如我們都知道的月季花就是這種。春季第一次花芽有的是在去年形成的,一年之中只要不斷抽生新枝,就能連續開花。因此,在生長季節每當花謝以後,應立即進行修剪,促使剪口下面的腋芽萌發,進而抽生新的花枝,為再次開花做准備。
山茶花(詳情介紹)
三、山茶花修剪注意事項
1.在修剪之後至新芽萌發之前這段時間內,最好施一次以氮肥為主的復合肥,並在新芽萌動時噴一次葉面肥,可使春季發芽更有活力。
2.如果茶花是地栽,且條件允許的,可在修剪之前的小陽春季節(約陽歷的11月份),以茶花主桿地徑的12倍左右為直徑,以主桿為中心,圍主桿一周將側根斬斷,以促進萌發更多新根,為來年更好地生長打下基礎,應注意的是,此方法只適於南方冬季氣溫較暖和的地。
關於山茶花的修剪就介紹到這里,如果很是不舍被剪掉的枝葉,那麼也可以選出優良的枝條來做扦插繁殖,這也是一種很好的資源利用哦!
3. 我的茶花枝幹開始發黑 是什麼病啊該怎麼防治
茶花感染病菌多從葉部或根部開始,你的茶花很可能是得了根腐病,枝桿上已被感染,病情已相當嚴重,救活的可能性已不大。 【病因及症狀】該病由多種病原菌真菌引起,主要侵染茶花的根系。受害植株根部腐爛變黑,葉片變黃,梢尖死亡,花芽掉落,植株逐漸凋萎死亡。 【發病規律】病原菌以菌核在土壤或病株上越冬。翌年春天,當溫濕度適宜時,菌核萌發菌線,在土壤中蔓延,侵害植株根部。氣溫越高,其發病率也越高。� 【防治方法】 ①要及時挖除病株及其附近的帶菌土,並用1%硫酸銅溶液對病株周圍的土壤消毒,防止病菌擴散蔓延。 ②保持土壤排水良好,嚴防栽培地積水。 ③選擇抗病能力強的茶花品種進行栽培。
4. 茶花主幹高了怎樣矮化修剪
茶花主幹太高的話,可以通過打頂的方式矮化,把頂端的部分剪除,當來年長新芽後繼續打頂,可促使底部長出新芽,在養護期間不斷的進行調整,主幹就會矮化了。在平時養護的時候,也要保證茶花可以多多的曬太陽,日常澆水也要合理,可以根據情況2-3天澆水一次,這樣才能預防植株生長太高。
一、茶花主幹高了怎樣矮化修剪
當茶花主幹生長太高的時候,可以通過打頂的方式進行矮化,等到第二年長出新芽之後,可以再接著打頂,這樣底部可以冒出新芽,根據它的生長情況不斷進行調整,植株自然就會矮化了。
如果說茶花生長的很健壯,就可以適當的進行修剪,在修剪的時候需要注意芽的方向,因為它的內側芽是向上的,外側芽則是向外的,所以要根據樹形適當調整,在枝芽上的第一個芽,應該在刀口的對面,斜面的頂部應該高出基部3mm左右,不要太低或是太高。在修剪之後,為了防止傷口出現感染的情況,還要使用多菌靈來塗抹傷口,接著找一個陰涼的位置來養護,當傷口變乾燥後適當的見光就行。
二、茶花怎麼養護更好
1、見光:在養殖茶花的時候,應該給它提供適宜的光照,建議在具有明亮光線的位置進行養護,每天見光的時間大概在6-8個小時就行,讓植株充足的接受光照,能使它生長的更好。
2、澆水:在它生長期間,需要2-3天就進行一次澆水工作,只有滿足它生長對於水分的需求,才能保證植株生長良好。但冬季和夏季澆水,應該根據天氣情況來調整澆水時間和澆水次數。
茶花高桿如何變矮桿
茶花高桿通過修剪變矮桿。
茶花主幹長度過高時,需要用剪刀截短枝乾的長度,盡量控制在20厘米左右,只保留2~3對葉子,在傷口處塗上多菌靈溶液。
若是較老的植株,還要將強壯枝條的頂端修剪掉,但是修剪的程度不要太重。
茶花主桿能採用高技壓條法矮化嗎
茶花主桿能夠採用高枝壓條法矮化。
高枝壓條具有成活率高,開花早等優點。繁殖也比較方便,已經普遍應用於茶花,茶梅,橡皮樹,龍眼等植物當中。
茶花主桿太高的話,也可以通過打頂的方式來矮化,把頂端的部分剪除,當來年新芽長出後繼續打頂,可促使底部長出新芽,再養護期間不斷的進行調整,主桿就會矮化了。
5. 家裡種了很多茶花,怎樣才能讓茶花的葉子變得油光發亮
怎樣才能讓茶花的葉子變得油光發亮?
茶花不能一概而論「茶花」。茶花歸納起來,分為兩種茶花,一種是原生苗的茶花,一種是培育苗的茶花。但是,兩種茶花的基因和生理是不同的,生長習性、土壤、環境、氣候等都是有所不同的。原生苗的茶花,居室難以養護成活的,而培育苗的茶花則不同,可以居室養護。
在日常的管理中,取用上述液體有機肥,配比適當的水量,在休眠期前一個月,花期完修剪後,各淋施一次,隔間淋施一次,做好病蟲害防治,完全可以達到茶花正常生長,葉子油光發亮。
6. 山茶花怎樣繁殖
茶花繁殖方法大概有扦插,嫁接,高壓,高辟插,壓枝幾種,現在有種組培的方法,不知對茶花可不可以.扦插繁系數大,而且都是小苗,幾年才能見花,適合專業的商品化生產.嫁接也要兩年才見花管理也麻煩,也不適合非專業的操作。對於這兩種繁殖方法己有不少貼子,就不累敘了.
在此只淺析下三種古老但對非專業繁殖茶花的愛好者比較實用的繁殖方法。
1. 高壓法
高壓繁殖法對於極難生根的或者想從母株上分離較大植株的非常適用,並且可以結合母樹理形修冠,一舉兩得
這株低分雙桿克瑞黑,打算培養成兩株分枝高些適合庭院載的茶花,分下的子株將有1米幾高
高壓法具體步驟:確定好高壓部位後,用刀在徑幹上環切兩刀,兩環切相距3cm左右,然後深至木質將兩刀間皮環剝.但不要剝完,只剝去十分之八,留點皮供應子株養份.
在環剝帶下方約3到5公分處綁一塊厚塑料布,向上做成圓兜形,往裡加入黃土腐松葉土合和填料填實,然後在剝口上方約3cm處將兜口扎緊.當要分離的枝徑少於2.5公分時,可以利用廢棄的可樂瓶礦泉水瓶來盛填充物,非常方便:將瓶的底部剪出一截,再縱向通體剖開,然後瓶口向下套上樹枝,在杯口高出環剝口上沿三公分左右固定杯加填充物.最後配生根劑多菌靈混合液澆透填充物.
2. 劈插繁殖法
劈插繁殖法適合從母株上分離枝桿直徑小於1cm以下的,當然大點的也可以,但剖桿困難些,相應容器杯大重量重固定麻煩些.這種繁殖法是以前柑橘繁殖最常用的方法。具體步驟:先鋸一節徑6到8cm的竹筒,竹筒一頭帶節一頭不帶節,將節隔上穿一
將竹筒節隔上穿一孔以便排水或找一小礦泉水硑將上部分截去,底部洞2到3個小孔備用
在將要分離的枝桿上找個合適部位(要方便固定營養杯),以45度向上切入深達三分二,然後順枝幹方向向上剖3到5公分.再用竹筒成塑料杯順剖縫向上裝.切面深入杯口下3到5公分即可固定竹筒或營養杯.再向里填土或其他填充物.後面操作及管理同高壓法一致.此繁殖法一次成苗率比高壓法高些,生產周期也短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