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紅樓珠茶花

紅樓珠茶花

發布時間: 2025-04-29 03:21:40

A. 中國古代文獻中記載了哪些山茶古樹

中國古代山茶文獻中最早記載的山茶古樹,是唐代成稿的《南詔畫卷》。它描述了地處雲南的兩株山茶古樹:「奇王之家……瑞花兩樹,生於舍隅,四時常發,俗雲橙花……」。文中「橙花」即雲南白族語言中「茶花」的漢字讀音,至於所稱「瑞花」則是由於佛家認為山茶是祥瑞之花。無錫市園林局夏泉生先生結合圖卷和文字卷所作的嚴謹考證後認為:「早在南詔奇王細奴邏開國立詔(654年)之前,在這位蒙舍詔王庭院里的兩個圓形花壇中,就已栽培著兩株高數丈、干粗40厘米、盛開著大朵紅色鮮花的古山茶樹……」。可見,距今1500年前的南朝宋代孝建元年前後,我國雲南白族先民已首開了雲南山茶人工栽培的先河。

明代崇禎年間御史黃宗昌編撰的《嶗山志》,記載了明初著名道士張三豐曾於山東嶗山手植一株「耐冬」(中國分布最北的古山茶):「永樂年間張三豐者,嘗自青州雲門來於嶗山下居之。色邑中初無耐冬花,三豐自海島攜出一本,植於庭前,雖隆冬嚴雪,葉色愈翠。正月即花,蕃艷可愛,齡近二百年,柯干大小如初。」這株植於太清宮三官殿的耐冬山茶,估算樹齡約600年。這與史志記載為張三豐於永樂年間所植,時間完全吻合。很可惜,這株山茶古樹已於2005年死去。

古代文獻中記載古山茶的甚多。明代王象晉《群芳譜》「山茶」篇載:「滇南有二、三丈者(樹高),開至千朵,大於牡丹,皆下垂,稱絕艷矣。」《滇南太華山記》也載:「兩墀山茶樹八本,皆高二丈余,枝葉團扶,萬花如錦。」宋、明時代的一尺,約合現在的30厘米,二、三丈也有6~9米了。明代顧養謙的《滇雲紀勝書》還描寫了會城沐氏西園成片山茶古樹的壯觀景象:「西園有樓名簇錦,茶花四面簇之,凡數十樹,樹可三丈。花簇其上,樹以萬計,紫者、朱者、紅者、紅白兼者,映日提錦。落英鋪地,如坐錦茵。」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的《滇中花木記》,也記載了雲南省城張石夫所居朶紅樓之前的兩株山茶古樹:「一株挺立三丈余,一株盤垂幾及半畝。垂者叢枝密干,下覆及地,所謂柔枝也,又為分心大紅,逐名滇城冠。」此外,四川的《光福山記》載:「海雲院有連理山茶。」清代初年,蘇州文士吳偉業和陳維崧也都描寫過拙政園的寶珠連理山茶。值得注意的是清代光緒年間浙江《上虞縣志校續》物產卷山茶條引錄了《學圃余疏》(明代成書)所記載的兩株山茶古樹:「《學圃余疏》:潯陽狄陶祠山茶一株,干大盈抱。紹興曹娥廟亦有之,止如拱把之半,士人雲『千年外物也。』」

熱點內容
成都櫻花苗 發布:2025-04-29 06:56:11 瀏覽:440
考豬梅花肉 發布:2025-04-29 06:47:36 瀏覽:304
三大束鮮花 發布:2025-04-29 06:47:25 瀏覽:448
秋天有玫瑰嗎 發布:2025-04-29 06:41:03 瀏覽:440
華陽藍玫瑰花店 發布:2025-04-29 06:40:18 瀏覽:697
陽光花語社 發布:2025-04-29 06:29:08 瀏覽:810
桃花林花語 發布:2025-04-29 06:13:54 瀏覽:198
盆栽丹頂鶴花 發布:2025-04-29 05:58:10 瀏覽:678
贊花卉凌霄 發布:2025-04-29 05:46:49 瀏覽:997
牡丹江至三亞機票 發布:2025-04-29 05:39:27 瀏覽: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