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花蛤读法
A. 花ge还是花蛤
蛤的读音是gé,声母是g,韵母是e,声调是第二声。
花甲即花蛤,因粤语花蛤与花甲同音,花蛤被人写作花甲。花蛤在海南地区称芒果螺。潮汕人也叫花蚶,这是潮汕地区近十年发展起来的养殖品种。它的学名为杂色蛤仔,壳近卵圆形,前端尖椭圆形,后端钝椭圆形模拆镇,壳表深黄褐色,布满“人”字形或火舌状深褐色花纹,壳面有自壳顶到腹缘的细密放射肋。壳内乳白色。一般壳高2厘米多,壳宽近4厘米。
(1)海鲜花蛤读法扩展阅读:
花蛤生于潮间带下数米深的浅海区。以泥沙海底为最多。沿海均有分布。四季皆可捕捞,为居民最常用的海鲜御帆食品之一。栖息旦粗于沙质或沙泥质的潮间带及浅海,尤其是河口海域。以斧足挖掘沙泥,埋栖于滩涂,营底内的生活。广东、福建沿海都有其分布。每年的10至11月是它的繁殖期。
花蛤广泛分布在我国南北海区,福建及广东沿海产量较多,季在春末夏初。它生长迅速,养殖周期短,适应性强,离水存活时长,是一种适于人工高密度养殖的贝类,曾在泉州湾、围头湾、深湾有过大量人工养殖。
B. 牡蛎、蛏、花蛤、泥蚶怎么读
牡蛎拼音mǔ lì ,蛏拼音chēng,花蛤拼音huāgé,泥蚶拼音níhān。
牡蛎:
牡蛎,隶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珍珠贝目,是世界上第一大养殖贝类,是人类可利用的重要海洋生物资源之一,为全球性分布种类。牡蛎不仅肉鲜味美、营养丰富, 而且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海产珍品。牡蛎的含锌量居人类食物之首。
蛏子:
蛏子为海产贝类。软体动物。介壳两扇,形状狭而长,外面蛋黄色,里面白色,生活在近岸的海水里,也可人工养殖,肉味鲜美。有缢蛏、竹蛏等种类。
chēng ,在闽南语里读音类似“摊”,在瓯语里读音类似“青”。蛏子常见於潮间带的泥沙中(尤其在温带)。壳窄长,剃刀状,长可达20公分(8吋)。
菲律宾帘蛤:
菲律宾帘蛤,壳长2.5-5.7厘米。商业规模平均40毫米。是一种常见的贝类动物。壳坚固,壳瓣左右相等;两侧不等,壳顶的喙位于前半部分;外形略呈椭圆形。韧带内嵌,不突出壳面,宽厚棕色的椭圆拱形身体几乎延伸到后部边缘的一半,是贝壳类海产品。
(2)海鲜花蛤读法扩展阅读:
菲律宾帘蛤:
菲律宾帘蛤壳长2.5-5.7厘米。商业规模平均40毫米。是一种常见的贝类动物。壳坚固,壳瓣左右相等;两侧不等,壳顶的喙位于前半部分;外形略呈椭圆形。韧带内嵌,不突出壳面,宽厚棕色的椭圆拱形身体几乎延伸到后部边缘的一半。
菲律宾帘蛤是贝壳类海产品,广泛分布在中国南北海区,它生长迅速,养殖周期短,适应性强(广温、广盐、广分布),离水存活时间长,是一种适合于人工高密度养殖的优良贝类,是中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是西太平洋亚热带到低寒温带的一个品种,并分布在欧洲的温带地区。
泥蚶:
泥蚶,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列齿目,蚶科,蚶属。中国传统的养殖贝类。
中国沿海各地均有分布,8~10月份产卵期为生产旺季。此外,河北、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均进行人工养殖,产量颇丰。泥蚶肉味鲜美,可鲜食或酒渍,亦可制成干品,蚶肉含多量蛋白质和维生素,蚶血鲜红,肉的边沿有一金丝似的色线。
C. 蛤蜊的拼音
蛤蜊的拼音为:gé lí。
它的拼音为gé lí;解释:生活在海底的一种软体动物;例句:把煮好的蛤蜊以及海苔丝加入芦笋饭中,用饭匙由下往上轻轻拌匀,即可食用。近义:扇贝、益虫。
词语造句
1、我的孩子喜欢吃蛤如告蜊浓汤与面包,尤其是我的儿子。
2、每一只蛤蜊出生时都是公渣蔽明的,为了对抗这种不可繁殖的境况,蛤蜊进化出由雄转雌的本领,但是,在它们决定进行这项重要的转化前,它必须明白,一旦转化完成,就变不回去了。
3、蛤蜊、对虾,智利随时奉上豪华的海鲜盛宴。
4、这家店用的是又大又肥的中国蛤蜊,汤里还有鸡蛋和椰奶。
5、除了野生鸟类,区内还栖息着泥螺、文蛤、四角蛤蜊、青蛤、西施舌、双齿围沙蚕等海洋生物。
6、我刚才还下到了河边的湿地那里看了看,湿地滩涂上有很多小蛤蜊和浮游生物,这些都是水鸟的美食。
7、不可用蕃茄来制作蛤蜊海鲜浓汤。
8、我经常用菜谱,但我祖母却从来不,她是一名技术高超的厨师。她每个周日晚上都要做蛤蜊杂烩,并庆还有玉米面包。
D. 花蛤怎么读
蛤蜊的读音是gé lí。蛤蜊,软体动物,壳卵圆形,淡褐色,边缘紫色,生活在浅海底,有花蛤、文蛤、西施舌等诸多品种。
其肉质鲜美无比,被称为“天下第一鲜”、“百味之冠”,而且它的营养也比较全面,它含有蛋告梁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铁、钙、磷、碘、维生素、氨基酸和牛磺酸等多种成分,低热能、高蛋白、少脂肪,能防治中老年人慢性病,实属物美价廉的海产品。
(4)海鲜花蛤读法扩展阅读
蛤蜊肉的营养价值丰富,在每100克蛤肉中含蛋白质10克、脂肪1.2克、碳水化合物2.5克,以及碘、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而蛤壳中则含碳酸钙、磷酸钙、硅酸镁、碘、溴盐等。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在文蛤中有一种叫蛤素的物质,有抑制肿瘤生长的抗癌效应。
食部每100克含水分80克,蛋白质10.8克袜信运,脂肪1.6克,碳水化物4.6克,灰分3克,钙37毫克,磷82毫克;铁14.2毫克,维生素A400国际单位,硫胺素0.03毫克,核黄素0.15毫克,尼克酸1.7毫克;每公斤干蛤含碘2400微克。又食部每100克含抗坏血酸5毫克。
蛤蜊是青岛、大连、烟台、威海等沿海城市的独特海产品,在大连被称为蚬子蛤蜊在青岛被俗称gá la(此处为轻声)烟台称为蛤(gǎ)。蛤蜊的中文名叫杂色蛤仔,栖息在潮间带中、下区以下的泥沙滩海底,以干潮线以下产量最多。
其栖息于泥沙中的深度,一般都不超过自己身体长度的2倍。每逢阴历的初一、十五,落大潮后人们多去海滩挖掘这坦陆一海味来解馋,大量生产则用挖蛤蜊船在深水处采捕。
E. 蛤蜊读音怎么读
蛤蜊读ga la不对。
在汉语中,“蛤蜊”的正确读音是“gé lí”。“蛤”有两种读法,一种是“ha”,如“蛤蟆”;另一种即“ge”,如“蛤蜊”、“蛤蚧”。无论如何,将“蛤蜊”读成“ga la”都是错误的。权威森唤的《词海》、《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等的标注如出一辙,毫无疑义。
容易读错的词
1、蛋挞(tà)
2、鳗(mán)鱼
3、果脯(fǔ)
4、脊(jǐ)梁
5、骨髓(suǐ)
6、打烊(yàng)
7、唠叨(此培凯láo )
8、奖中世惩(chéng)
F. 海鲜花蛤的哈怎么念是多音字吗
蛤是多音字
蛤gé há
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
蛤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蛤 gé
部首笔画
部首:虫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2
五笔86:JWGK 五笔98:JWGK 仓颉:LIOMR
笔顺编号:251214341251 四角号码:58161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6E4
基本字义
1. 〔~蜊〕软体动物,壳形卵圆,色淡褐,稍有轮纹,内白色,栖浅海沙中,肉可食。
2. 〔文~〕软体动物,略呈三角形,栖近海沙泥中,有黑白两种,幼时称“棋子蛤”。
3. 〔~蚧〕爬行动物,土黄色,像壁虎,头大,尾部灰色,有红色斑点。中医用作强壮剂。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虫,合声。本义:蛤蜊) 同本义。产于浅海泥沙中,也可以人工养殖。肉可食 [clam]
民食果蓏蜯蛤,腥臊恶臭而伤腹胃,民多疾病。——《韩非子·五蠹》
2. 又如:蛤子(小蛤蜊);蛤蟹(蛤蜊与螃蟹);蛤灰(以蚌蛤壳烧成的灰);蛤像(蛤蛎的佛像);蛤蛎(即蛤蜊)
3. 另见 há
常用词组
1. 蛤蚧 géjiè
[reptile phrynosoma ] 一种爬行动物,形似壁虎且大,头大,灰色背部上有红色斑点。吃蚊、蝇等小虫。中医用做强壮剂
2. 蛤蜊 gélì
[clam] 蛤蜊科的双壳类软体动物。壳形卵圆,长寸余,壳色淡褐,稍有轮纹,内白色,缘边淡紫色,栖浅海沙中,肉可吃
蛤 há
基本字义:1. 〔~蟆〕青蛙和蟾蜍的统称(“蟆”读轻声)。
详细字义
〈名〉
1. 蛤蟆,青蛙和蟾蜍的统称 [frog and toad]。如:蛤鱼(青蛙)
2. 另见 gé
常用词组
1. 蛤蟆 háma
(1) [frog]∶青蛙
(2) [toad]∶蟾蜍,癞蛤蟆
2. 蛤蟆夯 hámahāng
[power-driven rammer] 夯地基用的一种电动建筑工具。因其工作时状如蛙跳,故名
3. 蛤蟆镜 hámajìng
[sunglasses;goggles] 一种式样似蛤蟆眼的大镜片眼镜,特指这种式样的墨镜
G. 花蛤是读huaha还是huage
花蛤的正确读音应该为:huā gé
知识拓展
花蛤,贝类中的珍品,因贝壳表面光滑并布有美丽的红、褐、黑等色花纹而得名。
花蛤通常是对产于中国近海的某些帘蛤科贝类的一种俗称,尤指:小眼花帘蛤 (Ruditapes variegatus),菲律宾帘蛤(Ruditapesphilippinarum),其中小晌厅眼花帘蛤又称杂色蛤,与另一种菲律宾唤陵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俗称花蛤,辽宁称蚬子 (xiǎn zǐ),山东称蛤蜊(gá là),日文名:アサリ[あさり] Asari,英文名:short necked clam。
花蛤是市场上常见的贝壳类海产品,广泛分布在中国南北海区,它生长迅速,养殖周期短,适应性强(广温、广盐、广分布),离水存活时间长,是一种适合于人工高密度养殖的优良贝类,是中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可食用做菜。
花蛤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的种类组成及配比合理; 脂肪含量低,不饱和脂肪酸较高,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还有各种维生素和药用成分。含钙、镁、铁、锌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可作为人类的营养、绿色食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蛤肉以及贝类软体动物中,含一种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的代尔太7-胆固醇和24-亚甲基胆固醇,它们兼有抑制胆固醇在肝脏合成和加速排泄胆固醇的独特作用,从而使体内胆固醇下降。它们的功效比常用的降胆固醇的药物谷固醇更强。中医认为,蛤肉有滋阴明目、软坚、化痰之功效,有的贝类还有益精润脏的作用。所有人都可以吃。高胆固醇、高血脂体质的人以及患有甲状腺肿大、支气管炎、胃病等疾病的人尤为适合和谨戚。
温馨提示:花蛤等贝类本身极富鲜味,烹制时千万不要再加味精,也不宜多放盐,以免鲜味反失,贝类应经吐沙、熟透后食用。花蛤等贝类性多寒凉,故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