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1:(1)柔弱秀美;(2)坚韧顽强;(3)秀慧智巧;(4)它孕育了江南独特的文化属性。(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2: 他们相同的作用就是展示了丰富的江南文化内涵和历史的厚重感。不同点就是前者侧重表现江南人的风情万种,后者则重在表现江南人的坚韧顽强。
小题3:特点: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江南比作“永远唱不完的歌”,突出了江南集秀美和壮美于一身的特点,深情地讴歌了江南美丽的风光和杰出的人物。(“比喻”的手法1分,比喻的解释和作用2分。)作用:以“如诗如画”总结全文,以“似水流年”呼应题目,强化热爱江南的情感,突出讴歌江南的主题。(前两点各1分,后两点2分。如果抽象地答“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答出两点或两点以上,给1分,答出一点,不给分。)
3. 芦苇 什么意思
芦苇-多年水生或湿生高大禾草编辑词条
芦苇,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生长在灌溉沟渠旁、河堤沼泽地等,世界各地均有生长,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均可入药。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芦苇
科
禾本科Poaceae
亚科
芦竹亚科Arundinoideae
二名法
Phragmitesaustralis
族
芦竹族Arundineae
界
植物界
属
芦苇属Phragmites
门
被子植物门
种
芦苇P.australis
纲
单子叶植物纲
分布区域
世界各地均有生长,在中国则广布。
目
禾本目Poales
目录
1 形态特征
2 基本信息
3 生态习性
4 产地分布
5 繁殖培育
6 应用价值
7 文学相关
8 相关影片
展开
1 形态特征
2 基本信息
3 生态习性
4 产地分布
5 繁殖培育
6 应用价值
6.1 园林用途
7 文学相关
7.1 相思
7.2 野趣
7.3 悲愁
7.4 平凡而自由
7.5 顽强
7.6 动摇
8 相关影片
1 形态特征 编辑本段
芦苇的植株高大,地下有发达的匍匐根状茎。茎秆直立,秆高1~3米,节下常生白粉。叶鞘圆筒形,无
毛或有细毛。叶舌有毛,叶片长线形或长披针形,排列成两行。叶长15-45厘米,宽1-3.5厘米。圆锥花序分枝稠密,向斜伸展,花序长10一40cm,小穗有小花4—7朵;颖有3脉,一颖短小,二颖略长;第一小花多为雄性,余两性;第二外样先端长渐尖,基盘的长丝状柔毛长6—12mm;内稃长约4mm,脊上粗糙。具长、粗壮的匍匐根状茎,以根茎繁殖为主。
大多数芦苇长花,少数芦苇长棒,棒呈黄褐色,棒面毛茸茸,约一元硬币粗细,十多厘米长,棒刚摘下来是硬的,然后越来越软,点燃的芦苇棒会有烟,可驱蚊,无毒。
2 基本信息 编辑本段
名称:芦苇
拼音:lú wěi
注音:ㄌㄨˊ ㄨㄟˇ
别名:苇、芦、芦芛
拉丁学名:Phragmites australis (Cav.) Trin. ex Steud.
科名:禾本科
品种:卡开芦、爬苇、日本苇、丝毛芦、细叶芦苇等
3 生态习性 编辑本段
多生于低湿地或浅水中。芦苇生长在灌溉沟渠旁、河堤沼泽地.河溪边等多水地区。芦苇的植株高大,地下有发达的匍匐根状茎。茎秆直立,秆高1~3米,节下常生白粉。叶鞘圆筒形,无毛或有细毛。叶舌有毛,叶片长线形或长披针形,排列成两行。叶长15-45厘米,宽1-3.5厘米。夏秋开花,圆锥花序,顶生,疏散,多成白色,圆锥花序分枝稠密,向斜伸展,花序长10一40cm,稍下垂,小穗含4~7朵花,雌雄同株,花序长约15~25公分,小穗长1.4公分,为白绿色或褐色,花序最下方的小穗为雄,其余均雌雄同花,花期为8~12月。芦苇的果实为颖果,披针形,顶端有宿存花柱。具长、粗壮的匍匐根状茎,以根茎繁殖为主,芦苇是经常见到的水边植物或干枯的水塘里,芦苇常会和寒芒搞混,区别是芦苇的茎是中空的,而寒芒不是,另外,寒芒到处可见,芦苇是择水而生。
4 产地分布 编辑本段
芦苇生长于池沼、河岸、河溪边多水地区,常形成苇塘。在我国则广布,其中以东北的辽河三角洲、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草原,新疆的博斯腾湖、伊犁河谷及塔城额敏河谷,华北平原的白洋淀等苇区,是大面积芦苇集中的分布地区。
5 繁殖培育 编辑本段
生在浅水中或低湿地,新垦麦田或其他水田、旱田易受害。芦苇具有横走的根状茎,在自然生境中,以根状茎繁殖为主,根状茎纵横交错形成网状,甚至在水面上形成较厚的根状茎层,人、畜可以在上面行走。根状茎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能较长时间埋在地下,1米甚至1米以上的根状茎,一旦条件适宜,仍可发育成新枝。也能以种子繁殖,种子可随风传播。对水分的适应幅度很宽,从土壤湿润到长年积水,从水深几厘米至1米以上,都能形成芦苇群落。在水深20~50厘米,流速缓慢的河、湖,可形成高大的禾草群落,素有“禾草森林”之称。在华北平原白洋淀地区发芽期4月上旬,展叶期5月初,生长期4月上旬至7月下旬,孕穗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抽穗期8月上旬到下旬,开花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种子成熟期10月上旬,落叶期10月底以后。上海地区3月中、下旬从 地下根茎长出芽,4—5月大量发生,9—10月开花,11月结果。在黑龙江5—6月出苗,当年只进行营养生长,7—9月形成越冬芽,越冬芽于5—6月萌发,7—8月开花,8—9月成熟。 芦苇具有横走的根状茎,在自然生境中,以根状茎繁殖为主,根状茎纵横交错形成网状,甚至在水面上形成较厚的根状茎层,人、畜可以在上面行走。根状茎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能较长时间埋在地下,1米甚至1米以上的根状茎,仍可发育成新枝。
6 应用价值 编辑本段
为保土固堤植物。苇秆可作造纸和人造丝、人造棉原料,也供编织席、帘等用;嫩时含大量蛋白质和糖分,为优良饲料;嫩芽也可食用;花絮可作扫帚;花絮可填枕头;根状茎叫做芦根,中医学上入药,性寒、味甘,功能清胃火,除肺热;有健胃、镇呕、利尿之功效。
《本草纲目》谓芦叶“治霍乱呕逆,痈疽”;《本经道源》记载它有“烧存性,治活衄诸血之功”;除芦叶为末,以葱、椒汤洗净,敷之,可治发背溃烂。芦花止血解毒,治鼻衄、血崩,上吐下泻。《本草图经》记载它“煮浓汁服,主鱼蟹之毒。”芦苇既是菜肴中佳晶,又能治热血口渴、淋病。《王揪药解》说它能“清肺止渴,利水通淋。”《本草纲目》记载它能“解诸肉毒”。芦茎、芦根更是中医治疗温病的要药,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古代十四种药物书籍上都有详尽记载。颇为有名的“千金苇”茎,现在已远销海外。
现代药理证实,芦苇的叶、花、茎、根都含有丰富的药理成分—戊聚糖、薏苡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D——葡萄糖、D——半乳糖和两种糖醛酸以及多量维生素B1、B2、C等十多种,因而受到医、药学界的重视。
芦苇又是一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生物量高的优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均可入药良牧草,饲用价值高.嫩茎、叶为各种家畜所喜食。目前大多数都作为放牧地利用,也有用作割草地或放牧与割草兼用,往往作为早春放牧地。芦苇草地有季节性积水或过湿,加之是高草地,适宜马、牛大畜放牧。芦苇地上部分植株高大,又有较强的再生力,以芦苇为主的草地,生物量也是牧草类较高的,在自然条件下,产鲜草3.9~-13.9吨/公顷。每年可刈割2~3次。除放牧利用外,可晒制干草和青贮。青贮后,草青色绿,香味浓,羊很喜食、牛马亦喜食。
芦苇在古代也可用来辟邪,用芦苇制成的绳索即古书所说的“苇索”、“苇茭”很早即被作为辟邪灵物。传说神荼、郁垒曾在度朔山上大桃树下用芦苇绳索捆缚恶鬼,后来皇帝仿照此举,创设了“悬苇索以御凶魅”等一系列法术,这个著名的神话意味着苇索辟邪法同桃木辟邪术一样,都是非常古老的巫术形式。据说夏人便已习惯挂苇茭,后至汉代以至魏晋时期都比较流行。
芦苇嫩茎的内膜常用来做吹奏乐器笛子的振动膜,称“笛膜”。
6.1 园林用途
种在公园的湖边,开花季节特别美观。在欧洲国家的公园,经常可见到芦苇优雅的身影。 培育出芦苇最新品种。深水耐寒.抗旱.抗高温.抗倒伏.笔直.株高.梗粗.叶壮,成活率高。能达到短期成型.快速成景等优点。.生命力强.易管理.适应坏境广。生长速度快。是景点旅游、水面绿化、河道管理、净化水质、沼泽湿地、置景工程、护土固堤、改良土壤之首选。
7 文学相关 编辑本段
7.1 相思
蒹葭者,芦苇也,飘零之物,随风而荡,却止于其根,若飘若止,若有若无。思绪无限,恍惚飘摇,而牵挂于根。根者,情也。相思莫不如是。露之为物,瞬息消亡。
蒹 葭 (出自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7.2 野趣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 只在芦花浅水边。
江村晚眺
戴复古
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阁岸斜。
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青溪主客歌
宋 汪崇亮
野王手奏淮淝捷,门外归来有旌节。伸眉一笑紫髯秋,袖中犹挟柯亭月。山阴主人载雪舟,掀篷系缆青溪头。平生耳热欠一识,若为牵挽行云留。一声横玉西风里,芦花不动鸥飞起。马蹄依旧入青山,柳梢浸月天如水。
咏芦苇
余亚飞
浅水之中潮湿地,婀娜芦苇一丛丛;
迎风摇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
革命
沙家浜的芦苇荡
7.3 悲愁
浮生拾慧---芦苇 (黄廷法 文)
芦苇一物的古意多凝结着浓郁的悲剧情调,全然不像如今意象的热烈。现代战争题材的文学、影视作品中,有很多打鬼子、斗汉奸的战斗就发生在芦苇荡中,而且这种战斗多富喜剧色彩,那鬼子和汉奸一旦被八路引进芦苇荡中,就好像钻进了迷魂阵一般,横竖找不到出路,也只能干等着吃枪子了。作家孙犁先生的《芦花荡》就绘声绘色地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事实。而在古代,我并不知道杀人越货的水寇们是否爱藏在其间。水浒传中,在那八百里水泊上也发生过很多战斗,也不见有过多的对于芦花荡的描写。只是在文人的诗词里面,芦花作为一种寄予离愁别恨的载体倒时常出现。大约也是其物性使然!“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别岸扁舟三两只,葭苇萧萧风淅淅。”柳三变对于萧疏淡远的自然景物似有偏爱,所以最工于写芦花飘飞时节的秋景。白居易《长恨歌》中也说:“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狄花秋瑟瑟。”白朴也有词云:“芦花岸上对兰舟,哀弦恰似愁人消瘦。”诚然!于此时,送君去,无限的别愁离恨自然难以细说!
其实芦花的这种特定的意象基调早在《诗经》中就有所奠定,《诗经•蒹葭》中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芦苇也,深秋的芦花一片苍茫,白露凝结为霜,大地尽染。那美丽的伊人,或在水一方,或在水之湄,或在水中址,就那么飘渺不定地闪现,令人难以捉摸。这缘何不是一种无奈和哀愁呢?由此可见,开在深秋时节的芦花,其萧瑟和苍茫所构成的意象,多由古文人假借而传达一种悲情。
我对于芦苇荡的记忆可追溯至三十年前,那时乡村的沟溏里多种此物,深秋时节躲在苇丛中捉水鸟,或是削芦苇制作芦笛,都是当时不可或缺的童趣。大人们则用芦苇编织苇席,冬天里用芦花制作成硕大的苇毛靴,等雪天的时候,大人和孩子都可以穿着那样的靴子,在雪地上笃笃地走着,既保暖又防滑。可惜这些童趣与物件,都已经随着流水的消失而荒芜了。
对于芦花,记忆颇深的还有一出《鞭打芦花》的戏剧。说的是孔圣人的弟子闵子骞的故事,一天闵子骞驾车随父外出,因寒冷致使马鞭落地,其父怒以鞭打之,不料却从闵子骞的衣服中抽打出片片芦花。其父大惊,再剥其弟之衣,内尽为上等棉絮,其父方知是续弦妻偏心所为,遂怒写休书。子骞却跪地求父曰:“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此举终于感动了后母,遂倍加疼爱闵子骞,全家人终能和睦相处!其实这戏原本是出苦戏,那马鞭抽打之下片片飞起的芦花,格外让人心痛!严寒、破衣、芦花、马鞭下的瑟缩,道尽了世间的冷漠。
毛泽东主席在世的时候,却号召人们不要去做一种芦苇,一种生长在墙头的芦苇,他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7.4 平凡而自由
帕斯卡尔是一位天才的哲学家,他曾经说:“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我听后想,这是一种诗意形象的比喻——人的生命如芦苇般脆弱而优美,低头而轻松,沉思而快乐……我们还可以这样思考,在阳光下清纯的秋水之中,我们比芦苇有时也多了一些幽秘、羞涩、平凡、脆弱、忧郁……单薄得像一支风中邂逅苦雨的芦花,没有了宁静恢弘的美丽,没有了欣欣向荣的喜悦,也没有了浪漫快乐的执著追求……可是无论如何,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宇宙空间,高贵的人总是比芦花多了一点思想和灵魂的光辉。
——鲍安顺《十月芦花》
酒泉子
潘阆
长忆西湖。
尽日凭阑楼上望:
三三两两钓鱼舟,
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
白鸟成行忽惊起。
别来闲整钓鱼竿,
思入水云寒。
7.5 顽强
芦苇赞
没有到过白洋淀的人,总以为白洋淀就是白茫茫的一片.古往今来,鲜花、芳草、青松、翠竹,都曾得到诗人和画家的青睐(lài)。而芦苇,往往很少被注意和重视。其实,这平平凡凡、朴实无华的芦苇,是很值得人们赞美的。
盛夏时节,每根芦苇从秆到叶都是鲜绿的,绿得闪闪发亮,嫩得每片叶子都要滴出水来,临风摇曳,婀娜多姿,显示出一种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一根芦苇,应该说是微不足道的,也是脆弱的,无力的,只要大风一吹,就很容易折断,也许芦苇深知自身这个弱点吧,它从来不会单独存在,总是集群而生,聚众而长。只要有芦苇的地方,就是一簇簇,一片片,繁繁茂茂,蓬蓬勃勃,成林成海,风吹不断,浪打不倒。这时候,你一点也不会觉得芦苇弱小,它给人留下的是众志成城、气势磅礴的壮观。
芦苇易生易长。每年冬天被全部砍光,第二年春天一阵春风,几场春雨,又长出新的芦苇,一年又一年,总是生机勃勃。
芦苇 虽然不能在高楼大厦中作柱作梁 但在广大农村却是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 它虽然不名贵 但人们却可用它编织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用具 它虽然不像金石那样坚硬 万古不朽 但它却可以变作纸浆 造出洁白柔美的纸来 就连那些苇梢碎叶 也可以用来驱寒取暖 烧火做饭
这就是芦苇,值得赞美并应该得到赞美的芦苇。 生命的芦苇
芦苇是易折的,磐石是难动的。但我要赞美那易折的芦苇,一生中,每当一次风吹过时,皆低下头去,然而风过后,便又重新立起了。只有你使它永远折伏,才能有永远不再作立起的希望.然而我们每个人都是那永远的芦苇,永远难能折伏.
恍忽之间,脑子里飘浮着故乡小河边的芦苇,想起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的“人是一枝会思想的芦苇”。人是孱弱的,生命孱弱如芦苇,不知哪一阵风将它吹折.就像一根芦苇,但人又是坚强的,从柔弱中焕发出无穷韧性,那种连自己都有可能意识不到的坚韧,陪伴着我们一路向前。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这根能思想的芦苇,又坚韧似芦花,漫天飞舞.就是你、就是我……我钦佩那芦苇.那平凡的芦苇,犹如我们平凡的人们,在脆弱与坚强之间徘徊,在孤独与喧闹之间挣扎,宛如风中摇曳的芦苇,飘忽不定,迷失在尘世间。懦弱、犹豫、侥幸和虚荣,是秋后还有梦,待芦花绽放之时,已是悲凉的宿命。在风吹雨打之后,虽然有暂时的痛苦的摇摆,然而那只是他新生时的痛苦与反思,那是他新生命的孕育.那是寒冷冬天里坚硬的倔强的直立.
那北方的芦苇,他是极普遍的又是极不平凡的,我要高声赞美他!
走近芦苇
清寒的早春,阳光已经有些灿烂了,风却依然凛冽,丝丝地割人。
滩上有一大片芦苇,大概可以称为“芦苇荡”了。早些年,一到秋天,芦苇就被人砍了去,或当柴烧,或作造纸原料。不知是因为忙碌,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这片芦苇没有在秋天里被砍去,就这样以整体的阵势,经历了一整个冬天。寒冷无疑征服了它们,改变了它们。那种征服与改变是强有力的,无法抵御的,你只有接受它,听凭它摆布。你能做到的只是心中有数,紧紧地守住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本质的东西。
你这样做了,所以你才能这样依然故我,那寒冬只改变了你的外在,你的容颜,你的服饰。而你的心已经沉入脚下的泥土,在那里顽强地越冬,如那些同样在泥土中越冬的小动物。
生命的顽强在于有它保留自己本质的有效方式,这种方式它不必告诉别人,它必须守住这至关重要的秘密。
但芦苇毕竟真的变得苍老了,一片褴褛,一片令人心酸的枯衰,只那一声不响的沉默还在显示着它本性的强硬。枯叶在风中呜咽,枯干的芦花在风中摇曳,似乎都是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这大片的无可奈何是不是让我也受了感染,情不自禁地无可奈何了呢? 人生有太多的无可奈何,就像那些无可奈何的芦苇一样。我们经历过,也可能为此沮丧过。我们同样在被岁月与生活征服和改变的时候,裹紧身子,守住信念与信心,摆出一副越冬的样子。或许我们的外在形体也确实被改变了,褴褛和枯衰了,但我们的心也在厚厚的泥土之中,那泥土就是我们无边的智慧和倔强的秉性。我们失去些什么,得到些什么呢?我们无疑是战胜了,保住了我们的本性与本质。我们无疑会为此庆幸,为此作为胜利者而越发目光敏锐、坚定不移、信心百倍。
走近芦苇,想跟芦苇说些什么?芦苇无言,我亦无言,无言是否也是一种理解,一种沟通,一种心有灵犀呢?脚下泥土松软,头顶阳光充沛,泥土与阳光都是春天的样子了。芦苇和我近在咫尺,这是怎样的一种亲近?生命的亲近,躯体的亲近,思想和心灵的亲近,或者另外一些我们尚且弄不明白的思维和行为的亲近。我们同样在越冬之后带着褴褛和枯衰走进早春的,在没有欢呼和荣誉的寂静之中,在容易被遗忘的一隅,在往往可能遇到的误解和鄙视的目光之下,我们是不是由衷地涌起一缕无可奈何呢?也许不会,这时候的我们已经因经历太多,明了和洞悉一切而宠辱不惊了。我们明白了自身的价值和崇高之处,我们还需要那些烟云一霎的掌声和鲜花吗?
脚下松软的泥土弹跳着,暗示我行走的节奏。我便感觉到了我的轻盈和愉悦,一种解透人生、战胜自己的轻盈与愉悦。这是一种越冬乃至更深层次的脱胎换骨的过程、涅磐的过程。我们经历过,战胜过,我们就可以说我就是“我”了。也只有在这时候,我们才真正感觉到了理解自己,在滚滚红尘之中守住自己善的本质,原来是最难的事情。
猛然地发现脚下泥土的表层有些异样的东西,是密匝匝的褐色的小尖锥,那是芦苇的笋尖,那是又一茬新生的芦苇尖锐的宣言,那宣言同样是强大的、无可质疑和不可抗拒的。那就是我们从痛苦和迷惘中越冬时所期盼的目的。要不了多久,那些越冬的苍老的芦苇就要倒伏下来,代之而起的将是更加年轻的欣欣向荣的强大的阵势。
我知道这才是必然,才是世间万物历尽苦难生死更替的本真。
7.6 动摇
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中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毛泽东
8 相关影片 编辑本段
野芦苇 Roseaux sauvages, Les
其它译名: 野恋
Chêne et le roseau, Le
The Wild Reeds
类 型: 剧情
导 演: André Téchiné
编 剧: Olivier Massart
Gilles Taurand
André Téchiné
主要演员: 爱莉·比尔特 Élodie Bouchez
标签:
药物 科学 植物 影视名人
4. 好词好句好段,描写植物^_^(多)
★雨后的白莲却另有一种风采。莲叶上水珠滚来滚去,闪闪熠熠,如断线的珍珠。苞子上清水滴滴,乍开的白莲,更出脱得晶莹可爱,银装素裹,光明似月。
★白莲似桃花灿烂绽苞而又雨摧不凋,似牡丹峨然喷放而又出泥不染;似迎春淡雅情深而又果硕不傲。
★朝阳下,碧绿的树丛中,一颗颗,一串串的龙眼像一个个胖乎乎的小顽童,咧着小嘴欢笑。
★山楂开始红了,像一个个怕羞的小姑娘,躲躲藏藏地露出半个脸儿。
★樱桃花如白云般一笼笼地罩住了寨子。
★到秋天,深红的柿子,像一树火焰,让你惊叹。
★每棵柿树都燃烧着一团热情的火焰,向人们炫耀着一张张橘红色的丰收喜报。
★葡萄园内碧云层叠,密匝匝的葡萄,似座座珍珠塔,如堆堆翡翠珠,每一颗葡萄都像一颗又大又光泽的“猫儿眼”,使人口生蜜意,甜沁心脾。
★那种叫“水晶”的葡萄,长长的,绿绿的,晶莹透明,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似的。
★那密实实、郁葱葱的叶子下,一嘟噜一嘟噜的葡萄挂满了架,有的紫红色,有的青绿色,像玛瑙,似翡翠。
★一朵朵鲜红的石榴花挂在树上,把石榴树打扮得像含羞的少女。
★熟透了的石榴,有时会炸开了皮,就像小孩子张大了嘴,露出了整齐的牙齿。
★那石榴个个都长得裂开了缝,露出像牙齿似的石榴籽,顶端几片叶子全拢在一起,像蝴蝶结似的,使它更加美丽。
★深秋时节,这树上的石榴全部裂开了嘴儿,好像是一朵朵盛开的鲜花。
★石榴熟透了,它们一个个绽开娃娃般可爱的圆脸和笑口,争相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石榴果实老熟时,裂开一口,露出珍珠玛瑙般的种子,好像少女嫣然一笑的皓齿。
★那椰子树叶像长长的羽毛一样,有风时树影婆娑,没风时也飘逸秀美。
★一株株挺拔笔直的椰子树,在蔚蓝的天空下,叶子像孔雀尾似的散开。
★高高的椰子树像一把太阳伞,总是向海倾斜着,微微地弯着腰。
★远处的小树林闪着绿幽幽的光,在微风中轻轻摇响绿叶,像是唱着一支动听的歌。
★树林醒来了,在晨风中梳理了头发,又忙着往脸上擦抹着玫瑰红的朝霞。
★树林被微风一吹,发出“沙沙”的响声,从远处看,好像大海起伏的波涛。
★那斑驳的树影清晰地投在小路上,好似一幅幅浓淡相宜的剪纸画。
★落尽了叶的杨树、榆树、槐树,向灰沉沉的苍穹伸张着炭条似的枝杈。
★六月的森林里,开满了各色各样的野花,灿烂得像撒满了宝石,铺上了锦缎。
★置身枫树林中,那数不尽的红叶就好似栖满枝头的红蝴蝶。
★这巨大的枫林又像一个盛装颜料的调色盆,将斑斓炫目的色彩一下子端到游人面前:大红、深红、淡红、橘黄、中黄、紫色……简直是应有尽有,使人目不暇接。
★漫山的枫叶红了,红得像晚霞,像火烧云,它们好像在和寒秋挑战,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
★只见十余株又高又大的枫树,满树枫叶已是一片红,宛如一堆堆淋不灭的火焰。
★我轻轻拾起一片枫叶,那红彤彤的叶面上有着清晰的时脉,边缘上长出均匀的锯齿,样子虽然像伸开五指的小手,但颜色却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山腰之上,黄栌树丛生,枝叶如云,金秋时节,层林尽染,如火如荼,恰似少女红装。
★香山的黄栌叶红彤彤的一片,像是从天而降的晚霞。
★这千树万树的红叶,愈到秋深,愈加红艳,再加上蓝蓝的天空中,几朵雪白的云朵相映照,远远看去,就像有大火在滚动。
★一阵风吹过,树叶沙沙地响着,飘下几片像飞舞着的彩蝶似的红叶。
★那石岩的缝隙间,生长着参天的古柏,雄伟苍劲,巍峨挺拔,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的面前显得苍白逊色。
★山上长满了柏树,一棵树一个绿浪,层层叠叠卷上去,像一个立体的湖泊。
★在古柏丛中攀援而上,实在是清幽极了,空气里充满柏叶的清苦味,似乎置身于琼楼仙阁的香火缭绕之中。
★法国梧桐树上那鼓圆了的芽苞,已伸展开来,像一个个淡紫色的小喇叭。
★在初春的暖风里,满天飘着梧桐树毛茸茸的黄色的飞花,像天上落下了奇异的雪。
★高大的榕树,长出无数气根,像维吾尔族小姑娘的辫子一样。
★那片繁衍生长的老榕树,挂下一蓬蓬茂密的胡须,像是几个龙钟老人,懒洋洋地挤在一起打盹。
★这棵大榕树的气根从两丈多高的树干上垂下来,扎到地下,三五十根粗细不等,简直成了一架巨大的竖琴。
★古榕树根如蟠龙,皮若裂岩,像个百岁老人,捋着长须。
★小院里有棵古老的槐树,它身上长着好多节疤,鼓鼓囊囊的,就像一个瘦骨嶙峋的老人。
★院子角上的一棵老槐树一动也不动,繁乱的枯枝像是向天空撒了一面鱼网。
★春风轻轻地吹着,细雨悄悄滋润,榆树上那褐色的芽,变成柔黄泛绿的圆圆钱儿了。
★老榆树的树身很粗很粗,树皮裂成了一块儿的,像大片的鱼鳞。
★这棵老榆树,在这无垠的沙海上,它像一个慈祥的老人,高擎着一把绿色的巨伞,给过往行人挡雨遮阴。
★柳梢有气无力地低垂着,仿佛要钻进地皮,躲开酷热的太阳。
★几行衰柳,乱发似的垂挂着,脱光了叶的枝条,在冷风里摇荡。
★杨柳枝条上已经鼓出鹅黄色的嫩芽,一个个就像雏鸡的小嘴。
★细雨像微尘般地飘着,湖边的杨柳像新浴出来的少女的头发,滴着晶莹的水珠。
★大坝两旁的杨柳,有的像是白发婆娑的老人,有的像是秀发披肩的少女,为长长的大坝,拦成一个珠帘丝垂的走廊。
★一行杨柳半身淹在水中,仿佛是一群撩起裙裾,站在月光下梳洗长发的少女。
★杨柳披散地垂下纤细柔软的枝条,宛如刚洗过头没梳辫子的姑娘的长发。
★雨雾纷纷扬扬地洒在柳叶上,沙沙沙,像少女轻抚琴弦,又像春蚕吞食桑叶。
★河两岸已由嫩绿色变为深绿的河柳,拂动着新生的柔软的枝条,倒映在河面上,使河水也染上绿色,仿佛一河翡翠向东奔流。
★失去了绿色的柳树那纵横交错的鳞状树皮,像是一个沉默苍老的人脸上的皱纹。
★你走在路上,飞絮又常常左右前后地围绕着你,或沾衣,或扑面,纠缠不已。这会使人记起古人“落絮飞丝也有情”的诗句。
★那一片一片的白桦林,像一群群穿着洁白连衣裙的苗条的姑娘。
★前面的白桦林,仿佛是一群单腿站着的仙鹤。
★窗外的小白桦树,婷婷地立在 如水的月光里,撒娇似的轻轻摇曳着满身绿生生的叶片,渴望着夜露的滋润。
★白桦树沙沙地响着,纷纷的败叶,像她流出的泪,飘落在地上。
★清风扫过,竹林轻轻摇曳,发出有节奏的鸣响,就像美妙的乐音盈盈飘来。
★满山的翠竹,在风中摇曳,发出动听的声响,像是谁吹响了一支巨大的竹箫,演奏着一支深沉的乐曲。
★这竹子一根根都一般粗细,一样长短,好像同年生的姐妹,修长、挺拔而又窈窕俊美。
★风,轻悠悠地吹拂着竹林,竹叶在微微地颤动着,真像一张张细长的嘴巴在喃喃细语。
★当夏日炎炎的午后,你走进那绿阴如盖的竹间小径,立时会感到一股沁人的快意,红尘荡尽,疲劳无踪,心中是一个清凉世界。
★春笋,一个个像尖锥似的,披着淡绿的嫩衣,在春风中微笑,在春雨中淋浴。
★树上的叶子渐渐黄了,飘落的树叶像一只只金黄的小鸟,上下翻飞。
★秋风扫过,树叶纷纷落下,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黄莺展翅飞翔,还有的像舞蹈演员那样轻盈盈地旋转。
★这些飘落的叶子,好像是仙女撒下的五颜六色的花瓣。
★落叶,有的像只船正乘风行驶,有的像杂技演员翻着跟头落下,有的像滑翔机平平地兜着圈子盘旋而下。
★枯黄的落叶,一片、两片,轻悠悠地飘落在水面上,像无数只小船,顺风慢慢地荡走。
★熟透了的小红豆,有的像玛瑙,有的像珍珠挂满枝头,和那茂密的绿叶组成了一把小花伞,真惹人喜爱啊!
★门口有一大片盛开的桃花,粉红粉红的,娇嫩得仿佛吹口气就能化成水。
★那盛开的桃花像是一片片胭脂,染着富饶的春之山河,又像是一团团云霞,映着充满生机的大地。
★那粉红色的桃花一朵紧挨一朵,挤满了整个枝丫,它们像一群顽童,争先恐后地让人们来观赏自己的艳丽丰姿。
★桃花凋谢了,枝头残留着几片花瓣,仍像点点跳动的火苗。
★春天,簇簇闪光的梨花,酷似那江上的朵朵雪浪。
★樱花园内春风徐徐,落英缤纷,谢落的花瓣随风飘扬,像是翩翩起舞的蝴蝶,又似天女撒下的仙花。
★枣花开放了,六个光光的花瓣,像金黄色的六角小星星,它们混在树叶中,散发着一阵阵清香。
★枣花虽不像桃花,具有鲜艳的颜色,但它用芳香吸引着成群的蜜蜂,把自己的花粉无偿地献给人们,制成高级补品——枣花蜜。
★一串串的槐花,像从树枝间流溢出来的洁白乳汁,一滴滴骤然凝固在空中了。
★窗外那颗桂花树也脱下冬天烟灰色的衣衫,换上嫩绿的新装。
★桂花是那么素雅,那么的大方,那么充满生机,叫你不能不刮目相看,特别是它那浓郁的幽香,熏得人都要醉了。
★盛夏,满树的凤凰花都开了,它们开得那么红,那么艳。在绿叶的衬托下,凤凰花就像一只只凤凰停歇在树上,美丽极了。
★凤凰花开起来一片火红,一株这样的乔木,到花期竟然找不到一片绿叶,全是红花,开得那热烈,慷慨!
★一朵凤凰花就像一小团火焰,一树凤凰花就像一支燃烧的火把,满街盛开的凤凰花呀,照得整个城市都红彤彤的。
★凤凰树的花盛开时,树冠上像铺上了层红色,灿烂夺目,如一树的大红蝴蝶。
★红彤彤的凤凰花瓣撒满地面,像是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那漫山遍岭的山茶花红得这样鲜艳,火热,阳光一照,仿佛千万颗红星在眼前灼灼闪耀,微风一吹,又好像千万面旗帜在飘扬。
★木棉花,红得非常奇特,花朵是那样大,像一只只火红的号角仰天而鸣。
★那是开放在高大乔木上的木棉花,花儿娇艳,仿佛是葱绿的山野里悠然吐出的烫手的火苗。
★道旁河边临风怒放的木棉,红艳艳一树火焰似的繁花,炽烈烈、金灿灿,像高扬的旗帜凌空挥舞。
★木棉花不像牡丹花那样红得非常娇媚,它红得热烈持重,把天际映得红彤彤的。
★你看,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紫荆,花朵儿一串接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紫丁香的骨朵儿是紫色的,一串串好像红透的高粱穗。
★那盛开的白丁香花,如雪,如玉,如绢,如飞溅的浪花。
★雨中的丁香树,晶莹透亮,随风摇曳,像是在跳着欢悦的舞蹈。
★我素来喜欢丁香花,淡淡的紫色,朴实中透着华美,自然中不失雅致。
★大门前有个拱形的藤萝架,春天挂满一嘟噜一嘟噜紫葡萄似的藤萝花。
★紫藤那条长的枝蔓上有的已经缀满了朵朵淡紫色的花,那花瓣一簇簇地凑在一起,又一列列地按顺序排开,真像一群不时变换舞蹈队列的小姑娘。
★玉兰花迎着春风开了,一树洁白的花朵,像雪,像玉,像云,像飞迸的浪花。
★树上正开着大朵大朵白玉杯似的玉兰花。
★白玉兰大大的花朵,片片精巧的瓣,似在莹雪中浸过,似用玉石雕刻,美得高雅,美得朴素,溢满了人间的纯洁。
★依我看,颜色态度,既清雅而又高贵,谁都比不上玉兰,她贵而不俗,雅而不酸,这样白,这样美。
★那白白的玉兰花,素装淡裹,晶莹皎洁,亭亭玉立,看着它,人们会情不自禁地产生出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怀。
★小小白兰花,开在月光下,梦一般轻柔,蜜一样甜,香飘沁心田。
★一朵朵含苞欲放的玫瑰花如同娇羞妩媚的少女。
★我们围着一丛丛、一簇簇的玫瑰花,像穿飞于花朵间的蜂蝶,闻香观色。
★蔷薇攀在路边竹篱上,在暗绿的叶片后,探出点点胭脂红,像女孩子半娇半嗔地嘟起来的小嘴儿,逗得人直想凑上去亲一亲。
★那迎风飘舞的是名菊“嫦娥牡丹”,她凌空舒袖,宛如万里长空翩翩起舞的嫦娥一般飘洒俊逸。
★如果你在夜间看见这种白牡丹,它像一团团冰球,闪闪发光。
★那种叫“黑牡丹”的黑菊花极为珍贵,粗壮的枝条配着浓绿的叶,中间托着黑而透紫的大花朵,真像一条乌龙卧在一座墨池之中。
★那种叫“墨荷”的菊花,紫红色花瓣围成的花朵,就像精心制作的小绣球。
★这种叫“钢花”的菊花,有许许多多金黄色的花瓣,真像从炼钢炉里飞出来的钢花。
★看,昙花那雪白的花瓣张开了,一片、两片、三片……像仙女轻舒玉臂。
★昙花那粗长的雌蕊,似千手观音的手伸出花外,独具风姿。
★由于昙花淡素洁白而清秀,又在晚上开放,故有“月下美人”的雅号。
★多么美丽的昙花呀!虽然“昙花一现”,但它却把美留给了人间,也永远留在了我心里!
★远远看去,一品红那一个个小花蕾就像一颗颗珍珠撒在雕刻着花边的红盘中,又像一只只小蜜蜂飞落在花心中采蜜。
★兰花开放了,有的似一只凤蝶展翅飞来,有的像一排铃铛摇动,更有的像雄壮的军号在吹奏着。
★一串红的茎是碧绿的,像是哪个雕刻家用翡翠磨制出来的。它的叶子是椭圆形的。一朵朵小巧玲珑的红花像一个个小铃铛,仿佛你轻轻一碰,就会叮当作响。
★一串红像是许多特制的冰糖葫芦插在那儿。
★文竹的每根细茎上长的不是一片一片的叶子,而是许许多多纤细的小刺,就像一根根绒乎乎的兔毛,只不过它是苍翠碧绿的。
★文竹,像松树那样四季长青,又像水仙那样温文尔雅。微风吹来,那交错层叠的枝叶婆娑起舞,好像碧绿的湖水泛起层层的涟漪。
★多么美丽的文竹啊,像一座小小的绿喷泉。
★文竹的样子很像松树,就好像是有人把松树变小栽到了花盆里。
★吊兰的生命力很强,夏日炎炎,它照样舒枝展叶;寒冬腊月,它依然是绿意盎然。
★荷花百态,有的已经盛开了,露出了金黄的花蕊和嫩黄的小莲蓬;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看上去,好像一只小船上坐着一位可爱的仙女;有的还是含苞未放的花骨朵儿。
★在那绿叶的映衬下,荷花有的舒展怒放,粉红的花瓣,金黄的花蕊,仿佛在畅怀大笑;有的花苞初绽,像在启口说话;有的含苞待放,有如羞涩的姑娘低头不语。
★鸡冠花,远远看去红得像一团火。走近一看,嗬,朵朵都像大公鸡头上的红冠子。
★朱顶红那茎的顶上冒出了一个青杏似的花蕾,花蕾逐渐长大分成四瓣。
★看着它那含苞欲放的样子,我的心好像也要绽开一样。
★娇美可爱的月季仰着粉红的小脸羞涩地微笑。
★这月季花很艳,红中泛白,呈胭脂色,像小女孩的脸庞,那么秀美,那么可爱。
★红月季的花蕾,好像薄薄地抹了一层胭脂。
摇,露珠就顺着粗壮的秸秆滚下来。
★瓜园远看一片绿汪汪的,那西瓜一个个又大又圆,穿着绿条纹外衣,静静地躺在瓜地里。
★烟台梨,个大皮黄,就像一个大肚子葫芦,咬一口,甜滋滋的梨水流在舌头上,渗入嗓子,就像吃了蜜一样。
★那鸭梨又甜又香,咬一口脆生生的,甜水顺着下巴直流。
★鸭梨的皮非常薄,薄得有时一碰就破;个大,大得叫你吃惊;汁多,咬一口像喝了一碗用甘泉冲出来的甜水。
★中秋时节,蜜桃成熟了,努着红扑扑的嘴巴,再配上一身小绒毛,显得那么好看,那么可爱,像含羞的姑娘一样,低垂着头,涨红了脸。
★那株碗口粗的桃树,长得枝繁叶茂,一个个的小毛桃,活像算盘珠子。
★石榴的外表像一个球状的小口花瓶,它的皮是黄褐色的,剥开皮一看,一粒粒晶莹透明的果实排得整整齐齐,一层接着一层。
★生长在剑叶心中的菠萝,从院子里的绿叶丛中好奇地探着头,张望着,窥探着来往的旅客。
★这红鲜鲜、圆鼓鼓的荔枝,瓤肉饱满、晶莹,雪白如糯米汤圆。
★满树结的荔枝密密麻麻的,像是夜晚天空中数不清的星星。
★一串串葡萄长长的,绿绿的,晶莹透明,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似的。
★他采下了一大串紫水晶球似的葡萄,一颗颗饱满得甜汁都快流溢出来了。
★这葡萄别说吃了,看一眼也舒服半天,要是吃它一串,准要甜几天哩!
★那柿树的千枝万杈挑起了一盏盏红灯笼,在秋风里摇荡,在蓝色天幕上闪烁。
★红油油黄灿灿的苹果,把枝桠都压弯了,真像许多胖娃娃咧着大嘴冲着人们笑。
★菜园里,韭菜吐芽,菠菜努嘴,黄瓜秧分叶,豆角苗破土,畦畦朝气勃勃。
★菜地里,流着水茵茵的绿色,青菜、卷心菜,韭菜、菠菜,都给露水洗得油光崭亮。
★淡红色的番茄,一只只挂在人字棚架上,像一盏盏彩灯。
★这棵大菜花的花色白白的,个儿像个娃娃脸。
★菜花们都仰起淡黄色的脸,迎着红日眯眯笑呢。
★新生的幼林,多像婴儿头上的绒花。
★雨中的桃林,没有尘埃,没有鸣噪,幽静得像是仙境。
★原始森林就像是一个性格粗犷、骠悍的山野大汉。
★森林像母亲一样给我们女性的温柔。我们和初春的绿芽一起发育生长,在秋天的枫叶中带着松香的气息分娩。
★只见那又高又粗的树木,像一把一把的木伞。
★相思树像一对情侣,诉说着永远也说不完的情话。
★发芽的小叶,像月子里的小孩,娇嫩得很。
★新疆杨、北京杨、马尾松组成雄壮的军乐队。
★时有火似的枫树,或东或西,像迎风猎猎的红旗。
★垂柳,绿竹和碧波白浪相映成趣。
★高大雄健的红松如擎天巨柱,傲立在万木丛中,如同林中最了不起的男子汉。
★树的灵魂因受到大地生灵的鼓舞激励而更加眷恋这片土地,它吸取着日月天地间的精气,用不屈不挠的能量和毅力力图恢复新的生机,再掀起十里喧腾的绿色波澜。
★排排修竹,美如几百个婆娑多姿的舞蹈演员。
★毛竹也高,犹如苍天的长腿。
★重甸甸的积雪把竹竿子都压弯了,竹梢头连枝带叶,一顺溜地贴在山坡下面,像一群披头散发的野人。
★迎春如缎,百合似锦,杜鹃像霞,水仙如云。
★一树洁白的花朵,像雪,像玉,像云,像飞迸的浪花。
★所有的绿荷都张扬着往日的情怀。
★满山遍野的野花炫耀着它们的爱情季节。
★扑眼而来的山花,像缤纷的彩玉。
★倒映在湖水中的紫百合低头不语。
★一簇簇、一片片的野玫瑰长满了草地和山冈,五色的花朵,像婴儿的唇,像惺松的眼,像极乐鸟的羽毛,像没有溶化的雪,像早晨飞动的彩霞……鲜艳极了。
★如果说仙人掌科植物是以奇特来招引你,那么杜鹃花是以热烈来欢迎你。你看,红的灿灿若朝霞,白的灼灼似云烟。据说朝鲜称作金达莱的就是此花,果然名不虚传。
★我在那矗立着的石碑下面发现了一丛鸡冠花。它是从墓道中间那一个手指宽的泥缝里长出来的。也像是谁特意在这里栽种供奉似的。它那粗大的茎子已经胀满了整个泥缝,几乎把两旁的混凝土也给挤裂了。
★幽兰,是会稽山的女儿;在山崖山坳处有她的身影,她从不挑剔环境、位置、待遇、养分,她也从不斗奇争艳,露才扬己,只是根扎在会稽的胸膛上,幽兰就会叶茂花香,默默地、勤恳地装点着会稽山的容貌。幽兰是会稽山的象征,坚韧执著。幽兰,在春、夏、秋都会结出花苞,散发清香。
★花,古往今来,有多少诗人为之纵情吟咏,高声赞美。它那芬芳艳丽的色香,令人不酒而醉;它那朝气蓬勃的丰姿,令人抖擞振奋。
★岸有碧草,翠绿澄波宛若裁剪的一角蓝天,飘落在金黄沙峦间,又似瀚漠亮亮的眼睛。
★巨石脚下的缝隙里钻出来的几棵小草,在春风里欢乐地摇晃。啊,只要是种子,就要享受一下青春的醉意。
★繁茂的枝叶上荡漾着翡翠般的嫩绿。
★一片片的叶儿一闪一闪,就像一张张少女的脸。
★嫩叶上残留着一两滴雨露,泪珠一样晶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