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鲜花h5
① 鲜花市场可以做线上吗,有什么好的模式
鲜花市场当然可以在线上做,而且现在的物流比较发达,一些鲜花也能及时的保存保鲜语速,所以还是很不错的,我觉得首先可以通过淘宝还有现在比较流行的抖音直播带货。
② 如何通过互联网卖花
好像每个女生都梦想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花店。当然,我也不例外。
上周,跟朋友C小聚,一听到她投了个铺位,我激动地说给我开花店吧,没想到她当头一棒:你钱多不如直接给我。
好吧,梦想和现实的距离,我又不是不知道,只不过人有时候活得太理性就无趣了。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着目前鲜花市场概况,用户需求,竞争对手和自有资源,我了解了一通。
鲜花属于精神消费品,非刚需,也有人把它归入轻奢产品。
传统的鲜花市场有两种。一种是2B批发需求,用于会议,酒店,婚庆等,以品质一般的CDE级鲜花为主,是比较多线下花店的主要收入来源。另一种是2C零售需求,用于节日礼物,仿亲礼物,日常消费等,以高品质AB级鲜花为主,有比较明显的节日效应,一般Ab级鲜花零售单价比CDE级鲜花高3,4倍。
不同于珠宝,鲜花易损,难保鲜,对物流要求极高,不同花种花期不一样,很难标准化。
而且随着传统鲜花销售成本越来越高,店租,人工,水电上升,获客难,订单量不稳定,导致很多花店难以持续经营,这个时候,互联网+鲜花模式出现,如雨后春笋冒出,让不少鲜花创业者看到了希望。
鲜花电商花点时间,花+先后获得资本青睐,融资过亿。从网上相关数据查获,花+C2F日常鲜花订阅模式2016年就斩获了3个亿的销售额,引领鲜花零售一路高歌猛进,如火如荼。
这么看好像传统鲜花市场碰到互联网也能活络了,然而真的有这么好做吗?其中有个很大的挑战,就是用户需求。
鲜花电商培养了用户购买鲜花成为一个日常所需,但还是改变不了鲜花是一个非刚需的精神产品这个属性,本身这些在线上消费鲜花的用户们,就是一类对生活品质有高标准要求,追求小资个性的人,而电商鲜花线上标准化的产品供应,无法像线下传统花店一样满足这种个性化需求,所以用户的需求和鲜花电商现阶段的供应是有差距的,这会导致鲜花电商拓展中高端市场面临阻力。
照这样看,对于个人来说好像没机会了。😭
一位前辈说,可以通过互联网打造品牌,将传统的品牌互联网化,通过社交媒体分享功能完成种子用户积累,结合线下花店,让消费者在线上完成交易,到线下体验,而花店则需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服务。
他还说农产品电商近几年迅猛发展,16年鲜花、绿植、园艺总销售额已达近 百亿 元,但渗透率相对于电商零售总额仍处低位,鲜花电商渗透率约在 5%-6%左右,未来发展空间还是很大。
好吧,又有信心了,继续看下目前那些跑在前面的领军者,他们是怎样做的?
Flowerplus花+,2015年成立,通过“线上订阅+产地直送+增值服务”的商业模式开创了一片蓝海,自营6000亩稀有品种花田,聚焦供应链优势,同时启动全球化采购,扶持本土鲜花产业,仅通过两年的运营,平台已开始盈利,16年12月订单额突破6000万,商业模式于盈利前景均得到有效运营验证。
花云网络,15年成立,有花巴士以及鲜花说两个品牌,分管不同业务。花巴士着力供应链,重点在花卉行业的供应链源头进行物流布局。鲜花说重点布局鲜花高频消费场景,如机场,便利店,住宅小区。全品类覆盖,鲜切花直接对接昆明,广州,海南等国内主要切花产区,国内盆花市场最大的平台,年交易达2.4亿元。
野兽派,2011年诞生于微博,以花艺方式提升整体鲜花电商的档次,获得较高的毛利和客单价。除了花艺,还有家居、艺术品和个性配饰等更多外延品类,关注人的情感以及丌为潮流左右的品味,在上海,北京,成都等地开设有实体店铺,重在打造一个高端020品牌。
虽然竞争激烈,前有巨头,后有追兵的,然而在我身边还是不乏有一些做得很好的自媒体人,开花店,通过互联网经营自己的品牌,线上成交,生意还不错,每天听听歌修修花,真是羡慕死人了。
就在我思考之际,回去的路上一抬头,发现楼下的不远处又开了一家新的花店,好吧。
这年头,有些人在路上,有些人适合观望就好。
③ 怎么自己做一个花店网站
做网站?找人做啊,我就是,
④ 电商鲜花行业分析中的鲜花核心资源是什么
鲜花电商消费场景深入拓展 线上线下融合将成趋势
线上单量增速趋缓,实体花店似乎成为出路之一
随着线上单量增速趋缓,鲜花电商需要开辟新的出口摊薄成本,实体花店似乎成为出路之一。再加上近年大型花卉市场疏解腾退,花卉产品的供需失衡也为鲜花电商提供了切入线下的合适时机。花点时间最近就宣布开放供应链以吸引合伙人加入,探索线上线下全渠道布局。鲜花电商占有供应链优势,但也要为此付出开店、招聘的成本,且要为鲜花在花店中的折损承担风险,早期面向消费端的轻资产优势或难以复制。
鲜花电商市场规模有望继续扩大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花卉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鲜花电商行业市场规模达235.5亿元,同比增长39.5%。预计2018年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市场规模将达366.2亿元,同比增长55.5%。鲜花电商市场规模有望继续扩大。未来随着消费场景的深入拓展,更多潜在用户将被吸引,鲜花消费需求也将随着鲜花品类的拓展和服务品质的优化而进一步提升。
2016-2019年中国鲜花电商行业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渗透线下 博弈实体花店
一直聚焦于线上的鲜花电商开始寻求新业务。10月10日,鲜花电商花点时间官方微信发布了邀请合伙人开设实体花店的信息,开放供应链以吸引合伙人加入,并承诺从云南仓库配送到门店可实现全程冷链运输。花点时间公布的信息显示,花点时间已为加盟者提供供应链体系,包括花田、BEST标准质检前置、冷链带水运输等,同时在选址、品牌以及培训上提供相关服务。针对实体花店的开店模式等详细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花点时间求证,但截至记者发稿,并未收到花点时间的官方回复。
早在今年7月,花点时间已开始为开设实体花店进行前期的招募筹备和选址规划。花点时间创始人兼CEO朱月怡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花点时间已开出20家门店,坪效高于一般传统花店。至于未来,线下门店以100家起步,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
鲜花电商虽起家于线上但一直在谋求线下的生存空间。同为鲜花电商的花加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已开通6家门店,但均处于测试阶段。花加相关负责人表示,线下花店可以作为线上订单配送点,极大地提升了时效性。同时可以借助店铺周边商圈及社区以更低的成本获取流量。未来花加还会做部分品牌形象自营店,或者和线下花店做深度合作。
为迎合实体门店的布局,鲜花电商频频进行线下的跨界互动。今年7月1日,花点时间与社交健身平台Keep联手发起线下活动。7月9日,花加与抖音联手将三里屯的Mercedes
Me咖啡店变为鲜花点缀的“深夜表白花店”。值得注意的是,鲜花电商逐渐向线下渗透,与想要触网的花卉市场形成了对接。
线上线下融合将成趋势,寻求新流量成为必要举措
鲜花电商为保证全链条可控性,搭建了相关的配套设施,随着线上单量增速趋缓,企业面临摊薄成本的压力。2016年鲜花电商行业增速达到顶峰114.1%,2017年降至68.5%,预计2018年将减少21.8个百分点。相较于早期开拓市场,鲜花电商已难以凭借口碑传播保持单量高速增加,寻求新流量成为必要举措。
鲜花电商的线上单量快速增加后,企业为把控品质,在源头承包了花田、布局冷链运输,在供应链管理方面投入重资。线上流量增速放缓,鲜花电商自然需要更多的出口摊薄成本,开设实体花店随之提上日程。
与此同时,消费需求转变为鲜花电商拓展线下增添了新空间。目前花卉产品的消费模式由过去的享受型和精神型转变为基本消费,市场对鲜花需求呈上升趋势。因此,需要大量的集散中心发挥集中和发散的功能,而在大型集散中心疏解腾退后,单凭线上或者线下零售的方式不仅成本过高而且无法满足消费需求。基于上述情况,鲜花电商下沉与花卉市场触网也就顺理成章。
对于鲜花行业来讲,鲜花电商需要实体店的支撑来提供线下保鲜、集备、分解等功能。仅靠单一线上鲜花零售的方式无法满足目前鲜花市场的需求量,并且鲜花电商存在配送范围受限的弊端,部分商圈或偏远地区无法涉及。而鲜花实体店可以覆盖固定范围的客群,鲜花电商可借助实体门店和即时配送触达更多消费者。
成本高企 发展之路待探索
鲜花电商下沉至实体渠道时将面临多重考验。成本就是鲜花电商必须迈过的第一道门槛。品牌授权费和管理费分别上调至4.8万元、1.5万元/年,系统使用费每年6500元,保证金4万元,店铺设计费6500元,超过40平方米则需按平米数额外收费。
与此同时,鲜花电商企业还需为完善供应链管理进行持续投入。根据中国鲜花电商行业及用户报告显示,鲜花电商供应链的核心相比传统交易模式,物流和人工是目前最主要的费用,特别是物流,高成本的冷链物流应用比例加大。
鲜花电商并不熟悉线下网点的布局和配送方式,布局线下时将在物流配送、网点分布上遇到困难。面对上述问题,企业应利用线上网络体系现有的资源将实体门店的体系相融合,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点和资源进行体系升级,如果重新搭建体系会出现亏损过高的现象。
⑤ 线上鲜花市场商业模式分析/一些感受(1)
【 最近做了线上卖鲜花的小副业,说一下自己对线上鲜花市场的一点感受。】
【本文只简单讲述商业模式(市场概述),进一步的用户画像、营销运营等看下一节】
【这个要说的很多,以后有空说多一点,这里只是概述】
鲜花市场可以细分很多小市场——1. 培训 / 2. 企业定制 / 3. 花艺沙龙 / 4. 零售 。。。。
这里只说线上的零售市场。
线上的零售卖家主要分成3种类型:
1. 线上鲜花零售连锁——花点时间、花加(其实他们不是只做零售的,以后可以专门讲一个产品分析)
2. 实体花店的线上营销——在各个外送平台售卖花束
3. 纯线上零售(我自己是这种方式)——
鲜花基地(比如很有名的云南昆明斗南鲜花市场)物流直发快递到用户手上。
这种模式其实是跨越了传统商业模式中的“花店”一环节,直接由 生产商(鲜花基地)——>客户手上。
但是其实这样说并不完整,实际上中间穿插了“代理”这一环节。
接下来再进一步阐述这个模式的特点。
1. 鲜花基地直发是否可行?
鲜花相较于其他产品而言,他对物流快递有较高的要求,需要较高的“时效性”,从而保障鲜花到客户手上时是新鲜有活力的。
随着物流市场的发展,“时效性”已经有了一定的保障。一般鲜花基地会签订物流公司的空运模式,极大提高了物流速度。 实际上,现在大多数实体花店也是通过物流的方式在网上向基地购买花材。对于鲜花基地来说,卖个小花店(一次进货6-10扎鲜花)和卖给个体(一次买1-2扎鲜花),在商业模式上是差别不大的(大客户另说)。
2. 用户是否会买账?
个体用户买花的几个原因(这里不说团队/公司),主要有
1. 逢年过节,买鲜花送朋友送亲戚送长辈
2. 买回来在家自己养护
线上鲜花市场主要是做有第二个需求的个体,他们对日常鲜花的需求量高、对生活有追求。 随着中国人均gdp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感的追求逐渐提高,个体购买鲜花绿植的意愿是在增强的。当然,不能否认的是,一二线城市愿意购买鲜花绿植的用户比例是更高的。
第二需求的个体,他购买鲜花不需要“即时性”,也不需要花店搭配、包装。他们更能接受线上购买鲜花,回家自己搭配养护。另外,线上购买价格比实体店更便宜(实体店有成本),所以对于这种“有经验”的客户,他们也更愿意线上购买。
3. 是否盈利?
对于鲜花基地来说,每单是盈利的(给小花店和个体的价格差不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面向零售用户,用户量是增加的,与之伴随的是,咨询量增加、售后增加,尤其是部分客户初次在网上买鲜花对流程不熟悉、对花材护理方式不熟悉。所以,进一步产生了分销模式——代理商,代理帮助基地处理咨询、售后等流程,减轻基地压力。
对于代理而言,他们没有实体花店的成本压力(租店铺、器材等等),赚个“差价”。我自己的经验是,售价在基地成本价的1.5-2倍之间。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的时间。
其实线上零售的市场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实体花店的盈利核心并不在零售,而是婚礼/策划/沙龙等等,这些盈利点线上无法完全侵占。我觉得实体花店需要考虑如何做好线上+线下,而做线上零售的代理们也要考虑如何更好的侵占市场。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些看法,可能并不完全正确,欢迎讨论/指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