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鲜花讲座
1. 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我整理的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读后感1
宝妈说:与其说英语启蒙,更多的是英语学习规划。说到了phonics这类对小嘟嘟来说还比较长远的学习内容。泛读了本文后,对整体的英语启蒙有了一定规划。安妮鲜花也一再强调了听说读写的顺序以及早期需要大量的听力输入,培养良好的听力辨音能力。下文为摘记的一些重点,作为自己学习的笔记。
婴儿在9个月以前听音辨音能力强,以后逐年减弱,最晚到12岁。——英语启蒙越早开始越好。这样就引申出来为什么很多启蒙类学习一般都以12岁为分水岭。
音才是英文启蒙的重点,26个字母分为letter name和letter sound两个属性,而教字母的letter sound,是北美学前班一年的重点任务,两者同时学习。推荐免费资源网站:www.starfall.com,其中的ABCs里面的朗读方式也是这样的方法。letter sound这个概念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感到非常陌生。原来学过lettersound的人,简单的词听到单词的发音就能基本判断出拼写,同时看到单词也能读出来。其实,这就是常见的phonics的学习阅读的方法。
第三个问题,也是我在宝宝18个月左右十分困惑的问题。到底要不要抠单词?要不要解释英文对应的中文意思?答案是不要。安妮鲜花在本书中再一次强调了语感的培养。确实,我在很多地方都得知了答案,但是在实践中往往会忍不住去抠单词、去解释中文意思,哪怕是自己在听儿歌或看绘本时候,也会先将英文转化为中文意思理解了再用英文念出来,可怕的哑巴英语思维。再次强调,英语启蒙不要抠单词、不要逐句翻译成中文,现在这个阶段语感、韵律的培养,比读懂更加重要。就像中文学习的过程,听多了读多了自然而然就知道意思了。等到达这样的境界,小朋友理解英语就再也不用在脑子里过一遍:英中英了,而是自然而然形成了英语思维。
安妮鲜花在此推荐了《语感启蒙》,反复听强调早期的语感培养。
phonics是科学阅读的技能,是背单词的方法之一,但绝不是为背单词而服务的。
选书的方法
非常简单的选书方法:Five Finger Rule(五个手指法则),随便找出书中有代表性的一页,让孩子出声地试读。如果遇到一个单词卡壳了,则竖起一个手指;如果五个手指都竖起来了,这页还没有读完,则这本书太难;如果读完这一页一个手指也没有竖起来,或者只竖起来一个手指,则这本书太简单。
科学选书的I pick原则:即purpose(目的)我为什么选这本书,interest兴趣(我喜欢这本书的主题吗?),comprehend理解(我能理解这本书的内容吗?)和know认识(我认识这本书里面大部分的单词吗?)
遵循分级阅读的规律,使用I pick原则选书,不能违背。在具体操作上,以兴趣等级和难度等级为参考,难度等级以GEL为参考。兴趣等级永远选择适合年龄的。
选书的两大方法并不适用于绘本阅读,因为绘本相对来说也比较简单,以读图和简单的文字为主,这主要用于高阶的阅读选书。
避免过度阅读,包括时间过度和难度过度,两三岁的孩子每天在15-30分钟,坚持比大量更加重要。作者说:最近加入了小花生网,同龄的鸡娃太多了。读后感难免会进行比较,比较了之后难免就会产生焦虑了。同龄的很多牛蛙,每天至少看20本书,难度也是更上了一个level,相比较小嘟嘟每天在3-5本的阅读量,不免就有些焦虑了。突然一瞬间,我就坦然了,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节奏。小嘟嘟除了看中英绘本,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玩具上,专注于各类玩具也未尝不可。
先培养好韵律(rhymes),再学习phonics。即从听力辨音能力入手寻找语感,再通过“phonics-阅读”不断循环往复,才是硬道理。daily five即:word work ,listening to reading,read to self,read to someone,writing。有感情流利阅读重于理解,也就是说要能够非常流利的阅读出来,自然而然也就理解了。亲子阅读和自主阅读,4岁是一个分水岭。
近期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给宝宝挑选合适的资源上”,包括绘本、视音频,各类资源越找越多,打开了一片蓝海。但是资源越多,也就是越少!
视频类:暂时选择了Disney'English、Big Muzzy还有SSS作为日常轮播;
音频类:在SSS的基础上增加了语感启蒙。因为我们专注听了一年多的SSS,导致过渡到别的资源显得有些困难。前几晚尝试着先听语感启蒙,结果小嘟嘟还是闹着不肯睡觉,一切换到SSS就瞬间安静慢慢入睡了。
绘本类:以廖彩杏的100本绘本为引导,来反复阅读。
附记视频顺序:
一、《迪斯尼神奇英语 Disney'English》:适合零基础的孩子,安妮鲜花、爸妈网、大粽子老师推荐。适合看3-5遍之后,逐句反复听和跟读。花一年左右时间学完,可以初步听懂和理解英语生词约400个。人教版小学英语的单词量只有700多!
二、《玛泽的故事 Big Muzzy》:Big Muzzy语速很慢(比粉猪和penelope都慢),其重复性是任何纯粹的动画片没得比拟的:一个单词或表达里面的角色会夸张地用不同语气重复很多次,有些表达甚至还会以儿歌的形式多次重复,很适合孩子启蒙。
三、《清华幼儿英语语感启蒙》介绍:该教材收集了英语国家教育儿童所广泛采用的36首手指游戏和动作歌谣,用动画和教学演示的方式纺排成适合中国幼儿认知能力的.教学VCD和图画书,让中国幼儿接受英语母语一样的语感启蒙教育。
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读后感2
这本书是我在一个群里面,群主妈妈列的一个书单中的一本书,我就照单把两本妈妈读的关于孩子学英语的书都买下了,还有一本是《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还没有看),先谈谈《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有个学习英文的宝库,里面附有大量的免费学习的网络资源,还有安妮鲜花的观点非常正确,“单词是末,阅读才是本”。
我们的孩子学习中文就是头2年的大量的输入,然后才有了强大的输出,一开始我们不会纠结孩子的发音,是否跟读等,也不必认字,学习英文也是这样,当作母语一样学习,当然我们少了英语环境这是个事实,但是我们可以创造,我们可以给孩子听大量的英文儿歌,音频,看原版的动画片,读原版的绘本,大量的输入,估计也要2年,之后就会有巨大的收获和惊喜了,就像我儿子现在的中文语言水平,总是会给我们惊喜,说的话太厉害了,很快大人就要讲不过他了。
英文教材我是买对的,我先按兵不动,不急着教儿子也是正确的,我要先自己花时间摸索适合自己孩子的英文学习道路,我要学习很多知识,(孩子学习的同时,家长也要给自己充电),我也是从群里的讨论才知道了现在国际上都是用phonics(自然拼读法),不教音标,让孩子自己拼读,见字发音,英文单词的读音还是很有规律的,只是我们从来没有研究过。
安妮鲜花在博客上发表了自己对女儿安妮在加拿大学习的第一手资料,与国外老师的交流体会以及对中外英语学习差异的思考等,引起的大量的关注,回国后,创办了安妮英语俱乐部及安妮英文图书馆,还汇总了博文出版了这本书。
我是个英语发烧友,在英文水平达到顶峰时大学毕业了,以后就没有进步了,我深信多学习一种语言就多打开一扇认识外面世界的窗户,世界上很多优秀的书、报刊等都是英文的,我们看到的翻译过来的只是一小部分,而且已经有了译者的思维,我非常希望我的孩子能够用自己的思维去直接看外面的世界。这必须有个过程,没有捷径,但是路走对了,绝对比目前国内一般的孩子在课堂上及课外辅导班上学习的英文更实用更高水平。
昨天我在扬子晚报上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英文水平达到初中生了,妈妈是搞英文培训的,许多我们都学不来,简直是个罕见的英语天才,但是我在安妮鲜花的书里看到的在国内培养孩子的英文的一系列的方法都是可以学习的,她的女儿并不是神童,人家外国人是非常重视阅读的,教英文的方法跟我们完全不同,跟我们教中文也不一样,那是大量的阅读,不像我们每个年级列几本书的书单,再出题考考就算阅读考级了,他们讲究的是流利的朗读以及速读与精读结合等等,单词也是按照拼写规律来识记的,每周就教十几个单词。安妮鲜花强调妈妈的英文水平并不重要,水平高点当然更好,可以和孩子交流,妈妈要做的就是在恰当的时候给孩子合适的书及材料,妈妈会提供许多绘本、音频、视频等,但是孩子可能只喜欢其中的小部分,没关系,等以后有机会再拿出来,说不定孩子就喜欢了。
“背1000个单词不如积累100个真实场景下的表达方式,输出是输入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是水到渠成的事。输入一点点就开始关注输出,极可能引发孩子的逆反和厌学。”中文学习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学习phonics,需要有前期的准备,大量的听原版儿歌、故事、动画片,加强听力辨音能力。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如果急功近利,最终损害的不仅仅是孩子的英语能力,更是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后劲。”学习其他东西也是如此,家长一定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要总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比较,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后劲比学习成果更重要。看了这本书,我也在思考中文教学方法,阅读中文绘本的方法,我们大人认识了字往往忽略了绘本上图画中的细节,不懂得欣赏图画,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听音辨别能力是非常强的,我们要欣赏孩子的闪光点。
我在这里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去关注安妮鲜花的博客,以及其他关于孩子学英语的方法等,我发现我们这里的家长都是关心哪个培训机构好,而不是自己认真的去教孩子和孩子一起学习,家长也要充电也要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而不是把孩子扔给培训机构就自己打麻将去了。我也刚刚起步,我是想让同样家里有幼儿的家长不要错过的孩子的英语启蒙,我也正在摸索阶段。
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读后感3
《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这本书系统而具体介绍孩子特别是在幼小启蒙阶段的英语学习理论、方法和措施。其中一些观点、理论思维具有前瞻性,方法和措施具有可操作性。想想自己曾经10多年的英语学习过程,甚至在大学期间通过所谓的四、六级英语水平测试,而现在也是哑巴、聋子的英语水平,着实令人深思。而这本书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孩子特别是启蒙阶段的英语学习方法措施、使我们对孩子的英语学习方法的问题思考顿然茅塞顿开,对如何学习好英语的焦虑也豁然开朗。
仔细拜读本书,本人从书中提炼到了几个关键词:“英语兴趣”、“英语输入”、“英语语感”、“英语语境”、“Phonics”、”英语阅读“。
“我们所给的一切资源,都是满足他们内在的需要,只有内在的需要得到满足,外在的资源才能内化成能力”,这句话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还是怎么做事情,都要以兴趣为前提。为此孩子们的英语学习,首先要培养孩子英语学习的兴趣,用不同的方法方式、用不同的资源来引导孩子喜欢上英语,爱上英语,抓住孩子英语兴趣的火花,并及时提供其感兴趣的资源,使孩子的兴趣更浓,这样最终会使英语知识转换成内在的能力。书中对对孩子的英语兴趣培养也提到了很多方法和措施。比如提供英语儿歌和动画片,重复的磨耳朵,英语绘本,提供与年龄相适应的分级阅读。
英语输入本人认为这是孩子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基本通径,英语输入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是孩子对英语有兴趣后而给予各种外界资源的一种方法,也是孩子接受英语学习手段,输入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儿歌、童谣、动画片、绘本音频、有感情的阅读等。当然输入不是简单的灌输,并要注重方法。要循序渐进,量变到质变,只要输入的资源正确,方法科学,自然就有好的输出。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书中讲述了孩子英语输入输出过程中6大误区,这里简单的罗列一下:1、让孩子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就认字母,背单词,2、听英语的时候让孩子去跟读,3、要求孩子像背古诗一样背诵英语,4、要求孩子用英语与家长对话,5、孩子用英语对话熟练后才开始注重阅读,6、找专门的外教练口语就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这些学习误区应该在平时学习中应予避免。
”英语语感“和”英语语境“这是对孩子英语学习的基本要求,英语语感是指在英语学习中(包括英语单词的拼读和英语阅读)的韵律和节奏。与我们学习中文一样,比如重视”音节”,“重音和节奏”,“声调和语调”。我认为这是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注意方法,思想上要重视,同时在措施落实上要予以强化。当然语感也强调对英语要有感情的,不论是自然拼读还是流利的阅读过程中。书中提到一个措施:有感情的流利的阅读=前期听力积累+流利阅读+快速阅读理解+朗读训练。总结的很好。
英语语境也就是英语学习的情景,或是可以理解成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书中有个观点:“背1000个单词,不如积累100个真实场景下的表达方式”。这充分说明情景对应对英语学习时何等的重要,不论拼读某一个单词,学一句话,甚至读一篇文章,不能简单的理解单词、句型、文章的意思,而是要去联想其情景对应。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单词、语法、句型等。这是一种英语思维能力的锻炼。比如就某一个单词,不能用中文来体会单词的意思,而是要用图画或场景来体会其意思。当然光有这种情景对应意识还不够,还要在平时多积累丰富的场景,来强化和提升孩子情景(语境)应对能力。
Phonics(自然拼读)和英语阅读这是英语学习过程中一种学习技能,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其学习和教学的最终目标能叫孩子见词能读,听词能写。其作用是提高阅读能力水平。由于本人不是专业人士,无法对其Phonics进行准确的定义分解以及阐释,仅仅理解成为学习的技能和教学方法。具体的运用也是孩子在学习中和老师的教学中去实践而吧!这种学习技能与阅读是相辅相成,通过Phonics来掌握占阅读量50%左右的Sight Words,靠大量的阅读来巩固,最终提高阅读能力,在提高阅读过程中,需要强化运用Phonics。同时也还要注意:通过Phonics来提高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科学的体系和次序。阅读也讲究科学的阅读,也就是说采用分级阅读。
如何在现有环境下让孩子学习英语,学好英语?《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这本书提供很好的理念和具体操作方法,完全值得仔细研磨。文中介绍的英语学习方法和措施不能简单理解为一种手段,而是各种措施应互相综合运用,相互相成,融会贯通。
当然英语语言学习不但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关注孩子成长的客观规律,注重英语语言学习的科学性,点燃孩子的学习兴趣,在正确的方法指导下,全面提高孩子的英语综合能力。避免再次出现英语聋子和英语哑巴的现象。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这句话作为英语学习者和教育者共勉!
2. 现在学安妮花英语好还是新概念英语好
安妮的路线来,是加拿大儿童的英语源学习路线
引言中安妮鲜花中摘录如下:“所以我们觉得安妮的英语启蒙道路真实地反映了加拿大孩子英语启蒙的做法和成果,而这些做法和我们过去所走的道路完全不同,和目前国内的英语启蒙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我们萌生了要把它们记录下来的想法,而这,就是我们新浪博客的起源”
安妮9月回到中国,不到4岁到加拿大,至少上到小学2年级,这种成长路线,安妮更应该担心的是汉语。一般的孩子要是有这种母语环境,那也不会太差,基本也都会使英语成为母语。同样我们看到林克妈妈,则在书中体现了中国环境下学习英语所付出的艰巨的思考和努力,包括大量的游戏,押韵的三字经,大量的TPR等等,处心积虑。所以说,我们不能否定环境的巨大作用,后面我会指出这个环境差异。
觉得新概念还是应该有比较大的帮助的。不过要通过不断地背诵和朗读 才能真正达到效果。有的人是用里面的课文进行翻译的训练,然后对照原文。这样的话英语的水平提升也是比较快的。我觉得对语言的学习还是从听到说到写再到翻译。当然阅读是贯穿始终的。
希望你好好地学英语。使之成为一个真正可以应用的工具
3. 我“英语渣”能教好孩子吗踩准四点带出原版娃
Hi~我是卷儿妈~
儿童心理学+脑科学研究者
一个爱琢磨教育方法的妈妈
分享教育心得、启蒙干货、学习资源
文 | 卷儿妈
来源 | 微信公众号“卷儿妈教子手记”
ID:juanr-ma
最近老家有个亲戚,看了我公号里一些关于英语启蒙的文章,她说自己既有点焦虑,也有点困惑,说:“你这是自己英语好,能教了孩子,像我们,自己还是半瓶子的水平,怎么敢拿出来教孩子?再给孩子带沟里。”
我说,你想多了。以现在的 社会 条件、学习资源,以及你们家好几套房子要拆迁的“硬实力”,真有心把孩子英语鸡上来,简直不要太轻松。
我的英语水平跟海淀妈们比起来,恐怕分分钟被秒掉。但这并不影响我带卷儿学英语,孩子三个月也学到了悠游第三级。
我自己从小对英语挺有兴趣,初中时,英语常考满分,但上了高中,英语下滑得厉害,原因是:对老师抱有不切实际的要求。
当时我内心对英语老师的角色,是有一个设定的——要洋气优雅有格调。我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对老师会有这种匪夷所思的要求,“崇洋心态”?好像又不完全是,更像是完美主义者的心态吧,自己很喜欢的东西,就想它方方面面都满足自己的幻想。
但我们那会儿的英语老师,怎么说呢,无论发音,还是举止,都和我内心设定的角色大相径庭。因为对老师的抗拒,我和这门课也随之缘起缘灭。
现在想想自己当时太幼稚, 这世界上哪有人会百分百满足你的幻想?如果有,那一定还是幻想!
扯得有点远,我的意思是, 作为家长,咱们也不要幻想自己能百分百达到孩子的要求,或者是达到一个完美教育者的水平。我们只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我一直认为,在孩子的启蒙期, 家长的管理水平,比专业水平更重要。
就好像,我老板的写作水平不如我,但他可以带着整个公司前进。
这其实是专业能力与职责划分的问题,老板是搭台子的,员工是唱戏的。
对应到家庭教育中也是一样, 父母是那个搭台子的人,孩子才是上去唱主角的。
以前上学,我们给老师起外号叫“老板”,后来我们老师知道学生在背后这样叫他,他开班会时说,“我很惭愧,我还担不起‘老板’这个称号。”
当时我们都不太理解这话的意思,现在看,要当好孩子的“老板”,领导力、影响力这些管理与战略层面的能力,要远远高于专业水平。
因此,对于觉得自己英语水平不好,就不敢教孩子的父母,不妨这样想:
假如我是一个老板,要新创一家公司时,我会怎么做?
我认为有四个基本点: 1.确立思路与大方向;2.创设工作环境;3.提供资源;4.回报奖励。
对孩子的英语启蒙,也一样可以从这四点着手。
下面,我就具体说说这四个方面。
01 给孩子做英语启蒙,
父母们心中要有一条主线
任何事要做成,需要先设计好路径,有一个宏观的战略思路。
很多人其实内心不是不敢教,而是不知道怎么教,从哪儿入手。今天听了一个讲座,赶紧跟着学,明天看了某一篇文章,又去模仿,摇摆不定,效率最低。这个问题的实质原因,就在于内心缺乏一条笃定的教育思路。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不难,自己拿不准思路,就找位好老师跟着。
我们国家英语启蒙届有5位大咖, 廖彩杏 , 吴敏兰 , 汪培珽 , 安妮鲜花 , 盖兆泉 。这五位都有独到理论,有实践成功经验,她们的孩子在英语方面,一个比一个牛。
廖彩杏推荐采用 “有声书” 做启蒙,制定一年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到52周,每天播放3次,每次30分钟,每周3-4本。读一本,在播放记录表上,画个小勾勾。 “重复” ,是她替孩子选购英文儿童绘本的首要原则。从一开始的“句子、句型重复”,到“概念重复”。
吴敏兰更看重 亲子共读 , 游戏 互动 , 充分调动“五感”参与到学习中 ,五感,就是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通过亲子五感 游戏 ,培养孩子的兴趣。她认为,儿歌等富有韵律感的文字,可以帮助孩子熟悉语感,利于孩子模仿。
汪培珽采用 “喂英文故事” 的共读方式,英文照书念,中文翻译大概意思就行,不用逐词逐句翻,不主动翻译。每次读之前,先把绘本里孩子不认识的单词,带孩子查清楚并确认发音。
安妮鲜花其实是两个人,他们是一对海归夫妇,女儿的名字叫安妮。安妮鲜花是两个人共同的IP。他们倡导 海量输入,营造英语环境,用英语作为日常背景音去磨耳朵,不主张死记硬背单词、练句型、记语法。
盖兆泉美国著名语言教育学家斯蒂芬·克拉申 “二语习得” 论的践行者,认为无意识的输入成果大于有意识的学习;听力输入,需要建立在 “可理解” 的基础上,遵循 “i+1” 原则,就是在自己的现有水平上加一个1,即理解+新知。
五位大咖的理论,各有各的特色和侧重点,具体实施的路线上,各有千秋,但底层的思路上,有很多共同点:
1.早做启蒙,低幼阶段学语言比大童有天然优势;
2.大量听力输入;
3.遵循听、说、读、写的语言学习规律;
4.顺应孩子的兴趣;
5.尊重孩子的语言沉默期,输出是输入积累到一定阶段的自然产物。
家长们可以从中选择一条路线,细致研究一下(这几位都出了书),跟着走就行。
我们家的启蒙思路,可能更接近盖兆泉老师的路线。她也是上面5位大咖中,唯一一个孩子完全在国内环境中学习英语的,因此,我感觉她可能更了解中国孩子的问题和困惑。而且她的启蒙路线做的也非常直观和系统,我之前在 《幼儿园外教推荐的宝藏资源,能省不少培训班学费》 这篇文中,曾经分享过盖兆泉老师的一份路线图:
其实整体的思路就是, 家长心里有一条轴, 知道启蒙期不同阶段,该重点去培养什么,比如磨耳朵?刷动画?刷分级?报班?请外教?孩子相应达到什么程度?然后据此提供相应的支持就可以了。正如盖兆泉老师讲的: 心中有目标,脑中有理论,手中有资源,脚下有路线。
02 给孩子搭好台子
带他上来“唱戏”
什么样的环境,算是好的学习环境?
我接触过一些家庭,家里做了大量的英语布置,比如花瓶,桌子,柜子,门把手等显眼的地方,贴上英语字卡,便于孩子去认知单词;有的会专门开辟一个小空间,当作家庭英语角;有的会和孩子一起制作手工英语挂图。
还有的家庭,注重磨耳朵,就像前面安妮鲜花提到的, “将英语当成背景音”。
天津大学的邬丽娜老师在她的书中曾提到, 营造家庭英语环境的4个关键点 ——15分钟亲子英语互动 游戏 +30分钟英文动画片+30分钟英语儿歌音乐+15分钟英文绘本亲子阅读=家庭家庭浸入式英语环境。
每天总计是一个半小时的时间, 这个时长是依据加拿大法语浸入式教学的成功案例设定的。
每天90分钟,相当于小学的两个课时,一年下来大约 730 多个课时;
如果按现在线上外教课25分钟一课时计算,每天90分钟,差不多相当于3.5个课时,一年下来就 1200 多个课时。对比一下,现在小学生一周才上2个课时,孩子真的很难“浸入”。
上面说的这些,都是创设英语学习环境、将英语生活化的很好方式。
但在我看来, 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家长将自己变成孩子的学伴,当不了孩子老师,总可以当孩子的同学吧。
一起学习,让自己真正投入到孩子的世界里,和他切磋,互动。我是真的很享受跟孩子一起学习的感觉,我当年没学过自然拼读,现在跟孩子一起学,感觉新奇有趣;我当年跟着土味英语一路学过来,现在也想跟着卷儿一起走一遍原版路线;我当年没有这么好的图书资源,现在跟卷儿一起沉浸其中感觉自己像个大富翁。
03 找对资源,
选好工具
互联网是一次真正的学习革命,不但实现了线上学习的方式,而且提供了海量的学习方法与资源。
放在我们那个年代,不要说当“原版娃”,我甚至很难听到一次原版的录音,直到上了高三,才第一次在英语老师的带领下,看了英文版的《泰坦尼克号》。
而现在网络上,原版的动画、免费的启蒙课程,数不胜数。只要找到适合孩子的英语程度看的东西,再选好合适的设备,就可以轻松带出一个“原版娃”。
那么,怎么才知道是否适合孩子学习程度的呢?
国外父母常用 Five Finger Rule 规则:比如读绘本,随便找出书中代表性一页,让孩子出声试读,如果孩子有5个单词不认识,就表示太难了;如果没有一个不认识的,或者只有一个不认识,则表示太简单。
我们可以理解为,一页上有2-3个单词不认识的,属于适合孩子程度的。也就是比孩子正常水平,高出一点点。
平常我给孩子提供的设备,主要就是绘本,点读笔,平板,电视。我觉着这四样是基础的,听觉、视觉、触觉,都能照顾到。
早上起床—洗涮这个时间段,我会播放绘本里的音频,温习昨天读过的绘本;下午放学,卷儿爸会给她用手机投屏到电视,看英文动画片。
有的家长还会给孩子配备词卡、有声书、投影仪等,设备升级,视听效果更好,但别因此忽视了陪伴。
爱奇艺、腾讯、B站,都有大量的幼儿英语启蒙类的动画,而且多数都是免费的,从幼儿园看到小学毕业都看不完。
这个时代, 真的是一个有史以来最有利于学习的时代。 只要家长有心,就能帮孩子找到资源和工具。
04 多给孩子正向的反馈和鼓励
兴趣来自于擅长,擅长来自于夸奖。
语言的学习,是一个细水长流的积累,中文英文都一样。语言学习一个重要的机制是连续不间断输入,每天哪怕只输入30分钟,也要比隔三差五输入个2、3小时,效果要好得多。
而长久的坚持,一定需要兴趣驱动的。 所以,在最初启蒙阶段,一定要多给孩子鼓励,赞赏他的每一次进步。
我跟卷儿一起走路,听到卷儿蹦出某个单词时,总是特别惊讶地说:妈妈真想不到,连这个词你都会呀!
这种惊讶,就是对孩子的正向反馈,她会很得意,觉着自己展现出了超乎妈妈意料之外的能力。之后她会主动去努力学习更多词汇。
有时我会让她去当奶奶的小老师,站在小黑板前,教奶奶学英语,每次听到奶奶的发音,她都咯咯大笑,然后自己再给奶奶读一遍,还用老师的腔调说:“你会读了吗?自己读一遍试试。”
这是一种输出,也是让孩子获得成就感的一种方式。
总之,正如美国应用语言学家De Houwer和Lanza所说, 孩子的外语启蒙,只需要父母具备正确的理念,应用科学的方法,采用合适的材料。
家庭英语启蒙的关键就在这几点, 父母的英语水平高低,并不能起决定性作用。
所以,放宽心,在这个资源丰富,学习工具多样化的时代,我们自己的英文水平,绝对不会成为孩子的天花板。
只管加油就是了!
花絮 /Titbits/
大漠孤烟直,启蒙不能迟。
语言学习是长期积累的过程,0-6岁是孩子语言发展的敏感期,这一时期也是孩子英语启蒙的黄金期,7岁之后,上了小学,语言环境更少,而且受到母语学习和表达方式的干扰,学习效果相比学龄前反而差一些。
每个牛娃背后,都站着一对坚持不懈的父母, 没有谁是天生牛起来的。 只要付出心力,帮孩子规划出一条适合他的学习路径,为他创造环境,提供资源和工具,多给他鼓励,他一定可以成为英语牛娃!
此外,我听到过一句很美好的话,做孩子的陪读,是陪伴在前,读在后。陪伴胜于学习。
后台回复“英语”“磨耳朵”“数学”“数独”“拼音”“纪录片”,可获取各类对应英语启蒙资源~
有需要的亲,在文末点个“ 在看 ”,然后长按下面二维码,在公众号回复关键词领取~
- END -
更多启蒙干货
我之前发过不少学前启蒙、幼小衔接方面的,写干货费老大劲了,希望能对朋友们能有帮助:
【背诗】学前背完多少首诗,上了小学才够用?
【数学】幼升小最难的一道面试题,我带孩子半个周末就破了
【英语】让孩子热爱英语,本身就是个谬误
【英语】英语启蒙:自然拼读容易踩的坑,知道得越早越好(附磨耳朵资源)
【英语】教娃自然拼读,你不担心他跟汉语拼音搞混吗?
【阅读】带4岁娃读完1000本书后,我写了这份5000字的阅读规划
【美育】说真的,别再随便教孩子画画了
【鸡娃】海淀牛娃真实水平到底如何?学前「快乐教育」的孩子,还能追上吗
【幼小衔接】和小学老师聊了一下午,终于搞清幼小衔接究竟要准备啥?
长
按
关
注
卷儿妈 儿童心理学+脑科学研究者
著有《好方法培养出最优秀的孩子》;
作品散见于《中国教育报》《 时尚 育儿 》等。
我相信,方法对了,每个孩子都是牛娃!
4. 磨耳朵是什么意思
今天在论坛上看到一位妈妈发的帖子,“对磨耳朵的理解”,感觉说得很到位,摘到这里与大家分享。
磨耳朵看似简单,但理解其中的内含却需要花些功夫,真正能磨出英文耳朵,学问真的很大。
同样是磨耳朵,效果可是不同的。
接触安妮鲜花的家长对磨耳朵的概念应该不陌生,我在2年前由于大宝的缘故开始接触安妮鲜花,刚开始对磨耳朵的理解很简单,以为就是大量的输入,不断地让她听。到现在开始明白其实磨耳朵还是有很大的学问,深感以前对磨耳朵概念理解的肤浅。把自己对磨耳朵的一点理解分享给大家:
1、首先要正确理解概念,什么是磨耳朵的概念呢?
磨耳朵是指英语语音输入积累的总称,既有精听又有泛听,既有无意识的语音输入也有听力理解。
1)其中特别要强调磨耳朵,不光是泛听。成立了上海安妮鲜花俱乐部后很多家长会问,关于磨耳朵的问题,其中较多的都是集中在该如何提供输入资源。通过沟通会发现较多的家长认为,磨耳朵就是提供大量的输入资源,甚至有些家长只提供大量的音频,不断的作为背景音在输入,然后会感觉困惑,为什么我的孩子没有认真地听,而且好像没什么效果。首先泛听很重要,需要有大量的语音输入和积累,但大家一定不要忽视了精听。在输入资源方面不能单一的提供音频资源,这对孩子来说是很难开展精听,需要通过一些有故事情节,如动画或者绘本阅读,这样让孩子能够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进行听力的输入。这个只要我们提供的动画片和绘本是适合的,孩子一定会喜欢,而且会很专注。我家大宝磨耳朵比起其他很多孩子来说是晚了,大概是中班才开始的,中文对她来说是明显的主导语言,刚开始我们也只是提供音频,发现效果不好,孩子不愿意听,后来有个契机她突然喜欢上了my little pony,买了些中文的书看,在找视频的时候,没找到中文的,就问她,只有英文的你看不看,她由于喜欢pony,硬着头皮只有点头说可以的,就这样开始一发不可收拾,而且慢慢喜欢上了英语。
2)输入量的积累,这个非常非常重要。接触到的一些孩子原来基础都差不多,但是两三个月后差距就出来了,什么原因,归根到底是输入量的问题。磨耳朵的前100个小时非常重要,如果能够坚持下来,孩子对英语就不排斥了,而且会有些简单的输出。这个过程家长的坚持和选择很重要,千万不要觉得没什么效果,就半途放弃或者是由于工作忙没时间,给孩子听得间歇性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如果前100个小时的关不过,也就类似与学武术,基本功站马步没打扎实的话,越往上后面的难度就越大。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够积累到300小时以上,输出不成问题了,700小时与外教的交流不成问题,1000小时以上的听力已经没问题了。
2、儿歌童谣和韵律诗等对耳朵的辩音及韵律节奏非常有效。
很多家长磨耳朵开始的形式大致分两类,一类是比较严格按照安妮鲜花的理念,从儿歌类开始,孩子也比较小容易接受;还有一类就是从动画片开始,孩子相对要大一些。针对前一类只要引导得好,可以很好的按照安妮的启蒙路线图一步步走下去。这里要提一下的是第二类,部分家长觉得孩子的输入不错,而且孩子也很喜欢动画片,觉得就没什么必要再去听那么简单的儿歌之类的。其实这里有个误区就是对儿歌童谣的价值理解不够,孩子的韵律节奏可以通过看听大量的音视频得到帮助,但与针对性的对Rhymes的训练对韵律节奏特别是辨别音素能力的提升效果是不一样的。这也是为什么安妮妈妈在磨耳朵系列中提供了大量的儿歌童谣的原因。
3、磨耳朵过程中,语言的互动对孩子的输出及进一步的输入帮助很大。
语言的学习是需要环境的,这一点我相信大家都能够理解。可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家长确实比较难给孩子提供这样的环境,甚至有些家长觉得用了安妮的理念,只要不断不断的输入,孩子就能自然地流利输出和交流了,对语言互动方面没太重视。在培训中,安妮妈妈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在去某城市讲座后,很多家长都非常兴奋,觉得理念很好,终于找到了方向,特别是磨耳朵觉得很轻松,不就是大量的给孩子提供资源。同一批孩子,有些家长理解了安妮的理念,认识到语言互动的重要性,但由于客观的原因没法提供给孩子好的互动,就报读分馆的磨耳朵课程,让专业的老师能够保持和孩子的定期互动和输出的激活和引导。最终跟进下来发现2个多月后孩子的差距很明显,后来就急着过来报读辅导课程。这个例子不是为了说明报班的重要,而是想通过例子说明家长一定不要忽视了语言互动的重要性,如果有时间一定要坚持亲子阅读或者参加一些故事会等的交流,让孩子能够有一个激活的平台,这对孩子的输出是有很大帮助的。
磨耳朵是基础,是一种能力。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家长花时间和精力,同时更需要我们的智慧和坚持。为了我们孩子的英语启蒙之路,一起坚实地走好第一步。
5. 格林·盖步尔斯来的安妮(二)
2、At Green Gables 在格林•盖布尔斯
And so the next morning Marilla said , ' Well ,Anne Matthew and I have decided to keep you ,only if you're a good girl , of course. Why , child ,what's the matter ?'
第二天早上,玛丽拉说,“好吧,安妮,马修和我已经决定将你留下,当然,你必须听话。怎么了,孩子,发生什么事了?”
'I'm crying, ' sobbed Anne, 'because I'm very happy ! It's beautiful here ! People say I'm very bad ,but I'll try very hard to be good . Oh . thank you ! Thank you ! '
“我在哭,”安妮抽泣的说,“因为我非常高兴!这里很漂亮!大家说我很淘气,但我会尽力做一个好孩子。哦,太感谢你们了,谢谢!”
'Now stop crying, child ' said Marilla a little crossly ,' and listen .We're going to adopt you , and send you to school after the summer holidays.'
玛丽拉有些不愉快的说:“别哭了,孩子,听着,我们将收养你,暑假后还要把你送到学校去。”
Anne stop crying. ' Can I call you Aunt Marilla ? I've never had any family at all , so I'd really like to have an aunt. We could imagine that you're my mother's sister.'
安妮停止了哭泣。“我能叫你玛丽拉阿姨吗?我从来没有过家,所以我特别想要一个姨妈。我们可以将您想象成我的姨妈。”
'I couldn't ' answered Marilla firmly(adv.坚定地,坚决地,坚固地,稳固地).
“我无法那样想象,”玛丽拉坚定地说。
'Don't you imagine things ? ' asked Anne ,surpised.
“您从来也不幻想吗?”安妮惊讶地问道。
' No ,I don't ' Marilla replied. 'I do my housework ,and look after Matthew, and go to church on Sunday. There's no time for imagining things in this house. Just remember that , Anne '
“不,从来不幻想。”玛丽拉回答。“我要做家务,照顾马修,周日还要去教堂。在这家里没有时间去幻想。记住这一点,安妮。”
Anne was silent for a few minutes . Then she said , ' Marilla do you think I'll find a best friend in Avonlea ? Someone who really understands me and knows all my secrets(n.秘密;隐私). I've always wanted a friend like that.'
安妮沉默了一会。然后说道:“玛丽拉,我在埃文利会找到一个最好的朋友吗?一个真正理解我,知道我所有秘密的朋友。我一直想要一个那样的朋友。”
' Our friends , the Barrays , have a daughter called Diana, who's eleven ,like you But if you want to play with her , you'll have to be very good. Mrs Barry is very careful about Diana's friends.
“我们的朋友巴里家有一个姑娘叫戴安娜,她今年11岁,与你同岁。但是你想和她一起玩,就必须非常乖。巴里太太对戴安娜交什么样的朋友要去很严。”
'Diana ! What a beautiful name ! ' said Anne excitedly. ' Her hair isn't red is it ? She looked sadly at her red plaits.' I hate my hair.
“戴安娜!多好听的名字呀!”安妮兴奋地说。“她的头发不是红色的吧?我希望不是” 她伤心的看着她的红发辫。“我恨我的头发。”
'Diana has dark hair.She's a good,clever girl. Try to be like her,Anne.'
“戴安娜长着黑色的头发。她是个聪明乖巧的女孩。多像她学习吧,安妮。”
When the two girl mets ,they knew at once that they whould be good friends. The often played together,in the fields,or by the river,or in the garden.In the morning Anne helped Marilla with the housework.Then in the afternoon she played with Diana,or talked happily to Matthew while he worked on the farm . She soon knew and lover every flower, tree ,and animal at Green Gables.
两个小姑娘初次见面,立刻就知道他们会成为好朋友。她们经常在田野、小河边、或花园里一起玩耍。早上安妮帮助玛丽拉料理家务。下午和戴安娜一起玩,或者与在地里干活的马修高兴的聊天。很快她就认识并爱上了格林•盖布尔斯的每一种鲜花、树木和动物。
The Cuthbers had another friend,Mrs Rachel Lynde .She liked to know everything that was happening in and around Avonlea. She was very interested in the Cuthberts' little orphan girl,so one day she visited Marilla.
蕾切尔•林德太太是卡斯伯特家的另一个朋友。她喜欢打听发生在埃文利村及四周的一切事情。她对卡斯伯特家收养的小孤女很感兴趣,因此有一天她特意来拜访玛丽拉。
'I was very surprised to hear about the child, ' she told Marilla . 'So you and Matthew have adopted her!'
“听到小女孩的事情我很吃惊,”她告诉玛丽拉。“那么你们已经收养她了!”
'I'm surprised myself' answered Marilla with a smile. ' But she's a clever little thing ,you know .And she's always dancing ,or singing or laughing.'
“我自己也很吃惊,”玛丽拉笑着答道。“但你知道,她是个小机灵鬼。总是唱啊跳啊笑啊。”
Mrs Lynde shook (v.摇动 shake的过去式;n.可装配为木箱的各个部件;) her head sadly.'What a mistake , Marilla! You've never had any children yourself, so how can you look after her ?'
林德太太难过的摇摇头。“玛丽拉,你犯了一个大错误。你自己从来没有过孩子,你怎么能照顾她呢?”
Just then Anne ran in from the garden. She stopped suddenly when she saw a stranger(n.陌生人;外地人;局外人) in the kitchen. Mrs Lynde looked at the thin little girl in the short dress, with her freckled face and red hair.
这时安妮从花园里跑进来。当她看到厨房里的陌生人时突然停了下来。林德太太看着穿着短小衣服的瘦弱女孩,她的红色头发和一张不满雀斑的脸。
'Isn't she thin ,Marilla ? ' she said . ' Just look at theose freckles ! And hair as red as carrots !'
“她多瘦啊,玛丽拉。”她说,“看她那些雀斑!还有像胡萝卜一样红的头发!”
Anne's face went red .She ran up to Mrs Lynde.
安妮的脸红了。她跑向林德太太。
'I hate you !' she shouted angrily. 'I hate you ! You're a horrible ,fat old woman !' And she ran upstairs.
“我恨你!”她生气地喊道。“我恨你!你是个可怕的胖老太婆!”说完她跑上楼去。
'Oh dear ,oh dear ! ' said Mrs Lynde. 'What a terrible child ! You'll not have an easy time with her,Marilla.'
“天哪,天哪!”林德太太说道。“多可怕的孩子。你就甭想省心了,玛丽拉。”
'You were rude(adj.粗鲁的;无礼的;狂暴的;未开化的;) to her,Rachel, 'Marilla replied ,before she could stop herself.
“你对她太粗鲁了,蕾切尔,”玛丽拉说道,话没说完,玛丽拉已经后悔了。
'Well !' said Mrs Lynde. She got up and walked to the door. 'I think this orphan is more important to you than I am .When I think how long we've been friends... You'll have trouble with her , I can tell you . Well ,I'm sorry for you ,that's all. Goodbye.'
“好吧!”林德太太说。她站起身走到门边。“我想着孤儿对你来说比我重要。当我想到我们成为好朋友已经多年……这孩子会给你找麻烦的,我敢保证。好吧,我只想说我为你感到难过,再见吧。”
Marilla went upstairs to Anne's room . The child was lying on her narrow (adj.狭窄的;有限的;勉强的;精密的;度量小的;n.海峡;狭窄部分,隘路;vt.使变狭窄)bed,sobbing loundly.
玛丽拉来到楼上安妮的房间里。孩子躺在她窄小的床上,正在大声地哭泣。
'You mustn't get angry like that, Anne ,Mrs Lynde is my friend, and you were very rude to her.'
“你没必要那么生气,安妮。林德太太是我的好朋友,而且你对她太没礼貌了。”
'She was rude to me !' said Anne. 'She said I was thin and freckled and red-haired. It was very unkind!'
“是她先对我失礼的!”安妮争辩道。“她说我是瘦小枯干,还长着雀斑何红头发。这也太刻薄了!”
'I understand how you feel ,' said Marilla. 'But you must go to her and tell her you're sorry.'
“我理解你的感受,”玛丽拉说道,“但你必须到林德太太家去向她道歉。”
'I can never do that ,' said Anne firmly(adv.坚定地;坚决地;坚固地;稳固地;).
“我不能那么做,”安妮斩钉截铁地回答。
'Then you must stay in your room and think about it .You can come out when you agree to say that you're sorry.'
“那么你只能呆在你的房间里好好想一想。直到你同意去道歉才能出来。”
Anne stayed in her room all the next day. Downstairs the house was very quiet without her. That evenning, while Marilla was busy in the garden ,Matthew went up to Anne's room. The child was sitting sadly by the window.
第二天,安妮整日呆在自己的房间里。由于安妮不在,楼下房间里非常安静。那天晚上,玛丽拉在花园里忙碌着,马修来到楼上安妮的房间。孩子正神情忧郁地坐在窗前。
'Anne,' he said shyly,'why don't you say you're sorry? Then you can come down,and we can all be happy.'
“安妮,”他有些难为情地说道,“你为什么不肯道歉呢?那样你就可以下楼去,我们大家都可以高高兴兴的了。”
'I am sorry now,' said Anne, 'I was very angry yesterday ! But do you really want me to ...'
“我现在是后悔,”安妮说,“昨天我太生气了!可您真想让我去……”
'Yes , do , please . It's lonely downstairs without you .But don't tell Marilla I've talked to you.'
“是的,去道个歉吧。楼下没有你太冷清了。但别告诉玛丽拉我和你谈过。”
Marrila was pleased to hear that Anne was sorry. Later that evening, when she and Anne were in Mrs Lynde's warm kitchen,Anne suddenly fell on her knees.
玛丽拉听到安妮愿意道歉非常高兴。那天晚上,当玛丽拉和安妮在林德太太温暖的厨房里时,安妮突然跪了下去。
'Oh Mrs Lynde,' cried the little girl, 'I'm very sorry . I can't tell you how sorry I am , so you must just imagine it .I am a bad girl ! But please say you will forgive me .I'll be sad all my life if you don't ! '
“哦,林德太太,”小女孩抽泣着,“我非常对不起您。我说不出我有多后悔,所以只能请您想象一下。我是个坏女孩 ! 但请您告诉我您会原谅我的。如果您部原谅我,我一辈子都会难过的。”
' She's enjoying herself ! ' thought Marilla , watching Anne's face. ' She doesn't look sorry at all, but happy and excited ! '
“这孩子好像还挺喜欢这样做的!”玛丽拉看着安妮的表情暗想,“她看上去一点也不难过,倒是有一点高兴何兴奋!”
But Mrs Lynde said kindly , ' Of course I forgive you .' And later she said to Marilla , ' Perhaps you're right to keep her . She's a strange little thing , but I think I like her.'
林德太太和蔼地说道:“我当然原谅你。”后来她对玛丽拉说:“也许你让她留下是对的。这小家伙有些特别,但我想我挺喜欢她。”
6. 掌握这些秘诀,爸妈英语不行,也能培养出“英文牛娃”
叮当3岁了,从4.5个月开始听英文儿歌,到后面跟唱儿歌,读英文绘本,看英文动画,上叽里呱啦的萌芽课程,3岁前的英语启蒙告一段落。
我觉得是时候停下来思考一下,目前的学习情况,以及3岁后的英语启蒙方向了。
于是,最近把市面上热门的英语启蒙指导书又看了一遍,整理了一些读书笔记,对一些重要观点进行了梳理总结,寻找一些启发吧。
整理的书籍有:
文章比较长,各家观点有分有合,查阅不便请先 收藏 ,再慢慢研究吧!
作者: 中国台湾 廖彩杏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书中研究对象: 自己的孩子
丨 作者介绍
廖彩杏,龙凤胎妈妈,台湾中正大学儿童语文发展硕士,曾任英文老师。英语专业出身,无留学背景。
有了孩子后开始全职,直到孩子大了才开始出书、讲学。她的专长是儿童语言学发展、儿童文学,为孩子挑选合适的有声书。
丨 内容特色
本书主要介绍自己的启蒙经验,详细介绍了100本有声书书单以及52周播放记录表。
丨 主要的启蒙观点
安妮鲜花认为“英语启蒙的问题绝不仅仅是英语本身的问题,更是综合 育儿 理念的问题。在孩子的英语启蒙路上, 第一环境需要家庭来营造 ,站在孩子的身后, 根据孩子的需要提供资源,点燃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主动学习能力。”
她秉持“ 不必先认单字、不必先学音标、不必先学文法、不必中文翻译,没有抽问考试 ”的“四不一没有”原则,透过“ 定时定量英文输入 ”的简易行动方案。
1.为什么要对孩子做“英语启蒙”
廖彩杏认为, 孩子天生就是语言家 。在启蒙的时候掌握MM法则,即材料Materials和方法Methods,学习之路可以事半功倍。
“幼儿一开始是由耳朵来学习”的, 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否流畅,在于成长阶段是否大量接收到了 咬字清晰且有内涵的语言输入 。
廖彩杏相信透过耳朵所接受“知识真、故事善、文字美”的英语刺激,才是培养孩子扎实能力的基础。
事实上,廖彩杏的双胞胎女儿也是从5岁开始才听了第一本有声英文书的。
2.父母英语口语不行会影响孩子吗?
廖彩杏介绍自己虽然的外文系毕业的,但和很多妈妈一样,在家庭中主要的沟通方式依然是中文。
廖彩杏认为 女儿的英文发音 之所以能清晰标准、语调流畅自然,完全与母亲的英语口说能力无关,而 是拜有声书所赐 。
3.究竟如何给孩子做英语启蒙?
廖彩杏推崇用有声书来做英语启蒙的敲门砖,主张阅读英文原版绘本,不翻译,听原文,100本书单,全部有音频,其中很多有JY配套音频。
有声书阅读要把握三点:
书中附有做专门的播放计划的一张表格,确保有效重复,做到循序渐进、持续播放。
100本英文有声书单中包括: 包括鹅妈妈童谣押韵、苏斯博士的故事与儿歌、以26个字母为主题的ABC字母书、适合儿童阅读的科学有声书等。
书中还有针对家长的疑虑,根据实际播放经验,与儿女、学生聆听有声书的各种反应,以贴近家长需求的形式,找出解决之道。
按照廖彩杏的建议,父母只需三步骤: 准备有声书、按下播放键、画个小勾勾,如此按表实行、顺序播放,一天三次、每次10-30分钟。
只要一年时间的灌溉,孩子的英文种子就能萌芽,自然而然爱上英文,说上一口字正腔圆的好英文。
作者: 汪培珽
出版社: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书中研究对象: 自己的孩子
丨 作者介绍
汪培珽,2个孩子的妈妈。美国纽约圣约翰大学MBA,在银行工作9年后,辞职成为全职妈妈。非专业出身,有留学背景。
主要著作:《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
丨 内容特色
本书主要介绍自己给孩子讲英文故事经验+私房英文书单。
书中就父母对英语学习最想知道的问题进行了集中的梳理,帮助家长就孩子的英语学习理念和方法理清了思路,并给出了最为亲切和实用的答案。
丨 主要的启蒙观点
汪培珽相信即使生活在一个非英文的环境中,只要持续地念英文故事书给孩子听,就能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听懂英文,并从中累积语感和阅读基础,循序渐进养成说、读、写的稳定实力。
1.为什么要给孩子做“英语启蒙”
汪培珽认为,如果准备让孩子学习一种语言,愈早接触愈好。不论生来是什么人种,孩子置身在某种语言环境里,就会自然习得这种语言。
2.“口语水平差的父母做英语启蒙时发音会影响孩子吗?”
汪培珽特别强调,家里的日常对话只有中文,孩子从未被教过任何英文发音。 她是把故事书当牛奶,“喂”给孩子听。
从大女儿在襁褓里开始,一直是自己念英文故事,大约在孩子4岁的时候,开始加上英文故事书的原版录音带,变成 “妈妈念”加上孩子自己听。
3.究竟如何给孩子做英语启蒙
书中汪培珽详尽地介绍了“念英文故事书给孩子听”的实际步骤和注意事项,并提供私房英文书单,推荐了0到2、3、4、5岁这四个阶段书单。(但是只有书名,没有配所推荐书籍的封面。)
4.如何为孩子讲英文故事:
A. 一句英文一句中文,英文完全照书念,中文翻译要自然、口语化,不用拘泥于逐句翻译。 一英一中念完3次,以后只念英文。
B. 除非孩子问问题,否则不必加中文解释。年纪小的孩子,可以试试不要翻译,直接读英文。
C . 翻译次数可以视孩子反应增减 。当你发现孩子听得津津有味,试试不动声色地将翻译抽掉,只念英文。如果孩子也未表示有何不妥,就是可以完全只念英文的时候了。
d. 进阶之后,翻译要力求清楚有趣。避免故事加深难度之后,如果翻译工作没做好,可能会让孩子因为听懂而失去兴趣。记住“每本英文故事书只要能顺利地念完第一次,以后再念它就不是问题了。”
e. 每本念熟了,再加下一本。
汪培珽认同有声故事书是孩子学习语言的法宝,但她认为先让孩子熟悉并喜欢上这个故事后,再让孩子听配套音频,与廖彩杏略有不同。
作者: 安妮鲜花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书中研究对象: 自己的孩子
丨 作者介绍
安妮鲜花本名郑献民,中国政法大学学士,律师。非英语专业出身,无留学背景,但有海外生活经历。
回国后和丈夫一起创办安妮英语俱乐部,致力于搭建儿童英语启蒙的交流平台。
丨 内容特色
介绍自己孩子的英语学习经验+自然拼读相关内容涉及最多最全+英语学习免费资源汇总。
丨 主要的启蒙观点
安妮鲜花从普通家长的视角,以自己的孩子安妮八年来在中加两国的英语启蒙的亲身经历为线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鲜活生动的范例,揭示在西方国家中小学教学中非常流行的自然拼读法,阐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体系和层次,让人读后感觉茅塞顿开。
1.为什么要给孩子做“英语启蒙”
安妮鲜花认为,“人的辨音能力真的是婴儿期最强、以后逐年减弱,那么从出生以后就开始进行语音信号输入对孩子的英语学习应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因为孩子的大脑中存储了大量正确的英语语音,以后再听到的时候,就更容易接受和识别。”
2.“口语水平差的父母做英语启蒙时发音会影响孩子吗?”
安妮鲜花认为,“妈妈英语不好宝宝照样行”
她说:“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哑巴英语过来的,虽然都曾考过几级证书,但是就像有人说的,能把26个字母的音都发准的人都不多,包括我自己在内。其实, 英语不好的妈妈,只要方法对头,扬长避短,宝宝的英语照样行。 ”
3.究竟如何给孩子做英语启蒙
她认为: “英语启蒙的问题绝不仅仅是英语本身的问题,更是综合 育儿 理念的问题。在孩子的英语启蒙路上,第一环境需要家庭来营造,站在孩子的身后,根据孩子的需要提供资源,点燃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主动学习能力。”
本书的启蒙总路线:
2岁以前: 花大力气在听力输入上,培养整体的语感、韵律节奏感。
2-4岁: 继续听力输入,同时加强情境对应的训练,通过动画片、原版书来建立对应模式,以绘本为主,辅以孩子喜欢的分级读物。
在音频运用方面:对于小宝宝,要给予大量的语音信号,强化听力辨音能力,可以把绘本音频和儿歌歌曲一起播放,作为原版绘本亲子共读的预热。
4岁以上的孩子: 4岁是孩子的阅读敏感期,4岁以上的孩子,在学习自然拼读的同时,仍要加大自主阅读的阅读量。
如果4岁以上的孩子英语学习才刚刚起步,则可以几步同时进行,按照原本绘本亲子阅读三步曲,用两三个月的时间,先加大听力输入,同时培养英语阅读兴趣,然后开始自然拼读学习,进入自主阅读阶段。
4.如何做亲子阅读
安妮鲜花认为大人发音不准,可以回避和学习,同时赞同可以用母语解释。
5.如何有效运用音频
对于小宝宝,要给予大量的语音信号,强化听力辨音能力,可以把绘本音频和儿歌歌曲一起播放,作为原版绘本亲子共读的预热;
6.自然拼读Phonics
书中详细讲解了自然拼读Phonics内容,提供了海量的英语学习免费资源,包括Phonics及Sight words专辑、动画和音频视频综合资源专辑、在线绘本及有声读物专辑等。
7.告别中式英语从娃娃抓起
书中第五章详细介绍了 中国家庭英语启蒙注意点 ,包括有营造家庭英语小环境、音频是妈妈的好帮手、亲子阅读重点是情境对应、原版绘本亲子阅读三部曲、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英语启蒙具体问题答疑等。
作者: 吴敏兰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书中研究对象: 教育机构众多幼儿
丨 作者介绍
吴敏兰,2个孩子的妈妈,现任凯斯教育机构执行长,美国哈佛大学双语教育硕士。
专业出身,先后在泰国、韩国,瑞典,中国台湾读书,学过七种语言,有留学背景。
丨 内容特色
书中主要集合了其创办的凯斯教育机构里的授课经验,以众多幼儿为本书研究对象,按年龄详细123本英文绘本+每本绘本拓展延伸介绍。
丨 主要的启蒙观点
1.为什么要给孩子做“英语启蒙”
Rosemary Wells曾说 ,“每天花20分钟讲故事,孩子会爱上书本、会想要 探索 这个世界,并且开始思考,同时学会拥有梦想。”
同样的,吴敏兰也认为 幼儿能从经验中学习 ,进入学校之前, 孩子所有的学习经验都来自于家庭。
她说:“幼儿时期的英语阅读,重点在于让孩子对英语产生好感度、喜爱阅读,一旦建立了英语阅读的兴趣与动机,孩子日后会自发地养成英语阅读的习惯。”
2.口语水平差的父母做英语启蒙时发音会影响孩子吗?
吴敏兰认为, 不必担心爸妈的英语程度影响孩子的英语阅读力。
在孩子英语学习的路上,若父母并非唯一的学习来源,而同步包括有学校老师、影视、书籍、网络等不同媒介时,家长就没有必要为可能说错的语法,或讲到一半卡住而过度焦虑。
在日后接触英语的过程中, 孩子依然会有各种机会有英文的刺激。 因此父母一时说错并不要紧,其他环境提供的英语学习来源,大可弥补爸妈“英语不够好”的缺憾。
3.如何给孩子做英语启蒙
吴敏兰支持阅读原版绘本,但不要把孩子的阅读全交给有声书。英语阅读,还需要有“文化内涵”支撑孩子的英语学习。
孩子必须透“具象”的事物和经验,才能了解“抽象”的概念和意义,而绘本是一个很好的媒介。 想要孩子开口说英文,并且“言之有道”,给予大量的“养分”(绘本阅读)是很重要的。
4.原版绘本亲子共读建议:
5.推荐123本原版绘本的原则
6.分年龄推荐,有附绘本拓展介绍资料
推荐的123本绘本,按年龄段划分(0-6岁),同时几乎每本推荐后面都附有配套资料,如音频获取链接、作者官网资料等。
大部分绘本后面,要有配套的亲子互动小 游戏 、绘本拓展创意等。
网站www.lexile.com可以查询绘本的阅读分级,不过是以英文母语国家为准的,需注意考量。
作者: 盖兆泉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丨 作者介绍
盖兆泉,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硕士,在外研社从业17年,资深编辑,曾主编,编辑,翻译,审核过百余本英语教学图书,无留学背景。
从2013年至今,主持编写3-12岁大型英语分级读物有多年英语教学领域的编写出版经验,熟悉英语教学法、各种教学理论、教材和分级读物、中小英语教学现状和英语培训市场。
丨 内容特色
提出“二语习得理论”,以此勾画出适合中国孩子英语学习的路线图,以及自己孩子启蒙经验,并附有分级标准,书单等。
丨 主要的启蒙观点
1.为什么要给孩子做“英语启蒙”
盖兆泉将英语启蒙认为是“ 英语学习的新机遇:习得时代的来临 ”。
孩子天生有很强的语言吸收能力,不管是哪种语言,只要家长能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孩子多接触、多听,让孩子将语言和图像建立起关系来,孩子就能很快习得这种语言。
0-3岁是儿童母语发展的黄金时期。 从3岁开始引入英语,如果方法得当,孩子的两种语言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2.口语水平差的父母做英语启蒙时发音会影响孩子吗?
盖兆泉认为“家长英语不行,也不用气馁,可以用动画片、读物音频、点读笔、教学软件、学习网站等多媒体的方式,补充创建一个良好的听力环境。
英语不太灵的妈妈,如果懂英语教学中规律性的东西,不走弯路,借助外部资源,也一样能培养英语牛孩。”
3.如何给孩子做英语启蒙
盖兆泉提出 “二语习得理论” ,即通过大量接触和使用,潜移默化地学会一种语言。认为“习得”才是最适合儿童学习英语的方法。
书中总结出非常清晰的英语学习路线图——从3岁到12岁,持续10年,分4个阶段。
盖兆泉认为,3、4岁是中国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理想模型。从3岁开始引入英语,如果方法得当,孩子的两种语言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她认为 3岁是一个英语启蒙比较理想的起点。
中国儿童二语习得路线图
启蒙阶段:3-5岁,先听说
启蒙阶段,有条件的家庭,把孩子送到外语幼儿园。没有条件的就 多听 , 听多了再“说”。
启蒙阶段家长引导很重要, 家长的热情是孩子学英语的第一动力。家长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让孩子在多种多样的立体环境中,吸收语言。
和孩子说日常用语,做 游戏 ;
给孩子看原版动画片和Flash故事;
听歌唱歌;
读分级读物给孩子听;
放录音听,让孩子看着图画书听。
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只要求孩子注意理解“意义”,建立英语声音和实物具象之间的联系,而不用注意文字。
听到一定程度(儿童的沉默期一般是6个月到1年),孩子就可以有一些简单的输出。
扫盲阶段:6岁,学习自然拼读,家长高度参与,把孩子领进阅读世界。
全面发展阶段:7-9岁,阅读、拼写、语法和写作。
提高阶段:10-12岁,学科英语与学术英语。
4.支持达一定程度后报相应的英语补习班。
如果孩子在家中积累了1000听力词汇量后,可以考虑在5岁给孩子报“外教口语班”。
6岁听力词汇量达3000,可以报自然拼读班。
7岁开始给孩子报班,系统学习一套教材,逐步学习英语的语法知识,培养阅读写作能力。
5.不支持用原版绘本作为启蒙读物,而支持分级阅读读物。
盖兆泉认为,绘本是母语读物,是英美国家为本国孩子编的读物,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因为母语国家的孩子,在生活中已有大量的听力输入,绘本的编写主要注重的是故事好、图画美、文字美。
绘本不具有体系性 ,本与本之间无难度上的可以区分, 做不到循序渐进 。
中国孩子在英语启蒙阶段,最关键内容是常用词汇、短语和句子的听力输入。而绘本的用词是非控制的,经常出现“非常用词”。 用绘本来进行英语启蒙,是有难度的不合适的。
6.在青春期前学外语,都有一定优势。
关于大孩子(8-12岁)学习建议,可以根据路线图,补上听的环节,将阅读的介入快一些等。
1.英译启蒙势在必行,且越早越好, 0-3岁是儿童母语发展的黄金时期。
2.父母英语不好,口语差,日常交流少,不影响孩子英语学习。
坚持阅读英文原版绘本,分级阅读;
利用动画片、读物音频、点读笔等做听力补充即可。
3.小童读英语绘本不翻译,大童开始读英文绘本可以翻译中文 ,后期再酌情减少直至全部英文。
4.启蒙路线:
5.最佳启蒙时间:
英语启蒙最好的开始是出生,
其次就是现在!
7. 安妮花系统账号可以用几次
在会员期间可以一直使用。
安妮鲜花八年研究成果,外研社出版。当当五星图书,好评率99.7%。2011-2021畅销10年,再版30余次,2021年积累更新再版问世。拼读法为基本线索,全面系统展现语言构建的次序和体系。提出中国孩子语言学习与阅读学习的科学方法和路线图。
海归夫妇,全国“十二五”教育科研重点规划课题组专家,先后8次荣获教育领域突出贡献人物奖项。安妮鲜花倡导的磨耳朵、绘本、自然拼读、阅读的英语启蒙理念和方法,已经被全社会所接受。以安妮鲜花为名开设新浪博客,访问量超千万。著有畅销书《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出国不出国——北美金字塔教育的启示》,独创以阅读为主线培养国际化思维能力的英语路线图,让数十万家庭和孩子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