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产业分析
⑴ 鲜花行业市场前景如何
鲜花市场前景越来越好,种植户们可以考虑看看,肯定赚钱
现在真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买花装饰家里面了,很多人都开始注重起来家里的搭配和风格,因为家是很重要的一个地方,环境的好坏决定了自己的心情。现在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人们不只是关心个人的温饱问题了,更多的是在乎自己的生活问题,所以很多人开始注意过有质量的生活,这就使得很多花店慢慢有了出头之日。其实说到花店,里面的种类真的很多,各种鲜花或者干花,还有各种绿植,什么样的品种都有,由于花的品种不同,所以价格也不太一样。对于想要涉足花市场的朋友来说,一定要做好市场调查。
如果鲜花和干花相比较的话,干花则比较贵一点。一是因为花期更长,二是因为干花无需打理。如果消费者买鲜花的话要顾及的比较多,有的消费者不太会打理鲜花,不仅仅是买来放在花瓶里就算完了,还需要注意鲜花的搭配,学会插花的技术,还有的是鲜花要定期的换水,有的时候花瓶里面的水被吸收的很快,所以为了保持花的新鲜感所以要时时的去换水。而干花则是买来也不用加水,就放在花瓶里面就可以了,一般不动它不会有什么事情,自然风干后别有一番韵味,所以比较适合那种不能经常打理家务的顾客,而那些喜欢保质期产品的顾客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鲜花,因为鲜花的气味更芬芳一些。
⑵ 怎么看今年鲜花行业的发展趋势
作为一个做了7年鲜花的业内人,还是很看好鲜花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将从三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从花娃平台来看,今年的七夕平台总交易指数超过200w+,成交均价为189元,同比去年七夕增长56%。平台交易量、入驻花店、入驻下单方都在呈逐年增长。
二、从鲜花市场来看,市场对鲜花的需求日益剧增,不少企业也从中脱颖而出。2015年底,“野兽派”获得数千万人民币的B轮融资。2017年,该公司获得1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并在2018年跨过了盈亏平衡点,实现了盈利。此外,在去年上半年,其GMV同比增长150%。
从相关数据来看,鲜花行业的确是一个不错的蓬勃发展行业。不少想要尝试创业的上班族,把开花店作为创业首选。企查查数据显示,近十年来花店相关行业增势迅猛,2014年后年注册量迅速增长,2019年相关达到18万余家,同比增长了12%,是十年前的3.7倍;2019以后,也在以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
三、从消费习惯来看,头部生鲜电商——盒马、叮咚、每日优鲜等进入鲜花赛道,做起了日常鲜花销售板块;在地铁也陆续出现鲜花自动售卖机、在地铁口也有很多10元一把的零售花束,市场是由需求决定的,大量的鲜花市场兴起,必然是和鲜花市场消费需求有关,所以随着鲜花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未来鲜花市场未来可期。
⑶ 鲜花行业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一.优势卜耐_
1、和迅鲜花成本低_净利润较高。我们将产品价格定在中低档价格策略_与同类花店价格相比有较大幅度的降低_从这一点上来说_有价格竞争优势。情人之间的鲜花需求量很大_喜欢送鲜花给对方。而且不论是在什么节日有一个鲜花需求量很大_而在步行街、商业区等地方存在着营销优势、物流配送优势。
2、销售采用一对一服务形式_保证提供优良的服务_让顾客买的舒心_买的放心。
3、采用电话问候、开办培训班的形式来增进顾客与萌芽花屋之间的联系_利用限时打折、送货上门的活动为顾客提供福利_提高萌芽花屋的知名度。
二.劣势_
1、 由于竞争对手的存在_我们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所设定的计划一样稳定地发展_一定会面临在竞争中求型棚春生存、求发展的境地。
2、我们缺乏许多的管理鲜花的技术_鲜花保鲜难度上升_导致花店鲜花损耗巨大_没有专门的人才来完成这一点保鲜性技术_使花店难以在市场上得到广阔发展前景。
3、随着人们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_对鲜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纯粹”上的花店已经不适合市场的需求。加上竞争力的增强_顾客服务细致化_我店整体技术服务的不够_无法满足需求。
三.机会_
1、投入资金较少_风险小_在市场的影响下_可以很快的改变经营体系_销售模式全面能很快进入市场_提高产品知名度。
2、鲜花既能扮靓居室_又能送予爱人送友人等多种顾客群_ 目前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3、鲜花业市场处于稳定状态_ 日益增长的消费量意味着市场潜力巨大_发展前景广阔_对于开拓市场等有良好的发展机遇。
四.威胁
1、现有的竞争对手具有一定的技术性_而鲜花的保存时间不长久_ 品种的更新周期不是很明显。
2、淡季的顾客少。每年的淡季是花店面临的一个重大考验_如果没有好的促销活动与宣传的特色点将无法保持一定的顾客量_会直接影响到鲜花的销售量。
3、鲜花生产技术水平落后_且品种较为单一_产品技术含量低_且大量鲜花在短时间内上市_对市场价格的冲击非常大_极大地降低了市场整体竞争力和利润。
4、 由于投资少、产量低_产品质量不高_为了推销产品_某些商家一味以压价等手段争夺客户_使其规模小而分散_产品杂而不一_难以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经营_难以打造精品和品牌。
⑷ 花卉发展机会简述
行业主要企业:花礼网、花集网、花点时间、Flowerplus花加、虹越花卉(430566)、伊甸园花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花卉种植规模、中国花卉销售规模、花卉企业数量
行业概况
1、定义
花卉是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的统称。根据植物特性、用途等方面的不同,中国主要的花卉产品可分为观赏苗木、盆花(景)及庭院植物、鲜切花(枝、叶)、种苗及种球、草坪、苔藓地衣六类。
2、产业链剖析
中国花卉行业产业链分为三个环节,产业链上游参与主体为花材供应企业,产业链中游参与主体是花艺产品制作与花卉产品零售商和而下游则是花卉消费者。由于花卉行业对时效性具有较高的要求,因而中游的渠道商是花卉行业的关键环节,此外,消费者花卉消费意识的提升对于产业链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
行业发展历程:正处于调整转型期
我国花卉业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应运而生,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而不断发展壮大。30多年来,我国花卉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持续快速发展。回顾花卉产业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加码,花卉种植被列入优势特色种养业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花卉生产大国,花卉业既是美丽的公益事业,又是新兴的绿色朝阳产业。发展花卉产业对于绿化美化环境、建设美好家园,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城乡人均收入翻番,扩大社会就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作用。据此,我国多次发布花卉产业相关政策以实现花卉行业良好发展。
行业发展现状
1、种植规模近年有所下降
我国花卉产业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至2010年花卉种植面积已达到76.4万公顷。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数据,2010-2018年我国花卉种植面积总体呈上升趋势,2018年我国花卉种植面积达163.28万公顷,花卉及观赏苗木产业产值达到2614亿元;观赏苗木产量117亿株,切花切叶177亿支,盆栽植物56亿盆;花卉市场数量达4162个,花卉企业5万家。花卉产业从业人员523万人。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第十届中国花博会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全国花卉种植面积达150余万公顷,种植面积的下降与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智能化种植普及以及花卉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等有关。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
2、销售规模逐年增大
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第十届中国花博会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2020年全国花卉销售额达2500多亿元。2020年,花卉零售业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加速了花卉产品营销模式的重建,众多生产企业和经销商纷纷开拓线上销售渠道,不断升级促销手段和丰富线上销售方式,促进产品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根据中国花卉协会发布的《2021年全国花卉产销形式分析报告》,2020年中国花卉零售市场规模为1876.6亿元,同比增加13.3%。
3、花卉企业数量与从业人员数量均有所下降
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数据,2015-2017年,我国花卉企业数量呈上升趋势,2018年有所下降,2017年我国花卉企业数量达到峰值,为59989个;到2018年,我国花卉企业数量为53926个。前瞻初步统计2020年我国花卉企业数量略微下降,约为49540个。
2015-2017年,随着我国花卉市场规模的扩张,花卉行业从业人员也稳步增加,2017年达到567.52万人,2018年,花卉行业从业人员下降为523.45万人。初步统计2020年我国花卉行业从业人员数量下降至481万人。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区域布局划分明显
窝沟花卉行业的区域专业化生产布局雏形显现。区域特色形成了“西南有鲜切花、东南有苗木和盆花、西北冷凉地区有种球、东北有加工花卉”的生产布局。云南省是世界公认的鲜切花生产3大适宜区之一,是全国规模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在全国15个鲜切花出口省份中,云南省花卉出口总额位居第一,出口市场包括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国家和地区。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地区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鲜切花集散中心及价格指导中心。
我国花卉业区域布局明显优化,基本形成了以云南、北京、上海、广东、四川、河北为主的切花生产区域;以山东、江苏、浙江、四川、广东、福建、海南为主的苗木和观叶植物生产区域;以江苏、广东、浙江、福建、四川为主的盆景生产区域;以四川、云南、上海、辽宁、陕西、甘肃为主的种球(种苗)生产区域。一些我国特有的传统花卉产区和产品--如洛阳、菏泽的牡丹,大理、金华的茶花,漳州的水仙花,鄢陵的腊梅,天津的菊花等,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2、企业竞争:行业集中度较低
中国鲜花行业整体市场集中度低。现阶段中国鲜花行业领先企业可分为三个梯队:以森禾、锦苑花卉等为代表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鲜花品种,年产值突破亿元;以花加、野兽派等为代表的品牌形象良好的鲜花电商品牌;以东方园林、岭南股份为代表的鲜花产值较小的园林企业。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种植端:结合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智能温室种植技术
近年来花卉温室呈现向大型化、智能化发展的趋势。大型化是由于大型温室内温湿度较稳定,便于机械化操作,且造价较低等。智能化则是受到“互联网+”发展的推动。
温室智能化的基础是设施的现代化,主要表现在温室结构标准化,栽培管理机械化,栽培技术科学化和温室环境调节自动化等方面。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设计标准型温室;掌握花卉生长的特点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运用机械操作实现自动化和科学管理。在现代化的基础上,智能化温室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协调控制各种环境因子,包括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还可以对灌溉及施肥过程进行控制。同时通过通信网络将温室环控系统与信息采集设备、环境调控设备联接在一起,信息采集设备采集温度、湿度、光照等信息后发送到控制系统中,控制系统经过记录、存储、分析等过程后,以声光电方式报警,指导管理人员或者直接调节环境调控设备,达到实时监控、调节温室内温、光、湿、水、肥的效果。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花卉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⑸ 线上鲜花市场商业模式分析/一些感受(1)
【 最近做了线上卖鲜花的小副业,说一下自己对线上鲜花市场的一点感受。】
【本文只简单讲述商业模式(市场概述),进一步的用户画像、营销运营等看下一节】
【这个要说的很多,以后有空说多一点,这里只是概述】
鲜花市场可以细分很多小市场——1. 培训 / 2. 企业定制 / 3. 花艺沙龙 / 4. 零售 。。。。
这里只说线上的零售市场。
线上的零售卖家主要分成3种类型:
1. 线上鲜花零售连锁——花点时间、花加(其实他们不是只做零售的,以后可以专门讲一个产品分析)
2. 实体花店的线上营销——在各个外送平台售卖花束
3. 纯线上零售(我自己是这种方式)——
鲜花基地(比如很有名的云南昆明斗南鲜花市场)物流直发快递到用户手上。
这种模式其实是跨越了传统商业模式中的“花店”一环节,直接由 生产商(鲜花基地)——>客户手上。
但是其实这样说并不完整,实际上中间穿插了“代理”这一环节。
接下来再进一步阐述这个模式的特点。
1. 鲜花基地直发是否可行?
鲜花相较于其他产品而言,他对物流快递有较高的要求,需要较高的“时效性”,从而保障鲜花到客户手上时是新鲜有活力的。
随着物流市场的发展,“时效性”已经有了一定的保障。一般鲜花基地会签订物流公司的空运模式,极大提高了物流速度。 实际上,现在大多数实体花店也是通过物流的方式在网上向基地购买花材。对于鲜花基地来说,卖个小花店(一次进货6-10扎鲜花)和卖给个体(一次买1-2扎鲜花),在商业模式上是差别不大的(大客户另说)。
2. 用户是否会买账?
个体用户买花的几个原因(这里不说团队/公司),主要有
1. 逢年过节,买鲜花送朋友送亲戚送长辈
2. 买回来在家自己养护
线上鲜花市场主要是做有第二个需求的个体,他们对日常鲜花的需求量高、对生活有追求。 随着中国人均gdp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感的追求逐渐提高,个体购买鲜花绿植的意愿是在增强的。当然,不能否认的是,一二线城市愿意购买鲜花绿植的用户比例是更高的。
第二需求的个体,他购买鲜花不需要“即时性”,也不需要花店搭配、包装。他们更能接受线上购买鲜花,回家自己搭配养护。另外,线上购买价格比实体店更便宜(实体店有成本),所以对于这种“有经验”的客户,他们也更愿意线上购买。
3. 是否盈利?
对于鲜花基地来说,每单是盈利的(给小花店和个体的价格差不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面向零售用户,用户量是增加的,与之伴随的是,咨询量增加、售后增加,尤其是部分客户初次在网上买鲜花对流程不熟悉、对花材护理方式不熟悉。所以,进一步产生了分销模式——代理商,代理帮助基地处理咨询、售后等流程,减轻基地压力。
对于代理而言,他们没有实体花店的成本压力(租店铺、器材等等),赚个“差价”。我自己的经验是,售价在基地成本价的1.5-2倍之间。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的时间。
其实线上零售的市场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实体花店的盈利核心并不在零售,而是婚礼/策划/沙龙等等,这些盈利点线上无法完全侵占。我觉得实体花店需要考虑如何做好线上+线下,而做线上零售的代理们也要考虑如何更好的侵占市场。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些看法,可能并不完全正确,欢迎讨论/指证。
⑹ 花卉行业现状的调查报告
很费心给你找的,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
我国花卉业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应运而生,并伴随销迅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而不断发展壮大。30多年来,我国花卉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持续快速发展。回顾花卉产业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启粗 图表1:我国花卉行业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2年,全国花卉市场总数为4200个,相比2011年增加了100个;花卉企业4.30万家,相比2011年增加了600家,花卉企业中的大中型企业达到了9000家,增加了1100家;花农129万户,从业人员463万人,均比2011年有所增长。
⑺ 花卉行业的现状和机会
一、花卉行业竞争格局
从国际竞争格局看,一是花卉行业历经多年发展,行业格局基本定型,荷兰、日本、德国等花卉产业发达国家不断向种子、种苗、种球和新品种研发等高附加值的产业链上游集中。二是花卉生产正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随着发达国家土地、劳动力等生产成本的增加,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花卉生产正在由欧美等发达国家向劳动力和土地等成本相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生产国。三是发达国家依然保持旺盛的消费需求,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国家花卉消费潜力巨大。
从国内布局看,我国花卉行业中地区、规模和技术水平也分化严重。江苏、浙江、广东、云南等地整体行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发展较好,东北、西北相对滞后。从花卉品种看,形成了以云南、辽宁、广东等省为主的鲜切花产区,以广东、福建、云南等省为主的盆栽植物产区,以江苏、浙江、河南、山东、四川、湖南、安徽等省为主的观赏苗木产区,以广东、福建、四川、浙江、江苏等省为主的盆景产区,以上海、云南、广东等省(市)为主的花卉种苗产区,以辽宁、云南、福建等省为主的花卉种球产区,以内蒙古、甘肃、山西等省(区)为主的花卉种子产区,以湖南、四川、河南、河北、山东、重庆、广西、安徽等省(区、市)为主的食用药用花卉产区,以黑龙江、云南、新疆等省(区)为主的工业及其他用途花卉产区,以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为主的设施花卉产区。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花卉行业现状调查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二、花卉园艺行业发展前景
我国发展花卉园艺产业优势明显、潜力巨大,主要体现在资源、消费、就业、生产力和花文化等方面。
1、花卉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我国花卉种质资源丰富,是很多名贵花卉的起源中心和野生花卉资源宝库,拥有高等植物近3万种,居世界第三位,仅兰科植物就有180余属1,200余种,其中特有种达500种左右。在两千多年的花卉栽培过程中,我国培育出了数千个花卉品种。合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可以培育出具有特殊性状与竞争力的花卉新品种。
2、国内花卉消费潜力巨大一方面,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城市群的兴起,城市园林建设对花卉需求旺盛。另一方面,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乡居民消费层次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对花卉需求日趋多样化,为花卉消费带来巨大的增长空间。据统计,世界人均盆花和鲜切花年消费额约20美元,而我国人均消费水平仅0.5美元,市场潜力很大。
3、生产力提升空间很大
据统计,2010年丹麦、加拿大、荷兰、瑞士、芬兰等国的切花和盆栽植物每公顷平均产值超过50万欧元,而我国切花和盆栽植物每公顷产值不到3万欧元,具有较大提升空间;我国非设施栽培产品产值提升空间更大。
4、解决社会就业优势明显
花卉产业是劳动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涉及部门多、领域广、链条长,需要大量劳动力参与。花卉种植可以有效吸纳大量劳动力,花卉加工、营销服务等可以有效提供就业机会。
5、中国花文化基础深厚花卉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密切,不断地被注入人们的思想和情感,不断地被融进文化与生活的内容,从而形成了与花卉相关的文化现象和以花卉为中心的文化体系,形成了中国花文化,在人们生活、工作和节庆中得到广泛普及。中国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