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横匾
① 一进门看见酒柜上有鲜花和财神爷好吗
一进门看见酒柜上有鲜花和财神爷好吗?——回答是:财神喜相迎,富贵自天成。
卧牛摆放在风水中的作用?————回答是:所有摆设物件、假山造型、字画、标本、雕刻、装表、装饰、养鱼、养龟、种花、种树、敬奉的神圣、佛像,视同卧牛,风水效应义理相同。卧牛摆放在风水中有作用吗?回答是:没有。卧牛摆放在风水中真的没有作用吗?回答是:不一定。那么卧牛摆放在风水中的作用到底在那里?本人的回答如下:卧牛摆放还是卧牛摆放,卧牛摆放的作用在于心赏和赏识,不能为赏而赏,为识而识,是要在心赏和赏识中得到人生真谛和人生感悟。一、心赏和赏识过程是培养和锻炼一个人的品性过程,心赏和赏识的含义,贵在能培养一个人持久、经常、衡定、感悟、象征的心性,克制一个人的性急、焦燥、狂妄、麻痹、懒散的心性,这是一个人为人、处世、行事的真谛,也是心赏和赏识的真学问。二、心赏和赏识不在于物品有何种效果,而在于你的心中要有感悟,通过心赏和赏识心中疑聚出人生真理,否则心赏和赏识的物品再好、心爱的作用再大,心中无感悟,也失去心赏和赏识的真实意义。只有你心中有感悟、有启迪、有思想、萌生的是未来世界的新创意,才会因心赏和赏识而成功,这就是心赏和赏识的真实意义。否则,金山银山照样可归于消失,真正的价值,有时起源于一种思想观念的萌发和更新。这才是心赏和赏识物品能助人转运、能镇宅驱邪、具有珍宝效应和风水效应的真实含义。
大门对大门挂五帝钱怎么挂?——回答是:用美术眼光去思量和考量怎么挂,定不会错。美观、耐看是正理。风水,其实就是人的“心向”,大门对大门,挂上五帝钱,核心问题是转移人的思维注意力,调整人的心态,从这个方向思考,美术在吸引人的注意力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门正对窗户在飘窗上放一个聚宝盆行吗?——回答是:在窗户飘窗上放一个聚宝盆,安全问题最重要,高空坠物引发的事故国内新闻不是个例,由此引发的官讼事件也会是长年不休。在窗户飘窗上放一个聚宝盆,风水意义,除了本文中的含义外,不可能再添枝加叶为其它意义。什么化煞呀,什么避邪呀,什么招财呀,全都是想象,希望梦想成真,心随人愿的事。核心实质还是安全问题,在这一点上考虑全面,不会带来实质性的麻烦和印像中的麻烦是实实在在的风水。什么是实质性的麻烦呢?答案是:在窗户飘窗上放一个聚宝盆,实实在在是窗户飘窗上放的那一个聚宝盆掉落引发的麻烦。什么是印像中的麻烦呢?假定有人高空故意抛物制造麻烦,在无法确认、找不到肇事者的情况下,依民法规则判定,由窗台陈放物品者先行垫付损失费用,有可能查清事实真象,找到肇事者,在肇事者有偿付能力的情况,再由肇事者偿还,这就是在窗户飘窗上放一个聚宝盆的印像麻烦!
风水问题,我家六煞桃花位是客厅,可以在客厅摆放两个葫芦吗?就是在六煞处摆两只葫芦风水问题,我家六煞桃花位是客厅,可以在客厅摆放两个葫芦吗?就是在六煞处摆两只葫芦,六煞位在西方位,六煞位是客厅,所以客厅也是西方位,可以摆两个葫芦吗?——回答是:你的问题有两层含义:一、六煞位的认识,可以参考下面出现的内容。二、关于葫芦的意义。天然结成收获的葫芦,有可继续护养的,有些是不能继续护养的,要能辩别。能继续护养的葫芦,有的要经40到50年,有的要经80年以上的把玩养护以后,葫芦由黄变红,又由红变成紫色,成紫色才是养活的、有风水意义的葫芦,才有意义,不是任意一个葫芦摆在那里就有风水作用,《西游记》中的太上老君的紫金葫芦,不是空隙来风的神话编缀,是真实的现实紫色葫芦还原。40到八十年,是一辈子的漫长过程,养护葫芦的过程是一个思想启发和思索过程,它告诉人们一个做人和行事的道理,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有耐心,急不得,不能操之过急,要能坚持,持之以恒,永不放弃,通过葫芦的把玩和赏识,培育一个人的四心,即:耐心、恒心、信心、决心,这也许就是葫芦的风水意义,是通过葫芦养护培育一个的心,改变一个人的心性潜质,从而改变人生的命运。葫芦在风水意义上的其它含义,可参考本文其它方面的内容。
汉白玉鱼缸和景德镇陶瓷鱼缸那种风水更好?——回答是:都好。都属于艺术观赏和把玩范围性质的物品,用这类物品红旺风水,关健在于各人心爱、欣赏。风水对这类物品的定义多从“寓意和像征”方面入手。如恒定、自然、亘古不变、洁白、万古长存、千古流传、珍贵这些像征寓义方面入手述评。比如汉白玉,以洁白、自然、坚定作为象征寓意标准,陶瓷,在地下埋藏几千年都是原色,有万古长存、亘古不变的风骨,好的瓷器,一旦成型,从外部染色,几呼是不可能,像征着内质品性恒定。又如好玉器,其韧性极好,一般物体对其无法留下印痕,千古流传,百折无痕,经得住岁月撮磨的检验。这些是这类艺术把玩物件的意义真谛。其它风水意义,可参考本文在其它方面的论述。
家里我想在影视墙的电视的上面挂个表,要是挂那里的话是和进户门斜对着,这样好不好?哪位大神懂风水,感谢?——回答是:钟的实在、实际、实用的作用是正确、准确掌握时间。钟的风水作用取其寓意:日夜不停、周流不息运转,代表着鲜活生命存在的意义。当家人全部离开房间后,或夜深人静时,你能听到的是钟的有节奏的滴嗒声,你能想到生命的节奏在运动。你看到那钟的妙针在不停地转动、移动的和谐、悠闲形象时,你会注意到那代表着一种静止中的活跃。这就是钟的风水的意义。所以钟的挂放或摆放位置,要以能便于观看,并且从外入户立即能看到的位置最好。特别是从户外入户时,一眼可见到钟的红色秒针在有规律的运转移动,立即会使你联想感觉到整过房户有活力,有精神。
风水上房子天台上长了很多野花?——回答是:亮丽的风景,优良的风水,恶劣环境,必是草木不生,优良风水,必是草木茂盛。透过野花可以看到自然生命力的顽强,天台那种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地方,居然长出花来,大自然的生命,生生不息,奇妙无比,是何等神奇。更进一步的观察思考是,在天台长野花,什么是支撑它赖依存在的基础,或者说,是什么条件支持它到能长出野花来,看透了,也就真懂什么是真风水。透过野花,可以从中从中体会风水知识,体验自然法则,体察生命特征,是真实而又难得的风水教程。更进一步的体验、思维开发,通过看透野花,可以出一本书。
横匾最好挂几块,请问客厅适合挂几块横匾合适一般,风水上有什么禁忌?——回答是:少而精。少而精,多而杂是古人一向的办事原则和风格。
文财神可以摆放在酒吧柜吗?——回答是:可摆。真财神永远在你心目中,假财神存在于画像和艺术雕件中,只有真财和假财神相互神奇互动,才会财源广进,处处有财。
卧室挂红粉佳人窗帘在风水上有什么讲究吗?——回答是:这付窗帘选择人有眼光,高雅而大气,素妆中直透佳人气息。家中选择何种家具,用什么做装饰,完全取决于各人心理爱好,只有爱好、兴趣、选择完美统一,才能有最佳风水效应。从本文的其它内容中,一定会读出需要的心声。
我房有六层,但是我住二层,神佛摆放二层可以吗?——回答是:即有六层,想必家中房屋宽松,并不紧张。安排一层以供奉神佛活动为主,兼顾其它事项最好,理由上也说得过去。即信佛,六层,神佛一层空间都没有,那有诚意,即无诚意,又何必摆放神佛像,佛道是讲究虔诚致信,心诚为本,应慎重考虑。神佛为天星地灵,供奉的地方以高层为主,为上应天时。可于高层选一层为神佛楼。
阳历1970年10月6日办公室里养什么鱼好?——回答是:办公室放几本有素养的书最好。办公室养鱼,带有闲散消遣的特征,与办公风格特征不相兼容。
山头火命家里养乌龟应该摆放在哪个位置——回答是:乌龟摆放何处,与山头火命无关,理由是,用概率论的观点分析,全世界属山头火命的人占三十分之一,以六十亿人口计算,山头火命人为2亿,这两亿人各有千秋,不会是一个模式。乌龟饲养的缸、盆摆放于安全、平稳、不碍手碍脚、不妨害正常活动、便于管理、便于观赏的位置即可。缸、盆乌龟饲养的目的无非是情趣培育和性格陶冶。
金命女和蛇水命夫卧室挂什么画好?——回答是:挂心赏、喜爱的画。只有心赏、心爱才有感悟,心不在正焉,视而不见,那有风水灵动。
富贵红花有没有风水作用?——回答是:富贵红花,名号而已,风水作用取决于拥有人的心灵是否开窍。
风水问题,葫芦和天官赐福可以化解横梁压门,化解横梁压门的葫芦不用开口,那化解病气的葫芦要开口的吗?——回答是:葫芦也好,天官赐福也好,归根到底是这个世界上的人为或非人为物品,性质与千千万万的物品没有差异,都是人为或非人为物品。其作用是供人心赏、观赏,效力如何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心态,不存在有另外的神异力量。化煞、解煞,完全是一种心境假想,是一种美好心愿。换句话说,葫芦和天官赐福就是玩具和人为艺术品,有休闲和调剂心理因素的作用。
我请了对八卦麒麟安放阳台挡尖角煞,要讲究吉日吉时吗?——回答是:城市高空坠物经常发生,造成重大损害的新闻报道不在少数,阳台摆放八卦麒麟,日、时讲不讲究,是在次要,首先必须考虑安放平稳,不会掉落,安全要摆在首位。八卦麒麟的作用,类似于如下物品,心理满足,心理心赏,自我安慰是主要,其余作用,无非是心理想象,美梦成真。
鹿头按风水应该挂在哪个墙上?能不能居中?——回答是:如果是活体动物鹿头的尸骨,要经过特别技术处理,方能留在家中,如果没有经过一定技术处理,留于家中,会兹生病毒、细毒带来麻烦,也就是所谓的风水犯邪。如果不是真动物鹿头,只是一般的艺术雕件,可以依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心向,摆放在恰当位置,这个位置无非是平稳、安全,便于观赏,不碍手碍脚,不妨碍正常活动的位置。
七星桃花斩可以挂卧室吗?卧室有孩子可以吗?——回答是:七星桃花斩,也就是一般工艺玩饰物品,不要以为有什么超自然的神力,小孩房内,以清静为主,挂点有思想、有启发、有涵养的物品最好,挂七星桃花斩,意义如何,值得思考。
兔子在风水中起什么作用?——回答是:观瞻、心赏作用,类似于字画、摆件、盆景效果。
太湖石摆放风水?——回答是:太湖石,中国四大园林名石。摆放仍然是因人而异,以个人的喜爱和心里向位为准,好石,好位,好人,人、石、位三者自然统一,才能天然自成。
灵芝盆景放在办公室对风水好吗 ?——回答是:有“千年灵芝,万年琥珀”的说法,野生灵芝,生长时间越久,药用价值越高,价格也越高。灵芝,自然界的真宝藏,放办公室定旺风水。室雅无须大,花香不在美。
为了风水屋顶上放的龙可以动吗?——回答是:屋顶上的龙肯定可以动,不可能不动。房屋必须要维修,屋顶上的龙不能动怎么维修房屋!不论是何种形式的龙,也不论摆在何处,只要不是活体动物,无非就是摆设物品的一种,性质与其它任何摆设物品没有任何差别,其作用、内含就在于起美化、观赏作用。
1979年火羊命,床头适合摆铜葫芦吗?——回答是:摆铜葫芦与年龄无关,与火羊命更扯不到一块,原因极为简单,同年出生的人,命运千差万别,无法一概而论。真心喜爱、心赏铜葫芦,床头可摆,前提是摆放平稳,安全有保证,不碍手碍脚,不妨碍正常活动。作用、含义与本文例举的内容大同小异,无需再多言。
家中装修一个佛台,放在那风水最好?——面向东,面向南,清净之地即可。
杭州凤起路上的本命年风水吉祥物是真的吗?——回答是:风水吉祥物是否真?你心真,它定真,你心假,它定假,相由心生,物随人愿。
别人要送玳瑁标本或砗磲刻的白菜, 选哪个比较好 ,放家里有什么禁忌?——回答是:都好。目前都是珍贵海生之物,完全由个人心爱决定选择,可以二选其中之一。
住宅风水。配上石头、水、6个铜板是什么?——回答是:是自我心赏、自我陶醉、喜爱和赏识的合奏。否则什么也不是!
家里放树化玉假山的风水——回答是:树化玉,天地灵秀,心赏、喜爱,风水定好。
一个办公室同时摆几对貔貅合适吗?——回答是:只要不碍手碍脚、不妨碍正常活动,适合。
请问摆放在模梁下面要什么样的大象?——回答是:心赏、喜爱的大象。只有心赏、喜爱,才能拼接出心灵火花,也许才会产生风水效果。
马到成功铜铃,五个成串的小铃,是风水法器吗?——回答是:类似图片中这样的铃铛,本人所见有如下五个方面的用途和作用。一、有作为养马养牛用的铃铛,系在马、牛脖子上,铃当可发出铃声,便于野外寻找马、牛。二、有形状相似,比较精细一点的这种形状的小铃铛,铜、银、金的都有,会发出铃声,佩戴于小孩身体的一定部位,如腰部、头部,说是用于驱邪。我就见过就有不少小孩佩戴过此类物件。三、道教和法师也有类似铃铛,用于驱邪捉鬼做法事用。四、作为文玩古董,出现于文玩古董市场。五、有仿制成风铃的,用于风水中解犯五王用铃。作为风水法器,作用与本文例举的内容相似。
② 春天戒台寺
北京西山戒台寺,不仅以“天下第一坛”著称,还以古松称奇,以丁香闻名京城。
走近戒台寺,一拢丁香从红色院墙上探出身子。
戒台寺,始建于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原名慧聚寺,是当时以戒行见称的智周禅师隐迹之地。辽咸雍五年(1069年),法均大师在寺内创建菩萨戒坛。明宣德年间,对寺庙进行重修,英宗皇帝赐名为万寿禅寺,因寺内建有全国最大的佛教戒坛,民间通称为戒坛寺,又叫戒台寺。
寺庙建筑,坐西朝东,是我国北方目前保存辽代文物最多、最完整的寺院。
山门殿,面阔三间,单檐庑殿顶,灰筒瓦覆顶,门额上挂“山门殿”斗子金匾,四角挂有风铃。门前这对石狮子,是清代高僧实山上人还在当石匠时凿刻的,作者在《游记千灵山》里介绍过这个故事,千灵山以前是戒台寺僧人的隐修之所。
山门殿 前,有康熙撰文的 “万寿寺戒坛碑记”石碑。
还有古槐一棵,为法均大师所植。法均大师,于辽咸雍五年(1069年)冬奉诏佐绿金台松务,他在寺内创建菩萨戒坛,广度四众,为戒台寺“开坛演戒”第一人。
山门殿,前后贯通,中间为通洞。殿内两侧各立一尊护法神塑像,一为密执金刚,一为那罗延金刚。
穿堂而过后,回头看山门外的剪影,这就叫一步一景,舍不得的风景。
第二进院内,天王殿,面阔三间,单檐庑殿式,顶覆绿色琉璃瓦,门额悬挂“天王殿”斗子金匾。
天王殿前一侧为钟楼,创建于明景泰年间(1447年),歇山顶楼阁式双层檐。一株丁香斜倚在旁。
天王殿前一侧为鼓楼,创建时间和规制与钟楼一样,汉白玉雕龙旗杆与两楼相衬托。一株迎春斜倚鼓楼,春天的戒台寺里的花最美,古建筑似乎成了陪衬。
院内对称古松两棵,曰“龙松”和“凤松”,树龄500-600百年。龙松,敦实雄壮,遍布虬结,皮似龙鳞,宛若苍龙翘首,其树干扭曲向南;凤松,线条顺畅,挺拔俏丽,扭颈向北;两松形成龙凤交颈的美丽造型。
院内有明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敇赐万寿禅寺碑”。碑文记述明朝司礼太监王振、阮简等等人对戒台寺进行修建的情形,当时修了七年,落成之时,英宗皇帝赐名“万寿禅寺”。
天王殿内正中供奉木质漆金弥勒佛坐像。
天王殿内两侧为泥质彩绘的四大天王立像。
天王殿后的壶门内有韦驮立像。
进入第三进院内,大雄宝殿坐落在近两米高的月台上。朱自清形容是 空阔疏朗。
“莲界香林”雕龙横匾,为乾隆手书,楹联为“禅心似镜留明月,松韵如莫振舞风”。
大雄宝殿内供明代铸造铜质三世佛,正中为释迦牟尼佛,南侧为阿弥陀佛,北侧为药师佛。
院内,南侧为祖师殿,北侧为伽蓝殿。
院内有古白皮松一棵,参天蔽日。清诗人赵怀玉写诗赞曰:潭柘以泉胜,戒台以松名。遥看积翠影,已觉闻涛声。入门各相识,俯仰如相迎。一树具一态,巧与造物争。
从大雄宝殿外右侧,望见一株古松矍立于院墙上,松下石碑有“卧龙松”三个楷体大字,据说是清恭亲王奕䜣所书。
一株丁香默默地在殿后绽放。
噢,丁香!在古代,寺庙中种植花木,首选就是丁香。北京的寺庙中,以南城古刹法源寺和京西古刹戒台寺的丁香最为著名。戒台寺有丁香一千多株,其中二百年以上的古丁香二十多株。
踏阶而上,花朵欲坠,香气醉人。
登上台阶,是千佛阁所在地。
千佛阁是戒台寺的藏经楼,原建筑已毁掉了。现在眼前的千佛阁,是近年在原址上重建的。千佛阁内供毗卢遮那佛铜像,里面砖墙镶以琉璃壁饰,遍布阁龛,每龛内都供一尊佛像,共计1680尊,是名副其实的千佛阁。殿前左侧石碑是民国大总统徐世昌撰文,右侧石碑是恭亲王奕䜣撰文。因为疫情原因,千佛阁不能进入,但是不要遗憾,因为著名的“戒台五松”就横向布局在千佛阁前面。
戒台寺有五棵奇松,曰:九龙松、抱塔松、卧龙松、自在松、活动松。北京,以姿态奇绝和古老树龄而著称,具有”天下名松集北京“之美誉,其中戒台寺古松军团应该占头魁。
登上千佛阁前平台,台阶右侧是“卧龙松”(戒台五松),台阶左侧是“自在松”(戒台五松),两松对称而生。朱自清说:此地最宜低徊流连,不是匆匆一览所可领徊。
往左行,是“活动松”(戒台五松),乾隆特别喜欢它,留诗曰:老干棱棱挺百尺,缘何枝摇本身随。咄哉谁为挈其领,牵动万丝因一丝。
一般我会顺道,穿过那个小门,沿台阶往山上行。
先经过南宫院,再顺着低矮的红墙,走过上院和下院。
戒台寺的南宫院,原来是皇帝来寺里进香时的休息场所。上院和下院是僧舍。
红色的山墙依山势而建,寺内建筑层层迭起。
千佛阁,三重檐楼阁式木结构建筑,阁高30余米,其殿顶是“大五脊庑殿式”,高峻宏伟,于群岚叠翠之中。
无论转到哪个角度,千佛阁都是正心。
戒台寺古时泉水丰富,共凿水井72口,这是遗留下来的两口水井之一。丁香伴古井,清泉留韵声。
位于最高处的幽僻院落叫“九仙殿”,门联曰:登高瞩目开莲界,下殿临阁伴老君。
为啥佛教寺院会有道教的殿堂?寺庙碑记载由许多民间组织起来的“会”,如“地藏会”、“三元大悲会”、“大悲随心经会”、“广益米会”、“五显财神圣会”等等,曾纷纷在寺内空地建一些小殿,如财神殿、娘娘殿、老爷殿、地藏殿等,使得这座佛寺中出现一些非佛教之殿。
从九仙殿绕下来,即是观音殿。联曰:座中眺梵海,松下生白云。
观音殿内供奉着一尊陶制漆金的白衣观音大士立像,其左手托净瓶,右手持柳枝,立于莲台之上,下为海水涌潮。观音左侧是龙女,右侧是童子,二人双手合十,朝观音膜拜。
千佛阁、观音殿、九仙殿,从低到高依次在一条轴线上。
从观音阁下来到千佛阁后侧,一个个小狮子立在栏杆上。
小狮子与千佛阁都是2015年同时期新塑的,几年时光,它们像沾了佛门仙气似的,充满佛性。
这个石狮子比较威武些,压制着西北戗脊上的仙人走兽。
骑凤仙人在前,紧跟着龙、凤、狮三个走兽,感觉很悠闲。
从千佛阁的西北角下行,迎春花护着一道石碑,这是建于金天德四年(1152年)的碑,称为金碑,记述戒台寺第三任主持传戒大师的生平。
从金碑前过去,是“真武殿”,自然与九仙殿同。真武殿建于明朝,朱棣夺皇权后,称有真武大帝相助,于是在北京地区广兴道殿,以示感恩。
下行,丁香粉白如云,香气袭人。
进入牡丹院,迎面是一座用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大影壁,塑像是恭亲王奕䜣。奕䜣 从光绪十年( 1884年)开始,到这里“养疾避难”,在这个院子居住长达十年,他在院内广种牡丹花。原来这里叫北宫院,现俗称“牡丹院”。
牡丹院是个二进院,两院之间以木质垂花门相连,门额上挂有奕䜣所题“慧聚堂”的匾额。后院三面的房屋皆有回廊相连,雕梁画栋。院子四角,用太湖石和花木建成的花坛各自成景。民国时期,文人豪客时有居住于此,修身养性,调 养生 息,比如梅兰芳、谭鑫培常在牡丹院内谈戏,在戒台寺参佛。
从牡丹院出来,往北行,寺院是坐西朝东,方位容易写混,有一块汉白玉石碑,上书“戒荤酒入山门”六个金字,昭示着众人,马上到戒坛,注意清规言行。
看见了巨松”九龙松“(戒台五松),气势磅礴,伫立树下,移目上观,但见古松枝干真如腾龙。
旁有被玻璃罩保护起来的经幢式墓塔,八面石柱体,是元代高僧月泉长老的墓塔,月泉长老在戒台寺任过四年方丈。
经幢上檐雕有伎乐图,乐伎手里分别拿着笛、琵琶、琴、排箫等乐器,载歌载舞形象生动。
明王殿,原名优波离殿,供奉优波离尊者。优波离尊者,是佛陀弟子之中的持戒第一,德高望重、明辨是非、主持公道,每当有僧众起诤事的时候,佛陀都是命优波离前往调解。清代后,改为明王殿,供奉弥勒佛和两大金刚,如今摆放着戒台寺的珍贵文物——雕龙佛龛。
这尊木雕佛龛为明代遗物,周围饰满了各式龙纹与花饰,据说整个佛龛共雕了146条龙。
前面,一棵粗壮古松扭转着“爬过”山墙,直向石栏杆下的古塔扑抱过去,两条枝杈架在塔的两侧,如一条巨龙伸出前爪“护卫”着古塔。(民国田树藩)有诗曰:更有新奇抱塔松,关心衣钵自斜倾。因何此寺多松怪,得道修成老树精 。这棵松树跟戒台大殿同时期,植于辽代,已过千年。在历代寺僧的呵护下,对抱塔松(戒台五松)树形进行了修整,使其枝杆盘曲横生,保护古塔,早就今日奇观。
从这里进入到戒坛院,原来明王殿是戒坛院的山门。
迎面就看到戒坛大殿,始建于辽咸雍五年(1069),距今近一千年。
漆金大匾上“选佛场”三个大字,是袁世凯手书。
殿内的横枋上挂有乾隆手书的“树精进幢”的匾额,横枋内侧挂有康熙手书“清戒”二字的匾额。殿内的天花板为金漆彩绘,殿顶正中部分是一个“斗八藻井”。藻井内纵深分为上圆下方两个部分。井口内壁雕有许多小天阁,每阁内都雕有佛龛,龛内则供有金装小佛,宝相庄严。藻井上层的圆形部分正中的穹顶上是一条木雕团龙,俯视下方。团龙四周的穹壁上还雕有八条“升龙”,合为“九龙护顶”。
在寺庙里拍照,如同在做贼,只能这样了。
殿内,汉白玉方台为戒坛,坛上供奉释迦牟尼坐像。
像前有十把雕花木椅,是举行授戒仪式时“三师七证”的座位。
戒台,用大青石砌筑而成,平面呈正方形,通高3.25米,台分三层,下大上小,每层台均为须弥座造形,上下枋雕有流云藩草,束腰处雕有佛龛,龛内均有一尊泥塑彩绘的戒神像,共计安放着戒神113尊,这是1980年整修戒台寺时重塑的,出自第四代“泥人张” 之手。
这些戒神,泥塑金身,神形各异,栩栩如生。这是迄今为止,北京地区绝无仅有的一组戒神塑像,难得的艺术珍品。
戒台寺,与杭州昭庆寺、泉州开元寺戒坛并称中国三大戒坛,以戒台寺规模最大,可授佛门最高戒律——菩萨戒,被誉为“天下第一戒坛”。
从戒坛院出来,去探被古松抱着的古塔去。
两座辽代砖塔,一座是法均大师的墓塔(北),七层密檐砖塔,塔刹是一朵莲花,塔身下部也采用了莲花的托座。另一座是法均大师衣钵塔(南),存有法均大师袈裟、食钵、度牒等物。
法均大师(1021—1075),从咸雍五年带僧众修慧聚寺,并新建戒坛一座,为戒台寺“开坛演戒”第一人。同年十二月,辽道宗召见法均,授其“崇禄大夫守司空,并传戒大师之号”。法均圆寂后,朝廷和众僧为其在后花园西侧建立墓塔及衣钵塔,并立碑铭文,以颂法均大师无量功德。
园内有古松,形似一朵秋菊,凌空怒放,名菊花松。
园内栽满了丁香,芳菲满目,清香远溢。
丁香因花筒细长如钉且香故名。
丁香,花序硕大、开花繁茂,花色淡雅,丁香花的意义是光辉,丁香花拥有天国之花的光荣外号,自古是佛院圣花。
朱自清当年,不断地听人说起潭柘寺和戒台寺这两座庙,于是骑着毛驴来了。他描写当时的三株名松:“卧龙松与抱塔松同是偃仆的姿势,身躯奇伟,鳞甲苍然,有飞动之意。九龙松老干槎桠,如张牙舞爪一般”。“潭柘以层折胜,戒坛以开朗胜;但潭柘似乎更幽静些。戒坛的和尚,春风满面,却远胜于潭柘的”。
有趣有趣。园内立有石碑一块,记载着朱自清先生这段有趣的忆事。
丁香花朵纤小文弱,花筒稍长,故给人以欲尽未放之感。丁香花未开时,其花蕾密布枝头,称丁香结。
诗人常常以丁香花含苞不放,比喻愁思情结,“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古寺、佛铃、丁香,还真有这感觉。
此门出去,还有地藏殿、日光殿、月光殿,等等。
最后描述一下这口钟。
寺院东北角6米多高的台基之上,背后三面环山,前方东望平原,居高临下,这里有钟亭一座,卷棚顶,四根支柱呈八字形叉开斜立,式样别致。原亭内挂一口大铁钟,名叫幽瞑钟,现挂明景泰铜钟。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马上望戒坛》写道:“白云满山谁打钟?马首西来路不逢。据此相看如一梦,因缘还欠戒台松”。
写不完的美景,描述不完的鲜花。
春天,戒台寺,佛塔矍立,戒坛庄严,古松劲展,丁香飘雪,旷然扉豁,超凡脱俗。
③ 广州有哪些经典的红色旅游打卡地
广州市红色旅游景点
1、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黄花岗公园)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市区北面的白云山南麓,面积16万平方米,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起义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而建的。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举行起义,起义失败后同盟会会员潘过微冒着生命危险把散落的七十二位烈士遗骸收殓安葬于红花岗,后将此地改名为“黄花岗”,黄花即菊花,象征节烈。黄花岗墓园北向南,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伟,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始建于1912年,孙中山书“浩气长存”四字镌于墓坊。烈士墓构筑在岗陵之上,纪功坊峙立墓后。墓道两旁苍松翠柏,烘托出满园黄花辉映碧血的庄严肃穆气氛。园内还建有八角亭、四方池、石桥等。建国后政府在墓园外筑起围墙,1961年这里被国务院第一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11年4月27日(农历3月29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为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在广州举行起义,结果失败,喻培伦等86人(一说100余人)英勇牺牲,其中华侨29人。
2、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A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位于广州市中山二路92号,占地18万平方米,是解放后为纪念1927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牺牲的烈士于1954年修建的纪念性公园。主体有正门、广场、陵墓大道、广州起义纪念碑和圆形的封土。现有景点和游乐场所16处,集纪念、游览、科普于一园。墓道两旁有20个大花坛,四季鲜花不断;墓上密铺青草,四周松柏常青;陵园东部有中朝人民血谊亭和中苏人民血谊亭。园中人工湖还有湖心纪念亭,横匾上 书-“血祭轩辕”,为董必武所题。被列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和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广州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3、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农讲所旧址讲习所旧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四路42号。是毛泽东等人于1926在广州举办的广州农动所旧址。在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四路42号。原是番禺学宫,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清代重建。农民运动讲习所由中国共产党人彭湃等倡议,经中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决议通过开办。自1924年7月至1926年9月共举办6届。1、2届所址在广州市越秀南-路惠州会馆,3、4、5届在广州东皋大道1号,第6届所址迁此。1~5届主任为彭湃、罗绮园、阮啸仙、谭植棠。第6届1926年5~9月举办,改主任为所长,毛泽东任所长,肖楚女为专任教员,教员有彭湃、恽代英、阮啸仙等。本期招收学员327人,来自当时的-20个省,在此学习有关农民运动、军事、政治等课程,进行军事训练,并到农村实习。学员毕业后奔赴各地从事农民运动,对中国革命作出了很大贡献。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 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是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元帅府旧址为依托建立的遗址性纪念馆。大元帅府旧址坐落在广州市海珠区纺织路东沙街18号,1917-1925年间孙中山曾两次在这里建立大元帅府,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纪念馆总占地面积为8020平方米,由南北两座主体大楼、东、西广场和门楼等组成;两座主体大楼为三层劵拱的西式建筑,南楼设“帅府百年”复原陈列,北楼有“孙中山在广州三次建立革命政权”的基本史料陈列和专题陈列。1981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广州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案:请尽早维修座落本市河南的当年孙中山先生大元帅府旧址案。1983年,孙中山大元帅府旧址被广州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广州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中共“三大”会址 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恤孤院路3号。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是迄今中国共产党唯一在广州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79年,中共三大会址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7月1日正式修复开放。中共三大会址原为1幢两层高、每层2间相连通的普通房屋,为人字瓦顶的砖木结构,是设有骑楼的典型旧式广州民居形式。但房屋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飞机炸毁。经过新建后,新建纪念馆分为地下一层和地上两层,全部用于陈列展览;旧民居5号楼将作为临时展厅,展出与中国共产党历史有关的专题展览;5号楼和新馆通过两层的走廊连成一体。
6、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 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陵园坐落于广州市水荫路113号,先烈路的北面,总占地面积6.2万平方米。陵园是为纪念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日战役中阵亡将士,于1933年由华侨捐资建成的。整座陵园建筑规模宏伟,布置严谨,造型庄重典雅,南北走向的墓道形成一条十分明显的中轴线,主体建筑均用花岗岩石砌成,是一座富有古罗马建筑风格的陵园。陵园作为中国近代史人民斗争业绩的见证,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是向广大青少年学生和国内游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陵园主要建筑有:凯旋门、战士墓、抗日亭、英名碑、先烈纪念馆、将士墓、将军墓和先烈纪念碑等处烈士纪念建筑物,以及浮雕墙,航空纪念碑等景观。陵园有一座花岗岩砌成的仿罗马纪功式建筑凯旋门。门楼建于1932年,位于沙河顶、先烈路和水荫路的交会处,高13.4米,宽11米,占地面积40.7平方米。
7、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广州近代史博物馆)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和广州近代史博物馆位于广州市越秀区陵园西路2号的烈士陵园内,馆址原为1909年设立的广东咨议局,在大东门外,于1959年10月1日首次对外开放。广州近代史博物馆是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分馆。博物馆分为主楼、荷花池和石桥三部分,主楼占地2500平方米,楼高两层,属于砖木、钢梁柱结构的西方罗马式议会建筑,大门为弧形门廊,正中筑有4根仿歌德式柱。1998年,原通往中山三路的大门被拆除,进出博物馆均须使用烈士陵园正门。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文献13000多件,历史照片13000多张。其中特别珍贵的是1927年广州起义时署有“广东工农兵拥护苏维埃政府大会”的两条标语:“打倒帝国主义”、“工农兵起来,拥护苏维埃政府”及当时用过的指南针、怀表和中共广东区委办党校用的教材《训练材料第二集》、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潘学吟的毕业证书,陈毅在粤北领导游击战时用过的皮箱。
8、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员会旧址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广州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员会旧址位于广州市文明路194号至200号(原为文明路75至81号)。是一座四间相连的三层楼房,砖木结构,木楼板,坐南向北,四间内部有门互通。每间宽4米、深12.8米。1924年中共的机关没有公开,用“管东渠”(即“广东区”的谐音)的化名向-局登记,后来“管东渠”就成了广东区委的代号。民族解放协会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筹备处初期也在二楼办公,门前曾挂这两个单位的牌子作掩护。广东区委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地区区委之一。1922年,中共广东区执行委员会成立,负责人是谭平山。1924年,10月,周恩来接任区委委员长的职务。1925年春,由陈延年担任书记。区委原管辖广东、广西两省,至1926年初扩展到福建南部、云南、贵州以及南洋一带。区委设组织部、宣传部、工人部(工委)、农民部(农委)、军事部(军委)、妇女部(妇委)、监察委员会和秘书处等机构,并成立主席团(常委会),加强集体领导。
9、中共增龙博中心县委旧址
中共增龙博中心县委旧址位于增城正果镇白面石村,一个建于半山腰的小院建筑,院内有东西两排,每排4间瓦房,院子四周有围墙.曾于1940年4月~1942年5月,作为增城,龙门,博罗三县中共县委所在地,主要领导增城,龙门,博罗等地党组织开展工作,为广东东江地区抗日斗争取得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2005年,中共增龙博中心县委旧址被定为增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宏扬革命传统和“红色文化”,正果镇政府于2006年开始对该址进行修复,投入资金近50万元.修复工程以“建新如旧”原则进行,重建的“中心县委”完全尊重旧址的原貌,建筑风格仍按照以前的客家土楼四合院的样式,室内布局仿照旧址,甚至重建用的部分砖,木柱等材料都是旧址原来的,以尽最大限度使建成后的“中心县委”旧址保持原貌,以保证革命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10、周恩来同志主持的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广东区委军委旧址位于万福路190号二楼,曾于1926年5月至1927年4月这一短暂期间作为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军委办公和周恩来、邓颖超居住的地方。1926年,周恩来同志曾在这里领导黄埔军校及国民革命军的共产党特别支部,派遣共产党员到军校和军队工作。这栋楼房始建于1922年,是地产商嘉南堂的产业,楼下是西华银行,为混凝土结构。二楼由当时的中共广东区委军委租赁。进入二楼的铁闸大门后是大厅,这里是会议室,军委经常在此召开会议。大厅左侧是军委的办公室,至今仍保持原貌的几张办公桌和手摇电话机,让人可以想象当年聂荣臻、黄锦辉等人在此办公的情景。大厅靠马路的一侧,摆设了一套西式的沙发,两旁还有几张靠背酸枝椅和茶几。这是军委的会客室,军委书记周恩来和邓颖超当年经常在此接待客人,向警予、李富春、蔡畅常来此作客,胡公冕、宋希濂、陈恒乔等黄埔军校师生亦曾到此拜访周恩来。
11、竹园涌抗日游击队旧址
在新塘竹园村里,有一幢两进的大房子,一棵被当地人称为“富贵子树”的大树长在房子的中央,这就是增城竹园涌抗日游击队旧址.游击队旧址所在的房子。
12、三元里抗英斗争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元里抗英斗争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园西路三元里村北面。馆内陈列三元里抗英的文物史料,系统地介绍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史实,有三星旗、缴获的英军军服。大刀长矛、伍紫垣印章等文物与资料。
13、广州起义纪念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起义纪念馆,即广州公社旧址,为原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广东省立公安局,位于中国广州市起义路200号之一,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张太雷领导发动的广州起义而建立的苏维埃政府——广州公社所在。广州起义失败后苏维埃政府随即废止。虽然广州公社仅存三天,却是中国大城市里建立的第一个苏维埃政府,被誉为“东方巴黎公社”。1949年解放军攻占广州后,公安局被广州市人民政府所接管,并于此设立广州市公安局。1956年,广州市人民政府把南楼辟为广州起义陈列室,对内开放。1987年,广州市公安局移交了旧址的南楼、中楼及门楼等建筑给文物部门,后对旧址进行维修复原,成立了广州起义纪念馆。叶剑英曾为此题字“广州公社旧址”。因广州市公安局办公场所有限,直至2005年底,广州市公安局才向文物部门移交了余下的旧址北楼和拘留所。2006年开始重新修葺纪念馆,在此期间在旧址北楼挖出炮弹、手枪等文物。
14、中共广东区委军委旧址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广州周恩来同志主持的中共广东区委军委旧址位于广州市万福路190号2楼。是1926年5月至1927年4月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军委的办公室和周恩来、邓颖超居住的地方。楼为混凝土结构,分前后座,前座四层是万福路190号,后座三层并有天台,是东横街13号和15号。前后座之间有天井,每层天井都围有铁栏杆。该楼是南华置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产业,1922年动工兴建,次年竣工。旧址楼下,原为南华置业股份有限公司开设的南华银行。二楼由军委租赁,面积147.76平方米,花阶砖地面,从马路西侧有楼梯直上楼上。二楼门口装着一扇铁闸,进大门后为大厅,军委经常在此召开会议。大厅左侧有几张办公台、1部手摇电话机,军委聂荣臻、黄锦辉等在此办公。大厅摆着一套西式梳化,几张靠背酸枝椅和茶几,这是军委的会客室,军委书记周恩来和邓颖超经常在此接待客人。
15、广州“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位于广州市中心区越华路小东营5号(现已经改为15号),是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党人为推翻清朝统治进行决战的总指挥部。这次起义孙中山先生给予高度评价:“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愤怒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制。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已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建筑为坐北向南的青砖大屋,原是清朝官员的住宅“朝议第”,四进三开间,单层、两面坡顶素瓦,大门是岭南建筑中典型的趟栊门;院内每进之间均以天井、花园相隔,均配属晚清岭南典型的民居建筑形式。在20世纪20年代被同盟会员李章达先生买下大屋。1953年李章达先生逝世,1955年,李章达夫人尹映雪、儿子李诵刚遵照李章达先生的生前遗愿,将房屋捐给国家。
16、广东省农民协会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省农民协会旧址位于东皋大道一号(现东皋大道礼兴街6号)。在这座宽敞、幽静的大院中,有一幢整齐美观的米黄色楼房,这座楼房原是广州商团副团长陈恭受的花园别墅。在大革命时期,它曾经是广东80万农会会员的战斗指挥部——广东省农民协会(简称“省农会”)的所在地。1924年10月,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政府镇压了商团叛乱后,将此楼房没收充公。1925年,农民运动讲习所(简称“农讲所”)由越秀南路惠州会馆(现越秀南路89号)迁到这里,续办了第三至第五届。省农会自成立后至1927年“四.一五”国民党反革命政变前,便以此为大本营,率领全省农民干出惊天动地的事业。1925年5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东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在广州隆重召开,成立了广东省农民协会,发布了《广东省农民协会宣言》,选举产生了广东省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制订了省农民协会章程,统一了农会的名称和旗帜。
17、杨匏安故居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匏安故居位于越秀区越华路116号,省轻工业厅大院内广东制糖机械厂劳动服务公司办事处的巷里,原为香山县今属南屏北山杨氏家族在广州设立的宗族祠,亦是杨氏子弟到广州读书的邸舍,该祠原为一座二进的坐北朝南建筑,面宽约13米,上挂有“泗儒书室”横匾,前座与后座中间的天井两旁均有厢房,厢房上有0,右侧厢房外有附祠,但现仅存前座,还增加了临时建筑,与其原貌相去甚远。杨匏安民国七年(1918)举家迁至广州,住进杨家祠,开始在广州宣传唯物论和社会主义。杨匏安的著作介绍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说和政治经济学,在社会上很受欢迎。杨家祠就成为杨匏安活动的主要场所。谭平山、陈公博、谭植棠、刘尔崧、冯菊坡、杨殷、苏兆征等人经常到此开会,研究工作。此后,刘少奇、张太雷、李立三、穆青等共产党员亦经常到此研究党在广东的工作。杨家祠亦成为大革命时期我党、团重要的活动场所。
18、花都革命烈士陵园
花都革命烈士陵园花都区新华镇体育馆11号,比邻花都区著名学府秀全中学,占地面积10206平方米,是为纪念自辛亥革命以来的花都籍革命烈士而建,1994年11月被中共花都市委、花都市政府确立为花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陵园正门原来朝南,因为南边正好是秀全中学校区,通行不便,后来改北门为正门。烈士陵园被朱红的铁栅栏围着,大门也是栅栏式的铁门。进去以后是一个水泥小广场,广场周围悬挂了一些双拥宣传栏。平时一般空着,清明节或者烈士公祭日用作停车场。广场过去是一个三间四柱的水泥牌坊,牌坊上有胡文汉先生撰黄国强先生书的对联,正面是“碧血沃河阳凛凛英风存浩气,忠魂凝菊石铮铮铁骨铸丰碑”,“生为人杰死作鬼雄千古仰,泽被山河德昭日月万民钦”,横额“英灵永存”。反面是“故土已腾龙山水同欢歌舜日,新花长吐艳城乡竞富慰英魂”,“一脉馨香巴水流芳名不朽,千秋德泽丫山焕彩业长兴”,横额“日月同辉”。
19、中国共产党广东区执行委员会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共产党广东区执行委员会旧址楼高三层,总面积约700平方米。这里是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广东区执行委员会所在地。广东区委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的地方区委之一,管辖区域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南部、香港、云南、贵州以及海南甚至深入到南洋一带,成为当时最大的区委。1924年10月,周恩来回国后接任区委委员长一职,1925年2月,由陈延年担任书记。区委机关设组织部、宣传部、工人部、农民部、军事部、妇女部、监察委员会和秘书处等机构。当年,陈延年、周恩来、彭湃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驱曾在这里办公,领导广东人民开展革命斗争。一楼开有中药铺、杂货铺、鞋铺、小吃店等4个店铺为区委的工作做掩护。1925年上半年,这里专门设立监察委员会,成为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地方纪律检查机构,开辟了中共纪检工作的先河。2019年,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沙基惨案“毋忘此日”纪念碑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沙基位于沿江路与六二三路交接处,沙面东侧。沙基惨案是中国重大的革命历史事件之一。1925年5月,英国和日本在上海镇压-工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五卅惨案发生后,中共广东区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派邓中夏、杨殷、苏兆征、林伟民、李启汉等人到香港和广州沙面租界的工会以及工人群众中进行-的准备工作。1925年6月19日,香港的海员、电车工人、印刷工人首先-,接着其他行业的工人也纷纷响应,-人数达25万人。工人声明拥护上海工商-合会对五卅惨案提出的17项条件,并针对英帝国主义在香港执行的歧视华人政策提出了“政治自由、法律平等、普遍选举、劳动立法、减少房租、居住自由”六项要求。有10万多名工人在苏兆征等人的率领下回到广州,广州英、美、日洋行和广州沙面租界的工人也加入了-的行列。6月23日,10多万工人、商人、学生在东较场举行-,要求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会后-到沙面租界对岸的沙基。
④ 黄岩的民俗习惯请问黄岩有什么民俗习惯,历史文化,风
诞生仪礼高山族对孩子非常珍视,泰雅人认为“孩子乃神明所赐”。对于孩子的降生和命名,各族群各有不同的礼俗。婴儿出生后普遍施行沐浴礼。平埔人认为神灵、观音与三保太监在江河中投撒了圣药,给婴儿体浴则可长命百岁,无灾无病,而且“他日纵没有勋业,为鲸为鲤为蛟鼍”,成为一名有作为的青年。卑南人在婴儿出生后先举行汲水仪式,翌日又抱婴儿出户拭面祛邪。产妇一般只休养三五日即恢复劳作。鲁凯人在产后第三天举行出村祭礼,即先后两次步行出村后折返;卑南人在胎儿脐带脱落后,产妇举行模拟锄耕祭礼,生父上山狩猎,以此解除妊娠禁忌。给孩子取名是一个关键问题,各族群起名的时间也有所不同。赛夏人是等婴儿脐带脱落,举行了禳祓礼之后再命名;布农人是在婴儿满月时。起名的时候也要举行仪式,唱歌、跳舞、摆酒、请神,非常庄重。高山族起名要按照祖传名谱选择名字。祖传下来的名字都是一些吉利好听的名字,而后人也喜欢沿用祖先的名字。也有些部族从名字当中分出高低贵贱。为迎接小生命的到来,台湾民间对刚出生的婴儿要进行“三朝之礼”。三朝之礼也就是在孩子出生第三天,要请来“产婆”,将“桂花心”(木犀花的心)、“柑叶”、“龙眼叶’汲一块小石头,一起放入水中先煮沸,然后用这种水洗拭婴儿的身体。用柑叶、龙眼叶是取其子孙满堂、代代繁荣,小孩将来有胆识、有出息的意思。洗过之后,祖母抱着婴儿到屋内正厅,向神佛、祖先礼拜。亲朋好友也前来祝贺,还要通知产妇的娘家准备各种赠品。孩子满月时要为孩子举行仪式。在这一天,要把婴儿的头发剃掉。不过,最近有很多人在产后24天就将婴儿的头发剃掉,这是因为古有二十四孝的故事,做父母的希望孩子长大后也能像24位孝子一样孝敬父母。在剃头前要先将煮好的鸡蛋和鸭蛋水放进洗脸盆中,再放入一块石头、12文钱、少量葱和一个鸡蛋,把葱碾碎后以其汁浇在婴儿头发上,并把蛋黄也抹在头发上,然后剃去头发。石头表示婴儿有头壳,身体健康;钱代表长大后成为大富大贵之人;葱可以使头发又浓又黑;蛋黄可以洗去污垢。台湾有句俗话:“鸭卵身,鸡卵面,好亲成,来相匀”,就是说孩子的身体像鸭蛋一样长得大,脸像鸡蛋一样漂亮、圆润,长大了一定有好的姻缘。剃完头发后,请邻居把婴儿抱到屋外,并拿着竹竿追赶鸡群,称“鸡?”,同时唱着童谣:“鸱?,飞上山,囝仔快做官;鸱?,飞高高,囝仔中状元;鸱?,飞低低,囝仔快做父。”这种童谣只是用来祝福男婴的,如果是女婴,就只唱“老鹰老鹰”就可以了。满月这一天还要以油饭、鸡酒供奉神佛和祖先。娘家的兄弟依照习惯也会送来“头尾”,也就是婴儿从头到脚的一切衣物。其中有衣服、帽子、鞋袜、银牌、金锁和脚环、手环等。这些礼物也可以在出生日和周岁时送,不过“做满月”和“做周岁”时赠物最为丰盛。如果是男孩,礼物。到了孩子四个月时,还要“做四月日”。与其他日子不同,这次要准备牲醴及“红桃”、‘红龟糖”、“酥饼”等,祭拜神佛和祖先。亲朋好友照样送礼。这一天主要进行“收诞’咱仪式。“收诞”就是把诞水收干净,祝福孩子不断长大。家里得准备12个(或24个、48个)酥饼,用丝线或黑丝线串起来,由亲朋好友说一几句吉祥话,并拿一个酥饼在孩子嘴上抹一下,说道“收诞收离离,明年招小弟”。到了给孩子“做周岁”时,除了一般性的祝贺外,还要让孩子选择物品以预测孩子的未来前途,同大陆上的“抓周”是一样的意思。也就是把12种物品,放在正厅的神桌上,让孩子去神桌上去取。第一个拿到的,就表示孩子长大后从事职业或生活状况。如,先拿书,表示孩子必是读书人;拿到笔,表示是书法家;拿到鸡腿,表示是一个有口福的人;拿到算盘,表示是一个善做生意的人;拿到银,表示是很会赚钱的人;拿到葱,表示聪明;拿到田土,表示是个种田人。在台湾为庆祝孩子的诞生,除了要分一些小吃甜点给亲朋好友,让大家分享喜气之外,还有其他风俗,如台南县永康乡西势村一带就保留着周岁“分饼”的习俗,这是独一无二的地方民俗。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日是永康乡西势村、新庄仔、番薯盾和新化镇四个村庄的重要日子。在这一天,凡是正月二十日以前一年中生儿子的人家,都得分送“果饼”(俗称水饼)给自己村庄有“福分’咱村民品尝。相传,这种“分饼”的习俗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分饼时间为正月二十日,也是广兴宫主神谢府元帅的诞辰日。广兴宫俗称“元帅府”,王殿奉祀谢府元帅,左殿配祭注生娘娘,右殿祀土地公,为典型的闽式神宇。庙宇是四个村庄的信仰中心。每年正月十八日早8点左右,以在神前以唱名“掷杯”的方式,选出管理庙宇的炉主(共选出七位),负责公共祭祀和收“福分钱”。所谓“福分钱”民是具有“福分”身份的人每年缴250元给广兴宫充作经费,分四期征收,除七月(普度)收100元以外,余二、五、九这三个月各收50元,年满60岁者免收。所谓“福分”者,就是广兴宫“登记有案”的会员,只有男性,没有女性,全部是自愿参加。不过,一般来说,大家在结婚时都会主动加入,迁居此地的外乡人也可以加入。分送水饼前,这些弄璋人家都会准备三牲、四果、水饼和新的童装或带上新生男婴前往坐落在番薯厝的广兴宫烧金,感谢“谢府元帅”赐给他家儿子,并祈求孩子平安长大,将来出人头地。分送水饼(也叫“孝饼”)的时间是正月二十日下午1点至3点间。水饼是一种包有糖膏的面粉煎饼,厚约1厘米,十分可口,分大小两种,一是“福分饼”,凡具福分身份者人人有份;另一种是“老大饼”,是送给年满60岁老人的。水饼成双装在一担,可两箱、两叠,最上面一对印有“添丁发财”的讲头不送人,而是为讨吉利留给自己吃的。送水饼的方式也有两种,一种是西势、新庄仔和香薯厝三个村庄,采取“分送到家”的方式,即由各庄的炉主带队,各“生子户”先备好水饼,到炉主家里集合,再由炉主带队,依福分名册,挨家挨户分送。另一种是新化镇采取的“集中领取”式,时间约是2点半左右,备“生子户”陆续将水饼送到家,各顾其饼,庄民们拿着器具到炉主家门前,唱名分饼。分饼时的气氛非常热烈,充满了喜庆,道喜声不绝于耳,其乐融融。这充分反映了中国民间根深蒂固的传宗接代观念。多彩的民间服饰衣服的样式和质地是因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地区而形成独特风格的,同样也融入了独特的审美情趣。台湾高山族的同胞们的服装经过几百年的改进,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由于地区不同,气候相异,及不同的民族习惯,民俗学者们将高山族男子的衣饰式样按地区分为四种类型,女子的分为三种类型。高山族男子的衣饰式样大体有四种类型:一是以泰雅、赛夏和北部阿美人为代表的北部型。其特征是以窄幅麻布为衣料裁制的无袖胴上衣,就像是现代人穿的无扣风衣。这种外褂用两幅布拼缝,只在背部和腋下缝合,前面未缝部分为对开前襟,钉两条纽带相结于胸前。无袖胴衣有长、短两种,长的到膝盖,叫做“鲁靠斯”,短的只到肚脐,叫做“拉当”。这种服装只是普通服装。喜庆节日赴宴所穿的盛装则以白衣为底,在胸和背部织有几何花纹加上挑绣和贝珠装饰,显得特别美观别致。另外,泰雅人和北方山地的男子,还习惯在腰部横缠一块条纹麻布作为腰裙以遮蔽下体。胸前还挂一块斜方布为胸衣。除夏季外,还要用四块窄幅麻布缝成长方形围住上身,在左肩上打结,也就是斗篷。其形状如袈裟一般,再配上腰裙,颇有几分英武之气。头上一般戴半圆形的皮帽或尖顶的藤帽,赤脚。赛夏人只有胴衣、背心,没有袈裟般的披衣。二是以曹人和布农人为代表的中部型。其特征是以鹿皮为衣料,上衣为带毛的鹿皮背心,外披鹿皮披肩,这同时是狩猎成果的展示。这种鹿皮背心背部为一整块,前襟两块,胸部敞开,雍容华贵,十分神气。除背心和披肩外,在胸前还挂一个方形的胸袋,胸袋当胸处,织上几何花纹的图案。这种胸袋既是一种装饰,又很实用。它可以装槟榔、烟斗以及其他零碎,非常方便。他们在腰间也挂一块以方形斜布折成三角形的腰袋,用以遮盖下身。节日里的盛装,则另外加上斜方挑绣胸,在腰部垂黑布前裙一块。出猎或赴盛会时,还要加上鹿皮套臂及套裤。曹人中老人的“礼服”更为隆重,往往在盛装之上,罩一件红里黑面对襟的长袖外衣,头戴皮帽,脚穿雪鞋形皮鞋,气概威仪,很有些赶赴国宴的封疆大吏的气派。三是以排湾、卑南、鲁凯和南部阿美人为代表的南部型。其特征是对襟长袖上衣和背心形短褂,腰部系半腰裙,或系一条宽腰带,垂下两端作为前裙。无论是背心形短褂也好,还是对襟长袖上衣也好,这些族群的人都喜欢在衣服的袖、领、腰及下摆镶上细条的花边和精制的图案,其刺绣水平也很高超,具有明丽多彩的南方特色。排湾、卑南的贵族则以豹皮为披肩,以豹牙、鹿角为头冠,下穿彩色或挑绣的棉布套裤。平民只用黑布缠头,赤脚不穿鞋。四是兰屿岛上雅美人的雅美型。由于生活在海上且气候炎热,因此这里的男子平时仅系一条用宽约三四寸厚布做成的丁字带遮挡下身,除偶尔穿着一些用植物纤维制成的对襟短衣或背心外,很少再穿别的衣服。为避暑,头上常戴藤盔或木盔。高山族女子的服装比男子服装多了几分秀气和美丽,修饰也更加复杂。因地域关系也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素雅人、赛夏人、曹人和阿美人的短衣长裙式。上身为对襟长袖的短衣,下身腰缠长裙。泰雅人、赛夏人穿单式裙,曹人穿左右双合裙,排湾人、卑南人以及南部阿美人有的则穿坚式长裙。素雅人、赛夏人、曹人和阿美人女子,胸前还挂一块斜方胸衣,形似汉族妇女的肚兜。除短衣长裙外,各族女子都穿膝裤,用来遮蔽下腿。二是布农、鲁凯和排湾人的长衣下裳式。上衣为窄袖长衣,长袖、肩袖滚边刺绣,下身穿围裙和膝裤,用五尺黑布或红布缠头,叫做一老锅”。赤脚不穿鞋。三是雅美人的裸露式。上身常常只穿一个背心,下体仅横围一块腰布。冬季只用一块方布自左肩围裹其身,于左肩上打结,非常简便。头戴木片制成的八角头盔,不穿鞋。由于纺织技术和审美观念的差异,高山各族群的衣饰各具特色。素雅人的纺织技术是高山族中最为发达的。他们用的是水平背机,是一种简单的织布方法。他们在自己纺出的苎麻城线间,夹以外来的彩色绒线或棉线,织成直线纹、曲折纹、方格纹、三角纹和菱形纹等,有红、黑、黄三种,颜色尤为鲜艳,同现在流行的毛衣织法很是相同。这也充分显示出泰雅人的聪明智慧。布农人男子以穿着皮制品为主:头上戴着皮帽,身上穿着鹿皮背心,肩上披的是皮披肩,双手套着皮袖套,腿上是皮套裤。整个从头到脚的真皮服饰,真是让现代人都望尘莫及!曹人的鹿皮帽制作得很别致,由两片水瓢形鹿革缝成,有保护脑部的作用,平时不用就卷起来用皮带扣住。老人穿的衣服用红布做里,黑棉布做面,长及膝部。女子的上衣用白棉布缝制,在袖子和领口、前襟边还镶有花边。而腰裙用的棉布多是大红大绿的颜色,这些棉布大部分是和汉人物物交换或购买来的。排湾人的衣服十分明显地体现了阶级和等级的差别。一般地说,贵族的衣服要加上复杂的纹绣,色彩特别鲜艳。这种差别在节日或盛典时更加明显。排湾人的刺绣水平也相当高,他们在布上刺出精美的图案,色彩和谐。卑南人的服装以男子成年期和女子成婚期衣服最为华丽。当男子成年,要穿上缀有五十钮扣的黑色对襟上衣,黑色的短裤,短裤的前裆和裤脚都绣上花边。头目家的成年男子还需穿套裤,前腿部分用红、黄、黑三种颜色的绣线挑绣,在腰间系着槟榔袋,着色,着饰穗,类似汉族精致的水烟袋。他们腰间还有五颜六色的花飘带。头人和司祭在盛装时戴着插有鹰羽的帽子,头肩都有装饰带。女子成婚期用一块花头巾对折成三角形,扎在头上,肚兜是用黑色或红色的布折成三角形,每边都加上绣饰,下部有夹层口袋,上面放在上衣里,下边垂到腰裙上,十分引人注目。膝裤是用一对方形布四周缝上束带,束在小腿上,颜色是黑色或蓝色。女巫师的穿着就更加复杂,可以说是五光十色,令人眼花缭乱。阿美人按年龄不同穿着不同的衣服,婴幼儿往往只穿无袖长衣,到了少年期,男的穿短裙,束腹带;女的穿短襟上衣,裹腰裙。成年期男子有帽、头巾、长袖内衣、无袖上衣、胸衣、套袖、腰裙、腰带、套裤、皮披肩,全身上下披挂齐整。女子有头巾、内衣、三角形胸衣、两片腰裙、腰带和膝裤。老年人一般穿黑色衣裤,有的还戴上挑绣羽冠,穿挑绣长袍披红羽毛织成的披肩。雅美男子一年基本上都赤裸着上身,仅用布质丁字带掩蔽下作,遇到祭典才穿上自己编织的野麻战胄以示威武;就是妇女的装束也仅在腰间挂一块方巾,下面盖到膝部上约5寸的地方,胸前也只用一块方布遮掩,祭祀时头上才戴着宽边大帽,穿着长袖衣服,衣长过膝,身上挂满各式各样的装饰品。泰雅妇女的编织技术在“高山九族”中是首屈一指的。她们利用自纺的麻布,夹织一些向平地居民购买的彩色绒线,就能织出直线纹、曲线纹、菱纹等图案的美丽布匹。她们还擅长用白色贝珠作为衣服的缀饰,这种缀满贝珠的衣服就叫做“贝衣”,非常珍贵,姑娘们结婚或逢大节日才穿。现在“高山九族”多因布匹容易得到而放弃了手工织布,但泰雅族妇女却仍然以传统手工方法织出她们喜爱的花纹,并且掌握着很复杂的刺绣技巧,能绣“十字绣”、“缎面绣”、“直线绣”以及“贴饰”。“贴饰”就是剪贴拼花,其图案往往与泰雅木雕类同。她们喜爱红白两色,后来又加上黑蓝二色,所以织出的布、绣出的衣服都美丽鲜艳,有时还要缀上贝珠、小玻璃珠。小金属片等等。衣服穿在身上,熠熠闪光,十分漂亮,引得欧洲、美洲来的客人都愿意出高价向她们购买这种别具一格的民族服装。最初的装戴饰品也许是出于图腾崇拜,但逐渐地成了一种纯粹的装饰作用。高山族各族群却很重视装饰。饰物的种类也很多,主要有贝珠、贝片、琉璃珠、猪牙、熊牙、羽毛、兽皮、花卉以及银铜、竹管等。装饰种类主要有衣饰、头饰、耳饰、颈饰、胸饰、臂饰、指饰、脚饰、腰饰、冠饰等。男子比女子的装饰品要多,从头到脚非常齐全,且十分华丽。泰雅和赛夏的男子一词以贝珠装饰著称。他们将贝壳雕琢成小的圆形有孔的珠粒,用麻线串起来,横行排列,维在衣服上,被称之为珠衣或贝衣。一件珠衣或贝衣通常要用一两万颗晶莹剔透的贝珠,经过精心编串才能织成。也有用串珠缝在布上,称为珠布或贝布,既可制成衣服,也可当货币使用。每逢祭仪庆典,泰雅和赛夏的男子则头戴藤帽或皮帽,在帽圈下沿缀上彩色的钮贝作为装饰,耳系分管制成的耳棒或螺钿制成的耳盘,颈挂贝珠穿缀而成的颈带垂于胸前,臂套铜丝卷绕而成的臂环,腕套珠镯或铜条镯,手指戴玉或铜戒指,腰围珠裙,小腿束贝珠带、铜铃,每走一步叮当作响,舒心悦目。女子打扮也很俊俏,常用贝质耳铀、耳板或贝珠作耳坠,颈挂富有变化的彩色贝片项链,珠光闪闪,引人注目。由于与泰雅人为邻,西面又与汉族为邻,所以赛夏人的文化发展很快。他们向泰雅人学习狩猎与纺织,向汉族学习农耕。赛夏妇女纺织出的布匹及缝制的衣服,并不逊色于泰雅妇女的制品。她们喜欢用大红、深黑与白色搭配。在歌舞节庆中,青年男女所穿的民族服装,或鲜红而配以洁白的花饰,或深黑而配以红与白的花饰,非常炫眼夺目。赛夏人的服装在高山九族中有突出的特色。其特点之一是,无论男女,在纯色上衣上要加上一件“褂子”,这件褂子有绣花式缀以贝珠,光彩夺目;特点之二是男女都戴美丽的“头圈”,实为美丽的头饰,有的还插上几支漂亮的禽羽。在节庆期间,美丽的赛夏妇女更加注重自己的装扮,她们要在背、腰部戴上“佩铃”,那是一片大致力三角形的美丽织锦(或绣花绵),下缀流苏数十,而流苏之末则结上长筒状的小银铃,把“铜钟”结扎在背部。腰部,其流苏恰好掩住臂部。跳舞之时,铃声叮当作响,清脆悦耳。布农和曹等族群的男子喜欢在鹿皮或羊皮帽的顶端插上鹰的羽毛,再穿上鹿皮或豹皮衣,手执猎枪,显得剽悍粗犷,颇有勇士风度。每逢节庆舞会,男女都要穿上最新、最美的盛装,男子将两端刺绣的头巾卷在头上,用夜光贝磨成三角形吊在耳朵上,用贝制及玻璃珠缀成的珠琏缠在颈上或垂于胸前,曹人男子还用猎取的山猪牙缀以红绿黄色的布条为臂环。女子则把雕刻精致的鹿角钗插在头上,在其上端有时还插上色彩绚丽的雉鸡羽毛,加上环状的贝壳玻璃珠串,十分鲜艳夺目。姑娘们还挂着用银或黄铜制成的钩状耳环,并将黑珠以及陶制的珠、果实、富蒲根用丝线串起来,做成项链垂于胸前,更是别有情趣。排湾、鲁凯、卑南等族群的男子,喜欢戴鹿角、豹牙头冠和兽皮帽,以象征荣誉和富贵。并从右肩至左方腰部斜挂一条肩带,这种肩带是在一条绣花布上缀以银币、玛瑙、玻璃珠、铜铃等精制而成的,在其末端还吊有槟榔小袋。他们在颈上挂的是蜻蛉玉串成的项链。蜻蛉玉是排湾人最贵重的饰物,这是一种象蜻蜓眼睛那样美丽的玻璃珠、珊瑚贝或琉璃珠,用丝线串起来为项链,其中有一颗最大,价值也最高。排湾人把这种项链绕在脖子上或垂于胸前,视为世代相传的家珍。女子特别注重头饰,多喜用兽骨簪系色丝扬在头上,或用布做的帽带围在头上,帽带上缝有各种珠饰,再插上美丽的羽毛、百合花,以表示地位和富有。阿美族群的男子喜欢用贝块做额饰,从额前绑到脑后。用黑珠、白贝作耳垂或系小铜铃。他们将各色各样的贝片串、珠串佩挂在胸前,肩上还斜挂一个有织花流苏佩袋的镍带。参加盛大舞会时,还腰系缀铃带,腿绑小铜铃,头戴羽毛冠,携手歌舞,场面分外热烈。女子则喜欢用鲜花编成花环,戴在头上或绕在头巾外,并缀以小铁片穗或小铜铃,插上镀银的发簪。额上绑扎加缀镍片的红麻额带,耳垂鹿骨耳环,颈挂贝片串、玛瑙珠串和小铜铃项链,腿绑系有花绒线穗子的绑带,腰扎撞铃,有声有色,十分动人。雅美男子的装饰有银兜帽子以及颈饰、耳饰等,其中最突出的是银兜,被视为一家之宝。这种银兜是将银币加热后锤成薄片,然后采用绕圈法连成鸟笼形,前面为一方形眼孔,似帽状头盔。女子装饰更是别致,她们喜欢将红色贝壳和黑珠串在一起盘在头发上或覆盖在额前,用彩虹色的鹦鹉螺做成茧形耳坠吊在耳朵上,用玛现或琉璃珠、银元片串在一起,或用鱼类的脊椎神经做成项链挂在胸前。此外,手上还戴有银镯,脚腕上环绕着长串黑色木珠和白色钮扣。在衣服和装饰上,排湾人的等级观念最为突出。贵族的衣服重深色,如黑色、深蓝色、深紫色等;平民则多有用白色、蓝色、很少用黑色。贵族衣服普遍都有刺绣或织绣,而平民则绝对禁用绣饰或挑织。有几种衣服只有贵族才能穿,如男子的豹皮外衣、肩衣、套裤,女子的绣饰长袍、长裙及女裤等,平民人家是不能穿这些的。装饰品几乎全部都是属于贵族的特权,尤其像鹫羽饰、豹牙帽章、螺钿肩带、银肩饰、琉璃珠项链、颈饰等,都是贵族身份的象征,平民无权使用,也无力购买。卑市人的衣饰除男女有别外,特别注重年龄、阶级的差异。男子在少年时期只穿围腰和上衣。青年服役期间,衣着的限制最为严格,只能穿不缝边的浅蓝色布腰围。服役期后,衣着限制才可以放宽,除穿上衣及腰围外,还有头巾、短裤等。30岁以上的成年男子多用袋状帽、长衣和披肩等。小女孩主要穿短上衣和短裙,16岁以后可添着长裙、胸兜及胴衣等。因年龄的不同,衣服上的刺绣也不同,一般多为十字绣。穿皮衣则不受年龄的限制。台湾民间住宅装饰台湾民间常规居屋,称为「住宅」,或者「旧厝」,至今犹存,显示出古色古香的民族色彩。台湾同胞中的汉族人,基本上是从闽甫和广东迁移过去的。他们的先辈为了有个「落脚」地方,便按照闽南民屋建筑的格式营造「住宅」,或者依据粤式的客家民居营造砖木「住宅」。先前到台湾的闽南人,如果「落脚」山乡,便寻找背负苍崖,地势高隆的石角山麓,前面临溪河,可以防风灾、水灾,又便于汲取饮水,达到「石缝生青草,砖墙对斜阳」的目的。台湾住宅以三落大厝、五落大厝最为正规建筑。格式以宅地长方形为原则,左右相称,力求均齐美观的平屋。首先打好地基。「地打牢、万年兴」,先掘数尺深,填上石头、泥土、固以石灰,上面铺满龟甲形的砖瓦。大盾院子则用长方形的石板。墙壁称壁体叠红砖而成,富人家绝不使用土角,即土坯。住宅屋顶构造一律采用两面落水型,屋内不设仰板。因此,屋顶内部的桶仔、帘柄、筒仔、梁仔等显露于外。瓦片普遍是直接铺于桷仔之上。屋脊分直线、曲线,称马背型和燕子尾型。屋脊前后两面砌上各种彩色的瓷片,雕成有人物或花鸟的图案。屋安放一红色大葫芦,作为「镇邪」之用。由于砖瓦均属赭红色,加上屋脊、墙壁、门窗又富有装饰美,整个住宅色彩浓烈、敦厚,与亚热带的自然风景巧妙地配称。住宅大门口入处两旁,装有铳眼,以防盗窃并御敌。大厅柱梁门窗所用木材,均为台湾出产的樟木,施以雕刻并绘色,古雅又美观。屋内墙壁和廊前壁体的红砖,按照砖的原纹饰,摆成各种图案,与门窗的雕刻融成一体,格外醒目。台湾住宅,两旁均有护龙,或称护厝。正厅门内悬有灯笼和天公炉,为祭祀时使用;厅内两侧板壁挂上天宫赐福图。正厅供奉观音画像,开漳圣王,天上圣母(即妈祖神),安放观音佛祖的塑像。中案桌上,摆列了香炉四种,木质灼台(或铁质的台)。有的住宅还设有「公妈」厅,厅前门扇有门神画像,厅门上方悬有「孝廉方正」等各种横匾。在台中市南区大肚山一带,有一种「同安厝」他们一律用土角起厝,仅门框以红砖建造。家家户户门上都悬有圆形的狮牌一面,藉以驱邪。祭祀台湾原住民认为宇宙和大地是由无数超自然的、无形的“灵”支配着。各地区原住民关于“灵”的观念不尽一致,如北部的原住民相信凡生物皆有灵,但人的灵始有神力;南部的原住民则认为万物皆有灵,故有人鬼及其他诸神。他们都认为人灵有生灵与死灵之别,死灵才具有神力。布农人、曹族人除了灵魂观念以外,并有创造神和司理神的观念,不过这二者尚未达到人格化的程度。排湾人、鲁凯人、卑南人和阿美人已有多神观念,排湾人有雕刻的神像,是神人格化的具体表现,但他们关于神灵与灵魂的观念是经常混淆的。送东西的讲究台湾民间除了过年过节亲戚朋友间互赠礼物之外,平时往来应酬也携带一些礼物,俗称“带夥手”。至於带什麽,不但要看对象、应酬的目的和自己的经济条件,而且要注意禁忌。在台湾,有些东西是不能做“带夥手”的:毛巾不能。台湾民间丧事完毕后送毛巾给吊丧者,用意是吊丧者与死者从此断绝往来。台湾有“送巾,断根”或“送巾,离根”的俗语,即送巾有永别之意。因此平时不能以毛巾做“带夥手”。扇子不能。扇子用於夏季扇凉,一到秋天,便是“秋扇见弃”了。台湾民间有俗语:“送扇,不相见。”基於此种心理,扇子亦不可做“带夥手”。刀剪不能。刀剪会伤人,更易使人想到“一刀两断”、“一剪两断”,做“带夥手”万万不可。甜果不能。甜果即年糕,台湾民间每逢过年,甜果为祭祀必备之物,只有守孝者不得蒸甜果。若以甜果做“带伙手”,会使人联想到丧事,自然不可。这一习俗发展到今天,一些不做甜果之家,有时也接受人家的甜果,不过得付象徵性的钱,表示是买的,以避禁忌。粽子不能。丧家在习惯上,既不蒸甜果,也不包粽子,所以粽子也不能做“带夥手”。鸭子不能。这是专对“月内人”而言。妇女分娩后一个月内称为“月内人”,台湾“月内人”通常吃的是麻油鸡、猪腰仔、猪肝等“热性”食物,而鸭子“性冷”,不宜“月内人”吃食。且台湾民间有“死鸭硬嘴闭”、“七月半鸭仔,不知死期”等俗语,所以对“月内人”不能以鸭子作“带夥手”。雨伞不能。台语“伞”与“散”同音,若用雨伞做“带夥手”,难免会引起对方的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