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包月亏
㈠ 曾估值超10亿的“花卉行业独角兽—宜花科技”疑似倒闭停止运营
近日鲜花行业说了解到,致力于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改变落后鲜花产业的服务平台—— 宜花 ,疑陷入经营问题而停止运营。
目前,宜花的app、官网均无法打开,我们多次尝试拨打宜花的客服热线和联系曾经认识的某位宜花员工,但一直没人接听和未回复。
再次多方打听联系到了一位曾经和宜花合作的花农朋友,据花农朋友说,从去年开始,宜花就已经开始拖欠大家的款项,目前有很多人的钱都没拿到,我还有万把块钱也没拿到,现在什么人都联系不到,*&%T¥*M*&D!(这位朋友也愤怒地发表了许多吐槽)
在网上查到的各种负面信息,如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而将其列入经营信息异常 、 多起司法诉讼申请冻结宜花公司财产 等问题。
申请人北京宅急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于2019年12月3日向本院申请仲裁前财产保全,请求查封、扣押或冻结被申请人北京宜花花卉有限公司价值704307.50元的财产。
申请人广州市荔湾区辉皇花卉批发部与被申请人北京宜花花卉有限公司申请诉前财产保全一案,申请人于2019年11月26日向本院申请财产保全,请求对被申请人北京宜花花卉有限公司价值共317031.13元。
也有普通消费者觉得“宜花—找鲜花”app提供的鲜花种类多样,配送及时,花新鲜,在“宜花”推出“充值即享优惠”活动,“充五千或者是一万的消费者,购花时享受优惠”,作为平台常客,为了购花方便和享受优惠,向“宜花—找鲜花”app里充值了5000元,目前还剩3790余元无法退款。
采购供应链的坑
一些熟悉鲜花行业的朋友应该知道,大的鲜花公司、鲜花电商在采购供应链中有非常多的坑。
就以“宜花”来说,采购员对花材品种、等级、病虫害识别的专业程度,市场行情的把控能力,上游采购仓和采购员的管理能力,稍有不慎,就会出问题。
供应商管理问题导致 宜花回扣事件 所造成的采购失控,这也许也是从曾经到停止运营前一直存在的问题。
“包月鲜花”风口时的焦虑和黯然离场
曾经宜花也是做过面向C端的包月鲜花业务的,利用平台B端业务的优势,宜花也曾幻想站在风口起飞。
只是当时宜花在这块业务上有些单一,迟迟满足不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起步也较晚,也就被flowerplus、花点时间等平台甩在了屁股后面。从体量、营运模式完善度等方面都不具竞争力,因此在日常鲜花赛道上,宜花最后选择了离场。
B2B模式的物流之坑
B2B采购业务是宜花的主要业务。就物流层面而言,一站式冷链物流是区别于传统鲜花行业的关键因素,也应当是其优势。
宜花希望通过一站式冷运物流体系提高鲜花的运送效率,大大降低鲜花的折损程度,成为其核心竞争力;但另一方面,一站式冷链物流在提升了运送效率与降低鲜花损耗的同时也成了主要的成本源,因而在价格上并没有给宜花带来优势,反而成为实现盈利的绊脚石。
物流配送还是自有物流体系,在多个主要城市建立仓储中心,加之还有推广费、平台维护费等,这就让原本采购价格低廉的花材增加了不小的额外成本。
资料显示,2016年宜花在淡季交易额为4000万元左右,鲜花交易量约5000万支,团队人数也从600余人砍至400余人以节省人工成本,而在这一年仅实现分仓盈亏平衡。
现今看来,宜花当时透露的财务情况也许更为严重,纵然盈利,也是利润微薄。
另外,与传统鲜花行业一样,陷入了供需不平衡的状况。由于宜花是从花农处直采鲜花然后卖给花店,因此平台方的鲜花供应情况与花农这一生产方和花店这一需求方有着直接关联。
一方面,鲜花种植依然以散户花农为主,产地目前种植技术仍和国外差距甚大。另一方面,即使在鲜花电商大力教育市场的情况下,花店端的销售依然是以礼品鲜花、节庆鲜花为主。
这就导致了,这个行业长久以来存在的问题,生产端高度分散、技术落后,需求端高度集中,由此花农与花店两端造成了供需不平衡的鲜花销售现状,宜花作为采购平台,自然也陷入此种泥淖中。
把鲜花从产地直接送到花店,去中间化,宜花的模式就是这么简单。但为了完成这样一个模式,背后需要付出的却是非常多的。
在早几年还并没有大规模出现的日常鲜花、团购花像现在这样走入更多消费者的家中。国内的鲜花供应端也不像现在这样,有顺丰、跨越、中通等物流公司做到最快隔天就送到,采后处理、种植理念也有更进一步。
宜花的创始人荣超曾经反复强调宜花的核心是技术能力,通过高新技术对原本的鲜花供应链做一个“升级换代”。
而从建立供应链管理协同系统,配合RFID技术,将分拣效率大大提高。自行开发供使用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物流管理系统、商品管理系统、大数据预测系统、各地区采购系统、采购任务系统、采购招标系统。
改变传统落后的供应链模式导致鲜花价格贵、可选择品类少、购买不方便,鲜花质量既没有标准也没有保障。
宜花虽然失败了,但它的理念值得继续学习,目前整个鲜花行业仍然需要改进很多地方,发展和进步要靠每一个行业人的共同努力和态度。
㈡ 高圆圆投资涉欺诈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花点时间在无用的美好上”开始成为都市白领们信奉的慢生活口号。在这样的背景下,鲜花电商“花点时间”应运而生,并因为国民女神高圆圆的入股而备受关注。
在“花点时间”的官方微信页面上,消费者可以选择“单品花材99包月”“混合升级169元拼团”等规格的产品。想想看,每月99元,每周一束,平均下来,不过一杯星巴克的钱,还能让爱花的女性们心情愉悦,这是“包月鲜花”在各地白领中流传的原因。
仅仅一年多时间,“花点时间”积累了庞大的客户,拥有了坚实的女性白领用户基础。然而,近日“花点时间”鲜花电商却因涉嫌欺诈屡被投诉,究竟是怎么回事?
最近,一则微博在网上扩散,涉及的就是“花点时间”的一次活动。这次活动称“0元领取价值99元花一束”,即使用“花点时间”网上花店的优惠券,可以抵扣99元,并且是无门槛使用。
不过,消费者在领取优惠券并下订单后,在等待鲜花上门的过程中却出现了问题:“花点时间”称,该优惠券只针对下单金额超过3999元的7级用户,如果不是7级用户,就会被取消订单且退钱。
说好的无门槛活动,实际上却有“7级用户”的高门槛,这不是虚假宣传吗?还有消费者质疑,商家是通过这种方式骗取关注,套取用户个人信息。
据了解,这家鲜花电商平台于2015年10月正式上线,是互联网鲜花B2C网络零售品牌,上线至今一年多的时间里,已经累计300多万在线活跃用户,业务覆盖28个省会城市,已经获得了青山资本、梅花天使、清流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的青睐和明星高圆圆的入股。
正因如此,“花点时间”的问题更引发关注,这不,在微博上,有400多万人关注此事。对于此次事件,“花点时间”并未作出回应。不过,这却是消费者对“包月鲜花”吐槽的一个侧面。
有用户反映,鲜花的质量下滑严重,不够新鲜、运输破损等情况屡屡出现,售后服务也严重滞后,“客服找不到”、“投诉从来没得到反馈”。而且,买家收到的花和卖家放出的图片严重不符,“广告上加了滤镜的照片加上优美的文字让人动心,但收到的实物却跟照片上有不小的差距。”
实际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消费的不断升级,鲜花开始进入日常消费范畴。在此背景下,一大批鲜花电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据了解,“包月鲜花”卖点在于便利和性价比,和传统花店相比,价格上优势明显,但其服务和损耗成为短板。
此外,对于鲜花电商而言,面对的还有如何盈利这个难题。据了解,在仓储条件、冷链配送等方面与鲜花电商有很多相似的生鲜电商绝大部分都亏损,有分析认为,生鲜作为刚性消费品尚且如此,而鲜花作为非必需品,享受性大于实用性,它的盈利状况可想而知。
以2016年4月份挂牌新三板的爱尚鲜花为例,其年报数据显示,虽然公司收入增长、毛利率稳定,但报告期内一直未能盈利。2014年和2015年的亏损金额分别达到了1054万元和2420万元。
比起其他的鲜花电商,“花点时间”因为高圆圆的入股,似乎赢在了起跑线上,但是,名人效应背后,“花点时间”是不是更应该花点时间在服务和口碑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