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食桩
这个当然是可以的了。
1、生长习性:梅喜温暖气候,耐寒性不强,较耐干旱,不耐涝,寿命长,可达千年;花期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梅喜空气湿度较大,但花期忌暴雨。
2、主要价值:梅原产我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许多类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桩。鲜花可提取香精,花、叶、根和种仁均可入药。果实可食、盐渍或千制,或熏制成乌梅人药,有止咳、止泻、生津、止渴之效。梅又能抗根线虫危害,可作核果类果树的砧木。
3、病虫防治:
(1)白粉病。此病常在湿度大、温度高、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发生。早春三月,梅花萌芽时,嫩芽和新叶易受病菌侵染,受害部位会出现很薄的白粉层,接着白粉层上出现针头大小的黑色或黄色颗粒,后期叶片变黄而枯死。
(2)缩叶病。可喷洒托布津或多菌灵防治,亦可喷洒1%波尔多液,每隔一星期喷一次,3~4次即可治愈。
(3)炭疽病。病发初期可喷70%托布津1000倍液或喷代森锌600倍液防治。发现其他各种病时,喷洒上述两种药液亦可见效。
Ⅱ 梅花的花瓣是什么形状的
梅花的花瓣形状:萼片卵形或近圆形,先端圆钝,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红色,雄蕊短或稍长于花瓣,子房密被柔毛,花柱短或稍长于雄蕊。大多数的梅花是5个瓣的,而有些比较特殊的是6个或3个的。
拓展资料:
梅(学名:Armeniaca mumeSieb.):小乔木,稀灌木,高4-10米;树皮浅灰色或带绿色,平滑;小枝绿色,光滑无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叶边常具小锐锯齿,灰绿色。花单生或有时2朵同生于1芽内,直径2-2.5厘米,香味浓,先于叶开放;花萼通常红褐色,但有些品种的花萼为绿色或绿紫色;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红色。果实近球形,直径2-3厘米,黄色或绿白色,被柔毛,味酸;果肉与核粘贴;核椭圆形,两侧微扁。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2n=16,24。
梅原产中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许多类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桩。鲜花可提取香精,花、叶、根和种仁均可入药。果实可食、盐渍或千制,或熏制成乌梅人药,有止咳、止泻、生津、止渴之效。梅又能抗根线虫危害,可作核果类果树的砧木。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资料来源:网络——梅花
Ⅲ 请问梅花有哪些特点呢
梅花主要有五大特点:
1、不畏严寒:凌寒独自开;
2、色香俱佳:花色丰富,香味沁人肺腑;
3、可做桩景:枝干虬曲,有苍劲嶙峋之美;
4、名花之首:中国特有的传统花卉,有三千多年历史;
5、特殊的象征意义:不畏严寒,傲霜斗雪,拥有坚韧不拔、高风亮节、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Ⅳ 春天的花,都有哪些
一、桃花
属蔷薇科植物。叶椭圆状披针形,核果近球形,主要分果桃和花桃两大类。桃花原产于中国中部、北部,现已在世界温带国家及地区广泛种植,其繁殖以嫁接为主。
桃花是中国传统的园林花木,其树态优美,枝干扶疏,花朵丰腴,色彩艳丽,为早春重要观花树种之一。阳春三月,桃花吐妍,桃花的娇美常让人联想到生命的丰润。
Ⅳ 梅花生长在什么地方
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但以长江流域以南各省最多,江苏北部和河南南部也有少数品种,某些品种已在华北引种成功,日本和朝鲜也有。
闻名地有:
1、鄢陵梅花:鄢陵县位于豫东黄河冲积平原,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是培育南北花卉的天然试验场,尤以腊梅最负盛名。还有“鄢陵腊梅冠天下”之美誉。
2、超山梅花:超山位于浙江余杭县内,风光旖旎,植梅名闻天下,素有“超山梅花天下奇”之誉。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国内外游人。超山北坡方圆数里,尽是梅林。
3、梅园梅花:无锡梅园,背依龙山,面向太湖,园林设计者根据地形高低,结合梅树的特点,以梅饰山,倚山植梅,梅以山而秀,山因梅而幽,别具特色。园内植梅5500多株,品种繁多,名品荟萃。
(5)鲜花食桩扩展阅读:
梅花的生长习性
梅花喜温暖气候,耐寒性不强,除杏梅系品种能耐-25℃低温外,一般耐-10℃低温,较耐干旱,不耐涝,寿命长,可达千年。花期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喜空气湿度较大,但忌暴雨。耐高温,在40℃条件下也能生长,在年平均气温16~23℃地区生长发育最好。
对温度非常敏感,在早春平均气温达-5~7℃时开花,若遇低温,开花期延后,若开花时遇低温,则花期可延长。生长期应放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若处在庇荫环境,光照不足,则生长瘦弱,开花稀少。
冬季不要入室过早,以11月下旬入室为宜,使花芽分化克分经过春化阶段。冬季应放在室内向阳处,温度保持5℃左右即可。
参考资料:梅花-网络
Ⅵ 梅花的形状,颜色,香气.(急用)
梅花的形抄状:花五瓣,直径1~3厘米。花野生型为白色,有玫瑰红及深红等人工变种。叶在花落之后很快抽出。叶椭圆刑,叶尖箭形。果实圆形,自柄至尖部有一道浅槽。
梅花的颜色:观赏类梅花多为白色、粉色、红色,也有紫色、浅绿色。
香味浓。
梅原产中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许多类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桩。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
(6)鲜花食桩扩展阅读
梅花是蔷薇科植物。
蔷薇科重点特征:叶互生,常有托叶。花两性,整齐;花托凸隆至凹陷;花部5基数,轮状排列;花被与雄蕊常结合成花筒;子房上位,少下位。种子无胚乳。
蔷薇科植物作观赏用的更多,如各种绣线菊、绣线梅、珍珠梅、蔷薇、月季、海棠、梅花、樱花、碧桃、花楸、棣棠和白鹃梅等,或具美丽可爱的枝叶和花朵,或具鲜艳多彩的果实,在全世界各地庭园中均占重要位置。
Ⅶ 梅花的历史、名称的由来
梅花的历史:
梅花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花果,已有3000多年的应用历史。《书经》云:“若作和羹,尔唯盐梅。”《礼记·内则》载:“桃诸梅诸卵盐”。《诗经·周南》云:“缥有梅,其实七兮!”。在《秦风·终南》、《陈风·墓门》、曹风·鸬鸠》等诗篇中,也都提到梅。
上述古书的记载说明,古时梅花是代酪作为调味品的,系祭祀、烹调和馈赠等不可或缺少的东西。至少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代,就已开始引种驯化梅花使之成为家梅--梅花。1975年,中国考古人员在安阳殷墟商代铜鼎中发现了梅花。
梅花名称的由来:
梅,字从木,从每,每亦声。
梅花里面的梅,可以拆分成木和每。“每”意为“一种有机体自发生长并覆盖全身的黑物”。“木”与“每”联合起来表示“霉雨季节果实黄熟”。
本义:果实成熟期与初夏时节江淮雨季重合的树。
(7)鲜花食桩扩展阅读:
梅花原产我国的西南、东南、华中及台湾等地,性喜温暖,以在年平均气温15℃一23℃的环境中生长最好,但也能耐较低温度,休眠期可耐零下10℃—20℃的低温。
而类型及品种间的耐寒性差异甚大,如杏梅系的抗寒性大于真梅系的抗寒性,而其中的单杏型最强,象单瓣杏梅,可耐零下25℃一30℃的低温。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