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的病害
㈠ 怎么防治花卉常见病害呢
很多花友们都会经常的逛一下花卉市场,基本上每次逛一次花卉市场都会搬回家几盆花卉植物,但是经常刚刚买回来的植物,刚刚养护没多久看着植物的叶片就开始发黄且毫无生机,就觉得可能觉得别人欺骗了,其实也有可能会是因为植物滋生害虫了。
1、生理病害。因环境条件不适应所产生的病还叫生理病害。这种由肥分失调,土壤酸碱度,水分失调,温度失调,光照失调等原因引起的生理病害,只要我们根据伤害的类型及时进行改善栽培管理,一般都会复壮。这种伤害一般不传染,但会影响成长。㈡ 花卉常见的病虫害有哪些
病虫害是花卉栽培中难免的问题,可能会造成栽植彻底失败。病虫害的防治是花卉栽培获得成功的关键之一。病虫害的防治首先要从加强栽培管理,提高花卉本身的抗病虫害能力入手,应及时发现并立即采取措施。 花卉的病害,一般由病菌寄生引起。如果场地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周围干净,病菌就不容易侵害。如果花卉一旦得病,应立即隔离栽培并喷施农药。有时为防止病害蔓延,应将病株或发病枝叶立即焚烧。
花卉常见病害有以下几种:
⑴白粉病:一般发生在梅雨季节,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白色斑点,以后逐渐布满整个叶片,叶片最终变为灰色。通过改善通风光照和排水,清晨喷晒硫磺粉等综合措施就可以防治该病。
⑵溃疡病:发病时,叶片上出现圆形赤褐色斑点,枝条呈淡色,久病后叶落。施肥过多,枝叶徒长,容易引起此病。如发病,可喷洒0.4~0.2%硫酸亚铁溶液或波尔多液,应注意合理施肥,加强通风透气。
⑶炭疽病:发生初期,叶上呈现水渍状绿色小点,后逐渐扩展为褐色圆形病斑。防治方法为,喷射多菌灵溶液,改善通风透光状况。
⑷白绢病:此病发生时,在植株的茎部基部或根部出现白色绢丝装菌丝,叶片自下而上逐渐枯萎,甚至全部枯死,气温过高、空气过潮、土壤渍水,易得此病。应改善温湿状况、控制浇水,隔离病株,用石灰粉可防此病。
⑸猝倒病:发病时,幼苗基部开始出现水渍状斑块,后变为黄褐色,因为病变部位收缩而突然倒苗,传染迅速。应控制水分,加强通气,焚烧病株和土壤,可撒石灰防护。
花卉最常见的虫害有:
⑴蚜虫:个体很小,成群寄生于叶片及新梢上, 吸其汁液,并分泌一种毒液,使叶片萎缩,落蕾落花,乃至植株死亡。可人工捕杀、或喷酒600倍乐果溶液,或用烟蒂侵水喷酒。
⑵蚧壳虫:有很多种,密生在茎叶上吸取养分和汁液,使被害部位枯黄。可用橡皮擦蘸水清除或喷洒600 倍乐果溶液。
⑶金龟子:幼虫于土中蛀食根部,成虫则咬食叶片,影响花卉生长和美观。可用800倍敌百虫溶液喷杀。冬季应深耕土壤,冻死幼虫,清除杂草。
⑷地蚕:白天潜伏土中,夜间出来,食花卉根部或幼嫩的茎干,使植株枯亡。可人工捕杀或撒六六六粉于土中。 其他还有菊虎、尽蠖、青虫、毛虫等害虫,防治方法与上述相似,一般使用敌百虫、敌敌畏、乐果,稀释 600-2000倍后使用,选择晴天傍晚喷药较好。也可以用 “以虫治虫”的办法防治某些害虫,如七星瓢早、异色瓢早均可捕食蚜虫及蚧壳虫。
㈢ 常见花卉病害有哪些
(1)真菌病害。真菌病害的病症常见有白粉、锈粉、霉层、煤污等,这些病症分回别与病原生物种类答为害的特有症状相对应,如白粉病、锈病、霜霉病、煤污病等。真菌病害的病状常见有变色、腐烂、猝倒、立枯、穿孔、溃疡、叶斑、萎蔫、畸形等。
(2)细菌病害。细菌病害的病症常仅见白色或黄色的溢脓。干燥后呈灰白色薄膜,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许多细菌从病组织中溢出,并可看到颤动的小点。细菌病害的病状,多数为急性坏死,一般发病初期多有水渍状斑、腐烂斑点、枯焦、萎蔫等。
(3)病毒病害。病毒病害病状主要有花叶、枯斑、环斑、丛枝、矮化、畸形等。花叶是病毒病常见的症状,叶片色泽深浅不均出现花斑。但病毒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的症状有时难以区分,这时可借助传染性实验鉴别。
(4)生理病害。生理性病害的病状常表现为叶尖、叶缘变褐焦枯,叶片变色、黄化、落叶、落花、落果等。这种病害用显微镜检查受害组织无任何病原生物,因此是非侵染性的。这类病害常与温度、水分、肥料、营养元素、土壤酸碱度等有密切关系。
㈣ 花卉常见的细菌性病害有哪些
花卉的细菌性病害种类不如真菌的多,它们为害花卉后形成的典型特征主要的有叶斑、穿孔、腐烂、枯萎及畸形(见彩图54、55)。
彩图54
彩图55
其病原菌在病部的表现特征也不如真菌那样明显,肉眼惟一能看到的是在潮湿的条件下,病部生出的黏稠状透明黏液(亦称菌脓),黏液干燥后形成块状物。
叶斑一般表现为急性坏死,呈水渍状,病斑周围有一个黄色晕圈,如菊花、秋海棠等细菌性叶斑病。细菌性叶斑病和真菌性叶斑病有时难以区分,尤其在发病前期,菌体还未聚集到患病组织的表面,用常规的方法诊断难以进行,但我们可根据细菌病的一些特殊症状进行确诊,如细菌性叶斑病是有半透明状坏死斑,周围有黄色或紫色的晕圈,部分伴随着穿孔、疮痂等现象。
细菌性腐烂在花卉中发生较多,往往发生在球茎、根茎上,引起腐烂,如君子兰细菌性软腐病、鸢尾细菌性软腐病、紫罗兰细菌性腐烂病等。这类病害发生后,往往有一种恶臭味,且伴有患病组织黏稠的现象。
枯萎是花卉根系被破坏或维管束被破坏,而导致吸收和运输水分的能力下降,因此表现缺水枯萎的特征。细菌为害花卉,可使维管束坏死,不能运输水分,如菊花细菌性枯萎病、香石竹细菌性枯萎病等。将发病的根系拔起,用刀切开根,会发现维管束变褐色坏死。但有的真菌也可引起这种特征的病害,如香石竹镰刀菌枯萎病。区别它们的办法是:将病根洗净后,用刀切断,放置在一个盛清水的透明杯子里,过一会儿,细菌引起的枯萎病的病根切口地方就会冒出一些黏稠状物。
防治方法,一是加强栽培管理措施。细菌性病害一般为害较弱的植株,且从花卉伤口进入花卉体内,因此避免伤口、及时护理伤口和采用其他合理的管理措施都能提高花卉的抗病能力。对带病的种子、苗木、花卉应加强检查,防止栽培带病植株。对于已发病的花卉要注意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尤其是在发病前期,应及时清除,以防止病害进一步传播扩散。二是喷施药剂。用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或34%绿乳铜500倍液,或70%琥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10%脂酮粉尘剂每667平方米1千克,或5%防细菌粉尘剂1千克,喷洒。
㈤ 花卉感染细菌病害,怎么办
花卉细菌病害有多种,感染了细菌病害后决不能盲目地乱处理、乱投药。我们可以根据花卉所表现的症状,先诊断花卉感染的是何种细菌病害,了解引起该病的原因,然后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
下面以常见的细菌软腐病为例介绍一下。
一、症状
软腐病菌主要危害根和地下茎,如块根、球茎、鳞茎等营养繁殖器官。在贮藏这些营养繁殖器官时,患病的器官在干燥条件下呈干缩粉状,在湿度大的情况下,则成为一团由松软外壳包裹的腐臭浆状物,其中充满了细菌。在花卉生长过程中,植株受到侵染,则表现为叶尖变黄,逐渐枯萎,随后沿地平线处枯落,导致花卉死亡。
二、病因
该细菌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7℃~30℃。它能在水中自由游动,从块根、球茎等的伤口侵入,在寄主组织内繁殖,分泌毒素使寄主细胞坏死,从中吸取养分并不断向四周扩展,同时该细菌还分泌溶解酶,使组织整体腐烂。在贮藏球茎、块根时,如通风不良、高温高湿,该病菌就大量繁殖,造成危害。在种植此类花卉时,天气潮湿、土壤水分多、气温又高,都有利于该病菌繁殖、传播和侵入,根茎出现腐烂,造成花卉枯死。
三、防治方法
生长期发现病叶要及时去除,根茎感染较轻的部位,可用刀片削去,刀片每次都要用70%酒精(或5%石炭酸或0.1%高锰酸钾)消毒,以防传染。感病严重的根茎即淘汰烧毁。盆栽的盆和土,要进行消毒或更换新盆及土。为了防止该病发生,播种前要严格挑选鳞茎、块根等种植材料,经切除病块的材料,可用农用链霉素350~700单位/毫升浸30~60分钟进行消毒,盆栽时要用消毒土或新土。
㈥ 什么是花卉病害
花卉的病害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是由病原生物引版起的,如真菌、细菌、病毒、权类菌质体、线虫等。其中以真菌引起的病害最多。这些病害能传染称为侵染性病害。如月季白粉病、兰花炭疽病、仙客来灰霉病等。非侵染病害不是由病原生物引起的,不能传染,是由环境条件、营养因素造成的,如温度过高、过低,水分过多、过少,光照过强、过弱,肥料过多或不足,土壤酸碱度不适宜,有毒气体、农药使用不当等引起的生理障害。
㈦ 花卉常见的真菌性病害有哪些
真菌病害是花卉发生最多的常见病害,约占花卉病害的90%左右。常见的有白粉病、炭疽病、灰霉病、叶斑病等。
(1)白粉病。
白粉病是花卉最常见的病害,多发生于月季、菊花、大丽花、瓜叶菊、非洲菊等。主要为害嫩叶、嫩芽、嫩梢、花蕾和花梗。发病初期受害部位出现褪绿斑点,以后逐渐变成白色粉状物,后期病斑变成灰色。病害常造成花卉植株矮小,嫩梢弯曲,花少而小或不能开放,叶片凹凸不平,严重时叶片卷曲、干枯,甚至整株死亡(见彩图49)。
彩图49
(2)炭疽病。
多发生于兰花、君子兰、仙客来、鸡冠花等。主要为害叶片,也侵染茎、嫩梢、花蕾、果实等部分。初期从叶尖和叶边缘开始发病,在叶面上出现近圆形病斑,病斑边缘多呈紫褐色,中央为淡褐色或灰白色,后期病斑上生有黑色小点,呈轮纹状排列,严重时可造成叶片枯死(见彩图50)。
彩图50
(3)灰霉病。
灰霉病多发生于仙客来、大丽花、瓜叶菊、非洲菊、月季、翠菊、唐菖蒲、杜鹃、一品红、百合等,主要为害叶、茎、花和果实等部位。一般发病初期出现水渍状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变成褐色或紫褐色病斑。天气潮湿时病斑上长出灰色茸毛状物,严重时整株死亡(见彩图51)。
彩图51
(4)叶斑病。
叶斑病是由于花卉受到不同的病菌侵染后,引起叶片上局部细胞坏死,而表现出的斑点症状。常见的有角斑、条斑、圆斑、灰斑、黑斑、褐斑等,其中发病较多、为害严重的是真菌性叶斑病,其主要分为黑斑病和褐斑病。黑斑病主要为害美人蕉、月季等,发病后叶片上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的黑色、紫褐色或暗褐色病斑,严重时叶片变黄、脱落。褐斑病主要为害一品红、杜鹃、月季、菊花、非洲菊、鸡冠花等。发病后叶片上出现圆形或近圆形黑褐色、褐色病斑,严重时可造成大量焦叶(见彩图52、53)。
彩图52
彩图53
防治方法:①花卉生长期间,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5次即可起到防治效果。②及时剪除病枝、病叶,集中销毁。冬春季彻底清除枯枝落叶。③注意通风透光,合理浇水与施肥,提高抗病力。④在发病初期喷50%多菌灵5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防治灰霉病可用70%五氯硝基苯与80%代森锌等量混匀,进行土壤消毒,每平方米用药8~10克。
㈧ 怎样防治花卉病害
1.严格遵守植物检疫规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花卉进出口商贸及版种质资源交换利用等日权趋频繁。引种、运出、调进的花卉种子、插条、球根、苗木,必须严格检查。必须严格遵守植物检疫规定,发现检疫对象,绝对禁止引进或输出,从源头上杜绝病害蔓延。
2.加强栽培管理
充分利用各种保护设施,创造有利于花卉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促使花卉植株生长健壮,减少病原生物发生和传播的机会,不但可以降低侵染性病害的发生的几率,更能杜绝生理障害。
3.选用抗病品种
鲜切花和草本花卉种类繁多,品种也很多,其中不乏抗病品种,在引种栽培时,应尽量选用抗病品种。
4.物理防治
利用温汤浸种,用45~60℃的温水浸泡花卉种子,可杀死病原生物,利用38~40℃热处理可钝化病毒,利用太阳能高温进行土壤消毒,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5.药剂防治
选用适合药剂,正确掌握施药时期和技术。
㈨ 室内花卉的几种常见病害是什么
1.猝倒病
又称立枯病,由丝核菌、镰刀菌和腐霉菌引起。危害大多数盆栽花卉幼苗。在盆播花卉幼苗出土后(也有的在出土前)根茎基部呈水渍状腐烂,幼苗倒伏。幼苗稍长大,茎基部已木质化后被感染时,死后仍然直立,所以又称立枯病。病菌主要在土壤中腐生。是世界性的病害,我国各地普遍发生。危害秋海棠、凤仙等多种植物幼苗。猝倒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栽培管理,改善植物通风透光等环境条件;合理施肥,增大磷、钾肥施用量,不偏施氮肥;注意清洁卫生,发现病株、病叶及时剪除;及时防治害虫和有害动物。
第二,改善盆栽用土,尽量不重复使用盆栽用土。盆栽用土最好能做到高温消毒(蒸汽)或药物消毒。可用40%福尔马林400倍液,升汞1000倍液消毒土壤和工具。
第三,喷洒1∶1∶100波尔多液保护,不使病害发生、发展。发病早期喷抗菌剂,如50%多菌灵、50%退菌特、65%代森锌、75%百菌清、50%托布津等的500倍液,50%苯来特1000倍液。
2.白绢病
病原为齐整小菌核菌。发病初期茎或叶基部靠近土壤的地方变褐、腐烂,长出白色绢丝状菌丝体,呈辐射状在根际土壤中蔓延。后期长出褐色油菜籽状小菌核。常造成整株死亡。病菌菌核在土壤中可存活5~6年。该病原菌喜高温高湿,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夏季发病最重。危害君子兰、茉莉、兰花、仙人掌等多种温室花卉。全世界热带、亚热带及温室内都有发生。防治方法同猝倒病。
3.白粉病
由白粉菌引起,主要发生在嫩叶片、枝条和花蕾等部位。发病部位产生白粉,最后该处长出无数黑点,染病部位变成灰色。受害严重时叶片皱缩变小,嫩梢扭曲畸形,花芽不能开花。病原菌喜潮湿、通风不良和高温。北京地区6月份以后开始发生,7月以后叶片逐渐感染增多,7~8月为害最重。病原菌以菌丝在落叶枯枝上越冬。防治方法参看猝倒病。
4.灰霉病
由葡萄孢属的真菌引起。常危害室内花卉的叶片、嫩枝和花。被害部位产生暗绿色、褐色和紫褐色的病斑,潮湿时病部出现灰色到土黄色霉层,严重时整叶、整花或整株死亡。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温室中通风不良、光照不足、植物过于拥挤、湿度过高时容易发生。常危害仙客来、天竺葵等多种室内花卉,为温室植物常见病害。防治方法同猝倒病。
5.炭疽病
由炭疽菌属的几种真菌引起的。常危害花卉的叶片,也可危害茎干的幼嫩部分。为害多种室内盆栽花卉,如天竺葵、春兰、建兰、墨兰等。在兰花上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病斑,中心部分呈淡褐色或灰白色,边缘呈紫褐色或暗褐色,病斑上有黑点。如在叶基部发生,病斑大而数量多时,可能导致整枚叶片枯死。在幼芽上发生,常常整个芽腐烂。如遇潮湿天气,病斑处产生粉红色黏液,这是炭疽病的典型特征。夏季多雨季节和温室内空气湿度高、通风差,发病严重。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和温室内常有发生。病菌以菌丝体在病组织内越冬,在华南地区分生孢子也可越冬。防治方法参阅猝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