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插花
❶ 传统古典插花与现代化插花异同点
花,顾名思义,是指将剪切下来的植物之枝、叶、花、果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修剪、整枝、弯曲等)和艺术(构思、造型、设色等)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制完美、富有诗情画意,能再现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 换言之,插花就是把花插在瓶、盘、盆等容器里,而不是栽在这些容器中。所插的花材,或枝、或花、或叶,均不带根,只是植物体上的一部分,并且不是随便乱插的,而是根据一定的构思来选材,遵循一定的创作法则,插成一个优美的形体(造型),借此表达一种主题,传递一种感情和情趣,使人看后赏心悦目,获得精神上的美感和享受。 插花(flower arrangement)起源于佛教中的供花。所以,插花是一门艺术,同雕塑、盆景、造园、建筑等一样,均属于造型艺术的范畴。 在我国插花的历史源远流长,发展至今,已为人们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少。一件成功的插花作品,并不是一定要选用名贵的花材、高价的花器。一般看来并不起眼的绿叶,一个花蕾,甚至路边的野花野草和常见的水果、蔬菜,都能插出一件令人赏心悦目的优秀作品来。 插花艺术的起源应归于人们对花卉的热爱,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而插花艺术对中国人而言,被视为一个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之融合。以“花”作为主要素材,在瓶、盘、碗、缸、筒、篮、盆等七大花器内造化天地无穷奥妙的一种盆景类的花卉艺术,其表现方式颇为雅致,令人把玩,爱不释手。 插花的主要类型: 1.根据用途大致可以分为:礼仪插花和艺术插花。 2.根据艺术风格可分为:东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和现代自由式插花。 东方式插花又有中国插花和日本插花之分。 西洋式插花主要区分为两大流派:形式插花和非形式插花。 3.以花材性质分类:鲜花插花、干花插花和人造花插花等。 那么什么是花艺呢? 花艺就是广义的插花。更确切地讲,就是用剪切下来的各种花材和其他装饰性材料进行艺术造型的创作活动,也可称为切花艺术造型。因此,它与插花艺术的创作原理和艺术表现手法基本相同。 花艺简单的说就是把不同的鲜花和辅助材料进行合理的组合,使其在颜色和造型上产生一种人为的艺术美。 日本的“花道” “花道”是日本对插花艺术的特有称呼,实际上就是插花之意。 日本习惯将品茶、习武、书法与插花等传统技艺称之为“道”,即“茶道”、“书道”、“花道”等。正如我国唐宋时代盛行的“点茶”、“挂画”、“燃香”及“插花”被称之为“四艺”一样。 在人们心目中,普遍存在这样的观念: 即学习和掌握这些技艺,不仅能获得知识,而且更能陶冶人的情操,修身养性。但是,作为新时代的炎黄子孙,只限于继承民族的传统是不够的,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使之发扬光大。因此,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水平,才是通往这些艺术殿堂的康庄大道。 花艺与插花之间的不同点: 1.插花必须是插在容器中,而“花艺”可用也可不用容器,可以吊挂在壁面上,或直接插制在台面上。 2.插花必须以植物材料为素材,而“花艺”除用植物材料外,还可用许多非植物的装饰性材料,如金属的、玻璃的、塑料的、棉绸织品等。 3.“花艺”创作在选材、构思、造型等方面,都比插花更加广泛自由,尤其在一些大型展览和比赛场合,它被广泛应用,造型趋于大型化,很有气势,这是插花无法与之相比的。 花艺是传统婚礼上最隆重的组成部分,更是现代婚礼中最耀眼的装饰元素。与华丽的婚纱和璀璨的戒指不同,它以自然柔美的姿态、奔放的热情,演绎着每一场婚礼的盛大场面,也衬托着每一对新人的光彩夺目。它们更以自己短暂的生命,见证着每一对有情人的海誓山盟、地久天长。
❷ 中国传统插花讲究哲学注意什么
插花艺术的文学美学特质
观赏一件插花作品,不仅是看到自然的花草,更是要体验其中的形外之意。正如诗词曲赋一样,插花艺术也离不开“意境”二字,只有具备了深刻的内涵、深邃的意境,才能冲破视角的牵绊,达到形神兼备之境界。
中国古代文学讲求写意手法和中和之美,力求形神兼备,那种历代文学家所憧憬的变化莫测、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的艺术化境界,也是花艺所追求的目标。
构意。与吟诗作赋一样,插花必须先构意,即想好了要表达的主题、感情,才能寻找表现这种意境的材料,并通过运用插花原理创造出意境深邃的作品。意境的表现方法有很多,一般来说,会根据花材、造型、季节和植物自然变化、色彩等来表现。如利用柳条、水仙、桃花、牡丹、迎春等春季开花的植物来表现“春”的主题。再如以两朵月季配上独独一枝茶花枝,在红与绿,明与暗,热闹与孤寂的对比下表现大雁南飞,怨归迟的意境。
随景。创造文学作品,特别是诗词曲赋时,往往是意随景出,因周围环境的刺激有感而发,插花作品同样要考虑周围的景。具体表现在花器的选择和摆放的环境。只有花、器、景融为一体,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意境。
插花艺术与中国古代哲学
中国哲学在中国文化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宇宙、人生、生活、价值观念的看法都通过哲学思想来反映。可以说,哲学影响了文化的方方面面,也必然使插花艺术这项文化具有一些哲学特性。
插花之“静”。儒家以静为本,以虚静之态作为人与自然万物沟通智慧的渠道。如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审美观就是主张“闲和、严静、趣远”的高逸境界。“静”更是道家的重要范畴,把“静”看成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质特征,虚静则明,明则通。“静”在佛学思想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禅宗就是讲究通过静虑的方法来追求顿悟。这些思想无疑也影响到了插花艺术,想要创造和欣赏插花作品,必须保持内心的祥和宁静;此外,“静”还是一种至高的艺术境界,也是插花艺术所要表现和追求的。
插花之“乐”。钟明善先生在《中国传统文化精义》中说过,古代中国人的审美意识“是由原处的、感性的、物质生活的美感愉悦,向拓展的、理性的、精神生活的美感升华的转变,推动这种转变的主要是儒家思想的‘理趣’”。在理性的控制下寻找人生的乐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大特点。如儒家思想的乐感文化就是要找寻“活”的快乐;道家思想对人的个体生命的肯定,寻求生命存在之乐;佛教则是“大彻大悟”,尽除烦恼,到涅�彼岸,追求一种至高的快乐。中国的插花艺术,是中国“活”文化的一种代表,赏花、玩花既可以调节、丰富生活,还可以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通过与自然心灵的沟通对话来寻求内心的满足和快乐。
插花之“雅”。“雅”是在静与乐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气质,所呈现的一种神韵。“雅”是儒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礼乐文化追求的也是一种“雅”。道家和佛家也讲求雅,道家的“清”、佛家的“静”,所呈现的风韵都与雅密切相连。道家的养生修炼,佛教的清心寡欲都是雅的境界。插花艺术正是形成“雅”的一种理想途径,以花之雅来培育人之雅,人之雅寓于花之雅,人性与花性相契合,花道与人道相融汇。
❸ 想知道大家对中国传统插花有多少了解
中国传统插花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 线条造型
中国插花艺术以自然式线条型为主,可以说线为中国插花造型之骨。线的表现力极为丰富,不同线条表现不同形神,有的柔美,有的 刚劲;有的纤细,有的粗旷;有的秀雅,有的苍古。插花艺术利用自 然界千姿百态的花木枝叶,通过其线条长短,粗细,曲直顿挫,强弱相柔,虚实疏密,勾画出不同造型,塑造出了一幅幅多姿多态的艺术 插花作品。
2. 讲究意境
插花要讲究意境,如同中国画使人看了 “画尽意在”。它是作者 主观意志与客观境物相融合的艺术形式,即通过作者想像、联想和幻 想来完成形象思维过程。所以,艺术插花不是自然形象的简单重复, 也不是做花卉模型,而是要将意与境、形与神、景和情交融在一起。因此,每件艺术作品由立意和立形两个方面组成。
诚然,艺术插花的创作活动,由于受到空间范围和自然材料的局限,在意境表达上不能像绘画那样丰富、自如。同时,在插花艺术构思立意中,同样也采用了中国画借物寓意的手法,如以松表现高洁、 长青、刚强等题材;以竹表现刚直、清高、平安等题材;以梅表现坚骨、孤傲、迎春等题材;以荷表现一尘不染、洁身自好等题材•,以兰 表现脱俗清雅、与世无争等题材。
3. 崇尚自然
中国插花以自然式为主。在艺术手段上,以装饰美反映自然美,即按照植物生长的自然姿态,通过曲、直线条的组合,表现诗情画 意,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各种花木虽然经过剪裁加工和艺术装 饰,仍不失其自然风姿。
由于中国式插花讲究自然,因此构图上多数采用不对称均衡手法,避免机械对称。植物材料注意表现单体姿态,即每朵花、每根枝 条、每张叶片都要在作品中得到展示。因此,对中国插花而言,在一 件作品中,植物品种、用材数量、色彩变化均宜少不宜多。中国插花在取材上,花、枝、叶、果、藤等均可使用;就花而言,未绽的花 蕾、半开的花苞、盛开的花朵并用,以此来表现植物生命过程的 变化。
❹ 中国传统插花里最能代表传统插花水平的是哪类
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插花抄水平的是意境类。
讲究意境插花要讲究意境,如同中国画使人看了“画尽意在”。
它是作者主观意志与客观境物相融合的艺术形式,即通过作者想像、联想和幻想来完成形象思维过程。所以,艺术插花不是自然形象的简单重复,也不是做花卉模型,而是要将意与境、形与神、景和情交融在一起。
❺ 传统东方式插花特点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的创作理念与法则:
东方人性情稳重内向、委婉含蓄,艺术境界寓意隐含,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故在插花的创创作理念与法则上,其特点与风格可以用真、善、美、圣这四个字来加以概括。
一、自然之“真”
传统的东方民族酷爱自然、崇尚自然,对自然之美最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点,就是以自然界中生长的花木为表现的物象,讲求“物随原境”。“形肖自然”,这是中国国画和插花艺术的理论基础。即所表现的景观需符合万物自然生长的规律,不能含有明显的人工痕迹。正如袁宏道在书中所论述的“花妙在精神,精神人莫造,寓意于物者,自得之”,“使观者疑丛花生于碗底方妙”的境界。这样,就要求插花者深入去观察和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思考其美之所在与其美之精华,并融入个人的情感与审美,在此基础上加以提炼和表现,使作品展现出充沛的自然生命力和美感,具有能震撼人心灵的感染力,这是传统东方插花的精髓所在,所以,传统的东方插花又被称为自然式插花。
二、人文之“善”
中国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极深,而儒家美学思想是以“善”为宗旨,所以中国人的审美观也以“善”为核心,在这种文化思想的指导下,对花卉也赋予了美好的象征含义,讲求材必有义,义必吉祥,如生活中人们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以此象征傲雪凌霜、不畏严寒的品格,取梅、兰、竹、菊为“花中四君子”,以此比喻君子之儒雅、脱俗。用玉兰、海棠、牡丹、桂花来衬托“玉堂富贵”,用象征、寓意、谐音的技巧,营造一种含蓄和谐的氛围,以借花明志、对花舒怀,并给作品赋以某种命题,使作品展现一种特定的意境,这是传统东方插花所特有的风格。
三、艺术之“美”
插花创作中的艺术美包括素材美、布局美、色彩美、造型美、构思美和整体艺术美。善用木本花材,突出线条造型。如梅花因其横斜疏影、曲折多姿的姿态美,雅而不艳、幽香远逸的色彩美,逢冰雪而怒放、不畏严寒的内涵美而成为传统艺术插花的最佳素材。
花材的位置也讲究疏密有致、起伏有势、虚实结合、刚柔相济、气脉相连。如“画苑布置为妙”,“得画家写生折枝之妙,方有天趣”。
作品的色彩创意追求统一和谐的色彩效果,力求艳而不俗、雅而不淡,据环境与创作的需要,色彩或绚丽、或素雅,使人的视觉感受明快而亮丽,清新而自然。
传统的艺术插花在造型上不求规则化,在情势上任由发挥,以达明示主题为度,外形轮廓不拘泥于一定的形式,为主题服务是造型创作的源泉。
对花明志、借花舒怀,创作具有诗情画意、包含自然美和人文美的作品,是艺术插花创作的宗旨。将花的形体美与人的构思美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作品神形兼备,具有内涵美、神韵美,这是东方插花艺术所独具的艺术美。
整体艺术美是指插花作品各创作环节之间、各创作要素之间、作品与环境之间的有机配合所产生的综合艺术效果。即通过插花创作,同时创作一个高雅、浪漫、和谐的环境空间,产生一种环境艺术美。这是艺术插花的最终目的。
四、“圣”洁之尊
艺术是神圣的,艺术创作亦是神圣的,东方人认为花卉是神圣的,以一种崇敬的心惰去对待她,以花悟道、修身养性,使插花也有一种神圣感,讲求“心正花正”,进而“花正心正”。以自然之美来正人之心态,来怡情娱趣,这是真正的艺术境界。
综上所述,东方人采用写实、写意或二者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来表现花卉的姿态美、布局美、色彩美和意境美,是一种自然美与人文美相结合的艺术美。她不仅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也是一种精神享受过程。
❻ 中国古代插花做什么
在古时的中国,插花是用来礼佛的,其後经僧侣传至日本後更被发扬光大,应用到不同阶层的不同角落。远在日本的江户时代,花艺已经十分流行,在当时的社会里,花艺的工作者,几乎全部都是男性。时移世易,今时今日的香港社会里,女性的工作者比较多,不过花艺工作者当中,男女老少比比皆是,在国际舞台上,不少有名的花艺设计师更是男性。如果你到日本观光,遇到一个穿著传统礼服的年迈老伯,不吸烟,不喝酒,他说他是研究花道的;一般日本人一定会想到,他可能是一位大有来头的花道老前辈。如果视花艺为一种学问或艺术,花艺的作品视为一件作品,的确是适合任何人士的。
插花
插花,也叫花艺,和茶道一样,也是没落于本土,兴盛于他乡的传统艺术之一。中国插花艺术萌芽于先秦,于魏晋南北朝小有气象,此时,这项艺术还多是“借花献佛”——在六朝的南史中:“有献莲花供佛者,众僧以铜窑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唐宋以后,插花渐盛。唐人罗虬在《花九锡》中,较详细地记述了当时插花的容器、剪刀、浸水、和花台等。唐朝李后主(李煜)每到春天,便将宫中的梁栋窗壁、柱拱阶砌,都密布插花作品,称其为“锦洞天”。如果说唐代插花还仅仅是宫廷和寺庙的高雅艺术,到了宋代,插花艺术在民间已经蔚然成风。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写道:“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至明朝,已有插花专著问世,张谦德著有《瓶花谱》,袁宏道著有《瓶史》,此书曾1696年被译为日文,对日本插花艺术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被日本插花艺术家们奉若圭臬,被推崇为“宏道流”。袁宏道在一首《戏题黄道元瓶花斋》诗中云,“朝看一瓶花,暮看一瓶花,花枝虽浅淡,幸可托贫家。一枝两枝正,三支四支斜;宜直不宜曲.斗清不斗奢。傍拂杨技水,入碗酪奴茶。以此颜君斋.一倍添妍华。”仅用了寥寥数笔,就把插花描绘得淋漓尽致。清朝关于插花的记载有:邝璠著的《便民国纂》中的“养花法”,陈淏子著的《花镜》中的“养花插瓶法”和“香垆花瓶”.沈复著的《浮生六记》中的“闲情记趣”.以及汪灏著的《广群劳谱》,《红楼梦》中对插花的描述也不少。到了近代,战乱频仍,民生凋敝,花艺自然就荒芜了。
中国传统的插花艺术与西方花艺最大的区别在于:西方重造型,中国重意态。中国花艺强调:自然之真——保持花木的自然生态,依据季节造型;人文之善——重视其敦睦人伦的社会效益;宗教之圣——花是有助悟道的圣物,常以花供佛、以花修道;艺术之美——从选材到搭配,讲究和谐、清雅、明秀。
日本的插花艺术已有一千多年历史,6世纪时,一位名为小野妹子的遣唐史将很多中国传统技艺带回日本:字画、雕刻、文学、戏剧、园艺……还有就是供佛的“瓶花”。从中国回来后,小野妹子开办了日本的插花学校。日本最古老原始的插花学校“池坊”现在已经传到了第四十五代。
❼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定义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东方插花艺术的代表。内具备有端庄典雅的造容型、富有诗意的画面、形神兼备的意境、师法自然的手法等特点。
这种古老的艺术以群体传承的方式,见证着中国历代王朝的兴衰、传统文化艺术发展的进程以及历代风土民情的变迁。
2008年6月7日,传统插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❽ 中国传统插花的最大特点
中国式插花的基本要素
1.插花花材
自然界中能用于插花花材的种类繁多,不论是草本、木本,不论是人工栽培还是野生,不论是有生命还是无生命,只要具有观赏价值,无毒,无特殊气味,不易枯焉,能应用在插花制品中素材的统称为插花花材。
2.插花花材的分类 根据花材的外形可分为线状花材、团状花材、特殊形态花材、散状花材、叶材等,它们在中国传统插花中作用各不相同。
3.插花中线状花材(枝材)形态 外形呈长条状和线状,构成插花造型基本轮廓的框架。有的是花序呈长条状,如唐菖蒲、蛇鞭菊、金鱼草等。有的枝干呈长条状,如银芽柳、竹、梅花等。有的枝叶和花簇生成整体的长条状,如天门冬、常青藤等。
线状花材(枝材)在传统插花的表现特点
1.用花量少,以线状花材(枝材)为主,追求线条美,用色清雅由于受古代书画的影响,传统插花根植于诗、画、园林,以直觉思维为主,求善达意。以自然的线条造型为主,即按植物生长的自然姿态,通过各种曲线、直线的组合,表现诗画意境。因此,线状花材(枝材)是中国传统插花的造型框架。线条的表现力极为丰富,不同的线条表现不同的形神,有柔美、刚劲、纤细、粗犷、秀丽、 苍老。通过线状花材(枝材)勾画并塑造出多姿多态的插花艺术作品,能较好的体现出中国插花诗情花意。
2.注重意境 正如中国绘画艺术中的“意在笔先、画尽意在”,中国传统插花同样具有这一艺术特色,它是作者主观心意与客观景物相融合的艺术作品,是将意与境、形与神、景与情交融在一起,因此,每件插花的艺术作品由立意与立形两个方面组成。
3. 注重容器 道具和环境的配合插花容器是传统插花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容器的质地、形状、色彩可以选择,从而为插花艺术创造了更丰富多变的条件。中国传统插花必须讲究整体效果(如生活四艺——插花、挂画、点茶、燃香)。古人要求花、器、几架三位一体。
中国传统插花中花材的整理与加工
在中国传统插花中,线性花材(枝材)插制作品主要表现作品的意境美、自然美。为了表现中国式插花框架富于变化,符合作品设计要求,线性花材(枝材)在自然界生长不可能完全符合设计要求,这就要将线性花材(枝材)进行人工处理加工。在整理加工时,要尽量符合植物生长规律,人为加工不留痕迹,枝材要去掉平行枝、重叠枝、交叉枝、残枝、病虫枝或叶片,使线性枝条更美观,保持花材干净整洁美观。
加工方法如下:
1.弯曲法 对于比较粗大的木本枝条来说,枝节和芽的部位以及交叉点处都易折断,故应避开。加工时可在需要弯曲地方的背面先刻1~2个V字口,深度视枝的大小,并嵌入小楔子使之弯曲。
2.折枝法 一般可用双手握住插花的木本花枝,大拇指顶着要弯的部位稍朝反向用力折,当枝条发出折动的声音时即可,并用与枝条同色的胶带捆扎,切不可把枝条折断。
3.缠绕法 对于枝条既粗又较软的花材,可根据枝条的粗细选用不同型号的铁丝进行缠绕,缠绕后双手握住,用拇指进行按压使之弯曲,并用与枝条同色的胶带或叶片掩盖铁丝的痕迹。
4.按摩法 软枝较易弯曲,只要用双手大拇指放在需要弯曲处、慢慢揉动枝条即可;也可在弯曲部位进行火烤,然后放入水中冷却。
❾ 日式插花与中式传统插花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中式插花
(一)起源
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起源。隋唐时期花卉艺术兴盛。中国佛教礼仪中的插画,是日本花艺起源的最初研究对象。后来,除了宗教活动之外,插花艺术的发展也开辟了一个新的局面,形成了一门在社会各阶层广泛流传的特殊艺术。中国传统插花比日本插花更注重意境的表达。不仅追求花的自然美,而且追求意境美和精神美。花卉具有人类的情感,每一种花卉材料都具有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人们的情感、信仰、意志,充满了中国的诗歌和绘画。
中日插花的区别
从中日插花的整体结构来看,虽然插花的骨架布局有所不同,但实际上都源于中国最早的景观审美意识,其基本精神是天人合一,这是东方独特的自然哲学观念。因此,中日插花的许多特点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