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日本花艺主题

日本花艺主题

发布时间: 2023-05-28 13:12:46

㈠ 日式插花与中式传统插花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中式插花

(一)起源

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起源。隋唐时期花卉艺术兴盛。中国佛教礼仪中的插画,是日本花艺起源的最初研究对象。后来,除了宗教活动之外,插花艺术的发展也开辟了一个新的局面,形成了一门在社会各阶层广泛流传的特殊艺术。中国传统插花比日本插花更注重意境的表达。不仅追求花的自然美,而且追求意境美和精神美。花卉具有人类的情感,每一种花卉材料都具有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人们的情感、信仰、意志,充满了中国的诗歌和绘画。

中日插花的区别

从中日插花的整体结构来看,虽然插花的骨架布局有所不同,但实际上都源于中国最早的景观审美意识,其基本精神是天人合一,这是东方独特的自然哲学观念。因此,中日插花的许多特点基本一致。

㈡ 常见的插花类型有哪些

常见的插花类型有哪些

插花艺术,即指将剪切下来的植物的枝、叶、花、果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修剪、整枝、弯曲等)和艺术(构思、造型、设色等)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制完美、富有诗情画意,能再现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插花艺术的起源应归于人们对花卉的热爱,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下面我整理了常见的插花类型,供大家参阅。

插花类型

一.根据用途大致可以分为礼仪插花和艺术插花

礼仪插花是指用于社交礼仪,喜庆婚丧等场合具有特定用途的`插花。它可以传达友情、亲情、爱情,可以表达欢迎、敬重、致庆、慰问、哀悼等,形势常常较为固定和简单。

艺术插花是指不特别的要求具备社交礼仪方面的使用功能,主要用来供艺术欣赏和美化装饰环境的一类插花。

二.根据艺术风格可分为东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

东方式插花有中国插花和日本插花之分

中国式插花

中国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插花到唐朝时已盛行起来,并在宫廷中流行,在寺庙中则作为祭坛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时期插花艺术已在民间得到普及,并且受到文人的喜爱,各朝关于插花欣赏的诗词很多。至明朝,我国插花艺术不仅广泛普及,并有插花专著问世,如张谦德著有《瓶花谱》,袁宏道著《瓶史》等。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到明朝,已达鼎盛时期,在技艺上、理论上都相当成熟和完善;在风格上,强调自然的抒情,优美朴实的表现,淡雅明秀的色彩,简洁的造型。清朝插花艺术在民间却得不到重视、发 展和普及。中国的近代由于战乱等诸多因素,插花艺术在民间基本上消失。一直到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鲜花才逐步回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东方式插花崇尚自然,讲究优美的线条和自然的姿态。其构图布局高低错落,俯仰呼应,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畅。按植物生长的自然形态,有直立,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

特质

自然之真:依花草树木之自然生态,掌握季节之变化。

人文之善:经济效用、敦睦人伦、花卉德性(花文化)。

宗教之圣:以花供佛、以花修道、对花之崇拜。

艺术之美:花材艺术、花卉艺术、整合艺术。

类型

园花:种在花园中,考虑植物艺术的生长姿态。

盆栽:种于盆、钵中,根部尚存可与花卉搭配。

秉花:把花当饰品,讲究衣饰和花卉之搭配。

佩花:将花插在头上或襟上,注重花卉和衣饰之关系。

篮花:插置于篮中,注意花和花篮的亲托效果。

瓶花:折花置于水盘或花瓶中,较具时代意义,是世界花艺中主要的一类,有盘花、瓶花。

果供(供花):以果实为主,极富教化和艺术。

日本式插花

西元六世纪时,推古天 皇派特使(相当与今日的外交官)小野女未子到中国做文化交流亲善访问,他回日本时带了很多中国的字画、雕刻、文学、戏剧还有园艺及供佛的瓶花等。小野女未子是一位出家人,住在京都六角堂小池塘旁的顶法寺,日本第一个插花作品即在此完成。从此日本有了插花学校的兴起。名称叫做“池坊”,乃源于池旁之意。池坊是日本最古老原始的插花学校,现在的负责人是池坊第四十五代——池坊专永先生。

要旨

奉献:有如大自然界将花和树最美的一面无私地献给人类。

耐性:把一枝一花放在最适当的地方,需要宁静的心。

精力:收集花材处理枝、茎、叶均需要充沛的精神。

专注:要抛开繁琐,才能真正创造完美的作品,所谓精神所至,金石为开。

智慧:自我训练到花、人成为一体,达到纯静的程度,日本的花艺依不同的插花理念发展出相当多的插花流派,如松圆流、日新流、小原流、嵯峨流等各自拥有一片天地与西洋花艺完全不同的插花风格,可以说是花艺界里具有影响力之艺术。

西洋式插花

西洋式插花也称欧式插花,它的特点是注重花材外形,追求块面和群体的艺术魅力,作品简洁、大方、凝练,构图多以对称式、均齐式出现,色彩艳丽浓厚,花材种类多,用量大,表现出热情奔放、雍容华贵、端庄大方的风格。起源于地中海沿岸的西方插花,早在公元2000年时尼罗河文化时期。从古希腊直到罗马后期,经历了中世纪的文化停止时期,十四至十六世纪才奠定了现代西洋式插花的基础。

西洋式插花区分为两大流派:形式插花和非形式插花,形式即为(传统插花),有格有局,以花卉之排列和线条为原则;非形式即为(自由插花)崇尚自然,不讲形式,配合现代设计,强调色彩,传统式适合特殊社交场合,自由式适合于日常家居摆设。

;

㈢ 中国插花和日本插花有什么区别

表现力极强是东方插话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而起该艺术形式经过了长时间的锤炼和锻版造,文化底蕴及其深厚,权历史悠久,早在我国古代就有了丰富的插花艺术生活,而且,日本的插花在世界上也是远近闻名的,而且,日本花艺流派极多,更是以花道命名。

东方式插花分为中国式和日本式插花两种,其发源为中国佛教的供花,后流传于日本,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东方插花中两种分支的艺术形式。中国式插花自清末期战乱开始,艺术形式进入停滞、倒退的阶段,直至新中国成立,社会经济复苏后,随着人民物质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才使得中国式插花再次焕发生机。

日本式式插花讲究“师法自然”,虽插花技艺为人所用,但造型多追求构图完美、线条流畅、抽象概括、底蕴深厚、不含匠气,突出其万法自然的意味。故而欣赏东方式插花,多能感悟生命与自然的美好,激发人们对“生”的思考,意境千变万化,韵味无穷。

㈣ 日本花道的五种基本花型及其特点

日本花道的五种基本花型及其特点

日本花道最古老,最大的流派有池坊花道会,其代表花型有“立华”“生花”“自由花”,其次为小源流,其代表花型有盛花和投入花;草月流也是主要流派,其不同点是主张插花材料的多样性。下面我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日本花道的五种基本花型及其特点吧!

日本插花在日本称为花道。在漫长的历史阶段,日本插花艺术得到蓬勃发展,形成了许多的流派。每种流派都其代表花型。最古老,最大的流派有池坊花道会,其代表花型有“立华”“生花”“自由花”,其次为小源流,其代表花型有盛花和投入花;草月流也是主要流派,其不同点是主张插花材料的多样性,因此,其花型多为构思新颖,活泼多变的自由花。五种基本花型中以“立华”和生花最富有日本花道的特点。

“立华” 意思为竖立的花,它的真正意境是表现自然山水之趣,为日本插花的元祖,起源于16世纪。其传统花型一般由7-9枝花材构成,以松,桧,柏为主要的花材,左右对称而竖立,构图严谨。各花枝有自已的长度,位置和伸展方向,基部必须竖直插在一起,位于容器中间。此种花型过于复杂严谨,适合于古色古香的环境下摆放,现代插花较少应用。

“生花” 意思为生长的花,起源于18世纪。花以真,副,体三主枝构成不等边三角型。真代表天,副代表人,体代表地,天地调和而孕育生命。池坊生花按三主枝的角度不同,把花型分成“真,行,草”三种。“真”取立姿,表达端正,净肃的美态,花器采用细口或寸筒型,适于插曲线少的草木,其弯曲度一般不超出花器之外。“草”取潦草形态,表达自由,奔放的美感,或横展或下垂,表现特殊的生长姿态。“行”取“真”和“草”的中间态,表达舒畅,快畅的美感,极似中国书法的精妙变幻。生花的最大特点是花材少而精,构图简洁,运用流动的线条,精美的花器来表现花材生长的自然美。手法也应注意花材基部仍须竖直插在一起,位于容器的中间。

“盛花” 意思为盛放在浅盆的花,起源于19世纪后叶,由小源流创建。盛花的特点是把花插在水盘或广口花器内,在显现量感和色彩美的同时,主要表现自然的景观美。盛花插制时,还要注意整体的紧凑感,在水际和插口处要作适当的装饰。

“投入花” 投入花产生于17世纪中叶的江户时代。投入花是将草木插入高型花器,一般用长瓶,长壶为花器。投入花以表现枝形,花茎的线条美为主,展现花木风情。投入花不用剑山固定花材,用花枝撑在瓶口,将花直接靠在花器内壁或底部使之稳定。因此,花材固定有一定难度,所以要特别注意花材与花器的平衡。

“自由花” 自由花于1926年由草月流创建,又称前卫花。自由花突破了传统的插花形式,强调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创造更为自由。其花材可以任意使用,不仅有自然材料,也可以用植物以外的装饰性材料;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受传统花型束缚,其作品常强调美的夸张,因此,常用抽象的,富于想象的手法自由创作,达到作者想要追求的自然美和抽象美的境界。

日本花道池坊流的代表花型:立华

立华是池坊流的代表花型,意思为竖立着的花。真正意境是表现自然山水之野趣。一般由7-9枝花材构成,以松、桧、柏为主要花材,左右对称而竖立,构图严谨。注意花材基部须竖直插在一起,位于容器中间。

池坊插花中最古老、最主要的花型。立华起初是书院壁龛的装饰花, 是池坊专庆在室町时代创造的, 伴随壁龛的出现而存在至今。进入平安时代后, 贵族们在寝殿造宅邸中把花草插入瓶中赏玩。相继的濂仓、室町时代时, 出现了新的住宅形式——— 书院造, 设有壁龛、交错格板的格橱, 而作为壁龛装饰的插花也占有了重要的地位[ 5] 。在江户时代前期, 不仅在官宦、武士中, 而且在商人阶层中也得到普及。在空前的盛况中,“立华正风体”的形式得以完善, 并被确立下来。此后, 立华成为了日本最主要的插花形式, 至今建立了悠久传统。

立华采用的`是松树、桃花、竹子、柳叶、红叶、扁柏等。之所以称为立华, 是从草木升高的姿势而采取竖立的形式, 要用铁丝来调整花木素材的姿容, 其意图在于再现一种自然的景致。立华的构成复杂严谨, 各枝条的位置和伸展方向都有一定的顺序, 不可以前后倒置, 一般由真、副、受、正真、见越、胴、控、流、前置等9 个主枝和后围、木留、草留3 种补枝组成, 大型创作还有大叶、草道等, 其构成“立华”的7 ~9 个基本部分组合起来的花型图, 就要在一个花瓶里把许多互相对立而又相辅相成的材料配置好, 以表现自然景色之美。

根据真枝的形态, 立华有3 种形式: 真枝垂直水际上方的称为直真、真枝弯曲者称为徐真、如分作两株同插于一盘中的则称为双株立华。

池坊插花恪守日本留花艺术传统, 以“立花”( “立华”)为主, 枝条数目奇不取偶, 一般9 条枝条最为常见, 这9 条枝条各安排在上、中、下段, 形成特异的格调, 插时各枝有一定的顺序和位置, 不能前后倒置, 总体成垂直并稍成圆柱型, 插花构图着眼点在于线条的构成, 讲这线条美。

池坊流昔日只作为一种供花的样式, 现今已成为插花艺术的一大流派, 并在形式上有了不少的改进。在池坊中, 立华是最主要的花型, 意为竖立着的花,具有超凡脱俗、严肃华贵的气质和造型, 以一种抽象性的意念, 模仿自然山水, 通过枝条的空间伸展, 充分体现大自然的韵律美。池坊的立华是在花瓶上再现高高耸立的群山和宽广辽阔的原野, 各式各样的花草树木竞相争芳, 一派和谐的风景,体现这种情趣。

现代立华——— 立花新风体

立花新风体, 是在保持池坊传统立花所拥有的美感和造型的同时, 为适应现代社会趋势而创作的一种插花方式。随着现代居住空间的变化, 特别是在公寓、大厦等密集型住宅里面, 没有壁龛的家庭很常见。兼有装饰插花、待客、鉴赏场所功能的壁龛发生结构变化时, 为使插花能够适应现代居住环境, 池坊提出使用洋花新的进口材料, 创作了现代立华、生活中的立华。在2000 年, 由当代家元专永宗匠发表而诞生的“立华新风体”, 为具有古老传统的插花形式——— 立华注入了新的生命, 其最主要表现在传统美感与传统结构式样两个方面:

一是传统的美感。用心观察花草树木, 通晓植物自然生长规律, 在形态上重视山野水边自然生长的花草树木的美好姿态。

二是传统结构式样。立花中各种花材各得其所、共同生存、由小见大, 以瞬间印象象征永恒的方式来表现大自然的真谛。花草树木通过不断地生长达到均衡。制作时在保持花材自身自然形态的同时表现出整体的和谐, 将各种花材各自独特的特点组合在一起, 观看时会发现这种组合中的各自特性相互并存产生的刺激或共鸣。为了把形态多种多样、风格不同的各种花材融合在一个统一的作品中, 制作前必须充分了解其在自然中产生的动感, 及植物由此而显示的独特姿态。

日本三大主流花道之一——草月流

1927年,被日本花道界称为花道“毕加索”的草月流创始人河原苍风,以强烈的革新意识冲破插花界的清规戒律,号召插花者在掌握了基本传统插花造型的基础上,摆脱花型的束缚,尊重自身个性和内心感受,进行大胆地自由创作。他的这一举措,使流行于贵族阶层、代表着身份和修养的插花迅速融入了市民生活,草月流也成为今天日本三大主流花道之一。

草月流自从日本传统花道中脱颖而出,一直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它引领时代潮流,洋溢着清新前卫的气息。草月流的宗旨是:“随时、随地、无论是谁,无论为谁、无论用什么素材,都可分享”。草月流作品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常常可见一些出乎意料而千变万化的异质素材,石头、铁艺、纸张、绳子、泥土,甚至各种塑料制品,这些不包含在传统插花范围内的材料,都可用来做插花,而作品造型更是不拘一格,大的可达两层楼高,小的则适合装饰居室,它真正让插花无所不用,无所不在。

2001年,草月流第四代家元(掌门人)河原茜继任以后,立志“让更多的人感受插花的魅力”,大力推进草月插花走进社会生活,把草月流的花插到了各种类型的建筑空间及露天广场;将作品广泛应用于装饰商场、古典与现代风格的舞台等。她还开创性地将插花表演与音乐、舞蹈、书法结合,配以舞台灯光特效,推出综合性舞台节目,并在全国各地巡演,足见她不懈追求新颖插花模式的激情。

日本花道古流的代表花型:生花

古流生花: 富士山

花材: 龙柏

花器: 镂空铜花瓶、木花台

生花是古流的代表花型,也称格花。意思为生长的花。花以真、副、体三主枝构成不等边三角形。真代表天,副代表人,体代表地,天地调和而孕育生命。生花的最大特点是花材少而精,构图简洁,运用流动的线条、精美的花器表再现花材生长的自然美。注意花材基部仍须竖直插在一起,位于容器中间。

古流是江户时代(17世纪)中期新兴的插花流派。当时儒家思想盛行,讲究阴阳五行学说,以天地人来表现伦理教义。这种思想也反映到插花的格式中,谓之“生花”或“格花”。古流造型讲究格律,并使用古典花器,一般是专用的竹花器或铜花器,并配有专门的花台。古流的最高花型是“生花”,一般采用单一的自然花材,以绿色的松、叶和简单的枝条为主,造型规则严谨,突出古典雅致和格律之美。

古流中又有许多不同的派别,如尚山古流,古流松应会等等。

生花是使花保持生命力的表现方法,使用的是鲜花。江户时代中期,作为招待客人的生花已经诞生,它主要被放在壁龛上。和投入法、盛花不同之处在于茶花的器具象征着大地。生花主要表现的并不是花木局部的美,而是其伸展开来的生命力。品格高尚、绚丽、端庄是生花的特征。

生花,是由天、地、人三才所构成,「天」最高,且富领导作用,居中央位置,称为「真」。「地」安定、有力、居低位置,称为「受」或「留」。「人」表现动态,居天地之间,位居中段,称为「流」。古流生花基础形态是真、受、流三枝,加上真前、留,而成五枝的型态。

日本花道草月流的代表花型:自由花

自由花,草月流创建。意思为如草之亲切、月之明亮。又称前卫花。突破传统的形式,强调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创造更为自由。常强调美的夸张,用抽象、富于想象的手法自由创作,达到作者追求的自然美和抽象美的境界。

其花材可以任意使用,不仅有自然材料,也可以用植物以外的装饰性材料;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受传统花型束缚。

自由花是从"盛花投入"派生出来的现代花形,所以自由花也可说是现代的"盛花投入"。自由花没有立花和生花在花材等方面的种种制约。各流派只要合乎本派的基本型,可以自由地大胆创新,它的特点除了色彩本位与自然本位外也很注意造型,是这三者结合起来的的有现代化感觉的花形。

在形态上它可以是直态,也可以是斜态或垂态。吊在檐前或天花板上的"吊花"或挂在壁上或柱上的"挂花"都属于自由花。自由花不仅花器多种多样,花材上也引进了人工的物质。如在花中配上金银的纸捻或金属物。有时还人工使某种花材脱色。

“自由花”长于个性和表达,因此更适合于当代环境和趣味。“自由花”粗略地可以分成自然主义、抽象派等风格,但都尊重各种原材料的美和基本特性,以新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特定的效果和情绪。因而,它所具有的创造性是无穷无尽的。同时也体现了社会的发展为插花艺术如何表现本时代的精神带来了新的课题。

草月流是近世新流派,不局限于花卉与植物等素材。初代敕使河原苍风(1900~1979)诞生在花道世家,是花道家勅使河原久次的长子,幼小时便受到插花的指导,表现出卓越的天赋受到各方注目,对于父亲传统插花形态保有疑问,随后1927年春,打出教授“盛花”的看板,创立了“草月流”。

花道——日本插花艺术的艺术风格

1、崇尚自然

日本传统插花崇尚自然美,其历来出现的各种插花形式,如其代表性的立华、生花、自由花等形式,其主流都是表现自然的。并以是否自然为其品评标准。这与中国传统插花是一脉相承的。

2、注重严格的形式

日本传统插花注重严格的形式,特别是一些代表性形式,如立华、生花、新风体等,其每一形式都有具体的花枝数、每一花枝都有自己的名称,都有在造型中所起作用的明确规定,使用什么花材,是草本的还是木本的、在花器中插作的位置和顺序、花枝的长短、插置角度和朝向等,都有严格的界定,不容丝毫违反。不同的古典流派,它的代表性插花形式都有区别。

3、全民普及,插花进入千家万户

日本举国上下皆爱插花,插花可以陶冶性情、培养审美能力、丰富生活情趣、美化生活环境,成为日本的“国艺”,据说日本喜爱插花的人口达到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每一家庭一进门的玄关处,都有放置插花的部位,常是家庭主妇表现插花才华的主要场所,经常都要保持优美清新的外貌。因此,插花成为女孩子出嫁前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艺,就像中国过去少女出嫁前必须学会女工一样。如果插花技艺出众,会受到夫家的宠爱,相反若插花不好,也会受到轻视,认为缺乏教养,丢了夫家的脸面。所以,在日本的城市中到处都有家政学校传授插花。

4、插花流派众多,各具特色

日本插花的发展形成众多的流派,号称有三千多个,这是插花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百家争鸣,才能百花齐放,百花齐放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各阶层人们的不同审美需求,推动插花艺术向前发展。日本传统插花的开创者是池坊流,是日本成立最早的流派,称为“日本插花的本源”,有500多年的历史,许多流派都是从池坊流演化出来的,现有会员达100多万人。现任家元是池坊45世华宗匠池坊专永。其他的主要传统流派有未生流、嵯峨御流、古流、宏道流等。这些日本传统插花流派为适应人们现代生活的需要,也都有现代插花的形式出现。

5、技艺精湛,干净利落

日本传统插花插作技艺精湛,造型准确,一丝不苟,不落人为加工的痕迹。每一传统造型对花材的种类、长短、插作顺序、在花器中的位置、方向角度、都有不容擅动的规格要求,对插作技艺提出要求极高。如沈复在《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提出的“起把宜紧”,“瓶口宜清”的瓶花插作原则,在日本传统插花中,得到灵活运用,并且作到了极致,在作品基部,都形成一个长约10cm的圆柱状的水际,造型仿佛从花器中怒起,干干净净,利利落落,大大提高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其技艺之精湛令人赞叹。同时也有些许千篇一律,不够自然的感受。

;

㈤ 东方插花艺术的特点和操作要诀

东方插花艺术的特点和操作要诀

东方插花艺术选用的花材简练,不以量取胜,而以姿和质取胜。不仅着力表现花朵的美,并且十分重视枝、叶和果实的简洁优美的图形。作品形体小巧玲珑,色彩朴素淡雅,主题思想丰富多彩,意境含蓄深远,耐人寻味和遐想,这一特点更是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特长。造型无风格化,不拘泥于一定的格式,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是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独有的特色,它深深地影响着东方插花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尤其对日本古典插花艺术风格的影响更大。日本民族在学习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原理、手法的同时,结合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培育和发展了具有本国特点的插花艺术——日本花道。构图严谨,形式风格化成为它独有的特点,也是不同于中国传统插花艺术风格的最主要的一点。概括起来讲,东方式插花艺术,特别是传统的东方式插花艺术,以秀丽多姿、清雅绝俗著称于世。

东方插花艺术的特点

①流行于亚洲等国度,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国家。

②用花种类多,每种素材的用花数量少,花枝疏朗。所取素材广泛丰富,无论花朵花序、枝条叶片、果实果序,都可以作为素材使用,但是作品中每种素材的用花量相对比较少。在素材的'插制中,以掩映疏落有致见长(图1-2)。

③作品轮廓自然清新,不求固定形式。在构图上崇尚自然,采用不对称式构图法则,讲究画意,布局上要求主次分明,虚实相间,俯仰相应,顾盼相呼。作品素材丰富,借素材和独特的造型设计,来表达一种外在与内涵的统一美。以线条造型为主,追求线条美,充分利用植物材料的自然形态,因材取势,抒发情感 ,表达意境(图1-3)。

④色彩淡雅脱俗,清丽绝伦。由于作品禀赋东方传统艺术的精华,色彩以清淡、素雅、单纯为主,提倡用色的轻描淡写。避免重彩华丽的插花色彩处理(图1-4)。

⑤作品表达一种含蓄的意境美,创意一种思想与精神内涵;作品意境含蓄婉转,清丽高雅。注重意境和内涵思想的表达,体现东方绘画“意在笔先、画尽意在”的构思特点,使得插花作品不仅仅具有装饰的效果,而且达到了“形神兼备”艺术境界(图1-4)。

⑥作品的风格以清雅绝伦、超凡脱俗见长。注重花材所表达的内容美、意境美。讲究借物寓意,以形传神,表现诗情画意,这是传统插花艺术的精华所在(图1-5)。

东方式插花艺术的制作要诀

①花枝和花器尺寸比例要适当。在制作篇有具体说明和规定。

②花叶宜斜不宜直。花与叶的姿态,总宜倾斜,而不能直立。至于斜度怎样才算理想,则要看具体花器大小、形式而定。

③章法宜疏不宜密。插花,多少都该表现画意,章法决不可太密。密则有窒息不通风的感觉,疏则花叶容易表现美态。

④花枝主次应分明。在剪花枝时,要选一枝具最佳观赏效果的花枝作为主枝,其余的作副枝和陪衬枝,以补充主枝的不足,使其更见充实,使构图取得平衡效果。

⑤花朵分配要均匀。无论主花或宾花应考虑互相呼应,花朵分布匀称。主枝、副枝和陪衬枝的搭配要适当,并构成一个整体。

;

㈥ 世界著名的花艺流派有哪些

世界著名花艺主要有八大流派:
1.法式自然系花艺流派

2.英式花艺流派
3.德式架松花艺流派
4.美式花艺流派
5.日式花艺流派
6.中式插花
7.韩式茶插花
8.泰式插花

㈦ 花艺的流派

花艺抄流派: 花艺流派繁多,按区域划分,有欧洲花艺,日本花艺,西方现代花艺,中国传统花艺等。
日本花艺代表:千景花艺(草月流)千景花物语的艺术设计总监饭冢千景老师把日本草月流花道与欧洲花艺设计结合起来,形成了个人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千景花艺。
日本池坊流花艺是日本花艺的起源,是日本所有花艺流派的基础。
西方现代花艺是技法与材料的结合。相比传统花艺来说,现代花艺作品的造型、设计方式、花器搭配等更加灵活多变,可以说它在设计与创作方面有无限可能。
中国传统插花是日本插花的始祖,唐朝时期中国插花开始传向日本。

㈧ 花艺设计之日本花道

日本花道流派知识「花道」又称「华道」,「华」乃「莲华」之简称。古人在佛前供奉人工制「莲华」,称「供华」, 「花道」就是从「供华」演变而成。随着佛教从中国传入日本,与佛教相关的仪式及装饰美术,也同时传入日本。将天然花草放在器皿中做装饰,是日本人与生俱来 的爱好。人工制「供华」缺乏生气,日本人很自然地想到用天然花草做替代。插花技术大约始于奈良时代(西元八世纪)。但真正发展,应该是在平安时代(西元十 二世纪)。平安贵族将唐朝流行的「斗草」技艺和式化,改成「花合」和「草合」以插花技艺的高低,睹输赢。并将宋代的「斗茶」技艺也改成日式「茶合」。

「插花」刚开始时并无章法,只是将花草放入瓶中,叫「投入花」。随着人们不断研究,在南北朝时代(十四世纪),出现了「立花」,就是把开着花的枝条 垂直插入花瓶内。在室町时代,「立花」技艺在贵族的推崇下,向「花道」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室町中期(一四四五年),富阿弥氏编出了第一部「立花」法式书 「仙传抄」。「立花」己不再是「供华」,而成了贵族前客厅里的一种摆饰。

室町中期出现了一名花道大国手-专庆,他在顶法寺六角堂的池坊创立了「池坊流」立花流派。「池坊流」一直延续至今。到了江户时代,天皇更让插花高手出席「大立花御会」。在僧侣和町人中的插花高手,视出席该御会为无上的荣誉。

室町中期,大德寺一休和尚的弟子珠光,在草庵的小屋内设置茶室,并用「投入花」装设茶室。珠光编写了第一部「茶事法式」,而茶室内的插花便称作「茶 花」。桃山时代(十六世纪中叶),日本茶道始祖千利休使「茶花」得到普及。「立花」过于豪华,属贵族的玩物,而「茶花」则较平民化。

至于现在最为人道的「生花」,却是在江户时代(十七世纪),受儒家思想影响才产生的。「生花」讲究「三才五行」,即以天、地、人,金、木、水、火、 土来命名花形。「生花」还采用了矫枝技术,使花草树枝更增添了曲线美。「生花」广受欢迎,连「立花」始祖的池坊流后人也不得不在生花上下功夫。

明治末叶到大正时代,出现了「盛花」。「盛花」是在「生花」的基础上,加进西洋多彩鲜艳的花草。「小原流」、「安达式」就是「盛花」的主要流派。「生花」流派众多,有「远州流」、「古流」、「未生流」、「草月流」等上千流派。

历经数百年,普通的插花行为形成了一种「道」,「花道」象「剑道」「空手道」、「茶道」、「书道」、「香道」、「陶艺道」……一样,学习技艺的同 时,更注重品行人格的修养。立花书院壁龛的装饰花。是池坊专庆在室町时代创造的。采用的是松树、桃花、竹子、柳叶、红叶、扁柏等。之所以称为立花,是从草 木升高的姿势而采取竖立的形态。要用铁丝来调整花木素材的姿容,其意图在于再现一种自然的景致。生花使花保持生命力的表现方法,使用的是鲜花。

江户时代中期,作为招待客人的生花已经诞生,它主要被放在壁龛上。和投入法、盛花不同之处在于茶花的器具象征著大地。生花主要表现的并不是花木局部 的美,而是其伸展开来的生命力。品格高尚、绚丽、端庄是生花的特征。投入插花法在深深的花器里插上花枝,使其保持自然形态,就像是随意投入似的,所以取了 这个名称。有吊在壁龛上、挂在柱子上和放在壁龛下面三种形式。盛花用水盘或篮子,将鲜花装满这些器具,由此而得名。明治末期,由于西洋花的栽培和西洋建筑 的增加,才想出这种不限于壁龛装饰的盛花插花法。其流派有小原流、安达式等。盛花可以说是现代插花艺术的主流。

日本插花分为日本花道和现代花艺两类,日本花道又可分为各个流派比较有名的有池坊流、草月流、小原流等20多个,全日本的大小流派据说了2千多个, 流派之间是不举办比赛的,因为没有可比之性。代表现代花艺的是日本 花艺设计 师协会(NFD)和日本花丁间协会。现代技艺的作品则以西洋花艺为主,同时也融 合了东方插花手法,突出表现为花型条块状多、花型碎、色彩丰富。虽然花艺师在造型时对花器花材都做了精心的选择和修饰,但由于手法巧妙和创意独特,在最终 作品成型时,却给人一种虽为人做、宛如天成之感。

参考文献:1台湾花卉园艺月刊2林圆观 1992 四季压花3林辉庆 1988 花卉欣赏栽培

㈨ 日本插花有哪些花型

插花是日本传统的“花道”艺术。西方插花强调花的数量和色彩,而日本插花强调的是花、枝、茎、叶综合的自然造型美及时间、季节和时代特征的体现,具有东方的静谧、淡泊、抒情、含蓄的传统风格。
日本人认为:在大自然中生长的植物,更能体现适时的自然生态美。因此,他们选用的插花材料,都采用野外生长的天然树叶,乔木、灌木枝条和草花,而极少用暖房中娇贵的花朵。同时,日本人都视盛开的花和叶为即将凋谢的象征,所以,只在表现“过去”主题的插花中,与荚果、干叶一起选用。要表现“现在”主题,他们通常选用半开的花和完整的叶,而叶芽渐展的花叶枝条,总是倍受日本人偏爱。他们认为这不仅能展现出植物生长茎络的线条美,而且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活力感,是“未来”题材必不可少的插花材料。
插花艺术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每逢国定假日,日本都有规定的插花表演。大多数家庭的庆祝活动,也有相应的插花造型。欢度新年总是用松和白菊插花,过少女节用盛开的桃花,儿童节用鸢尾等等。而不同的季节,也有不同的造型:
强烈的曲线造型———春天;丰满奔放的造型———夏天;稀疏的造型———秋天;休止沉静的造型———冬天。

㈩ 日式插花与中式传统插花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中日式插花的总体构造之后,其实会发现尽管在细分到各类花型的骨架布局会有不同,但事实上二者均源于最早的中国山水审美意识,其立意布局等大都借鉴于中国山水画、书法的构造布局技法及传统的儒家哲理,重视插花花枝的姿态及神韵,造型注重线条、潇洒自然,多为不对称的均衡构图,清闲淡雅,超凡脱俗。基本精神就是“天、地、人”的和谐统一,这是东方特有的自然观念和哲学观念。因此中日插花的许多特点基本是重合的。所以说区别的话,个人认为其是在本质上并与特别明显的区别的,但要说的话日本花道到今天是远比中国的系统,如今的3000多流派,虽源于池坊,却各有特点,在最早的花道形式上有传承又不断在创新,并且融入了日本精致、凝练、简洁干净的气质。另外日本花道有家族性,固能将流派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下来。而中国插花艺术,重新发展的历史不长,且如今依旧派系不明,分类混杂。并且在传统的插花方面,关于最早期的中式插花的许多重要部分其实是已经遗失或处于碎片化的状态,还处考古文物及现存史籍的整理归类,整理历代插花资料与图片、系统梳理的过程中。

热点内容
花艺手工社 发布:2025-02-14 03:54:39 浏览:912
办公室绿植租凭 发布:2025-02-14 03:46:04 浏览:673
陈在花卉 发布:2025-02-14 03:42:51 浏览:884
恋花语 发布:2025-02-14 03:42:39 浏览:705
身穿梅花袍 发布:2025-02-14 03:41:58 浏览:308
盆栽放置梯 发布:2025-02-14 03:37:36 浏览:261
白兰花产地 发布:2025-02-14 03:15:24 浏览:239
四平鲜花行 发布:2025-02-14 03:10:32 浏览:876
樱花日语论坛 发布:2025-02-14 03:01:09 浏览:357
小班种蒜盆栽 发布:2025-02-14 02:51:29 浏览: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