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插花
『壹』 插花艺术|各个时期的主流花型
花道的历史其实就是“型”的历史,以室町时代的“直立花”为起点,花型的改变经历了江户时代前半期的“立花”,后半期的“生花”,明治时代的“盛花”,昭和时代的“自由花”,二战后的“造型花”……每个时代都创造了各种新的花型。
虽然顺应时代的要求诞生了多种崭新的花型,但是花道家们并没有抛弃旧的花型,都完整地保存并传承下来。那么,让我们沿着时间的长河,追溯一下各个时代主流的花型。
▲ 直立花:迄今为止最古老的花型
▲ 时间:室町时代
▲ 主要用途:和式会客间装饰物
▲ 表现特点:中心位置垂直竖立一根枝条,称为“真”,然后在其周围添加应季的花草作为辅助,这些辅助称为“下草”
『仙伝抄』中的直立插花
背景: 在直立花之前,插花的风格偏重于自然风。保持植物原本的自然形态,随意投入花器之中,自然随性是当时的主流。进入室町时代后,在和式风格室内装饰的担当者中,出现了专门对花艺设计表现出特殊才能的群体,他们确立了花的构成论,最大限度表现自然花卉的个性,在选定的花器中将自然之美重新组合构架,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插花由无规则的自由表现演变为按照统一规定设计组合的形式。
代表人物: 建构了东山文化的将军足利义政,作为强大的后援支持了当时的文化发展。当时活跃的花道家,有池坊专应(1482-1543)和拥有阿弥称号的文阿弥。这两位名人一直作为竞争对手被人们比较评论。池坊专应偏重于对达官显贵展示花艺,并且将自己独特的花艺理论宣传推广,著有《池坊专应口传》等影响深远的著作。而文阿弥的花作偏重于当时的世俗风气,表现出的意境是将自然完整地再现于花器之中。
▲ 立花:大名官邸与书院插花
▲ 时间:江户时代
▲ 主要特点:豪华、繁复、华丽
立花図屏风(江戸时代)
背景: 室町时代的直立花虽然只是和式房间装饰的一个构成要素,但在当时,插花已经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受到大众的鉴赏品评。通过增加花材的数量和种类,逐步形成了大型花作的创作,于是诞生了与大名官邸书院相得益彰的富丽花型“立花”。发展:起初仅仅在直立花中起辅助作用的“下草”,花材种类逐渐多样化,形成了立花“心、副、请、正心、见越、流枝、前置”这七个特有的构成要素,也成为“七道具”。因为每根枝条都有各自的含义作用,于是形成了“役枝”这个概念。之后,在江户时代后半期,诞生了在大型的枝干上嵌入枝条的手法,称为“胴作”。原有的七种基本部分之上加入“控”和“胴”的制作手法,发展成为表现形式更加充实丰富的“九道具”。
大致而言,立花是一个圆形的设计。在中心位置固定好“心”,然后从中心向前后左右分化出分枝,向周围延伸扩展。但是,花材伸入水面之下的根部到显露于水面之上的特定高度的枝条都要求笔直挺立,需要去掉多余的枝叶,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虽然立花通常使用体型较高的瓶状花器,但也会使用广口、上端为水盘设计的特殊花器。在水盘中铺满砂砾之后创作的立花成为“砂物”,砂物也属于立花的一种表现形式。
池坊550年祭复原的《前田邸大砂物》
代表人物: 为了支持立花的创作,后水尾天皇(1596-1680)在皇宫中频繁举办立花展会。这一时期令人瞩目的花道家有立花高手二代池坊专好(1570-1658),创作了当时堪称巨型“砂物”的大住院以信(1607-1696),以及不拘泥于固定形式,追求立花自由创作的富春轩仙溪等。代表书籍:在元禄期(1688-1704),立花逐渐在富裕的市民阶层流行开来。民间出版的以《立花大全》(1683)为代表的含有大量图片的书籍,促进了立花的普及。立花在当时还成为成年男子的必修品味课程。
▲ 生花
▲ 时间:江户时代后半期
▲ 特点:简洁、以儒学思想为理论基础,发展出“天、地、人”为基本元素的花型
『古代生花図巻』
生花図屏风江戸时代初期の作品苍风のコレクションの一つ
背景: 到了江户时代后半期,引领时代进步的不再是特权阶级而是富裕的市民阶层,他们成为新兴文化的重要推手。复杂的立花难以为大众所广泛接受,为了顺应市民阶层的审美,诞生了仅由三根役枝构成了简洁花型。生花的特点:在当时,这种新的花型被称为“生花”(读作IKEBANA),而之后“IKEBANA”这个词演变为日本插花艺术的总称。由此可见,这种“生花”得到了空前的推广和普及。为了区别于日本插花艺术总称,江户时代后半期,在特指花型的场合中,虽然仍写作“生花”,但一般读为“SEIKA”或“SYOUKA”。与“立花”一般制作成圆形不同,生花一般制作成竖着分割的半圆形。与“立花”相同,三根枝条的根部要除去多余的枝叶,将它们固定在一起,立于水际之上。但是,与立花笔直向上的插法不同,生花的主枝向左或右倾斜30°,这是生花的一大特征。
生花的组成: 虽然生花的重要构成要素都是三根高度不同的役枝,但是因为各流派的手法相异,三根枝条的具体叫法是不同的。以高低为序,池坊称为“真、副、体”,古流称为“真、流、受”,未生流称为“体、用、留”,远州流称为“真、行、留”等等。然而,这里只是单纯的称呼上的不同,在它们的含义中都能捕捉到与“天、地、人”相对应的意味。三根枝条的长度比例,在各个流派的具体实践中也是有差别的。
左:池坊生花,右:龙生派生花
▲ 盛花:新兴植物的运用
▲ 时间:明治时代(1868年–1912年)
▲ 特点:扁平的广口水盘中制作,如在水中盛放,花脚在水平方向平铺开
背景: 随着明治时代的文化开放,西洋的科学技术、政治制度以及文化风俗大量传入日本,花艺设计也受到西方的影响,西洋的园艺植物逐渐流入日本,得到了广泛的栽培。以往日本的花道作品都是把枝当做中心的,所以花型多用绵长、弯曲的枝条。而西洋的园艺植物相比长度较短,过于笔直、缺乏变化,显得较为单调。如何将外来的植物更有效地运用于花道作品中成为一个课题。于是利用西洋花材在广口水盘中创作鲜花的崭新花型---盛花应运而生。
▲ 自由花:运用植物的艺术
▲ 时间:昭和初期(1926年昭和元年)
▲ 特点:抽象、自由、以强调创作思想为核心
背景: 与大正民主运动相呼应,美术界也掀起了追求自由、个性的风潮。在这一历史洪流中,从大正时代开始一直到昭和初期,强调创作思想的“自由花”出现并开始流行。发展:当时的花道家们从瓦西里•康定斯基(1866-1944)、彼埃•蒙德里安(1872-1944)等抽象派画家、艺术大师们的理论和抽象绘画手法中汲取精华,确立了如点、线、面三要素的构成设计理论。也就是从这个时代起,干燥花素材,经过人工加工过的特殊素材,植物以外的各种奇异素材开始大量使用在花艺创作上。
左为插花作品,右为美国抽象派画家Jackson Pollock作品
自由花是以抽象、自由的造型设计为特征,是使用植物素材的另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不同于立花、生花,需要役枝来决定花型的方向;自由花更注重的是创作者本人的个性。
“自由花”,不是任意而为、毫无章法的无流派产物,它是一种新的花型,需要从专门的花艺教室习得。
▲ 造型花:前卫插花
▲ 时间:大正时代末期
▲ 特点:雕塑艺术,使用金属、石头、玻璃等大胆元素
敕使河原苍风 「古事记连作鸟髪(とりかみ)」
背景: 大正时代末期在美术界兴起的前卫美术运动也同样席卷了花道界,对过度囿于古典型式、缺乏独创性、陷入形式主义、定格化的花道提出了质疑。昭和五年(1930),由庭园设计师、评论家重森三玲,刺史河原苍风(草月流初代家元)等提出了“新型花道宣言”,倡导传统花道的解体。花道艺术近代化的这股洪流与战后前卫插花艺术相交融,积极地使用金属、石头等大胆的元素,并且能看到不使用花器的空间造型作品。其中不乏一些不使用鲜花仅使用石膏涂抹枯枝为素材的作品,甚至有抛弃植物素材,利用铁制品构架的作品登场。“这还能称之为花道吗?”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日本前卫插花艺术家中川幸夫以及作品,请点击链接)发展:前卫插花艺术运动结束于超越现实的“造型花”。“造型花”虽然处于“自由花”延长线的位置上,但更准确地说,“自由花”是抽象的绘画,“造型花”是雕塑艺术。现在,前卫插花运动已经告一段落,更倾向于对古典进行重新评价和继承。
2019年6月草月流宫城県支部展「花回廊」(家元出品)
花道的舞台艺术:家元いけばなLIVE IN 高崎(2014年)
花道作品的“型”,经历了直立的“立花”,倾斜的“生花”,水平方向发展的“盛花”,以及重视创作者个性的“自由花”以及前卫插花运动中的雕塑艺术“造型花”这一发展过程。综上所述,各个时代产生的花道之型,无不是当时的主流文化思想及世界观的体现。
未生流作品
时代的变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及审美的变化等,都在促进花道的不断发展与前进,我们希望在之后的分享之路上,向大家介绍花道及其文化的方方面面,也希望更多喜爱花道的朋友与我们互动,提供斑斓的想法,携手相勉。
『贰』 插花课程安排
1. 花艺课程主要学习什么
花艺设计来
1、空间自是花艺在造型上的重要特色,占相当的比例,而传统花艺是没有空间造型的。刻意的设计,会让空间花艺产生一定的穿衣氛围。
2、强烈的对比,能够让作品蜕变,产生一种更让人赏心悦目的效果,成为令人拍案的好作品。所以设计就不可能是单纯的,就必须仰赖色彩、质感、形式等进行对比,造成一种设计的感觉。
3、对于花材的插座方式,相比于传统自然面临着更为严重的挑战,而传统花艺通常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造成的,现代的花艺设计就应该尽量避免这些。
4、虽然设计的过程是充满着挑战的,但是,但是作品要达到一定的要求,以及整体性的和谐,就需要从传统的花艺角度出发去创造。
2. 插花培训主要学习内容
怎样学插花
学插花的目的是什么?这是开始学习插花之前要先确定的。大体分为两种:一、想开个花店。二、有个爱好,可以让自己家里变美丽。 不论哪种目的,我们都需要找个学校拜师学习。因为插花是门立体造型艺术,也是一件“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的事”,如果想只是自己看看书就行,那太难了!即使是很简单的花型也有其要点的哦!像一些居家小作品,用花不多,技巧有也简单,但是相信插起来也是一人一个样子,因为对花材的处理和对花材的把握,都是需要学习和练习的哦! 那么学习哪种插花呢?这里就要看你的目的了。如果是想学了马上开个花店,那么建议你先找个正规学校学习插花,课堂上插花里的“圆型”、“三角型”和“打花束”、“插礼篮”……都是花店经常要做的。如果不是为了开花店而学,那么学习西式插花和东方式的插花主要还是看个人爱好咯!可以都先了解一下再确定自己要学习哪种哈! 选择插花学校也很重要!低价的培训学校不仅会减少课程的信息量,严重的还会给学员传达错误概念和不良插花习惯。当然,高价格并不代表高质量,只能说高质量的培训班价格往往不会很低。在选择花艺培训班时要考虑性价比。朋友们最好还要先落实有没有实体花店,学插花的课程内容要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有实体店具体事项亲身参与,例如开业花篮,花车,畅销花束,可实地亲身参与。学插花最主要的就是实操。哪位老师教课也是重要因素,因为有些学校开在写字楼里空有理论教学对花店实际运作一知半解,也有些学校的老师上课不一定是他本人。所以其实选择学校和老师还是很重要的哦! 另外,学习插花并不只是课堂上那几个小时的功夫。课堂外也要常练习。除了插花,还要开始注意身边的植物,枝条是如何生长的,花朵是如何开放的?只有了解在大自然中她们的状态,才能插出有生命力的作品哦!还要看些相关和“不相关”的书。这“不相关”的书是说那些并非教插花,但可以帮助你提高插花本领的书,比如色彩方面的书、比如构成设计的书。
3. 插花培训的内容是什么
小原流花道是日本三大主流花道之一。是一种以色彩美为中心,结合季节美和形态美的花材造型艺术。十九世纪末,创始人小原云心将盛花的新概念引入插花中,即是把花“盛”于浅水盘中,表现出面的扩展,给日本的花道界融入了一种新的风格。小原流创发的古典插花的水盘沿用至今,是日式花道的必备道具。以写景出名的小原流花道,作品构思变化灵活,注重花的个性及组合的协调性,格调高雅、清新脱俗,整体的线条流畅连贯,展现出一种真实地自然意境。
如今在日本,随处可见插花作品,随处都有花道学校,日本女性把花道当成了一种必修课。花道代表着一种生活情趣,它是陶冶性情、培养审美观的极好的方式,是每个家庭不可缺少的。
小原流并不讲究花材的数量和花的华丽,一枝花、一片叶、一颗精致的心,就可以插出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大自然中的一花一草,通过插花者灵巧的双手,给人带来唯美的享受,这也是小原流花道的魅力所在。小原流在选用花器上也不需要刻意追求,稍稍花点心思,信手拈来的一个物品,经过插花者的巧妙设计,再和花材绝妙组合,一样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小原流作品里,可以看到春夏秋冬的存在,它提倡天、地、人之间的统一和谐,注重人与自然的共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哲理。通过体会大自然去感悟人生,是小原流花道的精神,而用心创作花道作品的过程,也是插花者自身品行的修行。
小原流的重点在于表现自然的意境,尊重四季花草的自然形态,展现出典雅清新的气息,为秀丽、典雅之美。它是最接近中国古典插花的风格。其特色是先认识自然,再表现自然。无论以何型式的作品,插花者先把自己对花的感受,透过作品表现,引起观赏者的共鸣,产生对自然的爱心。
小原流花道面向所有崇尚美、爱美、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人士。
李姿筱老师说过“走进小原流,生活会更加充满情趣。”
4. 如何学习插花,该从哪开始
可以从线上软件学习,也可以去线下的专业培训班培训,开店的话建议去专业的培训班系统学习。
插花步骤
1,修剪:首先要去掉花卉的残枝败叶,根据不同式样,进行长短剪裁,根据构图的需要进行弯曲处理(为了延长水养时间,适合水中剪取,水中剪取是为了防止空气进入花茎,以免影响花材的吸水性)。
修剪根据花材不同,选用的剪法也不同,如:木质部的花材,应采用十字剪枝法,花茎比较粗大的可选用平剪法,一般常用的剪法为斜剪茎法。
2,固定:为了让花卉姿态按照你的设想进行,一般在花器的瓶口处,按照瓶口直径长度,取两段较粗枝干,十字交叉于瓶口处进行固定。专业插花,还要彩花插、花泥、铝丝等工具进行固定。
3,插序:一般容易先插花后插叶,这样容易在插叶的时候将花的高度降低。正确的插序应该是选材、选插衬景叶、插摆花。
(4)插花课程安排扩展阅读:
插花要点
1,客厅插花:客厅是现今活动的主要场所,用来接待亲友。客厅插花一定要突出热烈、祥和。要求色彩艳丽、充实而丰满;
2,书房插花:清雅飘逸、枝叶疏密,使人感到幽静、清爽;
3,卧室插花:卧室摆放柔美纤细、典雅质朴的插花,可让人感到安宁舒适。最忌色彩过于艳丽。要以浅色为主(如,晚香玉、水仙、蜡梅、浅色月季等)。
重点体现,淡、简、雅三个字。烘托出一个恬静、幽雅的环境。若花材选用有香味者则更佳。轻松舒畅,悠然入梦。
5. 学习花艺需要多长时间
我觉得这得看个人的天赋和技巧。
如果你本身有绘画功底,手工制作也不错,那么学花艺得三个月,悟性很强,善于总结创新,短时间内就能做的很出色吧。
如果也从小没有学习过画画,只是最近想学习插花,那么跟着老师从简单的开始学,也能学的很棒,估计要学半年吧。
个人觉得花艺是门培养个人审美能力,动手能力的有趣艺术,就算不为学的很精通,闲来无事,信手插几束花也是很不错的本领,修身养性,高雅宁静。
6. 有没有插花员培训方面的教学计划
你可以登陆一下荷兰布尔玛花艺学校的网站,教学的计划很清晰
7. 插花课程一节课多少钱哪里有学习花艺兴趣课程的
插花课程挺贵的,几千块钱一段课程,一节课的话就是几百块,但是挺好的,挺实用的,还可以考级。
8. 插花培训主要课程内容有哪些
分散注意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尤其是难度大的学习材料更适合于分散复习版。注意以下三点可以权更好地发挥分散复习的长处:①分散复习要有一定的前提。时间有限,不能将时间分得太细,间隔太长,最好将分散与集中结合起来;"②时间不可过于分散,注意贯彻及时复习的原则I③一般来讲,纯记忆性材料分散法效果较好,学习能力稍差的同学采用此法较为适宜。
『叁』 第五届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北京赛况如何
2018年6月30日晚间,第五届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预选赛华北赛区(北京)在北京开赛,来自全国各地的36位参赛选手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刘海龙、李朝阳、刘建锋分别获冠亚季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分赛区获得前20名的选手可以入选2019(北京)世界花艺大赛助手团队接受培训,与世界一流花艺师近距离学习。同时,将为分赛区前10名的选手配备专业导师,统一进行中国杯总决赛赛前培训。
据介绍,第五届中国杯总决赛选拔出来优秀选手将集中培训,优中选优,推选参加在北京世园会期间举办的2019世界花艺大赛。
此次北京预选赛获得冠亚季军的选手分别获得1万元、6000元、4000元奖金;同时前十名的选手都会获得优秀选手证书及1000元奖金;其他参赛选手颁发参赛证书。
来源:中国新闻网
『肆』 如何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插花艺术
我国传统的插花艺术新近入选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对于继承和发展这一优秀的传统艺术,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这个项目是由北京林业大学与北京插花艺术研究会联合申报的。传统插花艺术入选市级文化遗产,专家们的心情十分复杂。在他们看来,保护这一濒危的优秀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据现有资料考证,传统插花艺术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它经过了汉代的初始期、南北朝的发展阶段、隋唐的兴盛期、宋代的极盛期、元明的成熟期、清后期的衰落期等各个阶段发展至今。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七大价值显著
极高的史学价值传统插花艺术在3000多年的发展中,见证了中国历代王朝的兴衰、传统文化艺术发展的进程、历代风土民情的变迁,具有极高的史学与民俗研究价值。
重要的文化价值 它几乎涵盖了我国所有民族、人群和时代。它受儒、释、道以及诗、书、绘画、文学等传统文化与艺术的滋养,具有深厚的艺术底蕴、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审美情趣。
突出的艺术价值 它吸取了园林、盆景、雕塑、书法、绘画等姐妹艺术的精华,与花材和容器完美融合,不仅仅是手工艺作品,而且是一种既有形式美,又有思想美和意境美的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活动,是一种自娱娱人的高雅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很好的社会价值 它不但对古代东方插花艺术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注重意境创设、简约环保的创作技法等,还被西方现代插花所借鉴。
除此之外,传统插花艺术的实用价值、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也十分显著。
传统插花艺术 -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特色鲜明 专家告诉我们,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不同于现代西方插花。与现代西方插花相比,它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特征。这主要表现在7个方面:
一是追求花材的自然之美,不刻意改变其天然姿态,而是顺乎花枝的自然之势,“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二是追求花材的意趣美,讲求以花传情;三是善用木本花材,以线造型;四是采用不对称式构图形式;五是赋予花材丰富的内涵与象征性,寄托情思;六是注重将花材与花器、几架、配件以及作品环境的统一,体现整体和谐美;七是兼顾中国人的独特赏花方式,分曲赏、酒赏、香赏、谭赏、琴赏和茗赏等。
传统插花艺术 -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临近濒危 中国是东方式插花艺术的起源国,但如今说到东方式插花,世人只知道日本花道。实际上日本插花缘于我国隋唐时期,在各个发展阶段受到中国插花艺术的不同影响。自20世纪以来,日本将插花作为国粹极力提倡,其文化影响力遍及世界各地。西方以及日、韩等凭借经济强势抢占了插花艺术的话语权,甚至操纵了世俗的审美观。相形之下,我国作为东方式插花艺术的起源国,传统插花艺术却几近断流。
由于国人对传统插花艺术缺乏了解,专业研究人员匮乏,研究资金短缺以及深入资源普查、挖掘难度大等原因,使得传统插花艺术还未真正进入大众生活之中。大陆研究发展传统插花艺术的学术组织只有北京插花艺术研究会一家。系统梳理与传承、保护传统插花艺术这一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遗产,尚有许多工作要做。
据了解,1987年北京林业大学王莲英教授、秦魁杰教授牵头成立了北京插花艺术研究会,一直致力于传统插花艺术的研究、保护和传承。20年来,在挽救中国传统插花艺术这一瑰宝上做出了重大贡献。专家们编辑出版了<中国插花>、《传统插花艺术》和《中国古典插花名著名品赏析》等书籍;挖掘、整理了历代插花艺术图片百余幅;培训了两期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学员共40余人;3次在全国插花大赛上专门设立传统插花艺术形式的作品展览,并以图片展的形式展示了3000多年的历史进程;连续4年举办牡丹专题的传统插花艺术展览;多次举办传统插花艺术专题报告会,还在港澳地区和日韩等国进行专题讲座和插花表演。
资深插花艺术家王莲英教授、秦魁杰教授是我国传统插花艺术研究、保护和传承的带头人。他们发表了大量论著,王教授作为北京插花艺术研究会会长,在对传统插花历史、理论与技艺进行挖掘与整理的同时,极力弘扬与传承,并带领多名研究生对传统插花艺术理论与技艺进行研究。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入选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奠定了基础。据悉,北京林业大学已提交了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论证报告,详细制定了从2008年到2012保护的五年计划。领军人物王教授等寄希望于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得到国人的关注与政府的支持。
『伍』 急需一篇插花艺术起源史的论文
找了一篇文章给你,可以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传统的哲学,凝聚了传统优秀文化的基本精神,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同时促进了中国传统艺术领域中的插花艺术的发展。插花不是一门简单的“手艺”,而是包含了深刻的思想内涵的艺术活动,它是一种文化,是人们世界观的艺术表达形式。中国的传统插花深受宗教、哲学、绘画艺术、民族审美与民俗等的影响,尤其深受哲学的影响。在不同的朝代,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流派,这些哲学流派都有不同的哲学内涵,插花艺术也呈现出不同的插贮理念,形成不同艺术风格的插花。这些风格各异的插花又从侧面反应了哲学对插花的影响。
1 汉魏六朝宗教花`初起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佛教的传入在某种程度上给当时的人们以精神的寄托之外,同时也产生了中国传统插花的雏形——佛教插花。佛门称花为“华”,花、华不二,献于佛菩萨前的称为“献花”,“借花`献佛”一词就源于此,散布坛场四周的称“散华”。佛教的十供养像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其中又以香和花最为普遍。在坛场的供桌上,花更是重要的供品之一。佛经里有许多与花相关的典故和用语,如拈花微笑、天女散花、花开见佛、舌灿莲花、花果自成、花开莲现、九品莲花、百鸟衔花、梦幻空华、镜花水月、莲华藏世界等,都使花的精神更加提升。`
另外,在东汉最初的佛教造`像艺术中,如江苏连云港市孔望山的东汉佛教造像`已出现了用莲花供佛的图像,在佛像之旁,一名高鼻深目的胡人右手执一枝三瓣莲花,用以供佛。东汉的康孟祥译的《修`行本起经》中写道`,“须臾佛到,知童子心时,有一女持瓶`盛花,佛度光明,彻照花瓶,变为琉璃……”。从中可以看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扎根的同时,佛教插花也传入了中国。佛教徒多在佛像前供花,或是在佛像出巡、佛经的讲授会堂上供花,主要有3种形式的供花:散花、皿花、瓶花。散花,就是用银线穿各色珠子以及莲花瓣、花形剪纸等,于佛像出巡或佛经讲堂时散下,以助其盛。东晋高僧法显在其《佛国记》中记载佛像出巡时:“门楼上夫人采女遥散众华,纷纷而下”。后秦的鸠摩罗什译的《金刚经》亦有“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以诸华(花)香而散其处”。`故而在佛画中多见飞天散花的形象,多源于此。皿花,是一种盆碗状的器皿内放置花朵、花瓣,供于佛像前。瓶花,是以宝瓶插上莲花,供养佛像`,多喜用玻璃制宝瓶,象征光明、清净。在北魏时代的龙门石窟浮雕中,有一幅宾阳中洞的石浮雕画——《帝后礼佛图》,极为著名。此图表现北魏皇室成员拜佛之情`景。其中一名贵族妇女,手执花束,以一枝盛开的莲`花为主,两边各衬一枝比主花低的莲雷、莲蓬,比例恰当,十分美观,表现了当时插花供佛的情形。
南北朝时,以贮水容器插贮切花已有明确的文字记载。《南史?晋安王?子懋传`》记载,王子懋为其母求平安,献花供佛,众僧将所献的莲花插于铜罂之中,以水浸其根,使花不萎衰。《南齐`书》记载:“沙门于殿前诵经,武帝为感,梦见优悬钵花于经案。宣旨使御``府为铜花,插御床四角”。以铜为花,无萎谢之忧,插于床边,象征对佛教之信奉。汉魏六朝时期,道教插花艺术也已有雏形。在早期的道教仪式中,就有以花果祭`神的习俗,并用大`量的实有或幻想的花果代表着长生、成仙等愿望,这些成为道教插花的基础。早期的道教盛行神仙说,在汉代的画像石艺术中,多有西王母等神仙的画`像石。西`王`母身边常有仙人随`侍,手执嘉禾、灵芝,西王母本人手执嘉禾,如山东仓山县城前村画像。在当时,道教把西王母敬为善良的女神,故而以嘉禾、灵芝相伴。又如《`拾遗记》,记有青莲、素荷、冰荷等仙境之花。在佛教和道教的双重影响下,汉魏六朝时期的插花的类型主要以宗教插花为主,其特点是追求清静恬淡,庄严肃穆。花材也多以与宗教有关的莲、灵`芝、果实类等为主。
2 隋唐的院体花`在宫中流行
隋唐时期,国力昌盛,文化、艺术也得到了大力发展,呈现一派繁荣`的景象。园艺技术的进步,为赏花、插花的广泛流行提供了物质基础。隋唐时,思想界实行三教并尊,宗教哲学进入全盛时期。当时,`佛教中的禅宗盛行,禅宗六祖慧能,主张以顿悟之法领悟佛家真理。他喜爱梅花,所过之处常插梅花作为标志。隐含着佛理之喻,对后世禅家起到肇始之功。唐代卢愣迦绘的《六尊者图》中有缸插牡丹,为禅家花较早的图画记载。`在举世闻名的敦煌佛教壁画中,绘着人们去拜佛时多执花枝或皿花供佛。在许多窟中绘有的手执托盘的飞天,凌空飞起,正是佛家皿花的写照。在《西游记》中描绘的观世音菩萨就有手托宝瓶中插柳枝的造型。另外,在佛家的讲经法会上,也设有瓶花为装饰。一幅绘有唐代高僧玄奘讲经的《玄奘讲学图》上,绘有两`瓶莲花,花叶相称,成对装饰于讲经堂前,瓶中花`型对成,组织严谨,以正中一高枝为主,两边各配对成的花枝。道教以崇尚长生、成仙,多吟诵使人长寿的松、枸杞等植物,以表心意。`至于《八十七神仙卷》中诸位神仙手持的盘花、瓶花更是丰富的插花艺术资料。哲学上的兼容,促使了思想的一致,同时,隋唐时期,国家大一同,社会、政局较为稳定,呈现繁荣的景象。这种繁荣也影响着`艺术领域,雍容华贵`的气质、大气自由的精神贯穿于唐代的插花中。再加上盛唐时期,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为唐代插花艺术提供了发展的涨力。在这种`背景`下,唐代的插花艺术更加注重形式美。盛唐主导“势壮为美”,“文质彬彬”、“尽善尽美”,在花材的选取上,讲究雍容华贵的气质,主要以花形硕大的牡丹、芍药为主,此外,还经常选用一些富含吉祥的花材,如用梅、竹、松、柏、山茶、水仙、瑞香、月季、天竺、剑兰等十种花材,寓意“十全十美”。在插花的花型上也是以富贵壮丽的风格为主,故此时期`的主要类型为宫体花,亦称院体花。宫体花,主要流行于隋唐时期的宫廷中,花材以牡丹、芍药为主,体现富丽之感。此花形体硕壮,色彩艳丽,花枝繁盛,结构严谨,装饰味浓,充满宫廷煊赫堂皇的气势,`庄严大方。此种花型要求衬托平衡,避免过疏过密,花枝长度约为花器高度加半径之和。
3 宋元理念花、心象`花并蒂争辉
宋元时期,中国插花进`入了普及时期。宋时,国`力已不如唐时强盛,但毕竟结束了五代的割据局面, 经济文化更加进步。花卉如牡丹、菊等品种进一步丰富,而其观赏更具多样性。插花艺术因而得以继续发展。元代继承宋代插花之余绪,也显得绚丽多彩。宋代提倡理性,三教合一发展到了宋代被统称为理学。理学是以宋儒论学多言天地万物之理而命名的,其中以朱程理学为代表`。强调理高`于一切,认为应存天理,灭人欲,极为重视道`德思想;更进一步提倡阴阳互变,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观,要求人们静观万物,从中体会到时光变迁,宇宙奥秘。理学又是北宋以后政治经济发展的表现,宋代的社会动荡不定,许`多文人士流为避现实多退隐于山水之间,寄情于山水花草之间,以表心意。正如周敦颐的学生程颢诗云:“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对花开`花落等景`象更为敏感。因而,宋代花卉艺术更深入地倾注入作者的思想,表达着作者的高尚品德。宋代插花比之唐代插花更显得意味深长。理性内涵加清丽`外形,具有清纯美丽的形态。宋代的社会比不上唐代的博`大气概,文人不再狂放,而是内敛;不再激情汹涌,而是冷静地思考。宋朝的时代精神就是清雅、隽秀之气质。这种气质反映到花卉文化中,形成了精细描绘,以花抒写理`性的主流。所以,在插花构图中,讲究线条美,常以梅花、腊梅等枝条来插制。这与唐代喜用牡丹的富丽不同。司马光《独乐园记》记述了他`迁居洛阳后,难与时人相同而独居独乐园读书游赏的`情趣。文中还记载了许多花卉,在其中独自逍遥“迁叟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原,探礼乐之事`。……”从这里可`以看出,宋代的儒士总是`把哲思与花木、与大自然相联系。所以,文人义士常以花材影射人格,在花材的选取上喜用松、竹、梅、柏、兰、桂、山茶、水仙等`寓意深刻的花材,表达`人生抱负、理想等。表`现在插花花型上,就是理性内涵加上清丽的外形,自有纯美的意境,因而,宋代的插花花型以理念花为主。理念花以瓶花为多,以理为`表,以意为理,或解说教义,或阐述`教理,或影射人格,或嘲讽时政。花材多用松、柏、竹、梅、兰、桂、山茶、水仙等素雅者。结构以清为精神之所在,以疏为意念之依归,注重枝叶的`线条美。
元朝的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中后期,极为注重吸收以儒学为主`的思想文化,继承了宋代的理学思想。与此同时,在艺术领域也继承了宋代的绪统,尤其是花卉文化继承宋代之风流,同时又具有时代特色。元朝实行的种族歧视`制度,使汉族文人受到元统治者的歧视,落魄不得意,多追求闲适自在,不屑为官。所以,元代的艺术中有这种闲散、淡雅的味道。另外,还受到文人画和花鸟画的影响,插花多为借花消愁或表达个人心中`的追求,花材多以梅、竹、菊、兰等名花表现文人清雅、闲韵、伤逝等情感,从而出现了“心象花”。心象花,为文人借花消愁以舒`心中积郁所做,作品偏于狂怪孤`傲,或荒寒冷僻,表现出浪漫、无拘无束、轻巧秀丽和潇洒,表达个人内在之冥想。花型不定,多种多样,花器也古里精怪,瓶花吊花不一,纯属作者心`里的表达,他人不易领会其中之含义。这种花型与`院体花恰恰相反,常人多不采用。
4 明清新理念花`、文人花、写景花和`象形花竞相峥嵘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萌芽的壮大,花卉商业生产盛行,插花也向市民普及。在思想领域,明代的王守仁继承发扬了宋陆九渊开创的心学思想,完成了心学体系。明中期以后,心学几乎取代朱`程理学,在思想领域影响颇大。心学认为,“心外无`物,无外无理”,“身之主率便是心,心之本体便是理,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心外无物”。认为“心”与“物”二合一,不可分离。虽然这是一种主观唯心学说,但也表`现出当时的文士更注重于自我性灵的发展。将自我与宇宙万物结合起来,寄托着心性于山水花卉等事物之间,驾御着宇宙事物自由地`观照、思考自然与人生。诗人、花艺家袁宏道`便以此为依据,提倡在文章中抒发真形,不加矫饰。他的《瓶史》写及插花,构图、造型上也崇尚天然美、纯真美,远离名利等污浊之物。这`些思潮,都继承了老庄的哲学,又有时代之特征。明清时期的陈腐礼教,森严的等级关系,腐败的朝政,都促使这种思潮出现,产生了抵御黑暗的力量。而严重的思想扼制,没有言论自由的大环境,又是不堪忍受的`,这更促使人们转向自然,更加爱花,以花为伴侣,抒发真情,隐逸于其间。如明代的高启《寻胡隐者》诗:“渡水复渡水,看花复看花。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有`如清代诗人龚`自珍著名的《病梅馆》一文借用当时的人不爱自然之梅,偏爱病态的梅花,映射封建阶级严酷的思想遏制。所以,在花材的选取方面,注重木本花材的折取`,例如,松、柏、杉、柳、枫等情趣木本,还有一些`寓意深刻的花材,如,“岁寒三友”、“四君子”等,主要目的是借花草抒情,影射人格,以寄心意。插花名家高濂、张谦德`、袁宏道、陈氵昊子等无不如此。在这种背景下,明清时期出现了4种插花的花型,主要是新理念花、文人花、写景花以及象形花,贯穿于明清时期的插花艺术发展中,而这4种花型又不是相续发展,而是交错于其中的。新理念花盛行于明初,此类花型为院体花和理念花结合之产物。结构以中立型为骨干,花材有10余种,以瓶花为主,花器比例为二比一,有高大壮丽之特色。文人花,主要指文人人格花。文人插花不重排场,不为祈福,主要讲求情趣。所用的花器较为朴实,花材则以色彩素雅的“四君子”、“岁寒三友”等为主,借花明志抒情。`并注重陈设环境的衬托,使作品清雅脱俗。写景花,模仿盆景表现手法,描写赞美自然景观,诸如深山幽谷、小溪池畔、庭院一角等,达到具备风情雨露,精妙入神的境界,以盘花为多。在色彩选择上,`多采用绿色、棕色系统之色彩,如`深绿、浅绿、棕色、黄色、白色等。写景花仿照盆景之手法,但取材与盆景不同,花器用水盘、平盘、平板等,花材则可采用松、柏、杉`、柳、枫,或梅、竹、桃、梨、樱等树枝,以`及枯干、树根、苔木、苔藤、苔石等,再配以山野花草点缀,必能表达出山野景况,通过插花艺术这一巧妙的手法,“取得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效果”,可以解说教意,影射人格,`借境抒怀,或狂热潇洒,或孤僻冷漠。象形花,源于花材与古董的自然结合,以干材或疏果的外形和色泽为造型基础,进行设计布`置,根据时令、场所、个人爱好、时代特征`进行创作,往往籍著作者的想象,利用点、线、面、块的组合,予以技巧的运用。象形花名目繁多,应用极广,有的以花头编扎而成,有`的以常绿花、叶绑扎制作,有的利用瓜果、食物雕塑成形。形状有鸟、兽、鱼、虫、人物、亭台等。花材多用菊花、月季、桂花、黄杨、雀梅、山茶、石榴、葛藤等。
5 西南花艺培训学校小结
中国传统的插花艺术是伴随`着中国传统的哲学而发展的,传统哲学在得以自身发展的同时,给予插花艺术以新的指导思想,从而使插花艺术的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汉魏时期,佛教传入我国,带来了莲花净土思想,随之而来的还有佛教插花艺`术,中国开始了插花的漫长里程,此时期宗教花开始盛行;隋唐时期,统治者提倡三教合一,为插花的发展准备了思想准备,寺庙、宫廷竞相以插花`为乐,同时又由于隋唐国力昌盛、统一,在艺术上`注重壮势之美,因而大型的院体花流行于此,佛教和道教的插花也融入了这种时代精神在其中,花材的选取上也注重牡丹等花形较大的,花型也呈现`院体花的特征;宋元时期`,理学的发展为插花艺术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阴阳互变、天人合一等哲学理念反映到插花艺术中就是虚实结合、俯仰呼应、高低有序、疏`密有致、顺应自然等插花原则的出现,加之`政局动荡,文人士流多避世,借花抒情,因而出现了理念花和心象花;明清时期,插花艺术得以更加的发展,许多插花理论的专业书籍出`现,心学的发展为`插花艺术的进一步深入提`供平台,新的宇宙观又促进了插花原则的发展,同时在时局的影响下,插花的花型多为新理念花、文人花、写景花和象形`花。
『陆』 中国最早的插花专著叫什么是哪朝文学家撰写的
搜一下:中国最早的插花专著叫什么是哪朝文学家撰写的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柒』 如何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插花艺术
在世界文化并融的今天,我们除了积极学习国外各插花流派的优秀技巧和经验之外,还必须认真钻研我国传统的插花艺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古典与现代、高雅与通俗、实用与艺术相结合,让中国现代插花回到自己的民族文化中来,并在现代生活中更加艺术化。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北京插花艺术研究会的会员在多年学习研究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基础上,将一些肤浅的心得体会与所学到的不甚成熟的技巧运用在我们的创作中并汇集成册,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愿与广大插花花艺界同仁们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振兴中国现代插花艺术共同努力。
艺术的风格总是在继承先人遗产的基础上去开拓未来的,因此创新不能割断历史。愿我国插花花艺界的朋友们在努力学习总结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路途中互相交流,学习!
本书共分六章,其内容包括中国插花艺术发展简史、艺术风格与特点、立意构图与造型法则等等,系统地讲解了中国传统插花的发展,风格特点及构图造型等,书后还附有大量的作品。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资料翔实,读者从中可对中国传统插花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捌』 河南淮阳区有哪些插花培训机构
河南春山淮阳区有芳华花艺学院插花培训机构。经查证,芳华花艺学院成立于2004年,专业从事花艺培训,多年来为全国各地培养了数千专业扒友中中高端花艺告槐人才,并屡屡在国内外插花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玖』 插花基础知识教学
插花,亦可称为插花艺术,就是把花插在瓶、盘、盆等容器里,而不是栽在这些容器中。中国插花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插花源于古代民间的爱花、种花、赏花、摘花、赠花、佩花、簪花。我们了解基础插花的实用技巧,为生活添加一份色彩吧。
礼仪插花的色彩搭配和基本造型
工具/原料:鲜花、花篮、彩绳
步骤方法:
(一)插花基本造型
1、水平型。设计重心强调横向延伸的水平造型,中央稍微隆起,左右两端则为优雅的曲线设计,其造型最大特点是能从任何角度欣赏。多用于餐桌、茶几、会议桌陈设。
2、三角形。花材可以插成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不等边三角形。外形简洁、安定,给人以均衡、稳定、简洁、庄重的感觉。多作典礼、开业、馈赠花篮等用。 若在大型文艺会演及其他隆重场合应用,亦显豪华气派。
3、L型。将两面垂直组合而成,左右呈不均衡状态,宜陈设在室内转角靠墙处。L型对于一些穗状花序的构成往往起重要作用,大的花果用于转角处,小的花自己向前伸延,给人以开阔向上的感觉。
4、扇形。按基本的三角形插花造型作变化,在中心呈放射形,并构成扇面形状。适宜于陈设在空间较大之处。
5、倒T字型。整个设计重点成倒T字型的构成,纵线及左右横线的比例为2:1。给人以现代感,适合装饰于左右有小空间的环境中。
6、垂直型。整体形态呈垂直向上的造型,给人以向上伸延的感觉,适合陈设于高而窄的空间。
7、椭圆形。优雅豪华的造型。采用大量的花材,集团式插法,对结构、对比要求比较低。呈自然的圆润感。以古典的花瓶作容器,宜置于教堂或典礼仪式等空间位置较大的场合。
8、倾斜型。外形是不等边三角形。主枝的长短视情况而定,整个构图具有左右不均衡的特点。多用于线状花材,可有效的表达舒展、自然的美感。
(二)插花色彩的配置
1、既是对自然的写真,有是对自然的夸张,主色调的选择要适合使用环境。浓重温暖的色调(红、橙、黄)适于喜庆集会、舞场餐厅、会场展厅;明快洁净的中性色调适用于书房、客厅和卧室;而冷色调(浅黄、绿、蓝、紫、白)常用于凭吊悼念场所。
2、就花材的种类而言。本木求其深重有力,草本求其鲜明可人。自然式花艺以丽不乱性,艳不眩目的色彩为主,纵使无花,亦可用苍松翠柏作主角。而图案式花艺则以色彩浓厚,火爆热烈,亦可将反差强烈的颜色集于同一作品之中。
3、就花材与容器的色彩配合来看,素色的细花瓶与淡雅的菊花有协调感;浓烈且具装饰形的大丽花,配釉色乌亮的粗陶罐。可展示其粗犷的风姿;浅蓝色水孟宜插以低矮密集粉红色的雏菊或小菊;晶莹透剔的玻璃细颈瓶宜插非洲菊加饰文主,并使其枝茎缠绕于瓶身。 就东西方花艺特点而言,西方的花艺花枝数量多,色彩浓厚且对比强烈;
4、而东方的花艺则花枝少,着重自然姿态美,多采用浅、淡色彩。以优雅见长。
实用插花技巧
1.自然式构图插花
a:上散下聚, 植物的生长一般都是从一点来开始出发的,所以插花时,应把花器视作大地,让所有花技都要从一处出发,让人感到是从一处长出的,这样插花才显得有生命力,线条感优畅。否则,枝条松散交叉,就象杂草丛生,毫无美感,所以枝条尽量靠紧、尽量集中。
b:花数宜单不宜双。双数的花朵,看起来容易显得呆板,而单数花朵好塑造造型,可诱发遐想,我们花艺人员要设法把双数变成单数。如4朵花时可插成3+1,即把3朵插在一起,另1朵插在较远的位置,同样,6朵花时,可插成3+2+1三组,这样看起来才有变化。
2.破正求奇式插花
形体不宜单一,对于瓶口最好不要完整的漏出来。若线条单一或颜色单调,会使人感到乏味。在传统的插花艺术里,常采用"破"的技法,使其产生起伏高低的效果。如一组表示方向的线条,在其中加插一两支反方向的线条,就会觉得线条突出。一组圆形的线条(如圆形的花、圆形的叶儿),若用一两支其他形状的线条来破,就可以增添生趣活力。通常直的线条用弯曲的破,横的用竖的破,圆的用长的破。
3.图案式构图插花
这种花型强调对称,呈整齐的圆形、半圆形、长圆形、塔形、柱形和放射形等构图。规则式的插花要求花材种类丰富,花叶繁茂,色彩浓绝,主要表现庄重大方、雍容华丽的风采,是礼仪插花、西方式插花中常用的形式,适用于会议厅、客厅及餐厅内陈设。
4.盆景式构图插花:
这种方法主要是借助我国盆景的方法来展现的,多表现大自然的优美景观,着重意境的构思,强调有物有情,植物与情感的交融。选材广泛,容器以浅盆为宜,适于陈设在背景简洁、环境雅静的场所,更显清雅脱俗。
5.野味式构图插花:
又称趣味式插花,多以自然界野生植物和田园果蔬为素材,一般创作都比较有特色,富有淳朴、清新乡土气息的作品。其插花方式打破传统的手法,变得自由奔放,不受约束。容器要求粗犷、古朴,如贝壳、海螺、竹简及农家用具、葫芦、篮子等,表现出色彩淡雅、自然、富有生气。
居室插花必知的技巧
居室大体上可分为日本式房间和西洋式房间类。日式房间适合花态典雅的盛花,使用的是不太华美的、幽雅、沉稳的花材;而西式房间全然相反,盛花要选西洋式花卉中最艳丽者,尽可能地表现出鲜艳华美才觉协调。
装饰室内一角的盛花应选择单一正面的造型,但花形要高,草也宜选用较高的品种;壁龛则依家室具体情况而各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应视场合随机应变地选择盛花;而置于居室中央桌上供周围观赏的盛花,则须设计两面正面、三面正面甚或四面正面的盛花。
『拾』 东方插花艺术的特点和操作要诀
东方插花艺术的特点和操作要诀
东方插花艺术选用的花材简练,不以量取胜,而以姿和质取胜。不仅着力表现花朵的美,并且十分重视枝、叶和果实的简洁优美的图形。作品形体小巧玲珑,色彩朴素淡雅,主题思想丰富多彩,意境含蓄深远,耐人寻味和遐想,这一特点更是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特长。造型无风格化,不拘泥于一定的格式,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是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独有的特色,它深深地影响着东方插花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尤其对日本古典插花艺术风格的影响更大。日本民族在学习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原理、手法的同时,结合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培育和发展了具有本国特点的插花艺术——日本花道。构图严谨,形式风格化成为它独有的特点,也是不同于中国传统插花艺术风格的最主要的一点。概括起来讲,东方式插花艺术,特别是传统的东方式插花艺术,以秀丽多姿、清雅绝俗著称于世。
东方插花艺术的特点
①流行于亚洲等国度,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国家。
②用花种类多,每种素材的用花数量少,花枝疏朗。所取素材广泛丰富,无论花朵花序、枝条叶片、果实果序,都可以作为素材使用,但是作品中每种素材的用花量相对比较少。在素材的'插制中,以掩映疏落有致见长(图1-2)。
③作品轮廓自然清新,不求固定形式。在构图上崇尚自然,采用不对称式构图法则,讲究画意,布局上要求主次分明,虚实相间,俯仰相应,顾盼相呼。作品素材丰富,借素材和独特的造型设计,来表达一种外在与内涵的统一美。以线条造型为主,追求线条美,充分利用植物材料的自然形态,因材取势,抒发情感 ,表达意境(图1-3)。
④色彩淡雅脱俗,清丽绝伦。由于作品禀赋东方传统艺术的精华,色彩以清淡、素雅、单纯为主,提倡用色的轻描淡写。避免重彩华丽的插花色彩处理(图1-4)。
⑤作品表达一种含蓄的意境美,创意一种思想与精神内涵;作品意境含蓄婉转,清丽高雅。注重意境和内涵思想的表达,体现东方绘画“意在笔先、画尽意在”的构思特点,使得插花作品不仅仅具有装饰的效果,而且达到了“形神兼备”艺术境界(图1-4)。
⑥作品的风格以清雅绝伦、超凡脱俗见长。注重花材所表达的内容美、意境美。讲究借物寓意,以形传神,表现诗情画意,这是传统插花艺术的精华所在(图1-5)。
东方式插花艺术的制作要诀
①花枝和花器尺寸比例要适当。在制作篇有具体说明和规定。
②花叶宜斜不宜直。花与叶的姿态,总宜倾斜,而不能直立。至于斜度怎样才算理想,则要看具体花器大小、形式而定。
③章法宜疏不宜密。插花,多少都该表现画意,章法决不可太密。密则有窒息不通风的感觉,疏则花叶容易表现美态。
④花枝主次应分明。在剪花枝时,要选一枝具最佳观赏效果的花枝作为主枝,其余的作副枝和陪衬枝,以补充主枝的不足,使其更见充实,使构图取得平衡效果。
⑤花朵分配要均匀。无论主花或宾花应考虑互相呼应,花朵分布匀称。主枝、副枝和陪衬枝的搭配要适当,并构成一个整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