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花卉产业案例

花卉产业案例

发布时间: 2023-06-04 11:16:05

『壹』 4个国内外乡村旅游经典案例,总结13条运营经验

几年过来,休闲农业和乡村 旅游 的发展态势依旧强劲,《关于进一步促进 旅游 投资和消费》政策指出,至2020年我国乡村 旅游 模范村达到6000个,休闲农业和农村 旅游 特色村10万个以上,农家乐300万家,带动5000万个农民参与乡村 旅游 发展。

下面为大家介绍4个分别来自中国宝岛台湾、法国、美国、日本的乡村 旅游 经典案例。



01

台湾桃米生态村

台湾桃米村经过“921”大地震后,变成了一个传统农业没落、人口外流、垃圾丛生的“桃米坑”,经过桃米里政府、学界、 社会 组织及社区居民的共同商讨,确定以“生态桃米村”为方向开展灾后重建。

成功实现在废墟上重建家园,而且桃米村因此彻底“大翻身”,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桃米生态村已从一个环境杂乱、发展无力的边缘社区,转型成为融有机农业、生态保育、文化创意、乡村 旅游 于一体的乡土生态典范。

桃米生态村的经验,可以总结为2点:

(1)把挖掘独有的生态资源作为开发生态 旅游 的根本。桃米村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台湾原生29种青蛙,桃米拥有23种,台湾143种蜻蜓,在桃米就发现49种。

然而,一开始村民们对发展以青蛙为主题的生态村并不以为然,甚至有些抵触。为此新故乡文教基金会面向村民开设了系列生态课程,培养了众多“生态讲解员”,介绍青蛙的保育知识,正是通过大量的培训课,村民们慢慢转变观念。

(2)打造独有的生态IP“青蛙共和国”并带动衍生产业发展。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桃米村民挖掘资源潜力,不断宣传各种各样的青蛙和色彩斑斓的蜻蜓,把青蛙设计成各种可爱的卡通形象,遍布乡村醒目位置。

同时,鼓励村民动手,用纸、布、石头等乡村材料制作手工艺品,这很快使桃米村从一个地震废墟变成一个昆虫生态文化体验区。桃米生态村为此提炼了独有的文化IP——“青蛙共和国”,在桃米社区,处处可以看到青蛙雕塑和图腾,并通过湿地公园及一家家民宿院落里的生态池为青蛙营造生态家园。

为了进一步延伸产业的发展,台湾2014年以桃米为原型,以青蛙家族寻找桃花源为故事,采用3D电影技术,完成了一部非常感人的《桃蛙源记》。由此,桃米社区的产业由青蛙观光、生态、 旅游 ,走向了影视媒体,产业链条因此不断延伸,进一步扩大了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

现在的桃米村五分之一的村民经营生态 旅游 产业,而其他村民经营的传统农业,也因生态 旅游 的带动而升值,这里一流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桃米文化、吸引着城里人来这里观光、度假、休闲。据不完全统计,生态 旅游 产业每年可以为这个1200多人口的村庄带来近3000万元的收入。


02

法国格拉斯小镇

法国格拉斯小镇是鲜花产业+浪漫的胜地,因小说《香水》而得名的法国的香水之都——格拉斯,亦是浪漫优雅、惬意慵懒的代名词。大量游客及香水爱好者奔赴而来,不足50平方公里的小镇,每年接待 旅游 人数达200多万。

这里香水产业发达,有花宫娜最古老的香水加工厂, 还有香奈儿、莫利纳尔、嘉利玛等知名香水加工厂,也是法国香水的重要产地和原料供应地。

丰富的节事活动与中世纪老建筑,洋溢着古典主义的法式风格。3月按摩节、法国芳香疗法展览;4月 健康 节、维努西亚美容沙龙;5月国际玫瑰展览;6月国家音乐节;7月魅力吉他节、剧院季节;8月茉莉节;9月格拉斯生态节;10月家畜国际展览会;12月圣诞节、新年活动。

格拉斯城市外围的河谷边散落着许多花田,花期各有不同,使小镇四季皆能观赏到美丽的鲜花,成为香气袭人的花园城市。原产地购物体验,特殊定制服务,为格拉斯打造深度香水体验路线奠定了基础。香水博物馆和香水工厂把格拉斯打造成真正的香水体验中心。

格拉斯小镇的经验,可以总结为4点:

(1)专注研发。格拉斯目前已成为全球高 科技 香水研发中心,产出法国2/3天然aromas。法国55%的芳香工业都在格拉斯,与香水产业关联公司共有70家,年产值达7.3亿欧元。

(2)全球产业。香水产业造就直接工作岗位3800个,间接岗位13000个,约占格拉斯总人口的1/3;市场份额上占全球香水工业总产值的8%,其中70%产品出口全球,占全球香水出口量的38%。

(3)深耕芳香品牌。依托于当地的农庄、农业资源,专注于芳香萃取技术,大力发展芳香产业,把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相结合,汇聚整个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从而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协同效应,共同形成一个互补性极强的生态群落,形成产业高地,闻名世界。

(4)原产地形象打造。引入国际知名企业LVMH、Dior、Chanel等为其国际形象背书,将区域品牌与产品品牌相结合,从而形成强有力的原产地形象。


03

美国纳帕谷

纳帕谷位于美国加州旧金山以北80公里,是美国第一个跻身于世界级的葡萄酒产地。它由8个小镇组成,是一块35英里长、5英里宽的狭长区域,风景优美,气候宜人。

纳帕谷从19世纪中期开始传统的葡萄种植和酿酒,如今已成为一个以葡萄酒文化、庄园文化闻名,包含品酒、餐饮、 养生 、运动、婚礼、会议、购物及各类 娱乐 设施的综合性乡村休闲文旅小镇集群,每年接待世界各地的游客达500万人次, 旅游 经济收益超过6亿美元,为当地直接创造2万多个工作机会。

纳帕谷的经验,可以总结为4点:

(1)注重科学应用和产学研合作。这一阶段的发展关键在于对品牌的保护和产品质量的保证:纳帕的葡萄酒生产本身注重 科技 应用和产学研合作。农业技术全美排名第一的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刚好位于纳帕谷附近,众多龙头企业充分利用了这一资源,与该校展开了长期合作,在葡萄种植和酿酒方面得到了前沿科学技术的助力,纳帕也成为该校毕业生重要的实践地点和就职场所。

(2)控制葡萄产量保证产品质量。纳帕酒商有意控制葡萄的产量以保证产品质量。规定产区内每英亩的葡萄产量不能超过4吨,纳帕60%的酒庄年产量低于5000箱(1箱12瓶),远低于周边葡萄酒产区。如今,纳帕谷的葡萄酒产量仅占整个加州葡萄酒产量的4%,产值却占到了三分之一。

(3)立法保护品牌防止品牌滥用。纳帕的品牌在当地企业的倡议下得到了国家立法的保护。为了防止纳帕谷的名字被那些不用纳帕葡萄酿造的酒商所滥用,2000年,纳帕谷成功倡议美国国家立法规定,正式实施AVA(美国葡萄酒产地制度),规定凡使用纳帕谷品牌的酒,具备的基本条件是所用葡萄必须产自纳帕谷。由于品牌的保护和彰显,纳帕红酒身价倍增。

(4)积极参加葡萄酒评鉴大会。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了打响品牌知名度,纳帕谷积极参加葡萄酒评鉴大会,终于在1976年,纳帕谷的赤霞珠和霞多丽击败著名的法国波尔多名庄,在巴黎葡萄酒评鉴大会“盲品”中,双双获得首奖,从此纳帕谷红酒被一致公认为全球特级葡萄酒品牌。


04

日本富田农场

日本北海道的富田农场位于富良野地区,为北海道最先驱的花田之一。农场规划12公顷,是一个私家农场。目前已成为富良野地区,甚至是整个北海道最著名的花卉农场。园内种植也由昔日以熏衣草为主,变成有多达一百五十种花卉,从每年4月花季开始,直至10月中旬,游人络绎不绝。农场内建有设施,制作各类花卉成品。由于花田的面积广阔,颜色鲜艳,近年成为北海道的 旅游 热点。

富田农场的经验,可以总结为:

(1)以花卉观光为主,延伸花卉产业链从花卉种植、花期观光到加工制作花卉相关产品,如干花、精油、香水、香皂、香草冰激凌等这一系列产业链,丰富园区 旅游 产品内涵的同时充分挖掘园区花卉产业效益。

(2)花期交错,内外结合根据每种花的花期不同,不同时间观赏不同的花卉,变相延长了花期观赏的时间;温室与露天相结合,填补花期外的产品空白。

(3)免费 旅游 观光,带动购物消费依托规模化产业形成的大地景观,发展产业观光 旅游 ,营业时间内免费入园,通过加工、销售与种植花卉相关的产品盈利,如薰衣草香皂、花卉手工制品、薰衣草精油、香水等。完善的农场规划,丰富的配套设施提供丰富的购物、休闲、展示的设施,方便购物消费;配有观光小火车,带游客穿梭花海。

『贰』 郁金香泡沫的经典案例

1636年荷兰的郁金香投机是有据可查的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泡沫经济案例。每年春季,人们都可以在花园中见到美丽娇艳的郁金香。可是却很少有人想到在三百多年前,郁金香花居然给欧洲经济带来一场轩然大波。
有人考证说,郁金香的原产地是中国。据说在很久以前,骑在骆驼背上的商人们通过丝绸之路把郁金香带到了土耳其。根据文献记载,郁金香在16世纪中叶从土耳 其传入奥地利,然后从这里逐步传向西欧。当时,荷兰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强国,以其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荷兰很快就成了郁金香的主要栽培国之一。
1630 年前后,荷兰人培育出了一些新奇的郁金香品种,其颜色和花型都深受人们的欢迎。典雅高贵的郁金香新品种很快就风靡了欧洲上层社会。在礼服上别一枝郁金香成 为最时髦的服饰。贵夫人在晚礼服上佩戴郁金香珍品成为显示地位和身份的象征。王室贵族以及达官富豪们纷纷趋之如鹜,争相购买最稀有的郁金香品种。特别是在法国盛行的奢侈之风把郁金香的价格逐渐抬高起来。在1635年秋季,名贵品种郁金香的价格节节上升。在巴黎一枝最好的郁金香花茎的价钱相当于110盎司的 黄金。
到1634年以后郁金香的市场需求量逐渐上升。在1636年10月之后,不仅珍贵品种的价格被抬高,几乎所有的郁金香的价格都飞 涨不已。在表A-1中给出了在1637年1月2日和2月5日以及1739年荷兰市场上郁金香的价格。从表中的数据可见,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期间内,郁金香的 价格被抬高了十几倍,甚至几十倍。郁金香花达到了空前绝后的辉煌。好景不长,郁金香泡沫只维持了一个冬天,在开春之前,郁金香泡沫崩溃了。郁金香市场一片 混乱,价格急剧下降。1739年的数据显示出,有些品种郁金香的价格狂跌到最高价位的0.005%。在西方流行的花卉品种很多,例如玫瑰、菊花等,为什么 惟独郁金香会引起这样大的金融风暴呢?

『叁』 有哪些乡村振兴案例

乡村振兴案例可以看下乡伴文旅旗下的佛山里水理想村,是他们根据当地特色打造的项目。当地过去的花卉产业处于产业链上游,附加值并不高,且当地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并未得到完全的利用。乡伴将当地的花卉产业与第三产业进行结合,提高了花卉产业的附加值,为当地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乡伴还对当地的龙舟文化、私塾文化进行发掘,发展乡村旅游业,帮助当地完成了资源转化。这种乡村改造方式是我眼中比较成熟可行的方式,乡伴旗下的许多项目都可以成为乡村振兴案例。

『肆』 荷兰的花卉产业为什么这么发达优势体现在哪些地方

荷兰的花卉产业为什么这么发达?优势体现在哪些地方?
今天在知乎日报上看到这个话题,仔细看了答案不是很满意,觉得可以做些补充。之前学过Michael Porter的微观竞争经济学,有个案例就是关于荷兰花卉产业,去荷兰的拍卖市场实地参观交流过,行业内的人也认识几个。翻了下之前的笔记,这里共享下。文章由HBS的案例总结而来,较长,可选择性阅读。
1.荷兰概况
荷兰是北海边的一个小国,人口大概1700万,与德国和比利时接壤。荷兰在国际贸易方面有很悠久的历史。截至2009年,荷兰是世界上第22大的经济体,人均GDP全球第9,达到$41,367。荷兰的物流网络非常发达。就业市场受教育水平很高,大概33%的人有高等教育学历。荷兰对于国际企业的税收有特别优惠,较欧洲平均水平要低,荷兰的企业监管标准在世界上非常领先。在荷兰做贸易非常容易,她是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和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成员国。荷兰第三产业占比GDP 73%,主要集中在物流,商业服务,银行和保险等。石油和天然气在2008年荷兰出口额占比9.4%,荷兰是世界上第三大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商和欧洲第二大的出口商。鹿特丹是非常重要的国际石油转运中心。荷兰是传统农业国家,农业贡献了 2%的GDP和3%的就业,但在总出口额中占比17%。
2.花卉产业
在鲜花交易市场的鲜花已经被采摘过,很容易腐烂,保鲜期为5-8天,主要交易的花卉有玫瑰(rose),康乃馨(carnations)和菊花(chrysanthemums)。花卉经过精心培育,以提高其品质,各种经过多代选择的花卉能很好的满足不同客户群的需求。每个鲜花工厂的生命周期大概是3年,而每种花的成长周期则各不相同。鲜花的收割,评级和包装一般都是手工完成。一旦经过采摘,鲜花非常容易腐烂。鲜花在运输过程中有盒子保护,有各种不同尺寸的盒子能保证鲜花在运输过程中不至于损伤,此外,高度发达的物流系统能控制运输时的温度,让鲜花经过拍卖行,仓库,零售商或者超市最终呈现到消费者面前时依然光鲜亮丽。
消费者购买鲜花用于做礼物,婚礼/丧礼等特殊场合,也作为室内装饰或者公众场合的修饰。鲜花价格根据其稀缺程度、质量和季节波动很大,富裕的国家人均鲜花花费很高,荷兰在这项上排名第三,仅次于挪威和瑞士。50%以上的鲜花通过花店售出,虽然目前互联网只占鲜花销售的1%,但是发展迅猛,潜力巨大。
全球主要花卉生产国有荷兰、哥伦比亚和美国。而主要的出口商则是荷兰、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肯尼亚。德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鲜花进口国,其次是英国、美国、荷兰和法国。荷兰通过拍卖会的形式大量进口鲜花再出口到欧洲或者世界其它国家。
3.荷兰花卉产业集群
提到荷兰鲜花就不得不提到郁金香,这种花在1570年从土耳其进口到荷兰,在1610到1637年间繁荣的郁金香泡沫中,牛顿作为接盘侠损失惨重。早期荷兰的鲜花主要出口到德国、法国、英国和俄罗斯,两个鲜花交易市场(Bloemenlust and Centrale Aalsmeerse Veiling) 在1912年由鲜花种植商和中间交易商集资建成。随着欧洲整体的经济状况提升,鲜花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多。到在20世纪60年代,荷兰拍卖的鲜花经由卡车运送到欧洲各国,各个欧洲主要的鲜花出口商纷纷开始在荷兰建立机构,截至2009年,KLM(荷兰皇家航空)每天运送超过 10,000磅鲜花到美国。
早在20世纪50年代,荷兰就开始在鲜花种植上和其它国家建立联系。在鲜花的生产和创新上荷兰人一直处在领先地位,如特别的物流管理和鲜花运输(1972),人工照明(1978),温室气候控制(1983),机械种植和收割(1985)。
荷兰的鲜花,包含再出口的话,在2009年占到全球鲜花出口额的60%和欧洲的66%。超过90%的鲜花被出口到德国,法国,丹麦,芬兰等国家。相对来说,在有自己鲜花生产的国家,如西班牙和意大利,荷兰鲜花在当地的市场份额较低,分别只有20%和29%。荷兰产的郁金香和集合花占到全球出口额的100%,而玫瑰也占到24%。
3.1 鲜花种植商
截至2007年,荷兰有大概3,770名鲜花种植商,他们能提供不同品种、质量和价格的鲜花。这些种植商们联合起来整合鲜花的市场营销和销售,从2003年到2007,荷兰鲜花的产值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达到56亿欧元。
大部分鲜花种植商都是荷兰鲜花协会(Dutch Flower Council)会员和荷兰鲜花种植研究协会(Dutch Flower Grower’s Research Groups)的成员。荷兰政府也积极参与到鲜花种植的环境保护工作中,以维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供应商
荷兰是世界上鲜花花种培育和供应的领导者,也是世界级鲜花培育组织的集散中心,在这里各种新品种被源源不断地培育出来。
3.3 拍卖行
Plantion和FloraHolland拍卖行交易超过20,000个品类的鲜花,而且每天有1,200到1,500个新品类被引进进来。荷兰鲜花拍卖的交易量每年增长迅速,相应的拍卖基础设施也在不断投资建设中。
鲜花拍卖行是一个让批发和零售商集中购买鲜花的市场,在这里鲜花被大量打包出售并重新分装给零售商或者终端客户。大量的鲜花包装好后被集中运送到拍卖中心,通过机器自动分装,然后打包成小的包装用于展示和拍卖。
据估计大概80%的荷兰鲜花是通过拍卖形式卖出,而在荷兰鲜花拍卖会中卖的的鲜花占全球鲜花交易的40%。
代表两大拍卖行的是荷兰鲜花拍卖协会(The Dutch Association of Flower Auctions)。该协会为鲜花行业知识共享、供应链合作、市场交流、政策法规影响等方面提供平台。
3.4 物流
鲜花经过销售后会被运送到目的地。截至2008年,荷兰有693家鲜花出口公司,物流费用占到鲜花拍卖价格的20%。鲜花运送到目的地后会被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环境安全。
3.5 研发
Wageningen的国际植物研究中心是一个在鲜花培育和生物种植方面享有盛名的研究机构,能为荷兰的鲜花产业提供很好的创新支持。
4. 竞争对手
截至2009年,有超过10个国家每年鲜花出口额超过1亿美金。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肯尼亚是西半球崛起的三个鲜花供应商。而中国生产和消费鲜花的能力也与日俱增,有望成为这个市场上的有力竞争者。
哥伦比亚是全球第二大的鲜花生产商,仅次于荷兰,其主要市场是美国。哥伦比亚出口的鲜花中物流费用占到最终鲜花价格的75%到80%。
在1998到2008年间,厄瓜多尔每年鲜花出口额已13%的速度增长,达到了5.66亿美金,其主要出口国家有三个:美国 (72%), 俄罗斯 (10%)以及荷兰(6.7%)。同哥伦比亚一样,厄瓜多尔的鲜花物流费用也占到70%到85%之间。这点同荷兰经营了差不多一个世纪的物流运输网络无法相比。
截至2008年,70%的肯尼亚鲜花生产企业为荷兰种植商所有,而鲜花产业是肯尼亚第三大外汇来源,仅次于旅游业和茶业。肯尼亚的鲜花被运送到欧洲,通过荷兰的拍卖网络卖往世界各地。联同荷兰农业部,Wageningen大学和肯尼亚农业部早在1994年就建立了学生交换项目。
尽管现在中国鲜花只占到全球1%出口额,但是增长迅速,中国生产的鲜花90%流向了北京和上海。据统计,早在2007年,中国就拥有全球最大的鲜花种植基地,占地72,700公顷的温室和 224,600公顷室外种植地。昆明的鲜花市场和荷兰的拍卖行也有过合作。
未来挑战
荷兰鲜花市场面临价格上升和环境方面的挑战。在2006到2008年间,天然气的价格涨了一倍,而这个是荷兰鲜花产业一个重要的供应。
此外,越来越多的拍卖行客户只希望使用部分拍卖行的系统而非整套服务,如物流系统服务。荷兰外的一些批发零售商也开始越过拍卖行,直接和鲜花种植商接触,越来越多的交易在网上发生。
荷兰鲜花产业下一步应该走向何处?是更关注于产业的增值服务:如物流支持和品种培育,还是进行本土生产以进一步提高竞争力呢?
参考资料:
The Dutch Flower Cluster (NOVEMBER 15, 2013), MICHAEL E. PORTER, JORGE RAMIREZ-VALLEJO, FRED VAN EENENNAAM,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来源:知乎www.hu.com

『伍』 农村创业项目在家开厂

农村创业项目在家开厂

在家开工厂是农村创业的好项目。那么开些什么样的工厂比较合适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农村创业项目在家开厂,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一、编制制品加工厂

利用当地丰富的玉米棒皮、桑柳条等自然资源,组织剩余劳力,编织门帘、坐垫、床垫、茶盘等手工艺品、小生活用品,是国内外市场的抢手货,能够小本换大利。以下是一个成功案例,仅供参考:

“俺在金梅工艺品厂编织纸绳草帽、餐垫等,忙活一天至少能收入40多元,比在家闲着没事干强多了。”红花镇孙塘村计生模范户蒋秀霞如是 说。像蒋大姐这样茶余饭后编织草帽创收的中青年妇女,在该村不下60人。编织草帽是孙塘村农村媳妇的拿手绝活,通过镇村计划生育协会组织牵头,这一手绝活 成了农家妇女的创收致富“新门路”。

近几年,孙塘村很多的农村家庭丈夫在外地务工,这些“留守家庭”妇女就从事草帽、餐垫等工艺品编织增收致富。过去,该村好多中青年妇女 闲来无事,串门子、拉家常,有的甚至染上了打牌赌博的恶习,造成家庭不和。看到这些情况,村计生协会筹资30余万元,创办了“金梅工艺品编织厂”,想办法 把村上闲散妇女组织起来做工艺品编织活,自此,“金梅工艺品编织厂”成了该村“留守家庭”妇女致富创收的好去处,家庭主妇周怀凤、谢亚伟、谢春菊等一年编 织纸绳草帽、餐垫等工艺品的收入就达1.5万多元,成为村里草帽编织能手、致富女强人。

二、豆制品加工厂

豆制品是人们每天饮食中不可缺少的,所以豆腐坊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可投资3万元,租一间30平米的门面房,购置相应的设备。要求原料卫生,制作环境好,实行阳光操作。

利用大豆加工水豆腐、豆腐丝、豆腐皮、豆腐干、臭豆腐、豆腐乳等,也可用绿豆加工粉条、粉皮、粉丝、绿豆糕等。豆制品加工投资少,技术简单,一学就会,豆渣还能养猪和喂牛。

以下是一个成功案例,仅供参考:

忻州市禹王豆制品加工厂就是在结合当地传统制作风味与现代先进的生产工艺中发展壮大起来的豆制品生产加工厂。

1995年的西张乡还没有诞生出这个企业,当时的张建峰还是以小作坊的形式生产加工豆腐干。2005年张建峰在多年的小作坊生产经营的基础上, 建成了自己的工厂并在2008年5月份正式投产。经过多年的经营发展,今日的忻州市禹王豆制品加工厂在一片大好形势下欣欣向荣,蓬勃奋进。今年的张建峰正 在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和技术的带动,作为一个年轻有为的企业家,张建峰深知这一点。所以在今年的扩建 进程中,他投资250万元从中国最大的豆制品机械厂定制现代先进的设备。新的厂房设备预计在今年年底可以投产。届时忻州市禹王豆制品加工厂占地规模将达到 4000余平米,新进设备又将极大地提高豆制品的产量,一个崭新的豆制品厂将要出现在世人的面前。新的禹王豆制品厂不仅给张建峰个人事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 风景,而且解决了村里更多人的就业问题,同时还带动了东张村及周边农村的种植业和运输业,极大地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水生花卉的栽培

水生花卉的盆花市场随着人们精神追求的提高正逐渐形成,园林工程的园林造景和水体绿化对水生花卉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所以此项目有一定 的市场前景。另外水生花卉喜光,喜温,耐湿,病虫害少,繁殖系数高,栽培管理粗放,栽培工作量小,生产成本低,管理简单,一次引种当年就能见效,适合女性 创业。

以下是一个成功案例,仅供参考:

用水生花卉来改善河道水质和美化环境的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抓住这个商机,宝坻区口东镇西李各庄村的村民孙德鸿靠着种植水生花卉成功致富。

记者一走进孙德鸿的种植园内,就看到大片姹紫嫣红的荷花、千姿百态的千屈菜,还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水生花卉品种。孙德鸿告诉记者,他最初是因为特别喜欢荷花才开始种植水生花卉的,平时自己也喜欢研究种植技术,培育新品种,这里既是他的种植园也是他的实验室,“业余我也搞点科研,有的东西快濒临灭绝了,像大芦、泽兰等等好多呢,十几个品种,我都把他们保护起来,这样有一百四十多个品种,有销量的有市场需求的是40多个品种吧。”

经过多年种植经验的积累,孙德鸿已经成了水生花卉种植的专家,周边市场也都认可了他种植的花卉,今年市区几个公园就在他这里定了100 多万元的水生花卉。虽然市场拓宽了,但是仅靠自己种植根本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因此,孙德鸿又成立了一个水生花卉种植的专业合作社,带着周边村里的村民共 同种植水生花卉。

四、农产品加工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在农产品深加工上却较落后,农产品深加工占农产品总产量的不到12%。以玉米为例,美国深加工玉米占到玉米加工量的20%以上,品种超过2000个,而我国玉米深加工量不足玉米总产量的9%,品种只有100多种。

以玉米加工举例:目前玉米加工主要是酒精、淀粉、饲料等,现在都处在产能过剩阶段,而且吉林省粮食转化率仅在38%左右,其中玉米转化 率在42%左右(不包括饲料加工)。据专家测算,价值1元的初级农产品,经加工转化后,在美国可增值3.72元,日本为2.20元,我国只有0.38元, 吉林省为0.5元。

有资料显示:玉米经过二次加工,可增值5-10倍,经过三次加工,可增值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目前,发达国家已有玉米深加工产品近3000种,吉林省不到20种,大部分还只是深加工的初级产品或二级产品。

1月18日,代县金九州农产品公司员工正为水果玉米检验装箱。代县采取“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套种苦菜、水果玉米、小白菜3000余亩,使1000多农户增收致富。

五、花卉育苗

花卉苗木产业是一项新兴的产业,是近几年林农产业结构调整中最为活跃的产业,也是城乡绿化美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效生态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特别是一些名贵花卉如月季、兰花、牡丹、腊梅等,投放不高,技术并不复杂,种植效益却不低。在农村可用充分利用现有田地和人力,收入不菲。

以下是一个成功案例,仅供参考:

放弃打工回乡种植高端花卉

“这些年,我一直在广东、深圳等城市里打工,过着背井离乡的生活,那种滋味只有我自个儿知道”,26岁的湖北大冶大箕铺镇小箕铺村85后小伙李细文说,其实,他一直想带着老婆回乡自主创业,但苦于一直没找到什么好的致富路子,回乡的念头他只是想想而已,也不敢“轻举妄动”。

李名付与李细文是同一个湾子的人,他们儿时更是一对要好的伙伴。这些年,李名付一直在大冶的花卉市场搞鲜花批发生意——按季节不同,从云南昆明、北京等地空运回来一些销量好的花卉,再卖给大冶的一些花店老板,赚点儿中间差价。

“以前6块钱买来的花,我倒一手最多赚2块。现在只要种个几毛钱的苗子,等长成型了再卖能净赚5元。何乐而不为?”今年春节,李名付打电话给李细文,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我当时就心动了,决定回乡跟他一起搞花卉种植。”李细文回忆道,今年3月份,他投资了40多万元来打造他的`花卉基地。他选择鑫东生态 园旁边的一片荒芜多年的、20多亩的田地,按一年400元/亩的价格从村民手里流转过来,接着还搭建了45个钢 架大棚。5月份开始,陆续种植了非洲菊、百合、黄英、玫瑰等4种高端花卉、几十个品种。

虽说李细文从小喜爱养花种草,但对于种植花卉大棚来说,他还是个“门外汉”。“当时什么都不懂,也不知道大棚该咋盖。”李细文说,就这么学着把大棚建起来了,可农户们的大棚是用来种菜的,种花还待考究。于是,他的大棚不但没保本,还倒贴了好几万元。

除了大棚盖得有些偏差,在选购花苗及后期养护上,也让李细文头痛不已。“香水百合市场价格贵,但也是最不好养的。当初,由于对它的生活 习性不了解,我一个大棚里的百合根系开始腐烂,最后只得将腐烂的花苗全部扔掉。”李细文说,有了那次沉痛教训后,他对那些花卉的种植知识进行了一次系统的 “恶补”,他从整地、施肥、移栽开始学起,了解到各种花卉的生长不同特性,掌握了给花施肥、打药、喷水等技术。现在谈起他的养花经,他已是一个行家了。

“今年9月份开始,我种植的花卉已陆续上市了。”李细文告诉记者,他种植的那四种花卉,现在不但销往大冶、黄石的花卉市场,其中像西伯 利亚、索邦两个品种的百合目前是市场上最主要的,销路最好的品种,已经销到武汉花卉市场去了。“九、十月的销售额在1万元以上,11月份由于百合的上市, 其销售额达到了两万元。初步估算,只要管理得好,年收入十几万元没问题。”

六、糕点加工

在农村开设小糕点加工加工制作中低档大众糕点,如面包、蛋糕、饼干、麻花、桃酥等,在乡村大有市场,每天加工30公斤面的糕点,可零售兼批发,定能经营火红。

以下是一个成功案例,仅供参考:

“俺做的糕点颜色鲜,味道好,花样多,香味纯正,刚出车间就被客户抢光了。”8月23日上午,在驻马店市驿城区建业市场内,见到了素有“糕点大王”之称的退伍士兵郭冶伟,他高兴地向笔者介绍他与糕点的不解之缘。

1999年12月,郭冶伟从济南的军区某部物资供应基地退伍返乡。面临就业形势的压力,这个倔强的小伙子放弃了到县食品公司上班的机会,一心想着把祖辈传下来的糕点制作手艺变成创业致富的“金钥匙”。

随后,一向好学的郭冶伟拜访了村里的老糕点师傅,又到市区知名品牌的蛋糕房做学徒,虚心学习技艺,潜心钻研相关技术。经过了几个月的专业培训,他又专程到郑州、武汉、漯河和驻马店等地做糕点市场考察,准确进行市场分析认证后,他和妻子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路。

2000年5月,为了找门面,郭冶伟跑遍了县城里的大街小巷,仔细查看要出租的每一个店面,接连几天蹲点,对地理位置、人流量等进行详细了解, 最后终于选定了一个比较满意的门面。将门面简单装修后,郭冶伟买了个电烤箱、和面机,小店就开业了。仅仅半年时间,他就凭着价格和质量优势赢得了客户的信 任,着实让他尝到了创业后收获第一桶金的喜悦与兴奋。

如今,郭冶伟凭着执著的性格已开发出“龙凤点心”、“一口酥”、“四喜饼”和“蜜金棍”等30多种换代糕点,产品已销售到南阳、郑州、武汉等周 边地区,每年生产销售量突破6万斤,创收10多万元,成为当地退伍军人创业致富的模范。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已有20多户到南京、上海、宁波等地做起了糕点 加工生意,去年仅糕点制作销售一项户均收入增加2万多元。

七、有机肥料加工厂

自然肥是农家有机肥的统称,自然肥除了提高质量外,还要针对市场需求“绿色化”,这是市场对农产品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自然肥产业也是城市垃圾的最终归宿,自然肥生产完全可以人工化、工厂化、产业化。

以下是一个成功案例,仅供参考:

宝坻区大钟庄镇杨木庄村的王如洲抓住有机肥深加工的广阔市场,开拓出了自己的致富新路。

十几年前,王如洲养了十万只鸡,每年产生的鸡粪就有两千吨,王如洲说,如何处理好这些鸡粪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王如洲:“这个畜禽粪便在冬天还好处理,因为可以运输,不过‘五一’以后,鸡喝水多了,鸡粪变稀,再加上雨水多,那真是污水横流、蝇蛆遍地,没法处理。”

庄稼人出身的王如洲想到农业种植离不开肥料,如果把这些鸡粪利用起来,没准还是一条致富的新路子。这时,天津农科院正好有一套从日本进口的肥料加工生产线,双方一拍即合,生产线拉到了王如洲的养殖场。可是这套生产线不符合本地实际,试生产并没有成功。但是王如洲没有灰心,自己投资对生产线进行了升级改造。

经过几个月的反复试验,他的第一批二百多吨有机肥料销往海南,并且一炮打响。为了增加市场份额,王如洲成立了洲潮生物有机肥研究所,聘请专业人 员进行研制开发。他们利用日光温室采暖、生物菌剂发酵、机械自动翻倒等现代化生产工艺生产出的精品有机肥,已经成功申报国家专利,并荣获农业部“丰收奖” 一等奖,而且还注册了洲潮牌商标。王如洲说,现在他的有机肥料已经销往全国各地,用于园林绿化、花卉果树种植、设施农业生产等多个领域,年产值达到五百万 元。王如洲: “生产线由原来的一条发展到现在的十条,产量在十万吨左右,销往全国十几个省市和地区。”

八、辣椒加工厂

辣椒是“健胃剂”。可加工制成泡红椒、红辣椒、辣椒酱、芝麻辣酱、豆瓣辣椒酱、辣椒油、辣椒面等,这些也是人们喜爱的食品。

辣椒加工的十六种方法

一、豆瓣辣酱:称取鲜辣椒10公斤、豆瓣酱10公斤、盐500克。将辣椒洗净、去柄、切碎,入缸加盐与豆瓣酱搅匀,每天翻动1-2次,经15天后即成。其成色鲜辣可口。

二、辣椒油:选择鲜红的干辣椒为原料,去掉果把和籽,用水洗净,沥干后备用。按干辣椒和油1:10的比例取油放入锅内、加热,待油冒浓烟时将锅从火上撤离,约凉3分钟左右,将沥干水的干辣椒倒入锅内,用筷子翻动,使其受热均匀,等油凉后,捞出辣椒,即可得辣椒油。

三、辣椒糊:称取红辣椒10公斤、盐2.5公斤。将红辣椒去柄、洗净,上碾碾细后入缸,每天搅拌一次,10天后(封缸贮存)即成。其产品色红鲜艳,味辣细腻。

四、红辣酱:称取红辣椒10公斤、盐1.5公厅、花椒30克、八角50克。先将辣椒洗净、晾干、粉碎,再将调料粉碎,与辣椒末一并装入缸密封,经7天后即成。

五、辣椒芝麻酱:称取辣椒10公斤、芝麻和盐各1公斤、五香粉300克,花椒和八角各100克。先将辣椒洗净、粉碎,再将芝麻粉碎,与花椒、八角、五香粉及盐一并入缸,充分拌匀后贮藏,可随吃随取,或上市出售。其成色香、鲜、辣俱佳。

六、酱油辣椒:称取咸辣椒10公斤、酱油4公斤。将腌好的咸辣椒捞出,沥净水分,入坛,淋入酱油,2天后翻动一次,隔2-3天再倒缸一次,经7天后即成。其味鲜美,肉质脆嫩。

七、五香辣椒:称取辣椒10公斤、盐1公斤、五香粉100克。将辣椒洗净,晒至半干,加入调料拌匀,入缸密封,15天后即成。

八、腌红辣椒:称取鲜红辣椒10公斤,盐2公斤,白糖500克,料酒100克。将辣椒洗净,在开水中焯5秒迅速捞出,沥尽水,晾晒后倒进大盆,加入盐,白糖拌匀,腌24小时后入缸,淋入料酒,密封贮藏,约60天后即成。其肉质脆嫩,味香醇,可佐餐,也可调味。

九、腌青辣椒:称取青辣椒10公斤,盐1.4公斤,水2.5公斤,大料25克,花椒30克,干生姜25克。将青辣椒洗净,晾干,扎眼,装缸。将 花椒、大料、生姜装入布袋,投入盐水中煮沸3-5分钟捞出,待盐水冷却后入缸,每天搅动一次,连续3-5次,约经30天后即成。其色泽绿,味咸辣。

十、酸辣椒:称取鲜辣椒10公斤,米酒、醋精各20克。先将辣椒洗净,用开水烫软后捞起,滤干、装缸。然后加入米酒、醋精及凉开水(水以高于辣椒10厘米为度),密封腌渍。约经60天后即可。其产品酸辣兼备,开胃可口。

十一、泡甜椒:称取甜椒10公斤,凉开水3.5公斤,盐2.6公斤。先将甜椒洗净,晾干,用针或竹签扎眼,装入盛水的泡菜坛中,盖好盖,在坛口水槽内注满凉水,约经10-15天后即成。其产品脆甜开胃。

十二、泡红椒:选择新鲜、肉厚、无伤烂、带柄的大红辣椒10公斤,盐1.5公斤,咸囟水10公斤,红糖250克,花椒、八角各15克。一并装入坛中密封,约经10天后即成。其产品鲜脆香甜、微辣。

十三、油红辣椒:称取大红辣椒100公斤,上等酱油10公斤,白砂糖2公斤。先将辣椒洗净,剔除虫伤、腐烂的,将白糖调入酱油内,将辣椒放入缸 内,一层辣椒一层盐,再将酱油从上方淋下,辣椒上方再用重物压紧,3天后,将酱油沥出,煮沸摊凉,连同辣椒一块装入坛内,一周后即可食用。

十四、酱青辣椒:选择无虫伤、无腐烂的青辣椒,将其洗干净,晾干表水。将辣椒放入缸中,一层辣椒一层盐,最后在辣椒上方用干净重物压紧。用盐量 为100公斤鲜辣椒加食盐15公斤。腌制3天后,将盐卤水沥出,煮沸后摊冷,再连同辣椒入坛内封闭,放在阴凉处,约6-10天即可食用。

十五、辣椒酱:选择成熟、新鲜、红色的辣椒为原料,剔除腐烂、虫伤的辣椒。用剪刀剪去红辣椒的果把。去把后的红辣椒倒入清水中,用竹竿不断搅 动,洗净后捞出沥干水分。沥干后的辣椒倒入电动切碎机切碎,也可用刀剁成小片。切细的辣椒加盐腌制,鲜椒100公斤加盐12公斤,明矾0.1公斤,将其混 合均匀装入泡菜坛,约10天后即可食用。另外在辣椒里面还可加入花椒、五香粉、麻油、姜丁、味精等,其味道更加独特。

十六、辣椒粉:先将红尖辣椒晒干,再将晒干后的红尖辣椒,用粉碎机或石碾轧成粉末,分袋包装。

九、小腌菜加工厂

据市场调查,用食盐、糖、醋腌制的黄瓜、豆角、大蒜、萝卜、辣椒等小菜,一直走俏大中城市和乡村市场。如能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办个小菜腌制加工,一样能致富奔小康。

10月17日电 重庆市铜梁区围龙镇龙苑村引进主城食品企业建起泡菜加工厂,专门生产老鸭汤系列汤料原料,除吸收了数十位村民在企业务工外,还带动了村民利用冬闲田种植上 千亩萝卜。企业与村民签定保护价收购的协议,既解决了企业的原料来源,又保证了农产品的销路。图为在企业务工的村民装运泡萝卜外运。

十、米面加工厂

现在有些地方的农民存在着磨米磨面难的问题。有专长的农民可以开办个米面加工,既能方便当地农民,又能利用冬春农闲致富。

浙江仙居县白塔镇后垟村在政府引导下,大力发展米面加工业。该村米面加工已从原先的手工制作发展为现在的机械化操作,全村年米面加工纯收入达 150多万元,仅此一项为村民人均增加收入4000多元,加工米面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一项途径。图为3月23日,仙居县后垟村村民在晾晒米面。华文武 摄

农村村开厂很常见,竞争少,挣钱多!现在农村办厂项目多不胜数,大多都是本小利大,稳赚不赔的项目,不过小本办厂项目需要考察当地的天时地利,做好市场销售,确保办厂的万无一失。

;

『陆』 十九大之后好的乡村振兴案例有哪些

要谈起乡村振兴,可谓是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之一,我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目标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毕竟农业振兴是我国的根本,在按着十九大战略发展建设中,我挑选了一些好的案例分享给你,可以再找一下相关资料看一下!这里说的就是乡伴文旅集团的一些项目了!如:佛山里水理想村,是他们根据当地特色打造的项目。当地过去的花卉产业处于产业链上游,附加值并不高,且当地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并未得到完全的利用,乡伴将当地的花卉产业与第三产业进行结合,提高了花卉产业的附加值,为当地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还有乡伴·苏家理想村,乡伴将若干品牌的民宿集中布置形成了民宿聚落的结构,各类业态之间充分互动,不会给人一种过度商业化的感觉。在当地住了几天,感觉就像是回到了小时候的奶奶家,但多了很多的乐趣。乡伴苏家理想村可以说是我眼中最佳的民宿聚落结合乡村振兴案例。

『柒』 什么情况下温室花卉种植可获得保险赔偿

在试点期间,这一保险业务却遭冷遇。以漳州为例,尽管当地对该政策进行广泛的宣传与推介,但截至目前,3个试点中仅有一例投保案例。去年,龙海安排10万元的财政预算用于该项目,但由于落实难,今年这笔预算已大大减少。对此,胡益芬并不感到意外。早在保险方案出台之前,省林业厅曾牵头召集当地十数家花卉企业,召开座谈会。“当时,大多数花卉经营者表示,能接受的保费标准大概为每亩千元。”胡益芬说。但最终出台的保险方案,并非业者预期。以漳浦的主导花卉产业蝴蝶兰为例,胡益芬算了一笔账,每亩蝴蝶兰的综合保费平均为5000元以上,其中省级财政与县级财政分别给予20%与10%的补贴。这就意味着,种植户得支付每亩三四千元保费。这样的成本不可谓不高。“2014年以后,蝴蝶兰价格一路走低,行情最差时每株成品花只能卖15元左右,与高峰时相比几乎遭遇腰斩。”胡益芬表示,对大部分处于亏损边缘的蝴蝶兰种植户而言,数千元的保费难以承担。另一方面,近年来,为抵御风险,当地花卉种植户大多在硬件方面加大投入。“温室大棚普遍能抵御11级以上的台风,不少大棚也抬高地势,减少水患带来的危害。”胡益芬称,种植户投保的动力普遍不足。而对保险公司而言,开展花卉政策性保险业务,面临不少操作难题。“考虑到成本以及土地流转问题,不少在龙海的花卉经营者,到平和、南靖等邻县开辟基地,赴外省的也不在少数。”中国人财保险龙海支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作为政策性保险,花卉保险依赖当地财政补贴,但跨行政区域的衔接机制并未建立。因此,有意投保的企业往往因为注册地与生产基地分离,难以受惠。对价值较高的花卉,花卉保险政策也难以有效提供保障。“不少高优品种,单价动辄数万元,以兜底保本为主的政策性保险,无法按实际价值予以保障。”花卉保险如何摆脱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业者建议,适度提高财政补贴力度。浙江义乌便较早推出政策性苗木花卉保险。其方案是,保费个人自负40%,政府补助60%。朱松棋认为,如果财政对保费的补贴能达50%以上,种植户的投保热情或将提高。但财政补贴力度,仅仅是影响花卉保险推广成效的一个因素。保险机构的观点是,应针对不同地域及不同花卉品种,推出更细分的险种。“不同的花卉品种,对不同的灾害的承受能力不同,不同地域潜在的风险类型也不同,难以适用全省统一的保险方案,也不利于保险公司核算风险、成本,厘定保险费率。”中国人财保险龙海支公司相关负责人建议,省市应对各地花卉产业进行全面调研,了解各地经营风险与需求,积累相关数据,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因地制宜的政策性保险方案。花卉保险的保障范围,也不应局限于种植环节。甘亚海以漳州水仙花产业为例说:“在种植过程中,水仙花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并不高,在储存、运输等环节的潜在风险反而更大。”他认为,政策性保险可扩大保险范围,出台一篮子保险方案,将花卉生产经营中的各环节都列入投保范围。种植户对花卉保险不感兴趣,还源于产业规模化程度不足。对规模化企业而言,他们风险意识较强,承受保险成本的能力也相对较高。但目前,分散经营依然是我省花卉产业的主流形态。因此,引导适度规模化经营,培育新型农业主体,才能与金融保险业互馈互补,真正推动花卉产业行稳致远。

热点内容
紫罗兰木地板 发布:2025-02-12 21:51:48 浏览:940
杜鹃花什么色 发布:2025-02-12 21:47:04 浏览:796
海棠雅著别墅 发布:2025-02-12 21:45:46 浏览:69
栀子花小苗多少钱一株 发布:2025-02-12 21:36:43 浏览:810
孔雀盆景造型图片 发布:2025-02-12 21:31:30 浏览:330
七彩海棠花 发布:2025-02-12 21:21:18 浏览:223
郁金香雏菊 发布:2025-02-12 21:09:30 浏览:488
花卉邮寄 发布:2025-02-12 21:05:45 浏览:130
鲜花飨逝者 发布:2025-02-12 20:58:02 浏览:849
剑网3七夕任务 发布:2025-02-12 20:39:44 浏览: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