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花插花
① 插花勿忘我怎么养
◆勿忘我
勿忘我,学名深波叶补血草,别名星辰花、不凋花、勿凋花。高5 0厘米至100厘米。叶丛生于茎基部,呈莲座状,叶片羽裂,长20厘米。花序自基部分枝,呈伞房状聚伞圆锥花序,松散开张,花枝长可达1米。小花穗上有4朵至5朵花,有紫、粉、蓝、黄、白等色。栽培品种有‘ 亮粉’、‘蓝珍珠’、‘雪顶’等,是优良的插花用材。勿忘我适应性强,喜光,耐旱,生长适宜温度为22℃至38℃。忌夏季高温高湿,3 0℃以上呈半休眠状态。喜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阳光充足的条件下开花色泽艳丽。自然花期5月至7月。
【栽培说明】
1、将介质倒入花罐中,把介质整平;再将花罐的盖子套在花罐底部。注意:用喷水壶将培养介质浇透水直到罐底渗出水后。(为确保介质充份吸收水份,约过5-8分钟后在重复浇水一次)
2、播种时,种子需放置介质表面与介质表面充分接触。如遇种植颗粒较大的种子时需将种子尖头朝下,直至种子完全插入介质即可。
3、种子发芽后,把花罐放在阳光下,适当减少浇水。但不能让介质干燥,保持湿润。注意:幼苗期,植株要充分接收阳光,防止小苗徒长。
4、待苗长到3-8厘米高后,进行移栽。一般来说,每个花罐保留1-2株健状的小苗。
勿忘我:原产欧亚大陆。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狭倒披针形或条状倒披针形。喜阳,能耐阴,易自播繁殖。勿忘我花小巧秀丽,蓝色花朵中央有一圈黄色心蕊,色彩搭配和谐醒目,尤其是卷伞花序随着花朵的开放逐渐伸长,半含半露,惹人喜爱,令人难忘。
勿忘我是从英文名称"Forget-me-not"直译过来的。这花的名字颇为浪漫,而关于她的传说,更确定了其"花中情种"的地位。相传古欧洲的一位骑士,付出生命的代价为心爱的女友采来一束花,这花就是"勿忘我"。
勿忘我花是紫草科的一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茎高10~50m,特别在野生状态中,尤为细小纤弱,花杂蓝色。有变种白花勿忘我与红花勿忘我。青年男女互赠勿忘我,以表达深切情意。
现今花卉市场中,有一种被大家称为"勿忘我"的花,可以长久不凋,与我们前面所提的并非一种。她是属蓝雪科补血草属多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全株具粗糙毛,株高可达60cm以上,花枝长可达成1m,花序枝具3~5翼,小花穗上3~5杂花着生于短小的花穗一侧,花杂干膜质,有紫、淡紫、玫瑰粉、蓝、红、白、黄各色品种。将补血草称为"勿忘我",实为误称。但"勿忘我"这一名字的确非常令人心动,正因为人们珍惜这种情感,所以把别的花误称为"勿忘我"也就情有可原了。
② 台湾竹的习性
台湾竹又叫旱伞草.伞草、风车草、水竹等别名,为莎草科莎草属的多年生草本,其茎杆挺直细长的叶状总苞片簇生于茎杆,呈辐射状,姿态潇洒飘逸,不乏绿竹之风韵,因此很受人们欢迎,常供盆栽观赏或作插花切叶。
此草原产西印度群岛等地,性喜温暖湿润,通风良好,光照充足的环境,耐半阴,甚耐寒,华东地区露地稍加保护可以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稍粘的土质为宜。
性喜温暖、湿润和通风良好的环境。畏科莎草属多年生草寒,怕烈日,极耐阴、耐湿,四季均可在室内养护。 旱伞草冬季畏寒,夏季怕烈日,极耐阴。霜降前,就要搬入室内保暖养护;若受霜冻,叶子就会变黄,严重的会死亡。华东地区清明前后可移出室外半阴或庇荫处养护。夏、秋季要防强光照,不然叶尖枯萎变焦,影响生长。旱伞草的生长力较强,春、夏、秋三季是其生长旺季,从根茎部陆续长出新的嫩芽来,像小竹笋似的,极富有生机。此时如果发现茎干或叶尖枯黄,要及时剪去枯焦部分,以保持美观。
平时盆土要保持一定的湿度,盆土过干则叶片容易枯黄。对肥料要求不高,一般在春、夏两季生长期各施加稀薄的以氮为主的追肥l一2次即可,这样水竹就可长得枝青叶茂。也可用水种植养护,一般采用浅色盆为好;若没有盆则用碗代替。盆或碗内放上一些石子或黄沙作基质,固定植株,然后放入水,以浸没根部为止。不要天天换水。见水混浊就换,一般7天左右要换水1次。生长季节每次换水时加入0.1%一0.2%复合肥,效果就更加理想。忌施有机肥料。因加入有机肥料后会出现水质混浊,易造成根部腐烂。平时不要断水,否则会使叶黄而枯死。冬季只要不低于15℃仍可正常生长;当温度低于l0℃时,用水养殖的应取出放在干的地方,以免冻害。遭受冻害的茎于应及时剪掉,翌年春天仍可抽出新芽。
台湾竹盆栽时,用一般园土加少量基肥即可。生长季节要保持土壤湿润,或直接栽入不漏水的盆,保持盆中有5厘米左右深的水,可免去天天浇水的麻烦。生长旺季,每月施肥1-2次。为控制高度,5月份可浇灌1次400ppm的多效唑,能有效地控制其生长过高。此草对光线适应范围较宽,全日照或半阴处都可良好生长,但夏季放半阴处对其生长更有利,可保持叶片嫩绿不老。
根据台湾竹水陆都可生长的特性,如用一长方形不漏水的花盆,配置高低不同数丛伞花,留出水面,点缀几块玩石,可构成一幅自然的水景,但见疏影 横斜,景致宜人,别有情趣 。
台湾竹常用分株和扦插繁殖,也可播种。扦插于6-7月进行,选开花前的健枝最易生根。取茎顶梢3-5厘米,并将轮生的叶短剪一半,以减少水分蒸发,然后扦于砂或蛭石,使叶片贴在基质上,浇透水,以后保持基质湿润,20天就能生根。分株全年都可进行,但以3月中下旬翻盆时进行最宜。4月播种,也容易萌发成苗。
③ 水竹和风车草怎么区别
水竹,别名:实心竹、木竹、黎子竹拉丁文名:Phyllostachys heteroclada Oliver.禾本科、刚竹属多年生草本,竿可内高6米许,容粗达3厘米,幼竿具白粉并疏生短柔毛;节间长达30厘米,壁厚3-5毫米;竿环在较粗的竿中较平坦,与箨环同高,在较细的竿中则明显隆起而高于箨环;所以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水竹竹材韧性好,栽培的水竹竹竿粗直,节较平,宜编制各种生活及生产用具。著名的湖南益阳水竹席就是用本种为材料编制而成的;笋供食用。
风车草(学名:Cyperus alternifolius L.)又名伞草、旱伞草、台湾竹,是莎草科莎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60-150厘米;茎近圆柱形,直立无分枝;叶顶生为伞状;聚伞花序,有多数辐射枝,小穗多数,密生于辐射分枝的顶端,花两性,花果期8-11月。原产于非洲,作为观赏植物,中国南北各省均有栽培。
④ 我想问这个植物叫什么
旱伞草
中文学名:旱伞草
中文别名:水棕竹、伞草、风车草
英文名:mother of pearl plant
二名法:mother of pearl plant
界:植物界
科:莎草科
属:莎草属
分布:原产于非洲马达加斯加,中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适应地区:原产于非洲马达加斯加,中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生长习性:性喜温暖湿润,通风良好,光照充足的环境,耐半阴,甚耐寒,华东地区露地稍加保护可以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稍粘的土质为宜。
中文学名: 旱伞草 中文别名: 水棕竹、伞草、风车草 英文名: mother of pearl plant 二名法: mother of pearl plant 界: 植物界 科: 莎草科 属: 莎草属 分布: 原产于非洲马达加斯加,中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中文学名: 旱伞草 中文别名: 水棕竹、伞草、风车草 英文名: mother of pearl plant 二名法: mother of pearl plant 界: 植物界 科: 莎草科 属: 莎草属 分布: 原产于非洲马达加斯加,中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⑤ 赣南采茶戏的相关诗文
据传说,采茶戏萌芽很早。过去,一般老艺人们都说,在唐朝的时候就有了采茶戏。根据是采茶戏班里供奉的祖师爷田师父,是唐明皇时的宫廷乐师,原姓雷,叫雷光华,因和歌女产生爱情,犯了宫禁,于是相携逃出宫廷,流落到安远九龙山种茶为生,农事之余,不忘所好,教农民唱茶歌,玩茶灯,编成了“九龙山摘茶”这出戏,这就是赣南采茶戏的起源。当然,采茶戏不可能是某个人发明的。一般认为采茶戏于明代中叶开始流行于民间。关于这一点,明代文人学士的诗文著述里,有所反映。如,明代戏剧大师汤显祖,在他的一首即事诗里,有“僻坞春风唱采茶”的吟唱。可见那时,偏僻的乡村里,已有“采茶”的演唱。他还有一首赠别的诗,更能说明当时“采茶”的发展情况:
“粉楼西望泪眼斜,畏见江船动落霞;四月湘中作茶饮,庭前相忆石楠花。”
诗的题名《看采茶人别》,从诗中吟咏的情景看,所赠别的“采茶人”,不是指从事采茶劳动的人,而是指从事唱“采茶”的职业艺人。这艺人在“采茶”的演唱艺术上可能已有相当的造诣,才有可能受到当代名人如汤显祖的深情眷注。可见采茶,已在当时的民间有了深厚的基础,否则,是不可能有这样的职业艺人的。 除上引诗文外,汤显祖《牡丹亭》里“劝农”一出戏,其中有一段戏是表演采茶歌舞的:
……
[门子禀介:又一对妇人唱得来也。
[老旦、丑持筐采茶上,唱:
[孝顺歌]:乘谷雨,采新茶,一旗半枪金缕牙。
(白):呀,什么官儿在此?
(唱):学士雪炊他,书生困想他,竹烟新瓦。
(外白):歌的好,说与他,不是邮亭学士,不是阳羡书生,是本府大爷劝农,看你们妇女采桑采茶,胜如菜花,有诗为证:“只因天上少茶星,地下先开百草精,闷煞女郎贪斗草,风光不似斗茶清。”插花去。
[净、丑插花饮酒介]唱:
官里醉流霞,风前笑插花,采茶不煞俊。
……
这段戏写的是南安府太守杜宝出城春游,来到南安(今大余县)的城郊清乐乡劝农,清乐乡的父老,带领乡民们到接官亭迎接。这种“劝农”的仪式,是历代王朝的地方官吏,表示关心农民的一种例行公事;也是官吏们了解民情、采集民风的手段。清乐乡的父老,准备了反映当地民风民俗的歌舞向太守献演。上引这段歌舞,是一对采茶妇女表演采茶的。汤显祖是明朝万历年间人,在他写《牡丹亭》之前,曾两次途径南安,作过逗留,写有诗文,对当地的民风民俗颇为了解。《牡丹亭》的故事,即是以南安府为背景,在选取反映当地民风的歌舞时,必须是民间流传的,才足以表现剧情的地方特色。由此可见,汤所选取的这种采茶歌舞,早已在当时当地的民间流行了。它有歌有舞,有科有目,还有人物、故事,已具备了以歌舞演故事的戏曲要素。这就足以证明,在明朝中叶,赣南采茶戏就流行于民间了。 赣南采茶戏发展最盛的年代,是在清代康、乾年间,清人陈文瑞(乾隆时人)有一首《南安竹枝词》,反映了当时民间演出采茶的盛况:
谣哇小唱数营前,裘扮风流美少年;长日演来三角戏,采茶歌到试茶天。
营前,在今上犹县,当时属南安府,是一个山区小镇。一个三角班,能在这样的小圩镇从采茶开始,长日地演,演到试茶结束,这在今日的专业剧团,也是很难办到的,它说明那时的采茶三角班,已有相当的基础,才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否则,是不可能在一个地方维持这么久的演出的。
关于当时群众在观看采茶时的狂热程度,信丰县志里有一首《南安吟》描述得极为详细:
“采茶歌,村童扮作妖娥。周历乡里寻瑶,回眸一盼巧笑瑳。纨绔子弟争打彩,持杯谑浪肆摩挲。可怜铁石燕泣口,蚩民生计下煤窝。满面烟灰十指黑,出看采茶也入魔。辛苦得钱欢乐洒,囊空归去,学得‘阿妹’一声?。”
这首《南安吟》,是县里一个名叫谢肇祯的教谕写的。教谕是学官,他的观点,代表了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对采茶戏的看法,尽管满含贬意,但反过来看,正好说明当时群众对采茶戏的迷醉,尤其是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挖煤工人(铁石口出煤),对“采茶”更是看得“入魔”,哪怕把辛苦得来的钱全洒去,也带着“学得‘阿妹’一声?”的欢乐心情归去。 赣南采茶戏在明代自演自娱的“自乐班”时代,是受到社会上的尊敬的。因为当时演出《九龙山摘茶》这类灯戏,内容大都是欢庆升平的,如戏中的摆字灯,就有“天下太平”的摆字表演,所以能为封建统治者所欣赏。到了演杂套戏的三角班时代,由于剧目的内容,大都是以男女爱情为题材,而表达爱情的观点与方式,又往往与封建的伦理道德相逆悖。如《反情》、《睄同年》。有的还以喜剧的方式,从反面对社会的现实生活进行讽刺、揭露、批判,如《大劝夫》、《满妹贺喜》等等,这就为封建统治者所不容了,认为是诲淫诲盗,有伤风化。从乾隆以后,历代王朝,曾多次下令禁演。如道光四年《宁都直隶州志·风俗志》载:
“查采茶亦名三角班,妖态淫声,引入邪僻,最为地方之害。……近来竟有听许搬演者,应拘该管约保重惩,以息此风。”
类似的记载,在赣南各县的县志里均有。禁令不仅写在官文告示上,还刻碑勒石,立在乡场墟镇上。如1949年以前,在信丰的小江真君庙旁,还立有这种禁牌,把采茶和烟、赌、嫖、盗一律禁止。
赣南采茶戏遭禁演之后,交上了厄运,再不许进村坊和祠堂,只能在圩尾庙角搭台露天演出,在凄风苦雨中顽强地存活。
赣南采茶戏在其最盛的时候,发展到三十多个班子,之后逐渐衰落,到解放前夕,全赣南只剩下五六个班子,躲在深山角落里,偷偷摸摸地时演时停,真是奄奄待毙,一息仅存了。 最能表现赣南采茶戏特征的除了音乐,当数它的表演开工,歌、舞、戏三者并重。它的表演特征可以归纳为“三奇三绝”。三奇是:传统采茶戏表现的全是下层劳动人民的爱情与劳动垂涎,没有宫廷舞和才子佳人舞,此为一奇;大量的表演身段模仿动物的动作,并以动物的动作命名,此为二奇;歌舞戏相随相伴,以致有人认为是地方歌舞剧,此为三奇。
三绝是: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
矮子步的基本步法有矮步、高步、矮步交叉步、摇蹉步、惊步、滑步、铲步。矮子步又分矮桩、中桩、高桩。这是天下戏曲中绝无仅有的矮子步。单袖筒,这又是一绝。一般戏剧中的水袖都是成双成对、斯斯文文,唯独赣南采茶舞中,只有一个左袖筒。但它却创造了众多的舞蹈术语。如抓袖、搭袖、背袖、遮阳袖、绕扇袖、腋下袖、凤尾袖、穿针引线袖、花篮袖、上抛、下甩、缠腰、绕膝、侧卷翻飞……
美是一种对称,单袖筒似乎是对美的规律的一个忽视,但是,不,赏在舞台上用另一只手的扇子花和它对称起来了,一手甩袖,一手舞扇,踏着特有的矮子步,显得异常独特而有情趣。
扇花的动作甚多,种类繁杂,其中有抛甩扇、装折扇、避风扇、遮日扇、遥望扇、闻花扇、遮面扇等数十种,表现力特强,其中有老艺人留下的有关扇子花的艺诀,如:
五指花头朝天,四指花头朝前。三指花打四边,二指花摇胸前。耘、按、抓、抖靠肚面。
三奇三绝的特征是赣南客家人长期生存于山林中的严峻生态环境中的产物。
比如矮子步,客家人生活在大山中,出门爬山,弯腰屈膝,高人也成了“矮子”。聪明的客家人却让矮子步成了天下独一无二的舞蹈基本步。满山的云雾,满山的云雾茶,姑娘们手提茶篮,口唱茶歌,一边采茶一边舞蹈,小伙们肩担茶叶踏着由矮子步化成的矮桩、中桩、高桩。舞动着单袖筒、扇子花,创造出别具特色的赣南客家采茶舞。
又比如,众多的以动物命名的表演身段,那是因为在悠长的山道上,客家人惯与飞禽走兽为伍,动物界无穷无尽的生命之趣,竟使得异想天开的客家人获得了永不枯竭的艺术创作灵感。模仿动物的动作,并干脆用动物的动作来命名,如:猴子洗面、恶狼寻食、狮子开口、画眉跳架、乌龟爬沙、龙头凤尾、蜻蜓戏水、狗牯摆尾、懒猫抓痒、狐狸过岽、蝴蝶采蜜、公鸡啄米、猴子发惊、子(青蛙)过缺、乌鸦晒翅、猫儿探夜等,多达300多个名称。
动物表现生命意识的动作被客家人捕捉到了,不难想象,没有大山,便没有飞禽走兽,没有来自对生活的观察、提炼,这众多的舞台表演身段又该如何来创造? 小丑分二:一是“丑行俊扮”,称为“正丑”;二是“丑行丑扮”,称为“反丑”。
正丑:主要是劳动人民中的青壮年男子。他们具有勤劳朴实、爽朗大方、乐观风趣和机智勇敢的性格特征。演唱时,演员头戴“一把抓(罗帽)”,身穿“三花衣”,腰系“白堂裙”,下穿“灯笼裤”,右手舞“扇子花”,左手甩“长袖筒”。载歌载舞,活泼轻松。表演以“矮子步”、“扇子花”为主,高矮步法相结合,节奏明快,颇具特色。
反丑:多是一些烟鬼赌徒、流氓地痞、浪荡公子等,常以一些生动、含蓄、诙谐、幽默的语言和动作,互相揭露或自我嘲弄。其表演常摩拟一些动物形象如:“猴子洗脸”、“猴子撒尿”、“蜻蜓点水”、“懒猫抓痒”、“鸡公啄米”、“画眉跳架”、“狗牯摆尾”“乌龟爬沙”等等。脸谱抹白鼻子,步法和扇子花的动作与“正丑”表演大同小异。
小旦:主要是勤劳纯朴和聪明伶俐的农村少女、少妇。表演矫健优美、朴素大方。其“扇子花”比小丑更为丰富,既能单手打扇子花,也能双手同打扇子花。其身段动作有:梳妆挑帘、园手摘茶、伞花、开门关门等。其基本步伐有八字步、跷步、踮步、磨子步、磋步、碎步等等,真可谓千姿百态。
⑥ 请问这是什么植物
基本资料
别名:彩叶苋
类 别:多
彩叶草
年生草本植物--观叶类
水:喜湿润,夏季要浇足水,否则易发生萎蔫现象。并经常向叶面喷水,保持一定空气湿度。
肥:多施磷肥,以保持叶面鲜艳。忌施过量氮,否则叶面暗淡。
土:要求土壤疏松肥沃,一般园土即可。
温:喜温暖,耐寒力较强,生长适温15-25℃,越冬温度10℃左右,降至5℃时易发生冻害。
光:喜阳光,但忌烈日曝晒。
花语:绝望的恋情。[1]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为
彩叶草
多年生草本植物,老株可长成亚灌木状,但株形难看,观赏价值低 ,故 多作一、二年生栽培。株高50~80cm,栽培苗多控制在30cm以下。全株有毛,茎为四棱,基部木质化。单叶对生,卵圆形,先端长渐尖,缘具钝齿牙,叶可长15cm,叶面绿色,有淡黄、桃红、朱红、紫等色彩鲜艳的斑纹。顶生总状花序、花小、浅蓝色或浅紫色。小坚果平滑有光泽。彩叶草变种、品种极多,五色彩叶草(Var· verschaffel讯)叶片有淡黄、桃红、朱红、暗红等色斑纹,长势强健。黄绿叶型彩叶草(ChartreuseTyPe)十小黄绿色,矮性分枝多。皱边(FringedTyPe)叶 缘裂而波皱大叶型(Large-LeavedType)具大型卵圆形叶,植株高大。
编辑本段种类介绍
根
彩叶草图片集锦(16张)
据繁殖方法,可以将彩叶草分为两种类型。1.种子繁殖类型:播种繁殖可以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该类型有以下5种叶型品种:
【大叶型】(large~leaved type),具大型卵圆形叶,植株高大,分枝少,叶面凹凸不平。
【彩叶型】(Rainbow type),叶小,长椭圆形,先端尖,叶面平滑,叶色有红、橙红、黄绿、白地绿斑等。
【皱边型】(Fringed type),叶缘裂并且有波皱,裂纹与波纹的变化很大,叶色也有很多种。
【柳叶型】(Willow~leaved type),叶细长,柳叶状,叶缘具不规则的缺裂和锯齿。
【黄绿叶型】(C
彩叶草
hartreusetype),叶小,黄绿色,抗日灼,植株矮且多分枝。营养繁殖类型:一些不捻性、低捻性或尚不能用播种繁殖方法保持品种性状者。 常见的园艺变种为五色彩叶草(var.verschaffeltii),叶片上有淡黄、桃红、朱红、暗红等色斑纹。另外同属观赏性较高的有小纹草(C.pumilus),原产菲律宾和斯里兰卡。株高15~20厘米,多年生草本,茎横卧。叶对生,菱形,长2~3厘米,叶面暗褐色,边缘绿色,背面色淡。花蓝绿色圆锥花序长10~12厘米。丛生彩叶草(C.thyrsoideus),亚灌木,株高80~100厘米,叶鲜绿色,呈心脏状卵形。缘具粗锯齿。花亮蓝色,轮伞花序,着花3~10朵,呈穗状排列。花期11~12月,冬季盆栽观花。
编辑本段生态习性
喜温性植物,适应性强,冬季温度不低于10℃,夏季高温时稍加遮阴,喜充足阳光,光线充足能使叶色鲜艳
编辑本段栽培管理
彩叶草属约有150种,产于亚洲、非洲、大洋洲热带、亚热带地区。盆花栽培常见的品种有:红虹、天鹅绒红、矮桃红等品种。性喜气候温暖湿润,阳光柔和充足,空气清新的环境条件,冬季室内适温20℃至25℃,最低越冬温度不能低于10℃,温度过低叶片变黄脱落,5℃以下植株枯死。盆栽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透气性能良好的沙质培养土。对水分的需求,应保持盆土及环境经常湿润适度,忌干旱、防积涝,以免叶片脱水失色,根系感染软腐。光照柔和充足,叶色艳丽显著,但忌盛夏晴空烈日强光直射致叶面粗糙失去光泽度。而在蔽荫环境条件,叶色也不鲜艳。[2]
彩
彩叶草
叶草喜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盆栽之时,施以骨粉或复合肥作基肥,生长期隔10~15天施一次有机液肥(盛夏时节停止施用)。幼苗期应多次摘心,以促发侧枝,使之株形饱满。花后,可保留下部分枝2~3节,其余部分剪去,重发新枝。彩叶草生长适温为20℃左右,寒露前后移至室内,冬季室温不宜低于10℃,此时浇水应做到见干见湿,保持盆土湿润即可,否则易烂根。
编辑本段植物繁殖
采集种子
彩叶草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为唇形科彩叶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现于绿地或家庭中栽培的均为人工改造后的园艺变种。园艺变种盆栽时株高约30厘米,叶对生、卵形或圆形,在绿色的叶片衬底上有紫、粉红、红、淡黄、橙等彩色的斑纹。
彩叶草来自热带,因此喜温暖,不耐寒,越冬气温不宜低于5℃,生长适宜温度为20-25℃,喜阳光充足的环境,也能耐半阴,忌烈日暴晒,可在室内短期摆放,要求栽种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如仅作观赏用,生长期需摘心数次,促进分枝,使形态丰满。如果要收获种子,最好不要摘心。
在卜海地区,彩叶草于8 -9月开花。开花前,先要选择III.色鲜艳的植株留种;开花时,应对花序用毛笔沾花粉刷柱头的形式进行人工授粉,然后套纸袋隔离,以防杂交退化。在开花前期,应施用一些磷钾肥,保证结实时的营养需求。
一般开花受精后,只要阳光充足、无病虫危害,彩叶草可以结籽,结籽后一个月种子成熟,则可分株采收,晒干后保存,留作来年播种。由于彩叶草种子细小,收获时应带荚晾晒。需说明的是,自己采收的种子,第二年播种后肯定会有一些退化变异的现象,自幼苗期应淘汰不良植株。
繁殖方法
通常播种繁殖可以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有些尚不能用播种繁殖方法保持品种性状的,需采取扦插繁殖。
在
彩叶草
有高温温室的条件下,四季均可盆播,,一般在3月于温室中进行。用充分腐熟的腐殖土与素面沙土各半掺匀装入苗盆,将盛有细沙土的育苗盆放于水中浸透,然后按照小粒种子的 播种方法下种,微覆薄土,以玻璃板或塑料薄膜覆盖,保持盆土湿润,给水和管护。发芽适温25℃至30℃,10 天左右发芽。出苗后间苗1次至2次,再分苗上盆。播种的小苗,叶面色彩各异,此时可择优汰劣。
扦插一年四季均可进行,极易成活。也可结合植株摘心和修剪进行嫩枝扦插,剪取生长充实饱满枝条.截取10cm左右,插入干净消毒的河沙中,入土部分必须常有叶节生根,扦插后疏荫养护,保持盆土湿润。温度较高时,生根较快,期间切忌盆土过湿,以免烂根。15天左右即可发根成活。也可水插,用晾凉的半杯白开水即可,插穗选取生长充实的枝条中上部2-3节,去掉下部叶片,置于水中,待有白色水根长至5-10毫米时即可栽入盆中。[1]
盆栽方法
彩
彩叶草
叶草盆栽以小型为好,一般成苗上内径10厘米筒盆,经20天至3 0天养护,株高达15厘米即可摆放观赏,室内放置应选南窗口漫射光线较强处,保持盆土干湿适度,空气清新,环境清洁。室外养护,入夏应放疏荫环境。全年可追施稀薄液肥3次。如果主茎生长过高应及时摘心。在不采收种子的情况下,最好在花穗形成的初期把它摘除,因为抽穗以后株姿大多松散失态,降低观赏效果。10月初,入中、高温室越冬,此期可重剪来更新老株,同时,结合翻盆进行换土。最大用盆内径14厘米为止,再大不便摆放。
彩叶草小坚果成熟后很容易自然脱落,还怕暴风骤雨吹打,故应于萼片变黄时把花穗轻手逐个剪下来脱粒,落地种子虽有一些能萌芽出苗,但因不能耐寒,故起不到自播繁衍的作用。
水插繁殖
1.
彩叶草
准备容器:扦插容器可以是广口瓶,也可用矿泉水瓶剪掉上部,取下部注满清水备用。容器务必要干净,用水也一定要水质清洁,而且最好还另取大可乐瓶贮水一天以上,备为扦插 和后续管理之用。
2.剪取插穗:当主枝或经过摘心的侧枝长有4个节或长10厘米左右时,挑选茎干粗壮者,基部仅留1节至2节的对生叶片,将上部剪下,剪口要平滑,没有挤压撕裂的伤口。然后,将插穗最下部的一对叶片剪掉,并且每3个至5个插穗集中整齐基部,用白线松束在一起,待为水插。
3.水插管理:一般以插穗自瓶口入水3厘米至4厘米最好。此后,置之于散射光处摆放,注意每2天至3天换一次清水(备贮水),并注意每天补足瓶内因蒸发而下降的水位。一般在18℃至25℃条件下,7 天至10天就可见生有白根了。
4.及时上盆:彩叶草的不定根,除茎节处易生外,平直粗壮的茎部也会萌
彩叶草图片欣赏(16张)
出,这为插穗尽早成型提供了条件。当见插穗基部生有多条1 厘米至2厘米不定根时,可及时上盆或定植。注意操作要精心,不要损伤根系,一般再在花荫处养护10天左右,即可进入正常管理。
繁殖技巧
播
彩叶草
种用土为草炭土1、细沙的混合土1,撒播即可,彩叶草的种子为好光性种子,因此播后不需覆土,发芽适温20~25℃,保持基质湿润,8~10天发芽。扦插四季皆可进行,20℃左右1周生根,水插也很容易生根。播种苗长出1对真叶时上盆,盆土为草炭土2、壤土1、河沙1,加入 足够的底肥,生长期经常追肥,包括追施过磷酸钙和和骨粉。温度保持在20℃以上,幼苗期视培养目的决定是否摘心,若要培养出株形丰满的植株,则应摘去主干,以促进侧枝生长。若要培养成圆锥形的株形,则不必摘去主干。彩叶草适应性较强,管理较简单,温度适应范围为10~30℃,低于10℃,植株停滞生长,低于5℃植株枯死。彩叶草为喜光植物,光照充足,可使叶色鲜明,但在夏季高温时应避免阳光直射,高温强光会使色素遭到破坏,引起叶绿素增加,导致植株色彩不鲜明,甚至偏绿,影响观赏。因此夏季高温时应适当遮荫。其它季节则不能遮荫,因光线暗淡会使叶色灰暗。彩叶草叶大而薄,应保证水分供应,土壤干燥则叶面的彩色褪色,尤其夏季应保证盆土湿润,同时应经常向地面和叶面喷水,以提高空气湿度,但不能积水,积水容易使根系腐烂、叶片脱落。冬季则控制浇水,温室温度维持在15℃,保证干湿周期明显,周期要短。对肥料的要求不高,生长季节每月施1~2次以氮肥为主的稀薄肥料。花序出现后,若不采种则应及时摘去,以免消耗营养,同时使株形散乱,影响观赏价值。若要采种则待花序由青变黄时收割。
编辑本段观赏应用
色
彩叶草
彩鲜艳、品种甚多、繁殖容易,为应用较广的观叶花卉,除可作小型观 叶花卉陈设外,还可配置图 案花坛,也可作为花篮、花束的配叶使用。
室内摆设多为中小型盆栽,选择颜色浅淡、质地光滑的套盆以衬托彩叶草华美的叶色。为使株形美丽,常将未开的花序剪掉,置于矮几和窗台上欣赏。庭院栽培可作花坛,或植物镶边。还可将数盆彩叶草组成图案布置会场、剧院前厅,花团锦簇。
编辑本段产地分布
是一种适应性十分强的花卉。在我国很多地方也可见到,尤其南方更常见之。我国各地庭园常有栽培。主要培育基地有江苏、浙江、安徽等地[3]。
编辑本段病虫防治
幼
彩叶草
苗期易发生猝倒病,应注意播种土壤的消毒。生长期有叶斑病危害,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室内栽培时,易发生介壳虫、红蜘蛛和白粉虱危害,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幼苗猝倒病是播种繁殖瓜叶菊常遇到的一种病害,常可见到幼苗叶色翠绿即倒伏死亡,或腐烂或干枯,该病主要由瓜果腐霉菌和立枯丝核菌引起,病菌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由种子或水滴喷溅传播。防治方法见凤仙花猝倒病防治。幼苗期要根据设定的株形进行摘心,若想培养为丛生而丰满的园柱形,则必须对幼苗的主干摘心,若想培养为圆锥形,则主干不摘心而是对侧枝进行多次摘心,若不采种,则应及时对花序摘心。
编辑本段栽培管理
彩叶草又名老来变,多年生草本花卉。株高30-50厘米,分枝少。叶对生,菱状卵形,质薄,可长达15厘米以上,边缘有深粗齿,叶面绿色,有黄、红、紫等色彩鲜艳的斑纹,故名彩叶草。
盆花栽培常见的品种有:红虹、天鹅绒红、矮桃红等品种。
彩叶草喜温暖,繁殖可用盆播法和扦插法。播种在18-25度,1-2周可以出苗,扦插分地插和水插两种,水插用晾凉的半杯白开水即可,插穗选取生长充实的枝条中上部2-3节,去掉下部叶片,置于水中,待有白色水根长至5-10毫米时即可栽入盆中。春秋季节需要5-7天,夏季一般一天即可生根。
彩叶草的日常管理比较简单,只需注意及时摘心,促发新枝,形成丰满的球形,养成株丛。花序生成即应除去,以免影响叶片观赏效果。
彩叶草是优良的盆栽观叶花卉,也可应用于夏秋季节的花坛,色彩鲜艳,非常美丽。同时可以剪取枝叶做切花,或花篮的配料,亦可与鸭跖草同栽一盆,为布置客厅、书房的好材料。[4]
编辑本段繁殖规律
彩叶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老株可长成亚灌木状,但株形难看,观赏价值低,故多作一、二年生栽培。株高8Ocm,栽培苗多控制在3Ocm以下。全株有毛,茎为四棱,基部 木质化,单叶对生,卵圆形,先端长渐尖,缘具钝齿牙,叶可长l5cm,五色彩叶草叶片有淡黄、桃红、朱红、暗红等色斑纹,长势 强健。黄绿叶型彩叶草十小黄绿色,矮性分枝多。皱边叶 缘裂而波皱大叶型具大型卵圆形叶植株高大,分枝少,叶面凹凸不平。 各种叶型中还有不少品种,并且仍在不断地培育新品种,使彩叶草在花卉装饰中占有重要地位。 性喜温暖、向阳及通风良好的环境,耐寒能力较弱,冬季一般在10℃以上才能安全越冬,温度过低叶片易变黄脱落,夏季高温时需适当遮阴。 为常见的盆栽观赏植物,亦可作花坛布置材料,同时也适宜配植于花坛树木,还可做插花装饰的材料。 在有高温温室的条件下,然后按照小粒种子的播种方法下种,微覆薄土,以玻璃板或塑料薄膜覆盖,保持盆土湿润,给水和管护。发芽适温至30℃,10 天左右发芽。出苗后间苗1次至2次,再分苗上盆。播种的小苗,叶面色彩各异,此时可择优汰劣。草喜富含、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施以复合肥作,生长期隔10~15天施一次有机盛夏时节停止施用施肥时,切忌将肥水洒至叶面,以免灼 伤腐烂。彩叶草喜光,过荫易导致叶面颜色变浅,植株生长细弱。除保持盆土湿润外,应经常用清水喷洒叶面,冲除叶面所蓄积尘土,保持叶片色彩鲜艳。幼苗期应多次,以促发侧枝15天左右即可发根成活。也可水插,用晾凉的半杯白开水即可,插穗选取生长充实的枝条中上部2节,去掉下部叶片,置于水中,待有白色水根长至10毫米时即可栽入盆中。[2]
种名:
彩叶草
别名: 五色草、洋紫苏、锦紫苏
拉丁名: Coleus blumei Benth.
科名: 唇形科
属名: 彩叶草属
产地分布: 原产印度尼西亚,在我国南北各地
生长习性:
喜温暖而湿润的气候条件,不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能耐轻碱土。
生长类型: 草本类
形态特征: 草本植物 > 多年生草本花卉 ,茎四棱,基部木质化。叶对生,卵形或圆形,质薄,有深粗齿,长尖,叶色有黄、红、紫、橙、绿等色。花型小,穗状轮伞花序自枝顶抽生而出,长15至30cm。小坚果平滑,种子千粒重0.15克,寿命4至5年。花期为夏、秋季。
观赏特性:
观叶
园林用途: |室内盆栽|花坛花卉|花境花卉
观叶类 ,优良的盆栽观叶。可供夏秋花坛布置,亦是优良的小型观叶盆花。尤适用与毛毡花坛。剪取枝叶可作插花、花篮、花圈的彩色配叶。叶可入药,能治蛇伤。
繁殖培育: 一般播种法繁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