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副控插花
㈠ 日本插花道有什么流派,插花道有什么特点
挂花、吊花瓶插花
池坊流
日本室町时期的挂花、吊花瓶插花法以及使用日常生活用具插花的技法在立花师傅中风行一时。在这个基础上,日本元禄时代又推出了一种新的插花法“投入花”。“投入花”是一种花道流派。提倡尽量保存花的自然样式。随着花道艺术的兴起,茶室内也讲究用鲜花装饰。多装饰茶室服务的投入花强调花枝弯折,向外伸展的插花格式。由于投入花较立花省工、省钱,所以很快在中、下层町民中间普及开来,并很快从茶道中分离出来,自成一体。
投入花
日本明和、安永年间以投入花为基础,相继涌现不少插花流派。其中比较有名的是一种流仪花。根据它的流仪和理论,起名为生花(把带枝的花艺术地插在瓶里或盘里的一种插花艺术),亦称正花、活花。生花技术讲究保持草木的自然姿态,强调体、用、留、真、副、体的调和,体现了儒教道德求天、地、人三材调和的思想。由于以上原因,插花时花形整体必须呈^形即三角形。加之生花流仪是日本花道界最古老、最正统的流派。
池坊花
十五世纪由立花名家专庆创造的池坊花是当今花道界最古老的流派。池坊之名取自京都六角堂(顶法寺),当年六角堂内的许多僧人都擅长专庆的立花。所以池坊又是花道的代名词。 日本宽政三年(1462)池坊插花术的开山祖专庆应邀为武将佐佐木高秀插花。几十枝鲜花插入金瓶内,绮丽无比,顷刻专庆的池坊插花术在立花界获得很高的声誉。十六世纪专应创作了《池坊专应口传》、专荣创作了《池坊专荣传书》。通过专应、专荣的努力,池坊立花成为花道界的主流派。直到今天,池坊立花仍是日本国内规模最大的花道流派。特别是战后建立了池坊学园。使用新的教授方法培养花道人材。与此同时,也开展对花道理论、技艺的研究。
未生流派
未生流派是日本江户初期由未生斋一莆(1761-1824)创立的另一个花道流派。今天,未生流派已发展成为比较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致力于花道知识的普及工作。如今未生流派内又相继出现了斋家未生派、庵家未生派、院家未生派、嵯峨未生派、未生派中山文莆会、真养未生派、平安未生派、本能寺未生派、未生箢、大坂未生派、未生方云派、都未生派、洛阳未生派等等。未生派将儒家的天地人合作为插花的原理。基本花形为体现天圆、地方统一体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内,未生流派进行多种多样的创造发挥。其作品的特点是明快、简洁。
小原流派
日本明治末年由小原云心(1861-1916)创立的小原流至今仍是日本有代表性的花道流派之一。云心自幼随父学习池坊的插花技术。后来云心发现池坊派插花术重心过高,不够安稳。便创立了有重量感、重心偏低的插花术。接受自然影响的小原插花术以新颖的花型,为插花技艺增添了时代感。小原插花术的诞生是日本人学习西方文学的反映。但是,小原的插花试一直受到正统派的指责。云心不同于其他流派逐个收弟子学艺,而是招收弟子在自己家进行集体教授。这种教学法在当时可谓划时代的创举。至今小原流派的自然主义插花术仍受到不少日本人的喜爱。
草月流派
由使节河原苍风(1900- )创立的草月流派是战后兴起的新流派。今天它同未生流派、小原流派一样。使节河原苍生批判了形式固定化的传统流派,提出自由地使用花器,自由处理素材的新理论。草月流派着眼于现实生活,组织造形,将西方的艺术观点糅合于插花艺术之中。铁丝、塑料、玻璃、石膏等均成为草月流派使用的插花辅助材料。今天尽管日本人对草月流派的评价各不相同,但它仍然是有实力的花道流派之一。
花道并非植物或花型本身,而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创造。因此, 日本花道
任何植物, 任何容器都可用来插花,任何人都可能漂亮地完成插花。花道通过线条、颜色、形态和质感的和谐统一来追求“静、雅、美、真、和”的意境。因此,从深处看,花道首先是一种道意,它逐步培养从事插花的人身心和谐、有礼。其次花道又是一种综合艺术,它采用园艺、美术、雕塑、文学等人文艺术手段。花道还是一种技艺,可用来服务于家庭和社会。最后花道是一种易于为大众所接受的,可以深入浅出的文化活动。 插花并不讲究花材的数量和花的华丽。在古代和现代的一些茶室里,只插上一枝白梅或一轮向日葵等简单的花草就能营造一种幽雅、返朴归真的氛围。另外插花的优劣还取决于插花的形态和不同的花材所呈现出的不同的精神。如蔷薇花象征美丽与纯洁,百合花代表圣洁与纯真。梅花象征高洁与坚毅,兰花高雅,被誉为“花中君子”,牡丹雍容华贵,杜鹃花婀娜多姿,桃花妩媚芬芳、荷花出污泥而不染,象征高尚品德。而热爱大自然的日本人最爱的还是樱花,因为这是大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㈡ 篮球怎样可以练快速左右插花
多练!坚持不懈,用心领悟!
这是具体做法:
半蹲式是最好练的,注意降低重心,刚开始练可以加上探肩的动作,就是说运球的同时上身可以晃动,但是可不是左右歪头啊(那样子很丑)。 站立式的比较难上手,重点是步伐和双手位置的配合,但是好看并不实用,因为重心高而无法快速变向和加速 运球+跨下运球简单法 第一步:降低重心,在不看球的情况下,先练习右手原地运球,再练习左手原地运球 第二步:靠手腕的力量拨力,单手在身体前左右运球。同样,在身体的一侧前后运球。要注意,运球的时候并不是重心越低越好,因为带球的外力完全由手腕发出,只有控制好球的落地的方向,才能很好的控制好球。一只手熟悉后再用另一只手练习。 第三步:左右手在身体前交叉运球,再在体后交叉运球练习。 第四步:练习跨下运球,先将左脚向前跨出一步,用右手将球从跨下弹致左手,再用左手顺原路将球弹回右手。换脚、换手后动作一样。然后将这几个运球步骤连贯起来,在原地反复练习。 第五步:练习行进间的跨下运球,开始时先沿边线练习直线,再练习曲线,然后在有人防守的情况下模仿比赛中的场面。至于你的身体如何随着对手的移动做出自然的反应,只有在实践中反复的摸索。
㈢ 仿真花制作技巧 轻松成为插花达人!
仿真花,又被称为人造花、绢花、丝花,仿真花不仅能够长久保持鲜丽,更可以根据季节和需求随心所欲——春意盎然自由布置,夏季清凉信手拈来,秋天可以给你一片金黄,冬天能用满眼火红带来温暖。仿真花惟妙惟肖的外观,千姿百态的造型,更长的观赏期和更丰富的造型手法使得人们越来越钟爱仿真花。下面,小编就教大家仿真花如何制作,仿真花制作方法。
家居饰品仿真花以棉布,丝绸,纱布,塑胶等为主要材料。每枝花的花瓣,花蕊,叶子等部分通过不同的模具压制组合而成。人们能够通过仿真花装饰品的制作,发现和探讨现代插花艺术,从而培养情趣、陶冶性情。从而也把花艺更好地应用于美化生活环境以及我们的家庭。下面的文章中会通过大量的仿真花图片,大家一起来欣赏吧。通过插花艺术欣赏,让生活处处充满芳香。
花带给人的感觉是多样的,也可以粗犷或带着原始之美的,和木头、石块等自然材料搭在一起,它们充满了张力和生命力。
仿真花制作方法之:无布基胶塑花的制作
第一步:制花型:首先将硫化橡胶溶液注入模具之中,冷却出模制成花或叶的毛坯物。
第二步:上色:其于仿真花上色可以用套挂胶与彩喷两种方式来完成。
第三步:热合成型:利用200-300℃左右控制加热温度将其将毛坯压花后形成成品。
第四步:组装定型:将其热合后的成品花、叶固定于机制的塑料胶或手工缠绕杆上即OK了,其也将完成了整个无布基胶塑花制作过程。
仿真花制作方法之:含布基胶塑花的制作
第一步:制花型:含布基胶塑花其加工原料为珍珠棉,其厚度为0.5-1mm,所以得先将珍珠棉置于压力机的模型内冲压成仿真花的布基。
第二步:毛坯制作:将仿真花的布基浸入硫化橡胶溶液,提出冷却后将其固化,完成毛坯制作。
第三步:上色(无论是那种仿真花的制作,其都少不了上色这一步,其方法也是大同小一)
第四步:热合成型:在含布基胶塑花仿真花制作中,其热合成型控制加热温度在60℃左右就可以了,利用模具将毛坯压花后形成成品。
第五步:组装定型:将段棚饥将毛坯压花后形成成品花与叶进行固定即可完成整个个制作过程。
仿真花的制作过程技巧
仿真花就是模仿实际存在的那些自然花而被制作出来的一种工艺品。它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在样式方面和在质量方面也都得到了非常大的进步,拥有的外观不仅可以和自然中的花以假乱真,它做工的精细也几乎是完美无瑕。同时的造型已经超越了自然花千姿百态。因为,在有些花的制作工程中,人们也加入了一些自己的设计和元素,让这些造型可以更加地符合人们的需要。慢慢地,这种花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以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
通常地,仿真花都要用到的材料有绷绢、皱纸、涤纶、塑料、水晶等材料,有的也会用到一些由真花烘焙的干花来做为制作的原材料。制作的过程主要是人们通过对一些自然花做出细微的观察,并对它握返的造型做出详细的分析,然后会更具它的造型、色彩等其它特点来选择制作的材料。然后就是模仿者真花进行制作。一般每一种花的制作,在开始都是有人工来完成各个步骤,慢慢地掌握了一些技巧和方法后,有的步骤就会进行一块处理。这样来加快制作的速度,提高产品的生产率,满足市场上面的大量需求。
制作精细的干花、仿真花的出现,弥补了鲜花的缺憾,把春天和美丽长久地留在了我们的身边,也为花艺师的花艺创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春常在,花常开”是人们自古以来的美好心愿。自然界中的花草,开时虽缤纷灿烂、五色迷人,但禁不住几度春雨秋风,霎时便落红无数,只留下深深的遗憾。
以上就是有关仿真花制作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土巴兔在线和尘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https://www.to8to.com/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_m_jiare&wb】,就能免费领取哦~
㈣ 日本式插花艺术有哪些知识
日本插花又称华道、日式插花,属于插花***floarr***中的一种,日本传统的插花艺术,它是‘活植物花材’ 造型的艺术。 日本的花道以池坊流历史较为悠久,具有五百多年的传统其发源地据说为圣德太子下命建造的六角堂。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1***日本式插花概论
日本式的插花,虽然传自中国,但这种艺术在日本却得到了高度发展,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文化特征的艺术形式之一——花道。
日本花道发展蓬勃、流派特别多,且各具特色。要了解日本式插花各流派的特点,可先从其插花的基本造型开始。
日本式插花的造型原则上以三主枝为骨干而构成的。最长的花枝为第一枝,次长的花枝为第二枝,最短的花枝为第三枝。三主枝高低不一,分别作用于上段、下段和中段,然后加上装饰的枝梢,达到造型上的立体化。由于三主枝在表现插花形态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又称为“役枝”,并分别代表着天地人三才。
天地人在构成花型上也发挥了定位作用。上段役枝的位置在“天”,下段的役枝的位置在“地”,而中段役枝位置则在“人”。这种以天地人三线条构成的花型,称为“三线形式的插花”或“三角形式的插花”。
由三役枝的位置和作用不同,就把插花的造型分为真、行、草三种。“真”取立姿形态,表示端正静肃的美感;“草”取潦草形态,表示自由奔放的美感;“行”取“真”与“草”的中间形态,表示宽舒快畅的美感。
概括而论,日本式插花以象征天地人的三役枝构成基本花型,并以真行草三方面求取花型的变化。
日本式插花的主要流派有:池坊流、草月流、小原流、古流、巨集道流、远州流、松月堂古流、未生流等等。各流派对上述三大主枝的叫法并不统一。
***2***日本式插花流派简介
①池坊流“池坊”称插花为“立华”,并把作用于上段的役枝叫“真”,中段的叫“副”,下段的叫“体”。池坊插花的特色是:“真”强壮有力,“副”从后角插入,“体”在前面扎根,全部役枝组合成轻松舒畅的花型。此外,辅助真、副、体的其他枝梢,统称为“对待”。
池坊插花按照弯曲的“真”枝角度,决定对后角的“副”枝角度,以及对前角的“体”枝角度,并依照角度的大小,把花型分成真、行、草三种,而真行草三者又各自三种变化:真有真之真、真之行、真之草,行有行之真、行之行、行之草,草有草之真、草之行、草之草。
真的花型大多使用筒形花瓶,以插口至花瓶外缘的宽度与真枝弯曲度,来决定真之真、真之行、真之草三种变化。
行的花型使用薄面、宽口、壶状等花瓶,与真的花型一样,它也是以插口至花瓶外缘的宽度与真枝弯曲度,来区分行之真、行之行、行之草的。不过行的花瓶比真的花瓶口径大一些;真枝的弯曲度也可以加大,花貌也就较有动感。
草的花型使用的花器分为水盆与双层的筒、舟、月、挂等所谓草本花瓶。使用水盆时,像真与行一样地区别草之真、草之行、草之草;但是使用草木花瓶时,则要依照真枝的下垂度来决定。
②草月流草月流是日本式插花现代化、大众化的代表,插花时特别讲究心正意诚的精神,内涵着崇高的理想,型态要生动,色调要调和,布置要适合,这就是草月流插花与众不同的特色。
草月流花型分“基本花型”和“应用花型”。基本花型是花型构成的原则,分为纵长插法的“立真型”,横长插法的“倾真型”,水平插法的“平真型”,低于水平插法的“垂真型”等四种。“应用花型”是由“基本花型”中花枝位置与角度变化所得,要考虑到花材、花器、摆放位置及装饰环境的调和。“应用花型”是插花者表现自己个性与构想的重要手段。
草月流插花中以三枝主枝构成花型轮廓的主体,第一主枝为“天”***或称真***,第二主枝为“地”***或称副***,第三主枝为“人”或称“控”。“天”是主枝的中心,也是决定其他主枝及作品大小的基准,“天”的长度依花器口径加高度而定。大致上大型花型是口径加高度的两倍,中型是一倍半,小型则相等。“天”决定后,“地”是“天”的四分之三长,“人”是“地”的一半或四分之三长。主枝以外的花枝,通称为从枝,能起到辅助主枝的作用,使作品趋于完美。
***3***日本式插花发展渊源
池坊自小野妹子之后,人才辈出。如十五世纪中期的池坊专庆.当时为了欣赏其优美的插花,群众大批云集而至。十五世纪日本室町时代完成了立华样式,从立华产生出生花、盛花以及投入等样式。立华通常以七个或九个主枝构成.名称为真、正真、副、讳、见越、控、流、胴、前置。到十六世纪出了建立插花理论的池坊专应、专荣、专好。接着在十七世纪出了第二代池坊专好。其后在十九世纪初期,出现池坊专定。池坊插花发展至今已有四十五世。
中国文人插花对日本插花影响也很大。特别是明朝的《瓶史》一书传到日本.许多人揣摩研究,形成和发展了很多插花流派.小原流也是其个的一个。同时,日本插花对艺术的内在思想采用中国儒家思想。例如,把三个主体花枝看成是天、地、人之宇宙。又如,创办于明治时代的未生流.崇尚自然,富于写实手法.其中包含了中国的阴阳五行思想。
草月流插花是日本近代新兴的插花流派.注重造型艺术.把无生命的东西赋予新的生命力,具有独创精神.是日本新潮流的代表。
日本插花的流派众多,号称有三干流之多。
总之,不论是中国插花、日本插花.都属东方插花的范畴.它是以线条的变化为主.将人的思想转嫁在插花之中,表现出东方人的细腻、富于内含的特点。
㈤ 插花艺术|各个时期的主流花型
花道的历史其实就是“型”的历史,以室町时代的“直立花”为起点,花型的改变经历了江户时代前半期的“立花”,后半期的“生花”,明治时代的“盛花”,昭和时代的“自由花”,二战后的“造型花”……每个时代都创造了各种新的花型。
虽然顺应时代的要求诞生了多种崭新的花型,但是花道家们并没有抛弃旧的花型,都完整地保存并传承下来。那么,让我们沿着时间的长河,追溯一下各个时代主流的花型。
▲ 直立花:迄今为止最古老的花型
▲ 时间:室町时代
▲ 主要用途:和式会客间装饰物
▲ 表现特点:中心位置垂直竖立一根枝条,称为“真”,然后在其周围添加应季的花草作为辅助,这些辅助称为“下草”
『仙伝抄』中的直立插花
背景: 在直立花之前,插花的风格偏重于自然风。保持植物原本的自然形态,随意投入花器之中,自然随性是当时的主流。进入室町时代后,在和式风格室内装饰的担当者中,出现了专门对花艺设计表现出特殊才能的群体,他们确立了花的构成论,最大限度表现自然花卉的个性,在选定的花器中将自然之美重新组合构架,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插花由无规则的自由表现演变为按照统一规定设计组合的形式。
代表人物: 建构了东山文化的将军足利义政,作为强大的后援支持了当时的文化发展。当时活跃的花道家,有池坊专应(1482-1543)和拥有阿弥称号的文阿弥。这两位名人一直作为竞争对手被人们比较评论。池坊专应偏重于对达官显贵展示花艺,并且将自己独特的花艺理论宣传推广,著有《池坊专应口传》等影响深远的著作。而文阿弥的花作偏重于当时的世俗风气,表现出的意境是将自然完整地再现于花器之中。
▲ 立花:大名官邸与书院插花
▲ 时间:江户时代
▲ 主要特点:豪华、繁复、华丽
立花図屏风(江戸时代)
背景: 室町时代的直立花虽然只是和式房间装饰的一个构成要素,但在当时,插花已经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受到大众的鉴赏品评。通过增加花材的数量和种类,逐步形成了大型花作的创作,于是诞生了与大名官邸书院相得益彰的富丽花型“立花”。发展:起初仅仅在直立花中起辅助作用的“下草”,花材种类逐渐多样化,形成了立花“心、副、请、正心、见越、流枝、前置”这七个特有的构成要素,也成为“七道具”。因为每根枝条都有各自的含义作用,于是形成了“役枝”这个概念。之后,在江户时代后半期,诞生了在大型的枝干上嵌入枝条的手法,称为“胴作”。原有的七种基本部分之上加入“控”和“胴”的制作手法,发展成为表现形式更加充实丰富的“九道具”。
大致而言,立花是一个圆形的设计。在中心位置固定好“心”,然后从中心向前后左右分化出分枝,向周围延伸扩展。但是,花材伸入水面之下的根部到显露于水面之上的特定高度的枝条都要求笔直挺立,需要去掉多余的枝叶,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虽然立花通常使用体型较高的瓶状花器,但也会使用广口、上端为水盘设计的特殊花器。在水盘中铺满砂砾之后创作的立花成为“砂物”,砂物也属于立花的一种表现形式。
池坊550年祭复原的《前田邸大砂物》
代表人物: 为了支持立花的创作,后水尾天皇(1596-1680)在皇宫中频繁举办立花展会。这一时期令人瞩目的花道家有立花高手二代池坊专好(1570-1658),创作了当时堪称巨型“砂物”的大住院以信(1607-1696),以及不拘泥于固定形式,追求立花自由创作的富春轩仙溪等。代表书籍:在元禄期(1688-1704),立花逐渐在富裕的市民阶层流行开来。民间出版的以《立花大全》(1683)为代表的含有大量图片的书籍,促进了立花的普及。立花在当时还成为成年男子的必修品味课程。
▲ 生花
▲ 时间:江户时代后半期
▲ 特点:简洁、以儒学思想为理论基础,发展出“天、地、人”为基本元素的花型
『古代生花図巻』
生花図屏风江戸时代初期の作品苍风のコレクションの一つ
背景: 到了江户时代后半期,引领时代进步的不再是特权阶级而是富裕的市民阶层,他们成为新兴文化的重要推手。复杂的立花难以为大众所广泛接受,为了顺应市民阶层的审美,诞生了仅由三根役枝构成了简洁花型。生花的特点:在当时,这种新的花型被称为“生花”(读作IKEBANA),而之后“IKEBANA”这个词演变为日本插花艺术的总称。由此可见,这种“生花”得到了空前的推广和普及。为了区别于日本插花艺术总称,江户时代后半期,在特指花型的场合中,虽然仍写作“生花”,但一般读为“SEIKA”或“SYOUKA”。与“立花”一般制作成圆形不同,生花一般制作成竖着分割的半圆形。与“立花”相同,三根枝条的根部要除去多余的枝叶,将它们固定在一起,立于水际之上。但是,与立花笔直向上的插法不同,生花的主枝向左或右倾斜30°,这是生花的一大特征。
生花的组成: 虽然生花的重要构成要素都是三根高度不同的役枝,但是因为各流派的手法相异,三根枝条的具体叫法是不同的。以高低为序,池坊称为“真、副、体”,古流称为“真、流、受”,未生流称为“体、用、留”,远州流称为“真、行、留”等等。然而,这里只是单纯的称呼上的不同,在它们的含义中都能捕捉到与“天、地、人”相对应的意味。三根枝条的长度比例,在各个流派的具体实践中也是有差别的。
左:池坊生花,右:龙生派生花
▲ 盛花:新兴植物的运用
▲ 时间:明治时代(1868年–1912年)
▲ 特点:扁平的广口水盘中制作,如在水中盛放,花脚在水平方向平铺开
背景: 随着明治时代的文化开放,西洋的科学技术、政治制度以及文化风俗大量传入日本,花艺设计也受到西方的影响,西洋的园艺植物逐渐流入日本,得到了广泛的栽培。以往日本的花道作品都是把枝当做中心的,所以花型多用绵长、弯曲的枝条。而西洋的园艺植物相比长度较短,过于笔直、缺乏变化,显得较为单调。如何将外来的植物更有效地运用于花道作品中成为一个课题。于是利用西洋花材在广口水盘中创作鲜花的崭新花型---盛花应运而生。
▲ 自由花:运用植物的艺术
▲ 时间:昭和初期(1926年昭和元年)
▲ 特点:抽象、自由、以强调创作思想为核心
背景: 与大正民主运动相呼应,美术界也掀起了追求自由、个性的风潮。在这一历史洪流中,从大正时代开始一直到昭和初期,强调创作思想的“自由花”出现并开始流行。发展:当时的花道家们从瓦西里•康定斯基(1866-1944)、彼埃•蒙德里安(1872-1944)等抽象派画家、艺术大师们的理论和抽象绘画手法中汲取精华,确立了如点、线、面三要素的构成设计理论。也就是从这个时代起,干燥花素材,经过人工加工过的特殊素材,植物以外的各种奇异素材开始大量使用在花艺创作上。
左为插花作品,右为美国抽象派画家Jackson Pollock作品
自由花是以抽象、自由的造型设计为特征,是使用植物素材的另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不同于立花、生花,需要役枝来决定花型的方向;自由花更注重的是创作者本人的个性。
“自由花”,不是任意而为、毫无章法的无流派产物,它是一种新的花型,需要从专门的花艺教室习得。
▲ 造型花:前卫插花
▲ 时间:大正时代末期
▲ 特点:雕塑艺术,使用金属、石头、玻璃等大胆元素
敕使河原苍风 「古事记连作鸟髪(とりかみ)」
背景: 大正时代末期在美术界兴起的前卫美术运动也同样席卷了花道界,对过度囿于古典型式、缺乏独创性、陷入形式主义、定格化的花道提出了质疑。昭和五年(1930),由庭园设计师、评论家重森三玲,刺史河原苍风(草月流初代家元)等提出了“新型花道宣言”,倡导传统花道的解体。花道艺术近代化的这股洪流与战后前卫插花艺术相交融,积极地使用金属、石头等大胆的元素,并且能看到不使用花器的空间造型作品。其中不乏一些不使用鲜花仅使用石膏涂抹枯枝为素材的作品,甚至有抛弃植物素材,利用铁制品构架的作品登场。“这还能称之为花道吗?”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日本前卫插花艺术家中川幸夫以及作品,请点击链接)发展:前卫插花艺术运动结束于超越现实的“造型花”。“造型花”虽然处于“自由花”延长线的位置上,但更准确地说,“自由花”是抽象的绘画,“造型花”是雕塑艺术。现在,前卫插花运动已经告一段落,更倾向于对古典进行重新评价和继承。
2019年6月草月流宫城県支部展「花回廊」(家元出品)
花道的舞台艺术:家元いけばなLIVE IN 高崎(2014年)
花道作品的“型”,经历了直立的“立花”,倾斜的“生花”,水平方向发展的“盛花”,以及重视创作者个性的“自由花”以及前卫插花运动中的雕塑艺术“造型花”这一发展过程。综上所述,各个时代产生的花道之型,无不是当时的主流文化思想及世界观的体现。
未生流作品
时代的变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及审美的变化等,都在促进花道的不断发展与前进,我们希望在之后的分享之路上,向大家介绍花道及其文化的方方面面,也希望更多喜爱花道的朋友与我们互动,提供斑斓的想法,携手相勉。
㈥ 有关插花艺术方面(追加100)
浅谈插花艺术的魅力
2005-2-23[来源] 园林在线 [作者] 陈平
插花艺术的起源应归于人们对花卉的热爱,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
我国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插花到唐朝时已盛行起来,并在宫廷中流行,在寺庙中则作为祭坛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时期插花艺术已在民间得到普及,并且受到文人的喜爱,各朝关于插花及欣赏的诗词很多。至明朝,我国插花艺术不仅广泛普及,并有插花专著问世,如张谦德著有《瓶花谱》,袁宏道著《瓶史》等。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到明朝,已达鼎盛时期,在技艺上、理论上都相当成熟和完善;在风格上,强调自然的抒情,优美朴实的表现,淡雅明秀的色彩,简洁的造型。清朝插花艺术在民间却得不到重视、发展和普及。中国的近代由于战乱等诸多因素,插花艺术在民间基本上消失。一直到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鲜花才逐步回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
我们的民族素以风雅著称,以花赞人、以花喻人、赋予花人格魅力是我们的传统,如“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誉为“四君子”等等可谓家喻户晓。我国插花在风格上崇尚自然,朴实秀雅,寓意含蓄;在形式上注重线条、构图的完整和变化,讲究优美的线条和自然的姿态。其构图布局高低错落,俯仰呼应,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畅。按植物生长的自然形态,有直立,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用色淡雅脱俗,朴素大方;在意境营造方面,插花表现题材广泛,多赋予作品深刻的寓意,观之耐人寻味,回味悠长。插花艺术是生活在水泥丛林中的现代人寻找精神家园,亲近大自然的最好方式。
插花艺术是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插花艺术品是凝固的音乐。音乐的美感富于流动性,音符的跳动旋律或缠绵、或高亢,给人以无限遐思和联想。插花作品中那飘扬的丝带,斜逸的枝叶,优雅的造型和深邃的意境使人仿佛聆听到了美妙的音乐。绘画是以形象和色彩来表现主题的,插花作品也具有这种特性,而且插花的立体感和观赏性比绘画更强烈,插花的制作更便捷,取材更广泛,可操作性更强。作品完成以后仍可依据作者的构思不断地进行修改和调整,以表达变动的情绪和内心感受。诗歌是一种文学表现形式,抒发的是一种强烈的内心感受。诗歌的意境千变万化,韵味无穷,激发出了人们丰富的想象力。插花作品也具有这种功能,它所营造的意境或模拟植物的自然生态美,或以夸张手法表现景物或园林景观,或以事件、人物为题材进行抽象概括,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雕塑是以固定的造型,或直观或抽象地表现人的思维灵感火花,插花也与之有相似之处是一种造型艺术。但是插花是一种鲜活的艺术,充满了盎然的生机,这又是雕塑所无法比拟的。因此说,插花艺术同其他艺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插花以其简洁的表现形式,广泛的取材与表现题材的多样化,使得这种艺术表现形式还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比如时装展示会展示的服装,有些可以演变为日常着装,而有的则纯粹是艺术性展示。但是这些纯艺术性的时装也可以起到引导潮流或拓宽人们视野和思路的作用,所以同样是不可或缺的。插花也有相似的属性,插花有艺术插花和礼仪插花之分,前者思想性较强,制作难度很大,起着引导潮流的作用;而后者的普及性更强一些,非专业人员不具备系统理论和实际经验,但采撷一些鲜花,准备一些普通材料,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创作出一些插花作品来装点居室,美化生活,陶冶情操。因而插花也具有广泛的公众特性,这是插花艺术普及与推广的社会基础,也是插花艺术品进入市场,形成规模效益的依据之一。
插花艺术有陶冶情操的作用 。插花作品多姿多彩,制作过程中作者倾注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多以鲜花为主要制作材料。尽管保鲜技术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但插花作品的寿命仍然是短暂的。通过鲜花这小巧生灵的凋零易逝,使人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感悟到人生的短暂与光阴的无情流逝,从而萌生怜花、惜花更护花的情怀,也激发和培养了人们珍惜生活,热爱生命,善待大自然和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高尚情操。
花艺设计兼顾生意和风格--访日本花艺师?本伸也
〔 作者:何小唐 来源:中国花卉园艺 浏览:341 时间:2005-3-29 录入: 〕
日前在北京举办的一次花艺活动中,日本花艺师?本伸也设计的居室花艺吸引了人们的视线。无论是小巧的电话托架,还是废弃的可乐瓶、老旧的衣箱,在他的巧妙构思下,都与鲜花形成了默契的搭配,成为可爱的装饰品。?本伸也,这位来自日本的花艺设计师带着他那充满自然灵趣的花艺走进了北京花艺界。
融会东西的花艺风格
?本伸也从事花艺工作有10多年了。起初他所学的专业是计算机,但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爱上了插花艺术,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走进了花艺世界。他在日本花艺界学习、工作了差不多7年。但自然、活泼的性格使他对西方花艺更加情有独钟。于是,他离开家乡去了德国、荷兰、瑞士,在那里边学习边工作了3年,掌握了欧式花艺的技巧。在德国期间,他和一位北京女孩喜结良缘。两年前,他和妻子来到北京,创办了植叶设计室,开始了他在北京的花艺事业。
目前,?本伸也设计室的主要客户是在京工作、生活的外国人。但他认为,中国顾客的消费潜力是巨大的。融会学习了东西方插花艺术的?本伸也,非常明白不同文化背景对花艺的不同审美需要。他说,中国插花喜欢比较热烈的色彩,尤其是在节日的时候,红色、黄色等是经常用到的颜色;而日本人则喜欢清淡的色彩,插花用色以浅色为主;德国等欧洲国家对花艺色彩的运用则介于中、日之间,由强渐弱的同色系变化感很强。崇尚自然的?本伸也,在花艺设计上更偏向欧式风格。
?本伸也认为,插花其实是一个人与花交流的过程。花也有不同的性格,例如,有的花能让人体会到热情,有的则展现出浪漫的风韵。花艺师就要通过自己的花艺作品,把花的性格展现给大家。?本伸也在插花时很尊重花的自然形态,他说,郁金香的茎比花还要美,那么插花时就可以通过对花茎的展示来衬托花的美丽。
商业与花艺完美结合
作为一名商业花艺师,?本伸也认为,除了追求作品之美,使消费者欣赏并愿意购买也很重要。
?本伸也认为,作为花艺师,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喜好是一方面,但同时也需要对消费者进行引导。有些前卫的花艺作品摆放在花店里,短时间内可能无法被消费者接受,但消费者每次来到店里时,花艺师都可以向他们介绍、推荐。时间长了,这些作品自然会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并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花店里的花艺师需要坚持不懈地插些自己喜欢的作品。不能怕浪费花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让消费者接受自己的设计风格和作品。
经常有客人打电话到设计室来订花。一般来说,客人会有些基本的想法,如:想用什么颜色的花,大致需要什么样子等等。?本伸也总要问得很仔细,在了解客人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这样一来,尽管在插花过程中融入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但当花送到客人手中时,客人还是会很满意。在这个过程中,客人还逐渐接受了设计师的风格。如此一来,生意和花艺师的个人风格就不再是一对矛盾,而是可以兼顾的。
启发思想是一种学习
植叶设计室有时也开设插花课程。?本伸也说,虽然是在讲授插花技术,但对于那些有插花基础的学员,他其实更希望和他们进行一些设计想法上的交流。?本伸也认为,花店的花艺设计人员应该具备基本的插花技术,如果想插一件和别人相同的作品,那只是简单的模仿。作为花店的花艺师,其主要任务是设计出新颖的作品,而不是简单地学习、重复技术。因此,他更愿意和花艺师们交流设计上的想法和思路。在他的插花课上,?本伸也不让学生模仿他的作品,而是让学生动脑筋、自己想,创作自己的作品。有不少学生的作品很出色,对身为老师的他也有不少启发。
?本伸也说,花店店员如果想学插花技术,平时在店里多看师傅们插花就可以,但设计想法是要通过和师傅们交流、学习才能明白的。他在德国学习时,老师经常准备很多种花,让学生随自己的喜好来插,然后由老师点评,这样学生的进步会比较快。但是在中国或日本的插花课上,老师讲得多,学生动手少,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想像力。“每一朵玫瑰花都是不一样的,即使学生模仿,也不可能插出和老师一样的作品。启发思路,才是更好的学习方法。”这就是他的观点。
图为?本伸也设计的家庭居室花。看得出来吗?粉色的花瓶外饰其实是用毛巾做成的。
㈦ 插花三大基本技能
插花三大基本技能
一、花材修剪这是插花较重要的一环,从一开始直到作品完成的较后一刻都要剪不离手。
自然的花材,欲令其美态生动地表露出来,合乎自己的构思,必须善于修剪。
修剪时注意下列几点:
(1)顺其自然。仔细审视枝条,观察哪个枝条的表现力强,哪个枝条较优美,其余的剪除。
(2)同方向平行的枝条只留一枝,其余剪去,以避免单调。
(3)从正面看,近距离的重叠枝、交叉枝要适当剪去,使之轻巧且有变化,活泼而不繁杂。
(4)枝条的长短,视环境与花器的大小和构图需要而定。
(5)在整个插作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凡有碍于构图、创意表达的多余枝条一律剪除。
花叶较多的树枝,须先把花叶包扎遮掩好,直接放在火上烤,每次烤2-3min,重复多次,直到树枝柔软、足以弯曲成所需的角度为止,然后放入冷水中定型。
(3)软枝较易弯曲,如银柳、连翘等枝条,用两只拇指对放在需要弯曲处,慢慢掰动枝条即可。
(4)草本花枝用如文竹等纤细的枝条,可用右手拿着草茎的适当位置,左手旋扭草茎,即可弯曲成所需的形态。
(二)叶片的弯曲造型
(1)柔软的叶子可夹在指缝中轻轻抽动,反复数次即会变弯,也可将叶片卷紧后再放开即会变弯。
(2)叶子呈现非自然形状,可用大头针、订书针或透明胶纸加以固定,或用手撕裂成各种形状。
(三)铁丝的应用运用铁丝进行组合或弯曲造型,也是常用的方法。尤其制作胸花或手捧花时,铁丝的运用更为常见。一些花茎如剑兰、非洲菊等不易弯曲,可用铁丝穿入茎干中,再慢慢弯曲成所需的角度。
三、花材固定花材经过修剪、弯曲,较终必须把它的位置和角度按构思的布局固定下来,才能形成优美的造型。这就全依靠巧妙的固定技术,固定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盘、钵固定法一般用剑山固定。这种固定法可使作品显得清雅,插口紧凑、干净,但需一定技巧。
草本花材茎秆较软,剪口宜与茎秆垂直,不要剪成斜口,直接插在剑山上。当枝条太细,固定不稳时,可先在基部卷上纸条,或将其绑在其他枝上,或插入较松的短茎内再插入剑山。
空心的茎,可先插上小枝,再把茎干套入。木本枝条较硬,容易把剑山的针压弯,故宜将切口剪尖,插在针与针之间的缝隙中固定,如需倾斜角度时,则应先垂直插入,再轻轻把茎压到所需位置。
茎干太粗时,要先把基部切开,切口约为剑山针长的两倍,然后再插入,这样较易稳固。如一个剑山的重量不够支撑时,可以加压剑山,务求稳定。粗大的树干无法使用剑山,则可用钉子将切口钉在木板上,然后放入盆中,用石块盖压木板。
(二)瓶插的固定法高瓶插花不能使用剑山,固定的作用一是使花枝不会直插入深水中引起腐烂,二是可使花枝处于不同的角度,便于造型。因此要求有较高的固定技术才能使花枝位置稳定,一般有下面几种固定法:
1.瓶口隔小法用有弹性的枝条把瓶口隔成小格,以减少花枝晃动的范围。剪取2-4段比瓶口直径稍长的茎或“Y”形枝条,轻轻压入瓶口1-3cm处,把瓶口隔成几个小格,在其中一小格内插入花材,以十字架为支撑点,末端则靠紧瓶壁得以定位。
插好后也可再压人一横枝,把花材迫紧。此外,还应注意花材的平衡,找好花材的重心,如自动转向,则应向相反方向加之稍弯,使力得以平衡,枝条位置能固定。
2.接枝法在花枝上绑接其他枝条,使枝条与瓶壁和瓶底构成三个支撑点,限制其摆动。木本枝驳接时可把枝条端部劈开裂口,互相交叉夹住。草本枝茎较软,可将竹签横向插入茎内,利用竹签与瓶壁支撑,使花材固定。
3.弯枝法利用枝条弯曲产生的反弹力,靠紧壁得以定位,但注意不能折断。否则失去作用,这种方法适用于较柔软的枝条。4.铁丝网固定法把铁网卷成筒状放入瓶内,利用铁丝把花材固定。
(三)花泥固定法这是近年来流行的方法,使用方便,不需高超的技术,枝条随意插入都能定位,西式插花更需用花泥才能增加几何图形的轮廓清晰。
花泥的使用方法:先按花器口的大小切成小块,花泥一般应高出花器口3-4cm。然后浸入水中,让其自然下沉(不要用手按,以便内部空气排出),吸足水后即可拿出使用。
为了稳定,可用防水胶带把花泥固定在花器上。当花器较高时,可在花泥下面放置填充物。如花器是竹篮等不能盛水时,则可在花泥下部垫以锡箔纸或塑料袋。为防锡箔纸滑脱,可先将锡箔纸弄皱之后再用。插粗茎干时,应用铁丝网罩在花泥外面,以增强支撑能力。
㈧ 日本花道的五种基本花型及其特点
日本花道的五种基本花型及其特点
日本花道最古老,最大的流派有池坊花道会,其代表花型有“立华”“生花”“自由花”,其次为小源流,其代表花型有盛花和投入花;草月流也是主要流派,其不同点是主张插花材料的多样性。下面我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日本花道的五种基本花型及其特点吧!
日本插花在日本称为花道。在漫长的历史阶段,日本插花艺术得到蓬勃发展,形成了许多的流派。每种流派都其代表花型。最古老,最大的流派有池坊花道会,其代表花型有“立华”“生花”“自由花”,其次为小源流,其代表花型有盛花和投入花;草月流也是主要流派,其不同点是主张插花材料的多样性,因此,其花型多为构思新颖,活泼多变的自由花。五种基本花型中以“立华”和生花最富有日本花道的特点。
“立华” 意思为竖立的花,它的真正意境是表现自然山水之趣,为日本插花的元祖,起源于16世纪。其传统花型一般由7-9枝花材构成,以松,桧,柏为主要的花材,左右对称而竖立,构图严谨。各花枝有自已的长度,位置和伸展方向,基部必须竖直插在一起,位于容器中间。此种花型过于复杂严谨,适合于古色古香的环境下摆放,现代插花较少应用。
“生花” 意思为生长的花,起源于18世纪。花以真,副,体三主枝构成不等边三角型。真代表天,副代表人,体代表地,天地调和而孕育生命。池坊生花按三主枝的角度不同,把花型分成“真,行,草”三种。“真”取立姿,表达端正,净肃的美态,花器采用细口或寸筒型,适于插曲线少的草木,其弯曲度一般不超出花器之外。“草”取潦草形态,表达自由,奔放的美感,或横展或下垂,表现特殊的生长姿态。“行”取“真”和“草”的中间态,表达舒畅,快畅的美感,极似中国书法的精妙变幻。生花的最大特点是花材少而精,构图简洁,运用流动的线条,精美的花器来表现花材生长的自然美。手法也应注意花材基部仍须竖直插在一起,位于容器的中间。
“盛花” 意思为盛放在浅盆的花,起源于19世纪后叶,由小源流创建。盛花的特点是把花插在水盘或广口花器内,在显现量感和色彩美的同时,主要表现自然的景观美。盛花插制时,还要注意整体的紧凑感,在水际和插口处要作适当的装饰。
“投入花” 投入花产生于17世纪中叶的江户时代。投入花是将草木插入高型花器,一般用长瓶,长壶为花器。投入花以表现枝形,花茎的线条美为主,展现花木风情。投入花不用剑山固定花材,用花枝撑在瓶口,将花直接靠在花器内壁或底部使之稳定。因此,花材固定有一定难度,所以要特别注意花材与花器的平衡。
“自由花” 自由花于1926年由草月流创建,又称前卫花。自由花突破了传统的插花形式,强调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创造更为自由。其花材可以任意使用,不仅有自然材料,也可以用植物以外的装饰性材料;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受传统花型束缚,其作品常强调美的夸张,因此,常用抽象的,富于想象的手法自由创作,达到作者想要追求的自然美和抽象美的境界。
日本花道池坊流的代表花型:立华
立华是池坊流的代表花型,意思为竖立着的花。真正意境是表现自然山水之野趣。一般由7-9枝花材构成,以松、桧、柏为主要花材,左右对称而竖立,构图严谨。注意花材基部须竖直插在一起,位于容器中间。
池坊插花中最古老、最主要的花型。立华起初是书院壁龛的装饰花, 是池坊专庆在室町时代创造的, 伴随壁龛的出现而存在至今。进入平安时代后, 贵族们在寝殿造宅邸中把花草插入瓶中赏玩。相继的濂仓、室町时代时, 出现了新的住宅形式——— 书院造, 设有壁龛、交错格板的格橱, 而作为壁龛装饰的插花也占有了重要的地位[ 5] 。在江户时代前期, 不仅在官宦、武士中, 而且在商人阶层中也得到普及。在空前的盛况中,“立华正风体”的形式得以完善, 并被确立下来。此后, 立华成为了日本最主要的插花形式, 至今建立了悠久传统。
立华采用的`是松树、桃花、竹子、柳叶、红叶、扁柏等。之所以称为立华, 是从草木升高的姿势而采取竖立的形式, 要用铁丝来调整花木素材的姿容, 其意图在于再现一种自然的景致。立华的构成复杂严谨, 各枝条的位置和伸展方向都有一定的顺序, 不可以前后倒置, 一般由真、副、受、正真、见越、胴、控、流、前置等9 个主枝和后围、木留、草留3 种补枝组成, 大型创作还有大叶、草道等, 其构成“立华”的7 ~9 个基本部分组合起来的花型图, 就要在一个花瓶里把许多互相对立而又相辅相成的材料配置好, 以表现自然景色之美。
根据真枝的形态, 立华有3 种形式: 真枝垂直水际上方的称为直真、真枝弯曲者称为徐真、如分作两株同插于一盘中的则称为双株立华。
池坊插花恪守日本留花艺术传统, 以“立花”( “立华”)为主, 枝条数目奇不取偶, 一般9 条枝条最为常见, 这9 条枝条各安排在上、中、下段, 形成特异的格调, 插时各枝有一定的顺序和位置, 不能前后倒置, 总体成垂直并稍成圆柱型, 插花构图着眼点在于线条的构成, 讲这线条美。
池坊流昔日只作为一种供花的样式, 现今已成为插花艺术的一大流派, 并在形式上有了不少的改进。在池坊中, 立华是最主要的花型, 意为竖立着的花,具有超凡脱俗、严肃华贵的气质和造型, 以一种抽象性的意念, 模仿自然山水, 通过枝条的空间伸展, 充分体现大自然的韵律美。池坊的立华是在花瓶上再现高高耸立的群山和宽广辽阔的原野, 各式各样的花草树木竞相争芳, 一派和谐的风景,体现这种情趣。
现代立华——— 立花新风体
立花新风体, 是在保持池坊传统立花所拥有的美感和造型的同时, 为适应现代社会趋势而创作的一种插花方式。随着现代居住空间的变化, 特别是在公寓、大厦等密集型住宅里面, 没有壁龛的家庭很常见。兼有装饰插花、待客、鉴赏场所功能的壁龛发生结构变化时, 为使插花能够适应现代居住环境, 池坊提出使用洋花新的进口材料, 创作了现代立华、生活中的立华。在2000 年, 由当代家元专永宗匠发表而诞生的“立华新风体”, 为具有古老传统的插花形式——— 立华注入了新的生命, 其最主要表现在传统美感与传统结构式样两个方面:
一是传统的美感。用心观察花草树木, 通晓植物自然生长规律, 在形态上重视山野水边自然生长的花草树木的美好姿态。
二是传统结构式样。立花中各种花材各得其所、共同生存、由小见大, 以瞬间印象象征永恒的方式来表现大自然的真谛。花草树木通过不断地生长达到均衡。制作时在保持花材自身自然形态的同时表现出整体的和谐, 将各种花材各自独特的特点组合在一起, 观看时会发现这种组合中的各自特性相互并存产生的刺激或共鸣。为了把形态多种多样、风格不同的各种花材融合在一个统一的作品中, 制作前必须充分了解其在自然中产生的动感, 及植物由此而显示的独特姿态。
日本三大主流花道之一——草月流
1927年,被日本花道界称为花道“毕加索”的草月流创始人河原苍风,以强烈的革新意识冲破插花界的清规戒律,号召插花者在掌握了基本传统插花造型的基础上,摆脱花型的束缚,尊重自身个性和内心感受,进行大胆地自由创作。他的这一举措,使流行于贵族阶层、代表着身份和修养的插花迅速融入了市民生活,草月流也成为今天日本三大主流花道之一。
草月流自从日本传统花道中脱颖而出,一直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它引领时代潮流,洋溢着清新前卫的气息。草月流的宗旨是:“随时、随地、无论是谁,无论为谁、无论用什么素材,都可分享”。草月流作品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常常可见一些出乎意料而千变万化的异质素材,石头、铁艺、纸张、绳子、泥土,甚至各种塑料制品,这些不包含在传统插花范围内的材料,都可用来做插花,而作品造型更是不拘一格,大的可达两层楼高,小的则适合装饰居室,它真正让插花无所不用,无所不在。
2001年,草月流第四代家元(掌门人)河原茜继任以后,立志“让更多的人感受插花的魅力”,大力推进草月插花走进社会生活,把草月流的花插到了各种类型的建筑空间及露天广场;将作品广泛应用于装饰商场、古典与现代风格的舞台等。她还开创性地将插花表演与音乐、舞蹈、书法结合,配以舞台灯光特效,推出综合性舞台节目,并在全国各地巡演,足见她不懈追求新颖插花模式的激情。
日本花道古流的代表花型:生花
古流生花: 富士山
花材: 龙柏
花器: 镂空铜花瓶、木花台
生花是古流的代表花型,也称格花。意思为生长的花。花以真、副、体三主枝构成不等边三角形。真代表天,副代表人,体代表地,天地调和而孕育生命。生花的最大特点是花材少而精,构图简洁,运用流动的线条、精美的花器表再现花材生长的自然美。注意花材基部仍须竖直插在一起,位于容器中间。
古流是江户时代(17世纪)中期新兴的插花流派。当时儒家思想盛行,讲究阴阳五行学说,以天地人来表现伦理教义。这种思想也反映到插花的格式中,谓之“生花”或“格花”。古流造型讲究格律,并使用古典花器,一般是专用的竹花器或铜花器,并配有专门的花台。古流的最高花型是“生花”,一般采用单一的自然花材,以绿色的松、叶和简单的枝条为主,造型规则严谨,突出古典雅致和格律之美。
古流中又有许多不同的派别,如尚山古流,古流松应会等等。
生花是使花保持生命力的表现方法,使用的是鲜花。江户时代中期,作为招待客人的生花已经诞生,它主要被放在壁龛上。和投入法、盛花不同之处在于茶花的器具象征着大地。生花主要表现的并不是花木局部的美,而是其伸展开来的生命力。品格高尚、绚丽、端庄是生花的特征。
生花,是由天、地、人三才所构成,「天」最高,且富领导作用,居中央位置,称为「真」。「地」安定、有力、居低位置,称为「受」或「留」。「人」表现动态,居天地之间,位居中段,称为「流」。古流生花基础形态是真、受、流三枝,加上真前、留,而成五枝的型态。
日本花道草月流的代表花型:自由花
自由花,草月流创建。意思为如草之亲切、月之明亮。又称前卫花。突破传统的形式,强调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创造更为自由。常强调美的夸张,用抽象、富于想象的手法自由创作,达到作者追求的自然美和抽象美的境界。
其花材可以任意使用,不仅有自然材料,也可以用植物以外的装饰性材料;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受传统花型束缚。
自由花是从"盛花投入"派生出来的现代花形,所以自由花也可说是现代的"盛花投入"。自由花没有立花和生花在花材等方面的种种制约。各流派只要合乎本派的基本型,可以自由地大胆创新,它的特点除了色彩本位与自然本位外也很注意造型,是这三者结合起来的的有现代化感觉的花形。
在形态上它可以是直态,也可以是斜态或垂态。吊在檐前或天花板上的"吊花"或挂在壁上或柱上的"挂花"都属于自由花。自由花不仅花器多种多样,花材上也引进了人工的物质。如在花中配上金银的纸捻或金属物。有时还人工使某种花材脱色。
“自由花”长于个性和表达,因此更适合于当代环境和趣味。“自由花”粗略地可以分成自然主义、抽象派等风格,但都尊重各种原材料的美和基本特性,以新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特定的效果和情绪。因而,它所具有的创造性是无穷无尽的。同时也体现了社会的发展为插花艺术如何表现本时代的精神带来了新的课题。
草月流是近世新流派,不局限于花卉与植物等素材。初代敕使河原苍风(1900~1979)诞生在花道世家,是花道家勅使河原久次的长子,幼小时便受到插花的指导,表现出卓越的天赋受到各方注目,对于父亲传统插花形态保有疑问,随后1927年春,打出教授“盛花”的看板,创立了“草月流”。
花道——日本插花艺术的艺术风格
1、崇尚自然
日本传统插花崇尚自然美,其历来出现的各种插花形式,如其代表性的立华、生花、自由花等形式,其主流都是表现自然的。并以是否自然为其品评标准。这与中国传统插花是一脉相承的。
2、注重严格的形式
日本传统插花注重严格的形式,特别是一些代表性形式,如立华、生花、新风体等,其每一形式都有具体的花枝数、每一花枝都有自己的名称,都有在造型中所起作用的明确规定,使用什么花材,是草本的还是木本的、在花器中插作的位置和顺序、花枝的长短、插置角度和朝向等,都有严格的界定,不容丝毫违反。不同的古典流派,它的代表性插花形式都有区别。
3、全民普及,插花进入千家万户
日本举国上下皆爱插花,插花可以陶冶性情、培养审美能力、丰富生活情趣、美化生活环境,成为日本的“国艺”,据说日本喜爱插花的人口达到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每一家庭一进门的玄关处,都有放置插花的部位,常是家庭主妇表现插花才华的主要场所,经常都要保持优美清新的外貌。因此,插花成为女孩子出嫁前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艺,就像中国过去少女出嫁前必须学会女工一样。如果插花技艺出众,会受到夫家的宠爱,相反若插花不好,也会受到轻视,认为缺乏教养,丢了夫家的脸面。所以,在日本的城市中到处都有家政学校传授插花。
4、插花流派众多,各具特色
日本插花的发展形成众多的流派,号称有三千多个,这是插花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百家争鸣,才能百花齐放,百花齐放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各阶层人们的不同审美需求,推动插花艺术向前发展。日本传统插花的开创者是池坊流,是日本成立最早的流派,称为“日本插花的本源”,有500多年的历史,许多流派都是从池坊流演化出来的,现有会员达100多万人。现任家元是池坊45世华宗匠池坊专永。其他的主要传统流派有未生流、嵯峨御流、古流、宏道流等。这些日本传统插花流派为适应人们现代生活的需要,也都有现代插花的形式出现。
5、技艺精湛,干净利落
日本传统插花插作技艺精湛,造型准确,一丝不苟,不落人为加工的痕迹。每一传统造型对花材的种类、长短、插作顺序、在花器中的位置、方向角度、都有不容擅动的规格要求,对插作技艺提出要求极高。如沈复在《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提出的“起把宜紧”,“瓶口宜清”的瓶花插作原则,在日本传统插花中,得到灵活运用,并且作到了极致,在作品基部,都形成一个长约10cm的圆柱状的水际,造型仿佛从花器中怒起,干干净净,利利落落,大大提高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其技艺之精湛令人赞叹。同时也有些许千篇一律,不够自然的感受。
;㈨ 插花中辅花的做用
给整个花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副花材很多都是很有线条感的线状花材,整体呈长条状或线状,有明显的线条感,可以展现出植物直线或曲线最自然的形态,负责作品的律动感。比如紫罗兰、尤加利叶、金鱼草、雪柳叶等等。还有一些雾状花材通常分枝较多且花朵较为细小,一枝花茎上有许多小花,星星点点。常作为补充花材使用,可以很好地填补造型的空间,在花与花之间起到连接的作用,如勿忘我、雏菊、情人草、火龙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