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学综述
① 请问这是什么花
网络名片
满天星满天星,原名为重瓣丝石竹,原产地中海沿岸。属石竹科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为常绿矮生小灌木,其株高约为65-70厘米,茎细皮滑,分枝甚多,叶片窄长,无柄,对生,叶色粉绿。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适宜于花坛、路边和花篱栽植,也非常适合盆栽观赏和盆景制作。初夏开花,花朵如豆,每朵5瓣,略有微香。别名破铜钱,可以作为药用植物,也可作为玫瑰的配衬用恋人。满天星的花语为:清纯、关怀等。
中文学名: 满天星、锥花丝石竹
拉丁学名: Gypsophila
别称: 丝石竹、霞草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目: 石竹目 Caryophyllales
科: 石竹科 Caryophyllaceae
属: 丝石竹属
分布区域: 欧洲、亚洲、非洲北部
目录
观赏花卉
植物学背景知识
药材植物
满天星花语
编辑本段观赏花卉
--Gypsophila 【综述】在中国主要是两种开多数小花的草本植物,即一年生的缕丝花(G. elegans,即丝石竹)和多年生的满天星(G. paniculata,即锥花丝石竹)。 原产欧亚大陆。缕丝花高达50公分(20吋);多分枝;叶狭,蓝绿色;广泛栽培,常见品种有「胭脂红」(Carminea,花深玫瑰红色)、「大白花」(Grandiflora Alba;花大,白色)及「玫瑰红」(Rosea,花浅玫瑰色)。满天星高达1公尺(40吋),外形似缕丝花,但具粗状的根状茎,花白色至淡粉红色;常见的品种有「密聚花」(Compacta,枝叶繁茂)、「重瓣花」(Flore Pleno,花重瓣)和「大花」(Grandiflora,花大)。
满天星-破铜钱(20张)【习性】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较耐阴,耐寒,在排水良好、肥沃和疏松的壤土中生长最好。栽培土质以微碱性的石灰质壤土为佳,排水、日照需良好。植株高度已有20厘米以上,灌水量酌量减少,稍干旱能促进开花,尤其开花后排水不良或长期淋雨,根部容易腐烂。性喜温暖,忌高温多湿,生育适温10-25℃。 【繁殖栽培】发芽适温:15-20度。播种期:早秋-早春 。生长适温:10-25度。开花期:5-7月。育苗:选疏松土壤做床,于9月播种,稍覆细土,约10天发芽,入冬前移至冷床越冬。栽培:翌年春天带土移植露地,幼苗定植成活后摘心一次,促使其多分枝。待植株高度20厘米以上,灌水量酌量减少,稍干旱能促进开花。于5月中下旬开花,本种也可于11月份上冻前露地直播或于早春播种。 扦插繁殖为主。春季进行硬枝扦插,剪取上年的成熟枝条10-15厘米长,插入沙床, 盆栽满天星
一般30天左右生根。在梅雨季节可采用嫩枝扦插,选取当年顶端嫩枝扦插,插后2-3周生根。每年春季换盆时,增加新鲜肥沃土壤,生长期保持盆土湿润,每2周施肥1次,促使多发枝叶,开花繁茂。秋天注意整株修剪,保持优良株形。满天星病虫害主要有叶斑病危害,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虫害有蚜虫和红蜘蛛危害,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病虫害防治】茎腐病,萎缩病是满天星的致命病害,定植前土壤要用甲醛溶液消毒。虫害主要是螨类和蚜虫,可用三氯杀螨醇1000倍液和杀灭菊酯1500倍液喷杀。 【用途】满天星初夏白色小花不断,花朵繁盛细致、分布匀称。犹如繁星,朦胧迷人,又好似满树盖雪,清丽可爱,适宜于花坛、路边和花篱栽植,也非常适合盆栽观赏和盆景制作。满天星同样也是插花中必不可少的填充花材,一束花中插入几枝满天星,便平添了几分妩媚之美。 满天星是清雅之士所喜爱的花卉,素蕴含"清纯、致远、浪漫"之意。数百朵玲珑细致、洁白无瑕的小花,松 满天星的对生
松散散聚在一起,宛若无际夜空中的点点繁星,似雾般朦胧,极具婉约、雅素之美,又如爱人的呼吸般温柔动人。微风吹过,清香四逸,更显温馨。 满天星盆景
【花语】守望爱情、思念、清纯、梦境、真心喜欢、配角,但不可或缺,甘做配角的爱 【象征血型】A 型 【代表星座】摩羯座 【幸运星座】处女座 【选购】以选花朵纯白、饱满,盲枝少,茎鲜绿有弹性的为佳。 【切花寿命】8-12天 【赠送对象】 1.作玫瑰的衬材赠恋人,可以创造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 2.配剑兰赠将毕业同学,为"大展宏图"之意。
编辑本段植物学背景知识
满天星,石竹科丝石竹属植物,野生满天星小花单瓣,通过种子繁衍,是典型的长日植物,秋播春花是长 满天星花朵
日植物的典型特征。野生种的满天星花小瓣单,商品价值较低,多做育种材料,罕作商品栽培。现在作切花栽培的重瓣品种是人们通过育种改良得到的品种,繁殖方式以组培(克隆)繁殖最佳,后代整齐稳定,完好保留母代的优良性状。经过国内外育种者的努力,已经改良得到了几个对日照长短不敏感或微敏感的品种,为满天星切花的周年栽培供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在昆明切花满天星的主流品种----早熟大花(对日长不敏感)与白雪公主(对日长微敏感)两个品种就是云南科艺花卉公司的刘家迅先生从完美这一老品种选育出的两个芽变株系,并采用组培大量繁殖应用于生产。
② 水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
水仙花买回来时小种球,主要是用水养,种球会不断的碰到,到了第2-4天就会发芽,之后从种球中抽出叶片,不断的伸展增长。吸收养分后花葶会抽出,顶端部分会有小花苞,然后正常的开放花朵。
水仙对土壤适应性很强,除重粘性土壤及砂砾地矫均能生长,但最喜欢质地疏松、结构良好、保水力强的土壤。冲积土和其他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土壤均可种植。
水仙花喜欢质地疏松、结构良好、保水力强的砂质壤土。轻质泥土、冲积土和其他有机质丰富、排水良好的土壤亦 可。江苏崇明岛和福建漳州的水仙产区,位在长江下游和福建芗江流域,都是冲积型的轻粘性砂壤土,结构良好, 疏松透气,土质肥沃,土层深厚,最适宜水仙花的生长和培植。
水仙在孕蕾后鳞茎内的养分几乎消耗殆尽,因此在生长后期要适当施肥。从孕蕾开始,换水时向盆内施少量磷酸二氢钾(每次0.5克)或者采用0.2%的磷酸二氢钾喷洒叶面。在水仙花花盆中加入含有0.3毫克的阿司匹林1/4片或者谷维素1片,也可适当延长花期和延缓花朵枯萎。
③ 花的资料
基本资料
◆名字
薰衣草
◆学名/拉丁名
lavanla penculata
◆英文名
Lavender /法文Lavande
◆别名
香水植物,灵香草、香草、黄香草
◆花语
等待浪漫唯美的爱情(Waiting for romantic love)
只要用力呼吸,就能看见奇迹!
◆科属
界: 植物界 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每年的5月至10月是薰衣草开放的时分目: 唇形目 Lamiales
科: 唇形科 Lamiaceae
属: 薰衣草属 Lavanla
花语:中文:等待爱情;英文:Waiting for love;日文:爱のために待机中;韩文:사랑을 기다 리면서
◆颜色
蓝色,紫色,蓝紫色,粉红色,白色
多数蓝色和紫色薰衣草的故乡是欧洲南部地中海地区和阿尔卑斯山南麓.(包括普罗旺斯)
粉红色薰衣草分两种
French薰衣草产自法国高原.
Lodden Pink薰衣草产自苏格兰.
白薰衣草产自苏格兰以及英格兰和威尔士北部.
◆产地分布
原产于地中海沿岸、欧洲各地及大洋洲列岛,如法国南部的小镇普罗旺斯,后被广泛栽种于英国及南斯拉夫,现美国的田纳西州,日本的北海道也有大量种植。
新疆的天山北麓与法国的普罗旺斯地处同一纬度带,且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相似,是薰衣草种植基地,是中国的薰衣草之乡,新疆的薰衣草已列入世界八大知名品种之一。性喜干燥,花形如小麦穗状,有着细长的茎干,花上覆盖着星形细毛,末梢上开着小小的紫蓝色花朵,窄长的叶片呈灰绿色,成株时高可达90cm,通常在六月开花。每当花开风吹起时,一整片的薰衣草田宛如深紫色的波浪层层叠叠地上下起伏着,甚是美丽。
◆主要用途
在古代 人们用它来沐浴 香浴 37摄氏度足有的水温·放入用纱布包裹的薰衣草·放在浴盆里沐浴30分钟
然后自然晾干身子·夏季起到驱蚊 杀菌 清汗作用 久而久之 人身体就会留有余香·相传香妃便是用此沐浴得名
德国香水·举世闻名·其中昂贵的香水都添加【主要成分】薰衣草精华油·价钱不菲·20克重的香水价值人民币1000多元···
形态特征
薰衣草多年生草本或小矮灌木,虽称为草,实际是一种紫蓝色小花。薰衣草丛生,多分枝,常见的为直立生长,株高依品种有30~40厘米、45~90厘米,在海拔相当高的山区,单株能长到1米。叶互生,椭圆形披尖叶,或叶面较大的针形,叶缘反卷。穗状花序顶生,长15~25厘米;花冠下部筒状,上部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花长约1.2厘米,有蓝、深紫、粉红、白等色,常见的为紫蓝色,花期6-8月。全株略带木头甜味的清淡香气,因花、叶和茎上的绒毛均藏有油腺,轻轻碰触油腺即破裂而释出香味。
花卉简介
小苍兰,别名香雪兰、小菖兰、洋晚香玉、麦兰等,为鸢尾科球根花卉。花期在春节前后,香气浓郁醇正,形态绮丽,花色鲜艳,有鲜黄、洁白、橙红、粉红、雪青、紫、大红等,是人们喜爱的冬季室内盆栽花卉,也是重要的切花材料。英文名:Freesia refracta Klatt.
产地分布
小苍兰原产非洲南部好望角一带,喜凉爽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秋凉生长,春天开花,入夏休眠。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不耐寒,不能露地越冬。宜生长于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形态特征
球根花卉,花清香似兰,是人们喜爱的冬、春季室内观赏花卉。常用盆栽或剪取花枝插瓶装点室内。它花色丰富,有红、粉、黄、白多品种。香雪兰球茎长卵形,茎柔弱,有分枝。茎生叶二列状,茎生叶短剑形。穗状花序顶生,花序轴斜生,稍有扭曲,花漏斗状,偏生一侧。
生长习性
小苍兰原产南非,性喜温暖湿润环境,要求阳光充足,但不能在强光、高温下生长。适生温度1 5℃至25℃,宜于疏松、肥沃、沙壤土生长,通常多用2/3草炭土加入1/3 细沙配制的人工培养土栽植。小苍兰生长期,要求肥水充足,每两周施用一次有机液肥,亦可适量施用复合化肥。盆土要求“见干见湿”,不可积水或土壤过于干燥。
主要品种
多年生草本。球茎圆锥形。叶线形,二列互生,螺壳状花序倾斜,花狭漏斗状。主要品种有淡紫色的“蓝姐”,鲜黄色的“奶油杯”,红色的“快红”,白色的“优美”和橙色的“春曰”等。
简述
科属:百合科百合属 风景独好
拉丁语学名:Lilium brownii var. virilum
英文名字: Lily
中文别名: 强瞿、番韭、山丹、倒仙
百合的主要应用价值在于观赏,其球根含丰富淀粉质,部分品种可作为蔬菜食用;以食用价值著称于世的我国兰州百合,最早记载在甘肃省平凉县志中,迄今已有450多年。目前兰州七里河等地区广泛栽种食用百合,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兰州百合个大、味甜,既可作点心,又可作菜肴;宜兴的卷丹制成百合汤是夏日消暑佳品。百合还可制作成百合干、百合粉,在国际市场上价格很高。到目前为止,百合仍然是中药中的常用药材。
中医认为百合性微寒平,具有清火、润肺、安神的功效,其花、鳞状茎均可入药,是一种药食兼用的花卉。
百合花素有“云裳仙子”之称。由于其外表高雅纯洁,天主教以百合花为玛利亚的象征,而梵蒂冈以百合花象征民族独立,经济繁荣并把它做为国花。百合的鳞茎由鳞片抱合而成,又“百年好合”“百事合意”之意,中国人自古视为婚礼必不可少的吉祥花卉。
百合在插花造型中可做焦点花,骨架花。它属于特殊型花材。
科属分类
界: 植物界 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单子叶植物纲 Liliopsida
目: 百合目 Liliales
科: 百合科 Liliaceae
属: 百合属 Lilium
主要品种
• 朝鲜百合
• 山百合
• 珠芽百合
• 布朗百合
• 加拿大百合(野生百合全株)
• 白百合
• 渥丹
• 台湾百合
• 日内瓦百合
• 星象家百合
• 湖北百合
• 洪堡百合
• 荷兰百合
• 卷丹
• 麝香百合
• 欧洲百合
• 紫斑百合
• 豹纹百合
• 山丹百合
• 峨眉百合
• 艳红鹿子百合
等百余种
形态特征
多年生球根草本花卉,株高40—60厘米,还有高达1米以上的。茎直立,不分枝,草绿色,茎秆基部带红色或紫褐色斑点。地下具鳞茎,鳞茎由阔卵形或披针形,白色或淡黄色,直径由6—8厘米的肉质鳞片抱合成球形,外有膜质层。多数须根生于球基部。单叶,互生,狭线形,无叶柄,直接包生于茎秆上,叶脉平行。有的品种在叶腋间生出紫色或绿色颗粒状珠芽,其珠芽可繁殖成小植株。花着生于茎秆顶端,呈总状花序,簇生或单生,花冠较大,花筒较长,呈漏斗形喇叭状,六裂无萼片,因茎秆纤细,花朵大,开放时常下垂或平伸;花色,因品种不同而色彩多样,多为黄色、白色、粉红、橙红,有的具紫色或黑色斑点,也有一朵花具多种颜色的,极美丽。花瓣有平展的,有向外翻卷的,故有“卷丹”美名。有的花味浓香,故有“麝香百合”之称。花落结长椭圆形蒴果。
习性特征
性喜湿润、光照,要求肥沃、富含腐殖质、土层深厚、排水性极为良好的砂质土壤,多数品种宜在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中生长
蔷薇简介】
【名字】
拉丁名/学名:Rosa spp.
别名:野蔷薇、刺蘼、刺红、买笑、雨薇
【科学分类】
界: 植物界 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木兰纲 Magnoliopsida
目: 蔷薇目 Rosales/蔷薇属
科: 蔷薇科 Rosaceae
亚科:Rosoideae
【综述】蔷薇科(Rosaceae)蔷薇属(Rosa)植物。约100种,多年生灌木或藤本。近世界性分布,多原产于亚洲。很多栽培种花芳香而美丽,常为白色、黄色、橙色、粉红色蔷薇或红色;野生蔷薇花单生或成小簇;花瓣通常5枚,栽培种常重瓣。
蔷薇为直立、攀缘或蔓生灌木。茎通常具多数形状大小不同的刺。羽状复叶,互生,小叶近卵形,具锐齿。果为假果,由花托发育而成,肉质,浆果状,称蔷薇果,有的可食。
蔷薇主要原产于北半球温暖地区。大部分原产于亚洲,小部分原产于北美,极少数种类原产于从欧洲到非洲西北部一带。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蔷薇容易杂交,从而产生与亲本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类型,因此要确定其基本种类很不容易。在100多种蔷薇中,只有不到10种(多原产于亚洲)用来杂交,育成今天种类甚多的植于庭园的蔷薇。
栽种于庭园的蔷薇有几个重要的类群。最著名、种植最广泛的类群为杂交茶蔷薇,占温室及花园中种植的蔷薇和花店中出售的蔷薇的大部分。蔷薇的所有颜色在杂交茶蔷薇中都能见到,而且杂交茶蔷薇花大,对称。茶蔷薇开花频繁,但脆弱,将它与茁壮的四季开花的杂交四季蔷薇进行杂交繁育,即育成杂交茶蔷薇。杂交四季蔷薇原来极受欢迎,直至20世纪初为杂交茶蔷薇所取代。多花蔷薇(polyantha rose)是一类耐寒,花小而密生成串的蔷薇。丰花蔷薇(floribunda rose)耐寒,是杂交茶蔷薇与多花蔷薇杂交繁育而成。大花蔷薇(grandiflora rose)是较新的一类杂交蔷薇,由杂交茶蔷薇与丰花蔷薇杂交繁育而成,为高大,耐寒的灌木,花大而多。其他的现代蔷薇种类有∶攀缘蔷薇,茎细长,可爬上棚架生长;灌木蔷薇,生长成大灌丛;微型蔷薇,株型极小,花小。以上各类型的蔷薇已鉴定约13,000个品种。
没有别的花像蔷薇这样为人们熟知和喜爱。蔷薇花的颜色多种多样,从白色到不同色调的黄色、粉红色直到深绯红色或紫酱色、已育成许多美丽的混合多种颜色的品种。蔷薇花的大小不等,从直径1.25公分(0.5吋)的微型蔷薇到直径17.5公分(7吋)的大型花朵都有。蔷薇花的香味十分好闻,其香味因品种及气候条件而不同。
蔷薇可感染许多疾病,其中大部分由真菌引起。白粉病表现为幼叶,嫩茎表面的浅灰白色的霉状菌丝束。黑斑病为真菌所致,表现为叶上明显的黑斑,这样的叶容易脱落。锈病也是蔷薇常见的病害。
蔷薇香精油提炼自蔷薇,尤其是大马士革蔷薇(R. damascena)的花,可用于制造香水。蔷薇的果实——蔷薇果,尤其是玫瑰(R. rugosa)的果实,可提取维生素C,有时用以制蜜饯。
【原产地】原产于中国黄河流域及以南地区的低山丘陵、溪边、林缘及灌木丛中,现全国普遍栽培,朝鲜、日本也有分布。野蔷薇多自然分布于溪畔、路旁及园边、地角等处,往往密集丛生,满枝灿烂,微雨或朝露后,花瓣红晕湿透,景色颇佳。
【主要分布】中国人在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中、口语中的蔷薇,一般指黄蔷薇和野蔷薇。严格的说来,蔷薇属除少数玫瑰及木香外都称作蔷薇,而每一种蔷薇前面都有形容词,如矮蔷薇、藏边蔷薇、多腺小叶蔷薇等。此属品种全世界约有200种,变异极大,有许多变种及园艺栽培种,多产北半球温带、亚热带及热带山区。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植株丛生,蔓延或攀援,小枝细长,不直立,多被皮刺,无毛。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9,倒卵形或椭圆形,先端急尖,边缘有锐锯齿,两面有短柔毛,叶轴与柄都有短柔毛或腺毛;托叶与叶轴基部合生,边缘篾齿状分裂,有腺毛。多花簇生组成圆锥状聚伞花序,花多朵,花径2~3cm。花瓣5枚,先端微凹,野生蔷薇为单瓣,也有重瓣栽培品种。花有红、白、粉、黄、紫、黑等色,红色居多,黄蔷薇为上品,具芳香。每年开花一次,花期5~6月。果近球形,红褐色或紫褐色,径约6mm,光滑无毛。
【生长习性】蔷薇喜阳光,亦耐半阴,较耐寒,在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能露地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耐瘠薄,但栽植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而又排水通畅的土壤中则生长更好,也可在粘重土壤上正常生长。不耐水湿,忌积水。新株定植时要施入腐熟有机肥。霜植后头一二年可于每年深秋开沟施一次基肥,以利生长和开花。萌蘖性强,耐修剪,抗污染。
【主要品种】常见栽培的主要变种有:粉团蔷薇,花型较大,单瓣,粉红或玫瑰红色,多花簇生呈伞房状;荷花蔷薇,花重瓣,粉色至桃红色,多数簇生;七姊妹,花重瓣,深粉红色,常7~10朵簇生在一起,具芳香;白玉堂,花白色,重瓣,常7~10朵簇生;日本无刺蔷薇,花白色,单瓣,一村枝多花,聚状开放,香。
中文名:樱花
日文名:さくら/桜
英文名:Cherry Blossom
西班牙文名:Cerezas en flor
别名:山樱花,福岛樱,青肤樱等。
[编辑本段]【科属分类】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蔷薇目
科: 蔷薇科
亚科:李亚科
属: 樱桃属
树皮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横纹。花与叶互生,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边缘有芒齿,先端尖而有腺体,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稍淡。托叶披针状线形,边缘细裂呈锯齿状,裂端有腺。花每支三五朵,成伞状花序,萼片水平开展,花瓣先端有缺刻,白色、红色。花于3月与叶同放或叶后开花。核球形,初呈红色,后变紫褐色,7月成熟。为日本国花.
[编辑本段]【原产地和主要分布】
原产北半球温带喜马拉雅山地区,包括日本、印度北部、中国长江流域、台湾、朝鲜。在世界各地都有栽培,以日本樱花最为著名,共有200多个品种。因此,日本被誉称“樱花之国”。同时,樱花也成为日本国家与民族的象征。
樱花性喜阳光,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以深厚肥沃的砂质壤土生长最好,根系浅,对烟尘、有害气体及海潮风的抵抗力均较弱。不耐盐碱土。根系较浅,忌积水低洼地。有一定的耐寒和耐旱力,但对烟及风抗力弱。樱花花朵极其美丽,盛开时节,满树烂漫,如云似霞,是早春开花的著名观赏花木。
樱花深受日本人欢迎而在日本广为种植,与象征皇室的菊花一起被指定为日本国花。奈良县吉野山的樱花最为闻名,故被誉为“吉野千棵樱” 。整个日本樱花花期约为五十天,但每个地区从花开到花谢只有七至十天。樱花种类繁多,故颜色并非纯是粉红色,相应的花种有相符的颜色。春天赏樱是日本传统习俗之一,日本气象厅每年会发表樱花开花日期预测,是为“樱前线”。 日本樱花多划分为园艺品种及野生种,比较著名的品种有:寒樱、河津樱、雨情枝垂、染井吉野樱、大岛樱、寒绯樱、雏菊樱、及一系列八重樱(如八重红彼岸、奈良八重樱、八重之霞樱、茜八重、八重紫樱等) 。其中最常见的非染井吉野樱莫属,约占日本樱花数量之八成,花形为粉红色花瓣五片,但最漂亮的是枝垂樱,枝垂樱又称瀑布樱花,如粉红瀑布一样悬挂下来,极度的诗情画意。
日本的樱花多数在3月下旬至四月上旬开花,但近年因全球温暖化的影响,令樱花开放的时间有所提前。而且太平洋的气候变暖,亦导致花开后被风吹至散落。大大缩短了市民欣赏樱花的时间。
[编辑本段]【同属常见种】
1、日本樱花(P.yedoensis Mats.),干皮暗灰色,叶椭圆形,先端渐尖或尾尖,缘具芒状细尖重锯齿,齿端具腺,叶柄上端有2腺体,托叶条形,具腺齿,花多重瓣,白、粉或玫瑰红色,核果球形,径约1厘米,熟时紫黑色,本种有两变种:①彩霞日本樱花(var.shojo Wils.),重瓣,大型,玫瑰红色;②粉红日本樱花(var.taizanfukus Wils.),重瓣,中型,粉红色。
2、山樱(P.serrulata Lindl.),又名青肤樱。干皮粟褐色,叶多为椭圆状披针形,先端常尾状,缘具尖细单锯齿或重锯齿,齿端有腺质刺芒,叶表苍绿光滑,背面微被白粉有中脉有毛,幼叶常为褐色。叶柄有2-4腺体,花单瓣或重瓣,白或粉红,果卵状球形,熟时黑色,为中国原产种,华北山地多见野生,生长快速,萌芽力强,抗烟尘,常作樱桃之砧木,核仁可入药。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树冠卵圆形至圆形,单叶互生,具腺状锯齿,花单生枝顶或3-6簇生呈伞形或伞房状花序,与叶同时生出或先叶后花,萼筒钟状或筒状,栽培品种多为重瓣;果红色或黑色,5-6月成熟。
[编辑本段]【生长习性】
性喜阳光,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生长最好,不耐盐碱土。根系较浅,忌积水低洼地。有一定的耐寒和耐旱力,但对烟及风抗力弱。
[编辑本段]【常见栽培种类】
1、樱花(P.serreulata),落叶乔木。高约5-25米。树皮暗栗褐色,光滑而有光泽,具横纹。小枝无毛。叶卵形至卵状椭圆形,边缘具芒半成熟齿,两面无毛。伞房状或总状花序,花白色或淡粉红色。径2.5-4cm,花期4月-5月。棱果球形,黑色,7月果熟。
2、日本晚樱(P.lannesiana),高约10m,树皮淡灰色。叶倒卵形,缘具长芒状齿;花单或重瓣、下垂,粉红或近白色,芳香,2-5朵聚生,花期4月。
3、日本早樱(P.subhirtella),为小乔木,高约5m,树皮横纹状,老树皮缏。小枝褐色,叶倒卵形至卵状披针形。花粉红色,径2-2.5cm,2-5朵呈伞形花序,春季叶前开花。
4、大山樱(P.sargentii),高12-20m,树皮褐色,小枝紫褐色,叶椭圆状卵形。花粉红色,2-4朵簇生,径3-5cm,花期3-4月。
5、云南樱花(P.cerosoides),高约10m,树皮褐色,小枝紫褐色,叶椭圆状卵形或倒卵形,缘具重齿。花粉红色至深红色,2-5朵簇生,花期2-3月。
6、科樱花(P.majestica),高约25m,树皮浅褐色,小枝绿色,叶长椭圆形至披针形,花粉红色,花期1月至翌年1月。
7、山樱花:多野生,花朵小,单瓣,白色或粉红色,花梗及花尊无毛。
8、毛樱花:外形基本同山樱花,但其叶、柄、花尊均有毛。
9、重辨白樱花:花白色,重瓣,为主要栽培品种。
10、重瓣红樱花:花粉红色,重瓣。
11、红白樱花:花淡红色,重瓣。
12、瑰丽樱花:花淡红色,直瓣,花朵大而且花梗长。
13、垂枝樱花:花粉红色,重瓣,花枝张开而下垂。
丁香花-Syringa
(★ 药用丁香和观赏用的丁香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植物。)
【名字】
英文名字 :Lilac
中文学名 : 丁香
中文别名 : 百结、情客、紫丁香 、子丁香 、洋丁香
拉丁语学名: Syringa oblata ,Syzygium aromaticum
[简述]
lilac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因花筒细长如钉且香故名。
著名的庭园花木。花序硕大、开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
【科属】
域:真核域 Eukarya
界:植物界 Plantae
门: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目:唇形目 Lamiales
科:木犀科 Oleaceae
属:丁香属 Syringa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紫丁香花植株高2~8米,叶对生,全缘或有时具裂,罕为羽状复叶。花两性,呈顶生或侧生的圆锥花序。花色紫、淡紫或蓝紫,也有白色紫红及蓝紫色,以白色和紫色为居多。紫的是紫丁香,白的是白丁香,白丁香为紫丁香变种蒴果长椭圆形,室间开裂。
[编辑本段]【生长习性】
喜充足阳光,也耐半荫。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耐瘠薄,病虫害较少。以排水良好、疏松的中性土壤为宜,忌酸性土。忌积涝、湿热。
丁香喜欢阳光,较耐阴,喜欢湿润,但忌积水,耐寒耐旱,一般不需要多浇水。丁香要求土壤肥沃、排水好的沙土。丁香不喜欢大肥,不要施肥过多,否则影响开花。
[编辑本段]【丁香种类】
全属约30种。中国产23种,是丁香属植物的分布中心,由东北至西南均有分布,而以秦岭及西南地区所产种类较多。野生种多分布在海拔800~3800米的山地 ,栽培地区则主要在北方各省。以播种、扦插繁殖为主,也可用嫁接、压条和分株繁殖。丁香花为冷凉地区普遍栽培的花木。适于种在庭园、居住区、医院、学校、幼儿园或其他园林、风景区 。可孤植 、丛植或在路边 、草坪、角隅、林缘成片栽植,也可与其他乔灌木尤其是常绿树种配植。个别种类可作花篱。可盆栽或作盆景,也可切花。
丁香花是我国最常见的观赏花木之一,绽开于百花斗妍的仲春,芳香袭人,花繁色丽,纷纭可爱。据说在宋代就已广泛栽培,那时有人在土岗上用丁香点缀假山园景,称为“丁香嶂”。丁香成嶂,一定是丛植甚密了。
章回小说《镜花缘》列为十二友的花卉中,丁香花也是其中之一。丁香原产我国东北北部至西南地区,现在仍有许多野生种,如小叶丁香、毛叶丁香、裂叶丁香、红丁香、辽东丁香等,均可移植栽培。丁香是雅俗共赏的观赏植物,开时芳菲满目,清香远溢。用以露植在庭院、园圃,用以盆栽摆设在书室、厅堂,或者作为切花插瓶,都会令人感到风采秀丽
康乃馨
简 介
形 态
多年生宿根草本。茎丛生,质坚硬,灰绿色,节膨大,高度约50㎝。叶厚线形,对生。茎叶与中国石竹相似而较粗壮,被有白粉。花大,具芳香,单生、2-3朵簇生或成聚伞花序;萼下有菱状卵形小苞片四枚,先端短尖,长约萼筒四分之一;萼筒绿色,五裂;花瓣不规则,边缘有齿,单瓣或重瓣,有红色、粉色、黄色、白色等色。
花期4月至9月,保护地栽培四季开花。
Border Carnation品 种
康乃馨品种极多,植株特点、花型、花色千变万化,分类方法也各不相同。
1。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把它分为三大类:
花境类(Border Carnation),耐寒性较强,植株较矮,花梗短,春夏开花。
玛尔美生类(Malmaison Carnation),耐寒性较强,露地栽培容易,花茎数多,瓣端波状。
四季康乃馨(Perpetual Carnation),植株高大,花茎强韧,花大,重瓣,一般为温室栽培。切花多用此类品种。
2。还可按花色分为:
(1)大红类品种:花色有大红、粉红和混色。
(2)紫色类品种:花紫色。
(3)肉色类品种:花玛瑙色、淡黄、黄等。
3。也可按花茎上花朵大小和数目分为大花香石竹和散枝香石竹两类。
习 性
喜阴凉干燥,阳光充足与通风良好的生态环境。耐寒性好,耐热性较差,最适生长温度14--21℃,温度超过27℃或低于14℃时,植株生长缓慢。宜栽植于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石灰质土壤。喜肥。
适应地区:全国
生长习性
原产地地中海沿岸,喜凉爽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炎热、干燥和低温。宜栽植在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石灰质土壤里,花期4月至9月,保护地栽培四季开花。 康乃馨是优异的切花品种,花色娇艳,有芳香,花期长,适用于各种插花需求,常与唐菖蒲、文竹、天门冬、蕨类组成优美的花束。
喜好强光是康乃馨的重要特性。无论室内越科、盆栽越夏还是温室促成栽培,都需要充足的光照,都应该放在直射光照射的向阳位置上
这些花在普通花店都有得卖,你可以让花店的店主介绍一些花给你
④ 关于鸡冠花的资料
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 L. 原产非洲,美洲热带和印度,世界各地广为栽培,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喜阳光充足、湿热,不耐霜冻。不耐瘠薄,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花期夏、秋季直至霜降。
鸡冠花分红、白两种,虽为同属,但因药性不同,各有所供,市场上以红鸡冠花流通为主。以花大,颜色鲜艳、柄短为质佳。[1]
品种分类
鸡冠花特写
鸡冠花的品种因花序形态不同,可分为扫帚鸡冠、面鸡冠、鸳鸯鸡冠、缨络鸡冠等。
采制秋季花盛开时采收,晒干。
【主要品种】:Celosia argentea ;Celosia caracas ;Celosia cristata ;Celosia nitida, Celosia palmeri ; Celosia plumosa ;Celosia trigyna ;Celosia virgata
分布地方
它主要分布在安徽,北京,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黑龙江,河南,香港,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陕西,山东,山西,四川,台湾,新疆,西藏,云南,浙江。[2]
形态特征
鸡冠花
一年生草本,株高40-100厘米,茎直立粗壮,叶互生,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肉穗状花序顶生,呈扇形、肾形、扁球形等,自然花期夏、秋至霜降。常用种子繁殖,生长期喜高温,全光照且空气干燥的环境,较耐旱不耐寒,繁殖能力强。秋季花盛开时采收,晒干。叶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全缘。花序顶生及腋生,扁平鸡冠形。花有白、淡黄、金黄、淡红、火红、紫红、棕红、橙红等色。胞果卵形,种子黑色有光泽。
鸡冠花[3],茎红色或青白色;叶互生有柄,叶有深红、翠绿、黄绿、红绿等多种颜色;花聚生于顶部,形似鸡冠,扁平而厚软,长在植株上呈倒扫帚状。花色亦丰富多彩,有紫色、橙黄、
鸡冠花
白色、红黄相杂等色。种子细小,呈紫黑色,藏于花冠绒毛内。鸡冠花植株有高型、中型、矮型三种,矮型的只有30厘米高,高的可达2米,2009年大连沙河口区市民王锦章种出2.4米高的。鸡冠花的花期较长,可从7月开到12月。
本品为穗状花序,多扁平而肥厚,呈鸡冠状。长8~25cm,宽5~20cm,最大直径40cm。上缘宽,具皱褶,密生线状鳞片,下端渐窄,常残留扁平的茎。表面红色、紫红色或黄白色;中部以下密生多数小花,每花宿存的苞片及花被片均呈膜质。果实盖裂,种子扁圆肾形,黑色,有光泽。体轻,质柔韧。无臭,味淡。
生长习性
喜温暖干燥气候,怕干旱,喜阳光,不耐涝,但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庭院都能种植,是当前发展庭院经济的一种新途径,有识之士不妨一试。[4]不需要太好,只要播在土里就可以了。
鸡冠花(5张)
依据外形分类
一,球状花型:花冠部分特别紧密而呈球状的种类,即称为“久留米鸡冠花”,花坛及切花栽培均很普遍。
二,羽状花型:花形呈羽毛状,花冠似火焰般,色彩鲜明,无论是花坛栽培或做切花,都很讨人喜欢。
三,矛状花型:花冠类似杉树形的圆锥状,花穗短而紧缩,有特别适合切花的高性种和适于花坛的中兴种。
主要成分
1、每百克鲜
鸡冠花
鸡冠花花序中,含--蛋白质2.7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3.2克,膳食纤维6.3克。
同时含丰富的钾、钠、钙、镁、铁、磷、锌、β-胡萝卜素,维生素B1和B2,维生素C和E等矿物质及维生素。
2、鸡冠花[5]的嫩茎、叶和种子中蛋白质的含量亦很高,占鲜重的2.29%~5.14% ,另含一定量的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天然辅酶、膳食纤维等,对人体具有良好的滋补强身作用。
鸡冠花2
3、主要化学成分含--山柰甙(kaempoferitrin)、苋菜红甙(amaranthin)、松醇(pinitol )及多量硝酸钾。红色花含苋菜红素,黄色花含量微。
★鸡冠花含氨基酸 -- 理想食品
意大利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已在两年前提出:“鸡冠花和其花籽可提供人体所特别需要的氨基酸。”一些儿童常因食物中缺少氨基酸而导致失明。鸡冠花籽的蛋白质含量达73%,籽粒味道象榛子,可炒着吃。籽粒混合小麦制成面粉,是理想的食品。每天食用100克鸡冠花瓣,也有助于补充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
食用价值
鸡冠花-谭翃晶国画作品
作为[6]一种美食,鸡冠花则营养全面,风味独特,堪称食苑中的一朵奇葩。形形色色的鸡冠花美食如花玉鸡、红油鸡冠花、 鸡冠花蒸肉、鸡冠花豆糕、鸡冠花籽糍粑等,各具特色,又都鲜美可口,令人回味。
食谱
1.将鸡冠花去籽,拖刀切薄片,猪肉切片,投入菜油烧至七成熟的炒锅中,稍炒,再依次放入姜片、葱和泡辣椒的斜段,加入味汁,颠翻炒匀,装盘即成鲜嫩滑爽、清香诱人的鸡冠花肉片。
2.将60克洗净的白鸡冠花,加清水1升放入锅内煎煮到60毫升,留汤去渣。将洗净的葱段、姜片下入锅内,再下入适量盐、味精、白糖,烧开、调匀。将鸡蛋一只打入锅内,煮成荷包蛋,盛入碗中,淋上少许麻油即成鸡冠花蛋汤。本品汤白、鲜香、软嫩,兼有凉血止血、滋阴养血之功。可用于治疗便血、崩漏、白带等症。
药学价值
综述
花序酷似鸡冠的鸡冠花,不但是夏秋季节一种妍丽可爱的常见花卉,还可制成良药和佳肴,且有良好的强身健体功效。
鸡冠花在《本草纲目》中载:鸡冠花主治“痔漏下血,赤白上痢,崩中,赤白带下”。
《辞海》载:鸡冠花“清热止血,主治赤痢,便血,崩漏,带下等症;种子功能清肝明目,主治目赤肿痛,翳障等症;鸡冠花性凉,味甘涩,具有清热除湿、收敛涩肠、凉血止血、止泻止带之功效,适用于赤白痢疾、功能性子宫出血、痔漏下血、吐血、咯血、衄血、血淋、白带过多、崩漏、遗精、乳糜尿等病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鸡冠花煎剂对治阴道毛滴虫有良好作用,虫体与药液接触5~10分钟后即趋消失。鸡冠花,通过现代科学实验分析确定:含有蛋白质、脂肪、叶酸、泛酸、维生素B1、B2、B4、B12、C、D、E、K等多种维生素,以及山柰甙、苋菜红甙、蒎立醇、松醇、硝酸钾、21种氨基酸、13种微量元素和51种以上的天然和酶辅酶,其中种子中蛋白质含量高达73%,可以补充粮食含量之不足。其种子有凉血止血之功用,主治肠风便血、赤血、痢疾、崩漏、带下、淋浊等症。而鸡冠花其苗也有一定的药用,可主治痔疮、痢疾、吐血、衄血、血崩、荨麻疹等病症。食用其花瓣和花籽,能为人体提供营养平衡物南。而美国已将其列为粮食作物大面积种植。
【性味与归经】甘、涩,凉。归肝、大肠经。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功能与主治
收敛止血,止带,止痢。用于吐血,崩漏,便血,痔血,赤白带下,久痢不止。[7]
①《滇南本草》:止肠风下血,妇人崩中带下,赤痢。
②《纲目》:治痔漏下血,办白下痢,崩中,亦白带下,分赤白用。
③《玉楸药解》:清风退热,止衄敛营。治吐血,血崩,血淋诸失血证。
应用附方
①治五痔肛边肿痛,或窜乳,或窜穴,或作疮,久而不愈,变成漏疮:鸡冠花、风眼草各50克。上为粗末。每用粗末25克,水碗半,煎三、五沸,热洗患处。(《卫生宝鉴》淋渫鸡冠散)
②治赤白下痢:鸡冠花煎酒服,赤用红,白用白。(《濒湖集简方》)
③治下血脱肛:一鸡冠花、防风等分。为末,糊丸,梧子大。空心米饮每服七十丸。二白鸡冠花(炒)、椶榈灰、羌活(各)50克。为末,每服10克,米饮下。(《永类钤方》)
④治吐血不止:白鸡冠花,醋浸煮七次,为末。每服10克,热酒下。(《经验方》)
⑤治咳血,吐血:鲜白鸡冠花25~40克(干者10~25克),和猪肺(不可灌水)冲开水约炖一小时许,饭后分二,三次服。(《泉州本草》)
⑥治经水不止:红鸡冠花一味,干晒为末。每服10克,空心酒调下。忌鱼腥猪肉。(《孙天仁集效方》)
⑦治产后血痛:白鸡冠花酒煎服之。(《怪证奇方》)
⑧治白带、砂淋:白鸡冠花、苦壶芦等分。烧存性,空心火酒服之。(《摘元方》)
⑨治血淋:白鸡冠花50克,烧炭,米汤送下。(《湖南药物志》)
⑩治妇人白带:白鸡冠花,晒干为末。每旦空心酒服15克,赤带用红者。(《孙天仁集效方》)
⑾治风疹:白鸡冠花、向日葵各15克,冰糖50克。开水炖服。(《闽东本草》)
⑿治青光眼:干鸡冠花、干艾根、干牡荆根各25克。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⒀治额疽:鲜鸡冠花、一点红、红莲子草(苋科)各酌量,调红糖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药用便方
中药鸡冠花
1.治便血、痔血、痢疾-- 鸡冠花9~15克,水煎服(配生槐米、生地榆效果更好)。
2.治细菌性痢疾 -- 鸡冠花9克,马齿苋30克,白头翁15克,水煎服。
3.治经水不止 -- 红鸡冠花,晒干研末,每服4~8克,空腹酒调下(忌鱼腥猪肉)。
4.治咳血、吐血 -- 鲜白鸡冠花15~24克(干品6~15克),猪肺1只(不可灌水),冲开水炖约1小时,饭后分2~3次服。
5.治荨麻疹 -- 鸡冠花全草,水煎,内服外洗,治荨麻疹。
6.治夜盲、目翳 -- 鸡冠花籽15~20克,红枣7枚,水煎服。
7.治疗吐血--白鸡冠花用醋浸泡后煮7次,研末,每服10g,用热酒送下。
8.治疗青光眼--鸡冠花、艾根、杜荆根各15g,水煎服。
鸡冠花除了用于食谱外,可用于治病症的方剂很多:
(1)治青光眼:用于鸡冠花、龙胆草、黄苓各9克,生地15克,菊花12克,水煎服。
(2)产后血痛:用白鸡冠花15克,加水煎煮,滤汁放白酒半盅,混匀后饮用,日服1~2次。
(3)吐血:用鸡冠花20克,加水适量,入白酒少许,煎煮三五沸,取汁饮用;红痢用红红色花,白痢用白色花。
(4)荨麻疹:用鸡冠花全草水煎,内服外洗。
(5)子宫出血、白带过多:用鸡冠花15克、海螵蛸12克、白扁平花6克,水煎服。
(6)风疹:用白鸡冠花、向日葵各9克,冰糖30克,开水炖腹。
治疗膳食
下面介绍五例药食两宜治疗膳食:
鸡冠花
1、龟胶冠花蛋汤:将鸡蛋150克打和碗内,放上包胶20克搅均匀;鸡冠花75克洗净,改刀成片;炒锅内放化鸡油烧熟,下鸡蛋糊炒泡,加猪肉汤、精盐,煮沸2分钟后,下鸡冠花、胡椒粉,煮熟,起锅入碗,放上香葱花25克即可食用。此汤具有滋阴润燥,补血养血,凉血止血之功。
2、燕窝冠花肺片汤:将高级燕窝18克加入清水上笼蒸制燕窝炖软,再半高级清汤、精盐、料酒、姜葱汁、蒸软的燕窝、焯水后的净猪肺片300克放入净锅内,置旺火上烧沸后,下净鸡冠花片60克烧沸、煮熟而入味,即可食用。此汤具有滋阴润燥,益脾胃,清肺热,止泻止咳,治咳血、吐血之功。
3、冠花黄颡鱼汤:将净锅内放高汤烧沸,下初加工好的黄颡鱼750克煮沸,打
鸡冠花3
净浮沫,放生姜片、胡椒粉、精盐,煮至入味,再放鸡精和净鸡冠花片100克,煮熟,散止散止葱花20克,即可食用。此汤具有清湿热,防止血病,补脾胃,消水种,利小便,防癌之功。
4、冠花蚌肉汤:将净锅内放猪肉汤、净水发木耳片70克、净蚌肉200克,烧沸后,打净浮沫,放上胡椒粉、料酒、姜葱汁煮至炖软时,再下精盐、净鸡冠花片100克、鸡精,煮至熟,起锅淋上香油10克,即可食用,此汤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滋阴润燥之功。
5、冠花莲草肥肠:将净锅内放鲜汤、焯水至断生的净肥肠节200克、葱段15克、生姜片10克、旱莲草汁水40克,煮至肥肠炖软时,下精盐、净鸡冠花150克,煮入味,即可。此汤具有凉血止血,养阴补肝肾,解热毒之功。
鸡冠花以花和种子入药。花可凉血止血,有止带、止痢功效。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白带 过多,痢疾等。是一味妇科良药。种子有消炎、收敛、明目、降压、强壮等作用,可治肠风便血,赤白痢疾,崩带,淋浊,眼疾等。
园林应用
鸡冠花[8]因其花序红色、扁平状,形似鸡冠而得名,享有“花中之禽”的美誉。鸡冠花是园林中著名的露地草本花卉之一,花序顶生、显著,形状色彩多样,鲜艳明快,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重要的花坛花卉。高型品种用于花境、花坛,还是很好的切花材料,切花瓶插能保持10d以上。也可制干花,经久不凋。矮型品种盆栽或做边缘种植。
鸡冠花对二氧化硫、氯化氢具良好的抗性,可起到绿化、美化和净化环境的多重作用,适宜作厂、矿绿化用,称得上是一种抗污染环境的大众观赏花卉。高茎种可用于花境、点缀树丛外缘,作切花、干花等。矮生种用于栽植花坛或盆栽观赏。原产印度的凤尾鸡冠花(C.cristasta var, Pyramidalis),茎直立多分枝,穗状花序。应用也较广泛。
繁殖种植
繁殖
鸡冠花用播种繁殖,于4-5月进行,气温在20度-25度时为好。播种前,可在苗床中施一些饼肥或厩肥、堆肥作基肥。播种时应在种子中和入一些细土进行撒播,因鸡冠花种子细小,覆土2-3毫米即可,不宜深。播种前要使苗床中土壤保持湿润,播种后可用细眼喷壶稍许喷些水,再给苗床遮上荫,两周内不要浇水。一般7-10天可出苗,待苗长出3-4片真叶时可间苗一次,拔除一些弱苗、过密苗,到苗高5-6厘米时即应带根部土移栽定植。
1.种子繁殖法,清明时(因为在外面,最好是无霜冻以后)选好地块,施足基肥,耕细耙匀,整平作畦,将种子均匀地撒于畦面,略用细土盖严种子,踏实浇透水,保持土地的湿润;一般在气温15-20度时,10-15天可出苗。
2.夏播于芒种后,按行距30厘米播种,苗高6厘米时,按株距20厘米间苗,间下的苗可移栽其它田块,移载后一定要浇水。幼苗期一定要除草松土,不太干旱时,尽量少浇水。苗高30厘米,要施追肥一次。封垅后稍适当打去老叶,开花抽穗时,如果天气干旱,要适当浇水,雨季低洼处严防积水。抽穗后可将下部叶腑间的花芽抹除,以利养分集中于顶部主穗生长。
3.当然,在温室里也可以培养,只要注意湿度和温度就可以;但温室里的种植到外面,必须在发芽长出四片叶子后,要在晚上拿到室外去坚苗,就是让它学会适应寒冷的环境,否则会长得细长娇弱很快会死去。
种植
[9]1.栽植:春季幼苗长出2-4片时栽植上盆。栽时应略深植,仅留子叶在土面上,并使盆土稍微干燥,诱使花序早日出现。在花序发生后,换16厘米盆。翻盆前应浇透水,如要得到特大花头,可再换23厘米盆,同时注意花盆配套。小盆栽矮生种,大盆栽凤尾鸡冠等高生种。矮生多分枝的品种,在定植后应进行摘心,以促进分枝;而直立、可分枝品种不必摘心。
2.光照与温度:喜温暖,忌寒冷。生长期要有充足的光照,每天至少要保证有4小时光照。适宜生长温度18 -28℃。温度低时生长慢,入冬后植林死亡。
3.施肥与浇水:盆土宜肥沃,用肥沃壤土和熟厩肥各一半混合而成。在生长期间必须适当浇水,但盆土不宜过湿,以潮润偏干为宜。防止徒长不开花或迟开花。生长后期加施磷肥,并多见阳光,可促使生长健壮和花序硕大。在种子成熟阶段宜少浇肥水,以利种子成熟,并使较长时间保持花色浓艳。
栽培要点
【发芽适温】:20-30℃ 播种期:秋、春
【生长适温】:10-30℃ 开花期:全年
【育苗】:种子撒种於培养土,保持土壤湿润,约6-8天发芽。经疏间苗后,待本叶4-5枚时移植,移植要小心,不可折断直根。
【栽植】:栽培土质以排水良好的培养土。此植物耐热,需充分日照,花坛株距15CM。苗期、生育期均需施用营养肥料,如有机肥、复合肥或花实等皆宜。
栽培相关
鸡冠花性喜阳光,耐贫瘠,怕积水,不耐寒,在高温干燥的气候条件下生长良好。在正常情况下不需浇水、施肥。鸡冠花可作盆栽观赏花卉。盆栽时一般不用幼苗盆育,而是在花期时从地栽鸡冠花中选择上盆。上盆时要稍栽深一些,以将叶子接近盆土面为好。移栽时不要散坨,栽后要浇透水,7天后开始施肥,每隔半月施一次液肥。花序形成前,盆土要保持一定的干燥,以利孕育花序。花蕾形成后,可7-10天施一次液肥,适当浇水。
如果想使鸡冠花植株粗壮,花冠肥大、厚实,色彩艳丽,可在花序形成后换大盆养育,但要注意移植时不能散坨 ,因为它的根部极其较弱,否则不易成活。
鸡冠花是异花受粉,品种间容易杂交变异。所以,留种的品种开花期要选出隔离。留种时,应采收花序下部的种子,可保留品种的特色。
科学养护
①盆土:选用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用腐叶土、园土、沙土以1:4:2的比例配制的混合介质。
②上盆:可在花期直接从地栽鸡冠花中选择上盆,上盆时注意不能散坨,栽种稍深一点,叶子尽量接近盆土面。
③浇水:种植后浇透水,以后适当浇水,浇水时尽量不要让下部的叶片沾上污泥。
④施肥:花蕾形成后应每隔10天施1次稀薄的复合液肥。
怎样使鸡冠花色彩美丽
鸡冠花的品种多,株型有高、中、矮3种;形状有鸡冠状、火炬状、绒球状、羽毛状、扇面状等;花色有鲜红色、橙黄色、暗红色、紫色、白色、红黄相杂色等;叶色有深红色、翠绿色、黄绿色、红绿色等极其好看,成为夏秋季常用的花坛用花。
在栽培中如果管理养护不当,往往开花稀少、花色暗淡,影响鸡冠花的观赏价值。
要使鸡冠花花大色艳,栽培养护中需注意:
①种植在地势高燥、向阳、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
②生长期浇水不能过多,开花后控制浇水,天气干旱时适当浇水,阴雨天及时排水。
③从苗期开始摘除全部腋芽。
④等到鸡冠形成后,每隔10天施1次稀薄的复合液肥(2~3次)。
病害防治
幼苗期发生根腐病,可用生石灰大田撒播。生长期易发生小造桥虫,用稀释的洗涤剂,乐果或菊脂类农药叶面喷洒,可起防治作用繁殖与栽培 。
(1)轮纹病:
主要症状:叶片出现周边呈褐色的大型圆病斑,病斑表面有明显的同心轮纹,以后病斑中央灰褐色
鸡冠花[10]
,散生黑色小粒点
(2)疫病
主要症状:叶上初为暗绿色的小斑,后扩大,病斑在高湿时呈软腐状,低湿时呈淡褐色,干燥状。
(3)斑点病
主要症状:叶上病斑多角形或圆形,直径1~5毫米,周边暗褐色,中间淡褐色。
(4)立枯病
主要症状:病菌主要侵染根茎部。出苗前发病,种芽腐烂在土中,表现为地面缺苗,出苗后发病,受害根茎部表现为黑褐色,变软,水渍状,后期植株顶部萎焉,最后枯死。发病重时,接触地面的叶片也易产生深绿色至褐色的水渍状大斑,引起叶腐。
(5)茎腐病
主要症状:此病多为害茎基部,初期受害处出现黄褐色的斑点,后逐渐扩大成椭圆形或长条病斑,边缘呈褐色,中央黄色或灰白色,最后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粒点。
药剂防治
1、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药剂有1:1:200的波尔多液,5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40%的菌毒清悬浮剂600~800倍液喷雾;或用代森锌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浇灌。
2.现代保护环境的去除虫害的方法除了使用稀释的洗涤剂外,还可以在周围种植一些让虫子避而远之的植物,或者放些吃那些害虫的益虫。
鸡冠花花语
鸡冠花花语:真挚的爱情。爱打扮、趾高气昂。爱美、矫情。不死。我引颈等待 。
因为鸡冠花 经风傲霜,花姿不减,花色不褪,被视为永不褪色的恋情或不变的爱的象征。在欧美,第一次赠给恋人的花,就是火红的鸡冠花,寓意真挚的爱情。
花之星占:处女座的守护花,会提升你的爱好打扮的欲望,散发出整齐清洁的魅力。
相关画作
陈大羽 鸡冠花 立轴 设色纸本
钤印:陈大羽 题识:林檎雷霞兄嫂双正,大羽。 陈大羽(1912-2001),广东省潮阳县人,1935年毕业于上海美专,1945年至1947年向齐白石学画。曾在中小学任美术教员,长期从事美术教学和国画创作。1935年任上海美专副教授。拜师齐白石。1950年任上海美专副教授。1958年调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教授。中国美协会员,美协、书协江苏分会副主席,中国书协常务理事。擅长大写意花鸟、书法和篆刻。
鸡冠花诗文
古人吟咏叹赏鸡冠花,大多从色彩和形象入手。如
唐代罗邺诗云:“一枝浓艳对秋光,露滴风摇倚砌旁。晓景乍看何处似,谢家新染紫罗裳”。
宋代赵企诗云:“秋光及物眼犹迷,着叶婆娑拟碧鸡。精彩十分佯欲动,五更只欠一声啼。”
宋人钱熙 :“亭亭高出竹篱间,露滴风吹血未干。学得京城梳洗样,染罗包却绿云鬟。”
元人姚文奂 :“何处一声天下白,霜华晚拂绛云冠。五陵斗罢归来后,独立秋亭血未干。”
清人张邵 :“斗风有胄红缨乱,啼月无声翠羽垂。”
宋人王令 :“如飞如舞对瑶台,一顶春云若剪裁。谁教移根认荚畔,玉鸡知应太平来。”
明代解缙 :“鸡冠本是胭脂染,今日如何浅淡妆?只为五更贪报晓,至今戴却满头霜。”
宋人孔平仲 :“幽居装景要多般,带雨移花便得看。禁奈久长颜色好,绕阶更使种鸡冠”。
宋代无名氏诗 :“秋至天地闭,百芳变枯草。爱尔得雄名,宛然出陈宝。未甘阶墀陋,肯与时节晚。……由来名实符,何必荣华早。君看先春花,浮浪难自保。”
明人仲弘道 :“方其炎蒸甫歇,金风乍飓,群株炫采,烂焉盈枝。尔乃瘦梗寒条,较芙蓉而更寂;疏根朗叶,对篱菊其多思。似班姬退处夫长门,如判萝幽闭乎西施。迨夫青霜降兮木落,白露漂兮草萎。众卉兮凋谢,尔独映乎条枚。凉飙凛凛兮,摧之不能摧;风霰飘零兮,欺之不可欺。尔于是强项独发,傲骨生姿。朱紫奋采,黄白争奇。”
《咏鸡冠花三首》
凤仙花图(6张)
其一
红红发髻绿绿袄,昂立花间不会跑。
盛开长夏秋天里,犹似雄鸡欲报晓。
其二
绿绿羽叶冠红红,读书学子最钟情。
犹如三更报晓鸡,此时无鸣胜有鸣。
其三
庭院广栽美奇葩,学子最爱鸡冠花。
唤醒学童早读书,立志成才报国家。
——张志真
在这类隐喻性描写中,已分明糅进了对君子处世不随波逐流的人格品质的赞美,从而大大丰富了鸡冠花的品赏内涵。
。
鸡冠花茶
【配方】鸡冠花30克,茶叶5克。(民间验方)
鸡冠花
【用法】共煎,随时饮用。
【功效】收涩止带。适用于赤、白带厂,对阴道滴虫亦有杀灭作用。
【花名】:鸡冠花
【学名】:Celosiacristata
【英文名】: Cockscomb Flower
【科名】: 鸡冠花为苋科植物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 L. 的花序。
【摘取部位】:花序。秋季花盛开时采收,晒干。
【产地】: 鸡冠花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作用功效
鸡冠花茶性凉,味甘、涩。收涩止血,止带,止痢。用于吐血、崩漏、便血、痔血 、赤白带下、久痢不止。
注意事项
请置于室内阴凉干燥处,避免儿童自行拿取。
适宜搭配
不适宜搭配其它花茶。
泡法喝法:一茶匙鸡冠花茶,用一杯滚烫开水冲泡,焖约十分钟后即可;可酌加红糖或蜂蜜饮用。
营养知识
【鸡冠花知识介绍】:本品为苋科植物鸡冠花的花序。秋季花盛开时采收,晒干。
鸡冠花为穗状花序,扁平而肥厚,呈鸡冠状。长8至25厘米,宽5至20厘米。上缘宽,具皱褶,密生线状鳞片,下端渐窄,常有残茎。表面红色,紫红色或黄白色;中部以下密生多数小花,苞片、花被除数片宿存,膜质。果实盖裂,种子扁圆肾形,黑色,有光泽,体轻,质柔韧。无臭,味淡。以朵大而扁,色泽鲜明者为佳。习惯以白色者质优。
【鸡冠花补充信息】:本品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鸡冠花、鸡冠花炭、醋鸡冠花,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炒鸡冠花细枝末节 鸡冠花置阴凉干燥处。
【鸡冠花适合人群】:湿滞未尽者,不宜早用。
【鸡冠花食疗作用】: 本品味甘、涩,性凉。归肝、大肠经。质轻敛涩。
收敛止血、止泻止带。主治吐血、崩漏、便血、痔血、血淋、赤白带下、泄泻,久痢不止,痈肿疮疖。
【鸡冠花食物相克】:本品忌鱼腥猪肉。
【鸡冠花做法指导】:心肠风、痔疾,下血水止者,可与羌活、棕榈炭等配伍;凡白带过多者可与白术同用;与白鸡冠花与苦葫芦配伍,以降湿止滞。凡久泻久痢者,可单用本品煎酒服;凡痔疮肛边肿痛,久而不愈,变成痔漏者,可配凤眼草煎水洗。
鸡冠花花语
爱美、情爱、奇妙、痴情、笨蛋、傻瓜
⑤ 【专业介绍】什么是园艺专业,研究的主要方向。
园艺专业分为蔬菜、花卉、果树,南方还有茶方向,不过现在的园艺也大部分是大园艺,上边的方向都会涉及。
主要课程有花卉学、果树学、树木学、植物生理、遗传育种等
⑥ 关于水仙花的资料
水仙的学名:Naricissus tazeta var.chinensis 英名:Chinese Narsissus
水仙的别名有水仙花、天葱、雅蒜、金盏银台、玉玲珑、中国水仙。属石蒜科,多年生鳞茎草花。高20一30厘米。叶基生,线形,扁平。花葶抽出叶间,顶端着花3一8朵,呈伞形花序,花冠口部具黄色盏状的副花冠,有“金盏银台”之称。花期1一2月。葫果胞背开裂。
水仙为秋植球根花卉,早春开花并贮藏养分,夏季休眠,性喜温暖湿润气候。水仙花是点缀元旦和春节最重要的冬令时花,其碧叶如带,芳花似杯,幽香沁人肺腑,常用清水养植,被人们称为“凌波仙子”
水仙原产我国,分布多在东南沿海温暖湿润地区,上海崇明县和福建漳州水仙最为有名。
水仙鳞茎浆汁有毒,含拉可丁,用作外科镇痛剂,鳞茎捣烂可敷治痈肿。花作香泽,涂身理发,去风气,又疗妇人五脏心热。
水仙花的养殖
水仙花栽培方法有土栽、沙栽、水栽及雕刻造型。栽培技术要求不高,只要保持温度在15℃左右,有充足的阳光和勤浇水、常换水,养殖25天-30天就能开花。但要注意几点:
1.温度不能超过25℃以上,否则就停止生长进入休眠,造成花苞黄瘪,痿干;
2.阳光要充足,否则叶片会长成大蒜叶;
3.用的水要清洁,否则因水变质造成污染烂根。
水仙花生长有特殊的特性,它开花日期可以由人自己决定,如果要求它在春节期间开花,可在春节前20天-300天左右将鳞茎(水仙头)入盆栽植,入盆后它便开始生长至开花,现介绍几种养殖的方法:
土栽
土栽的土壤要求用疏松的腐殖土。栽植前将水仙头外表干枯的鳞茎片剥掉并刮去老根,加腐殖土至盆沿3厘米处。双手抱盆摇动,使腐殖土紧实,然后将水仙鳞茎盘座落在盆中,再继续加土约1厘米左右,接着浇透水,然后将花盆放在阴凉处,5天后待鳞茎盘长出根后,将花盆放到有阳光处养殖。土栽浇水要注意见干见湿,即土不干不浇水,一旦浇水就要浇到盆底漏水为止,浇水时间要选在早晚,否则会破坏根的生长。
沙栽
沙栽最好用洗干净的细沙,盆也要求透气好的瓦盆,栽植前先将沙装入盆中,装至盆沿3厘米处,然后将剥去老茎片和老根的水仙头坐落,在装好细沙的花盆中,再加1厘米左右的沙,使水仙头下茎埋入沙中1厘米左右。然后浇透水放在阴凉处。5天后将它放到有阳光处直到开花为止。用沙栽植水仙头要天天浇透水,不及时浇水会造成缺水,影响花的根生长。浇水也要求安排在早晚进行。
水栽
水栽前也要将老茎片和老根剥离干净,然后放入养殖的水仙花盆中,加水至水仙头下球茎1厘米处左右,放到阴凉处,待鳞茎盘长出根后放到有阳光处到开花。水栽水仙花最好天天换水,一方面防止水变质污染引起烂根,另一方面天天换水,水干净长出的根也洁白漂亮。
水仙雕刻造型
为了使花叶长势多姿、优美,需将花头进行雕刻处理。具体做法是:先将鳞茎外表干枯的鳞片剥掉并刮去老根,然后雕刻。雕刻时先看芽体长势,将弯势作为雕刻面,然后用小尖刀在离根盘2厘米处的鳞茎从左至右轻轻横切一条线,再在左右两侧各切一条竖线,然后逐层剥去横竖线范围内的鳞片,同时要挖去各芽体之间的鳞片,直至叶片和淡黄色花葶裸露,这时就可卷曲叶片。接着对花葶进行造型处理,用小刀在花葶上方,花苞下方处从上到下刮一条线或用针对花葶从上到下刺几针,花葶生长也就发生变态,同样也往伤口一侧弯曲。根据不同造型的要求刮削的程度和位轩也不同。经雕刻造型的水仙头要及时放入水中浸泡,伤口面朝下,以清除伤口分泌出的粘液,每天换水,浸泡大约2天-3天,待粘液清除干净,便可取出并用脱脂棉花盖住鳞盘(根盘)。然后将雕琢面朝上,放入水仙盆中加水放在阴凉处养殖。每天换水一次,保持水质干净,待鳞盘长出长为1厘米左右的时候,将水仙盆放在有阳光处养殖。记住养殖过程中温度不要超过20℃,要勤换水,每天换1次,勤喷水,每天喷1次-2次,常日照,这样培养出的花茂盛,花香,姿态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