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园花卉卷
❶ 《芥子园画谱》前面几页“画学浅说”“六法”“三病”等一系列文字内容有没有白话详说
这个还是要有些文言文的功底的,既然这样--就放下这本书--现在的资讯这样发达--技法与理论书--多得是--
《芥子园画谱》--画法集大成者--是很不错的,但,“过”,便显得僵化,过于程式化了,再,限于当时的印刷技术--现在看来--是有很多的不令人满意的地方--,建议还是----
❷ 芥子园画谱的作者简介
芥子园画谱的作者:王概(生卒年未详),初名匄,一作改,亦作丐,字东郭,又字安节,秀水(今嘉兴)人。久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市)。王概从龚贤(1618—1689)学山水画,用墨浓重,善作大幅及松石等。
王概兼擅治印、刻竹,并善诗文,著有《澄心堂纸赋》称于时。康熙四十四年(1705)作《采芝图扇》,现藏故宫博物院。
《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称其作品:“雄快以取势,苍健或过之,而冲和不足。人物、花卉、翎毛之类,都有味外之味。”王概在中国绘画史上有名,主要是曾应沈因伯之请,以明李流芳课徒画稿为基础,率先编绘中国画技法图谱——《芥子园画谱》。
(2)芥子园花卉卷扩展阅读
王概曾应李渔之婿沈因伯之请,与其兄王耆,其弟王臬在沈因伯保存的明末画家李流芳原有四十三幅画稿的基础上,补绘完成《芥子园画传》,后经李渔的帮助,刻印出版。
王概在中国绘画史上有名,主要是三十五岁时曾应沈因伯之请,以明李流芳课徒画稿为基础,为《芥子园画传》编绘山水集,率先编绘中国画技法图谱——《芥子园画谱》。
初集山水谱5卷,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木版彩色套印,誉满艺林;二集为兰、竹、梅、菊4谱,8卷,由诸升、王质绘,王概与兄王蓍、弟王臬论订;三集为花卉、草虫及花木、禽鸟2谱,4卷,王氏兄弟编绘。二、三集均于康熙四十年木版彩色套印。四集人物画谱,系嘉庆二十三年(1818)书坊以丁皋《写真秘诀》,及《晚笑堂画传》等人物画谱中的图绘编成。
清光绪间巢勋(嘉兴人)又将《芥子园画谱》重摹增编,在上海石版印行,流传益广。《芥子园画谱》介绍中国画基本法较为系统,虽间有舛误,但浅显明了,便于初学者参考。
❸ 《芥子园画谱》和《芥子园画传》有什麽不同
没什么不同,《芥子园画谱》就是《芥子园画传》的又一称谓!
❹ 芥子园画谱的作品目录
序
画学浅说
初集
卷一树谱
画学浅说
设色各法
树法
叶法
夹叶及著色钩藤法
诸家树法
诸家叶树法
诸家杂树法
诸家松柏树柳法
蕉桐花竹蒹葭法
卷二山石谱
石法
皴法
山法
诸家峦(峦)头法
坡径矶(矶)田石壁法
流泉瀑布石梁法
水云法
卷三人物屋宇谱
点景人物
中号点景人物
极小点景人物
极写意人物
点景鸟兽式
墙屋式
门径法
城郭桥梁法
寺院楼塔法
界画台阁法
舟檝(楫)式
器具法
摹做诸家横长各式
摹做诸家宫纨式
摹做诸家摺扇式
卷四名家山水书谱
二集
卷一兰谱
画兰浅说
画兰起手撇叶式
双钩叶式
撇叶倒垂式
写花式
点心式
双钩花式
写蕙花式
摹做诸家兰谱
卷二竹谱
画竹浅说
画竹起手发竿点节式
发竿式
生枝式
发竿生枝式
布仰叶式
布偃叶式
布叶式
结头式
垂梢式
横梢式
出梢式
安根式
摹做诸家竹谱
卷三梅谱
画梅浅说
画梅起手画梗式
画梗生枝式
枝梗留花式
老榦(干)生枝留花式
画根式
画花式
画千叶花式
画须(须)蕊蒂式
画花生枝点芽式
花萼生枝点芽式
全干生枝添花式
全树式
摹做诸家梅谱
卷四菊谱
三集
卷一花卉翎毛谱
卷二花卉草虫谱
卷三摹仿诸家花卉草虫谱
❺ 芥子园花谱
《芥子园画谱》(亦称《芥子园画传》)是一部中国传统绘画的经典课本。近代现代的一些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把《芥子园画谱》作为进修的范本。所以“芥子园”这部书的名气很大。《芥子园画谱》自300多年前出版以来,不断拓展出新,康熙年间的“王概本”、光绪年间的“巢勋本”为世人学画必修之书。
“芥子园”是清初名士李渔的居宅别墅之名。其婿沈心友家中,藏有明代山水画家李流芳的课徒稿43幅,遂请嘉兴籍画家王概整理增编90幅,增至133幅,并附临摹古人各式山水画40幅,为初学者作楷范。篇首并编“青在堂画学浅说”,因得李渔的资助,于康熙十八年(1680年)套版精刻成书,即以“芥子园”名义出版。这是《芥子园画谱》第一集。接着王概又受沈心友之托,与他的胞兄王蓍胞弟王臬,共同编绘了“兰竹梅菊”与“花卉翎毛”谱,就有了第二、三集。那是康熙四十年(1701年),用开化纸木刻五色套版印成,世称“王概本”。在当时观之较为精致,但印数很少,只能印几百部。
《芥子园画谱》此后一再翻版,逐渐漫漶。到光绪年间(1875—1909年),需要这部画谱的人很多,而原书因多年翻版,已磨损得不能再印。那时,有一个叫巢勋的画家,也是嘉兴人,他临摹了前三集,并增编一批上海名家的画作,同时又编绘了一集人物(即《芥子园画谱》第四集),于光绪二十三年在上海有正书局以石印法影印出版,世称“巢勋临本”。这套《芥子园画谱》虽是黑白版本,但比“康熙版”丰富得多了,从此《芥子园画谱》得到更广泛的流传。
❻ 零基础自学国画从《芥子园画谱》开始,芥子园画谱版本推荐
什么样的教材才更适合现代人学画画呢?我认为还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传统画谱,如《芥子园画传》!不少成功的画家的入门教材几乎都选用了她,如齐白石入门教材就是《芥子园画传》。《芥子园画传》好就好在是对传统的中国画进行归纳总结,特别是第二集《兰、竹、梅、菊谱》编写得最为精彩,无论是画法、画理都阐述得很到位,至今未见那本画谱能超越。我认为学习绘画不学《芥子园画传》是很难把住中国传统花鸟画正脉的,所以,我坚持将《芥子园画传》作为花鸟画教学的首本教材。
《芥子园画谱》山水
如何自学水墨画?
1:你看中国古代的国画大师有多少学过素描?
2:你先从看下国画大师的纪录片,感受下创作过程,然后在研究笔墨纸砚和国画工具的讲究和用法,举个例子,齐白石最开始学习画国画是从芥子园开始的,但是芥子园是清朝开始流行的,木刻印刷,所以画质可能不是很好,但是说白了,还是属于白描的范畴,所以你可以尽量收集中国白描图谱,人物白描图谱,花卉白描图谱,第一步就是从白描开始。国画分2种,一种写意,一种工笔,所以画白描不管是对写意还是工笔都是非常重要的。
绘画的第一步就是临摹,不管是齐白石,还是张大千,还是徐悲鸿,这些大师从学国画开始,都是从临摹开始,没有捷径可走,比如张大千临摹石涛的,几乎乱真,所以临摹的好不好,还是实力的证明。
然后从工具开始,笔,我一般用的是大白云,大中小各一只,墨水,宣纸,宣纸分3种,生宣,半生半熟宣,和熟宣。生宣画写意,熟宣画工笔,对于初学者,宣纸比较贵,这里推荐下毛边纸,非常划算,适合练习!书画书画,学习国画,也不能疏忽字的练习,字写的不好,完全可以把一幅好画给毁了,所以不管是字还是画,都是同时学习。
《芥子园画谱》山水
《芥子园画谱》山水
零基础自学国画,应购买哪些书籍,从什么方面开始学习?
目标是写意山水,零基础,感觉工笔好像比写意容易学,可以先从工笔开始学习,但是不知道要买什么类型的书,最好有书名的推荐,不想先学素描,用铅笔画画跟毛笔画画感觉完全不一样,希望能推荐一下比较详细适合初学者的书籍
初学者买半生不熟的宣纸作为练习用。或者毛边纸也可以。很便宜的那种。三块钱一百张吧大概有。然后毛毡一块,毛笔的话就兼毫的大白云就可以了,然后墨水。一个扁的盘子。一个笔洗。基本上工具就全了。然后需要理论的话。芥子园画谱里面都有。注意看文字标注。各种笔法,如何用墨。里面都有讲的,就先这样。
《芥子园画谱》
《芥子园画谱》是一部中国传统绘画的经典课本。近代现代的一些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把《芥子园画谱》作为进修的范本。
《芥子园画谱》
《芥子园画谱》,又称《芥子园画传》,中国画技法图谱。在中国的画坛上,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孕育名家,施惠无涯者,《芥子园画谱》当之无愧也。
《芥子园画谱》
《芥子园画谱》出世,备受时人赞赏。光绪十三年,何镛在所作后序中写道:“一病经年,面对此谱,颇得卧游之乐。”并题联云:“尽收城郭归檐下,全贮湖山在目中。”
《芥子园画谱》
《芥子园画谱》
画画是日积月累的,在边学习边联系的基础上,多翻墙去看国外的作品,买各种你喜欢的画家的画集和书,眼界和思维也是提高技法的一个重要方法
芥子园是清初着名剧作家、名士李渔金陵别墅之名。李渔为明代遗臣,入清后绝意仕进,优游于山水亭榭之间。其才气既高,复以不擅绘事为憾。谓“余生平爱山水,但能观人画而不能自为画”。时渔婿沉心友经营芥子园甥馆,刊行图书,遂以明末画家李流芳所绘册页为基础,延山水画名家王概增辑编次,三易寒暑,于康熙十八年书成,意在使“世间爱山水者,皆有山水之乐”。是为初集。初集刊行后,颇受欢迎,一时纸贵。李渔称此集“上穷历代,近辑名流,汇诸家所长。”其艺术价值不言自明。李渔谢世后,芥子园三易其主,然遐迩争购如故,沉心友见状,出其翁婿所藏花卉虫鸟、名隽诸作,不惜重费,请王概及其同为名家的兄弟王蓍、王臬“重理旧绪”、“经营临写”,钱塘画家王质、诸升等襄助其事,完成二集、三集,并于康熙四十年同时梓行。
《芥子园画传》描摹传神,镌刻精工,刷印神巧,完全地保留了原画作的神韵,每一幅画都是穷极人事、巧夺天工的佳作。这是名画家描摹、名刻工镌刻的完美结合。王概,字安节,康熙间秀水人,寓居金陵,工诗善画,以山水画名于世。其兄王蓍,字宓草。工诗歌,善画花卉翎毛,得黄荃遗法。弟王臬,字司直。三兄弟均善绘画,并著有《学画浅说》等。
《芥子园画传》是继《十竹斋书画谱》之后用饾版彩色套印的又一部大型画谱,初印本用开化纸,五色饾版套印,浓澹深浅阴阳向背,不失原稿色泽神态,色调绚丽夺目,气韵自然生动,“一幅之色,分别后先,凡数十版,有积至逾尺者;一版之工,分别轻重,有印至移时者”,代表着清代前期凋版彩色印刷的高峰,在我国印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版本学家赵万里先生称之“初印本用开化纸套色精印,绚丽夺目。此书为画学津梁,初学画者多习用之”。
《芥子园画传》的产生,对中国绘画史的影响和贡献是无法磨灭的,300多年来覆刻重刊数十次,至今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人推崇,我国许多近现代的着名画家,如齐白石老人,自幼即以《画传》作参考,接受系统的基础训练。此书问世后很快就传到了海外,在乾隆间还出现了日本翻刻本,对浮世绘等日本近代绘画产生深远影响。
《芥子园画谱》,初集5卷(青在堂画学浅说、树谱、山石谱、人物屋宇谱、摹彷诸家画谱);二集为兰、竹、梅、菊4谱,由诸升、王质绘,王概与兄王蓍、弟王臬论订;三集为花卉、草虫及花木、禽鸟2谱,4卷,王氏兄弟编绘。
《芥子园画谱》山水
《芥子园画谱》山水
《芥子园画谱》山水
《芥子园画谱》山水
《芥子园画谱》山水
《芥子园画谱》学山水建议从《芥子园画谱》的临摹开始《芥子园画谱》自清康熙十八年(1679)初版后,便成为清代影响最大、版本最多、印量最大的中国画教材,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对于中国画初学者而言,它仍是无可替代的经典教材
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