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住花卉
❶ 如何拍摄花卉
拍摄技巧可是重头所在,我将按深浅程度分几个方面说明。 1.如何拍摄出清晰的画面 这个问题在所有的拍摄活动中都存在,具体到花卉摄影上来说影响清晰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机器的稳定程度.由于花卉摄影多数都是拍摄相对较小的物体.所以任何一点的机震都能影响画面的清晰.所以推荐始终把机器放在三角架上拍摄,这样除了可以尽量避免震动,还可以帮助你精确构图.还有一类震动就是单反相机的反光镜升起时的震动(在拍摄微距画面时尤其明显),这就完全要依靠相机自身的功能实现了,使用eos30等机身的朋友在拍摄时最好使用反光镜预升功能来拍摄. 二是花卉本身的摇摆.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在拍摄过程中,花卉总会随风摇摆(别告诉我你拍摄时没有风,那你自己不喘气了?).这时拍摄的快门速度就显得格外重要,而快门速度提升是牺牲景深范围换来的,所以其中取舍就要看你自己的拍摄情况了. 2.如何得到正确的曝光量 这个问题在花卉摄影中相对来说比较好解决,因为花卉总是处于一种相对的稳定中,光线的照射比较均匀,光比一般不会很大.所以只要有足够的耐心精确测光就没有问题了. 测光对于有点测光功能的机器实在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把机器的测光范围对准你需要正确还原的地方就行了(不过现代相机的机内点测光也有局限性,在测量大面积暗背景中的亮主体时需要作一些负补偿,反之亦然).对于国产或者进口的较老式的只有平均测光的机器,在测光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近测:就是凑近主体尽量使主体充满取景框,这时合焦与否不重要,因为合不合焦对测光数值的影响不大,但要注意离近测光时不要挡住照射主体的光线,这样会引起照度的变化而使测光产生误差. (2).代替法:就是在主体旁边,或者和主体处于相同光照情况下的地方,放置中灰的物体来代替本身体积过小而无法测光的主体.中灰的物体首推柯达18%灰板(不过价格较高,一套要180元左右,材质就是纸板),而首推的代替物就是自己的手背,把手背冲向镜头测手背的反射光也是可以的(您要是来自非洲兄弟国家或者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又或者您刚在海边享受了几个星期的日光浴,那这条就算我没说) (3).我不知道了!前两种够你用了吧? 以上只是得到了准确的曝光量,但还不是正确的曝光量,什么是正确时曝光量呢?那就要先罗嗦几句测光的原理.现在的测光方式千变万化,但归根结底都是把测光范围内的物体还原成18%的灰.所以你精确测光以后,也只是把物体还原成18%的灰.而大千世界中不是所用的东西都是18%灰的,比如白花的反光率,就比18%高很多,如果想得到准确得曝光,使白花看着洁白,一定要在正确测光的基础上加1-1.5EV曝光量(负片).暗红色的花可以略减0.5-1EV左右.这张(图8)就是测量的白色花瓣后+1EV曝光.
图8 测光点在小瓢虫上方一些
还有一类,拍摄强烈阳光照射下的花瓣,为了提高花瓣的透明的感觉,也需要+0.5EV左右(图9)
图9 对着最亮的叶子测光+0.7EV
有了这些做基础,你就可以开始自己的曝光补偿实验拍摄了.在以后的拍摄中,可以逐步积累经验,慢慢的你就有自由控制曝光量的能力了.
3.如何突出主体(重点) 我看有些朋友拍的花卉,花本身的形态和色彩质感都不错,可就是融入了背景中.或者有不良的前景镜干扰,这些就是主体不突出的体现.其实需要主体出突出不外乎3种对比方式,虚实对比(图10),明暗对比(图11),色彩对比(图12).但是这3种方式很难单独的只使用一种,一般都是两种或者三种同时使用.我挑了半天才找到了三张,各自只使用一种方式的图示说明
(图10)虚实对比.图中主体与背景的色彩和亮度差别都不大,让人一眼看出主体的就是虚实的变化
(图11)明暗对比.单纯的明暗对比很难在彩色片上找到,所以只有借助黑白影调来说话了
(图12)色彩对比.我自己这里实在找不到单纯靠色彩变化突出主体的,这张加入了虚实对比的元素.可见三种对比很难单独考虑
下面谈谈怎么才能营造这些对比 1.虚实对比 这是最简单也是许多朋友最难实现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器材的性能.400mm镜头你想让他不产生虚实对比都难,而20mm你想让它虚化背景都比较困难(还是有办法的),所以这是很多朋友最大的制约因素,不过咱们不能把拍不好都归结到器材不好上吧.初学者最容易抱怨的就是自己手动机原配的50mm标头不容易虚化背景,其实主要还是你没使用到位,大家看图3,那就是我几年前用自己的第一台相机fuji STX-2+50/1.9标头拍出来的片子.自我感觉其中的虚实对比还是可以拿来说话的。 虚实对比说白了就是小景深,而关系到景深大小的3个因素是镜头焦距,拍摄距离.光圈大小.我个人认为三个方面的重要性是镜头焦距>拍摄距离>光圈大小.其中你手中镜头的焦距是你拍摄的先决条件.在拍摄之初,你的镜头焦距定下来以后,最主要就是考虑拍摄距离.随着拍摄距离的减小,景深一定会随之变小的.拍摄距离的确定要和构图综合考虑,就拿图3来说,当时背景的黄花还有一片.但是如果我把黄花都取全了,那我是必要往后退一步,这样拍摄距离势必加大使景深无法保证,所以我舍弃了大面积的黄花,保证了主体的景深控制.等拍摄距离确定之后,同过取景器的景深预示功能(如果你的机器有这功能)调整光圈确定景深的大小,最后调整快门速度拍摄.这就是虚实对比的产生过程,希望大家能更好的发挥手中的器材,不要动不动就考虑更换设备。 2.明暗对比 明暗对比的产生和曝光控制息息相关.只有能把握住你所用的曝光量对画面每个部分的影响,才能说做到了明暗的控制。 我个人认为明暗对比是对突出主体最有帮助的一种对比方式,也是我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对比,下面先看几张样图。图13、14都是利用阳光照射的范围来控制明暗的。
(图13)
(图14)
(图15)是利用偏光镜压暗水面反光来控制明暗的(拍摄器材一文提到的偏震镜的作用就体现在此)
拍摄这类照片时,首先是寻找本身就有明暗对比条件拍摄对象来拍,这种条件一般存在不规则阴影下的花丛,傍晚太阳角度较低,方向性较强的时候,还有物体本身的反光率具有较大差别的情况.拍摄这类作品,精确测量主体所需要的曝光量是一个基本要求,如果主体曝光过度,丧失了层次,也不会有好的效果.测光时尽量不要让背景对主体测光产生影响,具体方式已经在<如何得到正确的曝光量>一章中讲过了,这里就不再重复了.要注意的是,由于这类的照片主体一般十分突出,所以一定要挑选本身形势感很好的主体作为拍摄对象,否则就得不偿失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给背景”留气”,死黑一片的背景也不好.最好在暗背景上有一点变化.这就要看你当时的拍摄角度了,尽量选择一个比较好的背景来拍. 3.色彩对比 色彩对比一般和明暗对比不分家,有了明暗的对比,色彩自然就有变化了.这一点纯粹是你要靠你自己的观察,尽量多看,多想,什么样的主体才利于拍摄,不要净给自己布置mission impossible. 4.一些小技巧 最容易的技巧就是利用背景纸来营造比较干净的背景,不过我个人很不喜欢用这种方式来拍摄,我比较推崇的是在自然中寻找可以利用的背景来拍摄照片.不过背景布这一招还是要学习的.利用背景布实例(图16)
(图16)背景使用装反光板的黑色袋子
还有一个技巧就是多次曝光,这样能营造朦胧的感觉,我认为比加柔光镜的效果好.首先你要有可以多次曝光的照相机(没有的话我下面有解决方案)具体方式是: 1.确定你要曝光几次,例如2次 2.那就设置每次曝光都欠曝1EV 3.先合焦拍摄一次 4.然后手动把焦点调虚再曝光一次 5.这一张就成了 6.别忘了!取消多次曝光状态再拍下一张(否则你这一卷就都挂了) 注意:如果你要曝光4次,就每次-2EV. 8次就每次-3EV. 以2的N次方类推. 多次曝光实例.图17,18都是2次曝光而成
(图17)
(图18)
相机没有多次曝光的朋友,可以使用我自己发明的方法,就是在镜头前哈一口气,然后看着取景器,直到哈气散的正好够你的要求时,按下快门.这简直就是一个不花钱的柔化程度可变的柔光镜+雾镜(建议在UV镜上面使用,而且记住这种方式只适用于湿度较大或者气温较低的情况,40度的天顶着大太阳,你就是吹出非典病毒来,镜头前也不会有雾气的).
❷ 花卉摄影摄影技巧
导语 :拍摄花卉时,可根据数量、种类、颜色来搭配景色,并善用镜头的特性来取景;如何诠释花海、大草原或荒野、岩壁上的花颜等场景,思考各种角度的构图与光线布局,都需要学习一些经验与技巧。
花景拍摄步骤
1. 了解花卉盛开的季节
不管是高山或平地,人在国内或国外,想要拍摄花海的盛况时,应先了解当地花种的盛开季节;以高山杜鹃花而言,一般盛开时期在五、六月。由于花季一般都不长,掌握更精准的花况信息,才能尽情拍摄取景,以获得最佳的作品。
2. 观察光线角度
顺光能拍出曝光均匀及色彩鲜明的照片,但在光影张力的表现较弱,较不利于拍摄局部特写;逆光时反差会比较大,较能表现花瓣通透度与视觉张力,光彩迷人,也较有立体感及生气。漫射光时(如阳光被云或雾遮住时),虽较无立体感,但可以拍出感觉较柔和的作品。
3. 设定光圈与测光
拍摄花海、草原时,建议使用光圈先决模式搭配广角镜,拍出大景气势,光圈通常使用小光圈(F8以上)即可,以取得较大景深,让细节更明确。
平常在白天顺光或是顶光时,亮度较均匀,测光时以权衡式测光即可。若是逆光或测逆光时拍摄,花卉、草原较有立体感,但需注意天空部份容易过曝的反差问题。
4. 适时使用偏光镜
搭配偏光镜的使用,可以提高蓝天的色彩饱和度,亦可抑制住花朵与天空的反射光,让花朵的'色彩更被强调出来。
偏光镜的使用时机
偏光镜不是万能的,一般来说,在晴朗的天气使用偏光镜,效果会比阴天来得好。如果是晴天,将镜头方向调到和太阳位置呈90°的位置,可转动偏光镜让其发挥最大效果,抑制花朵与天空的反射。
构图技巧
在拍摄花景时,可以用广角镜拍出前景广大而远景小的构图法(近大远小),使前景与远景有相互对应的关联性,并表现出视觉透视的延伸感。
而在高山广大的草原上拍摄起伏山形时,使用广角镜常会让远景太小,因此需视拍摄位置、主题元素之间的距离来调整;取景构图的面积也是考虑因素之一。建议多尝试各个焦段的镜头特性,会有更多令人惊艳的表现。
广角镜靠近强调主题
本图是利用广角镜由上而下采俯角拍摄,以玉山杜鹃花丛当前景,约占画面的三分之二;背景则是延伸而下切的山谷,山谷间有云雾及阳光的点缀,更让此幅作品增色了不少,让观赏者有居高临下赏花的高度感。
近小远大的构图
构图的原则在于画面的视觉平衡,有时使用广角镜要靠近拍摄某些前景,也不容易。例如,美景出现在迎风而上的断崖边,稍有不慎可能会滑落山谷,造成遗憾!
这时候可转换构图方式,缩小前景的构图面积(稍远离前景),而改以背景的大崩壁来当主题,成了近小远大的构图方式。
捕捉美丽的色温
五月底的大水窟山,正值红毛杜鹃盛开之时,天刚亮时的色温是这样柔美!赶紧找好适当的前景,再以大草原及远方的山景为中景,此时天空淡淡的云彩最是能表现清晨天刚亮的清透感。故须把握短暂的清晨时刻,迅速拍摄这难得一见的晨光美景。
俯视构图并加入人物
就算没有大片花海,也可以改为记录最执着的摄影人;建议可将同伴专心拍摄花卉的模样采俯角由上往下拍摄,并带入远方的云海及山头。但如此一来,虽将人物放在井字构图的黄金构图点上,却较没有纵深感及开阔感。若把人物再往右边一点,拍摄角度再宽广一点,人物的方向对了,人与景较协调有张力,也较有纵深感及开阔感。
花海
为能拍出具有层次的大片花海,我选用中焦段的镜头70mm,利用其轻度压缩空间的特性,带出花海的繁复感。拍摄前,我移动脚步观察,寻找能突显其线条美感的最佳位置,最后选择了此一横向水平的视角及高度。取景时纳入远方的山头及清晨的微光,以强调是山脚下农庄的大片美丽花海;各构图元素色彩分明,让画面更有层次感及立体感。
花景摄影注意事项
·采光的原则
拍摄花景时,一般采顺光、侧顺光,或在反差较小的环境拍摄,在测光时也较容易达到准确的曝光。若是遇上起雾等漫射光的环境,可以等待阳光洒下来照到绿地的那一刻再拍,画面也较有立体感。
·利用人物点缀
拍摄花景时,可将人物带入,有时略嫌平板的画面只因带入了人,便有了画龙点睛的效果,让整幅作品充满了临场感与生命力。
·注意自身安全
拍摄高山的花景、草原时,因拍摄点多在棱线或崖边,在无任何防护时应先确保自身的安全,才能专心拍摄取景。
❸ 花卉摄影秘籍拍摄花卉的技巧
你们拍摄过花卉吗?拍摄过那些藏在天地之间,草木之间,石缝之间的花卉吗?它们精致小巧又可爱,用相机记录下来,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呢。你知道怎么拍摄花卉吗,拍摄花卉的技巧是什么样的?
测光模式的选择
如果你是逆光拍摄花卉或者以天空为背景拍摄花卉,那么花卉本身就会出现曝光不足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使用反光板来对花卉进行补光,也可以使用相机的点测光模式来进行测光。
因为点测光模式的测光范围小,只占画面的9%左右。所以大家可以使用点测光模式对着自己认为最合适的地方进行测光,特别是在明暗反差很大的环境下。
如果你想要保留住高光部分的细节,那么你就可以对着高光部分测光,然后曝光锁定重新构图拍摄。如果是在光线比较均匀的环境下拍摄,那么你可以使用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和评价测光。
选择大光圈避免背景杂乱
很多新手在拍花时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背景杂乱,花全部簇拥在一起,主体不明显。比如下面这张照片,整个画面非常杂乱,背景没有选择好而且拍的花朵过多。
构图
拍摄花卉的构图相比拍摄风光、人像等等构图要简单得多。虽然花卉的种类多,花形大小、分布程度千差万别,但是你的构图能将主体突出、让画面充满美感就行。下面给大家讲几个拍摄花卉常用的构图。
①对角线构图
这种构图方式适合拍摄枝干上的花朵。
②九宫格构图
这是最常见的构图方式,留白的同时突出了重陪举点。
③中心构图
这个构图方法在拍摄微距花卉时经常使用。
④前景构图
由于花朵与花朵之间的距离近,可以将部分花朵当做前景拍摄。
上面的讲的几个构图技巧应该是拍摄花卉最常用的构图的技巧,其它的还有很多,这里就介绍着几个基础的。
在特殊气候条件下拍摄
腊梅是春天来临之前独有的景致,北风凛冽,大地冰封时,腊梅先于群芳盛开,把大地点缀得清新淡雅。每年的11月下旬至次年3月,小巧金黄的腊梅花一枝又一枝含蕊绽放,散发出浓烈的花香,静静地传播春天的信息。在这样的季节里,时常会出现降雪、冰冻的天气,这是拍摄腊梅不可错过的绝美时机。
拍摄于北京植物园。一场雨雪过后,腊梅被冰雪封冻。选择侧逆光,使用微距镜头刻画冰封的腊梅,更能让人感受到腊月冰封万花稀的意境,更好地表现腊梅骨清香绝、刚毅凌寒的风采。
反季节拍摄花朵的别样韵味
一年之中,我们乐此不疲地追赶着花季。很多人都会选择鲜花绽放的季节,实际上“花季”应该是春夏秋冬都涵盖。盛夏季节,楚楚动人的荷花,永远是一首迷人的旋律,红花绿叶使人清心陶醉,引得人们纷纷举起相机按下快门。而深秋、寒冬季节,却有人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荷花。殊不知,在这样的季节拍摄荷花,反而能除去盛夏的浮华张扬,展现出洗尽铅华、风清骨俊的残荷,让人们感受一次关于生命真谛的诉说。
11月的广州,池塘中枝零飘落的残荷几乎是失去了所有悦目的颜色。历经了风霜,它依然傲骨铮铮、自在淡然。残荷蕴藏着孤傲自信的凄美,远比一朵盛开的莲花更有味道。即使红颜褪去青春不再,生命的旋律依然回肠荡气。拍摄时,应精心选择残荷的形态,以水墨的方式呈现出来,沉稳内敛之中,新一轮的生命正在悄然勃发。
追逐金色的光线
风光摄影格外注重晨昏的黄金时间段,这两个时间段的光线拥有非凡的表现力,得到的照片往往是最美的。拍摄花卉也是如此,清晨和黄昏神奇的自然光能够给花卉、水面镶上一道道耀眼的金边,魔法般地展现出独特的质感和细节。在金色时光里,一切都那么无与伦比地精美。
7月的潮州。水面上飘动着凋零的荷瓣,粉红的色泽好似一盏盏漂泊的荷灯,调皮的鱼群时而轻托花瓣游动。在晨辉的逆光下,荡漾着一道道金色的波纹。拍摄时要注意观察水面的反光效果,在光线变化之中等待拍摄时机。也可以使用偏光镜调整水面反光和荷瓣倒影的清晰程度,更好地贴合自己的拍摄意图。
用光斑营造梦幻景致
或浅或深的光斑总是给照片渲染出奇幻的氛围,它们看起来如此真实,却又如此飘渺,梦幻般地浮动在空中。拍摄时,摄影师往往乐于表现这种失焦的状态,在突出主体的同时渲染气氛。很多摄影爱好者都知道,折反镜头的“甜圈圈”具有独特的光斑效果。
水滴中的奇妙世界
喜爱拍摄花卉的摄影爱好者都知道,雨后的花朵以及晨露滋润下的鲜花更显娇艳,水珠在逆光、侧逆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在拍摄花卉时带上一个装满水的小喷壶,对着鲜花喷洒,就可以使画面更生动。事实上,还有秘密武器能让画面变得比简芦返碧单的喷壶喷水更世盯加精致。
清晨,温润的气候使花草的叶片上布满了晶莹的露珠,这是使用微距镜头配合近摄接圈拍摄花卉的大好时机。选择形态鲜明的露珠,再寻找一朵小花放在背景上,通过取景器仔细观察露珠中映射的花朵位置,使它们在露珠之中完美地折射出来,就能够得到格外精致的画面。需要注意的是,微距镜头加上近摄接圈拍摄时景深极浅,最好选择位于同一焦平面的露珠,以逆光、侧逆光手动对焦拍摄,更好地展现晶莹剔透的质感。
访花的昆虫为画面增添灵气
花朵利用它们鲜艳的色彩和甜美的花蜜吸引昆虫。当昆虫停在适合拍摄的花朵上的时候,往往就能拍到高质量的照片。清晰地呈现肉眼难以察觉的细节,使花卉拍摄充满活力与生命力,将动人的细微之处显露无遗。
清晨的温度还很低,满身露水的昆虫几乎都是静止不动的,它们要等太阳完全升起后吸收足够的热量,才开始一天的活动。此时,可以非常轻松地靠近拍摄。这幅作品使用腾龙90毫米微距镜头配合近摄接圈拍摄,为了获得适当的景深范围,需要寻找适当的焦平面,使用f/10~f/14这样的小光圈配合闪光灯拍摄。
尽显微观世界的魅力
花蕊是花朵上最吸引人的部分,表现花蕊之美也是花卉摄影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长焦镜头、微距镜头很适合用来拍摄花蕊,充分展现花朵的细节特征。
表现花蕊一般最好选择花卉初绽的上午,这时的花蕊更加富有生命力。配合离机外置闪光灯展现精致的细节的同时,能够获得均匀的光线和柔美的色彩。要注意控制闪光灯的输出量,并利用柔光罩柔化光线,避免光线过于生硬。
多重曝光展现非凡的意境
想要在花卉摄影中表现独特的意境,多重曝光是重要手法。多重曝光可以在同一张照片上以不同的方式多次呈现相同的被摄体,也可以把不同的景物魔术般地叠加到同一画面中。尼康D90以上的机型,佳能EOS
5DMarkIII、EOS1DX、EOS6D等机型都具备了多重曝光功能。
像拍摄人像那样拍摄花卉
这样一朵单独的花在一个干净的背景下进行拍摄的话,可以发现光线从它的右上方打过来,对花瓣的表面进行曝光,同时背景部分只有中心区域有点亮度,这是一个干净的背景。在这种情况下和拍摄人像是一样的操作方式。
如果换一种角度,想办法将花卉参照人像那般拍摄,你会开始去考虑到底是拍摄花卉的半身、小半身还是全身。
并且还可以喧宾夺主去拍摄已经开过花的枯枝丫朵,甚至去拍摄一个小小的尖端,当你用微距或者显微来拍摄的话,一些像皮肤一样的微小细节都可以被拍摄出来,就会感觉好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大门。
风景和花卉结合拍摄
在拍摄花海的时候,我会带上两个镜头,其中一个镜头是广角镜头,为了把整个场面给拍摄下来,采用了一种环境和花卉相结合的拍摄方式,这样花卉在画面里面起到一个很好的点缀。
这时作品也可以作为风景片来欣赏,也可以作为花卉作品进行品鉴。
❹ 花卉的摄影技巧有哪些
如何拍出美丽的花卉呢?春暖花开,拍摄花卉是很多摄影爱好者的选择,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花卉摄影技巧,供大家参考!
拍摄花卉的技巧
1、 适时使用偏光镜
搭配偏光镜的使用,可以提高蓝天的色彩饱和度,亦可抑制住花朵与天空的反射光,让花朵的色彩更被强调出来。
偏光镜的使用时机
偏光镜不是万能的,一般来说,在晴朗的天气使用偏光镜,效果会比阴天来得好。如果是晴天,将镜头方向调到和太阳位置呈90°的位置,可转动偏光镜让其发挥最大效果,抑制花朵与天空的反射。
捕捉美丽的色温
五月底的大水窟山,正值红毛杜鹃盛开之时,天刚亮时的色温是这样柔美!赶紧找好适当的前景,再以大草原及远方的山景为中景,此时天空淡淡的云彩最是能表现清晨天刚亮的清透感。故须把握短暂的清晨时刻,迅速拍摄这难得一见的晨光美景。
花海
为能拍出具有层次的大片花海,我选用中焦段的镜头70mm,利用其轻度压缩空间的.特性,带出花海的繁复感。拍摄前,我移动脚步观察,寻找能突显其线条美感的最佳位置,最后选择了此一横向水平的视角及高度。取景时纳入远方的山头及清晨的微光,以强调是山脚下农庄的大片美丽花海;各构图元素色彩分明,让画面更有层次感及立体感。
2、 观察光线角度
顺光能拍出曝光均匀及色彩鲜明的照片,但在光影张力的表现较弱,较不利于拍摄局部特写;逆光时反差会比较大,较能表现花瓣通透度与视觉张力,光彩迷人,也较有立体感及生气。漫射光时(如阳光被云或雾遮住时),虽较无立体感,但可以拍出感觉较柔和的作品。
3、 设定光圈与测光
拍摄花海姿势草原时,建议使用光圈先决模式搭配广角镜,拍出大景气势,光圈通常使用小光圈(F8以上)即可,以取得较大景深,让细节更明确。
平常在白天顺光或是顶光时,亮度较均匀,测光时以权衡式测光即可。若是逆光或测逆光时拍摄,花卉姿势草原较有立体感,但需注意天空部份容易过曝的反差问题。
❺ 如何养护盆栽花卉
养盆栽花卉植物主要满足四个方面的需求。一是温度要适宜,具体根据生长习性定。冬夏的高低温及时控温。二是浇水要适量,生长旺季及时补水,满足对水分的需求。三是光照要充足,花卉植物生长都离不开光照,需多晒太阳。但是有的植物怕夏季的烈日,需及时挡住。四是养分要充足,满足对养分的需求才能旺盛生长,更好的开花。
盆栽花卉怎么养
一、温度
大部分的盆栽花卉都喜欢生长在温暖的环境下,尤其是刚购买回来的植物。需要很好的控温,给它一定的时间适应新的环境。此外,还要注意冬季的低温。具体提供的温度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定。
蟹爪兰
二、浇水
给花卉植物浇水需根据生长阶段定。生长期间最好让土壤有一定湿润度,适当保湿处理。开花阶段需要适当控水,如果浇水太多会影响开花,导致花期缩短,提前落花。若在休眠阶段,则需严格控水,整体让土壤偏干些,水多吸收不掉,容易沤根。此外,有的植物对湿度有一定要求,气候干燥需要定期喷洒水。
君子兰
三、光照
花卉植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光照,生长阶段需要多晒太阳,光线足的环境下积攒的养分会更多,对开花有利。但是有的植物惧怕强光,尤其的夏季的烈日,必须要及时避开,否则容易被晒伤,会出现生长问题。如果养护期间不能满足植物对光线的需求,长期放在阴暗处,易出现徒长情况,影响开花。
栀子
四、施肥
想要花卉植物更旺盛的生长,更好的开花,就要保证养分充足才行。生长旺季消耗的养分多,及时追肥。开花前后也需要追肥,开花前适当追肥能促使更好的开花。花后追肥能促使植株尽快恢复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