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花卉
A. 花卉的形态要怎样改良
花卉形态改良包括花器官结构、花枝着生状态、花序类型、植株形态等改良。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植物形态和结构的修饰将对花卉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推动作用。在形态改良中应用最广的基因是emphasis:role=italicrolemphasisC基因,在转emphasis:role=italicrolemphasisC基因的香石竹中,发现转基因香石竹与对照相比侧芽成枝率高而且发育好,因而可降低植株高度。盆栽用途菊花,要求植株矮化、分枝性强、着花数目多等,转emphasis:role=italicrolemphasisC基因菊花品种表现为丛生、矮化,叶多分裂。
有人通过根癌农杆菌将emphasis:role=italicrolemphasisA、emphasis:role=italicrolemphasisB、emphasis:role=italicrolemphasisC基因导入补血草杂交种获得超压缩类型转基因植株,高度比对照降低1m,叶面积变小,叶色加深,花序增多,密度增加,可用于盆栽。
B. 栽培花卉时如何改良土壤的结构
良好的土壤结构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如果土壤的结构遭到破坏,将会削弱植物根系吸收利用土壤中养分和水分的能力。因此,栽培花卉时必须对现有的土壤进行改良,以保持和恢复良好的土壤结构。改良土壤结构的措施有以下几种方法。
(1)增施有机肥。
含有大量有机物质的有机肥的分解产物经转化形成的腐殖物质是良好的团聚剂,能明显地改善土壤结构。常用的有机肥有农家肥、绿肥和腐殖酸肥等。
(2)合理耕作。
在田间持水量70%~80%时进行耕作,可以减少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免耕、少耕、深耕、冻融交替和排水烤田等措施,能促进团聚体的形成,配合施用有机肥时效果更好。
(3)合理轮作与间作、套作。
各种花卉的生理特点和管理措施都不尽相同,对土壤结构的影响也不同。例如,块根、块茎类花卉在土壤中的膨大能破坏团聚体;吸湿花卉因经常大量浇水促使土壤团聚体大量解体;豆科植物则能促进土壤结构体的形成。因此,将对土壤管理要求不同的花卉轮作,豆科植物与其他花卉间作、套作,水旱轮作等措施都有利于保持和改善土壤结构。
(4)调节土壤酸碱度近中性。
土壤过酸或过碱都容易破坏土壤结构,因此调节土壤pH近中性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对于喜酸或喜碱的花卉,可经常换土以解决土壤结构破坏严重的问题。
(5)适当应用结构改良剂。
使用土壤重量的千分之几至万分之几的结构改良剂,就能快速形成稳定的土壤团聚体,快速改良土壤的结构,使之适合花卉的生长,但由于价格偏高应用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