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与花卉艺术区别
花卉生产与花艺专业就业前景:
主要从事花卉应用艺术工作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与维护、园林施工管理等工作,城乡绿化部门、企事业单位、环境管理部门、宾馆、酒店、旅游区、城市公园、森林公园、花卉生产及销售企业,从事花卉的培育与养护、花卉艺术加工、盆景制作及养护工作、也可自主创业盯链或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技术工作。
花卉生产是2012年5月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链缓的图书,作者是施雪良,庄应强。本书可作为高职院校商品花卉、园艺技术、观光农业、园林技术等涉农类“花卉生产”课程的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花卉栽培”、“花卉生产技术”凯唤孙类培训的参考教材使用。花卉艺术的简称,常称为插花。花艺指通过一定技术手法,将花材排列组合或者搭配使其变得更加的赏心悦目,表现一种意境或宏观场面,体现自然与人以及环境的完美结合,形成花的独特语言,让观赏者解读与感悟。
2. 什么是花卉艺术它包括哪些内容
狭义地讲,花卉艺术就是跟花卉相关的栽培、插花、花篮花束的编制等艺术内容;从广义上讲,凡是跟花卉相关,或者以花卉作为主题的摄影、绘画、时装设计、建筑装潢和文学创作都可以算是花卉艺术的范畴。
3. 现实生活中的花与艺术作品中的花有什么区别
学于自然,高于自然。
就像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现实是现实,自然是自然。
画家笔下的花不是花,不完全是花。它是思想家(画家)心灵的产物。
这里的花可以不依附于政治上的“自然”,可以更加随性;可以反于平常,从而更显自由、个性;可以梅花牡丹齐争艳,这就更甚于平常——反叛于自然!
花非花,安知花之话;
人对人,咫尺近天涯。
4. 花艺、插花、花道的区别
“花艺”,是花卉艺术的简称。花艺指通过一定技术手法,花材的排列组合让花变得更加的赏心悦目,表现一种思想,体现自然与人的完美结合,形成花的独特语言,让欣赏者解读与感悟。日本插花界认为,日本的插花艺术是从佛前供花发展而来,经过供花→宫庭插花→民间插花这一历程发展成今日的插花。花供养是佛教六种供养中的第一位可见佛教供花是非常注重的。佛教供花主要有三种形式:皿花、拈花和散花。
“插花”,即指将剪切下来的植物之枝、叶、花、果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修剪、整枝、弯曲等)和艺术(构思、造型设色等)加工,配置成一件精致美丽、富有诗情画意、能再现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插花源于古代汉族民间的爱花、种花、赏花、摘花、赠花、佩花、簪花。
“花道”,指适当地截取树木花草的枝、叶、花朵插入花瓶等花器中的方法和技术,并能给人以艺术和美的享受。花道的由来可以从观赏及宗教两方面看。据文献,平安时代就有室内摆设樱花的记载。到了十四世纪室町时代的前期还有举行花会的记载。花会是由公卿贵族,僧侣等分成两组将自己的插花摆出,评定优劣,进行比赛的一种娱乐性聚会。
简单来讲:插花和花道都属于花艺,只是各自的侧重点不同。插花重于形,花道重于心。
5. 花和花卉有什么区别
花指开花的植物和植物的花,以及像花的东西。
卉是草类的总称,花卉里包括花和草。
花字在商代甲骨文中专作(即华),表现了盛开的花形和枝叶葱茂之状。卉属,汉代许慎《说文解字》称:“卉,草之总名也。” 花、卉两字联用,则出现较晚。南北朝时《梁书·何点传》载:“园中有卞忠贞冡,点植花卉于冡侧。” 这是花、卉二字联用的较早记述。
6. [花卉与中西方文化]花卉文化
●中国花文化包括花卉文学、花卉画、花卉工艺品、插花艺术、花卉食品、香花疗法等一系列可以相对独立的文化领域
●园艺生产落后的结果是,我们做城市绿化和景观工程的时候,有时就没法按照设计进行标准化建设
●中西方花文化最直观的差异体现在用花的形式上,中国人喜欢梅兰竹菊,而西方传统中的典范之花是玫瑰
●我们对花文化的研究和对花卉的相应开发还不够,这一问题应引起社会的重视
A
花草经过历史文化的浸染,早已被赋予各种象征意义,不懂花草,有时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花卉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度之一,亦为世界花卉栽培的发源地。中国人驯化、培育、利用花卉的历史极其悠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花卉与中国人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自然的花卉也就不断地被注入人们的思想和情感,不断地被融进文化与生活的内容,从而形成了一种与花卉相关的文化现象,和以花卉为中心的文化体系,这就是中国花卉文化。它包括中国花卉文学、中国花卉画、中国花卉工艺品、中国插花艺术、中国花卉食品、中国香花疗法等一系列可以相对独立的文化领域。
为什么要谈花文化?我们喜欢花,并不表示我们就懂花。花草经过历史文化的浸染,早已被赋予了各种象征意义,不懂花草,有时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我举个例子,曾有个房产商给新楼盘做绿化,我一看就发现有问题,因为他在每户门前种一棵石楠树,而石楠树在江南文化区多是墓地用树,作为一般的景观树还勉强,种在家门口就不妥。什么地方什么场合栽什么花,用什么花,其实是有讲究的,类似还有寺庙普遍种的植物,一般家庭也是不种的。也许有人会说,这不算什么,花木不就是花木吗,但是,从提升人们生活品质的角度来说,研究花文化是有必要的。
此外,研究花文化,还是为了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1992年,我参观了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家大型园艺公司,叫“Lone Star Growers”,白宫冬季的用花就是这家公司提供的,国内到目前还没有一家园艺公司能达到它的先进程度。园艺生产落后的结果是什么呢?比如我们做城市绿化和景观工程的时候,有时就没法按照设计进行标准化建设。这家公司有“色彩部”,生产各种颜色的应时鲜花,比如很普通的红色圣诞花,1992年一盆就可以卖8美元,利润是很高的。甚至连山野里的野草,这家公司也会专门栽培并做出商标,然后批量化生产,也能卖4到5美元。我特意去查了它生产的野生植物种类,其中有一些甚至在南京紫金山上也有分布。可见我们身边的植物资源还有很大的利用空间。
B
食用花卉、药用花卉,成为中国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命行为,并演化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医药学
先来说说花卉食品。食花作为一种神奇而迷人的饮食文化,曾经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现象在一些国家消失了,而在中国则发展成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不仅在平民百姓家里时有鲜花食品摆上餐桌,寺院素斋中也常见鲜花的成分,这种美味佳肴甚至还进入皇宫御膳,成为宫廷菜肴的一个重要类别——花卉鲜果菜。公元前300年左右,屈原就有关于食用木兰、菊花的诗句,此后两千多年间,人民开发出了许多美味的花卉食谱,比如桂花、菊花、金银花、玫瑰花、槐花等,都是百姓熟知的食谱内容。云南地区有食用杜鹃花与白花羊蹄甲的传统,当然并非所有种类的杜鹃花都可以食用。重庆有一家花卉餐厅,所有菜肴都与鲜花有关,布局类似生态餐厅,服务员也都经过精挑细选和职业培训,营造了餐厅整体的气氛。
再来看香花疗法。在中国丰富的花卉资源中,有许多种类具有多种多样的药用价值。中国人用这些药用花卉防病治病,成为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命行为,并演化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穗芹医药学。香花疗法则与中医药学上以花卉入药而防病治病的途径不一样,主要是利用正在生长、开放的鲜花,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品种,或种植慧族启于庭园,或盆栽于室内,让病人密切接触,从而发挥其康复作用。香花疗法是中医养生学和中医康复学上的一个重要方法,它与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兴起的“园艺疗法”颇为相近,但有关的文学记载和应用历史比后者更为悠久。比如,目前被广泛应用的香花疗法中,解郁的有牡丹花、芍药花、桃花、梅花、茉莉花、兰花、桂花、紫罗兰、木芙蓉等,可适用于情绪不乐、抑郁寡欢的病人;
宁神的有菊前如花、百合花、水仙、莲花、兰花、茉莉花等,可适用于烦躁易怒、性急、失眠等症;
增智的有菊花、薄荷、茉莉花等,可使人思维敏捷,有利于儿童智力发育;
散寒的有丁香花、梅花等,可适用于虚寒症状等。
C
以花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中国花卉画等,是把花卉的自然美转化成了文学艺术美
首先来看以花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中国历代以花卉为题材的诗词歌赋、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不可胜数,其中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是咏花诗词。《诗经》中提到的花花草草,不计重复竟多达132种;
《楚辞》里,屈原也描绘了大量花木香草。不过,这些都是只是以片言只语借花草比兴寄托,并无以咏花为主的篇章;
直到六朝时代才出现典型的咏花之作,咏花诗这一门类才继田园诗、山水诗之后正式形成,从此历久不衰,后来更扩充到词中。历代许多诗人的咏花名篇以及他们与花的佳话和轶事被《全芳备祖》、《广群芳谱》等收藏汇集,一直流传至今。迄于清代,前人留下的咏花诗词粗略统计不下3万首。
除诗词外,以花为题材的小说、戏剧作品也颇多名篇佳作。如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剧中以花名作为唱词问答,其中《冥判》一折,就涉及花名近40种。《聊斋志异》里也颇多花仙、花精等形象。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吟咏花卉最为丰富亦最为成功的当首推《红楼梦》,曹雪芹继承借鉴了以往诗词歌赋、小说、戏剧中经常出现的花木题材,并加以发展和妙用,诸如富贵的花、清幽的花、斗寒的花、迟谢的花、结子的花、解语花、并蒂花,以及鲜花著锦、浇花葬花等情趣迥异的境界,喜则以花为戏,悲则以花志痛,把花卉的自然美转化成了文学的艺术美。
再来看中国花卉画。花卉自古即是中国画有力的中心题材,无论是错彩镂金的工笔重彩,还是讲究笔墨韵味、自然清新的水墨花卉,均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不同的花卉组合具有不同的涵义,构成中国花卉画中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比如荷花与梅花组合而成的花卉吉祥图案象征“和和美美”,插在瓶中的牡丹象征“富贵平安”,这些是与汉语有关的中国花卉文化,与西方人的花文化不同。
D
花卉被赋予了人的感情和期望,中西方花文化最直观的差异体现在用花的形式上
下面我们来看看中西方花文化的一些异同。西方人非常推崇中国花木,英国有一本园艺书,开篇说“欧洲的花园,如果没有中国的植物,特别是,如果没有中国的常绿杜鹃,就不能称之为花园”,可见中国花木在世界园艺的地位,但我们还没有把这一点好好利用起来。
中西方花文化最直观的差异体现在用花的形式上。比如中西方的花园是完全不同的,以巴黎卢森堡宫门口的花园为例,除了草坪以外,四周完全用应时的花卉布置。而中国的花园喜欢利用各种自然景观来创造一个微缩的自然环境。再比如墓园规划,西方人喜欢在墓地种植名贵花卉,因为在他们的宗教信仰中,人死后想要进天堂,墓园作为人生的归宿也一定要是一个非常美丽安详的地方,所以西方人喜欢在墓地种植中国山茶花、南天竹、中国月季、桂花等花木;
而中国人的墓地往往栽植石楠树、刺柏等耐寂寞、耐干旱的植物,是因为多数中国人只在清明扫一次墓,这就要求墓地植物不需打理也能养活。
要了解花卉在不同文化中的重要性和受欢迎的程度,从艺术作品中可知一二。中国人显然喜欢梅兰竹菊;
而西方传统中的典范之花是玫瑰。在西方符号学中,玫瑰是心灵、宇宙之轮的中心,以及神圣、浪漫、情爱、完美无瑕的象征,圣母玛利亚就被称为“天堂中的玫瑰”;
此外玫瑰还与永生有关,罗马玫瑰节期间,人们常将玫瑰花瓣撒在死者的墓上,罗马皇帝也头戴玫瑰编成的花冠;
盛开的玫瑰常用来表示凡人终有一死,红玫瑰还具有吐出的鲜血、殉难、死亡与再生的象征意义。花的语言,或者说象征意义,与花卉包括植株的形态有关。比如石榴在西方具有**、生命力的象征,但在中国是多子多孙的象征。英国画家罗塞蒂在一幅作品中描绘了女神普罗塞耳皮娜手握一个咬过的石榴,她每年春天重返人间,使大地回春、万物复苏。
中西花文化也有一些相似性。花几乎在世界各地都是美丽、春天、青春和温柔的象征,同时也常常代表纯洁、和平、思想的完美、生命的短促和天堂中的种种快乐。中西方人都喜欢将花与女性联系起来,因此许多女孩都以花卉来命名。中国的女孩名字中常带有“桂”、“莲”、“兰”、“菊”等,而西方人则喜欢用“玫瑰”、“百合”、“紫罗兰”、“郁金香”等为女孩取名。花的世界与人类世界的紧密联系还可以从中国花卉的名称中体现出来。君子兰、仙人掌、罗汉松、美人蕉、湘妃竹等都是以人命名的植物,中国的古人是根据传说、花卉的用途和外观来为花卉命名的,花卉被赋予了人的感情和期望。
E
我们对花文化的研究和对花卉的相应开发还做得不够,中国花文化应该得到社会的重视
比如,玫瑰花可以泡茶、入药,还可以做成玫瑰酱,现在有专门种植玫瑰花的苗圃,但多是粗加工后把原料卖掉,如果能把花卉深加工,市场潜力会很大。有些城市绿化大量选用不适合当地气候水土的植物,不但成活率低,而且经常需要在严冬时节给植物进行特别保温,这些都大大增加了绿化成本。再比如,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州花是鲁冰花,德州专门有一个部门在做鲁冰花的推广工作,一旦达到相当的影响力,就可以充分开发潜在的效益。南京的梅花资源也还有很大的发掘空间。
上世纪90年代,我无意中发现了一本关于灵芝的专著,灵芝是中国的,但这本书是一个加拿大人写的。后来我与书的作者在一次会议上见面,他告诉我,其实他对中国文化所知甚少,只是在中国旅行的时候了解到灵芝,回国后就开了一家关于中医养生的诊所,种植并推销灵芝产品,收入十分可观。他有两个主要的销售渠道,一个是纽约的世界癌症研究中心,另一个是东南亚地区,比如中国香港。也就是说,中国人竟然会去买加拿大生产的灵芝产品。可见研究中国花文化大有可为,中国花文化应该得到社会的重视。
有一种盲人花园,以纽约的“海伦·凯勒盲人花园”为例,充分考虑盲人游客具体的身体状况和独特的生理条件,突出“花香”,并培植拥有特殊形状或长有粗大叶脉的植物为主,以便失明者抚摸,同时,为了让失明者进一步了解花园里的植物,在绝大多数的花草树木旁边都立有“标示”牌,上面印着盲文。建设这种花园,有助于提升盲人的生活品质。意大利有一座专门为休闲度假而建设的花园城市Cervia,以各种各样的大小花园为卖点,它只有2万左右的居民,但仅2007年就吸引了383万的过夜游客。
7. 花卉与花卉艺术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联系都是花卉区别一个是物种一个是由物种衍生的艺术
8. 艺术插花与装饰插花的区别
艺术插花与装饰插花的区别
导语:艺术插花是指不特别的要求具备社交礼仪方面的使用功能,主要用来供艺术欣赏和美化装饰环境的一类插花。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艺术插花与装饰插花的区别,大家快去看看吧~~
艺术插花是我国插花艺术的民族特征,而装饰插花则是传统插花,受到当代文化艺术影响后而派生的一种创新风格。假如以音乐形象来作比喻,传统插花是大部的古典交响曲,插花艺术设计、装饰插花则是轻音乐,它顺应反映着各时代的文化艺术的发展。
两者之间的区别概括来说有五个方面的不同:
1.材料选择
艺术插花的材料是用植物花卉的花果枝。花艺设计与装饰插花的材料除了植物花卉的花果枝叶外,可广泛地利用一切材料,如纸、电线、建筑材料等等。
2.容器和固定
艺术插花一般都用盆、瓶、篮、瓮、盒等容器,常用剑山固定,固定时要有较熟练的技巧。花艺设计与装饰插花不一定用容器,有时容器瓶盆也作为装饰,用花泥固定。有时也用植物材料相互支撑,固定。
3.几架
艺术插花要配以与盆瓶协调的几架,花艺设计与装饰插花不一定用几架,或根本不用几架。
4.配件
艺术插花为点题需要,适量地配以点缀的艺术配件,花艺设计、装饰插花可选用丰富多彩的各种配件;这些配件会占作品一定的比重,有时还可因主题的需要自行制作。
5.体量
花艺设计一般用于布置大型的室内环境,所以体量较大,甚至可高达2米,艺术插花则需根据不同的用途环境,来确定作品的定量。
现代艺术插花的前景是传统与未来的交会点———回归自然,而它将形成绿色艺术插花,其原因是改革开放给中国的文化艺术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随着东西方文化艺术的'交流,插花艺术在崇尚中国民族风格的基础上也有着变化,并且还继续发生变化:一是中国对西方现代艺术有了更切实的了解,并经过了一个阶段的实践尝试;二是因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而提高了中国文化和艺术在世界上的地位;三是东西方人对精神生活的平衡有了进一步深入的需求。概括地说,就是当中西方在文化发展上时间差逐步缩小之时,以“回归自然”这样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观念为旗帜的中国艺术插花必将在世界文化艺术中独树一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