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中药花语子

中药花语子

发布时间: 2023-08-16 03:24:37

A. 苦楝花花语是什么

苦楝花的花语是: 望向远方,只为一眼就能看见,人海中你温暖的笑颜。

苦楝花,中药名。为楝科植物楝和川楝的花。楝分布北至河北,南至广西、云南,西至四川等地。具有清热祛湿,杀虫,止痒之功效。常用于热痱,头癣。

(1)中药花语子扩展阅读

故乡莆田湄洲湾常见一种树——苦楝。它属落叶乔木,树形庞大,树冠优美,是伙伴们少时的天然乐园;更以其葳蕤枝叶年复一年荫护乡民。

每年春分节气,一场春雨一场绿。苦楝饱吮甘露,舒展筋骨,羽状复叶边缘呈锯齿状向上生长,无论是农家墙角、花生田畔,抑或山岭塘沿,那一簇簇、一片片、葱绿、翠绿、黛绿或浅或深,或深或浅,繁复晕染出一幅幅写意水墨画,悠然在眼前朴素诗意地流淌。

一株株灰褐色高大且粗糙的树干擎撑着黛绿的枝桠,盛满白中透紫的小花,蓊郁秀雅;花瓣儿挂着晶莹的雨珠子在微风中打着颤儿,继而四下弯曲分散;花蕊呈墨紫色竖棒状,花蕊头似小喇叭口,花围呈淡紫,蕊心呈鹅黄,张满了花粉,引来蜜蜂嘤嘤嗡嗡,贪婪吮吸着生命的酒酿。

苦楝下,空气中弥漫紫色的香气,在鼻翼间氤氲升腾,久久不能弥散,让人仿若置身于一条紫色梦幻长河不愿醒来。

立夏已到,小满渐至。墨紫花蕊逐渐中空,受粉后的雌蕊结出苦楝子。一颗颗苦楝子外皮青绿圆润,由起初绿豆大小逐渐变成指头模样,一拨拨男孩子攀爬树身采摘当子弹丸子,互掷逗玩。

树底下女孩们细心侍弄晃落在地面的苦楝子,用旧毛线串结成新颖别致、大小不一的手镯、项链、耳环等饰品,互相佩戴媲美。

时令大暑,正是花生收获季。乡民将地里拔起的花生或聚拢成堆,或分拨捆扎,有的干脆置于苦楝下直接采摘,有的用人力车运至家中土埕尾。一棵棵苦楝亭亭如盖,宛如一把把大凉伞穿透阳光的照隙,一道道浓荫下,乡民全家老小齐上阵,分摘花生荚,忙得不亦乐乎。

一叶知秋。泛黄苦楝叶子一片片在风中飘零;橙黄苦楝子累累挂满枝头,不时引来小麻雀啄食;暮色时分,乡村炊烟袅袅升起,勾勒出一幅隽永含蓄的画来;入冬之后,苦楝树叶子全然褪尽,躯干通身皴裂,兀自孤立、喑哑不语。

参考资料:网络-苦楝花

B. 紫丁香的花语是什么

紫丁香的花语为:光辉、初恋、纯洁

花语:光辉(Bright)丁香花拥有天国之花的光荣外号,也许是因为它高贵的香味,自古就倍受珍视。因此丁香花的花语,也是配得上天国之花外号的光辉。

受到这种花祝福而生的人,受天神所祝福,有光辉的人生。由于太聪明,而有喜欢走捷径的毛病。希望在追求的过程中,别忘了最终的目的。

(2)中药花语子扩展阅读:

紫丁香,是我国的名贵花卉,开花时为淡紫色,会散发淡淡的香气,所以称之为紫丁香。它的花期较长,喜欢潮湿的土壤环境,观赏性极佳。另外它生长可高达3到5米左右,是庭院里种植的名贵花卉之一。紫丁香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可以入药,因此在很多花卉当中,也是大众比较喜欢的一种。

紫丁香的功效很多,它的叶子入药后,味道有些发苦而且性寒,有清热和防燥湿的作用。制药后可以用来治疗腹泻。另外,对于痢疾等等有一定的治疗功效。

在使用之后,在很短期内就可以见到效果,而且治疗效果也比较显著。另外由紫丁香制成的药很安全,没有任何的毒害作用。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具有良好的效果。

1、清热燥湿

另外,它还具有清热解毒等作用。特别是体内积热毒,很难排除体内,就容易郁结,因此利用紫丁香便能够起到清热和解毒的作用,很多药品都会有这种成分,特别是夏季,人们更更容易产生心热等现象, 对于这种产生的和燥热能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2、止咳定喘

紫丁香还有止咳的作用。特别是用于治疗反复性咳嗽效果更加明显。此类药物对胃部可以起到一定的清理的作用,在咳嗽非常频繁的情况下,使用此类药物有良好的止咳作用。特别是对于胸闷气喘,包括痢疾等都有很强的功效。

C. 萱草象征忘忧,花语是什么

早在康乃馨成为母爱的象征之前,我国也有一种母亲之花,它就是萱草花。萱草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肉质,叶狭长,细长的枝顶端开出桔红或桔黄色的花,十分艳丽,它不仅供人观赏,花蕾叫金针,也可作蔬菜供人食用,在我国南北方广为栽植。 萱草又名"谖草"、"金针"、"宜男草"等,《救荒本草》叫它"川草花";《古今注》称之为"丹棘";《说文》记载为"忘忧草";《本草纲目》名之为"疗愁"。在英名day lily是"一日百合"的意思,点出了萱草花期只有一天的短暂。 萱草在我国有几千年载培历史,萱草又名谖草,谖就是忘的意思。最早文字记载见之于《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另一称她忘忧,来自《博物志》中:"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诗经疏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北堂即代表母亲之意。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母亲减轻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唐朝孟郊《游子诗》写道:"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王冕《偶书》"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陶潜的饮酒诗:"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历代文人也常以之为咏吟的题材,曹植为之作颂,苏东坡为之作诗,夏侯湛为之作赋,一一的点出萱草在生活中的地位。 萱草又叫做宜男草。民间有一传说,当妇女怀孕时,在胸前插上一枝萱草花就会生男孩,故名宜男。唐玄宗时,兴庆宫中栽种了多种萱草,有人作诗讥讽说:"清萱到处碧鬖鬖,兴庆宫前色倍含;借问皇家何种此?太平天子要宜男。" 萱草既可入药,又可作菜肴。北方人唤作黄花菜,广东 人叫做金针﹔《本草纲目》载曰:"今东人采其花而货之,名为黄花菜。"拉丁学名的种名fulva,就是"黄褐色"的意思。又其花丝细长,状如古时金针,又名金针菜。 历代医书讨论萱草甚为详细,《本草注》谓:"萱草味甘,令人好戏,乐而忘忧。"晋代嵇康在《养生论》中写道:"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蠲通"捐",是拋弃之意)。《本草求真》谓:"萱草味甘而气微凉,能去湿利水,除热通淋,止渴消烦,开胸宽膈,令人心平气和,无有忧郁。"清同治期间,称着江南的费伯雄于《医方论》说:"劳者,五脏积劳也。伤者,七情受伤也。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忧愁太过,忽忽不乐……萱草忘忧汤主之。" 1993年王楚翘、范斌等报导《萱草花治疗失眠症的临床与实验报告》,认为此药有镇静安眠作用,且少有副作用,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失眠症,尤其是肝功能障碍伴有失眠者,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药物。 萱草花有药食同功的双重功能,不但营养价值极高,且有极好的健脑效果,在 日本 称为健脑菜,并列为"植物性食品中最有代表性的健脑食品之一"。另外,据吴李久华在《延寿考》中云:"嫩苗为蔬,食之动风,令人昏然如醉,因名忘忧"。《群芳谱》记载:"春食苗,夏食花,其雅牙花的跗皆可食。但性冷下气,不可多食"。《中药大辞典》载其含有生物碱、黄酮类。据测定每100克干制品中含蛋白质9.14克、脂肪0.4-0.25克、糖分50-60.2克、钙300-463毫克,并含有维生素A、B、C及多种微量元素。 药食俱佳的金针菜,传说与神医华佗有关。华佗生在社会混乱瘟疫流行的东汉末年。有一年,华佗到 江苏 泗阳行医时,忽然曹操派人来请华佗为他治疗头疼之疾。华佗不从,曹兵以刀相逼。当天夜里,华佗转辗反侧不能入眠,朦胧中见一仙人,吩咐华佗如此这般,然后把金针向他怀里一扔,便飘然飞走。华佗醒来,果然在胸前摸到一把金针。翌日华佗含泪向送别的人说:"今有一束金针,送与你们解救灾难!"说完手一扬,一束金光,飞向四面八方。众人随着金光望去,只见漫山遍野长满了叶青青,花黄黄的植物。人们采其花蕾煮水喝下去,慢慢地止住了瘟疫。金针菜从此传遍各地,经过人们的尝试,不仅能治病,而且还是一道可口的菜肴呢!萱草在现代化学染料出现之前,还是一种常用的染料。另外,萱草对氟十分敏感,当空气受到氟污染时,萱草叶子的尖端就变成红褐色,所以常被用来监测环境是否受到氟污染的指针植物。

D. 石斛的花语是什么

石斛,又名仙斛兰韵、不死草、还魂草、紫萦仙株、吊兰、林兰、禁生、金钗花等。茎直立,肉质状肥厚,稍扁的圆柱形,下面就一起去来看看石斛的花语是什么吧

石斛的花语

慈爱、勇敢、欢迎、祝福、纯洁、吉祥、幸福。

石斛的简介

石斛,又名万丈须,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中药养生品之一,在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就有记载:“石斛—味甘平。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一名林兰(御览引云,一名禁生,观本,作黑字),生山谷。”《本草纲目》、《名医别录》等古代医学名著更是推崇有佳,被历代名医奉为“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厚肠胃,轻身延年”的上医良药,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石斛兰,兰科植物之一,原被归入柄唇兰族,但现已独立成为一族,石斛兰的主要品种有霍山石斛、金钗石斛、密花石斛、鼓槌石斛等。可入药,名为石斛,对人体有驱解虚热,益精强阴等疗效。随着花卉产业的兴起,石斛兰也成为了一种观赏植物。石斛兰的栽培方式一般为盆栽。由于石斛兰具有秉性刚强、祥和可亲的气质,被誉为父亲之花。石斛兰的植株由肉茎构成,粗如中指,棒状丛生,叶如竹叶,互生于茎节两旁。花葶从叶腋抽出,每葶有花七八朵,多的达20多朵,呈总状花序,每花6瓣,四面散开,中间的唇瓣略圆。许多品种的瓣边均为紫色,瓣心为白色,也有少数品种为黄色、橙色。

石斛的园林价值

石斛,兰科植物之一,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屿,我国大部分分布于西南、华南、台湾等地。石斛兰的主要品种有金钗石斛、密花石斛、鼓槌石斛等。可入药,名为石斛,对人体有驱解虚热,益精强阴等疗效。随着花卉产业的兴起,石斛兰也成为了一种观赏植物。石斛兰的栽培方式一般为盆栽。由于石斛兰具有秉性刚强、祥和可亲的气质,被誉为父亲之花。石斛兰的植株由肉茎构成,粗如中指,叶如竹叶花葶从叶腋抽出,每葶有花七八朵,每花6瓣,四面散开,花瓣边均为紫色,瓣心为白色。

石斛,兰科植物之一,对人体有驱解虚热,益精强阴等疗效,随着花卉产业的兴起人们发现它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因而归入洋兰的范畴,逐渐从草药圃跨进到大花园中去,成为当今非常时兴的新花。石斛兰的植株由肉茎构成,粗如中指,棒状丛生,叶如竹叶,对生于茎节两旁。花葶从叶腋抽出,每葶有花七八朵,多的达20多朵,呈总状花序,每花6瓣,四面散开,中间的唇瓣略圆。许多品种的瓣边均为紫色,瓣心为白色,也有少数品种为黄色、橙色。

石斛属为兰科中最大的一个属,包括约1100种植物,主要分布于热带亚洲和太平洋岛屿。中国约63种石斛属植物,供作药用的石斛属植物39种。从垂直看海拔100~3000米的高度都有分布

石斛属植物为附生植物,生境独特,对小气候环境要求十分严格。多生于温凉高湿的阴坡、半阴坡微酸性岩层峭壁上,群聚分布,上有林木侧方遮阴,下有溪沟水源,冬春季节稍耐干旱,但严重缺水时常叶片落尽,裸茎渡过不良环境,到温暖季节重新萌发枝叶。常与地衣、苔藓植物以及抱石莲、伏石蕨、卷柏、石豆兰等混生。

石斛以其密集的须根系附着于石壁砂砾上吸收岩层水分和养料,裸露空中的须根则从空气中的雾气、露水吸收水分,依靠自身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因此,石斛受小气候环境中水分,尤其是空气湿度的严格限制,分布地域极为狭窄。野生石斛是国家重点二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禁止采集和销售。

E. 忍冬草的花语

忍冬草又名银藤、鸳鸯藤、左缠藤、金银花。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花语,欢迎大家查阅。

金银花的花语:

有鸳鸯成对、厚道之意,是白羊座守护花。

金银花是着名的庭院花卉,花叶俱美,常绿不凋,适宜于作篱垣、阳台、绿廊、花架、凉棚等垂直绿化的材料,还可以盆栽。若同时再配置一些色彩鲜艳的花卉,则浓妆淡抹,相得益彰,别具一番情趣。

金银花的相关故事:

据说从前浙江一山村里,有一对活泼可爱的孪生姐妹,大的叫金花,小的叫银花。她们性格相同常形影不离。一日金花突然浑身发热,遍体红斑。大夫说是“热毒病”,无法医治,银花听后哭得死去活来。金花叫她赶紧离开,免得传染。她说:“我不怕,一定要和你在一起。”并日夜侍候在床前。不久,银花亦发病卧床不起。她俩对爹妈说:“这是天意,我们死后,定要变成一棵能治‘热毒病’的草药,以便救治患这种病的人……”说到这里姐妹俩同时合眼离世。爹妈按她俩的意愿,含泪把她俩合葬在一起。

翌年的春夏,她俩坟上竟然生出一棵绿叶山藤,渐渐茁壮成长……3年过去了,藤蔓茂盛粗壮,夏天开出先白后黄、黄白相间的花朵,人们采花入药,用来医治热毒病,果然神效。从此,人们便把这种花称为“金银花”。

金银花名字由来的传说一:

很久以前,栾川一带痢疾大流行,因得不到及时治疗,死者不计其数。当地有个财主认为这是发财的机会,便雇用了几名药工,开了个药房,抬高药价,牟取暴利,害得老百姓叫苦连天,怨声载道。

一日,不知从何处来了两个孪生姐妹,长得天仙一般。姐姐金花,发髻上别一支亮闪闪的金簪;妹妹银花,发髻上别一支亮闪闪的银簪。不知谁帮的忙,一夜间就在山坡上建起了一座小竹楼和一道篱笆小院,院里还长着青枝绿蔓的花草。乡亲们都惊奇地围在院外观看,姐妹俩忙招呼大家进去,并说她们刚从外地迁来,以医为生。乡亲们无比欢欣,忙扶老携幼前来就诊。说来也奇,那些捂着肚子来的人,经俩姐妹银针一扎,疼痛立止,再服些院中鲜花熬成的汤液,病竟全好了,一时间,俩姐妹的名声远扬,就诊者络绎不绝。

财主因药房门前日渐冷落,气得暴跳如雷,便带着一帮人上山,扬言要火烧竹楼,抢走姐妹俩。这时,竹楼里卷出团团浓雾,遮得天昏地暗,等烟消雾散之时,竹楼上姐妹俩已踪影全无,只有那些花草还在争艳斗奇。藤蔓上开着金银二色的喇叭花,颇似金花、银花头上的簪子。财主气得七窍生烟,令人将花草全部拔掉用刀剁了。这时,突然刮起了大风,那风将零碎的花草枝蔓抛向高空,又撒向大地各处。紧接着,雷电交加,大雨如注,直浇得财主及随从们抱头鼠窜。

这些花草就是忍冬藤,它落地生根,不多日便爬满山冈、大地,并先后开出由白变黄的花来。人们都说那就是金花、银花的化身,于是取名为“金银花”。

这虽然是神话,但金银花清热解毒,药到病除的秉性素来被历代医家所推崇,却是事实。它的藤、叶、花均可入药,对多种致病菌、病毒有抑制作用。可谓中药里的广谱抗生素,被冠于清热解毒之首。

金银花名字由来的传说二:

一千五百年前,中州大地一个叫黄池(今封丘县)的地方,居住这一位悬壶济世的姓黄的神医,他生养了一对如花似玉的`双胞胎女儿,姐姐叫小金花,妹妹叫小银花,这一家人乐善好施,深受当地人们的爱戴。

一天村上突发一场可怕的瘟疫,并在全村蔓延,小姐妹见村民饮了自己父亲花了数日心血配成的解毒汤仍不能化解这毒瘟,眼睁睁被这疫病痛苦的折磨数天后死去,更是心疼父亲天天心急如焚愁白头的样子,便背着爹爹到青龙镇(注:今封丘县黄德镇蒋西村)的药神庙前叩拜,发誓愿姐妹同心化作良药来解这恶疾。药神仙为其姐妹诚心打动,便应允了她们的请求,把她们化作了株同蒂并开花的植物。黄神医夜间梦见一仙翁要他到药神庙前采仙草救民,第二天一早便到庙前采摘自己孩子化成的花茶,回到家里,按神仙的指引煮成茶分给乡亲们喝,果真药到病除。

后来乡亲们得知救命的药茶是小金花小银花姐妹两个用自己性命换来得时候,纷纷到要神庙谢拜,为纪念这对善良的小姐妹的救命之恩,把那株仙药树叫金银花,又称:“二花”。

为永记这黄家济民救世的恩德,把自己居住的村落更名为黄德村,就是现在河南省封丘县的黄德镇。至今,黄德镇的人们仍为纪念这小姐妹每年举办热闹的庙会来感谢金银花姐妹的功德。

传说玉皇大帝得知此义举,甚为这对小姐妹感动,就封小姐妹为金银花花仙子,伴药仙永久守护者那片她们热爱的家乡,如今,黄德镇的乡亲早把金银花茶推介到九州和海外,把这神奇的珍贵花茶和这段美好的传奇故事让更多的人分享。

金银花名字由来的传说三:

古时候,有一个村里,一对善良的夫妻,妻子怀了双胞胎,生下一对可爱的女儿,一个叫金花,一个叫银花。她俩长得如花似玉,聪明伶俐,父母疼爱,乡亲、邻居们也非常喜欢这对姐妹。

两姐妹都到十八岁了,求亲的人络绎不绝,几乎踏破门槛。可姐妹俩谁也不愿出嫁,生怕从此分离。她俩私下发誓:“生愿同床,死愿同葬!”父母也拿她俩没办法。

谁知好景不长,忽然有一天,金花得了病,这病来势又凶又急,浑身发热,起红斑,卧床不起。请来医生给她看了病,医生惊叹地说:“哎呀!这是热毒症,无药可医,只好等死了!”

银花听说姐姐的病没法治,整天守着姐姐,哭得死去活来。

金花对银花说:“离开我远一点吧,这病过(传染)人”。

银花说:“我恨不得替姐姐得病受苦,还怕什么过人不过人呢?”

金花说:“反正我活不成了,妹妹还得活呀?”

银花说:“姐姐怎么忘啦?咱们有誓在先:生同床,死同葬。姐姐如有个好歹,我绝不一个人活着!”

没过几天,金花的病更重了,银花也卧床不起了。她俩对爹妈说:“我们死后,要变成专门治热毒病的药草。不能让得这种病的人再像我们似的干等死了。”

她俩死后,乡亲们帮着其父母把她俩葬在一个坟里。

来年春天,百草发芽。可这座坟上却什么草也不长,单单生出一棵绿叶的小藤。三年过去,这小藤长得十分茂盛。到了夏天开花时,先白后黄,黄白相间。人们都很奇怪,认为黄的就是金花,那白的是银花。想起两姐妹临终前的话,就采花入药,用来治热毒症,果然见效。

从此,人们就把这种藤上的花称为“金银花”了。

热点内容
古琴七夕 发布:2025-02-04 17:50:10 浏览:305
菖蒲盆景展 发布:2025-02-04 17:47:43 浏览:545
七夕双胞胎 发布:2025-02-04 17:35:16 浏览:619
七夕与税务 发布:2025-02-04 17:30:16 浏览:51
每一朵花就想是 发布:2025-02-04 17:26:57 浏览:696
山东牡丹节 发布:2025-02-04 17:26:17 浏览:680
办公室摆放绿植的好处 发布:2025-02-04 17:06:51 浏览:423
55朵玫瑰花语 发布:2025-02-04 16:53:58 浏览:87
火鸟蕉插花 发布:2025-02-04 16:50:48 浏览:881
有关茉莉花手抄报 发布:2025-02-04 16:49:58 浏览: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