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栽培的主要设施
『壹』 温室种植花卉的主要种类和管理要点有哪些
温室种植花卉:主要种类
设施栽培的花卉按照其生物特性可以分为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木本花卉等。一般来说,按照观赏用途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通常把设施栽培花卉分为切花花卉、盆栽花卉、室内花卉、花坛花卉等。
盆栽花卉
盆栽花卉是国际花卉生产的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多为半耐寒和不耐寒性花卉。半耐寒性花卉具有一定的耐寒性,在北方一般需要在温室中越冬,如金盏菊、紫罗兰等。不耐寒性花卉在生长期间要求高温,不能忍耐0℃以下的低温,多原产热带及亚热带,如蝴蝶兰、一品红、仙客来、马蹄莲等。
室内花卉
室内花卉泛指可用于室内装饰的盆栽花卉。常用的有:瓜叶菊、一品红、散尾葵等。
花坛花卉
花坛花卉多数为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常见的有三色堇、矮牵牛、万寿菊等;许多多年生宿根和球根花卉进行一年生栽培也可用于布置花坛,如四季秋海棠、地被菊等。花坛花卉一般抗性和适应性强,进行设施栽培,可以人为控制花期。
切花花卉
切花花卉指用于生产鲜切花的花卉,是国际花卉生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细化为切花类,如菊花、月季、百合等;切叶类,如文竹、散尾葵等;切枝类,如银牙柳、松枝等。
温室种植花卉:管理要点
温室气候生态的主要特征是其封闭性,同时具有可控性。花卉生产中,种植管理者可根据花卉各个生长期的需要,以及市场需求,通过人工或相关环境控制设备对温室内微环境进行相应的调控,以达到最佳环境条件。但同时,温室设施中也易出现光照不足,湿度过大,二氧化碳供应不足等情况,导致温室栽培花卉生长虽快但不够健壮,抗逆性不强,花开不够繁茂,且容易发生病虫害。所以,温室栽培花卉就必须进行通过人工调节来有效的改善温室内部的气候生态条件,其调节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降低空气湿度
温室内湿度往往较外界高,因此要格外注意,保持温室内环境湿度处于有利于花卉生长的程度。在浇水上应根据见干见湿的原则进行,适当减少浇灌的次数,还要注意降低室内水分蒸发,改善通风条件,增加门窗的开启时间,保持室内的相对干燥。
调节光照度
光照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当温室内光照不能满足花木生长所需时,必须进行人工补光,以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光照度。补光措施主要用于长日照花卉,如蒲包花、小苍兰等,通过补光处理可使其提早开花。另外,冬季雨雪天光照不足,可采用人工补光促使花卉正常生长和开花。夏季往往光照时间过长,造成室温过高,光度过强,对喜阴开花植物生长不利,需用遮阳网来调节光照度,以达到最适状态。许多短日照花卉如菊花、一品红等,应用遮光的方法来缩短光照,达到提前开花的目的。遮光处理时间一般根据花卉种类而定。
加强温室通风
温度调节是温室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一般只要室内温度超过花卉要求的温度时,就应打开门窗及时通风降温,尤其当外界温度超过15℃时,更应加大通风口,延长门窗的开启时间,且温度越高,越要加强通风换气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最适宜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浓度,为空气中正常浓度的3倍~5倍。温室内补充二氧化碳,除了开窗通风,从大气中得到外,还可施用干冰或压缩二氧化碳。
注意适温适花
热带的喜热花卉开始生长的下限温度为16~18℃,亚热带喜温花卉为8~12℃,而温带喜凉花卉在3~5℃左右就开始生长,种植者应按照花卉对温度的不同要求,使用不同类型的温室栽培;管理者则根据不同花卉的特点积极调整温室内温度,保证花卉的正常生长。在夏季高温时段,应采取湿帘降温、遮阳网遮阳降温等措施降低温室内温度;冬季则可用煤、天然气等燃料燃烧产生的热水、蒸汽或电能热加热温室,有条件的还可选择背风向阳的室址,改进温室的结构和类型,加强温室的透光保温性能等。一般情况下,白天应保持相对较高的温度,以利于花卉进行光合作用,夜间则保持稍低温度,促进代谢产物的运输并抑制呼吸。
积极防病灭虫
对于温室花卉病虫害的防治,应采取以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严禁带有病虫害的材料进入温室,定期对温室内进行灭菌消毒,包括门窗、地面及各种工具在内的全部温室环境;定期检查温室内花卉,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
总之,利用温室栽培花卉,有许多其它栽培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 在世界范围内也已成为必然的趋势。花卉种植者要充分了解所栽培花卉的生长习性及市场前景,善于利用温室,生产出品质一定、规格统一、数量一定的花卉产品,及时供应市场,在花卉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局势,不断发展壮大花卉事业。
『贰』 栽培花卉需要哪些工具
花卉栽培过程中,需要进行上盆种植、翻盆换土以及浇水、松土、除草、修剪等工序,各工序都需要借助一些辅助工具来完成。
浇水壶,供盆花浇水用。常见有两种,一种是长嘴兼装有细眼喷头的,另一种是只有长嘴不带有固定喷头,只附带有活络的细眼喷头。用第二种喷壶,在喷洒叶面或盆栽小苗时,可临时装上细眼喷头,像细雨那样渐渐地喷入花木的叶面和花盆内;如需浇水入盆土时,可卸去细眼喷头,直接使用长嘴壶浇水(见下图)。
彩图27
盆托,垫于花盆底下作托盘,既可防止浇水过多时流入几案、地板,同时也起到美化装饰作用(见下图)。
彩图28
小筛子,用于过筛培养土,分开粗细土(见下图)。
彩图29
『叁』 花卉设施栽培的设施有哪些
设施栽培是花卉生产的发展方向,发达国家花卉设施栽培比例逐年扩大。如荷兰,花卉设施栽内培面积占总容面积的73.4%,除了繁殖球根花卉种球在露地生产外,所有切花和盆栽观赏植物几乎全部在温室生产。温室结构标准化、环境调节自动化、栽培管理机械化、栽培技术科学化、生产专业化已成为国际花卉生产的主流。我国花卉栽培设施趋向现代,设施栽培水平有很大提高,引进先进的设施,奠定了我国设施花卉生产的基础,引进无土栽培、花期调控等主要栽培管理技术。花卉的生产设施有温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冷室、温床、地窖、荫棚和冷库。
『肆』 园林景观花圃设施名称
温室,荫棚,风障等。花圃的意思指培育花儿幼株或幼苗的园地,园林景观花圃用到的设施包括温室,荫棚,风障,冷床,温床,冷窖,塑料大棚,园林花卉栽培主要是在育苗过程、栽培不适地的花卉和不适时的花卉需要保护地。
『伍』 简述温室花卉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
当地常年或在某段时间内,须在温室中栽培的观赏植物。其种类因地而异。如茉莉在中国南方为露地花木,而在华北、东北地区则为温室花木。冬季为促成开花而利用温室栽培的非洲菊、香石竹、花烛、报春等,习惯上也常归入温室花卉。
栽培管理特点温室的环境条件,可部分或全部由人工控制。考虑到不同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还常结合采取多种措施如夏季高温地区的降温、遮荫和通风等。对温度的调节须遵循逐渐变化的原则,符合各类花卉的不同要求,且要避免夜间温度高于白天。对光线的控制须兼顾光照强度和光质。温室花卉栽培管理的主要项目有:①用土或基质准备。温室栽培分地栽、盆栽和无土栽培 3种方式。地栽和盆栽用土根据花卉种类的不同和地区特点,可用多种材料如堆肥土、腐叶土、沙、泥炭、树皮碎块、泥炭藓、蕨根等,按一定比例配制成不同的培养土,要求肥沃疏松、排水透气良好、酸碱度适宜,并在使用前进行消毒。无土栽培则多用蛭石、珍珠岩、砂、烧结土粒等作为基质。②施肥。由于温室地栽植株较密集,盆栽苗根系营养面积有限,因此需要充足的基肥,多用有机肥料和部分化学肥料配制施用。生长季节用充分腐熟的有机液肥作追肥;有时还可补充叶面喷肥。某些复合化肥可用于盆栽花卉。休眠期间一般停止施肥。在大型温室中释放适量的二氧化碳,常可提高花卉的产量与品质。③浇水。根据季节、天气、土壤和植物生长状况进行。夏季浇水一般在上午或傍晚,冬季则在中午浇灌。对湿度要求较高的植物或扦插苗床,还可采取人工降雨、自控间歇喷水、喷雾等措施;对播种盆或新栽小盆苗,宜用盆浸法补充水分。对栽植在木框容器中的兰科植物、观赏蕨类等附生花卉,可定期将整个植株浸泡在水中。④整形修剪。目的在于造成并维持植物的良好株形,调节生长发育,促进开花或结果,增加观赏价值。整形主要包括绑扎、支架、作弯、诱引等作业;修剪则包括剪截、摘心、剪梢、除芽、去蕾、除叶、疏果、剪根等项。温室内的树桩盆景有更高、更细的整形修剪要求。⑤病虫害防治。温室内的环境条件终年适宜多种病虫害的繁殖,温室植物又较嫩弱,因此,病虫害远比露地花木严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植株抗性、对培养土及工具进行消毒、对新引种的植物进行隔离培养等,是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必要措施(见植物检疫、综合防治、植物病害防治)。⑥出室锻炼。对于在生长季节要移出温室栽培的小苗或盆栽植物,出室前应逐渐降温,加强通风,使温室内外环境条件接近,从而锻炼与提高苗株适应露地的能力。
温室的环境条件可以部分或全部由人控制。考虑到不同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夏季炎热地区往往采取多种措施相结合,如降温、遮阳、通风等。温度的调节必须遵循渐进式变化的原则,符合各种花卉的不同要求,并且要避免夜间的温度比白天高。在控制光照时,必须考虑到光照强度和质量。
『陆』 园林花卉栽培设施有哪些
园林花卉栽培,要有冬季存放花苗或育苗的大棚,储存物库房,喷水喷药喷淋浇灌专设备与水管属,电力水泵或汽油机水泵,剪枝与修枝剪刀,手工与机械修枝锯子,运输车,绳索,用电线路,能升降的梯子,小型发电机,油用或蓄电池用的打草机,粉碎机(自己沤制有机肥用的)。
『柒』 如何种植花卉
花卉生产多在温室内进行,利用温室可将植物与外部环境隔离开来,从而使植物免受外界环境危害。在温室内生产,其目的是为了保护作物,因此温室生产又称“设施保护地生产”。一、温室的场地选择与规划
1.场地的选择,场地的好坏对结构性能、环境调控、经营管理等方面关系很大,因此在建造前要慎重选择场地。为了多采光,要选择南面开阔、无遮阴的平坦矩形地块。
2.长日照处理,在短日照季节,进行人工补光可使长日照花卉提前开花和短日照花卉延迟开花。人工补光可采用日光灯、白炽灯。补光开始时间应在当地短日照开始之前(彩图4—7)。
二、园艺措施
一般园艺措施如修剪、摘心、除芽、调节播种或种植期+控水控肥可有效地调节花期。
1.调节播种(种植)期
有些花卉,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只要植物体长到一定大小即可开花。对于这一类花卉,可以通过调节播种(种植)期来调节其开花期。早播种(种植)即早开花,晚播种(种植)即晚开花。例如,多数一年生花卉,对光周期并无严格要求,在温度适宜的地区或季节,只要分批播种,便可取得分期开花的效果。温室里提前播种育苗,便可提前开花。
2.修剪、摘心,除芽采用修剪、摘心、除芽等栽培措施调节花卉的生长速度,从而起到控制花期的作用。通过修剪、摘心等技术措施可使木本花卉或多年生草本花卉定期开花。在修剪摘心口处涂抹愈伤防腐膜,促进伤口愈合。
3.肥水管理控制花期
不同的营养元素对花卉生长发育的作用不同。一般增施氮肥可促进花卉的营养生长而延迟开花,而增施磷、钾肥有利于抑制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分化。在菊花营养生长后期若追施磷肥,可提前开花。人为地控制水分,迫使植株落叶休眠,再于适当的时候给予充分的水分,则可促进休眠的解除,促使提前发芽生长而提前开花。建议再增施肥水时添施新高脂膜增强药效有效利用率。
『捌』 花卉的冷床与温床是什么
冷床与温床是花卉栽培常用的设备,两者在形式和结构上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冷床只利用太阳辐射热以维持一定的温度;温床除利用太阳辐射热外,还需增加人工热补充太阳辐射热的不足。
采用冷床与温床可以进行花卉的促成栽培。如晚霜前30~40天播种,可提早花期;秋播花卉在温床或冷床中保护越冬,可使其冬春开花。在我国北方,一些冬季不能露地越冬的二年生花卉,可以在冷床或温床中秋播越过冬季;也可露地秋播,早霜到来前将幼苗移入冷床中保护越冬。在温室或温床育成的苗,在移植露地前,事先移入冷床中给予锻炼(硬化处理),使其逐渐适应露地气候条件,然后栽于露地。长江流域地区一些半耐寒性的花卉如天竺葵、扶桑等,常在冷床上保护越冬。冷床与温床在华北地区主要用于一年生花卉的提前播种和二年生花卉的保护越冬。
温床的加温方法有发酵、热水、蒸汽、电热等。过去常借用有机物发酵产生的热量提高床土温度,后来又有了通热水或蒸汽加温的温床类型。现在,使用最多的是电热温床。电热温床调节灵敏,便于控制温度,而且发热迅速,加热均匀,可长时间连续加温,使用方便。电热温床不通电时,即改为冷床使用。电热温床的场地选择对电能的消耗影响很大,其中影响最主要的因素是地温和气温。为节约用电,电热温床应设在有保护设施的场地。生产中,常将温床附设于繁殖温室拱棚内。
电热温床主要由电加温线、控制仪、开关等组成。应用功率大时,可外加交流接触器。
电加温线是电热温床的基本设备。通常选用电阻适中、发热50~60℃、外包以耐高温塑料绝缘的专用加热线6.5米/平方米。铺设前,床底添10~15厘米厚的炉渣,其上覆5厘米厚的沙,整平,加热线即铺设于沙上。加热线在沙面上平行曲折,两线相距5厘米,最后填入5厘米的土壤。
控温仪能自动控制电源的通断以达到控制温度的作用。使用控温仪可节省用电约1/3,可使温度控制在花卉的适温范围,并能满足不同花卉对地温的不同要求。使用时只需把感温头放在温床的土壤中,把控温仪的温度旋钮旋到需要设定的温度值即可。控温仪使用时应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不要反复旋转控温旋钮,以免电位器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