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内涵
『壹』 什么是插花作品的意境
中国艺术插花的意境
插花艺术从其特点和艺术形式上通常分为东方插花艺术和西方插花艺术两种。
西方插花侧重于以大量的花材插成装饰效果好的图案式,突出人为的理性的整齐的造型。
东方插花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其风格主要以体现花材的自然美、线条美和意境美为主要目的,其中意境的创作是中国插花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它根源于中国古老的文化艺术,体现了中国哲学思想中儒、道、佛文化所追求的自然境界,融入了中国诗、画的文化内涵。
因此,意境的美是中国插花艺术对世界插花艺术的贡献,也是中国插花设计创作中的难点。
意境的深浅又是衡量中国插花艺术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准。
一、意境的诠释
中国艺术插花的重点就是意境的创作,按照现代《辞海》的解释,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因此,可以将艺术插花中的意境理解为:插花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与按照主题所插出的插花造型共同构成艺术插花的意境,二者相互依赖,缺一不可。
插花人人可为,而作品的效果却千差万别。
在我们所能欣赏到的插花作品中,有的作品让人看了印象深刻,流连忘返;而有的作品却不能给人留下印象。
有的作品自然朴实,简单、素雅,却能让人有美的感受;而有的作品虽然五彩缤纷,却引不起人们的兴趣,也即意境的差别所为。
一件优秀的插花作品,必须有创新的造型。
正如香港著名插花艺术家钟玉冰所说的插一盆好看的花并不难,因花朵本身已很美,但要将一些没有艳丽色彩或特殊形态的花材,插出特色,令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则须花更多心思。
做到这一点还只能算插花造型的优秀设计,更深层次的的美是在作品的主题引导下让人产生与作者思想感情共鸣的东西,甚至受到启迪,产生景外之景,弦外之音,两者有机地结合才能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
正如《瓶史》中论及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而口不能言,口能言之而意不能解,划然示我意象之表也,就是对艺术插花中意境的最好的诠释了。
二、意境的形成
古人云:欲知大道,必先知史,知之越多,爱之越深。
因此,研究中国艺术插花中意境的形成,除了了解其文化根基外,必须了解其诞生的历史,才能更好地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插花较早的国家之一,六朝时的史书已有关于佛前供花的记载,也是中国最早的插花记录,在随后的历史长河中,插花随着时代的变迁形成了不同的类型,包括早期的佛教插花、民间插花,之后的宫廷插花及文人插花。
其中,文人插花以其深刻的含义,结合清雅优美的线条造型,确立了它在中国插花艺术中的主导地位,并成为东方插花艺术的代表。
文人插花不单把花材看成是表现形式美的要素,而是以花传情,借花明志,让花成为表达情感意趣的传递者。
插花作品也不仅是一件装饰品,而是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作者自由充沛的心源和外界接触时突然的领悟。
中国历史上许多的诗人、画家都涉猎过插花领域,如南齐的画家谢赫、唐代诗人李白,宋代诗人杨万里、陆游,明代造园家计成等都留下有关的诗句、绘画及理论著作。
对东方插花形成作出杰出贡献的、有名的插花专著《瓶花三说》《瓶花谱》《瓶史》则分别由明代的戏曲家高濂、画家张谦德和文学家袁宏道完成,书中对花的含义、花的养护、插花的造型、手法都有详细的说明,并由此奠定了中国插花早期较系统的理论基础。
或许正是因为他们的介入,中国插花一开始即按诗、书、画的创作原则行事,并刻意追求诗情画意般的艺术境界。
三、意境的创作
意境,是艺术家审美的再现,是与生活形象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在有限的作品中表达无限而深远的内涵。
有景外之景,意外之意。
插花创作被称之为艺术创作,就是因为作品内涵之深远,意境之深邃。
中国的艺术插花崇尚自然、师法自然并高于自然,善于利用自然花材的美来娱人、感人。
不仅重视花材的形态美和色彩美,而且更注重所表达的内容美,即意境美。
讲究借物寓意,以形传神,耐人寻味和遐想。
中国文学中直接与花有关的内容很丰富,古人常赋予花一定的精神含义。
如用菊花临秋独放、梅花傲雪凌霜怒放,象征着毫无畏惧的品格;兰花高洁幽香,是淡泊名利的君子之花,象征名士的高风亮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纯洁无邪;松柏挺拔坚强,代表一种坚贞不屈、顽强向上的精神;报春花、迎春花寓意春色满园,春光明媚;君子兰代表君子之交,友谊万古长青等等。
如将梅、竹、菊、兰组合用到插花中借以表达内心不畏严寒、高风亮节、洁身自好的感情,是古代文人非常喜好的。
现代人赋予花的一定的语言,通过合理组合或谐音表达意境,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中国民俗常喜欢吉祥,花意常伴吉利,如用百合寓意百年好和、万事如意;水仙为水中仙子,神圣高洁;桃花预示好运将至,有大展宏图之意;大丽花是大吉大利、大喜之兆的含义;万寿菊象征健康长寿;常春藤寓意白头到老;勿忘我乃花中情种;万年青比拟青春常驻;富贵竹为大富大、贵好运不断等等。
艺术的境界在于美,所以中国艺术插花创作时,在确定了创作方向后,插出美的造型才能体现出美,表达出完美的意境。
创作者在确定了创作方向后基本上应对将要完成作品的造型的雏形在头脑中有个初步的形象,此时可再经过细致的形象思维,运用绘画原理在大脑中构图,调整出花材最佳的比例、位置。
最后定形整个作品的细部,然后可将具体的造型,以白描的方式画到纸上,也可直接插做。
艺术插花一般只是作者艺术修养的凝聚和反映,所以创作的内容方向,不需要过多考虑环境和用途,重要的是作者想要表现什么,能够表现什么,能够表现得多深,从而决定所能创作作品的意境的深浅。
所以对于有一定插花技艺的创作者而言,创作方向的准确定位是最重要的,它可以最终决定作者是否能创作出意境奇、高、远作品的重要的一步。
根据中国艺术插花意境的内涵,创作方向的确定可以主要从文学所包含的内容里、现实中的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里及构成插花的花材、器具等方面考虑,通过对它们的运用或从中得到的启发激发创作的灵感。
(1)插花内涵扩展阅读
艺术造诣
插花既不是单纯的各种花材的组合,现代艺术插花不过分要求花材的种类和数量的搭配,但十分强调每种花材的色调、姿态和神韵之美。
用一种花材构图,也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不同的构图以及与不同花材花器的组合,达到的效果则是完全不同的,这也就是艺术插花的表现力。
艺术插花最讲究的是作品的意境,而对花材和花器的选择几乎没有限制。
插花构图注重立体感和空间感,要留空白,以给人想象的余地。
艺术插花通过搭配组合,可以把非常不起眼的材料组织成具有高雅情趣的艺术品。
这也是插花的魅力所在。
一件好的作品之所以有较高的艺术魅力和生命力,是由于作者能捕捉自然界最美的瞬间,进行艺术加工。
既不是自然美的重复,也不是对他人作品的模仿,而是经过作者精心创作,具有独特个性和表现力的作品。
艺术插花的作者,须善于观察自然,敏锐地捕捉自然界花卉植物最美瞬间,积累花卉的形象,注意熟悉花卉的丰富语汇,具备一定的美学理论基础知识,熟悉绘画音乐,这样才能不断地创作出真善美的作品。
『贰』 花艺设计的寓意
很多学花艺的人总想知道学习花艺有捷径该有多好,像 花店 、花艺教室,多学、多练、多思是必须的一个过程,当插花设计达到一个瓶颈之后,这时候若了解一些插花的文化寓意,将极大的提高 花艺设计 的内涵,提升花艺作品的价值,这便是花艺设计中的文化价值!
插花中所应用的花卉,是大自然的精华,是真、善、美的化身。自古以来,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对美不懈追求的对象,他们以花为伴,以花为友、尊花为师、敬花为神,将人间最美好的追求和愿望都赋予花卉身上。有花必有意,有意必吉祥,这些吉祥的寓意,深深地印刻在各国人民的心中,结合各国各民族的不同文化和习俗,焕发出争奇斗艳、交相辉映的文化奇观。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财富的总称,既包括物质财富,也包括精神财富。通常文化特指精神财富方面,如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教育等。花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有关花卉方面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通常也特指精神财富方面。其范围极其广泛,凡是有关花卉的文字资料和口头资料、诗词歌赋、绘画、戏曲、雕塑、电影、插花、民俗民风、园林、建筑、花展、有关的经济文化活动等,都属花文化的范围。对于插花花艺领域来说,熟悉和掌握花卉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寓意、相关诗词歌赋及插花的新理念、新技艺、新花材、新动向等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说是学习插花花艺的基本功。
寓意是寄托和隐含的意思。花卉的寓意即对花卉加以人格化,根据花卉的形态、色彩、习性、开花季节、生长环境、风韵、神话传说等方面的表现,赋予吉祥的含意,寄托人们美好的愿望。与花语词意相近。寓意是一个国家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文明昌盛的标志。熟悉花文化和花材的寓意,就像音乐家熟悉音符,画家熟悉画笔和颜料一样,会更深刻地理解这些花材,遇到各种插花应用的场合,立刻就会想到许多适用的花材,用这样的花材创作出的作品,常会取得理想的艺术效果。从中可见,相同的插花花材在不同的国度里,因民族文化传统的不同常有不同的花文化和寓意。这正是我们在对不同国家进行插花布置的场合,在使用插花花材时要特别留意的。
参考文献:1陈季呈 2009 银柳创意花艺设计2吕廷森 花卉利用-花艺设计3吕廷森 2009 花卉利用教材
『叁』 插花艺术的意义
插花不仅可以随时随地来点缀自己的居住、办公环境,使生活更增添一份美感和温馨,而且是探新访友、迎送宾客最高雅、最珍贵的礼品。学会插花,可以时常与花作伴,以花为友,体味大自然的美感,同时插花能展示你丰富内涵和情感:或热情欢乐、或典雅秀丽、或雍容华贵、或傲霜斗雪、或坚韧刚毅品质与精神风貌,能逐渐美化、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起到修身养性增进友情和传递信息的作用。因此,插花具有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既可自娱,又有娱人,能够带给我们喜悦与欢乐,象征美好的愿望,使之更加热爱生活。所以古今中外各层次的插花爱好者都视插花艺术如自己的生命与精神支柱,其作用与影响之大,是显而易见的。
『肆』 请问各位对插花艺术的理解怎样呢
1.插花艺术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插花艺术具有很强的可视性与直觉性,极易引起人们的美感。这是由于它是以大自然中的最美、最富有生命力的花为素材进行创作的,花最醒目最诱人,欣赏花的艺术品就能更直接更快速地使人获得美感。
2.插花艺术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完美结合
如前所述,插花艺术是以饱含生命意义的自然植物材料为素材,并在创作中以充分展现花材原有的自然形态美为主导的。因此它是最富有表现自然和谐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它又是科学地艺术地将植物自然属性美转化为人格化的(理想化的)自然美的花卉艺术品,并蕴寓深广的内涵,赋予造型深邃的思想美和意境美。这种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美的作品,为插花艺术的审美活动增添了丰富的想象力,给人以很强的美感和艺术享受。这一艺术美的创造在东方式的插花特别是中国传统插花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和深刻,因为热爱自然、崇尚自然、师法自然是中国艺术固有的灵魂。
3.插花艺术是实用艺术与审美艺术的有机融合
插花作品既有广泛的实用性又有很强的欣赏性,有实用与审美折双重价值,不管它应用在何处,其主要功能都是在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创造一个充满活力与生气、充满温馨祥和的环境气氛。与此同时,它也将大自然的美和生命力引入人们的生活中和心田里,使人们同时得到精神上的愉悦,获得美的享受。
(二)插花艺术欣赏的条件与方法
一切审美活动都必须有相应的主客观条件,才能取得良好的审美效果。对于插花来讲,其客观条件是要有好的插花作品及好的欣赏环境;其主观条件则是欣赏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三者在审美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插花艺术的审美不能依赖文字语言,也不能依靠情节说教,而主要是靠视觉来产生直接的感染力。一件好的插花作品,它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应当是很美的,给人们愉悦和舒畅感。这种美和愉悦感是由作品整体形象的和谐美引起观赏者视觉感受的结果。整体形象包括造型的优美、花色的调和以及构图的合理得当等等,是形式美的综合体现。而一件好的具有吸引力的插花作品不仅仅以它的形式美而诱人,更能够打动人的则是其内涵美与意境美,即主题思想的新颖生动会更令人悦目赏心,作品中所蕴涵的意境,表达的思想感情,更能打动人,更能唤起欣赏者的联想与共鸣,并久久不能忘怀。有了这样的好作品,才能使人产生美感,欣赏活动也才能顺利进行下去。而当前社会上有不少开业庆典的大花篮插作,大都毫无章法,粗制滥造,使很美的花材失去了原有的光彩。不能使人产生美感的作品,自然也无好的欣赏效果,欣赏活动也无法顺利进行下去。另外,欣赏环境也是影响欣赏效果的主要客观条件之一,俗话讲得好:“好花还需绿叶配”,说明起陪衬烘托作用的绿叶的重要性。插花作品的欣赏和应用也是一样的道理,需要一个好的陈设环境来烘托陪衬。一个简洁素雅清静的陈设环境更能烘托出作品的清新妍丽、勃勃生机的神韵之美。这样的审美环境才有助于欣赏者舒心地领悟艺术的真谛,更能增强欣赏的效果。我国古代欣赏插花作品十分注重环境效果,陈设的作品必须具有上乘的几架、名家字画相陪衬;欣赏时或一边饮酒品茗,欣赏乐曲,或即兴咏诗,由视听达心悟,从而获得多层次的美的享受。
有了好的作品和良好的环境,还必须拥有相应的欣赏者。好的欣赏者,才能够很好地去感受和体验作品的美,否则就像马克思说过的一样:“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再好的音乐也毫无意义……”欣赏插花作品也是如此,不认识花材,不懂得色彩学知识,不明白花文化的象征意义,那只能是一种简单的知觉性的感受。花插得越多越好,花色越艳越好,越热闹越好,仅此而已,其他都说不出所以然。如此“欣赏”,充其量也仅仅是悦目而已,何有情感的共鸣、情操的陶冶!插花是一门高雅艺术,欣赏者需要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丰富的想象力,要以热爱艺术、追求艺术美的心,去潜心品味艺术,才能深刻领悟艺术作品的内涵与美感,获得发自内心的感受。如果对插花知识、花材特性、寓意等有所了解,便有助于领悟插花艺术的美。所以,欣赏插花艺术同样是一种精神需求,是一种情操的修炼,不仅美化装饰了生活,而且还能丰富人的精神生活,能激发人们对美的追求与热爱。
欣赏插花艺术还需要有恰当的方法,如同欣赏绘画、书法、雕塑等作品一样,是一种静态的欣赏,需要有一定时间的驻足停留,对每件作品细细欣赏,凝视静观整体造型以及每个花枝形姿色韵的美,进而揣摩回味其意境的美,领略作者的情感体感,从而引起自己的情感活动,而不宜走马观花地浏览作品,否则就无法用心去感受作品的美,也自然不能真正领略到插花艺术的美,获得深层的美感。
静观插花作品还必须选择合适的视距与视角。通常根据作品大小决定观赏的视距,一般距作品1.5m~3m的距离,面对作品的主视面为宜。视角的选择要根据作品的造型和摆放的位置而定,大多数作品都以平视为主,部分下垂式造型作品必须摆放在视线以上的高处,因此须仰视欣赏才能看到作品的最佳观赏面。另有部分水平式造型的作品,适宜摆放在视线以下的茶几上或其他低矮处,因此只有俯视欣赏才能获得最佳效果。另外,还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欣赏插花作品时不可以随意移动或手摸作品,因为它们都是清新鲜活的植物材料,又是轻轻地固定在一起的,随便触摸,容易变动其位置,影响造型与美观。
(三)插花作品欣赏品评的标准
品评插花作品优劣的标准十分复杂,难以找出绝对统一的标准。根据多年创作、实践和不断总结国内外插花大赛评比的经验与规律,现提出以下几条欣赏评判的标准,以供参考。
1.整体效果
插花作品直观性可视性都很强,而在视觉审美上首先给人以强烈印象与感受的是作品的整体效果,也就是说观众第一眼的视觉效果常常能看出作品整体形象(形体)的优劣。它包括作品的造型尺寸是否合理稳定,花材给合、容器的搭配等是否合理优美,整体色彩是否和谐等等。这些方面的综合状况,构成作品的整体效果。它们常常是引发评论者的美感进而将其作为评定作品优劣的首要依据,因此,可以说这是品评插花作品最直观的视觉效果。
2.构图造型效果
这是形式美的主要标志之一。它主要包括造型是否优美生动或别致新颖,是否符合构图原理,花材组合是否得体,各种技巧运用是否合理娴熟(如稳定感、层次感、节奏感等)。
3.主题表现
这是构成作品思想美,意境美的重要标志,也常常是体现作品是否有创意,内容题材是否深刻新颖,命题是否贴切,意境是否深邃、隽永,能否引人回味遐想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在东方插花艺术作品中被视为作品的灵魂,无论是创作或欣赏都成为最注目的内容,因为它是最能引发美感与情思活动的。
4.设色效果
主要看整体色彩的搭配,即花材之间的色彩搭配,花材与容器之间色彩的搭配,以及作品与周围环境色彩的关系,是否协调美观,是否符合色彩学的原理。插花设色无论是华丽多彩或浅淡素雅,均以和谐为标准。
5.技巧运用
主要看构图中剪截、捆绑、包扎,花材固定,花插花泥的掩盖技巧,是否处理得干净利落及其熟练程度。
以上五条品评标准,大体可以包含插花作品的主要表现内容,可以据此判定它们的优劣,所以比较适用于所有插花作品的评比。但因东西方插花艺术各有自己的风格与情趣,审美观点也不相同,具体评比时,五条标准的排序可以调整,如在我国几届插花大赛中,东方插花艺术评比标准为:①主题表现占30分;②造型占25分;③色彩占25分;④技巧占20分。而西方插花则:①色彩占30分;②造型占25分;③主题表现占25分;④技巧占20分。由此可以看出,东方插花艺术着重意境美,而西方插花艺术着重色彩美,各有侧重,视不同流派不同风格而具体灵活掌握。
『伍』 中式插花作品名称和寓意
比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被视为清净高洁,称为净友,常用于佛前供花牡丹,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国色天香,称为“花中之王”,是富有和显贵的象征,是唐代宫廷插花的主要花枕梅花,“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有清高淡雅,傲雪凌霜的性格。
桂花,是官运亨通、文思长进和中秋团圆的象征;竹,是虚心和忠诚的象征;松,是威严与长寿的象征等等。另外,一些品高韵胜的花材组合一起,或根据它们的习性、或按照它们的名称的谐音,赋予一定的寓意。如玉兰、海棠、牡丹组合一起,名为“玉堂富贵”。
松、竹、梅,名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等。民间还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习俗,这些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花材使传统插花作品在花材自然美的基础上又被赋予更多精神上的意义,从而更增添了作品的美感,使作品更充满了诗情画意的魅力。
『陆』 插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
一、陶冶性情
插花是一种很好的修身养性之道,插花时讲求心平气和,神态专注,举止文明优雅,要用【心】与花对话。
二、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
插花艺术注重画面的完整统一并与环境和谐;讲求诗、书、画、印与花的协调结合是中国传统插花又一重要的特点与风格。如花材之间的有机结合,容器与造型的浑然一体,几座与配件的运用,题跋的搭配以及多层次的欣赏方式(酒赏、香赏、茗赏)等等都充分体现了传统插花不仅是与书、画密切关联的多学科的艺术,而且也是融生活于一体,充满生活气息的艺术。
三、美化环境,增加情趣
花艺作品不论放在哪里都是合适的,在家庭环境中,书房、客厅、卧室无一不是花艺放置的好地方,好的插花作品可以净化家居的环境,花艺的空间效果能够美丽人们的心情。
四、增加友谊,改善人际关系
【花】是传递和平、友谊的使者,赠送一个制作精美的花篮、花束的插花作品,可以增进友谊,加深情感,表达敬意。
五、增加就业岗位
花艺还可以作为一门职业,现在人们对于鲜花消费已经逐年升温,很多场合都会用到花艺,同时插花艺术是一种生活的艺术,而且是一个非常值得发展的行业,随着鲜花消费人群的增加,促使花店事业的发展。
(6)插花内涵扩展阅读
插花艺术风格:
(1)西方式插花,也称欧式插花,它的特点是注重花材外形,追求块面和群体的艺术魅力,作品简洁、大方、凝练,构图多以对称式、均齐式出现,色彩艳丽浓厚,花材种类多,用量大,表现出热情奔放、雍容华贵、端庄大方的风格。
(2)东方式插花,以我国和日本为代表。选用花材简练,以姿为美,善于利用花材的自然形态和所表达的意境美,并注重季节的感受,以线条的造型为主,多为平衡式构图,以姿态的奇特、优美而取胜。
(3)自由式插花,东西方式插花的结合,受当今世界各国出现的各种派别如写实派、抽象派、未来派等等派别的影响,选材、构思、造型更加广泛自由。特别强调装饰性、特殊性,更具时代感和生命力。
『柒』 创意插花是体现现代人什么的精神
创意插花是体现现代人不受约束、反传统、按部就班、自由发挥的精神。
插花起源:
中国插花的缘起,最早的时候是从生活中来的,大家对花的爱好,花盛开的时候是光明的,一定是相对来说气候各方面都是美好的。看到花就想到了美好,花也可以结果,花给我们带来精神的振奋。
最远古的时候是从祭祀,最高等级的,插花是一个非常高大上的事情,才可以放到祭台上。古代的祭器也分高低等级。中国的插花,器和花是是对半的,是相称的。
在中国的南方比如福建一带还都有这样的遗留。他们在他们宗祠里的门楣上就会挂山茶花,而我们到了日本,日本的神社到现在他们的祭祀请神也是拿着一枝山茶花把神灵,好像神灵从花上来,包括他们跳祭神舞等等也是拿一枝花的枝条来做祭祀。
『捌』 艺术插花常见的意境表达方式有哪些
一、阶梯式
好似一阶一阶的楼梯,每一朵花之间有距离,但不一定等距离,只要有一阶一阶的感觉即可,以点状的花材较适合。
二、重叠式
只要形状表面是平面的叶或花,都可以用此技巧表现。
三、堆积式
堆积的特色是花材多或颜色多;有规则的起伏形状好似一波波的海浪;花梗短,花与花之间没有空隙;使用花材则以点状、块状为佳。
四、焦点式
焦点是作品里最明显突出的点,从正面或侧面看都极醒目。单面花形才有焦点,以形状特殊、色彩、花朵较大者为佳;如果花朵小则量须多,才能形成焦点。
五、组群式
此种技巧适用于各种花形,只要将同种类同色系的花材,分组(2枝以上)、分区(一个区可有两种以上不同的组群表现),但每一组之间需有距离。
(8)插花内涵扩展阅读:
中国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传统插花的意境美起源于中国悠久的古文化,在传统文化中,中国哲学思想实质上是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综合体。儒家重人伦、轻功利。道家的“依乎天地,因其自然“”自然无为”、追求虚静,逃避现实。佛教追求“清净无为”“,虚心去欲”的境界。这在花文化中也起主导作用。
传统插花讲究花的形色香德,以花的生长习性或特点寓意人的品性。既重自然之美又兼人文之善。最终这种蕴含文化底蕴的插花形式以其无限深远的内涵,结合轻描淡抹清雅脱俗的线条造型,逐步确立了它在中国插花艺术中的主导地位,并逐渐成为东方插花艺术的代表。
插花到唐朝时已盛行起来,并在宫廷中流行,在寺庙中则作为祭坛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时期插花艺术已在民间得到普及,并且受到文人的喜爱,各朝关于插花欣赏的诗词很多。
至明朝,我国插花艺术不仅广泛普及,并有插花专著问世,如张谦德著有《瓶花谱》,袁宏道著《瓶史》等。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到明朝,已达鼎盛时期,在技艺上、理论上都相当成熟和完善;在风格上,强调自然的抒情,优美朴实的表现,淡雅明秀的色彩,简洁的造型。
清朝插花艺术在民间却得不到重视、发展和普及。中国的近代由于战乱等诸多因素,插花艺术在民间基本上消失。一直到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鲜花才逐步回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
『玖』 怎样去表达艺术插花的含义
所谓插花就是把多种花卉、枝叶配合起来,插在一起,你可以随意构思,任意造型。插花要求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不同的场合、体现一定的意义与内涵,与环境氛围相融合,给人一种意境美的感觉,那就需要进行一番艺术创作活动了。
如何把花、枝、叶组合(插)成很美的形式,除了心灵手巧之外,还要求我们有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修养,还必须掌握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如插花的历史沿革、插花需要哪些器具和花材、怎样使用,如何陈设和养护,又如何品评和欣赏?更重要的是要掌握造型构图的原理法则,这就是比例与尺度,多样与统一、调和与对比、动势与均衡、韵律与节奏。
插花的构图形式虽然多种多样、千变万化,但也有规律可循,如以插花的外形轮廓区分有对称式与不对称式构图。
对称式也就是整齐的构图,多为几何图形,要求花材多、花形整齐、大小适中、结构紧凑而丰富,表现出雍容华丽、端庄典雅的风格,具有热烈奔放和喜悦欢庆的气氛。这种形式适合摆放在主席台上、会议室、客厅以及宾馆、饭店等公共活动场合。
不对称式也就是不整齐式的构图,随意性就很大。适合在一般工作和生活的场合,形式轻松活泼,富有生活气息。
不对称式又以其花材(三大主枝)在容器中的位置和姿态区分为直立型、倾斜型、下垂型、水平型等几种。
花、枝、叶是插花的主要构成部分,而颜色的搭配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花卉生产的发展,插花作为一门艺术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普及和应用。不仅可以美化环境、丰富生活,而且大大有助于人们道德情操的培养,有助于社会风气的改善,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明素质。
要真正插好一件花,就得达到烘托气氛、传递感情,使人获得美感和愉悦的目的,从而得到启迪、鼓舞或遐想。因此就不是花材的简单的组合,就要有构思、有主题、有章法、有技巧。它与其他艺术品一样,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艺术创作和欣赏活动。要让插花达到艺术品的效果,我们必须认识花材,了解各种花材的形态特点与习性,更要懂得各种花材的文化内涵与寓意,才能捕捉到每种花材的美姿艳态,才能表现每种花材的气质与品格。
艺术插花的魅力在于要有自己的意图和情感;在于形式美与思想美的统一。
真正的插花是一门多学科的、相互融合的综合性艺术。
我们在欣赏和品评一件插花艺术品时,也必须要考虑到它的整体效果,包括构图造型效果、主题表现、设色效果和技巧的运用。
大体就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