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茶道花艺日本

茶道花艺日本

发布时间: 2023-08-27 07:51:25

『壹』 求日本三道:“茶道”“花道”“书道”的详解~

在日本,茶道是一种通过品茶艺术来接待宾客、交谊、恳亲的特殊礼节。茶道不仅要求有幽雅自然的环境,而且规定有一整套煮茶、泡茶、品茶的程序。日本人把茶道视为一种修身养性、提高文化素养和进行社交的手段。
茶道有繁琐的规程,茶叶要碾得精细,茶具要擦得干净,主持人的动作要规范,既要有舞蹈般的节奏感和飘逸感,又要准确到位。茶道品茶很讲究场所,一般均在茶室中进行。接待宾客时,待客人入座后,由主持仪式的茶师按规定动作点炭火、煮开水、冲茶或抹茶,然后依次献给宾客。客人按规定须恭敬地双手接茶,先致谢,尔后三转茶碗,轻品、慢饮、奉还。点茶、煮茶、冲茶、献茶,是茶道仪式的主要部分,需要专门的技术和训练。饮茶完毕,按照习惯,客人要对各种茶具进行鉴赏,赞美一番。最后,客人向主人跪拜告别,主人热情相送。
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日常生活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联系起来,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主要是通过茶会和学习茶礼来达到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的目的。正如桑田中亲说的:“茶道已从单纯的趣味、娱乐,前进为表现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规范和理想。”十六世纪末,千利休继承历代茶道精神,创立了日本正宗茶道。他提出的“和敬清寂”,用字简洁而内涵丰富。“清寂”是指冷峻、恬淡、闲寂的审美观;“和敬”表示对来宾的尊重。
日本茶道大概是喝饮料最复杂的方式了。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很难想象喝茶要有那么正式的仪式,要有那样多的礼法。要进行一次日本茶会,一座合乎规矩的花园别墅是不可少的,参加茶会,你能吃到三碗米饭、一碗锅巴泡饭、一盘凉拌菜、两个炖肉丸子、三段烤鱼、一堆腌萝卜块、一些咸菜、几个蘑菇、少许海味、三碗大酱汤和一碗清汤、一道甜点、还有二两清酒,然后你还可以去参观花园,并且特意去厕所看看,但绝对不能在厕所里解决个人问题。这些活动要花去你四小时的时间,而整个茶会里你喝到了两次约一百毫升茶水,你一生也不会喝到比这更难喝的东西了。整个茶会期间,从主客对话到杯箸放置都有严格规定,甚至点茶者伸哪只手、先迈哪只脚、每一步要踩在榻榻米的哪个格子里也有定式,正是定式不同,才使现代日本茶道分成了二十来个流派。十六世纪前的日本茶道还要繁琐得多,现代茶道是经过千利休删繁就简的改革才成为现在的样子。
茶叶由遣唐使传入日本,正在日本全面学习中国大陆文明的时期,茶是舶来品,珍贵且新奇,喝茶是时髦行为,而请人喝茶无异于摆阔。贵族家里有几斤茶叶,那是身份财富的象征。泊来的茶叶经过长途运输,味道难以保证,数量又有限,茶会的重点自然也就转到大吃大喝的宴会上去了。日本贵族的饮食以生冷油腻为主,净是生鱼刺块(就是大块生肉,后来多切几刀就改叫刺身),茶能化油,为宴会后的消食佳品。以后宋代点茶法传入,点出的茶水又太浓,空腹喝会很刺激胃粘膜,所以喝茶与吃炖肉倒也相得益彰。千利休发明了传饮法,就是一碗茶端上来,不管有多少人,都必须从碗的同一位置喝茶,传到最后一人要正好喝完。这种喝法令与会的武士们有些歃血为盟的感觉,而量的掌握尤为重要,武士都很重视尊严,座位靠后的人喝不到,难免械斗,或者至少切腹,血溅当场。
九世纪后期,日本停派遣唐使。这时官方单向的学习停止,民间双向的交流开始。日本的岛国文明不同于中国的大陆文明。中国地大人多,物产丰饶,自然有无数发明,也经得起浪费,而日本弹丸小岛,不能首创,亦无资源,就必须把学来的东西发挥到极致,必须举一而反三。所以九世纪后日本虽然还在学习中国的新文明,却也开始加上自己的特色。现在我们看日本的传统建筑,觉出与中原不同,却也说不上差别何在,大约室町时代的日本人看这些建筑,就和北京人看西客站差不多。同样,面对一种食物,中国人想到的,往往是怎样吃,从而满足身心,而日本人想的,却是怎样由此而提升自身,故尔茶在中国可以是工夫茶可以是三泡台总是饮料,在日本却成了禅茶一体的茶道。
如果不是村田珠光到千利休,把禅的内涵引入茶道,那么今天流传的可能就是日本料理道,席间的茶水也早被可乐代替了。日本人选择茶来赋予特殊意义,几乎就是因为它难喝。只要理解了禅,就不难理解日本茶道。甚至可以说,不难理解整个远东文明。
由于寺院禅宗的影响,人们常常过分注意禅和佛教的联系。其实禅具有全部中国文化的背景,比之佛教,禅与儒家思想的关系更深。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是有记载以来第一个参悟了禅的人。世界本来也许是有一个终极真理的,如果人能够完全理解这个真理,那么人世就是天堂。可惜人寿有限,我们短暂的一生不足以完全领悟所有的道,这个矛盾是人类所有哲学的根源问题。佛讲轮回,基督讲末日审判,阴阳家讲长生登仙,马克思讲共产主义。儒家的解决办法是薪尽火传,也就是前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制定规则,后人通过遵循这些规则,可以从比前人更高的起点,去领悟人生,从而更加接近真理。然而后人怎能理解前人制定的准则呢?这些准则如何不成为对人的束缚呢?孔子也说,自己到了晚年才能随心所欲而不越矩。儒家在此与禅汇合,人必须先遵循一些规矩,修炼自己的本质,遏制欲望的目的是使欲望不必遏制,当人达到随心所欲而不越矩时,规矩就不存在了。这也就是禅宗公案里的“勿使染尘埃”和“本来无一物”的两个境界。人只有通过不断地拂拭内心,才能最终令尘埃无可染之处。
所以茶道里禅的内涵,不在于什么“直心就是禅”,什么“喝茶去”,而是通过繁琐的规则来磨练人心,当这些定规不再令饮茶者厌烦,当饮茶人信手而为就符合茶道礼法时,才算领会了茶的真谛,才能喝到一杯好茶。繁复而熟练的礼法是为了使人超然物外,浓如苦药的茶汤正如人生,别出心裁的插花显示有限的生命背后人类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棒喝的偈语告诉人处处是真理。日本茶道,是用一种仪式来向人讲述禅的思想,正如参禅需要顿悟一样,其中蕴涵的那些人生的经验,需要饮茶者用生命的一段时光来领悟。

『贰』 花艺设计之日本花道

日本花道流派知识「花道」又称「华道」,「华」乃「莲华」之简称。古人在佛前供奉人工制「莲华」,称「供华」, 「花道」就是从「供华」演变而成。随着佛教从中国传入日本,与佛教相关的仪式及装饰美术,也同时传入日本。将天然花草放在器皿中做装饰,是日本人与生俱来 的爱好。人工制「供华」缺乏生气,日本人很自然地想到用天然花草做替代。插花技术大约始于奈良时代(西元八世纪)。但真正发展,应该是在平安时代(西元十 二世纪)。平安贵族将唐朝流行的「斗草」技艺和式化,改成「花合」和「草合」以插花技艺的高低,睹输赢。并将宋代的「斗茶」技艺也改成日式「茶合」。

「插花」刚开始时并无章法,只是将花草放入瓶中,叫「投入花」。随着人们不断研究,在南北朝时代(十四世纪),出现了「立花」,就是把开着花的枝条 垂直插入花瓶内。在室町时代,「立花」技艺在贵族的推崇下,向「花道」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室町中期(一四四五年),富阿弥氏编出了第一部「立花」法式书 「仙传抄」。「立花」己不再是「供华」,而成了贵族前客厅里的一种摆饰。

室町中期出现了一名花道大国手-专庆,他在顶法寺六角堂的池坊创立了「池坊流」立花流派。「池坊流」一直延续至今。到了江户时代,天皇更让插花高手出席「大立花御会」。在僧侣和町人中的插花高手,视出席该御会为无上的荣誉。

室町中期,大德寺一休和尚的弟子珠光,在草庵的小屋内设置茶室,并用「投入花」装设茶室。珠光编写了第一部「茶事法式」,而茶室内的插花便称作「茶 花」。桃山时代(十六世纪中叶),日本茶道始祖千利休使「茶花」得到普及。「立花」过于豪华,属贵族的玩物,而「茶花」则较平民化。

至于现在最为人道的「生花」,却是在江户时代(十七世纪),受儒家思想影响才产生的。「生花」讲究「三才五行」,即以天、地、人,金、木、水、火、 土来命名花形。「生花」还采用了矫枝技术,使花草树枝更增添了曲线美。「生花」广受欢迎,连「立花」始祖的池坊流后人也不得不在生花上下功夫。

明治末叶到大正时代,出现了「盛花」。「盛花」是在「生花」的基础上,加进西洋多彩鲜艳的花草。「小原流」、「安达式」就是「盛花」的主要流派。「生花」流派众多,有「远州流」、「古流」、「未生流」、「草月流」等上千流派。

历经数百年,普通的插花行为形成了一种「道」,「花道」象「剑道」「空手道」、「茶道」、「书道」、「香道」、「陶艺道」……一样,学习技艺的同 时,更注重品行人格的修养。立花书院壁龛的装饰花。是池坊专庆在室町时代创造的。采用的是松树、桃花、竹子、柳叶、红叶、扁柏等。之所以称为立花,是从草 木升高的姿势而采取竖立的形态。要用铁丝来调整花木素材的姿容,其意图在于再现一种自然的景致。生花使花保持生命力的表现方法,使用的是鲜花

江户时代中期,作为招待客人的生花已经诞生,它主要被放在壁龛上。和投入法、盛花不同之处在于茶花的器具象征著大地。生花主要表现的并不是花木局部 的美,而是其伸展开来的生命力。品格高尚、绚丽、端庄是生花的特征。投入插花法在深深的花器里插上花枝,使其保持自然形态,就像是随意投入似的,所以取了 这个名称。有吊在壁龛上、挂在柱子上和放在壁龛下面三种形式。盛花用水盘或篮子,将鲜花装满这些器具,由此而得名。明治末期,由于西洋花的栽培和西洋建筑 的增加,才想出这种不限于壁龛装饰的盛花插花法。其流派有小原流、安达式等。盛花可以说是现代插花艺术的主流。

日本插花分为日本花道和现代花艺两类,日本花道又可分为各个流派比较有名的有池坊流、草月流、小原流等20多个,全日本的大小流派据说了2千多个, 流派之间是不举办比赛的,因为没有可比之性。代表现代花艺的是日本 花艺设计 师协会(NFD)和日本花丁间协会。现代技艺的作品则以西洋花艺为主,同时也融 合了东方插花手法,突出表现为花型条块状多、花型碎、色彩丰富。虽然花艺师在造型时对花器花材都做了精心的选择和修饰,但由于手法巧妙和创意独特,在最终 作品成型时,却给人一种虽为人做、宛如天成之感。

参考文献:1台湾花卉园艺月刊2林圆观 1992 四季压花3林辉庆 1988 花卉欣赏栽培

『叁』 花道-日本插花艺术的艺术风格

花道-日本插花艺术的艺术风格

日本插花是由中国传入的,因为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历朝历代都有较密切的联系,中国插花传到日本后,加以消化吸收,融入日本的宗教、文学、艺术、民风民俗等,逐步形成独具日本民族特色的插花艺术——“花道”,与“书道”、“剑道”、“棋道”、“茶道”等齐名。下面我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花道——日本插花艺术的艺术风格吧!

1、崇尚自然

日本传统插花崇尚自然美,其历来出现的各种插花形式,如其代表性的立华、生花、自由花等形式,其主流都是表现自然的。并以是否自然为其品评标准。这与中国传统插花是一脉相承的。

2. 注重严格的形式

日本传统插花注重严格的形式,特别是一些代表性形式,如立华、生花、新风体等,其每一形式都有具体的花枝数、每一花枝都有自己的名称,都有在造型中所起作用的明确规定,使用什么花材,是草本的还是木本的`、在花器中插作的位置和顺序、花枝的长短、插置角度和朝向等,都有严格的界定,不容丝毫违反。不同的古典流派,它的代表性插花形式都有区别。

3、全民普及,插花进入千家万户

日本举国上下皆爱插花,插花可以陶冶性情、培养审美能力、丰富生活情趣、美化生活环境,成为日本的“国艺”,据说日本喜爱插花的人口达到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每一家庭一进门的玄关处,都有放置插花的部位,常是家庭主妇表现插花才华的主要场所,经常都要保持优美清新的外貌。因此,插花成为女孩子出嫁前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艺,就像中国过去少女出嫁前必须学会女工一样。如果插花技艺出众,会受到夫家的宠爱,相反若插花不好,也会受到轻视,认为缺乏教养,丢了夫家的脸面。所以,在日本的城市中到处都有家政学校传授插花。

4、插花流派众多,各具特色

日本插花的发展形成众多的流派,号称有三千多个,这是插花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百家争鸣,才能百花齐放,百花齐放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各阶层人们的不同审美需求,推动插花艺术向前发展。日本传统插花的开创者是池坊流,是日本成立最早的流派,称为“日本插花的本源”,有500多年的历史,许多流派都是从池坊流演化出来的,现有会员达100多万人。现任家元是池坊45世华宗匠池坊专永。其他的主要传统流派有未生流、嵯峨御流、古流、宏道流等。这些日本传统插花流派为适应人们现代生活的需要,也都有现代插花的形式出现。

5、技艺精湛,干净利落

日本传统插花插作技艺精湛,造型准确,一丝不苟,不落人为加工的痕迹。每一传统造型对花材的种类、长短、插作顺序、在花器中的位置、方向角度、都有不容擅动的规格要求,对插作技艺提出要求极高。如沈复在《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提出的“起把宜紧”,“瓶口宜清”的瓶花插作原则,在日本传统插花中,得到灵活运用,并且作到了极致,在作品基部,都形成一个长约10cm的圆柱状的水际,造型仿佛从花器中怒起,干干净净,利利落落,大大提高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其技艺之精湛令人赞叹。同时也有些许千篇一律,不够自然的感受。

;

『肆』 日本花道常用花以及流派

日本花道常用花:樱花、蔷薇、百合梅花兰花、桃花、杜鹃花牡丹花、荷花等。花道中使用的材料也包括树枝、葡萄藤、树叶、草、浆果、水果、种子和花,当然也包括干枯的植物。 日本室町时期的挂花、吊花瓶插花法以及使用日常生活用具插花的技法在立花师傅中风行一时。在这个基础上,日本元禄时代又推出了一种新的插花法“投入花”。“投入花”是一种花道流派。提倡尽量保存花的自然样式。随着花道艺术的兴起,茶室内也讲究用鲜花装饰。多装饰茶室服务的投入花强调花枝弯折,向外伸展的插花格式。由于投入花较立花省工、省钱,所以很快在中、下层町民中间普及开来,并很快从茶道中分离出来,自成一体。
日本明和、安永年间以投入花为基础,相继涌现不少插花流派。其中比较有名的是一种流仪花。根据它的流仪和理论,起名为生花(把带枝的花艺术地插在瓶里或盘里的一种插花艺术),亦称正花、活花。生花技术讲究保持草木的自然姿态,强调体、用、留、真、副、体的调和,体现了儒教道德求天、地、人三材调和的思想。由于以上原因,插花时花形整体必须呈^形即三角形。加之生花流仪是日本花道界最古老、最正统的流派。
十五世纪由立花名家专庆创造的池坊花是当今花道界最古老的流派。池坊之名取自京都六角堂(顶法寺),当年六角堂内的许多僧人都擅长专庆的立花。所以池坊又是花道的代名词。
日本宽政三年(1462)池坊插花术的开山祖专庆应邀为武将佐佐木高秀插花。几十枝鲜花插入金瓶内,绮丽无比,顷刻专庆的池坊插花术在立花界获得很高的声誉。十六世纪专应创作了《池坊专应口传》、专荣创作了《池坊专荣传书》。通过专应、专荣的努力,池坊立花成为花道界的主流派。直到今天,池坊立花仍是日本国内规模最大的花道流派。特别是战后建立了池坊学园。使用新的教授方法培养花道人材。与此同时,也开展对花道理论、技艺的研究。
未生流派是日本江户初期由未生斋一莆(1761-1824)创立的另一个花道流派。今天,未生流派已发展成为比较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致力于花道知识的普及工作。如今未生流派内又相继出现了斋家未生派、庵家未生派、院家未生派、嵯峨未生派、未生派中山文莆会、真养未生派、平安未生派、本能寺未生派、未生箢、大坂未生派、未生方云派、都未生派、洛阳未生派等等。未生派将儒家的天地人合作为插花的原理。基本花形为体现天圆、地方统一体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内,未生流派进行多种多样的创造发挥。其作品的特点是明快、简洁。
日本明治末年由小原云心(1861-1916)创立的小原流至今仍是日本有代表性的花道流派之一。云心自幼随父学习池坊的插花技术。后来云心发现池坊派插花术重心过高,不够安稳。便创立了有重量感、重心偏低的插花术。接受自然影响的小原插花术以新颖的花型,为插花技艺增添了时代感。小原插花术的诞生是日本人学习西方文学的反映。但是,小原的插花试一直受到正统派的指责。云心不同于其他流派逐个收弟子学艺,而是招收弟子在自己家进行集体教授。这种教学法在当时可谓划时代的创举。至今小原流派的自然主义插花术仍受到不少日本人的喜爱。
由使节河原苍风(1900- )创立的草月流派是战后兴起的新流派。今天它同未生流派、小原流派一样。使节河原苍生批判了形式固定化的传统流派,提出自由地使用花器,自由处理素材的新理论。草月流派着眼于现实生活,组织造形,将西方的艺术观点糅合于插花艺术之中。铁丝、塑料、玻璃、石膏等均成为草月流派使用的插花辅助材料。今天尽管日本人对草月流派的评价各不相同,但它仍然是有实力的花道流派之一。

『伍』 了解日本插花艺术

了解日本插花艺术

花道并非植物或花型本身,也不是将花材进行简单的堆积,而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创造。

浪漫主义者的插花富有的感情色彩是浪漫的,而乐观主义者的插花富有的感情色彩是鲜艳的。

花道起源于中国隋朝的佛堂供花,随着日本的遣隋使小野妹子而传到日本。就像茶道传入日本一样,花道也被日本人学习和改进,融入自己民族的文化和内涵,并且和茶道、香道一起成为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花道在日本称为:华道。起源于奈良时代,平安时代发展成一门独立的艺术。华道不单要表达花的美态,也是形神兼备品味造型的插花。日式插花:除三个主枝外,花儿往往并不担负重要的.角色。要观摩经历数纪元传统臻善的日本插花艺术,每每需要以不同感性去欣赏花及其造型。日式插花以花材用量少,选材简洁为主流,它或会以花的盛开、待放、含苞代表过去、现在、将来。日本人强调花与枝叶的自然循环生态美姿是宇宙永恒的缩影。若常以宽宏意境和深邃内涵从事插花艺术的表达,你自然直接体会到园艺家对植物本性认识以至尊重的境界。

花道传到日本后,因天时、地理、国情而使他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并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各种流派,各流派特色和规模都各有千秋,但基本上都是相通的,那就是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这种思想,贯穿于花道的仁义、礼仪、言行以及插花技艺的基本造型、色彩、意境和神韵之中。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日本花道的三大流派:池坊、小原流、草月流。

池坊

池坊:原意为池边僧舍。原本是日本遣隋使小野妹子皈依佛教成为高僧,驻六角堂(即後来京都的一小寺)而创於7世纪初。在那里,作为礼佛仪式的一部分,规定“立花”这个插花样式的插花准则,即一种直立的正规样式,一般使用窄口高脚瓶或细高花瓶。

日本宽政三年(1462)池坊插花术的开山祖专庆应邀为武将佐佐木高秀插花。几十枝鲜花插入金瓶内,绮丽无比,顷刻专庆的池坊插花术在立花界获得很高的声誉。池坊因此而声名鹊起,池坊立花也成为花道界的主流派。

随着时代的变迁,池坊在立花的基础上衍生出了“生花”和“自由花”。第四十五代家元池坊专永宗匠还创立了“生花新风体”和“立花新风体”,使池坊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并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要求。


池坊代表图

小原流

日本明治末年由小原云心(1861-1916)创立小原流。云心自幼随父学习池坊的插花技术。后来发现池坊派插花术重心过高,不够安稳。便创立了有重量感、重心偏低的插花艺术。这样的插花被称为:“盛花”,在以前的所有传统造型中,花材都是集中地从花器的同一点伸出,而小原则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支撑物,因而可以在更为广大的范围内排列剪枝。这种方法使得与传统造型不相容的其他新的材料得以使用,同样也促成了景观造型的出现。接受自然影响的小原插花术以新颖的花型,为插花技艺增添了时代感,小原插花术的诞生是日本人学习西方文学的反映。


小原流代表图

草月流派

敕使河原苍风(1900- )创立的草月流派是战后兴起的新流派。敕使河原苍生批判了形式固定化的传统流派,提出自由地使用花器,自由处理素材的新理论。草月流派着眼于现实生活,组织造形,将西方的艺术观点糅合于插花艺术之中。铁丝、塑料、玻璃、石膏等均成为草月流派使用的插花辅助材料。今天尽管日本人对草月流派的评价各不相同,但它仍然是有实力的花道流派之一。

插花,亲自感受每一朵花的芬芳;

插花,体悟每一朵花的心情;

插花,让自己用审美的眼光看生活;从而遇见更美的自己。

和我们一起去枝裁叶,素手拈花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吧。


草月流派代表图

;

『陆』 日本插花道有什么流派,插花道有什么特点

挂花、吊花瓶插花
池坊流
日本室町时期的挂花、吊花瓶插花法以及使用日常生活用具插花的技法在立花师傅中风行一时。在这个基础上,日本元禄时代又推出了一种新的插花法“投入花”。“投入花”是一种花道流派。提倡尽量保存花的自然样式。随着花道艺术的兴起,茶室内也讲究用鲜花装饰。多装饰茶室服务的投入花强调花枝弯折,向外伸展的插花格式。由于投入花较立花省工、省钱,所以很快在中、下层町民中间普及开来,并很快从茶道中分离出来,自成一体。
投入花
日本明和、安永年间以投入花为基础,相继涌现不少插花流派。其中比较有名的是一种流仪花。根据它的流仪和理论,起名为生花(把带枝的花艺术地插在瓶里或盘里的一种插花艺术),亦称正花、活花。生花技术讲究保持草木的自然姿态,强调体、用、留、真、副、体的调和,体现了儒教道德求天、地、人三材调和的思想。由于以上原因,插花时花形整体必须呈^形即三角形。加之生花流仪是日本花道界最古老、最正统的流派。
池坊花
十五世纪由立花名家专庆创造的池坊花是当今花道界最古老的流派。池坊之名取自京都六角堂(顶法寺),当年六角堂内的许多僧人都擅长专庆的立花。所以池坊又是花道的代名词。 日本宽政三年(1462)池坊插花术的开山祖专庆应邀为武将佐佐木高秀插花。几十枝鲜花插入金瓶内,绮丽无比,顷刻专庆的池坊插花术在立花界获得很高的声誉。十六世纪专应创作了《池坊专应口传》、专荣创作了《池坊专荣传书》。通过专应、专荣的努力,池坊立花成为花道界的主流派。直到今天,池坊立花仍是日本国内规模最大的花道流派。特别是战后建立了池坊学园。使用新的教授方法培养花道人材。与此同时,也开展对花道理论、技艺的研究。
未生流派
未生流派是日本江户初期由未生斋一莆(1761-1824)创立的另一个花道流派。今天,未生流派已发展成为比较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致力于花道知识的普及工作。如今未生流派内又相继出现了斋家未生派、庵家未生派、院家未生派、嵯峨未生派、未生派中山文莆会、真养未生派、平安未生派、本能寺未生派、未生箢、大坂未生派、未生方云派、都未生派、洛阳未生派等等。未生派将儒家的天地人合作为插花的原理。基本花形为体现天圆、地方统一体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内,未生流派进行多种多样的创造发挥。其作品的特点是明快、简洁。
小原流派
日本明治末年由小原云心(1861-1916)创立的小原流至今仍是日本有代表性的花道流派之一。云心自幼随父学习池坊的插花技术。后来云心发现池坊派插花术重心过高,不够安稳。便创立了有重量感、重心偏低的插花术。接受自然影响的小原插花术以新颖的花型,为插花技艺增添了时代感。小原插花术的诞生是日本人学习西方文学的反映。但是,小原的插花试一直受到正统派的指责。云心不同于其他流派逐个收弟子学艺,而是招收弟子在自己家进行集体教授。这种教学法在当时可谓划时代的创举。至今小原流派的自然主义插花术仍受到不少日本人的喜爱。
草月流派
由使节河原苍风(1900- )创立的草月流派是战后兴起的新流派。今天它同未生流派、小原流派一样。使节河原苍生批判了形式固定化的传统流派,提出自由地使用花器,自由处理素材的新理论。草月流派着眼于现实生活,组织造形,将西方的艺术观点糅合于插花艺术之中。铁丝、塑料、玻璃、石膏等均成为草月流派使用的插花辅助材料。今天尽管日本人对草月流派的评价各不相同,但它仍然是有实力的花道流派之一。
花道并非植物或花型本身,而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创造。因此, 日本花道
任何植物, 任何容器都可用来插花,任何人都可能漂亮地完成插花。花道通过线条、颜色、形态和质感的和谐统一来追求“静、雅、美、真、和”的意境。因此,从深处看,花道首先是一种道意,它逐步培养从事插花的人身心和谐、有礼。其次花道又是一种综合艺术,它采用园艺、美术、雕塑、文学等人文艺术手段。花道还是一种技艺,可用来服务于家庭和社会。最后花道是一种易于为大众所接受的,可以深入浅出的文化活动。 插花并不讲究花材的数量和花的华丽。在古代和现代的一些茶室里,只插上一枝白梅或一轮向日葵等简单的花草就能营造一种幽雅、返朴归真的氛围。另外插花的优劣还取决于插花的形态和不同的花材所呈现出的不同的精神。如蔷薇花象征美丽与纯洁,百合花代表圣洁与纯真。梅花象征高洁与坚毅,兰花高雅,被誉为“花中君子”,牡丹雍容华贵,杜鹃花婀娜多姿,桃花妩媚芬芳、荷花出污泥而不染,象征高尚品德。而热爱大自然的日本人最爱的还是樱花,因为这是大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柒』 日本的花道和茶道文化

日本的花道和茶道文化

说道花道和茶道我们都会想到日本,殊不知其实这都是我们中国老祖宗的东西。现在我们只能透过日本来回忆我们祖先的光辉文化了。

茶道按照史学界公认的说法已有500年的历史。但如果追究日本茶道的渊源却远远不止500年。以茶飨客本是中国的古老习俗,自古有待客“无茶不成敬意”之说。隋唐时饮茶之俗传入日本,公元729年,日本圣武天皇曾举行“引茶”仪式,向僧侣赐茶。日本人逐渐得到茶树种植和茶叶的炮制技术,饮茶逐渐成为上层社会乃至有闲阶层的日常享受。到了宋代,日本人把从中国引入的“斗茶”风俗改造成“和式赌戏”。在专设的茶室里,窗明几净,茶具考究,众人正襟危坐,从上座开始右手取茶入碗,左手持壶冲茶,依此而行,个人饮后报出茶的种类、产地、颜色等,说中者为胜。此后,僧人将此斗茶游戏与日常饮茶礼义相结合,制定出固定的茶仪,成为武士家族的礼法。这种茶仪便成为日本茶道的雏形。到15世纪,日本僧人珠田村光苦修30年,致力于茶室、茶具以及饮茶礼仪的日本化,并把佛教、儒教文化融入品茶过程,强调饮茶时人的精神感悟,茶道由此创立。公元16世纪,千利休对茶道文化进行了丰富发展,使之逐渐风行日本。现在,日本茶道已发展为“表千家”、“里千家”多个宗派。其中,最富盛名的“里千家”茶道至今已传世15代,其茶室“今日庵”还被政府列为“重要文化财产”予以保护。

实施茶道以要有专用的煮茶工具,而要有精致的陶质茶碗,三要有品茶的茶室。煮茶工具主要有木炭火炉、小水釜(圆肚铁罐)。这些工具正好和“五行”相对应:撮茶的铜勺为金,舀水小桶是木,陶制的茶盅是土,再加上炭火煮水,所谓五行具备缺一不可。煮茶者跪于水釜前先将茶叶捣成粉末后,用小铜勺放入古色茶碗,然后将水釜中的开水缓缓冲入些许,再用茶筅(竹制的搅拌器)轻轻搅拌,直到出现碧绿色的茶沫,再添沸水到碗中约小半碗止。茶水入碗后,主人将茶碗捧于掌上,跪于客人面前轻轻转动茶碗,使其磁花对准客人,请客人享用。客人微微倾身接过茶碗,但不能马上饮用,必须左手扶背向内转三次,将磁花朝向外侧,分三口将茶饮完,再将茶碗左转三周,使磁花对准主人交回。如此礼数要按照座次在客人与主人之间依次重复。

茶道的意义在于仪式过程所营造的意境,它包含了日本哲学、宗教、道德、美学、人情等多种因素;茶道的精髓在于宾主通过共同欣赏和享受茶道艺术,达到心灵的融合,从而形成和睦的人际关系。因此,茶水本身并非茶道的核心,对于饮惯龙井、碧螺春的中国人来说,茶味甚至有些苦涩并不上口,其程序礼节对于口渴急欲“牛饮”的外国人来讲,也未免过于繁琐。事实上,一般外国人如果对日本文化缺乏较深的研究,在初次参与之后,就会对这种呆板的“聚会”失去兴趣。只有较长时间地浸润其中,才能在饮茶的同时,慢慢品味到茶道本身蕴含的意境。茶道的最高境界为“和、敬、清、寂”。和者,和睦、谐和也;敬者,讲究无我待客,尊敬客人;清者取洁净清幽之意;而寂则有清静入定的意味。茶道的茶室一般设在环境幽静的地方,多花鸟植被而少车流嘈杂,品茶之人可以气定神闲专注于茶道本身;茶道的进行节奏舒缓有序不急不躁,对人的操作、仪态、动作都有严格规定,可以磨练人的心性;茶道要求茶室环境布置要协调,主人待客要尊敬,客人要谦逊,无疑可教人修身。因此茶道与其说是饮茶,不如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当然,对于少数精通茶道的人来说又是一种感官和精神的高级享受。

当今日本社会,由于商品经济高度发达,茶道也同样染上了浓重的商业气息,成为一种消费服务,单纯修炼茶道的人大大减少了。但是,在民间不少地方仍然恪守茶道礼法。少女成人出嫁之前,必先研习茶道,以培养为人妻子应具的贤淑品行。在日本的寺庙里,茶道仍然得到保存和发扬,以茶道作为迎客的最高礼仪。即使在繁华的都市里,经常被世间烦恼所困的日本人也常常把茶室作为寻找宁静、人情和生活情趣的好去处,把茶道看作寻求精神解脱、慰籍的手段。看来,日本茶道之所以经久不衰,并不单单因为日本人珍视传统,还得益于它现实的社会文化功能。

日本的花道也叫插花,是将鲜花经过剪裁之后,按照一定的意念构思,加以精巧的组合摆放在器皿中的一种艺术。日本的花道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佛教传入日本,佛教仪式中在佛像前供花的习俗也随之传入。一直到15世纪,花道还只是宫廷寺庙的“专利”;但是,到16世纪,好美的日本人逐渐将其从宗教仪式拓展为民间艺术。当时每年的“七夕”节都要举行花展,女人们相互比赛插花技巧。明治维新以后,花道作为一种文化得到官方的承认和支持,逐渐成为妇女进行品德艺术修养的手段。即使在今天,许多日本姑娘出嫁前到“家政学校”学习时,花道和茶道一样是不可或缺的“必修课”。日本几乎每年都举行全国性的展览,并且有不少研究插花的专门机构。

从花道的艺术发展轨迹来看,早期的花道重视保留素材的自然状态,但后来逐渐发展为以自然素材反应插花者的宗教观念或个人构思理念。如花道理论的基干为天、地、人,一盆花往往要有三个中心枝,而且三者之间要搭配和谐。因此,花道和绘画、雕塑一样是一种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花道艺术中同样有“匠”和“家”之分,如果满足与掌握插花技巧,搞一些家具点缀并非什么难事,但要创造出富有艺术魅力的作品,成为插花大家,也不是件容易事。研习花道要首先从基本技法学起,花道技术分为器皿选择、花枝的修剪摆放、花的固定与保鲜等等。但是,这些只是花道的形骸。通过学习和掌握插花技术,加强人的修养,才是花道之为道的根本所在。而反映人的宗教、哲学或艺术思考,给人以智的启迪和美的享受,则是花道追求的至高境界。

实际上,花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人亲近自然的`文化根性。日本古代随笔大家清少纳言曾在《枕草子》中这样记述道:“把开得很好的樱花,长长的折下一枝来,插在大花瓶里,那是很有意思的……坐在花瓶近旁,说着话,实在是有兴趣的事。在周围,有什么小鸟和蝴蝶之类,样子很好看地在哪儿飞翔,也很有意思。”大概,日本花道的文化底蕴其实就藏在这几句看似平常的话里。这种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正好和环保主义等现代理念相契合。因此,和茶道、歌舞伎相比,在日本的民族文化瑰宝中,花道是最容易被外国人所理解、接受、欣赏的传统艺术。对于苦于民族封闭意识太重的日本人来说,花道无疑也是让世界了解日本人的捷径。

歌舞伎是日本舞台艺术的奇葩,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据传说17世纪初一个名叫阿国的女巫为了筹钱建造寺院,到全国各地献舞,其动人的舞姿使国人为之倾倒,所跳的舞蹈被称为“歌舞踊”这便是歌舞伎的由来。后来“阿国歌舞伎”传到日本各地,歌人游女纷纷模仿,载歌载舞以展现女性魅力吸引看客。不久,这种“女歌舞伎”逐渐被由美少年担纲的“若众歌舞伎”所取代。由于这两种歌舞伎多具有强烈的情色意味,层屡次遭到幕府的禁止。在这种情况下,歌舞伎角色开始全部由男子扮演被称为“野狼歌舞伎”,并吸收了科白剧和能乐的艺术特征,其中的色情因素大大降低,而艺术品质有了很大进步,由此奠定了歌舞伎的艺术地位。

现代的日本歌舞伎角色仍然全部由男子担任。扮演旦角的男演员叫做“女形”。由于歌舞伎像中国京剧那样,脸上要饰以很重的彩妆,且有假发、戏服。因此,观看演出时,观众仅能从扮相上识别角色的身份。歌舞伎的伴奏族乐器“三味线”为主,另外有鼓、笛伴奏。但是,和中国京剧不同的是日本歌舞伎的剧目都是取自历史故事或传说,如《忠臣藏》、《镜狮子》、《劝进帐》等,极少有现代题材。歌舞伎的“大腕儿”都是有世袭艺名,如“五代目”“七代目”等。此外,演员还分别有自己的“屋号”,相当于所在剧团的名称。当名角出场或戏演到高潮时,观众就大喊演员的“屋号”,表示敬意和祝贺。

歌舞伎可以说是日本传统舞台艺术文化的内核,是日本土生土长的艺术,正是因为如此才难以为世界其他民族所认同。即使在同在东亚文化圈中的中国人也不容易充分理解歌舞伎的艺术内涵,笔者再一次观赏日本著名歌舞伎剧团的访华演出时发现,尽管有中文解释,仍然有将近一半的观众表现出不理解或没兴趣。日本的邻国观众尚且如此,英美人士就可想而知了。

和歌舞伎相比,艺妓则更为人所熟知。在日本,艺妓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社会存在,之所以特殊是因为艺妓既是一种服务性的职业,又是一种充满日本味的艺术。在历史上,艺妓本来和勾栏有说不清的瓜葛,以至于明治维新时期,天皇政府认为有伤风化、有损日本的国际形象,一度予以禁止。但是,最终还是社会习惯的顽固性和艺妓固有的艺术价值挽救了自己,得以延绵不绝以至今天。二战以前,以及几乎是社会下层少女的“专利”,通常是一些贫苦的人家迫于生计把女儿卖到艺妓馆。少女被卖入艺妓馆后,即和艺妓馆的老板——妈妈建立一种人身依附关系,并接受严格的技能训练,然后以献出初夜为代价找一个长期依靠的男人——老爷,并开始漫长的艺妓生涯。

看了上面的介绍,作为中国人的你我都是痛心疾首的,希望大家多多的了解现如今的中国非文化遗产,不要重复花道和茶道的悲剧。 ;

热点内容
花店创业分享 发布:2025-02-02 09:45:22 浏览:802
西兰花炒豆芽 发布:2025-02-02 09:39:00 浏览:474
红掌怎么插花 发布:2025-02-02 09:34:03 浏览:509
一枝玫瑰花的包装方法 发布:2025-02-02 09:29:19 浏览:174
泥炭盆栽 发布:2025-02-02 09:28:30 浏览:624
紫罗兰妈咪 发布:2025-02-02 09:18:16 浏览:392
七夕搞笑钻石 发布:2025-02-02 08:44:44 浏览:798
舒亦花卉 发布:2025-02-02 08:35:02 浏览:923
花语为暗恋的花 发布:2025-02-02 08:33:02 浏览:24
全网花店 发布:2025-02-02 08:23:54 浏览: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