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伞插花
❶ 傣族的饮食、服饰、建筑、节日、禁忌和艺术有哪些
饮食:
傣族大多有日食两餐的习惯,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双版纳的傣族则主食糯米。通常是现舂现吃,民间认为:粳米和米需米只有现吃现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泽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习惯用手捏饭吃。外出劳动者常在野外鱼餐,用芭蕉叶或众饭合盛一团糯米饭,随带盐巴、辣子、酸肉、烧鸡、喃咪(傣语,意为酱)、青苔松即可进食。所有佐餐菜肴及小吃均以酸味为主,如酸笋、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欢吃干酸菜,其制法是把青菜晒干,再用水煮,加入木瓜浊,使味变酸,然后晒干储藏。吃时放少许煮菜或放在汤内。这种酸菜有地方的傣族几乎每天都吃。据说傣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肴,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而酸味食吕有助于消化。日常肉食有猪、牛、鸡鸭,不食或少食羊肉,居住在内地的傣族喜食狗肉,善作烤鸡、烧鸡,极喜鱼、虾、蟹、螺蛳、青苔等水产品。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风味菜肴。傣族食用的青苔是选春季江水里岩石上的苔藓,以深绿色为佳,捞取后撕成薄片,晒干,用竹篾穿起来待用。做菜时,厚的用油煎,薄的用火烤,酥脆后揉碎入碗,再将滚油倒上,然后加盐搅拌,用糯米团或腊肉蘸食,其味美无比。烹鱼,多做成酸鱼或烤成香茅草鱼,此外还做成鱼剁糁(即用鱼烤后捶成泥,与大芫荽等调料央而成)、鱼冻、火烧鱼、白汁黄鳝等。吃螃蟹时,一般都将螃蟹连壳带肉剁成蟹酱沾饭吃,傣族称这种螃蟹酱为"螃蟹喃咪布"。苦瓜是产量最高、食用最多的日常蔬菜。除苦瓜外,西双版纳还有一种苦笋,因此傣族风味中还有一种苦的风味,较有代表性的苦味菜肴是用牛胆汁等配料烹制的牛撒皮凉菜拼盘。傣族人嗜酒,但酒的度数不高,是自家酿制的,味香甜。茶是当地特产,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叶茶。喝时只在火上略炒至焦,冲泡而饮略带糊味。嚼食槟榔,拌以烟草、石灰,终日不断。由于长期嚼食唇齿皆黑,口液如血,人以为美。烧陶业较发达,大部分饮餐用具多由妇女烧制。
服饰:
传统的傣族男装,是无领对襟上衣,宽腰无兜长裤。用粉红色或白色头巾包头,保留着古代“衣对襟”、“头缠布巾,喜挂背袋、带短刀”的特点,但衣料已很少再用自织“土布”。中山装和西装,已成傣族青壮男子的时装。时下的傣族女装,仍然保留着“上短衣狭袖,下长裙……裙长及地”的传统。衣裙款式在吸收传统服饰“精华”的基础上,朝着优美、轻柔、亮丽、淡雅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显示出孔雀之乡的孔雀羽毛般绚丽多彩的特点。如今的傣族女子,内穿色泽淡雅的无领、无袖紧身胸褂(城镇傣女多戴胸罩),外穿无领细袖紧身短衣,下穿筒裙,短衣及腰,长裙及地。长裙打折,多用银带系于腰际,该显则显,当敛则敛,使女性曲线分明,下肢修长,显出婷婷玉立的苗条身姿。城镇女子已极少缠巾,多挽髻于顶,插花、别簪、卡梳作饰,更显绰绰风姿。衣裙色泽以孔雀绿、淡绿、肉红粉红、淡黄、嫩黄为众。衣料多选用薄而柔软的乔其纱、的确良或有锦丝绸缝制。外出参加集会或赶摆时,足登时髦皮鞋、凉鞋,肘挂拎包、手撑花伞遮挡烈日,处处显出优美动人之风采。
建筑:
傣族自古居住在气候炎热、潮湿,水流纵横的平坝地区,经过长期的选择、适应。竹林、木材料搭建的干栏式建筑,成为里西双版纳最引人注目的韵味十足的傣族民居。这些干栏式建筑与佛寺建筑和村落布局一道,成为西双版纳和西双版纳传统民族文化的象征。
节日:
傣族的重大节日是傣历新年--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公历四月中旬。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是祭祀拜祖、堆沙、泼水、丢包、赛龙船、放火花及歌舞狂欢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泼水节期间,除酒、菜要丰盛外,各种傣族风味小吃也很多。如有一种糍粑是用糯米饭舂成团,包苏子糖馅做成的圆饼,用抹上腊油的芭蕉叶包好,食时可用火烘软或炸后蘸蜂蜜吃。粑丝是用水把米粉搅成颗粒,蒸熟后舂成团,擀成薄而大的圆饼,冷后叠成叠,食时烫软入碗,撒各种调料。泼水糍粑是用糯米粉和成团,包红糖蒸熟,再裹上一层炒香的碗豆面,用芭蕉叶包好可作待客点心。还有把糯米饭泥炸后做成的麻脆等。较重要的节日还有关门节(傣历7月15日)、开门节(傣历12月15日),均为小乘佛教节日。新平、元江、景谷、金平等地傣族过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内容与活动大体与当地汉族一样,较典型的食品有狗肉汤锅、猪肉干巴、腌蛋、干黄鳝等。
禁忌:
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也不能用脚踏火;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晒衣服时,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进佛寺要脱鞋,忌讳摸小和尚的头、佛像、戈矛、旗幡等一系列佛家圣物。
艺术:
“赞哈”(亦译成“章哈”)是傣语的译音,意思是“歌手”。赞哈是傣族人民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民间,赞哈被形象地比喻成傣家人每天食用的糯米饭和煮菜放的盐巴。赞哈演唱的内容广泛,有习俗歌、情歌、谜语、民间故事传说、佛教教义、佛祖生平等。赞哈最大的特点是即兴创作,见什么唱什么,想什么唱什么。逢年过节、贺新房、结婚、小儿满月、赕佛、赕塔、升和尚等喜庆日子,傣族人都要请赞哈前来演唱助兴。
❷ 艺术插花的常用材料
可以用作艺术插花的材料很多,有表现四时八节美妙景色的鲜花丽卉,也有人为加工的干燥花,还有册空用绢丝等制成的人造花。甚至可以用与花无关的材料在插花中装饰。无论是何材料,只要能够给人以美感,都可以成为插花材料。鲜花卉:
新鲜的花卉是有生命的,代表着一种自然美,是幸福美好的象征。鲜花卉的观赏部位,可分为观花、观叶、观枝、观景、观芽等。鲜花是一种时令性很强的东西,人们能够通过插花赏花,领略大自然的时序变化。
春天,是开花最多的季节,有“烟姿玉骨”的梅花,“国色天香”的牡丹,以及山茶、水仙、桃、杏、樱花、迎春、蓬篙菊、丁香、紫荆、连翘、玉兰、芍药、石竹、彩叶草、风信子、小苍兰、贴梗海维、偷叶悔、垂柳、垂丝海棠、郁金香和紫藤等,都可以用来插花。 夏天,是生命力最饱满的季节,正值亭亭玉上的荷花,清香消魂的茉莉,以及凌霄、紫薇、唐菖蒲、晚香玉、百合、八仙花、桅子花、白兰花、三角花和石榴花盛开的时候。
秋天.金风送爽,丹桂飘香。有“深怀傲霜意”的菊花.“一枝浓艳对秋光”的鸡冠花.“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枫树,以及乌柿、雁来红、千日红、一串红、翠菊、九里香、狗尾红、木芙蓉、石蒜、麦秆菊和火棘等.都时以用于插花。 冬天,万花纷谢.但仍有芳菲可觅。腊梅冰枝不屈.冻蕊尤香。南无竹锦果殷红,清影婆娑。银柳、象牙红、仙客来、马蹄莲、冬珊瑚、天兰葵、水仙、五色椒等花卉.此时亦为最佳观赏期。
随着科技进步,有许多花卉的生产已经打破了季节性观赏的界线。如唐昌蒲、香石竹、月季、玫瑰、菊花等花卉.全年均有供应。同时,有一些观叶植物,也可以全年采取,常见的有文竹山草、郁景山草、箬叶、八角金盘、野鸡毛山草、沿阶草、桃叶珊瑚、红叶李、海桐、伞草、苏铁、棕搁、变叶木、罗汉松、十大功劳、常春藤、朱蕉、散尾葵和黄杨等。
此外,有一些野生花卉和蔬菜也可作为插花的材料.如狗尾草、加拿大一支黄和竹笋、大白菜心,萝卜等,作一定的艺术处理,亦有情趣。 干燥花:
插花技艺的发展对花卉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干燥花应运而生。所谓干燥花,就是指将具有艺术形态的植物体,通过特殊处理而使之干燥,经过漂白、染色和组装等工艺过程所制成的产品。
制作干花的材料来源十分丰富,主要是草花和野生资源丰富的植物。这敬樱些材料成本低廉,适合于批量生产,而且造型也很美观,如狗尾草、地肤、蔽类植物等。另外,根据插花者的特殊需要.制作特殊干花材料.如成球状的瓜子黄杨树、柳枝、桑树枝等。
干花取之于自然,具有亮姿丛天然的美态,同时,又经过人为的加工,具有装饰效果。特别是经过漂白后,植物体变成为白色的新物质。这对插花者来说.有更大的色彩选择余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重新染色加工。
人造花:
插花所用的花卉,并不是非鲜花不可.在某些时间和场合,人造花占据了一定的地位。例如,在鲜花淡季.人造花则是很好的补充材料。还有,在橱窗内布置的插花.用人造花就不担心 花谢花落。
目前市场上的人造花,主要有塑料制品、丝绸制品、涤伦制品等。有的追求仿真效果,以假乱真;有的则是夸张创新。具有仿真效果的人造花,可以与真的花叶同插,给人创造一种真假难分的效果。
选购人造花,应注意花型大小。有时一个品种的人造花,都是一样大小.这给插花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必要时可对它作一些处理。如玫瑰花几朵大小相同,可以将其中一朵的花瓣作疏除,剥去外部的大花瓣,保留中心部分,给人的感觉就是一朵花蕾。若是一枝花上有若干朵花、可将每朵都分开,然后根据需要插入。
非植物装饰材料:
在艺术插花作品中,适当运用少量非植物装饰材料,可丰富作品的内容。常用的非植物装饰材料有金属棒、玻璃管、有机玻璃几何图形、吹塑纸、雕塑、电线、纤维丝、纱巾、装饰纸、彩带等等。
❸ 盘点10种插花图片简单又漂亮,烛光花艺分分钟萌化你的心
插花可以修身养性,使人们浮躁的心态慢慢的平和下来,而且女性插花还会给人一种婉约的美感,觉得这样的女性生活一定是非常优雅知性的,那么我们就来盘点10种插花图片简单又漂亮,而且学习这些技巧还能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
一、杯子花艺
综合花艺这种就是把所有的不同形态的花,全部用小瓶子装起来,可以在一个瓶子里放个一两支,而后找个适当的位置将它们按自己的喜好排列放置。这样的花艺,不会给人花多杂乱的感觉,相反还会给人以生活丰富多姿的感受。
结语: 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大家都知道了10种简单又漂亮的插花方法了,以及也观赏了它们美丽的图片,希望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花艺方式,将家居生活装点的更丰富多彩!
❹ 花艺设计必备工具
花艺设计 必备工具
一、常用的工具和辅材
1.修剪工具:剪刀(剪枝条的、剪花材的、剪纸和丝带的等,都要求锋利)、刀(切削花材、切割花泥,依外形分直刀、弯刀)、钳子(一般多用玫瑰钳,还有一种铁丝钳,用来剪金属丝)。
2.定枝器:用来固定花材,便于造型,主要有三种
①花泥――又叫花泉,是一种具有稳定的吸水性能,可以固定或插入花枝的材料,分鲜花和干花花泥。近年又出现了一些使用方便的新型花泥,如花托花泥,带吸盘的花泥,异型花泥,来满足特殊设计要求。
②剑山――也叫针座,主要用于各种不同的水分盆或盘等浅口花器,花茎可直接插在铜针上或针间缝隙处固定。可以重复使用,一般在艺术插花中使用较多。
③铜网――又叫铁丝网,是由细铁丝编织成的六角形孔网。最适于固定重型花枝和更为自由的插花设计。可将铜网包在花泥上以提供附加支援。
3.常用的辅助工具:铁丝和胶带是插花中常用的辅助工具。除此外也常常会用到订书器和热熔胶枪。为养护插花作品,还用到作为保湿工具的喷雾器。
4.包装装饰材料:常用的有:
①丝带――用来制作花结,装饰于 花束 、花蓝、胸花等处的把手部分,与鲜花相互映衬,是礼仪类插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分纸质、塑胶质地、纤维质(布织)三大类。如:铜丝带、印花带、纱丝带、纸绳、缎带等。
②包装纸――-比较常用的有各种色彩的塑胶纸,上面印有各种花纹,其中有一种特别的全透明的玻璃纸,用它包裹鲜花,会使花朵显得晶莹,靓丽。还有一 类是各种不同纸质和无纺布类的包装纸。如:云龙纸、云丝纸、麻络水纸、柳染纸、手揉纸、皱纹纸(荷花纸)、浮染纸、彩色瓦楞纸、花瓣纸、彩洞纸等。
二、花器及选配凡是可以用于插花艺术的器皿都是插花容器,叫做花器。
1.花器的分类:
①瓶类花器:是最常用的花器。
②盘类花器:是底部浅,口宽阔,种类多、除了专业花器外,生活中的碟、盘也属此类。
③钵类花器:高度介瓶类和盘类花器之间,特点是身矮口阔,底部比盘类花器深。日本的立华、生花常用此类花器。
④筒类花器:特点是口与底大小相仿,有圆形、三角、四角、六角等,材料中竹筒较常用。
⑤蓝类花器:一般为竹编、柳编、藤编制品,插花时要在蓝中垫好塑胶纸,再放花泥。
⑥壁挂式花器:适合挂在墙壁上,一般不能盛水,用于插制壁挂式干花或其他人造花。
⑦悬吊式花器:适用于悬挂在室内空间的高处供四面观赏。
2.花器的质地:一般有玻璃花器、藤编、竹编、柳编、木器、陶瓷、聚脂类等。
3.花器的选择:
①形状――在外形上应简洁大方,比例合适,重心位置适当。忌讳选用外形繁杂,以防喧宾夺主。
③颜色――应素雅大方,与花朵颜色相协调,。深色环境和背景宜选择浅色的花器,环境的背景色彩较浅时,宜选择深色花器。
④质地――根据用途来选择。近几年来,陶艺赤土花器较为流行,因其由泥土烧制而形成自然质感,与植物的生长环境相通,得以广泛应用。
⑤体量――不在过大或过小,应视环境场合的需要而定。同时,花材选择应适度,避免花枝给人拥挤不堪的感觉。
⑥环境――花器应与陈设环境的气氛相协调,如中式建筑或家俱宜选用陶瓷花器和仿古花器等中式风格的。而现代建筑与家俱宜选用金属、玻璃或磨砂玻璃等 材质的花器,在西式中可用玻璃仿金银浅盆或高脚花器,配上色彩丰富的花材显得、华丽、富贵。总之,花器一般不过于华丽和彩色花纹过多,以免喧宾夺主、杂乱 无章。
4.插花垫座、几架:都是陈列插花用的,可起到烘托作品、增加美感、完善造型的作用。垫座通常较矮,形状有长方形、椭圆形、不规则形。几架为较高的方形结构,摆放插花的上顶面为正方形或圆形。一般常陈列传统的艺术插花。
三、插花用的花材鲜花材料按形状分类:
1.线状花材:小花排列成穗状或总状的花序。花枝线条优美,呈线形或条状,也可是线条状的枝、叶、根等。如剑兰、金鱼草、石斛兰、蜡梅、银柳、火棘等。是插花的首选用材,用于构成作品的整体轮廓。
2.团状花材:一般为一茎一花或花序。花朵为较整齐的圆形,如单朵牡丹、月季等。多用作主花材,常插线上状花材界定范围内,与线状花材完成共同基本造型。西式插花中也可单做焦点花使用。
3.散状花材:由许多小花构成蓬散的总状、穗状或伞形状大花序,常在插花基本造型完成后填补空间,使造型丰满、起烘托、陪衬作用,又可产生朦胧的美感,在西式、现代花礼应用较多。如:补血草、一枝黄花、满天星、水晶草等。
4.特形(特殊)花材:形状不规则、结构奇特,形体较大的花材,这类常插于插花作品的焦点位置,一般一、二枝即可起突出作用,有醒目的作用。
5.配叶类:在插花作品底部或花材之间陪衬花朵的叶片,突显花美,又可遮盖剑山、花泥,是插花中不可缺少部分。配叶有木本、草本;片状、蓬松散状。
6.观果类:可作主花材,也可作配花,让人有新奇感,特别是东方插花及现代自由式插花中可起突出主题的作用。如火棘、南天竹、花楸、海棠、乳茄等。
参考文献:1台湾花卉园艺月刊2林圆观 1992 四季压花3林辉庆 1988 花卉欣赏栽培
❺ 插花勿忘我怎么养
◆勿忘我
勿忘我,学名深波叶补血草,别名星辰花、不凋花、勿凋花。高5 0厘米至100厘米。叶丛生于茎基部,呈莲座状,叶片羽裂,长20厘米。花序自基部分枝,呈伞房状聚伞圆锥花序,松散开张,花枝长可达1米。小花穗上有4朵至5朵花,有紫、粉、蓝、黄、白等色。栽培品种有‘ 亮粉’、‘蓝珍珠’、‘雪顶’等,是优良的插花用材。勿忘我适应性强,喜光,耐旱,生长适宜温度为22℃至38℃。忌夏季高温高湿,3 0℃以上呈半休眠状态。喜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阳光充足的条件下开花色泽艳丽。自然花期5月至7月。
【栽培说明】
1、将介质倒入花罐中,把介质整平;再将花罐的盖子套在花罐底部。注意:用喷水壶将培养介质浇透水直到罐底渗出水后。(为确保介质充份吸收水份,约过5-8分钟后在重复浇水一次)
2、播种时,种子需放置介质表面与介质表面充分接触。如遇种植颗粒较大的种子时需将种子尖头朝下,直至种子完全插入介质即可。
3、种子发芽后,把花罐放在阳光下,适当减少浇水。但不能让介质干燥,保持湿润。注意:幼苗期,植株要充分接收阳光,防止小苗徒长。
4、待苗长到3-8厘米高后,进行移栽。一般来说,每个花罐保留1-2株健状的小苗。
勿忘我:原产欧亚大陆。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狭倒披针形或条状倒披针形。喜阳,能耐阴,易自播繁殖。勿忘我花小巧秀丽,蓝色花朵中央有一圈黄色心蕊,色彩搭配和谐醒目,尤其是卷伞花序随着花朵的开放逐渐伸长,半含半露,惹人喜爱,令人难忘。
勿忘我是从英文名称"Forget-me-not"直译过来的。这花的名字颇为浪漫,而关于她的传说,更确定了其"花中情种"的地位。相传古欧洲的一位骑士,付出生命的代价为心爱的女友采来一束花,这花就是"勿忘我"。
勿忘我花是紫草科的一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茎高10~50m,特别在野生状态中,尤为细小纤弱,花杂蓝色。有变种白花勿忘我与红花勿忘我。青年男女互赠勿忘我,以表达深切情意。
现今花卉市场中,有一种被大家称为"勿忘我"的花,可以长久不凋,与我们前面所提的并非一种。她是属蓝雪科补血草属多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全株具粗糙毛,株高可达60cm以上,花枝长可达成1m,花序枝具3~5翼,小花穗上3~5杂花着生于短小的花穗一侧,花杂干膜质,有紫、淡紫、玫瑰粉、蓝、红、白、黄各色品种。将补血草称为"勿忘我",实为误称。但"勿忘我"这一名字的确非常令人心动,正因为人们珍惜这种情感,所以把别的花误称为"勿忘我"也就情有可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