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花卉展
A. 被评为上海后花园的国际花卉城,是在海宁吗
有一些植物散发着与生俱来的浪漫气息,远观便能被它们所吸引,花便是其中之一。作为浪漫的象征,花从古至今便被赋予了许多美好色彩,是春的信号,亦是美的代言。在海宁市长安镇,有这样一座繁花似锦的百花园,被誉为“时尚潮城十大网红打卡地”,风景秀丽,环境优雅,是一处得天独厚的散心之地。
置身其中,既能感受到国际现代的高级感,也能收获庭院深深的小镇情怀。对于女孩们来说,这里更是一座恋恋难忘的拍照胜地,随意定格一个瞬间,便能成为朋友圈的精致大片,每个画面都生动而富有情感。
B. 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时间和地点
赏花一直都是一件很让大家开心的事情的,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的信息,如今这场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已经公布了自己尘拆的举办时间和地点了,大家如果想要去这里游玩桐宽的话,就先来了解一下这里的举办信息吧!
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时间和地点
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将于2021年5月21日至7月2日在上海市崇明区举行,主题为“花开中国梦”。举办地点位于崇明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地区。
花博园区由北园和南园构成。园区总面积8840亩,总体规划布局为“一心、一轴、六馆、六园”。“一心”为大花核心区;“一轴”为花博轴;“六馆”为复兴馆、世纪馆、竹藤馆、百花馆、花艺馆和花栖堂;“六园”为依托园区森林、花田、水系、湿地等特色风物,构建玉兰、梅花、菊花、兰花、荷花和竹园六大展园。
世纪馆
世纪馆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为覆土型花坡建筑,形如一只五彩斑斓的蝴蝶,生动描绘“蝶恋花”的局兄亮美好画卷。
由主入口大门步行穿过森林廊道后,迎面即为世纪馆大地景观。世纪馆南向屋面以花卉、绿植、采光庭院等构成“蝶恋花”造型,游客可登上花坡屋顶观赏花博园美景。
该馆西侧主要用于特色植物展示,以生态-可持续-永续的理念,展示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孕育、成长、变化与重生”,表达中国崛起过程中所秉承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该馆东侧主要是花博会主题视觉艺术演绎的多媒体展厅,打造独具特色的花卉展示空间。同时结合园区运营需求,布置园区的管理办公室、游客服务中心等功能。
截至5月21日,世纪馆土承台方开挖完成10%。
虽然距离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的举办还有着一段时间,但是我们还是很期待这场活动的举办的,相信一定会很丰富和精彩的,到时候,大家可一定要一起去这场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游玩啊!
C. 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的历届博览会
第十四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以下简称“第四届农博会·第十四届花博会”),将于今年11月18日—25日在漳州举办。“农博会·花博会”经过13年的不断提升、完善,已成为国内外较有影响、辐射海峡两岸的会展品牌。本届博览会秉承“花开两岸、合作双赢”的办会主题,坚持“突出两岸合作、突出现代农业、突出南方特色、突出漳州食品名城”和“专业化、市场化、特色化”的办会思路,着力提升办会实效和品牌影响力。现在,我将本届博览会的新特点、新内容和筹备进展情况介绍给新闻界的朋友们。讲五个方面:
一、着力培育“大会展”,进一步丰富办会内涵
“农博会·花博会”成功举办13年,不仅推动漳州会展场馆、接待宾馆和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而且有力促进会展相关行业的迅速发展,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办会经验。在本届博览会筹办过程中,我们树立“大会展”理念,统筹考虑相关会展活动,着力丰富办会内涵,做大漳州会展经济。按照“一会多园、多节并举”的思路,11月18日—25日(8天)的主展期内,不仅在东南花都花博园举办“农博会·花博会”,同期举办“海峡两岸食品博览会”,还在龙文区海峡农产品物流城举办“第六届中国蘑菇节”,在芗城区天宝镇举办“首届漳州天宝香蕉文化节”,实现主会场与分会场的内外呼应。此外,在主展期之后,还将相继举办海峡两岸动漫嘉年华、《CCTV-7乡村大世界—走进漳州》、闽南跨文化研讨会、海峡两岸龙舟赛暨厦漳泉三地市龙舟赛、海峡两岸将军书画展、漳州市十佳伴手礼(食品类农产品加工品)评选等活动,并结合元旦、春节、元宵等节庆举办系列活动,做到“精彩不断、高潮迭起”。本届博览会的活动安排,涵盖展览、会议、节庆、赛事等领域,涉及农林牧渔、农副加工、科技推广、商贸流通、观光旅游、论坛研讨、动漫艺术、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内涵、外延均有新的拓展,办会规模和档次进一步提升,继续朝着打造中国南方最大农业展会的目标迈出坚实步伐。
二、注重凸显特色化,进一步提升展会水平
本届博览会共设11个室内展馆,面积8.6万平方米(比上届增加2.6万平方米),还有28万平方米的室外展园(比上届增加8万平方米)。展览展示紧扣现代农业主题,着力凸显四大特色。一是突出农业“五新”。设置现代农业展区,集中展示海峡两岸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新肥料、新农药,广泛邀请涉农企业、科研机构参展,并组织到全国各地包括台湾等农业发达地区征集展品,努力体现中国南方农业“五新”最高水平。改造现代农业活体馆,引种300多个果蔬新品种,增加太空未来农业、航空育种成果等内容。改造生态渔业展区,突出“人·鱼·自然”和谐,更新展示品种,改进布展设计,增加现代渔业捕捞渔具、现代养殖模式等展示。二是突出花卉园艺。花卉展区将以“花卉与艺术”为主题,在传统花卉品种展示基础上,更加注重造型艺术和文化艺术,并以花卉摄影、书法、美术等为衬托,推广花卉文化。设置同源馆,集中展示海峡两岸花卉产业交流合作成果。三是突出对台特色。与台湾中华海西文化经济发展促进会合作,设置“台湾精品馆”,组织近百家台湾本土企业参展,展示台湾优质食品、精致农业和民俗风情等。花卉展区邀请台湾兰花产销发展协会和台湾兰花育种协会参与设计和布展。四是突出优质食品。去年,漳州市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全国第三个、也是南方第一个“中国食品名城”称号。本届“农博会·花博会”期间,漳州市政府将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台湾食品产业发展协会共同主办海峡两岸食品博览会,并邀请河南漯河、山东烟台等两个“中国食品名城”参与协办,打造专业食品展会,打响“中国食品名城”品牌,推动食品产业交流合作。
三、突出打造“大景区”,进一步增强旅游效应
以建设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进一步改造提升东南花都花博园,并将花博园与周边景区统筹规划,整合打造生态旅游“大景区”,着力增强“农博会·花博会”的旅游带动效应。一是改造提升花博园区。委托清华大学设计团队完成花博园区改造提升规划,重点突出“彩化、亮化、规模化”。大面积种植各种颜色、不同花期的特色花卉,形成四季花开的美丽景观。新建玫瑰月季园、芙蓉园、樱花园、茶花园,改造花海广场和滨河景观带,有效提升视觉冲击力。实施园区夜景工程,营造爽心悦目的美丽夜景。借鉴台北花博会的做法,建设体现先进数字技术的“梦幻科技馆”,以花和植物为主体元素,让游客通过“听、看、品、闻、触”的全感官体验和多形式互动,感受“人与自然和谐”主题。二是整合打造“百里花木走廊”。以花博园为中心,沿324国道向周边拓展,整合打造从龙海九湖百花村到漳浦天福茶博物院的“百里花卉苗木走廊”,使之成为漳州花卉苗木生产研发基地、生态旅游大景区,以及“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一大亮点。目前,国道两侧花木园艺场改造已经完成,百花村花卉市场、海峡花卉集散中心、漳浦兰花产业园等关键节点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国道路灯工程将于11月初完工,沿途景观明显提升,还配套建设了15个生态休闲驿站,供游客小憩赏景。我们正在制作花博园“大景区”宣传推介手册,强化旅游推介和线路对接,为游客提供尽可能的便利。
四、积极加大市场化,进一步改善展会运作
本届“农博会·花博会”积极创新办会模式,按照“专业化办展、市场(企业)化运作、品牌化经营 ”的思路, 着力推动展会由政府主导向市场运作转变。一是培育专业办展主体。福建漳龙集团漳州东南花都有限公司在做好花博园场馆建设、景区运营和配套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引进专业会展人才和先进管理模式,培育做大会展业务,着力打造成为展会市场运作的主体。二是加大展位市场招商。除了农业“五新”展区、食品名城展区、生态渔业展区、花艺综合展区等主题性、公益性、综合性展区,继续由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布展之外,其它展区都尽量推向市场,招商展区面积比上届增加2万平方米。委托专业展览公司招展布展,并由工商、质监、卫生、食安等部门共同组成监管小组,抓好参展企业、产品的审核把关,并加强展会期间的现场巡查,确保展览展销的规范和档次。 三是鼓励企业参与办会。公开征集办会策划方案,积极吸引专业公司(机构)参与博览会的策划与运作。第六届中国蘑菇节由海峡农产品物流城发展公司参与承办,本届“农博会·花博会”文艺晚会由漳州七色彩虹公司与漳州电信公司共同承办,均实行完全的市场运作。海峡两岸动漫嘉年华、漳州十佳伴手礼评选等系列活动都引进企业参与运作。花博园的根雕艺术馆、天然奇石馆、书画艺术馆等几个常态化展馆均由企业负责布置和运营。四是加强展会品牌营销。建立健全“农博会·花博会”品牌包装、宣传、开发、推广、营销等工作机制,完善市场开发计划,积极寻找战略合作伙伴、活动冠名商、赞助商、特许产品或服务提供商等,加大展会广告、吉祥物及其衍生品市场运作的招商,搞好客户服务工作,着力提升品牌运营水平。
五、持续强化实效性,进一步体现经贸功能
根据省政府关于“举办展会要以经贸合作为中心,层次适当、规模适度、市场运作、注重实效”的指示精神,本届“农博会·花博会”更加强化经贸对接功能,着力提升办会实效。一是重视抓好客商邀请。按照“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注重实效”的总体要求,本届博览会的嘉宾邀请更加突出经济属性,除邀请各主办、承办、联办、协办单位领导,以及台港澳知名人士、海外友好人士、知名专家学者、主流媒体记者之外,更加重视做好客商邀请与接待工作。特别是积极邀请世界500强、央企、知名民企、行业100强、台湾“双百”企业、大型采购商、跨国零售集团等大型企业参展参会。二是积极引导对接洽谈。借助境内外相关行业协会、异地商会、招商代理机构,广泛邀请与“农博会·花博会”相关的涉农加工、市场物流、高新技术、文化创意等行业的投资商和采购商,提高专业客商的质量和比例。精心组织产销对接、技术对接、投资对接等活动,优化服务工作,把“农博会·花博会”打造成为现代农业产业展示、交流、合作的专业平台。三是加大项目工作力度。当前,全省“五大战役”正在深入推进。我们以筹办“农博会·花博会”为契机,狠抓外企、民企、央企“三维”招商,特别是招引大企业、大财团、大资本的参与。利用展会平台推动项目对接和项目升级,促进意向项目升级到协议项目、合同项目,促进项目开工、投产,届时将有一大批“三维”项目签约落地,还有一大批项目将举行奠基、剪彩仪式,集中展示实施“五大战役”、“十大竞赛”的成果。 福建省漳州市是海峡西岸的一座重要城市。这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素有“鱼米花果之乡”美誉,是全国重要的创汇农业基地、对台农业合作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花卉生产集散中心。1999年以来,由农业部、国台办、国家林业局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已经连续在福建漳州成功举办十二届,2009年拓展提升为“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博览会”,已成为突出对台、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农业经贸盛会,被人民网等权威媒体评选为“改革开放以来30个最受关注展会”,被中国展览联盟评为“中国十大政府主导型展会”、“新世纪十年中国品牌展会大奖”。
第三届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博览会·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将于2011年11月18日至2012年2月18日在漳州东南花都花博园举行。本届博览会是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ECFA效应不断拓展的大背景下举办的一次农业经贸盛会,背景特殊,意义重大。本届博览会坚持“突出两岸合作、突出南方特色、突出现代农业、突出大农业概念”和“求精、求新、求实、求效”的办会思路,规模更大、展期更长、特色更浓,努力办成深化两岸农业合作交流的重要载体、展示推广农业“五新”的重要窗口、促进农产品采购交易的重要平台、加强项目洽谈对接的重要桥梁。我们真诚欢迎海内外宾朋热情参与,共襄盛举,共谋发展。
握手盛会,相约漳州!
一、概况
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简称“花博会”)是国家4A级旅游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位于福建漳州百里花卉走廊黄金地段的漳浦马口,国道324线旁,是历届“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花卉博览会”所在地,也是福建漳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核心区,总面积7800亩。区内有2700亩的花卉博览园,1500亩的花卉生产基地,1500亩的综合服务区,500亩的花卉科技园区,1.8万平方米的主展厅。现有各种花卉苗木2000多种,年培育各种花卉苗木1000多万株,是集花卉生产、销售、展示、出口、旅游观光、农家休闲度假、会议培训、健身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大观园。花都依山傍水,绿草如菌,棕榈园、锦锈漳州园、闽南瓜果园、沙生植物园、榕景园、荫生植物馆、百花廊、花卉超市、兰花培育基地、农家生态园、大地艺术展区、南溪茶文化一条街、纪念林植树区等景区交相辉映。到此旅游不仅可以观赏到闽南、台湾及国外的珍贵花卉植物,体验到闽南及台湾风俗,了解到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还可进行射箭、游泳、水疗、垂钓、打网球、户外拓展训练(滑索、攀岩、空中单杠、过独木桥)等一系列健身运动。
一年一届的花博会,同时还推动漳州社会经济各项事业迅速发展,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并为促进漳州成为海峡西岸一颗璀璨夺目,熠熠生辉的生态工贸港口城市明珠做出了积极贡献,因此亦被誉为“福建花卉第一市”、“东南花都”。
D. 2021上海第十届中国花博会在哪里举办-时间地点及看点
马上上海又要迎来一次盛大的活动,那就是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此次的花博会将会在上海的崇明进行举办。这次誉缺花博会举办的意义非常的重大,而且花会的看点非常的多,也是全国的一次非常精彩的盛会了。
2021中国上海花博会
2021年中国花博会花落崇明,根据目前的方案,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选址崇明本岛中北部的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及周边地区,届时花博园区总占地面积将达10平方公里。崇明全域将乘着举办花博会的“正巧东风”,建设成为“海上森林花岛”。
将建一馆、八区、三中心
花博园区将规划布局“一馆、八区、三中心”。“一馆”为室内综合展馆,位于花博园中心,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用于各省、市、自治区和各花协分支机构展示室内主题花卉。“八区”分别为省市花协展区、花协分支机构展区、国际花卉展区、友好城市展区、专类花卉展区、花卉企业展区、居家庭院展区、水生花卉展区,总面积合计将达160公顷左右,其中花协分支机构展区和友好城市展区为首次设立,水生花卉展区将营造长约5000米的“水岸花溪”带状景观。为提供综合服务支撑,崇明还将建立会议中心、服务中心、贸易中心“三中心”,会议中心将承担花卉产业论坛、花艺表演、技术讲座、文化展演等活动,服务中心将建立游客服务中心、宾馆酒店群等,贸易中心将承担花卉展示交易、信息交流、贸易洽谈、科技研发、花卉加工等功能。
前有铺垫后有余音花博会“永不落幕”
2021年,崇明将成“花的海洋”:除花博会本身的活动外,崇明还将在会前举办上海地方花卉展,通过郁金香节、樱花节、森林百花节等一系列节庆活动,为花博会预热造势,会后还将举办各类花卉主题论坛,深化产业合作,巩固花博会成果。
崇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崇明将坚持“生态办花博”的理念,把绿色、低碳、节能、环保融入到花博会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让花博会“交通绿色、能源清洁、建材环保、垃圾可回收利用”,如花博会建筑将尽可能使用清洁能源,建材采用可回收材料。同时,本着“合理规划、永续利用”的原则,崇明将借助花博会的举办,力争打造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花卉产业研发、交易基地,为有志来沪发展花卉事业的国内外科研单位和花卉企业提供创新创业基地及入驻优惠条件。“我们会把部分参展单位场馆永久保留,并由办展方免费托管维护,为各参展单位提供永久性花卉交易、论坛、展示、推广、交流区,也为今后进一步申办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世界园艺博览会预留生态空间,真正举办一届‘永不落幕的花博会’。”
配套交通组织方案将陆续出台
经初步预测,到2021年,G40沪陕高速、公交客运、水上客运可分别提供每小时6650人次、1550人次和600人次左右的入岛运力保障,每小时极限人流量将可达约8800人次,而历届花博会的日均客流量超过9万人次,高峰期流量可达15万人次。为进一步提升游客接待能力,便于花博会期间海内外游客到崇明游览赏花,相关交通出行方案也将出台。
据悉,崇明将参考上海举办世博会的做法,控制私家车入岛在25%以内,比如在浦东、向化设置临时P+R停车场,鼓励、帮助游客通过公共交通抵达花博会园区,通过花博专线、游览大巴、公交申崇线等方式组织75%的游览人群进岛。在市相关部门的配合帮助下,崇明将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上海虹桥枢纽、上海火车站、上海南站四个大客流集散地以及上海市郊各区及中心城区的若干个点设置崇明花博专线站点,同举虚键时崇明将合理调配崇明本岛至市区的申崇线运力,增加崇明城桥、堡镇、陈家镇三大客流集散地至花博园区的花博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