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铺花艺
『壹』 兰花怎么养
分开的兰丛,不要拆得太零星,每丛至少有3~5苗,最好是一年生植株、二年生植株和三年生植株保留在同一丛中。
垫盆
盆底用—块瓦片盖住排水孔,再用砖块,瓦片或贝壳逐步填充,其中大隙缝填充以泥粒或豆石,一般约为盆内高度的1/2~1/3。上余的净高约10~15厘米,留作培养土层。其具体高度应根据兰花的种类及兰根的长短和盆的高矮而定。铺垫物不要填得太密太实,应保留一点孔隙。实践证明,有的新根能在铺垫层的孔隙中生长良好。
栽植
在铺垫层上,先填上2~3厘米的培养土,用手稍压实,即可将兰花正立摆布其上,根据植株与花盆大小,可以几个单株、2丛、3丛或更多丛种在一个盆里。3丛宜栽成鼎足之势。4丛可栽成四方形,五丛宜列成梅花形。兰根要自然舒展,叶片要四方披拂。要缓缓地将兰根放入盆内,使兰根自然舒展,尽量不与盆内壁碰擦。兰株入盆后,就逐步固定兰株姿势。—盆栽一丛的,应使老假鳞茎偏居一侧,使新芽有发展的余地。一盆栽数丛的,每丛的老假鳞茎应相对地集于盆之中间,使新根新芽向外发展各有足够的空间。
填土
栽植时,一手扶叶,一手添加营养土,执住兰株基部稍往上提,以舒展根系,同时摇动兰盆。让培养土深入根际;继续添土,并摇动兰盆,调整兰株的位置和高度。用手沿盆边按压,但切勿过重而伤根,继续添土并挤压,直至盆面土壤高出盆口2~3厘米,略呈馒头形。培养土应将全都兰根盖住,掩至假鳞茎基部,填土的深浅,传统认为:春兰宜浅,惠兰宜深,但一般以不埋及假鳞茎上的叶基为度。新发兰花在山野里生长时,植株上留下了土表上下的明显标志,可以此标志为准。花盆的大小也要和植株的大小、多少相称,既不要盆大而株小又少,也不宜盆小而株大又多。一般植株的数量,以预计2~3年后刚好长满盆为原则。植株大小与盆的高度相称。既利于生长,又符合观赏要求。
铺面
栽植完毕后,可在盆土表面铺上一层小石粒或青苔,最好是林下优质苔藓,既美观、又可调节水分,还可保护叶面不被泥水污染,新芽也不致感染泥土中病菌而烂心;此外,还可减缓雨水对盆土的冲刷,保持盆土疏松。
浇水
栽植完成后,即浇第一遍水,必须让盆土湿透,水滴宜小,冲力忌大。若置于水盆中浸水、切不可浸泡太久。盆土一经浸湿,立即将兰盆搬出,然后移置于荫蔽之处养护。
『贰』 兰花怎么养
1.兰花养殖的土壤选择
兰花用土应以腐殖质为主,主要采用腐叶土或山林腐殖土。在南方用原产地的腐殖土,俗称兰花泥;也可用腐叶土、蛭石、珍珠岩等,人工配制成疏松、通气、透水的培养土。一般采用腐叶土8份、河沙2份混合成培养土,或腐叶土7份、珍珠岩2份、河沙1份混合茂培养土,或腐叶土(草炭土)6份、堆肥土3份、河沙1份混匀的培养土。以上所配制培养土均呈微酸性。
2.兰花养殖的施肥方法
兰花施肥,一是在培养土中施入基肥,二是生长期追肥。追肥多用液肥或叶面肥,浓度应比其他花淡。兰花每年换一次培养土,生长期间可少施追肥,并要注意适时。一般在生长季节,可追施充分腐熟的15%左右的稀薄饼肥水,或0.1%尿素肥水加0.2%磷酸二氢钾肥水,每15~20天施1次;开花前至开花期可向叶面喷施2~3次O.2%的磷酸二氢钾或草木灰水,以促进根、茎、花的发育。兰花系肉质根,不可施未经腐熟的肥料,以免烂根。
3.兰花养殖的浇水方法
对兰花浇水,要根据种类、生长情况和当地的气候而定,要做到润而不湿,干而不燥;浇水不能过多了或过少了,掌握秋不干、冬不湿的原则。冬季气温低,植株则处于休眠的状态,应控制浇水,一般可每隔5~7天浇1次水,但冬季开花的墨兰,则需要浇较多的水;
春、秋两季每隔2~3天浇1次水;夏季气温高,又是兰花生长旺盛期,平均每天浇1到2次水。浇水时要注意防止水点溅在叶片上,以免出现黑色斑点,影响观赏效果。在兰花生育期间,应经常向叶片上喷水,夏季还需向花盆周围地面上洒水,以增加空气湿度,促进兰花的生长发育。浇灌兰花的水,以雨水、雪水最好,如用自来水,应存放2~3天后使用。
4.兰花养殖的温度要求
北方盆栽兰花,应于霜降节前后气温降到5℃时移入室内,入室初期要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流通。冬季室温保持10℃左右为宜。谷雨以后搬到室外养护。兰花生长适宜温度为16~24℃,冬季室内温度一般要求比较低,白天在10~12℃,夜问5~10℃为宜,温度、湿度不能太高;夏季温度不超过30℃。
5.兰花养殖的光照要求
兰花喜阴,怕强光直射,因此春、夏、秋三季都要进行遮荫。家庭养兰花,为控制光量,最好放在设有竹帘遮荫的阳台窗台上或屋檐下,一般上午9时至下午6时前进行遮荫,早晨和下午6时后拉开帘子,使其接受散射阳光。冬季应将其移人室内可见散射光处,但也应避免阳光直射。兰花耐阴程度以墨兰最强,建兰次之,而春兰及蕙兰则耐阴性较弱。
6.兰花养殖的上盆方法
栽培兰花的环境应通风良好,空气湿润,无污染。兰盆要选择高盆.上粗下细,具有多排水孔,或盆壁设有排水孔。兰盆本身也应具有观赏价值。
由于兰花生长较慢,可每隔1~2年于花谢后换盆一次。上盆时先在盆底填入瓦粒、炉渣等约3厘米,以利排水。然后,放入一层培养土,再将兰苗放入盆中央,把根理直,让其自然舒展,填土到一半时轻提兰苗,同时摇动花盆,使土与根紧密结合,将土填距盆口2~3厘米处时,用手轻轻压实即可。栽好后浇透水放阴凉处,每天上午、下午各喷水一次,约7~10天后移到有花斑阴凉处养护。
7.兰花养殖的注意事项
(1)兰花主要分布在东南、西南地区。多野生于湿润山谷疏林下和岩边的庇荫之处,因此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喜阴湿,要求遮荫度为70%~90%,忌高温、干燥和强光。
(2)兰花栽培中应不断剪去枯黄老叶和病虫叶,以利通风。花芽出土之后,每株应留一壮花芽,其余剪去,以免消耗过多养分,影响来年开花。花谢后,应将花薹剪除。
(3)冬季要注意防寒,地生兰抗寒性强,洋兰类则要求越冬温度较高,应及早移入室内或用塑料棚防寒,以免受冻,室温最好保持在10~15℃,室内养护应注意通风。入春气候逐渐转暖,呵逐步将兰花移至庭院或阳台。
(4)家庭栽培兰花以天然雨水、溪水、井水、河水最好,如用自来水,要先用缸贮藏,经太阳暴晒除去漂白粉后使用,如长期用自来水浇花,会使栽培基质逐渐碱化。可隔一段时间施一次硫酸亚铁以增加土壤酸度,另外,用发酵的淘米水浇兰花,也可使上壤保持微酸性状态。
8.兰花养殖的繁殖方法
兰花多采用分株繁殖和组织培养繁殖,培育品种采用播种法。
(1)分株繁殖:分株在春、秋两季进行,因种类不同而异。冬、春季节开花的种类宜在秋末分株;夏、秋季节开花的种类应在早春萌芽前进行。一般每隔2~3年分株1次。分株前要减少浇水,使盆土适当干燥;分株时用手握住盆,轻轻将母株从盆内磕出,除去泥土,剪掉腐败的根叶,然后用清水洗净,放在阴处晾3~5小时,待浮水消失根发白变软略有皱缩时,再用利刀从假鳞茎中间切开,在切口处涂草木灰防腐,阴干后立即栽植。分株操作时要细心,防止碰伤叶芽和肉质根。上盆后放于阴处,待恢复生长后再转入正常管理。
(2)组培快繁:近年来,我国已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大量进行兰花生产。除繁殖兰花外,蝴蝶兰、大花蕙兰、石斛兰等洋兰的繁殖也多应用组培技术。
『叁』 家里兰花怎么养
1、浇水:给兰花浇水要根据气候而言,若是气温低的话就要控制浇水,5-7天浇一次即可;春秋季节可以2-3天浇一次;而夏季气温高的话可以一天浇1-2次;浇水不能过量也不能过少。
2、温度:最合适的温度一般是16-24℃,夏季最高不能超过30℃,冬季最低不能低于5℃,最好将它放进室内养殖,以免会将兰花冻伤,白天10-12℃为宜;若是在室内养殖就要经常开窗,要保证空气流通。
3、光照:兰花不能被强烈的阳光照射,在阳光比较强烈时要为其遮荫,也不要长时间接受光照,可以在早上或是下午让其接受散光照射,最好是将它放在屋檐或阳台上,冬季可以接受散光照射,但也要避免阳光暴晒。
4、防雨:兰花可淋小雨,但要避霉雨、阵雨或连续下雨。在梅雨季节,特别要做好防雨工作。自6月下旬至9月中旬,常有阵雨。如下雨时间短,而雨量又小,在傍晚应多浇水,使盆内热气排出,否则会使兰花损伤,甚至烂根枯死。
(3)地铺花艺扩展阅读:
中国地域辽阔,生态环境复杂,植被类型多,因而兰花资源非常丰富,全国都有分布,但从数量分布上从南到北依次递减。兰花在中国分布种类最多的是云南、四川和台湾省。
中国除了华北、东北、和西北的宁夏、青海、新疆之外,各个省区都有不同种类的兰属植物。一般来说,地生兰多生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如江苏、安徽、河南等;附生兰多生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如广东、福建、台湾等。
『肆』 如何增加农家乐的参与体验性
曾有人到日本游玩,受邀于当地一家农家乐体验田园生活,事后对其体验活动的丰富性大加赞叹。
该日本农家乐主要业务包括餐厅、采摘园、新鲜组、果酱加工、面包工坊、冰淇淋工坊、糕点工坊、体验教室和农业塾。其中,餐厅和采摘园较国内并无独特之处。新鲜组是农产品直销店,商品来自当地,大多标注了农户的姓名、联系方式甚至照片,价格实惠,很受欢迎。果酱加工、面包工坊、冰激凌工坊以及糕点工坊,可算作有自己风格的农产品加工。
最吸引人的是农场的体验和互动类旅游项目——体验教室和农业塾。农业塾实施会员制,向会员传授农艺,让会员享受耕种的快乐,类似于我国的“开心农场”。而在体验教室里,可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香肠、果酱和好看的西式糕点,还可跟农场老师学习插花和厨艺,游玩之余还能学些本领,活动极受游客欢迎。
而观之我国一些美名其曰颇有“特色”的农家乐,如浙江某农家乐,其特色休闲活动为挖竹笋、打年糕、水果采摘、攀山、赏江水,又如该地另一家农家乐,特色活动为漂流、采摘、食宿。姑且不论其到底有无特色,但就其参与体验性与日本这家农家乐相比,明显深度和广泛性有所差距,比如攀山和赏江水,这完全得益于农庄的地理条件,且如攀山、漂流等一类活动,过于“郑重其事”,限制了一部分人的参与,并不如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香肠、果酱和西式糕点来得更加便利,更具有学习性和通用性。
事实上,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农家乐体量并不小,但是可参与性内容,尤其是单位面积内的可参与内容少,且通常以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性内容为主。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心理的日趋成熟,参与性和互动性较强的旅游活动正越来越受欢迎。农家乐旅游以乡村农事文化和民俗文化为依托,开发具有乡村特色的参与性活动项目,可很好地避免与城市旅游相趋同,使游客在乡村美景中增长知识、愉悦身心,从而更加喜爱“农家乐”旅游。
农家乐体验活动集锦
1、做一天牧民或渔民
马术表演,马球比赛,浇木桶,马上篮球赛,狩猎,放牧,手工挤奶,骑骆驼,开越野车,滑沙,滩涂船速滑,挖沙蛤,打紫菜,潜水,堆沙,水上射击,摇橹接力,沙滩自行车,爬顶桅杆,船头拔河,跳伞,渔家垂钓,锦鲤喂养,龟,鳖、鳟鱼等水产品饮食,荷花全席,游泳,划龙船,戽水,踩龙骨车,采菱角,剥莲子比赛,摸鸭子,篝火烤全羊,等等。
2、冒险旅游和体育健身项目
定向越野,寻幽探险,漂流,冲浪,空中滑翔,帆伞运动,喷汽船,游泳比赛,赛马,露营,水上高尔夫,网球,溪降,穿越,溜索,打木球,练武术,骑山地自行车,滩涂滑泥,滑草,桑拿浴室,卵石健康路,香花治疗室,中草药茶厅,棋趣广场,农村传统健身器械,等等。
3、学生学习体验之旅
水果采摘,看红叶,山水写生,徒步旅游,登山,参加农事活动,滑雪,野营,农村科普长廊,电化教室,录像演播厅.开放式实验室,温室大棚,观看农作物切片的组织培养,小鸡孵化,辨别蝴蝶、飞蛾、杂草等动植物的标本,烧窑,作坊,陶艺作品展览厅,等等。
4、当一天农民
春天参与播麦、插秧、耕作、扬谷、脱粒、舂火、吊井水、点豆、种花、养鸟等;秋天采摘瓜果梨桃、种植蔬菜、喂鸡放鸭、做民间菜点、收割麦子、摘棉花、掰玉米、挖土豆等。其他可学做刺绣,学习竹编、草编工艺、农民版画,学做农家风味小吃,学包粽子,品尝水果、糯米香茶、烤地瓜、磨豆腐、车水,参与农户婚嫁迎娶,等等。
5、产品化链条体验旅游
从采摘各种农产品,到送到工厂加工装罐,直到出售等。
6、老年乐园
“学书画农家游”,请书法家、画家任教开讲座;茶文化讲座、观茶、种茶、采茶、制茶、茶道、茶膳;酒文化讲座、酿酒、品酒、酒疗、酒俗、酒艺;老知青重返农家种菜种瓜、聊天、打牌、下棋等。抚今追昔游;天然氧吧、中秋赏月诗会、重阳敬老活动,等等。
7、特色农家乐
支锅野炊,围绕篝火打歌,看花灯,农家评弹,异域风情,歌舞表演,彩绘麦田,建植物迷宫,乘坐畜力车,养殖(突出特色,避免常规品种);观看野猪、鸡打斗,野猪、野兔赛跑,钓蟹比赛,斗牛,斗羊,小猪排队站列表演;种花,赏花,花浴,花疗,花艺,种新型水果蔬菜(如美国黑树莓、台湾青枣、西番莲、佛肚竹、大红桃、台湾脆桃、食用仙人掌),等等。
8、农家美食文化
山珍野菜,野生菌宴,野花,芦荟,茉莉花炖鸡蛋,炒芭蕉花,炒酸角叶,炒甘蔗芽,甜菜汤,绿色食品,鸡、鱼、兔等的特色烹调,各地特色饮食、风味小吃,等等。
9、少儿农庄与“领养制”
踢毽子,踩高跷,滚铁球,射箭,玩弹弓,抬轿子,堆沙,荡秋千,抖空竹,摇水车,捉鱼,粘鸟,造琥珀,剪纸,刻蜡版,放鞭炮,斗蟋蟀,打乒乓球,滑梯,吊床,儿童乐园,翻腾蹦床,冲天太空舱,空中索道,富斯特滑道,以及“领养”动植物等。
10、宠物农家乐
以金鱼、热带鱼、宠物狗等为主,修鸡宅、鸭寮、鹅园、鸽官、孔雀院、小鸟天堂、猪邸、马房、牛王府、羊庄、驴舍、狗别墅、兔公馆、鼠红楼、鹿苑、猴山庄、蛇王国等。
11、岁时节令、节庆游
元宵节的观灯、跑旱船、耍龙灯、舞狮子、观焰火、拜庙等活动,中秋拜祭,春节年饭,祝寿习俗,婚庆习俗、生养习俗。蒙古族的“那达慕”,藏族的“跳神会”、跳锅庄,高山族的“丰收节”,白族的三月街、背新娘,彝族的火把节,壮族的歌圩节,等等。
12、民俗建筑、古村落、古建筑、历史文化游
四合院,天井院,云南“一颗印”与“三坊一照壁”民居,蒙古包,客家五风楼,藏族方室、碉房,彝族土掌房,傣式竹楼,苗族吊角楼,新疆地铺民居等。历朝历代遗留下来的众多古村落、古桥、祠堂、古坊、古庙、古碾、古楼、宗祠文化、民间传说、历史典故、名人胜迹、道观佛寺等。
13、农家乐主题活动
以瓜果时节为主题:如南瓜艺术节、珍奇蔬菜文化节、盆景艺术节、樱桃节等。以节日习俗为主题:如清明踏青游,白族赶海会,苗族龙船节等。
14、户外拓展训练基地
野外健身活动场,生存游戏,协作配合游戏项目,野营,自助旅游项目,天然浴场,徒步,摩托车沙漠越野,滑水,帆板,攀岩运动,丛林野战,荒岛探险,登山,沙滩排球,沙滩足球,海上冲浪,摩托艇,潜水,牵引伞,木排漂流,等等。
15、连点成线农家乐
把几家各具特色的农家乐或是几个村不同风格的农家乐组成一条旅游线路,发挥各处特长,建立大农家乐旅游概念。
体验活动设计注意事项
1、适当借力
体验活动的设计,尤其是要把旅游生活和农民生活结合在一起,加入了旅游者参与性过程的创设,是单兵作战的农家乐在资金、意识上都无法达到的。因此,需要农家乐从外界适当借力。
一是借政府的力。不只是宣传推广,还有实际的运营。成功例子有,在成都创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过程中,由政府主导的绿道建设给农家乐经营带来了很大变化。温江、郫县等地已建成的绿道将周边的农家乐连点成线,农家乐成为利用绿道进行骑行休闲人群的休息站,赢来了可观的经营利润。
二是借社会的力。借力引入资金,并借专业之力进行专业体验活动的设计。如体验活动设计中的体育休闲运动一类。农家乐在进行打造时,若与休闲运动产业经营者携手合作、共同经营,一来可以不必担心体验项目的服务与管理,可以明显优化经营环境;二来,农家乐能够学习到相关技术和管理知识,并将此内化为自身的经营素质,提升农家乐品质,甚至可以直接引入部分资金。
2、配套安全
安全的保障系统在农家乐体验参与活动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指导救助系统。参与农家乐体验活动虽然没有野外探险、极限挑战等活动那么惊险刺激,但不少项目还是有着不确定的危险性,如踩高跷摔下导致不慎骨折和扭伤;收割农作物时划破手脚;池塘摸鱼时被割伤、刺伤等。这些极容易碰到的安全事故,要求富有经验的老农或专业人士进行现场指导或进行短暂培训。在意外不慎发生的情况下,还应配备包扎、药品等治疗包,严重情况下,还应有紧急救助程序。二是专业保险系统。指导救助系统只是解决体验活动事前、事中的指导和简单救治问题,涉及较重伤害问题的根本性解决,就得靠保险系统的开启,这是农家乐体验活动进行的保险链和保护伞。依此,要加强培训,使经营人员学到体验活动的理念、知识和技能。
3、不拘古旧
有人说,中国文化中最有情韵、最本质的东西保留在农村,都市人对于农家乐的追寻,有着寻找故园的内在渴望,丢掉了最富情趣的“土”,再全,久了,农家乐便会失去对城里人的吸引力。因此,在体验活动中,我们多在提倡一个“土”字,要求传统、原始,回到农耕时代的生产情景。这确实是发展农家乐必须遵循的一个方面,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考虑到我国大多都市人“脱农”时间并不长,许多人过年要回的老家甚至就处在农村。因此,体验活动的设计可以因时而异,不拘泥于传统,以更加丰富的体验内容和形式来增强观光体验的乐趣。如手工制作薰衣草香皂、手工提取精油,以及像上文中日本农家乐中的亲手制作香肠、果酱和好看的西式糕点,学习插花和厨艺等。体验内容不必为了“土”而“土”,而是可以结合游客体验需要进行设计。总归来讲,体验的关键还是在于主题的设计,完整的体验产品才是游客所需要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