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枕黄粱再现花卉
❶ 毛泽东在长征的诗词
毛泽东长征诗词作品,有《十六字令三首》《忆秦娥·娄山关》《念奴娇·昆仑》《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沁园春·雪》。
1、《沁园春·雪》近代: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释义:
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远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
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2、《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 近代:毛泽东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释义:
吴起镇山险路长沟深,中央红军骑马奔驰杀敌。有谁敢在红军中骑白马持长刀,只有我彭德怀大将军。
3、《清平乐·六盘山》近代: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释义:
长空高阔白云清朗,南飞的大雁已望着飞到了天边。不登临目的地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里的路途。六盘山上高峰挺拔,烈烈的西风吹卷着红旗。现在革命的武装正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哪一天才能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4、《七律·长征》近代: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释义: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5、《念奴娇·昆仑》近代:毛泽东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释义:
破空而出了,莽莽昆仑山,你已看遍人世间的春秋风云。
你雪山般的身躯飞舞起千百万冰棱,满天被你搅得寒入骨髓。
夏天你的冰雪在溶化,江河纵横流淌,有些人或许葬于鱼腹。
你的千年功过是非,究竟何人曾予以评说?
今天我要来谈一谈昆仑:不要你如此高峻,也不要你这么多的雪花。
怎样才能背靠青天抽出宝剑,把你斩为三片呢?
一片送给欧洲,一片赠予美洲,一片留在东方。
在这和平世界里,整个地球将像这样感受到热烈与凉爽。
6、《忆秦娥·娄山关》近代: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释义:
西风正壮烈地吹送,大雁鸣霜、晓月当空。
晓月当空,嗒嗒的马蹄令人心碎,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
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
❷ 毛泽东的词:《卜算子.咏梅》的历史背景
卜算子·咏梅》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是比较复杂的,1961年12月,毛泽东在广州筹划即将召开的中共中央扩大会议,闲暇时,他读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词,受到启发,联系国际政治斗争风云,“反其义而用之”,创作出这首词。郭沫若说:“主席的词写成于1961年11月,当时是美帝国主义和他的伙伴们进行反华大合唱最嚣张的时候,主席写出了这首词鼓励大家,首先是在党内传阅的,意思是希望党员同志们要擎得住,首先成为毫不动摇、毫不怕寒冷的梅花,为中国人民做出好榜样。斗争了两年多,情况好转了,冰雪的威严减弱了,主席的词才公布了出来。不用说还是希望我们继续奋斗,使冰雪彻底解冻,使山花遍地烂漫,使地上永远都是春天。”郭沫若的这段话,把毛泽东写这首词的目的已经讲的一清二楚。但是,这个背景对于没有多少历史知识的学生来说,的确是难以理解的,即使老师将这段历史详尽地做介绍,学生还是难以把梅花和这么复杂的政治背景相联系。我认为,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阅读这首词,完全可以绕开这个背景,孩子们如果能通过阅读,理解梅花那种不畏严寒、傲立风雪的品格,我认为就已经达到阅读的目的了。倘若学生感兴趣,可以鼓励他们自己去查阅这首词写作的相关背景资料,自己去理解、领悟作者写这首词的真正用意。当然,这就是更高层次的要求了。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词发表的时候,前面有这样一句话:“读陆游咏梅词,反其义而用之。”在毛泽东手书的陆游《卜算子·咏梅》词之后,附了这么一句话:“伤北伐不成而作”。写一首词,应该是有感而发的,毛泽东在读了陆游的词之后,就是反陆游原词的消极悲观,格调低沉,而为积极乐观,充满希望和信心,敢于斗争,正视胜利;反陆游原词的孤芳自赏,自命清高,而为谦逊虚心,不计名利,完全彻底为人民、为革命的精神,从而塑造出全新的梅花形象。在教学时,如果一开始就将这些对学生作详细的介绍,那么学生在阅读毛泽东的词作时,就容易造成对于词作理解的混淆。我在学生读懂了毛泽东的词之后,课堂交流自己搜集的“梅花的学习”资料时,根据学生介绍搜集的陆游词,随机进行引导,简单地介绍给学生,毛泽东写的这首词是读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有感而发的,这样顺水推舟,不致本末倒置。如果过分强调了陆游的原词,并且过分强调毛泽东这首词的政治背景,都会影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也很容易牵制了学生自己对这首词的独特的理解和感悟。
相同点(1)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2)都表现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3)都赞颂了梅花的高洁的品格。(4)都以梅花自比。不同点(1)梅花的形象不同陆 游:寂寞凄凉、饱受摧残, 象征 屡受排挤的主战派。毛泽东:傲寒俊俏、积极乐观。 象征革命者的坚贞不屈 斗争的精神。(2)感情基调不同陆 游:低沉孤高。毛泽东:积极乐观,充满信心比较
这是毛泽东写于1961年12月的一首词。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上的反华势力也十分猖獗。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首词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