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花卉史

花卉史

发布时间: 2024-04-09 17:54:58

A. 先秦及汉时期有关花卉部分的著作及诗文主要内容名册作者年代有哪些

中国花卉文化的历史大抄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先秦——中国花卉文化的始发期。河南庙底沟桥石器时代陶器上出现的五瓣花朵纹饰,《诗经》中的花卉信息以及《楚辞》“香草美人”的系统话语,反映出我国先民对植物花朵的关注和喜爱,展示了我国花卉观赏文化源头的绵远与活泼。
但这一时期对花卉的观赏尚属自发的、分散的,甚至是偶然的,远未进入普通自觉的阶段。远古先民以狩猎生活为主,舞蹈模仿动物,各类纹饰多以动物为题材,很少顾及植物。商周时期,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植物的实用价值,《庄子》说“杜可食”,《离騒》言“餐秋菊”,《诗经》咏“参差荇菜,在若采之”,都是着眼于食用。对植物长势旺盛之美的特别青睐,是《诗经》中的普遍现象,这透露出一种物质利益的审美心态。《楚辞》常说到“兰”,也是佩兰、泽兰之类药用、香用植物。这是一个植物实用意义仍占绝对地位的时期,可称其为花卉植物的“物质实用时代”。

B. 牡丹的催花是怎样发展的

在我国,牡丹春节催花历史悠久。据史籍记载,牡丹的观赏栽培史大约为1500余年,此后大约300年,就出现了用土窑催出的牡丹花。自牡丹春节催花出现之日起,冬日盛开的牡丹花就为人们所喜爱。

1.牡丹春节催花始于唐,成熟于宋:牡丹春节催花源于我国,最早的记载见于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一书,其中有:“常有不时之花,然皆藏土窑中,四周以火逼之,故隆冬时即有牡丹花。”所以,可以认为牡丹春节催花始于唐代,距今约有1200多年的历史,可谓是世界上最早的花卉促成栽培技术之一。到了北宋,牡丹春节催花技术已较完善,宋人周密在所著《齐东野语》中写道:“马塍(在今浙江杭州)艺花如艺粟,槖駞之技名天下。非时之品,真足以侔造化,通仙灵。凡花之早放名曰堂花,其法:以纸饰密室,凿地作坎,缏竹置花其上,粪土以牛溲硫磺,尽培溉之法。然后置沸汤于坎中,少候汤气熏蒸,则扇之以微风,盎然胜春融淑之气,经宿则花放矣。”“此虽揠而助长,然必适其寒温之性,而后能尽其妙耳。”可见,牡丹春节催花技术在宋代时已初步成熟。

2.明、清及民国时的催花牡丹:唐、宋之后以明、清两代最盛,北京草桥和山东曹州(今菏泽)最有名。明《帝京景物略》(1635年)载:右安门外南十里草桥,“惟冬花支尽三季之种,坯土窑藏之,蕴火炕晅之,十月中旬,牡丹已进御矣!”《燕京岁时记》载:“京师腊月即卖牡丹。”余鹏年在《曹州牡丹谱附则》中记载:“今曹州花,可以火烘开者三种:曰胡氏红、曰何白、曰紫衣冠群。”明末清初西湖花隐翁陈淏子在所著《花镜》一书中,在熏花一部分,仍引用宋代周密的话,故知,清代的牡丹熏花,仍袭用唐宋之法,主要是提高温度与湿度,注重施肥与通风等。

明清以来,牡丹栽培中心移至山东曹州,曹州花农每年将牡丹苗运往广州,利用当地的温暖条件露天催花,至春节前夕开花出售。因为广州人有个习俗,每逢春节,家家总要摆上几盆花,而曹州牡丹被奉为上品,象征着富贵吉祥、平安如意。所以,至广州催花卖牡丹成为曹州花农的生财之道,在曹州当地称为“下广”(第一次“下广”的时间和人物已无从考证)。花农下广最早全是水路,由黄河出渤海,经黄海、东海、南海至广州。后来有了火车,就水陆兼行,由黄河至济南搭火车,南至上海,再从上海坐轮船至广州。路上的艰难困苦,是可以想见的。起初,牡丹外运根部带着土坨子,后来经验多了,不带土照常开花。这样,减少了外运的劳动强度,扩大了销售量。最盛时,在广州催花达5万盆之多。以赵楼为中心,西至刘庄,东至孔楼,南至岳楼,北至黄罡,方圆数千米,每年秋后许多人都下广催花。翌年春,花农们带着从广州卖得的钱财,“厚值以归”。

进入民国以后,牡丹下广催花一度仍持兴盛态势。民国初期,每年下广催花的植株数量达7万至8万株。然而好景不长,随着自然灾害的加剧与社会局势的动荡,催花牡丹也随之衰落。

3.20世纪70年代后牡丹春节催花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无论是下广催花还是牡丹温室催花,都近于停滞。偶有出现,数量也极少,质量也较差。70年代后,随着国家形势的好转,牡丹春节催花逐渐发展起来,并呈迅猛发展态势。

C. 花卉发展历史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人工栽培花卉最早的国家。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在这美丽土地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素有“植物王国”之称。我国人民勤劳智慧、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中,对花卉的栽培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培育了许多优良的花卉品种。其中一些名贵的品种,早就驰名中外。在我国,花卉究竟在何时开始由人工栽培,一时还难于;考证清楚。但是可以肯定,远在文字出现之前,就已经有了植物的种植。而花卉植物从野生逐渐变为人工培植,最早大概是出于食用和医疗的需要。因此,历史上早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在历代医书中记载的药用植物,有不少就是现在裁培的花卉。


把花卉作为观赏植物,我国也有几千年的历史。据记载,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纪的殷商时代,就已开始了;“林木之留”的营造。到了以后各朝代,更是大规模地修建王苑、园林,收集奇花异草,扩充自然景色,从而在客观上,把园林建筑及花卉栽培的艺术不断推向新的高潮。在我国古老的《诗经》、《山海经》、《尚书》等名著中,对花卉就已有了生动的描述。据《西京杂记》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梅花品种就有几十种之多。到了唐代,诗文中就有了“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的描写。说明当时就已经有了花市,有了以花谋生的人。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花卉和人们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宋朝苏东坡有过这样的名句:“花落花开不间断,春去秋来不相关”;明时郑板桥也写道:“春兰去了夏兰开,几回拔去几回栽”。说明当时人们栽花已很普遍。同时,种花谋生的人也越来越多。据清朝诗人屈大钧《广东新语》中记载,当时仅广东一带,就已有相当数量的花农。即所谓“珠浦之人,以珠为饭;花田之人,以花作衣”。在道光年间,黄子高在一首诗中写道:“悔不庄头村内住,一生衣食素馨花”。说明当时一个花农的收入,竟高于其他的农户。


在唐宋期间,花卉栽培技术也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当时已经有了栽培花的专著,对花卉植物的生态、习性、土壤等,都作了详细的研究。我国宋朝的著作中曾有“近时都下菊花至多,人皆以他草接成”的记载。可见,在近一千年以i前,我国人民就已掌握了植物的生育规律,并用人工嫁接的方法来促进花卉的形态变异。我们的祖先在这方面的成就和贡献,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自豪。自古以来,人们和花就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它在人们的精神文化及物质生活中,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浏览那浩如烟海的文化艺术宝库,从唐诗宋词,到元曲名画,以花为题者不计其数。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写花、画画、咏花、种花,花成为文人笔下最广泛的题材。人们给花寄以最深刻的寓意,用花来描绘人间的悲欢离合,以花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我国著名女诗人李清照“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等名句曾赢得了不少后世人的同情泪;陆游的“驿外断桥边,寂莫开无主。冷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也刻画了穷生潦倒、怀才不遇的形象,发泄了他对当时腐败政治的愤滋。


陶潜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不畏权贵、不入俗流的高尚情操。我国古代著名的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更是以“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豪迈诗句,表现了对腐朽封建王朝的蔑视,并激发广大群众推翻反动统治,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热情。这种种比喻,生动而贴切、自然而形象、深刻而含蓄,使人既怜惜花,又同情人,而如果用其他任何形式的东西来比喻,恐怕都难以达到如此感人的艺术效果。

历史上不少有骨气的画家,也曾借花来表达自己的抱负和思想感情。相传宋朝画家郑思肖,擅长画兰,也很有名气。后来南宋灭亡了,元朝统治者慕其名气,要他画兰,被他断然拒绝。后来,他所画的兰花都是露出兰根的。原先别人不解其意,以后才领会到他的用心,这是对亡国的愤慨。国土尚无,兰根岂能着地?!画家用花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主义思想,受到后人的敬仰。


鲜花叙情,也常常是现代人们用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在丙辰年的清明节,人们用鲜花来悼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那诗海、花山、泪雨、人流的广场,其中有一束鲜花下,曾写着这样的一段诗句:“花儿虽小自家栽,清明时节含泪来;一束鲜花全家心,总理在人民心中活万代。”鲜花一束,廖廖几语,道出了人民发自内心的深切怀念。可见,长期以来,花卉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其作用远远超越药用和欣赏的范围。它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生物资源之一,而且也是祖先留给我们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

D. 我国古代花卉园艺起源于什么时候

花卉泛指一切可供观赏的植物。包括它的花、果、叶、茎、根等。通常以花朵为主要观赏对象。从一般意义上讲,花卉也是代表一切草木之花。

我国古代花卉园艺起源很早,先秦时期已经出现了具有观赏价值的人工园林。我国的花卉资源丰富,经过长时间的引种和国内外交流,积累了很多花卉园艺经验。

我国的独立的花卉园艺是从混合的园囿中分化出来的。殷商甲骨文中已有“园”、“圃”、“囿”等字。商周时期的园圃是栽培果蔬的场所,所栽果木如梅、桃等也兼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当时的囿和苑都是人工圈定的园林,有垣称囿,无垣为苑。

汉代,汉武帝利用旧时秦的上林苑,加以增广,“周袤数百里”,南北各方竞献名果异树,移植其中,多达2000余种,有名称记载的约100种,建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的植物园,在我国花卉栽培史上有较大影响。

汉代已经有了盆栽花技术。考古工作者从河北望都一号东汉墓中发现墓室内壁有盆栽花的壁画,表明盆栽花至迟在东汉时已流行。

从花卉本身的演变看,许多花卉原先本是食用、药用的植物,人们喜爱其花朵,遂逐渐转变成专供观赏的花卉。或者食用、药用兼顾,如白菊花、芍药、荷花等。但是,更多的是发展成为专门的观赏花卉,如我国独特的牡丹、兰花、菊、腊梅、月季、茶花等,它们是花卉的主流。

E. 菊花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主要分成哪几个阶段

根据经典的记载,中国栽培菊花历史已有3000多年。最早的记载见之于《周官》、《埠雅》。《礼记·月令篇》:“季秋之月,鞠有黄华”,说明菊花是秋月开花,当时都是野生种,花是黄色的。从周朝至春秋战国时代的《诗经》和屈原的《离骚》中都有菊花的记载。《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说明菊花与中华民族的文化,早就结下不解之缘,在秦朝的首都咸阳,曾出现过菊花展销的盛大市场,可见当时栽培菊花之盛了。
汉朝《神农本草经》记载:“菊花久服能轻身延年”。《西京杂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当时帝宫后妃皆称之为“长寿酒”,把它当作滋补药品,相互馈赠。这种习俗一直流行到三国时代。“蜀人多种菊,以苗可入莱,花可入药,园圃悉植之,郊野火采野菊供药肆”。从这些记载看来,中国栽培菊花最初是以食用和药用为目的的。
晋朝陶渊明(355-417年)爱菊成癖,曾广为为流传。他写过不少咏菊诗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菊有佳色,更露摄其英”等名句,至今仍烩炙人口。当时上大夫慕其高风亮节,亦多种菊自赏,并夸赞菊花是“芳熏百草,色艳群英”。
南北朝的陶弘景(452-536年)将菊花分为“真菊”和“苦薏”两种。茎紫、气香而味甘,叶可作羹食者为真菊;青紫而大,作蒿艾气,味苦不堪食者名苦薏,非真菊也。这对菊花的认识又进了一步。
唐朝(618-907年)菊花的栽培已很普遍,栽培技术也进一步提高,采用嫁接法繁殖菊花;并且出现了紫色和白色的品种。如李商隐诗:“暗暗淡淡紫,融融冶治黄”。白居易诗:“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等就是明证。这时,菊花从中国传到日本,得到日本人民的赞赏。之后他们将菊花与日本若干野菊进行杂交,而形成了日本栽培菊系统。
宋朝栽培菊花更盛,随着培养及选择技术的提高,菊花品种也大量增加,这是从药用而转为园林观赏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的菊谱,对所栽的品种即以花色归类,并对花形也有较详细的记载。刘蒙的《菊谱》(1104年)是最早记载观赏菊花的一本专著,记有菊花品种26个。范成大菊谱(1018)记载有35个品种,其中的“合蝉”、“红二色”是管瓣出现的最早记载。其后,花色又出现了绿色的“绿芙蓉”和黑色的“墨菊”。在栽培上对菊花的整形摘心、养护管理和利用种子繁殖获得新品种等都有了进一步的经验。《致富广集五记》记载:“临安园子,每至重九,各出奇花比胜,谓之开菊会”。《杭州府志》中记载:“临安有花市,菊花时制为花塔”。可见南宋时的首都临安有了花市、花会。流传至今的菊花会是在南宋时杭州开始的。宋未史铸的《百菊集谱》记载有131个菊花品种。
明朝栽菊技术又进一步提高,菊花品种又有所增加,菊谱也多了起来。如黄省曾、马伯州、周履臣、高濂、乐休园等人都著,有《菊话》。在黄省曾的《菊谱》中记载了220个菊花品种。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80年)和王象晋的《群芳谱》(1630年)对菊花都有较多记载。《群芳谱》对菊花品种作了综合性研究,记有黄色92个品种,白色73个品种,紫色32个品种,红色35个品种,粉红22个品种,异品17个品种,共6类、271个品种;至少有16种花型。
清朝的菊花专著更多,有陈昊子《花镜》、刘灏《广群芳谱》、许兆熊《东篱中正》、陆延灿《艺菊志》、闽延楷《养菊法》、徐京《艺菊简易》、颜禄《艺菊须知》、计楠《菊说》、陈谋善《艺菊琐言》、吴仪一《徐园秋花谱》等等。《花镜》一书记载当时菊花有黄色的54种,白色的32种,红色的41种,紫色27种,共计154个品种。计楠的《菊说》载有菊花品种233个,其中新培育的品种有100多个,并提出了菊花育种的方法。清朝菊花品种日益增多,在乾隆年间还有人向清帝献各色奇菊,乾隆曾召集当时花卉画家邹一注进宫作画,并装订成册。在文人中画菊题诗,也蔚然成风。中国菊花传入欧洲,约在明未清初开始,1688年荷兰商人从中国引种菊花到欧洲栽培,1689年荷兰作家白里尼曾有《伟大的东方名花——菊花》一书。18世纪中叶,法国路易·比尔塔又将中国的大花菊花品种带到法国。19世纪英国植物学家福穷(Fortune)曾先后在中国浙江省舟山群岛和日本引入菊种,并进行杂交育种,而形成英国菊花各色类型。不久,又由英国传至美国。从此,这一名花遍植于世界各地。中国的栽培菊花也就成为今天西洋菊花的重要亲本。
民国以来,菊花品种大批失散,已无正式文献可查。解放后,随着园艺事业的发展,菊花也经历了曲折历程而日益发展壮大。菊花的栽培历史,是中国花卉园艺发展的一部分。近年来,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高栽培技术,采用杂交育种、辐射诱变、组织培养等新技术,不仅提高了菊花的生产质量,并使品种数量剧增,据不完全统计已经达7000个品种以上。大立菊一株可开花5000朵以上,案头菊、盆景菊的发展。

F. 牡丹花历史故事

一、牡丹花的历史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花的民族。

我们的古代祖先爱花、护花、种花的历史,几乎和他们生息繁衍、发展壮大的历史一样深厚、悠久。先民们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的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原始牡丹群落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

在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把牡丹赠给恋人表达爱情的描述。我国人工栽培牡丹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约开始于公元五世纪的南北朝时代,距现在已有1400多年。

牡丹花朵硕大丰满,鲜艳夺目,品种繁多,芳香浓郁,自古以来,被公认是“花中之王”,雄居于群芳之首。 历史上武则天贬牡丹的传说,故事是虚构的,不过武则天写牡丹诗是真的,这首诗题为《腊月宣诏幸上苑》,此诗收录在《全唐诗》中,。

但这首诗写于公元691年,是武则天当上皇帝的第二年,当时她不是在长安久住,而是住在洛阳,不可能把牡丹从长安贬到洛阳。 历史记载武则天非常喜欢牡丹,史书《牡丹赋》中记载“天后之乡,西河也,精舍下有牡丹,其花特异,天后上苑只有缺,因命人移栽焉。”

唐朝真正把洛阳牡丹栽培的是李隆基(唐玄宗)。到武则天时洛阳牡丹开始兴盛,因为隋代有牡丹,因隋末战乱已经将牡丹毁之殆尽,唐朝初年政治中心在长安,武则天建周称帝后并建都洛阳,牡丹进一步的兴盛,所以武则天烧牡丹也是不可能的。

唐代,洛阳的宫廷寺院、富豪宅第和民间,栽培、观赏牡丹已十分普遍。洛阳人爱花,家家移植牡丹也是牡丹繁盛的原因,这也是洛阳以盛产名贵牡丹的原因。

白居易在《买花》这首诗中,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洛阳人对牡丹的狂热迷恋:“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到了北宋年间,洛阳种植牡丹规模空前,栽培技术也更加系统完善,出现了许多名贵品种,我们今天看到的华丽高贵的“姚黄”、丰满鲜艳的“魏紫”、灿若朝霞的“洛阳红”、冰清玉洁的“玉千叶”等等,都是八百多年前就培育成功的牡丹名品。 宋代的文人墨客还撰写了一批有关牡丹的重要理论专著,如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周师厚的《洛阳花木记》、张响的《牡丹花谱》、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等等。

这些著作详细论述了洛阳牡丹的历史渊源、栽培技术、名贵品种和牡丹园圃兴盛以及世人欣赏牡丹留连忘返的情景。所以史书记载“洛阳牡丹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

1959年秋天,周恩来总理视察洛阳时说:“牡丹是我国的国花,她雍容华贵,富丽堂皇,是我们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 周总理的话确立了牡丹在华夏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开辟了牡丹发展史的新纪元。

洛阳人民遵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迅速扩大牡丹种植面积,新建洛阳牡丹园、洛阳牡丹宫和千亩牡丹基因库,并在王城公园、牡丹公园、西苑、南关花园等处开辟了牡丹观赏区。每年3月底4月初春风浩荡、牡丹花开的时候,洛阳城数十里长街万人空巷,看花人摩肩接踵,笑语欢歌阵阵。

万紫千红的花光、如醉如痴的人流,汇成欢乐的海洋,使古城春色更添诗情画意。洛阳牡丹的栽培技术也是越来越先进,外地人不论什么季节来洛阳都可以欣赏到牡丹花芳姿。

洛阳牡丹的栽培技术也使中国牡丹人工培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的牡丹蜚声世界,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还以中国牡丹的人工栽培创造新品种为例,作为“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学说”的论证材料。

世界各国人民也非常珍爱牡丹,在八世纪,中国牡丹传入日本,1330年传入法国,1656年传入荷兰,1820年进入美国,至今已有20多个国家栽培中国牡丹。牡丹与中国文化密不可分。

【牡丹赋】曰:“其品种繁多,其花色奇丽。或于山坡堤上,或于自家园中,或于栗棣坊里;洛阳牡丹,天香独步,国色无双;冠以万花之首,堪称百花之烂则王;驰名于四海,蚂腊享誉于中外。”

今天洛阳已经成功的举办了26届牡丹花会.牡丹花带来的经济效益逐年递增.洛阳的牡丹也是与中外交流的纽带,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桥梁.。

二、牡丹的传说故事39字

牡丹传说 是河南洛阳的汉族民间传说之一。

自从洛阳牡丹驰名全国以后,有关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和趣闻也相继现。申报的遗产类别属民间文学。

牡丹,又名“焦骨牡丹”,这个名字的由来与武则天有关。唐时,一个冰封大地的寒冷天气,武则天到后苑游玩,只见天寒地冻,闷历滑百花雕谢,万物萧条,心里十分懊恼:若一夜之间,百花齐放,该多好,以我堂堂武则天之威,想那百花岂敢违旨想到这,她面对百花下诏令道:“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催”。

武则天诏令一出,百花仙子惊慌失措,聚集一堂商量对策。有的说:“这寒冬腊月要我们开花,不合时令,怎办到?有的说:“武后的圣旨怎么违背呢?不然,一定会落个悲惨的下场;”众花仙默然,她们都目睹过武则天“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种种行为,怎么办呢?第二天,一场大雪纷纷扬扬从天而降,尽管狂风呼啸,滴水成冰,但众花仙还是不敢违命。

只见后苑中,五颜六色的花朵真的顶风冒雪,绽开了花蕊。武则天目睹此情此景,高兴极了,突然,一片荒凉的花圃映入眼帘,武则天的脸一下子沉了下来“这是什么花?怎敢违背朕的圣旨?”大家一看,原来全是牡丹花。

武则天闻听大怒:“马上把这些胆大包天的牡丹逐出京城,贬到洛阳去:”谁知,这些牡丹到洛阳,随便埋入土中,马上就长出绿叶,开出花朵娇艳无比。武则天闻讯,气急败坏,派人即刻赶赴洛阳,要一把将牡丹花全部烧死。

无情的大火映红了天空,棵棵牡丹在大火中痛苦地挣扎, *** ,然而,人们却惊奇发现,牡丹虽枝干已焦黑,但那盛开的花朵却更加夺目。牡丹花就这样获得了“焦骨牡丹”的称号,牡丹仙子也以其凛然正气,被众花仙拥戴为“百花之王”。

从此以后,牡丹就在洛阳生根开花,名甲天下。徐书信诗《牡丹传说》:“逐出西京贬洛阳,心高丽质压群芳。

铲根焦骨荒唐事,引惹诗人说武皇。

三、中国十大名花牡丹的历史故事

一年腊月天,武则天同太平公主在暖阁饮酒赏雪,忽觉阵阵清香扑鼻,原来梅花开了。武则天高兴,吩咐到群芳圃、上林苑赏花。可到群芳圃,除腊梅、水仙、天竺、迎春之外,尽是一派枯枝,要去上林苑,却有小太监奏知,与群芳圃相同。于是武则天写下一首绝句:明朝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写毕让太监拿去上林苑张挂以报知花神。次晨,果然两处百花齐放。武则天大喜,并一一赏花。武则天素爱牡丹,平日尤加爱护,今日惟独牡丹无花。武则天大怒,遂吩咐将牡丹连根拔起,即刻烧毁,又下旨将4000株牡丹贬去洛阳。自此,天下牡丹惟洛阳最盛。

四、牡丹花的历史

1、牡丹原产于中国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诸省山间或丘岭中,人们发现了它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而变野生为家养。

2、牡丹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则始于南北朝。

3、隋代,牡丹的栽培数量和范围开始逐渐扩大,当时的皇家园林和达官显贵的花园中已开始引种栽培牡丹,并初步形成集中观赏的场面。

4、唐朝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唐都长安的牡丹在引种洛阳牡丹的基础上,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当时已出现了种植牡丹的花师。

5、作为唐代东京的洛阳,从初唐到五代十国的后唐,牡丹种植业都在不断的发展,其规模不亚于西京长安。

6、宋代,牡丹栽培中心由长安移至洛阳,栽培技术更加系统、完善,对牡丹的研究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了一批理论专著。这其中有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周师厚的《洛阳牡丹记》、《洛阳花木记》;张峋的《洛阳花谱》等等。

7、北宋时,洛阳牡丹的规模是空前的。当时洛阳人不单爱花,种花,更善于培育新品种,牡丹“不接则不佳“,他们用嫁接方法固定芽变及优良品种,这就是北宋时最突出的贡献。

8、清代熏花已十分普及。

9、1949年共和国成立后,牡丹种植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尤其在改革开放以来,各地牡丹的栽培数量不断增加,栽培技术水平逐年提高。洛阳、菏泽等地先后成立了牡丹专业的科研机构——牡丹研究所。

(6)花卉史扩展阅读:

牡丹花形态特征:

牡丹是落叶灌木。茎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偶尔近枝顶的叶为3小叶;顶生小叶宽卵形,长7-8厘米,宽5.5-7厘米,3裂至中部,裂片不裂或2-3浅裂,表面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有时具白粉,沿叶脉疏生短柔毛或近无毛,小叶柄长1.2-3厘米。

侧生小叶狭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4.5-6.5厘米,宽2.5-4厘米,不等2裂至3浅裂或不裂,近无柄;叶柄长5-11厘米,和叶轴均无毛。

花单生枝顶,直径10-17厘米;花梗长4-6厘米;苞片5,长椭圆形,大小不等;萼片5,绿色,宽卵形,大小不等;花瓣5,或为重瓣,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至白色,通常变异很大,倒卵形,长5-8厘米,宽4.2-6厘米。

顶端呈不规则的波状;雄蕊长1-1.7厘米,花丝紫红色、粉红色,上部白色,长约1.3厘米,花药长圆形,长4毫米;花盘革质,杯状,紫红色,顶端有数个锐齿或裂片,完全包住心皮,在心皮成熟时开裂;心皮5,稀更多,密生柔毛。蓇葖长圆形,密生黄褐色硬毛。花期5月;果期6月。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牡丹花

五、中国十大名花牡丹的历史故事

一年腊月天,武则天同太平公主在暖阁饮酒赏雪,忽觉阵阵清香扑鼻,原来梅花开了。

武则天高兴,吩咐到群芳圃、上林苑赏花。可到群芳圃,除腊梅、水仙、天竺、迎春之外,尽是一派枯枝,要去上林苑,却有小太监奏知,与群芳圃相同。

于是武则天写下一首绝句:明朝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写毕让太监拿去上林苑张挂以报知花神。次晨,果然两处百花齐放。

武则天大喜,并一一赏花。武则天素爱牡丹,平日尤加爱护,今日惟独牡丹无花。

武则天大怒,遂吩咐将牡丹连根拔起,即刻烧毁,又下旨将4000株牡丹贬去洛阳。自此,天下牡丹惟洛阳最盛。

六、牡丹花的传说

“金黄牡丹”的传说

在云南省大理的洱海边,有座点苍山。在这深山之中,生长着一种世界着名的金黄牡丹,色如黄金,形似元宝,非常惹人喜欢。据当地的白族兄弟讲,它是由金子变成的。

元朝末年,山中常闹土匪。一位当地的白族老汉以卖柴为生,一天进山砍柴遭土匪绑架,并限其家人三日之内,带上黄金百两,进山来赎。

老汉家中只有一个相依为命的独生女阿青,她闻讯后十分伤心,家中贫寒如洗,哪有金银?异常聪颖的她转念一想,有了主意。

第三天,她只身带了一袋染了金色的石块和一把利剑上山。她把金色的石块抛在地上,地匪们蜂拥来抢,她乘机一剑杀了土匪头目,其余人顿作鸟兽散。阿青救出了父亲。后来,就在她抛“金“之地,长出了金黄牡丹。

拓展资料:

牡丹(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灌木。

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在栽培类型中,主要根据花的颜色,可分成上百个品种。”牡丹品种繁多,色泽亦多,以黄、绿、肉红、深红、银红为上品,尤其黄、绿为贵。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唐代刘禹锡有诗曰:“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在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当作中国的国花。1985年5月牡丹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二。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在中国栽培甚广,并早已引种世界各地。牡丹花被拥戴为花中之王,有关文化和绘画作品很丰富。

七、银屏牡丹的历史传说

据说,花开五朵则五谷丰登,花开四朵则四时吉泰。

花开得早,朵数少,必有旱灾;花开得迟,朵数多,必有涝灾。这些年来通过观察,牡丹花开的情况对气候变化的验证确令人信服。

中国发大水的一九九一年,花开得朵数多,而且花期从四月十五日一直持续到五月五日。这可能是因为牡丹根须扎入岩石深处,将大水之年,地下水气旺盛,花多期长;将干旱之年,地下水气不足,花少期短。

从一九九七年开始,每年花都开得特别早,朵数多,同时凋得也快,而且花盘变小。2006年竟达十四朵,在四月初就已提前开放(4月7日左右),违背了谷雨时节花争妍的规律,这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1976年,银屏牡丹花含苞未放,这是县志上有记载,那多难的一年,牡丹花也在致哀。 。

八、有关牡丹的传说

牡丹,又名“焦骨牡丹”,这个名字的由来与武则天有关。

唐时,一个冰封大地的寒冷天气,武则天到后苑游玩,只见天寒地冻,百花雕谢,万物萧条,心里十分懊恼:若一夜之间,百花齐放,该多好,以我堂堂武则天之威,想那百花岂敢违旨想到这,她面对百花下诏令道:“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催”。 武则天诏令一出,百花仙子惊慌失措,聚集一堂商量对策。

有的说:“这寒冬腊月要我们开花,不合时令,怎办到?有的说:“武后的圣旨怎么违背呢?不然,一定会落个悲惨的下场;”众花仙默然,她们都目睹过武则天“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种种行为,怎么办呢?第二天,一场大雪纷纷扬扬从天而降,尽管狂风呼啸,滴水成冰,但众花仙还是不敢违命。只见后苑中,五颜六色的花朵真的顶风冒雪,绽开了花蕊。

武则天目睹此情此景,高兴极了,突然,一片荒凉的花圃映入眼帘,武则天的脸一下子沉了下来“这是什么花?怎敢违背朕的圣旨?”大家一看,原来全是牡丹花。武则天闻听大怒:“马上把这些胆大包天的牡丹逐出京城,贬到洛阳去:”谁知,这些牡丹到洛阳,随便埋入土中,马上就长出绿叶,开出花朵娇艳无比。

武则天闻讯,气急败坏,派人即刻赶赴洛阳,要一把将牡丹花全部烧死。无情的大火映红了天空,棵棵牡丹在大火中痛苦地挣扎, *** ,然而,人们却惊奇发现,牡丹虽枝干已焦黑,但那盛开的花朵却更加夺目。

牡丹花就这样获得了“焦骨牡丹”的称号,牡丹仙子也以其凛然正气,被众花仙拥戴为“百花之王”。从此以后,牡丹就在洛阳生根开花,名甲天下。

徐书信诗《牡丹传说》:“逐出西京贬洛阳,心高丽质压群芳。铲根焦骨荒唐事,引惹诗人说武皇。”

牡丹,别名木芍药、洛阳花、谷雨花、鹿韭等。属毛莨科多年生落叶灌木。

我国以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在石壁乡三合村村东,原佛庙的遗址处,长着一簇五尺多高的白牡丹,当地群众称之为“神牡丹”。

据考证,这株白牡丹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单株野生牡丹。在古《岳阳县志》中有这样记载:“三合佛庙中有白牡丹一株,花叶重复,瓣白如玉,中含金蕊,花开时香飘数里。”

据本村八旬老人们回忆,从他们记事起,每当花开时,周围乡里的群众,成群结队前来赏花。在赏花人中,有不少人是来求药还愿的。

一簇牡丹花,何以这样神?当地老百姓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公元690年,唐朝女皇武则天改唐立周,初定天下,踌躇满志。

腊月初八,召集朝文武大臣,设万人宴以庆功业。宴会上,酒兴正浓之时,开窗赏雪观景;忽觉一股清香飘来,经众人仔细察看,发现蜡梅花冲寒开放。

当时有位大臣乘兴作诗一首:“上林初就如群臣,黄梅同心各自新,谁见小园春雪里,破春一萼更惊人。”众大臣连声称赞,并争先献媚讨好的说:“天助吾皇,万物皆贺。”

这时武则天已喝得半醉,对大臣们说:“百花齐放,群芳争艳,不更好么。”当时武则天的侄儿武承嗣,便奏本说:“想必是众花未见圣旨,若皇上下旨,百花也不敢抗旨不尊。”

武则天便命人笔砚侍候,乘酒意下诏书:“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晚风吹。”御花园上林苑众花,接到圣旨后,一夜之间纷纷开放,唯独牡丹不愿向皇上献媚讨好,没有开放。

第二天早晨,大周朝群臣兴致勃勃的同游上林苑,但见百花怒放,不见牡丹花影,这下惹怒了武则天,下令火烧牡丹两千株,其余赶出京城,发配洛阳,并改名叫“洛阳花”。在牡丹被发配洛阳的途中,有株白牡丹显了仙形,变成一个身穿白衣的少女。

她深怕再遭天祸,一心想找个清静的地方,平平安安的过日子,便中途逃脱,向北而行,一连几天几夜的赶路,来到了三合村,见三合村前有河,后靠山,山青水秀,风景迷人。牡丹仙女迷峦这里的美好景色,更爱怜三合村民勤恳度日、安静生活的美好晨光。

仙女在三合村歇了歇脚,又向东行走了一天的路程,越走越看到人烟稀少,荒山秃岭,满目荒凉,便不再走了,就地雇了一个脚驴车重返三合村。赶车的是一个老农夫,在太阳刚要落山的时候,便到了三合村东的佛庙前。

仙女跳下车说:“进佛庙还个愿,出来再付车费”,老农左等右等也没见仙女出来,眼看天就要黑了,就走上前叩开佛庙的大门,走出一位老和尚,老农向老和尚叙说事情经过,可老和尚并未见到有姑娘进庙还愿,却也无可奈何只得替姑娘付马车费了事。第二年春,佛庙院内长出一株白牡丹,谷雨节后绽开了洁白如玉的花朵,花大如盘,散发出阵阵清香。

白牡丹的四周,还长出四株芍药,附近的人见了都说它们是牡丹仙子的四个贴身侍女。这株牡丹越长越旺,不几年,就长成五尺高。

后来,邻近村里有个大户人家,想把牡丹占为己有,就把这株牡丹移到他家院里,牡丹移去后就一天比一天枯萎,这户人家里也接连出现凶事,这家主人赶快把已枯死的牡丹,移栽原处。没想到,牡丹从根部又发出新芽,不几年又长得和从前一样高了。

牡丹劫后余生,傲骨愈刚,乱世不开,盛世满枝。说来也怪,当地人都说,凡白牡丹枝繁叶茂的时候,三合一带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如果三合一带遇到灾年。

G. 谁知道中国古代十二大名花是哪几个

中国花卉史上有过“四大名花”“十大名花”“十二大名花”

其中“四大名花”“十大名花”提的要多一些,“十二大名花”提得实在不算多了,算是稍偏冷僻的知识了,无意间看到这个问题,发现网络不出来的,忙了一把,总算帮你找到了还算详细的资料。不要崇拜我(o(∩_∩)o...汗一个……)

几点说明:第一,至于四大和十大名花在就可以搜出不少了,其实十大就是把下面列的十二大的后2个去掉;

第二,花的排名问题,个人认为这个意义不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所好(下面的资料就有稍有因个人喜好的侧重),下面这个就没有考虑通用的排名,想了解的话举手之劳,网络一下就有一堆结果

第三,关于桂花的称号问题,应该是“九里飘香”,可能“十里飘香”的说法更为大众化吧,古文中以 三 六 九 泛指 多;同时,桂花亦有“九里香”的别称

中国十二大名花

杜鹃花——花中西施

学名:Rhododendron simsii
英名:Indian Alaiea
别名:映山红、山石榴、山踯躅、
红踯躅
科名:杜鹃花科
形态特征:杜鹃花属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由大乔木(高达200cm),主干直立或呈匍匐状,枝条互生或轮生。叶革质或纸质,常绿,半落叶或落叶,披针开至卵圆形。花顶生或腋生,单花或多花呈总状伞形花序,花冠漏状或钟状,有白、黄 粉、红紫色及复色等。花期3月-7 月,也有一年多次开花的品种。

月季--花中皇后

学名:ROSA CHINENSIS
英名:CHINESE ROSE
别名:长春花、月月红、斗雪红
瘦客
科名:蔷薇科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枝干特征 因品种而不同。月季的枝干除个别品种光滑无刺外,一般均具皮 刺,皮刺的大小、形状、疏密因 品种而异。叶互生,有锯齿,叶面平滑且光泽,或粗糙无光。花 单生或丛生于枝顶,花型及瓣数 因品种而有很大差异,色彩丰富, 有些品种具有淡香或浓香。

牡丹——花中之王

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
英名:Tree peony
别名:鹿韭、木芍药、花王、洛
阳王、富贵花
科名:芍药科
形态特征:落叶小灌木。老枝干灰褐色,多纵裂驳纹;新枝光滑,绿色,叶互生,大形,2回羽状复叶;小叶狭卵形至倒卵形,单生枝顶。单瓣、半重瓣或重瓣,有红、黄、粉、白、紫和绿等色,多具清香,花期4月-6月。果实生短绒毛,种子大形,8月-9月成熟。

梅花——君子(花魁)

学名:prlmus mume
英名:Mtmeplant.Japaneae Aprlcot
别名:春梅、干枝梅、红绿梅
科名:蔷薇科
形态特征:落叶小乔木。树冠圆头形。干紫褐色,有纵驳纹;小枝绿色,常具枝刺。叶互生,卵圆形,边缘有细锯齿。花1朵-3 朵簇生,有淡粉、红、白等,具芳香。花期冬末至初春。喜光,喜温暖,稍耐寒,喜潮湿,不耐涝,耐瘠薄,稍耐碱,以排水良好,肥沃的壤圭为最好。抗性较强,为长寿树种。

荷花--花中仙子

学名:Nelumbo mucifera
英名:Hin Lotus
别名:莲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莲
科名:睡莲科
形态特征:多年生水生植物。根茎(藕)肥大多节,横生于水底泥中。叶盾状圆
形,表面深绿色,被蜡质白粉,背面灰绿色,全缘并呈波状。叶柄圆柱形,密生倒
刺。花单生于花梗顶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单瓣、复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
色有白、粉、深红、淡紫色或间色等变化;雄蕊多数;雌蕊离生,埋藏于倒圆锥状海绵质花托内,花托表面具多数散生蜂窝状孔洞,受精后逐渐膨大称为为莲蓬,每一孔洞内生一小坚果(莲子)。花期6月-9月,每日晨开暮闭。果熟期9月-10月。荷花栽培品种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为藕莲、子莲和花莲三大系统。荷花作为滋补药用在中国也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

荷花是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荷花出尘离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和广大佛教信秆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作为激励自已洁身自好的座右铭。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自古中国人民就视莲子为珍贵食品,如今仍然是高级滋补营养品,众多地方专营莲子生产。莲藕是最好的蔬菜和蜜饯果品。莲叶、莲花、莲蕊等也都是中国人民喜爱的药膳食品。可见荷花食文化的丰富多彩。传统的莲子粥、莲房脯、莲子粉、藕片夹肉、荷叶蒸肉、荷叶粥等等举不胜举。在中国花文化中,荷花是最有情趣的咏花诗词对象和花鸟画的题材;是最优美多姿的舞蹈素材;也是各种建筑装饰、雕塑工艺及生活器皿上最常用最美的图案纹饰和造型。不愧为中国的传统名花。

菊花--花中四君子之一

学名:Dendranthemamorifolium
英名:Florists Chrysanthemum
别名:菊华、秋菊、九华、
黄花、帝女花
科名:菊科
形态特征: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茎直立或半蔓性,其高度30cm-150cm不等。茎上有柔毛,多分枝。单叶互生,卵圆形至长圆形,叶缘有锯齿,因品种不同,叶片有浅裂和深裂之分。花为头状花序,着生茎顶,花序外围为雌性舌状花,颜色、大小、瓣形变化大,中央为两性管状花,密集呈盘状。

兰花---天下第一香

学名 Cymbidium spp.
英名 Cymbidium
别名 兰草
科名 兰科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质肥大,无根毛,有共生菌。具有假鳞茎,俗你芦头,外包有叶鞘,常多个假鳞茎连在一起,成排同时存在。叶线形或剑形,革质,直立或下垂,花单生或成总状花序,花梗上着生多数苞片。花两性,具芳香。花冠由3枚萼片与3枚花瓣及蕊柱组成。萼片中间1枚称主瓣。下2枚为副瓣,副瓣伸展情况称户。上2枚花瓣直立,肉质较厚,先端向内卷曲,俗称捧。下面1枚为唇瓣,较大,俗称兰荪。成熟后为褐色,种子细小呈粉末粉。
兰性喜阴,忌阳光直射,喜湿润,忌干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质、排水良好、微酸性的沙质壤土,宜空气流通的环境。
兰科共750属35 000余种,而兰属70余种。我国常见栽培种有:
春兰(C.goeringii):又称草兰、山兰、朵朵香。一茎1朵-2朵花,芳香。花期2月-3月。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传统名贵品种有宋梅、龙字等。变种有线叶春兰(C.georingii var.serratum),叶较细,花深绿色,无香气或淡香。
蕙兰(C.faberi):又称九子兰、夏兰。一茎多花,常6朵-12朵,芳香。花期3月-5月。分布地区与春兰相似。传统名种有上海梅、解佩梅、金岙素等。变种有送春(C.faberi var.szechuanicum)俗称丝茅脚九子兰,叶片常排成两列,花期7月-9月.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等地。变种有素心建兰(C.ensifolium var.susin),包括名贵的金丝马尾、玉沉大贡、龙岩素、大凤尾素、观音素、长汀素等。

桂花--九里飘香

学名:Osmanthus fragrans
英名:Sweet Osmanthus
别名:木樨、丹桂、金桂、
岩桂、九里香
科名:木樨科形态特征:常绿乔木。南方适地栽培,树高可达10M以上;北方多用盆栽,栽培长久其高也达1.5M-2M,北方也见栽于露地背风向阳处的耐寒品种。树皮光滑呈灰色。单叶对生,革质光亮,叶形及叶缘因品种而不同,叶形椭圆至椭圆状披针形,叶缘有全缘或具锯齿。花腋生呈聚伞花序,花形小而有浓香,花色因品种而异。有生长势强、枝干粗壮、叶形较大、叶表粗糙、叶色墨绿、花色橙红的丹桂;有长势中等、叶表光滑、叶缘具锯齿、花呈乳白色的银桂,且花朵茂密、香味甜郁;生长势较强、叶表光滑、叶缘稀疏锯齿或全缘、花呈淡黄色、花朵稀疏、淡香,除秋季9月-10月与上列品种同时开花外,还可每2个-3个月又开一次的四季桂。

山茶花--花中珍品

学名:Camellia japomica
英名:Common Camellia
别名:曼陀罗树、薮春、山椿、耐冬、山茶、晚山茶、茶花、洋茶
科名:山茶树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或灌木,株高可达15M。树干灰褐色。叶互生,卵形至椭圆形,边缘有锯齿,革质,有光泽。
当今世界山茶花品种已发展到5000余个,中国有300余个。常见的品种有:
亮叶金心、何朗粉、小松子、金盘荔枝、凤仙、硬枝花芙蓉等.

水仙花——凌波仙子

学名:Narcissus tazeta vai
chimensis
英名:Chinese Narsissus
别名:凌波仙子、玉玲珑、金
银台、水仙花、姚女花、
女史花、天葱、雅蒜
科名:石蒜科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地下部分的鳞茎肥大似洋葱,卵形至厂卵状球形,外皮棕褐色皮膜。叶狭长带状,二列状着生,。花葶中空,扁筒状,通常每球有花葶数支,多者可达10余支,每葶数支,至10余朵,组成伞房花序;花被

报春花

学名:Primula spp.
科属:报春花科报春花属
俗名:樱草花
花期:翌年春季
土质:肥沃腐质砂土

我国的传统花卉。全世界报春花属植物约580余种,我国约有400种。
��报春花属植物多产于我国西部和西南部,云南尤盛。喜适中日照,土质湿润处
� 报春花株丛雅致,花色艳丽,花期正值元旦和春节,宜盆栽,适合装点客厅、居室及书房。在温暖地区,还可露地植于花坛、假山、岩石园野趣园、水榭旁。

睡莲

别名:子午莲、水浮莲、水芹
花科:莲科多年生水生
花期 全年
土质 泥泞水池行性
喜清洁流动池水,日照充足处,原产北非和东南亚热带地区,欧洲和亚洲的温和寒带地区有少量分布。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肥沃的砂质壤土,水质清洁及温暖的静水,适宜水深为25-30cm。耐寒睡莲在根部泥土不结冻之处,可在露天过冬。春季萌芽生长,夏季开花,花后果实沉没水中,成熟后裂开,散出种子,先浮于水面,而后沉入水底。冬季地上茎叶枯萎。睡莲为重要的水生花卉,常用于点缀水面。盆养睡莲可布置庭院。

H. 我国花卉园艺史有哪些花卉栽培技术

在花卉园艺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栽培、引种、繁殖,以及花卉管理等技术,在我国花卉园艺史上占有重要一页,书写了华美篇章。

我国古代花卉的栽培技术除了部分与大田作物相似外,更富有特殊之处。经过几千年积累,都散见于各种零星文献中,直至清初的《花镜》才有了系统的整理叙述。

《花镜》卷二的“棵花十八法”可说是集花卉栽培之大成。“十八法”的命名也充分反映花卉栽培的特点。计有辨花性情、种植位置、接换神奇、分栽有时、扦插易生、移花转垛、过贴巧合、下种及期、收种贮籽、浇灌得宜、培壅可否、治诸虫蠹、枯树活树、变花催花、种盆取景、养花插瓶、整顿删科及花香耐久等法。

以辨花性情为例,《花镜》认为,在大自然里,花木是有生命力的,每一种花都有不同的习性。

比如:牡丹花喜阳光充足、干燥温凉、夏无高温,冬不甚寒之地;玫瑰喜阳光充足,耐寒、耐旱,喜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壤土或轻壤土;山茶花喜空气湿度大,忌干燥,喜肥沃、疏松、微酸性的壤土或腐殖土等。

花卉的栽培、品类的变异和增加,是与异地和异域不断引种有关。最早的大规模异地引种就是前述的汉武帝上林苑。以后历代的引种,连绵不断。

晋代植物学家嵇含编撰的《南方草术状》,记载了生长在我国广东、广西等地以及越南的植物。其中的茉莉、素馨等即从波斯引入。

唐代尚书左仆射李德裕曾将南方的山茶、百叶木鞭蓉、紫桂、簇蝶、海石楠、俱那、四时杜鹃等花木引种在他的洛阳别墅平泉庄内,共有各地奇花异草70余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将苏州白莲引种于洛阳、庐山杜鹃引种于四川忠县。

牡丹原盛于洛阳,宋以后随着异地引种栽培,安徽亳州、山东曹州崛起成为牡丹著名产地。菊花原产长江流域和中原一带,从元代起,渐向北方引种,直至边远地方也种菊花。

花卉种植中利用无性繁殖较普遍。宋代词人王观的《扬州菊药谱》指出:“凡花,大约三年或二年中一分。不分则旧根老硬,而侵蚀新芽,故花不成就。”但分株不可过于频繁,“不分与分之太数,皆花之病也”。

《花镜》指出:“一切草木,分各按其时,栽能及其法,则长成捷于核种多矣。”分株的标准要看根上发起小条。对于大的树木移植,须剪除部分枝条,以减少水分蒸腾,并防风摇致死。

扦插的要点是“必遇阴天方可动手,如遇连雨,则有十分生机”。插时须“一半入土中,一半出土外。若扦蔷薇、木香、月季及诸色藤本花条,必在惊蛰前后”。

有关花木的嫁接技术至宋代才有记述,以后逐渐增加。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叙述牡丹的砧木要在春天到山中寻取,先种于畦中,到秋季乃可嫁接。据说洛阳最名贵的品种“姚黄”一个接头可值钱万千,接头是在秋季买下,到春天开花才付钱。

《洛阳牡丹记》

热点内容
阴阳师情人节纸鹤思语 发布:2025-01-19 22:46:31 浏览:107
荷花是续根 发布:2025-01-19 22:45:58 浏览:584
乌梅花生 发布:2025-01-19 22:43:24 浏览:320
玫瑰洗浴中心 发布:2025-01-19 22:36:50 浏览:14
七夕又称什么节日 发布:2025-01-19 22:35:34 浏览:937
开封男子七夕用代金券请女友吃饭 发布:2025-01-19 22:27:37 浏览:867
荷花自香 发布:2025-01-19 22:24:36 浏览:247
樱花校园模拟皇冠下载 发布:2025-01-19 22:20:21 浏览:331
百合的诗词 发布:2025-01-19 22:14:35 浏览:206
栀子花的叶子枯萎了 发布:2025-01-19 22:06:54 浏览: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