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彩派花卉
A. 后印象派九个画派是哪九个
后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m),从印象派发展而来的一种西方油画流派。在十九世纪末,许多曾受到印象主义鼓舞的艺术家开始反对印象派,他们不满足于刻板片面的追求光色,强调作品要抒发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观感情,于是开始尝试对色彩及形体表现性因素的自觉运用,后印象派从此诞生。
后印象派将形式主义艺术发挥到极致,几乎不顾及任何题材和内容。
在艺术表现上,后印象派更加强调构成关系,认为艺术形象要异于生活的物象,用作者的主观感情去改造客观物象,要表现出“主观化了的客观”。他们在尊重印象派光色成就的同时,不是片面追求外光,而是侧重于表现物质的具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后印象派的绘画对现代诸流派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直接导致了结构主义的诞生。
塞尚的画甚至不顾及透视和人体解剖,只是用各种色块堆积成一个个似是而非的形态;点彩画派正相反,他们认为色彩是逐渐过渡的,所以用一个个色点堆砌,即使是一片蓝天,也要用各种蓝色色点堆积。后印象派为现代油画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文森特·梵高也是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后印象派严格来说并不算是一个真正的派别,它主要是指印象派后的一些艺术家虽然曾经做过印象派的通路人,却走上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他们的艺术理论和实践都不同于印象派,他们不满印象派过于客观的描绘世界,停留于对物体表面光色的兴趣上。他们主张表现艺术家的主观世界,认为艺术应当忠实于个人的感受和体验,无需与客观真相完全一致,应当以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去改造客观形象,表现铸管化的客观。
塞尚的画不顾及透视和人体解剖,只是用各种色块堆积成一个个似是而非的形态;以秀拉, 希涅克等人为主的点彩画派正相反,他们认为色彩是逐渐过渡的,所以用一个个色点堆砌,即使是一片蓝天,也要用各种蓝色色点堆积。后印象派为现代油画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文森特·梵高也是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他代表画家还有高更, 罗特列克等。
后印象派的雕刻直到1900年才出现。著名的雕刻家和作品有阿里斯狄德·麦友(Aristide Maillol)的《坐着的女人》、比利时雕刻家乔治·明(Geoge Minne)的《跪着的男孩》,他的作品在德国受到欢迎,影响了威尔汉·雷汉布鲁克(Wilhelm Lehmbruck)的作品《站着的少年》。
印象派之后出现了与印象派的艺术主张不同,以塞尚、凡·高、高更为代表的另一种艺术主张,人们称之为“后印象派”。后印象派不满足于印象派的“客观主义”表现和片面追求外光与色彩,转而强调抒发作者的自我感受,主观感情和情绪。在艺术表现上,“后印象派”重视形、色、体积的构成关系,强调艺术形象要异于生活的物象,要用作者的主观感情去改造客观物象,要表现“主观化了的客观”。他们尊重印象派在外光和色彩上所取得的成就,但不追求外光,侧重于表现物质的具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后印象派的绘画对现代诸流派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塞尚(1839~1906),是后印象派的重要画家,现代绘画之父。塞尚由毕沙罗介绍加入印象主义画派,并参加了第一届印象派画展。他不拘泥于印象派的光色分析,为捕捉转瞬即逝的自然现象而苦苦探索,确立了自己的艺术方法和风格。
塞尚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提出自然的物象都可以概括成圆柱形、圆锥形和圆球形等几何形。自然对人类来说,主要不是平面而是深度,要重视表现自然景物的形体与结构上的关系以及色彩的层次推移。他认为“线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间的对比。物象的体积是从色调准确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他非常善于用色彩处理画面的空间感,作品中景物无论远近,没有模糊朦胧的地方,十分清新明快,同时又表现出了层次分明的远近透视感和空间感。这种感觉不是由画面上物体的透视线和构图来表现的,而是由物体的色彩及色彩的相互关系表现出来。色彩代替了体积,颜色关系代替了明暗关系,他是在用颜色造型。我们知道,困难在于找到准确的色彩和色彩之间的和谐关系,塞尚则成功地克服了这一困难。
塞尚的作品,大都是他自己艺术思想的体现。他的静物画、风景画及人物画表现出了结实的几何体感,忽略了物体的质感及造型的准确与否,着重强调厚重、沉稳的体积感,物体之间大的整体关系。塞尚的作品不是盲从地去复制现实,而是寻求诸种关系的和谐。
塞尚这种对体积感和空间感的强调,对色彩的巧妙安排和运用,对物体造型结构的处理并有意识地采取变形手法等等,这些追求形式美感的艺术方法,对后来现代流派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所以,塞尚晚年为许多热衷于现代艺术的画家们所推崇,并尊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
塞尚的代表作品有《静物》《圣维克托尼尔山》等。
凡·高(1853~1890),是后印象派的重要画家,荷兰人,家庭生活贫困,年轻时曾干过许多职业,如美术商人、教师、传教士等。年近30岁时,他才开始绘画艺术的生涯。
由于他有过丰富的生活体验,同劳动人民有着深厚感情,所以在他的艺术中热衷于表现他们平凡而艰苦的劳动生活。早期的油画作品多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描写乡村景色和人们的劳动生活,在色彩的表现上是以传统的暗调子为主。1886年,凡·高来到巴黎,被印象派画中那种奇妙热烈的光色效果所吸引,并开始改变原有的画法,以极大的狂热投身于印象派绘画色彩的表现和其他形式方面的实验中去。从此凡·高的油画开始明亮起来,多使用鲜艳和火辣辣的色彩,以及具有运动感的、连续不断的、波浪般急速流动的笔触,构成他绘画的特色。他把所描绘的对象,当作表现自己热烈激动的主观感情的媒介、当作表现自己独特艺术手法的媒介,以表达他的主观感受和激情。他把印象派的艺术方法,尤其是在色彩和对事物的形体塑造上的方法,发展到更加独立于传统之外的地步。凡·高的艺术在他生前是不为世人所承认的,但是后来,人们慢慢的理解和认识了他的艺术创造。在他的作品中充满着对善良、对美和对创作想象自由的渴望,他尤其被后来发展起来的“野兽派”和“表现派”的画家们所接受,直至今天,凡·高仍然活在艺术世界中。
凡·高的代表作品有:早期创作的作品《吃土豆的人》,后期创作的作品《向日葵》《星夜》及《邮递员》等。
高更(1848~1903),是后印象派的重要画家。他出生在巴黎,青年时当过船员、店员,后来他弃商从艺,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在绘画的创作上。最初他是由印象派画家毕沙罗引导走向印象派绘画的道路。不久他便改变画风,开始创造一种更偏重艺术家主观幻想、更富于装饰意味的风格。他厌倦繁华而充满纷争的都市生活,向往着纯朴的自然和离群索居的生活方式。高更放弃富裕生活,离开巴黎,远涉重洋,来到太平洋中部赤道以南的热带岛屿——塔希提岛,开始探求他独恃的艺术风格,他一生中最主要的作品就是在这里完成的。在这里他找到了童年时代从母亲那接受的,对土著民族很深的感情。高更用极大的热情表现具有原始美的,未开发的热带大自然,表现远离文明喧扰的,简单纯朴的土著人的生活。他采用近于古代埃及美术中庄严、平稳、安宁而富有图案装饰风格的艺术手法,并追求简单、稚拙的粗线条结构形式。在色彩上,他从形式美感的要求出发,注重色块之间的布局和整体效果,以主观创造来加以安排,使色彩之间的关系简化,多使用较纯的色彩,追求一种跳跃性的或对比的谐和,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装饰感。高更主张艺术家不仅要表现客观自然,而且还要探求思想中神秘的内心,表现主观的东西,所以他同塞尚、凡·高一样启发了一批现代流派的画家。
后印象派不是印象派的后期。换句话说,后印象派不是印象派,而是与印象派本质不同的、在印象派之后产生的一个艺术派别。后印象派包括许多艺术家,主要代表人物是塞尚、凡高和高更。后印象派的根本观点是反对真实的表现自然界的光和色,主张真实地表现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
塞尚在艺术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他是西方现代派的第一位艺术家,被称为‘现代派艺术之父’。塞尚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艺术观点,这个观点奠定了西方现代派的理论基础。这个观点就是,艺术不是真实的表现客观事物的形貌色彩,而是真实的表现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塞尚作画,不仅用眼去看,而且用心去感。绘画不仅表现眼睛所看到的,更重要的是表现内心所感到的。赛尚作品《温室里的塞尚夫人》,画面描绘夫人的头是椭圆形体,颈部、胸部和手臂是圆柱体,下身是圆锥体。圆形、半圆形、方形和菱形相互衬托,弧线、竖线、斜线互为交错。这些色和线的交响,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刺激,一切是凝固的,富有“情感”的艺术表现。
在后印象派中,最重要的艺术家是凡高。他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他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他自己以及他的生活、内心感受。他的作品,不论是静物《向日葵》、人物自画像《割了耳朵的凡高》、室内画《夜间咖啡馆》,还是风景画《星夜空》,都充满了他对生命的热爱,诉诸了他内心强烈的感情,不仅是他的投影、他的分身,有时候甚至于赤裸裸地说明了他自己。凡高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是他画的《向日葵》,它在拍卖会上拍出了3990万美元的天价。可是,这样一幅作品的创作者在生前却是贫困孤独、终身坎坷。凡高的艺术道路短暂而辉煌,他27岁学习绘画,37岁去世。在短短的10年中,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成为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式的、世界性的画家。
在凡高一生中,悲惨、痛苦、混乱和贫困与他如影随形。他从27岁学习绘画,很长时间并没有获得成功,没有人买他的画,甚至没有人欣赏和赞扬他的画。这不能完全归结为观众的偏见,重要的是他没有找到表现心灵的形式。转折点发生在凡高去世的前一年,即1888年,在这一年的2月,凡高到了法国南方的阿尔,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地方。
凡高说,艺术是自我心灵的表现。能表现凡高心灵的就是阿尔天上的太阳。当他到了阿尔时,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天上旋转着柠檬黄色的大火球,悬在蓝得耀眼的天空中,空中充满着令人目眩的光。天空浓烈的蓝色,那么凝重,那么深沉,甚至感到不是蓝色,而是黑色,田野是最纯粹的绿色,浮云是洁净的白色,大自然把黄、蓝、绿、红搭配得多么和谐!
凡高面对令人目眩的色彩,产生了强烈的情感,推动着他不停的作画,甚至使他忘了自己在绘画。他在一封信中描写了自己当灵感袭来时的创作状态,他说:“感情有时非常强烈,使人简直不知道自己是在工作……笔划接续连贯而来,好像一段话或一封信中的词语一样。”总之,用色彩来表现情感,这是凡高最重要的艺术观点。
凡高一生最重要的艺术作品,都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在阿尔炙烈的阳光下完成的,《向日葵》就是这期间的作品。《向日葵》不是传统的描绘自然花卉的静物装饰画,而是一幅表现太阳的画,是一首赞美阳光和旺盛生命力的欢乐颂歌。画中,那一朵朵葵花在阳光下怒放,彷佛“背景上迸发出燃烧的火焰”。凡高表现向日葵的手法,也是别出心裁,他采用了简化的手法描绘物象,使画面富于平面感和装饰的意味。画面以黄色和橙色为主调,绿色与蓝色的细腻笔触,勾勒出花瓣和花茎。籽粒上的浓重色点,具有醒目的效果。那大胆恣肆、坚实有力的笔触,以不同的走势,在明亮、灿烂的底色上找寻不同的结构与色调,把朵朵向日葵表现得光彩夺目,热烈奔放,正如凡高有着火一般炽热的感情和强烈的艺术气质。在作品中,凡高以《向日葵》的各种花姿来表达自我,有时甚至将自己比拟为向日葵。在他看来,地上的向日葵升到天上就叫太阳,天上的太阳落到地上就叫向日葵。你看,画面上,向日葵那金黄刺眼的色彩,葵叶和花瓣像燃烧的火苗,那就是天上的太阳,也就是凡高的心,凡高的思想感情,凡高的灵魂。向日葵、太阳、凡高的心,三者是同一的。所以,当他画向日葵时,不是客观如实的描绘向日葵,他画的向日葵就像燃烧的火,就像天上的太阳,那是他心灵迸发的感情。那些黄色的花朵艳丽得颓废,弯曲的枝干,快要凋零的花朵,展现了生命烘烘烈烈的过程,也预示着一朝繁华鼎盛之后,终将走向沉重的衰败。从他的作品,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他对苦难的生活无奈,对残酷现实的愤怒和对光明希望的无限渴望。凡高写给弟弟西奥的信中多次谈到《向日葵》的系列作品,其中说明有十二株和十四株向日葵的两种构图。他以12来表示基督十二门徒,他还将他建议成立的南方画室的成员定为12人,加上本人和弟弟西奥两人,一共14人。 对于凡高而言,向日葵这种花是表现他思想的最佳题材。一方面,夏季短暂,向日葵的花期更是不长,凡高亦如向日葵般结束自己短暂的一生。或许,这画恰恰是他悲剧性的短促一生的真实写照。另一方面,向日葵苦追太阳的壮烈情操,有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志气,恰如凡高执着追求艺术的精神。
可悲的是,后印象派画家都是在去世后很久才得到社会的承认。但是,他们共同开启了现代艺术的大门,在他们的创作思想、艺术观念影响下,二十世纪产生了现代主义艺术的诸多艺术思想,例如:野兽主义、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于是,西方绘画的面貌被彻底地改变了,由客观再现走向主观表现。因此,可以说,后印象派画家在西方绘画艺术史上完成了一次壮烈的革命。
B. 梵高同时期的抽象画家
荷兰画家梵高,全名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 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是19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热爱生活,但在生活中屡遭挫折,艰辛倍尝。
和他同时期的画家有:
居廉(1828~1904),清代画家。字古泉,自号隔山老人。居巢之弟。工花鸟、草虫、人物,尤以写生见长。笔法工整,设有色妍丽。在继承和发展恽寿平没骨花鸟画的基础上,创造了撞水和撞粉法。作品有《花卉草虫图册》和《牡丹双蝶图轴》等。
罗清(1821~?),清代画家。字雪谷。擅长指画。作指画时常于指甲内藏棉絮少许以蓄水墨,无异于毛笔作画。七十四岁双目失明时,仍能以指头画兰竹。其作品笔墨变化,浓淡交融,别有意趣。作品有《兰竹石图轴》等。
赵之琛(1781~1860),清代画家。字次闲,号献父。工书法,善画山水、花卉、佛像。山水师法元代倪瓒和黄公望,用笔萧疏、幽澹。花卉用笔潇洒,着色淡雅。作品有《双勾竹石图轴》、《梅花山茶图轴》等。
刘彦冲(1809~?),清代画家。号泳之。工诗文,善画山水、人物、花卉。师法朱昂之而青出于兰,是晚清杰出的画家之一。作品有《山水图轴》等。
虞蟾(约1785~1864),清代画家。字步青,号半村老人。早年画北宗工细山水,画笔苍莽雄肆。壮年入供奉局,晚景凄凉。作品有《丹枫绝壁图轴》等。
任熊(1823~1857),清代画家。字渭长,号湘浦。善画人物、山水、花鸟,工笔、写意兼长,尤以人物画著称。人物学陈洪绶,风枚有所变化。笔力雄厚,气韵静穆,富有装饰意味。其绘画兼具传统绘画及民间绘画之长,富有创造性。作品有《瑶宫秋扇图轴》、《少康像》等。
任熏(1835~1893),清代画家。字舜琴、阜长。任熊之弟。善画人物 、山水、花卉、禽鸟。亦长于园林设计。其人物画取法陈洪绶及任熊,然奇躯伟貌,别出匠心,尤其晚年大作,运笔有如行草,气势沉雄。花鸟画则工写兼善,取景布局,富有奇趣。作品有《松菊锦鸡图轴》、《花鸟图轴》等。
任颐(1840~1895),清代画家。初名润,字小楼、伯年,后改名颐。擅长画肖像、人物、花鸟。其人物画题材广泛,尤善写真术。其花鸟画,手法多样,博采众长,无论是工笔、写意、勾勒、没骨、设色、水墨,均能运用自如,多用湿笔,运用淡墨尤有独到之处,能在写意画中掺和水彩画法,风格清新活泼。其山水画,气象万千,别具丘壑。作品有《饭石山山农像轴》、《芭蕉红叶图轴》、《仿高克恭云山图轴》、《酸寒尉像轴》等。
虚谷(1824~1896),清代画家。俗姓朱,名虚白,字怀仁,出家后以虚谷为名,号紫阳山民、倦鹤。工诗,善画花鸟、蔬果、人物肖像。其人物肖像画造型准确,面部有一定立体感,刻画较精细,而衣纹及背景用笔简率,但仍能融为一体。其花鸟草虫则善用枯笔逆峰作颤动的线条,似断似续,韵味十足。作品有《杂画册》、《花鸟水族图册》、《枇杷图轴》和《梅花金鱼图轴》等。
朱偁(1826~1900),清代画家。早年名琛,后更名为偁,字梦庐,号觉未。善画花鸟,晚年画艺大进,然未脱霸气。作品有《桃花白头图轴》等。
赵之谦(1829~1884),清代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字撝叔。工篆刻、书画。书法初学颜真卿,后专师北碑,自成一家。花卉继承陈淳、“扬州八怪”的传统,并融合金石篆刻,笔势流动,结构新颖,是近百年来著名书画家之一。作品有《积书岩图轴》、《古柏图轴》等。
蒲华(1830~1811),清代画家。字作英、胥山外史,原名成,字竹英。工书画,早年花卉学徐渭和陈淳,晚年画竹学文同,山水、树石取法石涛、石溪,笔法淋漓潇洒,不拘成法。作品有《山晴水明图轴》等。
吴昌硕(1844~1927),清末民初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字俊卿,初字香补,中年后更字昌硕,亦署仓硕、苍石,别号老苍、石尊者、苦铁等。工篆刻、书画。其画取法赵之谦,上追八大、石涛、陈淳、徐渭,并以金石、书法的笔法入画。绘画题材以花卉为主,色墨并用,浑厚苍劲,再配以画上所题写的诗文和不凡的书法,并加盖古朴的印章,使诗书画印熔为一炉,对近世花鸟画有很大的影响。作品有《桃实图轴》、《葫芦图轴》、《梅花图轴》和《菊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