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蜡制花卉

蜡制花卉

发布时间: 2024-09-28 08:41:16

⑴ 腊梅小知识

1.腊梅的知识
腊梅别然黄梅、黄梅花

腊梅科腊梅属。落叶灌木,高3米左右,单叶对生,叶片椭圆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长7-15厘米,全缘,表面粗糙;两性花,单生于一年生枝叶腋,花梗极短,被黄色,带蜡质,具芳香,12-3月开花。

栽培变种有磬口腊梅;柴油心腊梅;狗绳腊梅。腊梅原产我国中部,性喜阳光,但亦略耐荫,较耐寒,耐旱,有“旱不死的腊梅”之说。

对土质要求不严,但以排水良好的轻壤土为宜。 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蜡梅,释名黄梅花,此物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故得此名。

花:辛,温,无毒。解暑生津。”

清初《花镜》载:“蜡梅俗称腊梅,一名黄梅,本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放,其香又近似,色似蜜蜡,且腊月开放,故有其名。” 蜡梅又称黄梅花、雪里花、蜡木、蜡花、巴豆花。

属于蜡梅科蜡梅属植物,为落叶灌木,高2~4米。枝、茎方形,棕红色,有椭圆形突出的皮孔。

芽有多数 覆瓦状的鳞片。叶对生,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或宽楔形,椭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全缘。

花先叶开放,芳香,直径约2.5厘米。花被多片,蜡质,半透明;花托椭圆形,长约4厘米,果时半木质化,呈蒴果状,宿存,外被绢丝状毛,内含数个瘦果,每果一枚种子。

花期12月到次年2月,果期次年6~9月。 蜡梅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以南地区,各地均有栽培,秦岭地区及湖北有野生。

栽培品种较多,据赵天榜《中国蜡梅》一书所载:蜡梅有4个品种群,12个品种型 165个品种。它们中间有纯黄色、金黄色、淡黄色、伏册墨黄色、紫黄色,也有银白色、淡白色、雪白色、黄白色,花蕊有红、紫、洁白筹。

其中最佳者为河南鄢陵县所产的鄢陵蜡梅,素有“鄢陵蜡梅冠天下”之誉。代表品种有‘素心蜡梅’:《鄢陵文献志》称‘鄢陵素心蜡梅’,其心洁白,浓香馥郁。

因其花开时不全张开且张口向下,似“金钟吊挂”,故又名金钟梅。 蜡梅是我国特产的传统名贵观赏花木,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蜡梅文化。

唐代诗人李商隐称蜡梅为寒梅,有“知访寒梅过野塘”句。《姚氏残语》又称蜡梅为寒客。

蜡梅花开春前,为百花之先,特别是虎蹄梅,农历十月即放花,故人称早梅。蜡梅先花后叶,花与叶不相见,花开之时枝干枯瘦,故又名干枝梅。

蜡梅花开之日多是瑞雪飞扬,欲赏蜡梅,待雪后,踏雪而至,故又名雪梅。 又因蜡梅花入冬初放,冬尽而结实 伴着冬天,故又名冬梅。

由于蜡梅其独特的个性,是冬季观花的最佳树种,也是城市美化、香化、净化空气的首选树种之一。同时,由于蜡梅根系发达,生长适随性及根部萌蘖力强,也是进行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的优良树种。

它可作为丛生花灌木为街道绿化所用缺纯宏,也可以培育成小乔木作为行道树种,既可在公园的假山、湖畔群植或者片植形成梅山、梅园、梅圃等大型景观,也可以在视野宽阔的草坪板块中点缀、孤植形成小品。它不仅可以在庭园中露地栽植,显得自然洒脱,也可以增育成造型盆景,获得巧夺天工的意境,还可以折剪一枝作插花

蜡梅除了其观赏价值外,在古代就有作菜肴或点心的历史。以花卉入馔,多出于保健去病、益寿延年的目的。

何国珍编著的《花卉入肴菜谱》就列有蜡梅豆腐汤、蜡梅玻璃鸡片等花馔品种。其花还可有其它食用方法,如花风干后加入茶叶,可制成蜡梅花茶,或直接用花数朵,冲入开水代茶,有浓郁香气,并有缓解咳喘之效。

花还可做菜配料,如在烧鱼、虾仁、豆腐时或做汤时放入,味美气香。 蜡梅花含挥发油,油中有龙脑、桉油精、芳樟醇、洋蜡梅碱、异洋蜡梅碱、蜡梅甙、a-胡萝卜素、亚油酸、油酸等化学成分,叶中含蜡梅碱、洋蜡梅碱、异洋蜡梅碱;鲜叶含氰氢酸。

种子含脂肪油、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等成分。并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如花蕾:性温,味甘、微苦。

解暑生津,开胃散郁,通乳润燥,止咳。主治暑热头晕,呕吐,气郁胃闷,麻疹,百日咳,烫伤裤销,火伤,中耳炎等。

根及茎,辛,温。祛风理气,活血解毒。

主治哮喘,劳伤咳嗽,胃痛,腹痛,风湿痒痛,疗疮肿毒,跌打创伤等。外用适量,研末撒。

以下介绍几个有关蜡梅的常用便方。 久咳: 蜡梅花9克,泡开水代茶饮。

胃气痛: 蜡梅花或根9~15克,泡茶或水煎服。 中耳炎:蜡梅花蕾浸麻油或菜籽油内,3~5天后,用油滴耳,每次2~3滴。

风寒感冒:根(干品)15克,生姜3~5片水煎后加红糖适量服用。 烫火伤:蜡梅花以菜籽油浸后,涂敷患处。

暑热、心烦头昏、头痛: 蜡梅花、扁豆花、鲜荷叶各适量,水煎服。 急性结膜炎: 蜡梅花6克、菊花9克,水煎,调入蜂蜜少许饮服。

【别名】黄梅花、黄腊梅、腊木、铁筷子 【来源】腊梅科腊梅属植物腊梅Chimonanthus praecox (L.) Link [Calycanthus praecox L.;Meratia praecox Rehd. et Wils; Chimonanthus fragrans Lindl.],以花蕾、根、根皮入药。冬末春初采收花蕾;根、根皮四季可采;烤干或晒干。

【性味归经】 花蕾:辛,凉。 根、根皮:辛,温。

【功能主治】 花蕾:解暑生津,开胃散郁,止咳。用于暑热头晕,呕吐,气郁胃闷,麻疹,百日咳;外用治烫火伤,中耳炎。

根:祛风,解毒,止血。用于风寒感冒,腰。
2.腊梅的知识
腊梅别然黄梅、黄梅花。

腊梅科腊梅属。落叶灌木,高3米左右,单叶对生,叶片椭圆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长7-15厘米,全缘,表面粗糙;两性花,单生于一年生枝叶腋,花梗极短,被黄色,带蜡质,具芳香,12-3月开花。

栽培变种有磬口腊梅;柴油心腊梅;狗绳腊梅。腊梅原产我国中部,性喜阳光,但亦略耐荫,较耐寒,耐旱,有“旱不死的腊梅”之说。

对土质要求不严,但以排水良好的轻壤土为宜。 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蜡梅,释名黄梅花,此物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故得此名。

花:辛,温,无毒。解暑生津。”

清初《花镜》载:“蜡梅俗称腊梅,一名黄梅,本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放,其香又近似,色似蜜蜡,且腊月开放,故有其名。” 蜡梅又称黄梅花、雪里花、蜡木、蜡花、巴豆花。

属于蜡梅科蜡梅属植物,为落叶灌木,高2~4米。枝、茎方形,棕红色,有椭圆形突出的皮孔。

芽有多数 覆瓦状的鳞片。叶对生,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或宽楔形,椭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全缘。

花先叶开放,芳香,直径约2.5厘米。花被多片,蜡质,半透明;花托椭圆形,长约4厘米,果时半木质化,呈蒴果状,宿存,外被绢丝状毛,内含数个瘦果,每果一枚种子。

花期12月到次年2月,果期次年6~9月。 蜡梅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以南地区,各地均有栽培,秦岭地区及湖北有野生。

栽培品种较多,据赵天榜《中国蜡梅》一书所载:蜡梅有4个品种群,12个品种型 165个品种。它们中间有纯黄色、金黄色、淡黄色、墨黄色、紫黄色,也有银白色、淡白色、雪白色、黄白色,花蕊有红、紫、洁白筹。

其中最佳者为河南鄢陵县所产的鄢陵蜡梅,素有“鄢陵蜡梅冠天下”之誉。代表品种有‘素心蜡梅’:《鄢陵文献志》称‘鄢陵素心蜡梅’,其心洁白,浓香馥郁。

因其花开时不全张开且张口向下,似“金钟吊挂”,故又名金钟梅。 蜡梅是我国特产的传统名贵观赏花木,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蜡梅文化。

唐代诗人李商隐称蜡梅为寒梅,有“知访寒梅过野塘”句。《姚氏残语》又称蜡梅为寒客。

蜡梅花开春前,为百花之先,特别是虎蹄梅,农历十月即放花,故人称早梅。蜡梅先花后叶,花与叶不相见,花开之时枝干枯瘦,故又名干枝梅。

蜡梅花开之日多是瑞雪飞扬,欲赏蜡梅,待雪后,踏雪而至,故又名雪梅。 又因蜡梅花入冬初放,冬尽而结实 伴着冬天,故又名冬梅。

由于蜡梅其独特的个性,是冬季观花的最佳树种,也是城市美化、香化、净化空气的首选树种之一。同时,由于蜡梅根系发达,生长适随性及根部萌蘖力强,也是进行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的优良树种。

它可作为丛生花灌木为街道绿化所用,也可以培育成小乔木作为行道树种,既可在公园的假山、湖畔群植或者片植形成梅山、梅园、梅圃等大型景观,也可以在视野宽阔的草坪板块中点缀、孤植形成小品。它不仅可以在庭园中露地栽植,显得自然洒脱,也可以增育成造型盆景,获得巧夺天工的意境,还可以折剪一枝作插花。

蜡梅除了其观赏价值外,在古代就有作菜肴或点心的历史。以花卉入馔,多出于保健去病、益寿延年的目的。

何国珍编著的《花卉入肴菜谱》就列有蜡梅豆腐汤、蜡梅玻璃鸡片等花馔品种。其花还可有其它食用方法,如花风干后加入茶叶,可制成蜡梅花茶,或直接用花数朵,冲入开水代茶,有浓郁香气,并有缓解咳喘之效。

花还可做菜配料,如在烧鱼、虾仁、豆腐时或做汤时放入,味美气香。 蜡梅花含挥发油,油中有龙脑、桉油精、芳樟醇、洋蜡梅碱、异洋蜡梅碱、蜡梅甙、a-胡萝卜素、亚油酸、油酸等化学成分,叶中含蜡梅碱、洋蜡梅碱、异洋蜡梅碱;鲜叶含氰氢酸。

种子含脂肪油、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等成分。并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如花蕾:性温,味甘、微苦。

解暑生津,开胃散郁,通乳润燥,止咳。主治暑热头晕,呕吐,气郁胃闷,麻疹,百日咳,烫伤,火伤,中耳炎等。

根及茎,辛,温。祛风理气,活血解毒。

主治哮喘,劳伤咳嗽,胃痛,腹痛,风湿痒痛,疗疮肿毒,跌打创伤等。外用适量,研末撒。

以下介绍几个有关蜡梅的常用便方。 久咳: 蜡梅花9克,泡开水代茶饮。

胃气痛: 蜡梅花或根9~15克,泡茶或水煎服。 中耳炎:蜡梅花蕾浸麻油或菜籽油内,3~5天后,用油滴耳,每次2~3滴。

风寒感冒:根(干品)15克,生姜3~5片水煎后加红糖适量服用。 烫火伤:蜡梅花以菜籽油浸后,涂敷患处。

暑热、心烦头昏、头痛: 蜡梅花、扁豆花、鲜荷叶各适量,水煎服。 急性结膜炎: 蜡梅花6克、菊花9克,水煎,调入蜂蜜少许饮服。

【别名】黄梅花、黄腊梅、腊木、铁筷子 【来源】腊梅科腊梅属植物腊梅Chimonanthus praecox (L.) Link [Calycanthus praecox L.;Meratia praecox Rehd. et Wils; Chimonanthus fragrans Lindl.],以花蕾、根、根皮入药。冬末春初采收花蕾;根、根皮四季可采;烤干或晒干。

【性味归经】 花蕾:辛,凉。 根、根皮:辛,温。

【功能主治】 花蕾:解暑生津,开胃散郁,止咳。用于暑热头晕,呕吐,气郁胃闷,麻疹,百日咳;外用治烫火伤,中耳炎。

根:祛风,解毒,止血。用于风寒感冒,。
3.生活小常识:腊梅花的功效与作用 腊梅花怎么吃
生活小常识:腊梅花的功效与作用 腊梅花怎么吃

腊梅花的功效与作用一

腊梅中含有多种物质,其花蕾、根茎等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腊梅花味甘、性温、微苦,因此有解暑生津、通乳润燥、开胃散郁和止咳的作用,适用于暑热头晕、烫伤、火伤、呕吐、麻疹、等病症;而腊梅的根茎性湿、辛,有祛风理气、活血解毒的作用,主要适用于哮喘、胃痛、风湿痒痛、劳作咳嗽、腹痛、跌打创伤、疗疮肿毒等病症。

腊梅花的功效与作用二

经现代药理分析,腊梅花中含有龙脑、桉油精、芳樟醇等成分,而在医学界认为腊梅花味微甘、凉、辛等特点,有解暑、解毒、止咳、开胃的效果,在民间常以腊梅花煎水服用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除此之外,腊梅花对于治疗头晕、热病烦渴、胃闷等病症也很有效果。

腊梅花的功效与作用三

除了药用价值,腊梅花在风水学中同样有一定的功效与作用,在腊梅花开时节,放一盆腊梅花在室内,能有效除去厨房里的烟尘,有力于家居风水,同时,腊梅花能让家人变得更坚强乐观,排除人内心的忧郁与不安。让家居生活更加和睦快乐。

腊梅花的禁忌:

腊梅花的食用没有什么禁忌,但不管什么东西食用等都要注意适量,此外要注意摆放在室内阴凉干燥处,避免儿童自行拿取。

腊梅花的食用方法:

1、腊梅鱼头汤:腊梅花10朵,鱼头750克,各种调料适量,鸡清汤1000克。将鱼头洗净放入锅中炖,后加入调料,调好口味后再放入腊梅花瓣,即可食用。

2、腊梅烩牛肉条:牛肉500克、腊梅花10朵、猪油50克、葱头25克、芹菜25克、胡萝卜25克、油面酱15克、精盐、胡椒粒、胡椒粉各适量。

3、腊梅炖豆腐:腊梅花5朵、豆腐适量、熟豆油250克、葱丝、香菜、精盐、胡椒粉各适量。将锅上火,油烧热后放入切好的豆腐条,炸成黄色,捞出。把油倒出,放入葱丝烹一下,加水、盐,后把豆腐条倒入,炖5分钟,把胡椒粉放入,出锅时,加入腊梅花、味精调好味。

4、梅花粥:取白梅花5-7朵,掰下花瓣,用清水洗净待用。将100克粳米洗净入锅煮至粥熟,加入白梅花、适量白糖,略沸即成。此粥能舒肝理气,健脾开胃,醒脑明目。适用于肝胃气痛、郁闷不舒、食欲不振、头目昏痛、神经官能症等,是开胃散郁常用之品。
4.梅花的知识
梅花小乔木,稀灌木,高4-10米;树皮浅灰色或带绿色,平滑;小枝绿色,光滑无毛。

叶片卵形或椭圆形,叶边常具小锐锯齿,灰绿色。花单生或有时2朵同生于1芽内,直径2-2.5厘米,香味浓,先于叶开放;花萼通常红褐色,但有些品种的花萼为绿色或绿紫色;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红色。

果实近球形,直径2-3厘米,黄色或绿白色,被柔毛,味酸;果肉与核粘贴;核椭圆形,两侧微扁。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

梅原产中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1)蜡制花卉扩展阅读:古人认为“梅以形势为第一”,即形态和姿势。

形态有俯、仰、侧、卧、依、盼等,姿势分直立、曲屈、歪斜。梅花树皮漆黑而多糙纹;其枝虬曲苍劲嶙峋、风韵洒落,有一种饱经沧桑,威武不屈的阳刚之美。

梅花枝条清癯、明晰、色彩和谐,或曲如游龙,或披靡而下,多变而有规律,呈现出一种很强的力度和线的韵律感。探梅赏梅须及时。

过早,含苞未放;迟了落英缤纷。以梅花含苞欲放之时为佳,故名“探梅,。

梅花以“惊蛰”为候,以惊蛰前后10天为春梅探赏的最佳时机。 观赏梅花的情境也十分讲究。
5.腊梅有哪些基本内容
蜡梅原产于我国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江西、四川和陕西等地。

(1)形态特征为落叶大灌木,高5m,丛生。根颈部很发达,江南称作“蜡盘”。

小枝四棱形,老枝近圆柱形。单叶对生,近革质,长椭圆形,全绿,表面绿色而粗糖,背面灰色而光滑。

花单生于枝条两侧,隆冬腊月陆续开放,花芳香,直径2。 5cm。

花被多数,外层花被黄色,内层花被较短,有紫红色条纹,稍有光泽,似蜡质,最外层由细小鳞片组成。瘦果。

在北方花期为1 ~3月份,7〜8月份果熟。蜡梅在我国栽培已久,变种或品种不少,较常见的名种有:①馨口蜡梅花朵大,花色深黄,内花被边缘有红紫色条纹。

开花早,香气浓郁,品质最优。②素心蜡梅又称荷花蜡梅,内外花瓣都呈黄色,花朵较大,香味浓,较名贵。

③红心蜡梅花小,花瓣狭长而尖,内层小花瓣有紫红色纹。香气淡,花后易结实,多用做砧木。

也称狗牙蜡梅。④小花蜡梅花朵特小,约0。

9cm左右,外层花被黄白色,内层有红紫色条纹。 香气浓,较罕见。
6.腊梅如何养在市面上买的腊梅,是像树枝那样的,上面有些小的花骨
您问的好像是怎样养好腊梅切花吧? 插花剪切后,要延长其观赏期,一是要维持枝叶水分的平衡,二是杀菌防腐。

主要方法有: 一、插花枝剪取插花要在含苞待放时剪取,开花后剪枝,否则花朵凋谢速度快,花期短。 切花剪取要在早晨进行,边剪边插入水中,放在阴凉处,防止暴晒,以减少蒸腾失水。

二、为提高腊梅插枝吸水功能,对枝条下部基端3厘米部位,用铁锤击碎或多开裂口,可扩大吸水面。在插花前可将花枝倒立,用清水从基端切口灌注,能排除空气,提高其吸水机能,延长花期。

三、应用保鲜剂用薄荷油、酒精、醋酸、稀盐酸等,涂花枝基部切口可防腐。用0。

03%阿斯匹林或0。025%高锰酸钾溶液作菖兰的插花培养液,可延长花期3至5天。

在插花水中加入适量的蔗糖、维生素B12、硼酸、硫磺、食盐、石碳酸等,既防腐灭菌、增加营养,又可提高吸水功能,抑制花朵的衰老速度。 按无菌水98毫升、无水酒精2毫升、蔗糖2克的比例配制成插花保鲜液,加入少量8-羟基喹啉柠檬酸作杀菌剂,用于插花,每隔2至4天换1次,可腊梅插花延长保鲜期2至2。

5倍。
7.如何成功的盆栽种植腊梅我有一棵腊梅,小小的,正准备在室内栽种,
盆栽腊梅,因盆土有限,土壤要选择合腐殖质高、疏松通气沙质营养土壤。

温度维持在-2℃左右,花期不得低于-10℃。腊梅怕风,风大会因相互摩擦而叶片造成锈斑。

腊梅耐旱,平时不干不浇,浇则浇透。但夏季酷热不可缺水,以免叶片形成枯干发白的块斑,影响花芽形成,浇水以浇透为宜。

花前或开花期尤其要注意必须适量浇水,如果浇水过多容易落蕾落花,但水分过少开得也不整齐。 腊梅必须在花谢后及时修剪。

—般宜在花谢后发叶之前适时修剪,剪除枯枝、过密枝、交叉枝、病虫枝,并将一年生的枝条留基部2对至3对芽,剪除上部枝条促使萌发分枝。 待新枝每长到2对至3对叶片之后,就要进行摘心,促使萌发短壮花枝,使株形匀称优美。

修剪多在3月至6月进行,7月以后停止修剪。如果不适期修剪,就会抽出许多徒长枝,消耗养分,以致花芽分化不多,影响开花。

腊梅喜肥,每月可施薄肥一次,不可施农肥,以免入秋后“贪青”。 秋季落叶前增施追肥,磷、钾、氮的比例为2:1:0。

5较宜。腊梅为深根性树种,须用深盆栽植。

2~3年盆一次,去掉土团上的表土,使其根颈逐渐露出盆土面,悬根露爪,分外别致。 防治病虫:腊梅的病害较少、虫害较多,常见有蚜虫、介壳虫、刺蛾、卷叶峨等,蚜虫在嫩梢嫩叶花蕾上吸食汁液,介壳虫在枝上吸汁为害,刺蛾、卷叶蛾咬食叶片、新芽、花蕾等。

防治方法上要采取预防为主,将花盆放在采光通风好的环境生长,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如发现上述害虫,可用50%杀螟松1000倍液喷杀,为了减少对养花环境的污染也可用土办法灭虫,如介壳虫可采用酸醋溶液杀灭,蚜虫可用洗衣粉水杀灭,如果少量的可人工捕杀。
8.小知识:冬天会开花的植物有哪些
有梅花、水仙花、天山雪莲、山茶花、长寿花、腊梅、菊花、四季海棠、一品红、佛手掌、月季花等等。

冬天开花的植物一般在南方亚热带,真正在北方冰天雪地里开的花是没有的,那就冻坏了。 冬天开花的,有蟹爪莲,12月开花,又称圣诞仙人掌。

茶花有的品种是11月、12月、1月开花的。腊梅是1月开花的,也是南方花。别的花比如我们常说的梅花是早春开花的。早开的郁金香、玉兰之类的也是早春,鸢尾、山桃、杏花、梨花更晚一点,基本上是春天了。 水仙本来是早春的花,是地栽的,我们经常在冬天养在室内水培,那是一种促成栽培,就是说不是植物本身的开花期,是人类强迫它在那个时候开。水仙的自然花期在三月。 家里可以种:水仙,风信子,燕子掌,君子兰。 商品大花蕙兰,红掌,仙客来,蝴蝶兰,蟹爪兰,西洋鹃,君子兰,梅花,杜鹃,牡丹,茶花、腊梅这些花冬天都开放
9.腊梅花怎样养
梅于冬季开花,清香四溢,又很耐寒,是优良的冬季室内芳香花卉,也可切取花枝于春节期问进行瓶插水养。

腊梅是灌木类树种,丛生性很强,上盒前首先应保留株丛中央一根较粗的主枝而将其他枝条从基部剪掉;上盆后,再将主枝基部30厘米处萌发出的侧枝剪掉,上面保留三根分布均匀的侧枝,同时对主枝进行截顶,让袍枝从三根侧枝上生出。 以后每年都会发生大量根蘖条和新的小侧枝,除在花谢后及时短截花枝以促使其腋芽萌发而形成更多的花枝外,还应疏剪过密的侧枝,同时把根蘖条全部除掉,从而保持小乔木状的树形。

腊梅属于深根性植物,应使用较深较大的花盆来栽植。在庭院中露地栽培以北京为临界线,但应栽在背风向阳的建筑物南侧才不会受冻,向北或低于北京气温的地区都必须进行盆栽,秋末入室的时间不要过早。

就北京地区而言,落叶后仍应放在窜外养护,这时花苞已经形成,到大雪前(12月)再移人室内。如室温较高,元旦前即町开花;如果窒温低,花期町延迟到春节前后。

花后应移人0℃以下的冷室内贮存,防止过早地抽生新梢和叶,否则植株容易徒长,影响花芽分化,对来年开花不利。 在养护中千万要注意控制浇水量,在庭园中应栽在地势高燥和排水良好的地方,常年不用人工灌水也能正常生长,故有“旱不死的腊梅”之说。

盆栽时应掌握干透再浇的浇水原则,但应经常追肥,以促其形成大量花苞,否则开花稀少。 腊梅属于阳性植物,但耐阴性也很强,因此在温暖地区也可栽在建筑物的北侧,只要早晚能见到斜射光就能正常生长;冬季落叶后更不需要充足的阳光。

⑵ 你知道蜡染工艺吗

蜡染的制作方法和工艺过程:把白布平帖在木板或桌面上点蜡花。点蜡的方法,把蜂蜡放在陶瓷碗或金属罐里,用火盆里的木炭灰或糠壳火使蜡融化,便可以用铜刀蘸蜡作画。
作画的第一步是经营位置。有的地区是照着纸剪的花样确定大轮廓,然后画出各种图案花纹。另外一些地区则不用花样,只用指甲在白布上勾画出大轮廓,便可以得心应手地画出各种美丽的图案;浸染的方法,是把画好的蜡片放在蓝靛染缸里,一般每一件需浸泡五、六天。第一次浸泡后取出晾干,便得浅蓝色。再放入浸泡数次,便得深蓝色。如果需要在同一织物上出现深浅两色的图案,便在第一次浸泡后,在浅蓝色上再点绘蜡花浸染,染成以后即现出深浅两种花纹。当蜡片放进染缸浸染时,有些“蜡封”因折叠而损裂,于是便产生天然的裂纹,一般称为“冰纹”。有时也根据需要做出“冰纹” 。这种“冰纹”往往会使蜡染图案更加层次丰富,具有自然别致的风味。

⑶ 澳洲腊梅花语

澳洲腊梅的花朵有粉红色、白色两种颜色,它的花朵外层为蜡质,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它的花语是高洁、坚贞。澳洲腊梅生长速度很快,它的植株栽培第一年可以长到1米高,栽培三年可以长到3米高,之后会自然长成大灌丛。

澳洲腊梅的花语

澳洲腊梅对土壤的要求较严,适宜在疏松、肥沃、排水性好的沙壤土中生长,种植时可以将腐叶土、园土、珍珠岩混合配制土壤。澳洲腊梅在生长过程中对湿度的要求很高,种植时要及时给植株浇水,确保空气湿度达标。

⑷ 请问下大家,这是个叫什么名字,应该怎么养,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袖珍椰子[1](学名chamaedorea elegans)又名矮生椰子、袖珍棕、矮棕。棕榈科袖珍椰子属,原产于墨西哥和危地马拉。加上它性耐阴,故十分适宜作室内中小型盆栽,装饰客厅、书房、会议室、宾馆服务台等室内环境,可使室内增添热带风光的气氛和韵味。置于房间拐角处或置于茶几上均可为室内增添生意盎然的气息,使室内呈现迷人的热带风光。[2]为常绿小灌木,盆栽高度一般不超过1米。它茎干直立,不分枝,深绿色,上具不规则花纹。叶一般着生于枝干顶,羽状全裂,裂片披针形,互生,深绿色,有光泽。长14~22厘米,宽2~3厘米,顶端两片羽叶的基部常合生为鱼尾状,嫩叶绿色,老叶墨绿色,表面有光泽,如蜡制品。肉穗花序腋生,花黄色,呈小球状,雌雄异株,雄花序稍直立,雌花序营养条件好时稍下垂,桨果橙黄色。花期春季。叶片平展,成龄株如伞形。[2]

形态特征

袖珍椰子

袖珍椰子盆栽时,株高不超过1米,其茎干细长直立,不分枝,深绿色,上有不规则环纹。叶片由茎顶部生出,羽状复叶,全裂,裂片宽披针形,羽状小叶20~40枚,镰刀状,深绿色,有光泽。 植株为春季开花,肉穗状花序腋生,雌雄异株,雄花稍直立,雌花序营养条件好时稍下垂,花黄色呈小珠状;结小浆果多为橙红色或黄色。[2]

株高4-5m,干细长。叶顶生,羽状复叶呈弓形,尾部锐尖,先端2裂。肉穗花序下垂,圆锥菜,花单性,雌雄同株。

袖珍椰子生长适温为20-30℃,13℃进入休眠状态,越冬温度为10℃。

袖珍椰子(5张)

袖珍椰子是棕榈科、墨西哥棕属的多年生常绿小灌木,茎干直立、单生、深绿色,具有不规则的纹。叶羽状全裂,裂片披针形、深绿色、有光泽。 同属植物约120种,主要分布在中美洲热带地区。其性喜高温高湿及半阴环境。它在植物分类学上为棕榈科常绿矮灌木或小乔木,植株矮小。究其英文种名就是优美的意思。由于其株型酷似热带椰子树,形态小巧玲珑,美观别致,故得名袖珍椰子。[2]

袖珍椰子开花图

袖珍椰子又有矮生椰子、袖珍棕、袖珍葵、幸福棕等多种别称,为棕桐科袖珍椰子属,多年生常绿小乔木。株高I 米左右,暖地露地栽培可达2 米以上。根系发达。茎干细长直立,通常为单生,浓绿色且具有叶片脱落后叶鞘基部留下的环痕,环痕间长短不一。叶互生集生于茎干先端,单数羽状全裂,长30-40厘米,裂片披针形,20-40 枚,深绿色,革质。肉穗花序多分枝,呈圆锥花序状粉生。雌雄同株,并同一个花序,花黄色。果实近国形,成熟时蓝黑色。栽培很少结实。[3]

植物形态

中国植物图像库(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提供并参与编辑

袖珍椰子全株(1张)

袖珍椰子枝叶(1张)

袖珍椰子花果(2张)

2习性

袖珍椰子

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的环境。生长适宜的温度是20~30度,13度时进入休眠期,冬季越冬最低气温为3度。袖珍椰子栽培基质以排水良好、湿润、肥沃壤土为佳,盆栽时一般可用腐叶土泥炭土加1/4河沙和少量基肥培制作为基质。它对肥料要求不高,一般生长季每月施1-2次液肥,秋末及冬季稍施肥或不施肥。每隔2-3年于春季 换盆一次。浇

袖珍椰子

水以宁湿勿干为原则,盆土经常保持湿润即可。夏秋季空气干燥时,要经常向植株喷水 ,以提高环境的空气湿度,这样有利其生长,同时可保持叶面深绿且有光泽;冬季适当减少浇水量,以利于越冬。袖珍椰子喜半阴条件,高温季节忌阳光直射。在烈日下其叶色会变淡或发黄,并会产生焦叶及黑斑,失去观赏价值。另外,袖珍椰子在高温高湿下,易发生社褐斑病。如发现褐斑病,应及时用800-1000倍托布津或百菌灵清防治。 在空气干燥、通风不良时也易发生介壳虫。如发现介壳虫,可用人工刮除外,还可用800-1000倍氧化乐果喷洒防治。[1]

3栽培技术

袖珍椰子

每隔2-3年于春季换盆一次。浇水以宁湿勿干为原则,盆土经常保持湿润即可。夏秋季空气干燥时,要经常向植株喷水,以提高环境的空气湿度,这样有利其生长,同时可保持叶面,深绿且有光泽;冬季适当减少浇水量,以利于越冬。袖珍椰子喜半阴条件,怕阳光直射。在烈日下其叶色会变淡或发黄,并会产生焦叶及黑斑,失去观赏价值。另外,袖珍椰子在高温高湿下,易发生社褐斑病。如发现褐斑病,应及时用800-1000倍托布津或百菌灵清防治。在空气干燥、通风不良时也易发生介壳虫。如发现介壳虫,可用人工刮除外,还可用800-1000倍氧化乐果喷洒防治。 播种苗生长到10厘米高时,可以移栽到营养钵内。栽培基质为泥炭土、珍珠岩、陶粒等。栽植后第一次浇营养液要浇透,以盆底托盘内见到渗出液为止。平日补液,每10-15天补1次;根据基质水分情况及时补水,但补液日不补水。每次补水前先将托盘内渗出液倒出,若无病害发生时即可循环使用,否则应倒掉。当托盘内无渗出液时,就应及时浇水。每次补液或补水最好用小喷壶喷灌,大规模栽培可设置喷灌设施,直接喷营养雾。这样既可起到冲洗基质的作用,同时又可增加植株周围的空气湿度,以利于植株正常生长。

冬季10月至翌年2月,为袖珍椰子相对休眠期(夜温12-14℃),要控制浇水量,以防温度过低引起烂根、黄叶、坏死等症状。北方地区冬季供暖期,室温一般可保持15-20℃或25℃,此时室内空气干燥,应注意补水,最好每天向叶面喷水1~2次,且花盆不要靠近火炉、暖气或空调器,以防叶片急性失水,造成干尖、黄叶,甚至死亡。另外,冬季将花盆放在室内阳光充足处,以利于植株进行光合作用。[1]

无土栽培

袖珍椰子

无土栽培技术培育袖珍椰子,是采用无机化肥溶液,也就是营养液栽培的方法。袖珍椰子喜好阴蔽环境,不宜置于南窗附近,应放在北、东、西窗台,或与之相当的地方。在较暗处生长叶色浓绿,光照直射时叶色渐变黄绿。过多的强光可产生焦叶及黑斑。生长最适温度在20~30℃之间,13℃进入休眠,冬天不可低于10℃。

浇水掌握宁湿勿干原则,常年保持盆土湿润。冬季要适当减少水量,最好用凉开水浇灌。夏季不妨用干净的雨水。经常喷水于叶片及周围地面,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1]

管理表

生长温度:20~30℃之间,13℃进入休眠,冬季不可低于10℃。

日照:喜好阴蔽环境,60%遮光网。

栽培基质:河沙或者1/2蛭石+l/2珍珠岩

施肥:生长期每2~3周浇施一次水培用营养液。如901无土栽培营养液或花宝,稀释1000~1500倍。

浇水:夏季每天浇水2~3次,冬季要控制浇水量。6~8周清洗固定基质,尤其是夏季。以免有害物质伤害植株。经常检测营养液的pH值,过碱会使叶片发黄。袖珍椰子吸水力较强,等水位下降时,及时补充水到规定的位置为止。

掌握无土栽培袖珍椰子的管理方法很重要,应尽量避免阳光直射,防止营养液蒸发过快,可放在明亮的地方。待根长满后,就要把1/3的根去除,同时去掉枯黄叶子,冲洗基质后,换上大一号的花盆。[1]

营养液

袖珍椰子

l、配置营养液应采用易于溶解的盐类。

2、矿物质营养元素应控制在4‰以内。控制微量元素的用量。

3、及时测定营养液的pH值,保持植物所需酸碱度。

4、营养液内各种元素的种类随不同的植物,不同的生长条件而不同。

袖珍椰子被称为书桌椰子。如果将其配上素净典雅的容器,更显得美丽别致。选择底部无孔或侧面开孔的陶瓷或玻璃容器,并且要适合植株的大小。先铺上干净的大粒或中粒陶粒做固定基质,约2~3cm厚,再把植株放入花盆中。尽量让根系向四周展开,然后填满干净的陶粒,离盆缘3~5cm。注意生长期一定要把根部洗干净。除去旧根,使根张开,放置花盆的中心部位。移栽后要注入配制好的稀释营养液,直到容器高度的1/5即可。

居家作用

能同时净化空气中的苯、三氯乙烯和甲醛,是植物中的“高效空气净化器”。非常适合摆放在室内或新装修好的居室中。

植物防治

袖珍椰子常见的病虫害有褐叶圆蚧和炭疽病。

1.褐叶圆蚧。虫害症状:叶色变浅,呈淡色斑点,严重时植物衰弱,影响生长并失去观赏价值。防治方法:⑴利用红点唇瓢虫,以虫治虫;⑵当幼虫大量出现时,可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雾,每周喷1次;

2.炭疽病。病害症状:病初叶尖为黑褐色,病斑慢慢扩展,后期叶片病斑连成一片。防治方法:⑴加强养护,不要碰伤叶片,多喷水,使叶片保持清洁;⑵夏季每隔10天需喷1次1%等量波尔多溶液;

另外,高温季节袖珍椰子也会发生叶斑病和根腐病,因此要注意其生长环境通风和土壤透气。必要时,可喷洒托布津和百菌清防治。

播种繁殖

挑选:播种前首先要对种子进行挑选,种子选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播种能否成功。

1、最好是选用当年采收的种子。种子保存的时间越长,其发芽率越低。

2、选用籽粒饱满、没有残缺或畸形的种子。

3、选用没有病虫害的种子。消毒:消毒包含两个概念,一个是指对种子进行消毒,另一个是指对播种用基质进行消毒。家庭对种子消毒常用60℃左右的热水浸种一刻钟,然后再用温热水催芽12~24小时。对播种用的基质进行消毒,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锅里炒热,什么病虫都能烫死。

催芽:用温热水把种子浸泡12~24个小时,直到种子吸水并膨胀起来。对于很常见的容易发芽的种子,这项工作可以不做。

播种:对于用手或其它工具难以夹起来的细小的种子,可以把牙签的一端用水沾湿,把种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质的表面上,覆盖基质1公分厚,然后把播种的花盆放入水中,水的深度为花盆高度的1/2~2/3,让水慢慢地浸上来(这个方法称为“盆浸法”);对于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夹起来的种粒较大的种子,直接把种子放到基质中,按3×5公分的间距点播。播后覆盖基质,覆盖厚度为种粒的2~3倍。播后可用喷雾器、细孔花洒把播种基质质淋湿,以后当盆土略干时再淋水,仍要注意浇水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把种子冲起来;

播种后的管理:在深秋、早春季或冬季播种后,遇到寒潮低温时,可以用塑料薄膜把花盆包起来,以利保温保湿;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把薄膜揭开,并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后让幼苗接受太阳的光照,否则幼苗会生长得非常柔弱;大多数的种子出齐后,需要适当地间苗:把有病的、生长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间有一定的空间;当大部分的幼苗长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叶子后就可以移栽。

生长健壮的植株3~4年可开花,开花时经人工授粉可结子,果实需6~7个月才成熟。播种宜即采即播,以春季播种为宜,选择饱满大粒新鲜种子,洗净浆果,擦种后,直接播在河沙苗床上,用塑料薄膜保温育苗。土壤应保持湿润为宜,温度应控制在24~26℃,一般经3~6个月才发芽出苗,幼苗3~4片叶时可薄施腐熟人粪尿水或0.3%尿素溶液,加少量硫酸钾混匀淋施,促使生长健壮。次年春天可间苗,幼苗可上盆培育养护。[4]

分株繁殖

选用草炭、珍珠岩混合基质,用口径为15厘米至20厘米的塑料花盆,盆底加陶沙粒作为排水层。将一年生以上的无土盆栽袖珍椰子,在春季结合换盆进行分株,定植于上述混合基质的花盆里,每盆栽3株至4株。

10月份至第二年2月份,为袖珍椰子相对休眠期,北方地区,冬季把它放在室内阳光充足处,温度保持在15℃至25℃。如空气干燥,应每天叶面喷水保湿,室内低温时,要少浇水,表层见干再浇,因低温水多易烂根。北方夏季室内的散射光适合袖珍椰子生长,但应注意经常进行叶面喷水保湿。

定植后第一次浇综合营养液要浇透,待托盘内见到渗出液为止,平时按常规补液、补水,但补液时不补水,保持基质湿润。

袖珍椰子喜温湿环境,喜肥沃、疏松、团粒结构良好的土壤生长。生长适温为20~30℃,13℃进入休眠状态,越冬温度为10℃。死亡。

湿度:保持空气的相对湿度在75~85%。插穗生根的基本要求是,在插穗未生根之前,一定要保证插穗鲜嫩能进行光合作用以制造生根物质。但没有生根的插穗是无法吸收足够的水分来维持其体内的水分平衡的,因此,必须通过喷雾来减少插穗的水分蒸发:在有遮荫的条件下,给插穗进行喷雾,每天3~5次,晴天温度越高喷的次数越多,阴雨天温度越低喷的次数则少或不喷。但过度地喷雾,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烂,因为很多种类的病菌就存在于水中。

光照:离不开阳光的照射,因为插穗还要继续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和生根的物质来供给其生根的需要。但是,光照越强,则插穗体内的温度越高,插穗的蒸腾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于插穗的成活。因此,在扦插后必须把阳光遮掉50~80%,待根系长出后,再逐步移去遮光网:晴天时每天下午4:00除下遮光网,第二天上午9:00前盖上遮光网。

袖珍椰子在高温高湿半阴环境中生长较快,怕阳光直射,在烈日下其叶色会变淡或变黄,并产生焦叶及黑斑,失去观赏价值。它较耐阴,幼苗培育期或生长期,尤其夏、秋季一般遮荫度为60%,但冬、春季要给予较明亮的散射光为宜。在室内摆设1~2个月对植株生长和观赏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摆放期应注意叶面喷水,以清洁叶片,使叶色浓绿,有光泽、亮丽。定期见散射光,注重肥水管理,以提高观赏效果。

高温、多湿及通风不良易发生黑斑病,尤其在4~11月生长旺盛期,必须注意防病,一旦发现叶尖枯焦,要及时喷50%托布津或50%百菌清800~1000倍液防治,同时保证室内通风凉爽、透气,适当增施磷、钾肥,如草木灰,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土壤要排水良好,不可过干,不可过湿,生长期盆土应保持湿润,以利于植株生长,提高抗病性。空气干燥、通风不良易引起介壳虫危害,可喷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25%扑虱灵可湿粉1500~2000倍液,20%速灭杀丁1500倍液防治,视虫情隔10~15天再喷1次药。[5]

更新繁殖

提前环割愈伤。5月下旬以后,茎顶插穗保留高度15厘米至20 厘米,然后将此高度下的老叶剥除干净,露出茎干。继之取快刀将茎干某茎节之下环割0.6厘米至1厘米宽,并剥掉茎皮。之后,风干一周,让伤口在母株上自然愈合。在此期间,可早、晚间向叶面喷雾,适当增加空气湿度,并置之遮光50%至70%处,以保证其光合作用的有效积累。

及时高空压条。环割愈伤处理一周以后,取塑料薄膜包住环剥处,环剥的下部用绳扎紧,内填以水湿适度的苔藓拌土,然后将上口也予扎紧。一般每10天左右补给一次水分,大约补给2次至4次,约一个月左右即可见到生根了。生根后,择晴好天气将插穗剪下,去掉薄膜,尽量让根部多附着些苔藓拌土,栽植后再在阴凉处莳养一段时间,即可如原母株一样进行正常管理了,新植株将带来新的活力。

4养护要点

要种好袖珍椰子,需注意的问题有:

光照:袖珍椰子喜半荫,在强烈阳光下叶色会枯黄;如果长期放置在光照不足之处,植株会变得瘦长。所以在室内最好放在窗边明亮处。

温度:袖珍椰子喜温暖,生长适温为18—24摄氏度,13摄氏度进入休眠。冬季最好不要低于10摄氏度。

浇水:袖珍椰子喜水,在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在休眠期要等到三分之二的盆土干后再进行浇水。另外,袖珍椰子喜高的空气湿度,如果太干燥,叶尖就会变成棕色。所以在干燥期间如秋季要采取向叶面经常喷水等措施来提高植株周围的空气湿度。

图册(5张)

施肥:在生长期每个月可向植株施一次复合肥。

盆土:以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壤土种植最好。

繁殖:袖珍椰子一般都用种子进行繁殖。

水培养护

1、忌阳光直射,否则叶片会变枯黄,但过阴时叶片颜色也会煺淡。

2、袖珍椰子在30~50厘米的株形最美,植株过高时会因为下部空秃而影响降低观赏价值,栽养时可在下方培植小的植株。 3、水培材料的取得:采用盆栽洗根法。水洗后数天就可长出新根。

大多数的植物都是可以水培的,但是需要精心的护理,否则容易让花卉因为营养而死掉!可以参看盆栽植物变水培[1]

5管理养护

春季出房后要放在荫蔽处,避免阳光直射,有较明亮的光线就行。植株较大时,要及时换盆。它对环境湿度要求较高,浇水要掌握宁湿勿干的原则,以保持盆土湿润。空气干燥时,要经常向植株喷水,以增大环境的空气湿度。此花草对肥料要求不高,5月-10月,每月施2次饼肥水即可。

种子要随采随播,在25℃左右的温度下,约需3个月萌发。袖珍椰子苗期分蘖较多,应及时分株。株高宜控制在40-60厘米之间,因此施肥不宜多,一般苗期、春秋两季施3-4次稀薄液肥即可;每隔2-3年于春季换一次盆,以利生长。

6采前管理

摆放密度为每平方米6~18盆,依植株的大小而定。袖珍椰子喜微潮偏于的土壤环境。除在定植时于花盆基部施用少量腐叶作为基肥外,生长旺盛阶段还应每隔半月追施一次稀薄液体肥料。袖珍椰子喜疏荫环境,避免日光直射,特别是长期放于荫蔽环境中的植株如果突然摆放到强烈的日光直射之处,则导致其叶片被灼伤。保持环境适当通风即可。袖珍椰子喜温暖环境,其生长适温为16~28℃,越冬温度不宜低于5℃。

7冬季养护

在干燥期间如秋季要采取向叶面经常喷水等保持周围空气湿度。需经常向叶面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措施来提高植株周围的空气湿度。

盆栽可用腐叶土、泥炭土,或干塘泥、菜园土,加1/4粗河沙或煤渣粒,并加少量腐熟有机肥和少量过磷酸钙混匀作基肥为培养土。幼苗小盆栽以3株为宜,中盆栽以5株为宜,上盆后淋定根水,并放置半阴荫棚培植,待新叶抽出后转入正常管理。4~10月生长期,每月施1~2次液肥或复合肥,肥料以腐熟花生麸水为主,或含氮、磷、钾复合肥兑水淋施。每15~20天追施复合肥促使速生茂绿,小盆施5~8克,中盆10~12克。盆土以湿润为宜,见盆土干后才浇水一次。每10~15天喷施0.2%尿素+0.2%磷酸二氢钾溶液,以促植株生长健壮,叶色浓绿。

秋末、冬季少施肥或不施肥。每隔2~3年春季3月中下旬换盆为宜。生长期浇水宁干勿湿,要通风凉爽,有利于植株生长,可提高抗病性。盆土保持湿润即可,若遇降雨多或浇水过多,盆土太湿易引起植株下部叶腐烂发病,导致黑斑病发生蔓延,造成叶片枯黄甚至死亡。

8应用价值

袖珍椰子植株小巧玲珑,株形优美,姿态秀雅,叶色浓绿光亮,耐阴性强,是优良的室内中小型盆栽观叶植物。叶片平展,成龄株如伞形,端庄凝重,古朴隽秀,叶片潇洒,玉润晶莹,给人以真诚纯朴,生机盎然之感。 小株宜用小盆栽植,置案头桌面,为台上珍品,亦宜悬吊室内,装饰空间。在株可供厅堂、会议室、候机室等处陈列,为美化室内的重要观叶植物,已风靡世界各地。

⑸ 蜡染历史

一、中国蜡染历史

蜡染,古称“蜡缬”。传统民间印染工艺之一。是一种以蜡为防染材料进行防染的传统手工印染技艺。据考证,“蜡染”一词在文献中最早、最确切的记载是唐代慧琳写的《一切经音义》卷五十之“众缬”:“今谓西国有淡歰汁,点之成缬,如此方蜡点缬也。”“缬”是以辅染物辅助印染过程而染出的织物,缬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丝绸印染技艺的重大进步。蜡染今在布依、苗、瑶、仡佬等族中仍甚流行,衣裙、被毯、包单等多喜用蜡染作装饰。主要方法是用蜡刀蘸蜡液,在白布上描绘几何图案或花、鸟、虫、鱼等纹样,然后浸入靛缸(以蓝色为主),用水煮脱蜡即现花纹。结构严谨,线条流畅,装饰趣味很强,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蜡染的发明以人们对物质特性的重复认识和利用为基础,并需要具备一定的环境因素和技术条件,因此它是在特定的物质条件和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蜡染是基于人们对服饰美化的需要,在人类文明进步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是在多种染织工艺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蜡染产生的时间应在纺织、印色和画馈工艺成熟之后。从原料上看,蜡染对面料没有特殊要求,棉、麻、丝、毛织物都能采用;防染材料也不拘于特定品种,动植物蜡均可使用,通常是用树脂和蜂蜡;染色只能用冷染工艺,一般是植物染色,以靛蓝为主。从范围来看,蜡染技术存在与世界上很多地方,风格和使用方式也多种多样。由于受地理和气候的影响,北方寒冷地区不宜进行蜡染,因此蜡染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二、蜡染的起源发展历程

蜡染的起源中国的染织工艺早在西周时期(公元前ll世纪——公元前771年)已得到较大的发展。

根据《礼记》等文献记载,丝、染色当时都设有专官主管,楚国还设有主持生产靛青的“蓝尹”工官。足见当时的丝织、染色工艺已颇具规模。

蜡染古时候称为蜡缬,是用蜡把花纹点绘在麻、丝、棉、毛等织物上,然后放入染料缸中浸染,有蜡的地方染不上颜色,除去蜡即现出美丽的花纹。这是我国古老的防染工艺,历史已很悠久。

蜡染是我国苗族古老而独特的手工绘染艺术,起源于秦汉,盛行于隋唐(公元581--907年)。这里有着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一代传一代,可以说,从我国的染织技术开创时,蜡染就作为最古老的手工艺,称之为中华民族古文明的一部分。

我国古代发现的蜡染文物,有新疆于田屋于来克古城遗址出土的北朝(公元396—581年)蓝色蜡缬毛织物蓝色蜡缬棉织品及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区墓葬出土的西凉(公元400—421年)蓝色缬绢和唐代(公元618—907年)的几种蜡缬绢、蜡缬纱;还有敦煌莫高窟130窟第一层壁画下发现的唐代废置的大量蜡缬残幡。这批遗存的蜡染实物中,北朝的和西凉的蜡缬织品都是深蓝色地现白花,纹样光洁清晰,古朴典雅;唐代的蜡缬绢和蜡缬纱的地子,有棕、绎、黄、赭等色,大部分是白色花纹。

蜡染工艺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世代相传,尤其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蜡染工艺,而且流行很广,已成为少数民族妇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这里的少数民族以蜡染作主要装饰的有黄平、重安江一带和丹寨县的苗族妇女,她们的头巾、围腰、衣服、裙子、绑腿,绑腿,都是蜡染制成,其它如伞套、枕巾,饭篮盖帕、包袱、书包、背带等也都使用蜡染;安顺、普定一带的苗族妇女把蜡染花纹装饰在衣袖、衣襟和衣服前后摆的边缘,她们背孩子的蜡染背带,点染得精巧细致,除蓝白二色外,有的还加染上红、黄、绿等色,成为明快富丽的多色蜡染。

贵州各少数民族的蜡染各有特色,例如苗族的蜡染图案有的还沿用古代铜鼓的花纹和民间传说中的题材,有的是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花、鸟、虫、鱼;而布依族则喜用几何图案。各民族的蜡染都有独特的风格。

蜡染之乡蜡染之乡是中国贵州安顺。安顺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境内有黄果树瀑布、龙宫、屯堡文化(天龙镇、云峰八寨等)、天星桥、花江大峡谷等众多著名景点。

安顺有“滇之喉、黔之腹,粤蜀之唇齿”的赞誉,地理位置重要,交通方便,更是“商业甲于全省”。安顺于1992年成功举办了首届蜡染艺术节,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众多宾客,自此蜡染艺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安顺有大量的蜡染作坊、工厂,涌现出洪福远等一批知名的蜡染艺人。安顺的蜡染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

蜡染的发展 传统的蜡染作为服饰的装饰,日用生活用品的装饰,从唐代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和“捣练图”中的蜡染服饰,到现代苗族姑娘绘制的蜡染花纹,有着悠久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但作为纯观赏型的艺术品——蜡染壁挂,也就是“蜡染画”,是年轻的艺术,它从七十年代诞生,八十年代作为现代装饰画,走进宾馆,走向画廊,正一步一步地走进千家万户寻常百姓家。

有人断言,继“云南重彩画”之后,“蜡染画”将风行全球,将出现一个新的艺术高峰。不管这个预言正确与否,但作为一种新的画种,要想得到社会的承认,必须涌现出一批艺术大师,创作出一批高质量,有份量的艺术作品。

这才是最根本的。 目前的蜡染,大体可以分三大类:—类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间艺人和农村妇女自给白绘自用的蜡染制品,这一类产品应属于民间工艺的范畴。

另—类是工厂、作坊面向市场生产的蜡染产品,这一类产品应属于工艺美术的范畴。第三类是以艺术家为中心制作的纯观赏型的艺术品,也就是“蜡染画”这三大类蜡染同时并存,互相影响,呈现出一个百花齐放的局面,这种复杂的,多元化的现象,在艺术界是少见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蜡染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也在发生新的变化。青年一代已不满足于古老的传统纹样,而千方百计地从充满变革的新生活里吸取素材,加以改造,而使用在蜡染上,随着“蜡染热”的兴起,一些民间的“蜡染大师”纷纷到国外搞展览,作现场表演,他们凭空用蜡刀在布上画的直线,可以用直足来衡量,他们画的圆圈,可以用圆规来检验。

他们在艺术上力求突破程式化的造型,他们认为传统花样太呆板,而力求把花画得逼真,'画得“笑”起来;把鸟画活,画得飞起来。结果失去了蜡染的装饰趣味,失去了蜡染的艺术特点,变成了用蜡染制作的床单花样,机绣枕头的花样。

传统的蜡染正在变异,而作为艺术作品的蜡染正在兴起,蓬勃发展。在台湾,“艺术的培柒”和“工艺的蜡染早已分道扬镳,工艺的蜡染是作坊生产的蜡染纱笼;而艺术的蜡染是艺术家创作的蜡染画。

老一辈蜡染艺术家的作品,明显带有中国山水画的神韵,而年青艺术家的作品,更多地带有现代色彩。在英国,作为造型艺术的独立画种,艺术家自己创作的蜡染画,通过展览,画廊出售,价格十分昂贵。

在日本,以艺术家为中。

三、:《蜡染的来历》

染即采用蜡防染的染色工艺,古称蜡缬①,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过古代三大印花技艺。《贵州通志》中曾有如下记载:“用蜡绘制花于布而染之,既去蜡,则花纹如绘。”《辞海》关于蜡染一项的解释如下:“古代称蜡缬①,起源于汉以前,为我国传统印染工艺之一。今在布依、苗、瑶、仡佬等族中仍在流行。制法:用蜡刀蘸腊液,在白布上绘几何图案或花鸟虫鱼等,再浸入靛缸(以兰色为主),后用水煮脱蜡,即现花纹。”

蜡染用“蜡防染色”,即用蜡把花纹点绘在麻、丝、棉、毛等天然纤维织物上,利用蜡与水不相融的原理,把织物放入适宜在低温条件下染色的靛蓝染料缸中浸染,由于蜡的阻隔作用,染液浸入不了描蜡或受蜡部位的织物纤维,从而起到防染效果。除去蜡,此处即现出因蜡保护而产生的美丽的白色花纹,与布底染成蓝色的部位形成鲜明的色彩差异。关于蜡染工艺的制作方法在宋代已有详细记述。南宋时任桂林通判的周去非在其《岭外问答》中记有“瑶人以蓝染布为斑,其纹极细,其法以木板两片,镂成细花,用以夹布,而灌蜡于镂中,而后乃积布取布,投诸蓝中,布既受蓝,则煮布以去蜡,顾能制成极细斑花,炳然可观。”这是最早关于蜡染工艺的记录,此种方法现今我国已很少见到。另外在《贵州通志》记述的“用蜡绘制花于布而染之”的手绘蜡防染印花的方法至今存续于我国西南地区。

四、苗族蜡染技术历史悠久的原因是什么

蜡染技术:

古时候称蜡缬,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我国的染织工艺早在西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已得到较大的发展。

根据历史文献《礼记》记载,织物的染色当时设有一种叫"染人"的专官主管,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还设有专门主持生产靛蓝的"蓝尹"工官。足见当时的丝织、染色工艺已颇具规模。

蜡染在宋代五溪地区已很盛行。明、清时代,黔中一带苗族也多用蜡染衣料。民国年间,蜡染盛行于湘西、贵州、云南、川南的大部分苗族中,而以贵州的丹寨、安顺、郎岱(今六枝)、普定、惠水等地技艺最高。大多数地区都将蜡染成品作衣饰,湘西地区则用作床单、帐沿、枕巾等。

不知道回答的对不对··希望可以帮到你!

五、中国蜡染历史

蜡染,古称“蜡缬”。

传统民间印染工艺之一。是一种以蜡为防染材料进行防染的传统手工印染技艺。

据考证,“蜡染”一词在文献中最早、最确切的记载是唐代慧琳写的《一切经音义》卷五十之“众缬”:“今谓西国有淡歰汁,点之成缬,如此方蜡点缬也。”“缬”是以辅染物辅助印染过程而染出的织物,缬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丝绸印染技艺的重大进步。

蜡染今在布依、苗、瑶、仡佬等族中仍甚流行,衣裙、被毯、包单等多喜用蜡染作装饰。主要方法是用蜡刀蘸蜡液,在白布上描绘几何图案或花、鸟、虫、鱼等纹样,然后浸入靛缸(以蓝色为主),用水煮脱蜡即现花纹。

结构严谨,线条流畅,装饰趣味很强,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蜡染的发明以人们对物质特性的重复认识和利用为基础,并需要具备一定的环境因素和技术条件,因此它是在特定的物质条件和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蜡染是基于人们对服饰美化的需要,在人类文明进步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是在多种染织工艺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蜡染产生的时间应在纺织、印色和画馈工艺成熟之后。从原料上看,蜡染对面料没有特殊要求,棉、麻、丝、毛织物都能采用;防染材料也不拘于特定品种,动植物蜡均可使用,通常是用树脂和蜂蜡;染色只能用冷染工艺,一般是植物染色,以靛蓝为主。

从范围来看,蜡染技术存在与世界上很多地方,风格和使用方式也多种多样。由于受地理和气候的影响,北方寒冷地区不宜进行蜡染,因此蜡染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六、贵州蜡染的历史

蜡染的起源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秦、汉时期,甚至更早。

蜡染古称“蜡缬”,“缬”的意思是染彩,它与“绞缬”(扎染)、“夹缬”(印花蓝布)一起被称为中国古代的三大纺染工艺。在历史文献中有关蜡染的记载很少。

《后汉书》、《临海水土志》、《新唐书》等虽有“染彩”、“斑文布”、“卉服鸟章”等记述,但都没有确指蜡染,到了宋代的文献中才对蜡染有明确的说法。如南宋周去非的《岭外问答》说:“以木板二片,镂成细花,用以夹布,而灌蜡于镂中,而后乃积布取布,投诸蓝中,布既受蓝,则煮布以去蜡,故能制成极细斑花,炳然可观。”

其中叙述的蜡染工序,显然并非从南宋开始。后来的《贵州通忐》载:“用蜡绘于布而染之,既去蜡,则花纹如绘。”

可见蜡染已由以蜡灌刻板印布发展到直接用蜡在布上描绘了。学界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宋代由于印花蓝布等成本低、工艺简单而大为盛行,蜡染在中原逐渐消失,而在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却代代传承,至今不衰。

从传世的和出土的蜡染实物看,蜡染在唐代是盛行的。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三色蜡染、日本正仓院所藏的“对树象羊蜡缬屏风”,都是唐代遗物。

在贵州省平坝县下坝的棺材洞里,前些年出十了宋代苗族点蜡幔及鹭鸟纹彩色蜡染衣裙。这些都是蜡染流传悠久的历史见证。

蜡染的研究者根据史料和民间传说,对蜡染最早的起源和发展有一些推测,意见不尽一致。无论如何说,蜡染在中国西南地区,特别在贵州一枝独秀却是事实。

形成这种状况主要有三个放面的原因:一是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心理的原因,他们迁徙到贵州后怀念故土,怀念祖先,固守从故土带来的文化形态,并在其中寄寓本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意义,逐渐成为民族自尊自爱的标志:二是地理环境的原因,贵州地处偏僻,山川阻隔,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少,易于保持传统的文化形态;三是制作原料的原因,贵州气候湿润,草木繁茂,盛产蜂蜡和制作蓝靛染料的蓝草,这为制作蜡染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艺术”,贵州民间蜡染是贵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不管是岁时节日住房的装饰还是婚丧嫁娶人生仪礼,也不管是民间宗教信仰祭祖敬神还是服饰佩带织绣花样,各式各样的蜡染工艺织染活动,都与贵州山地少数民族特定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也正是因为这样一种息息相关,使得蜡染工艺和贵州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傩戏等活动一样,具有某种“全文化”的功能,在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强大的中心文化辐射挤压的边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符号形式。这里的少数民族以蜡染作主要装饰的有黄平、重安江一带和丹寨县的苗族妇女,她们头巾、围腰、衣服、裙子、绑腿,绑腿,都是蜡染制成,其它如伞套、枕巾,饭篮盖帕、包袱、书包、背带等也都使用蜡染;安顺、普定一带的苗族妇女把蜡染花纹装饰在衣袖、衣襟和衣服前后摆的边缘,她们背孩子的蜡染背带,点染得精巧细致,除蓝白二色外,有的还加染上红、黄、绿等色,成为明快富丽的多色蜡染。

贵州各少数民族的蜡染各有特色,例如苗族的蜡染图案有的还沿用古代铜鼓的花纹和民间传说中的题材,有的是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花、鸟、虫、鱼;而布依族则喜用几何图案。各民族的蜡染都有独特的风格。

蜡染艺术在少数民族地区世代相传,经过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是中国极富特色的民族艺术之花。

还应提到一种叫做“蜡片”的工艺品。在一些民族地区,把未经浸染的蜡花当作装饰品。

她们把这种“蜡片”装饰在头上或服装上。这种工艺品是白色和黄褐色花纹,色彩谐调,别具一格。

“蜡片”的缺点是蜡花容易脱落,所以在服装上只能局部采用。

七、蜡染是什么

蜡染,是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古称“蜡缬”,与绞缬、夹结一起被称为我国古代染缬工艺的三种基本类型。

蜡染工艺品的魅力除了图案精美外,还在于蜡冷却后在织物上产生龟裂,色料渗入裂缝,得到变化多样的色纹,俗称“冰纹”。同一图案设计,做成蜡染后可得到不同的“冰纹”。

蜡染工艺,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蜡染工艺,而且流行很广,已成为少数民族妇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 。这里的少数民族以蜡染作主要装饰的有黄平、重安江一带和丹寨县的苗族妇女,她们头巾、围腰、衣服、裙子、绑腿,都是蜡染制成,其它如伞套、枕巾,饭篮盖帕、包袱、书包、背带等也都使用蜡染;安顺、普定一带的苗族妇女把蜡染花纹装饰在衣袖、衣襟和衣服前后摆的边缘,她们背孩子的蜡染背带,点染得精巧细致,除蓝白二色外,有的还加染上红、黄、绿等色,成为明快富丽的多色蜡染。

贵州各少数民族的蜡染各有特色,例如苗族的蜡染图案有的还沿用古代铜鼓的花纹和民间传说中的题材,有的是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花、鸟、虫、鱼;而布依族则喜用几何图案。各民族的蜡染都有独特的风格。

蜡染艺术在少数民族地区世代相传,经过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 是中国极富特色的民族艺术之花。

八、蜡染画的蜡染起源的故事

在苗族和侗族地区的很多地方都流行有《蜡染歌》(古歌),代代传唱叙述着蜡染的起源的故事:有一个聪明美丽的苗族姑娘并不满足于衣服的均一色彩,总希望能在裙子上染出各种各样的花卉图案来,可是一件一件的手工绘制实在太麻烦,但她一时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终日为此闷闷不乐。一天,姑娘又看着一簇簇一丛丛的鲜花久久发楞,办法没想出来却在沉思中昏昏入睡。朦胧中有一个衣着漂亮的花仙子把她带到了一个百花园中,园里有无数的奇花异草,鸟语花香、蝶舞蜂忙。姑娘在花园中看呀看呀,看得入了迷,连蜜蜂爬满了她的衣裙也浑然不知。等她醒来一看,才知道刚才是睡着了,可是低头再看:花丛中的蜜蜂真的刚刚飞走,而且在她的衣裙上留下了斑斑点点的蜜汁和蜂蜡,很不好看。她只好把衣裙拿到存放着靛蓝的染桶中去,想重新把衣裙染一次,试图覆盖掉蜡迹。染完之后,又拿到沸水中去漂清浮色。当姑娘从沸水中取出衣裙的时候,奇迹出现了:深蓝色的衣裙上被蜂蜡沾过的地方出现了美丽的白花!姑娘心头一动,

立即找来蜂蜡,加热熬化后用树枝在白布上画出了蜡花图案,然后放到靛蓝染液中去染色,最后用沸水熔掉蜂蜡,布面上就现出了各种各样的白花,哦!染缸中居然染出了印花布,姑娘高兴地唱起了山歌。人们听到了姑娘的歌声,纷纷来到她家听她讲百花园里的梦境、观看她染出的花裙、学习她描花绘图的技艺,大家回到自己家里之后,照着姑娘教给的方法,也都染出了花样繁多的花布。从此,蜡染技术就在苗族及与之杂居的布依、瑶族等兄弟民族之间流传开来了。

九、贵州安顺蜡染的来历、工艺、特色

安顺蜡染文化 蜡染 古称蜡撷。

是贵州各少数民族共有民间传统印染工艺。“用蜡绘花于布而染之,欲去蜡,则花纹如绘”(《贵州通志》)。

蜡染源于春秋战国时代,流行于汉唐,兴盛于宋元。1987年在安顺市平坝县桃花村苗族刘姓的一座洞葬群棺中,不但发掘了汉唐时代的陶釜和酒具,而且首次发掘了宋代彩色蜡染褶裙,灿然如新,图案为“鹭丝鸟纹”,款式与现代苗族褶裙相差无几。

安顺素有“蜡染之乡”的美誉,今北京故宫博物院就陈列有清代皇家宫廷珍藏的一幅安顺市郊苗族蜡染背扇扇面。 黄果树地区民间蜡染源远流长,以石头寨为例,这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家设有染缸。

布依族姑娘从十二三岁起,便开始学习蜡染技术,妇女人人能画蜡,故名“蜡染之乡”。 蜡染实际上分为蜡画和蜡染两种形式。

蜡画是用铜刀(蜡画工具)醮上高温加溶的蜂蜡,在白布上信手画出,花鸟鱼虫,江河湖泊,唯妙唯哨,栩栩如生,然后绘画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填以各种颜色即成。蜡染是将画好的作品通过防染,煮沸、去蜡、漂洗、花现。

加之,神秘莫测的冰纹,使蜡染更具抽象画派的韵味。蜡染在安顺苗族布依族妇女中,颇为盛行。

苗族图案带有史书性质,似铠甲,象文字,或写意、或抽象,任随驰骋;布依族大多是图腾图案,有太阳纹,有云雷纹、有回纹、有铜鼓纹,连续对称,古朴典雅。蜡染布料常用作衣裙、围腰、床单、背扇、帐檐、挎包、帽子、时装。

目前各种蜡染工艺品已是中外游客追求的时尚。

热点内容
农贸绿植 发布:2024-09-28 11:24:24 浏览:654
女人们情人节感受 发布:2024-09-28 11:19:19 浏览:338
球兰花多少钱一颗 发布:2024-09-28 11:01:45 浏览:271
插花和扎花 发布:2024-09-28 10:45:12 浏览:335
情人节美女图上 发布:2024-09-28 10:44:25 浏览:314
大白墙绿植 发布:2024-09-28 10:33:36 浏览:860
兰花草有过吗 发布:2024-09-28 10:31:01 浏览:152
荷花边包包 发布:2024-09-28 10:15:04 浏览:770
种玫瑰花致富 发布:2024-09-28 09:55:56 浏览:77
漯河晨曦花卉 发布:2024-09-28 09:51:26 浏览: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