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插花
A. 九州镇的民俗风情
在春节期间,各地的农民业余艺术家们,舞动着五彩缤纷的花扇和彩绸,伴随着节奏鲜明的锣鼓声和旋律优美、高亢清脆的唢呐声,在农村、城镇的街口翩翩起舞,以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河北省的民间舞蹈基本上是以秧歌为主,其他还有各种灯类、鼓类以及借用道具表演的狮子舞、竹马、旱船、花船、小车、大头舞等共140多种。冀东有地秧歌、抚字扇鼓、五虎棍;冀北有插花舞;冀中有沧州落子、竹马落子、花鼓落子、地平跷、风秧歌、花狸虎、七巧灯、胜芳挎鼓、战鼓、荷花灯、花篮灯;冀南和冀西有井陉拉花、踏鼓、排鼓、大秧歌、别杠、抬花杠、花船、花车等等。狮子、龙灯、高跷、旱船、大头舞、背阁、擎阁、抬阁等舞蹈形式,遍及河北各地。而九州镇的明见舞蹈主要是是冀中风格。
河北省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如徐水的《花狮》,唐山的地秧歌,沧州的落子舞,石家庄井陉的《拉花》等。徐水的《花狮》,唐山的《跑驴》,在第四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曾分别获过国际舞蹈比赛一等奖和二等奖。
在舞蹈的艺术风格上,由于河北各地的地理环境、生产劳动、气候条件、方言语调、文化生活、民俗风情的差异,也就形成了迥然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春节习俗之最
最早的春节:相传中国原始社会时就有“腊祭”之说不得,夏朝建立后,此俗流传下来。
最早的除夕:中国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晚上称为“除夕”。“除夕”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根据《吕氏春秋》中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击鼓驱逐“疫病之鬼”,这就是“除夕”的由来。而最早提到“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的《风土记》。 最早的春联:据《宋史》记载:宋灭蜀的前一年,(公元964年)除夕,后蜀主孟槌写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被人们公认的第一副春联。
最早的年画:年画的前身叫门画,最早的年画形式是门神,画的是神话传说中神茶、郁垒,也有的在门上画虎或古代勇士像,到了宋代演变为木版年画。
最早的贺年片:早在宋代就已出现了赠送贺年片的习俗。据南宋人张世南《游宦纪闻》里记载,其家藏有北宋元祐年间敬贺正旦的墨迹。就是正月初一,“敬贺正旦就是现在贺年片上印的“恭贺新年的意思。
最早的爆竹:春节爆竹之俗始于汉代,当时没有火药纸张,所谓爆竹,是用火烧竹子发出的啪啪声。
最早的压岁钱:据古籍《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压岁钱最早出现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嫔妃们在春节三五结伴做掷钱游戏,宫廷钱库就散些钱给她们。此风在当时宫廷内是很盛行的。
订婚习俗
第一次见男方父母,给女方钱,2000-10000,若同意,就返还男方200或更多。直到结婚前,每次见都要多少给点钱。尤其是过年的时候给的稍微多点1000左右。男方的直系亲属见女方第一面的时候都要给钱,叔叔,伯伯,姑姑什么的,别的亲戚就不算了,谈结婚的时候,给女方8000以上,是女方自己买结婚用的衣服的,还有炉灶、锅碗、洗衣机、冰箱等简单的。床必须要男方买,当然现在一般都是男方陪着女方选,但是是男方出钱,家具、电视什么的就是男方的事了。一般时辰是在上午的11点18分。 民歌从内容上可划分为传统民歌、各个历史时期革命民歌、建国以来新民歌三大类。在传统民歌中,涉及的题材非常广泛,有描写自然景物、记述民间习俗、传授生产、生活知识、欢庆节日、表达男女爱情及家庭琐事等等,但有相当多的传统民歌,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农民和地主之间尖锐的阶级矛盾。农民受剥削、受压迫,过着牛马一样的悲惨生活,他们把满腔的痛苦和愤懑,倾吐在民歌之中。如《穷人泪》、《长工十二月》、《回关南》、《逃荒》、《万年愁》等,就是农民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在传统民歌中还有如《四辈和玉妹》、《五哥放羊》、《茉莉花》、《绣荷包》等一类以抒情见长的民歌,热情地赞美了劳动人民朴实、真挚、纯洁的爱情生活,和他们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类民歌表达感情细腻,曲调优美,亲切感人。
革命民歌是解放前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在河北流传的歌曲。如反映义和团斗争的民歌:《红灯照》、《趁早加入义和团》、《打洋鬼子》、《只要齐心就好办》等,忠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人民的斗争风貌。
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河北人民创作了很多以革命斗争为题材的优秀民歌,以抗日为题材的《送郎参军》、《去当兵》、《打保运船》、《反扫荡》、《盘查通行证》、《埋地雷》、《献花》等民歌,有力地配合了打击日寇的斗争。在解放战争时期,河北到处唱着《李玉兰劝夫参军》。此外,如《质问蒋介石》、《保卫胜利果实》、《大军南下》等民歌,对宣传解放战争,也都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埋葬了蒋家王朝,新中国成立后,河北人民从心眼里唱出了《共产党恩如山》、《朵朵葵花向太阳》、《老百姓拥护毛泽东》的颂歌,抒发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毛泽东同志的爱戴。
建国以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建设的崭新时代,河北人民精神振奋,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热情无比高涨,涌现出一大批反映社会主义时代的新民歌,如《学习雷锋》、《光荣榜》、《唱唱咱公社好光景》、《贫下中农革命扛大旗》、《农业战线添人才》、《周总理来到隆尧县》、《总任务传万家》、《歌唱新宪法》等民歌,以奋发向上、乐观豪迈、明朗健康的格调,生动地反映出河北人民对党、对毛主席、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无比热爱,展现了河北人民崇高的精神境界和战斗风貌。
河北民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主要体裁有小调、劳动号子、山歌三大类。其他还有少量的儿歌、宗教及婚丧仪式的歌曲和少数叫卖、生活音调等。 虽然名称叫做偷碗,其实就是拿。在一些农村地区,每当有高寿的老者去世,在举办丧事的过程中,客人吃完饭都会把碗带走,当地人相信这些碗会给人们带来福气、带来长寿。
B. 河北邯郸有什么好玩的
在河北邯郸,你将发现一个充满历史魅力和自然美景的城市,这里有许多值得一游的地方,下面是其中的10个推荐景点。
首先,佛光寺是一个必去的古迹。这里保存着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珍贵遗产,寺内的佛像和壁画让人感叹不已。
紧邻佛光寺的慧云禅寺,则是一处宁静的避世之地。在这里,你可以静心冥想,享受片刻的宁静与和谐。
学步桥是邯郸的一处文化地标,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背景使其成为摄影爱好者的热门取景地。
沁河郊野公园是自然爱好者的天堂。公园内绿树成荫,溪流潺潺,是远离城市喧嚣、亲近自然的好去处。
七步沟风景区以其壮丽的山水风光著称,是登山、徒步爱好者的理想选择,你可以在这里欣赏到令人震撼的自然景观。
大佛石刻是邯郸的一大特色,巨大的佛像雕刻在岩石上,展现了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邯郸插花艺术馆则为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和欣赏中国插花艺术的平台,这里不仅展示精美的插花作品,还定期举办插花讲座和工作坊。
普会寺是邯郸的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寺内不仅有精美的佛像和壁画,还有庄严的法会和禅修活动,让人心灵得到净化。
王郎城遗址公园保存着古代王郎城的遗迹,是了解邯郸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源,这里不仅有壮观的城墙遗址,还有复原的古代建筑和文物展览。
最后,串城街历史文化街区是体验邯郸传统风貌和市井生活的绝佳地点,这里的小吃、手工艺品和古色古香的建筑,让人仿佛穿越回过去。
这些地方不仅展现了邯郸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更是体验当地风土人情的绝佳选择。无论是想要感受传统文化,还是寻求自然之美的旅行者,邯郸都能满足你的需求。
C. 插花艺术最早的发源地
关于插花艺术的起源,目前有几种说法,并不统一,是个有待继续查证和探讨的问题。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插花艺术虽然源远流长,但由于它的创作和欣赏都属即时性的,在摄影和录像等技术发明之前,只是短暂的艺术表现,所以传世作品极少,对其始源的考证,只能借助于地下出土文物或各类史料只言片语的记载,加之过去极少有人进行考证,故今天要得出确切的结论是有困难的。这里只把几种有关起源的论说做一简介,以供参考。
一、插花艺术的原始形式
(一)源自佛教供花 这是目前较流行的说法。根据有两点,一是来自日本插花界的观点,二是从佛经中论证。
1.日本插花界观点 日本的插花艺术是从佛前供花发展而来,经过供花→宫廷插花→民间插花这一历程发展成今日的插花。随着日本插花艺术的发展,许多人士都前往日本学习插花,因此把日本插花的起源推而广之,流传着插花源于佛教供花的起源论说。
2.从史书和佛经引证 目前许多书籍都引用《南史》中关于盘花的段节,认为是最早的记载。《南史》的南朝齐武帝诸子中,有关晋安王子懋:“年七岁时,母阮淑媛尝病危笃,请僧行道,有献莲华供佛者,众僧以铜罂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子懋流涕礼佛曰,‘若使阿姨因此和胜,愿诸佛令华竞斋不萎。’七日斋毕,华更鲜红,视罂中稍有根须,当世称其孝感。”这段莲花供佛的记载,被认为是插花源于佛教的文征。
另外,佛经中也确有供花的条文。佛经和《魏书》中都有“花供养”的记载。花供养是佛教六种供养(鲜花、涂香、水、烧香、饭具、灯明)中的第一位,可见佛教供花的确是非常注重的。
(二)源自民间风俗 是从广义范畴理解插花。认为插花的原始形式是不是用器皿的手持花和佩戴花。花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美物,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很早就与花为伴,花使人产生信赖、安慰的感受,能互相沟通,人们把花(叶)作为护身符,戴在身上可驱魔祛邪,得以平安。后逐渐发展为一种装饰,表现自己的美丽迷人,互相赠送以示爱慕和思念。这是一种自发的行为,虽然其中渗有一些迷信色彩,但并非因某一种宗教而起,只是人们对冥冥宇宙的不解而产生的心理反应。
在中国,远在佛教传人之前,民间就有用花祭祀和赠花的风俗。最早的传说是《山海经》称:东海之度朔山,神萘和郁垒捉鬼的故事。黄帝立大桃人于门户,画二人象与虎,苇索以御鬼,后人皆仿之。这是公元前4000多年前的故事。
《诗经》是记载公元前470年以前商周到春秋时期的民间风情诗集。《诗经.郑风.溱洧(wei)》中有男女手持兰花到秦河清水去祭祀、嬉戏的记载;临别时还互赠芍药。屈原的《楚辞》中关于佩戴花饰,以花相赠或寄托思念、祭祀的诗句更数不胜数。《楚辞·九歌》有:“瑶席兮玉境,盘将把兮琼芳”即指在神座前放置成束的鲜花,《楚辞·山鬼》是以披花带绿形容山神,折花香以寄所思:“披石兰兮带杜衡(一种香草),折芳馨兮遗所思”。
晋人陆凯的梅花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将友人相赠的花枝,插于盛水器皿中,这是顺理成章的事,这正是插花艺术的起源。而这些都是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已有的。
二、插花艺术的发源地
(一)源自古埃及 在西方插花著作和分中文插花书刊中都有这种提法,其根据是在古埃及法老墓中发现有插花图案的壁画。文物的证据是无可否认的。公元前2500年埃及贝尼哈桑墓壁上有睡莲瓶壁画,并在墓中发现有鲜花随葬,这可谓是世界最早制作的“干燥花”了。据说古埃及人把莲花看做爱西斯神,并已知道把花安置在有水的瓶中,使之不萎。这些都足以说明古埃及人很早就有鲜花祭祀的仪式。此外,埃及的金字塔以及相继创立的几何学,对西欧的建筑和艺术风格都极有影响,而西方传统的古典插花正是以各种几何图形为主的大堆头形式,具有像金字塔那样的对称、均衡和重量感,可见艺术风格的一致性。所以说插花源自古埃及是有一定根据的,起码可说是西方插花艺术的发源地。
(二)源自中国 如前所述,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以花祭祖和互赠花枝(束)的风俗,而且玩赏花木的风气甚浓。据考古发现,河北望都东汉墓道壁画中有一方几上盛有六枝红花的圆盆,过去人们对插花意识淡薄,曾认为是盆景,但现在看来,甚似插花。这和北周时庚信的一首杏花诗极其相似。诗曰:“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依稀映村坞,烂漫开山前,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西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多放荡江湖,寄情花草,与山水花草为友,他们不仅赏花,还有探花、采花的逍遥游。东汉张衡的《归田赋》上说:“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于焉消遥、聊以娱情”。东晋的陶渊明有诗:“秋菊有佳色,损露掇其英,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采花、折枝的兴致历久不衰,如“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等等,正因中国文人有此嗜好,所以中国的插花艺术既具自然写真的风格又具浓郁的文人气息,融诗、书、画、花于一体,不拘一格,谦洒自如。这是东方插花艺术的特点,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风格。日本插花是从中国传入的,因此也渗透着不少这种特色。此外,中国人很早就研究延长切花花材寿命的方法,对花枝插置的布局,与花器和周围环境的配合等等都早有研究,使插花成为一门独立的、系统的专学。高濂的《瓶花三说》,张谦德的《瓶花谱》,还有罗虬的《花九锡》以及明代袁宏道的《瓶史》都可说是最早的插花专著。所以说,中国是东方插花艺术的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