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赣榆花卉市场

赣榆花卉市场

发布时间: 2025-01-15 13:06:23

⑴ 连云港有什么特产

1、花果山风鹅

花果山风鹅选用沂河淌肉鹅为原料,浸入三十余味中草药制成专,低脂肪、高蛋白、皮属薄肉嫩、腊香可口,是理想的保健佐餐食品,亦是馈赠亲友之佳品。

2、板浦凉粉

板浦凉粉是板浦镇的传统特色小吃,它形体光滑富有弹性,入口爽嫩,滑而不腻,在苏北极为出名。

3、羊毛虾

羊毛虾又名周氏新对虾,为连云港市特产,味道极其鲜美,可以煮熟晒干成“虾米”,色为桔红,形似金钩,炒菜、包饺子、烧汤均佳。

4、荷花铁雀

荷花铁雀是连云港市沿海地区著名的小吃,它风味独特,吃时酥脆爽口。

5、赣榆梭子蟹

赣榆梭子蟹是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的特产。赣榆梭子蟹品质优良,脂膏肥满,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产品俏销京津沪等地区。

6、花果山云雾茶

花果山云雾茶是江苏省连云港市花果山的特产。花果山云雾茶是绿茶类名茶,具有条索紧圆、形似眉状、锋苗挺秀、润绿显毫、香高持久、滋味鲜浓、汤色清明、叶底匀整的独特品格。

⑵ 连云港赣榆县沙河镇有哪些村

维基网络,自由的网络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沙河镇
汉语拼音 Shahe Zhen
概览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上级行政区 赣榆县
行政区类别 镇
村级基层自治组织数 52个行政村
- 村委会数 52
地理、人口、经济
总面积 130平方公里
户籍人口(2007年) 12.6万
其他
邮政编码 222100
电话区号 0518
沙河镇为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下辖镇,位于赣榆县西南部,南依新沐河,北枕朱稽河,西邻石梁河水库。

截至2007年,总面积130平方千米,辖52个行政村,12.6万口人,耕地面积7270公顷。

目录 [隐藏]
1 经济
2 行政区划
2.1 刘庄村
2.2 联合村
2.3 解放村
2.4 横街村
2.5 西北村
2.6 郑巷村
2.7 城子村
2.8 新建村
2.9 友谊村
2.10 竹元村
2.11 楼河村
2.12 吴村
2.13 丁巷村
2.14 陈巷村
2.15 何元村
2.16 蒋宅村
2.17 双堆村
2.18 朱圩村
2.19 颜庄村
2.20 新庄村
2.21 下河口村
2.22 大高村
2.23 团结村
2.24 八里场村
2.25 官庄村
2.26 殷庄村
2.27 东盛村
2.28 新兴村
2.29 西胜村
2.30 富强村
2.31 刘圩村
2.32 和平村
2.33 圩合村
2.34 邓宅村
2.35 同兴村
2.36 泰和村
2.37 东单村
2.38 前进村
2.39 新合村
2.40 徐屯村
2.41 朱屯村
2.42 小站村
2.43 大站村
2.44 北朱果村
2.45 小埠村
2.46 大岭村
2.47 孟曹埠村
2.48 刘曹埠村
2.49 李曹埠村
2.50 山岭房村
2.51 赤金村
2.52 张庄村
3 企业
4 参考资料

[编辑] 经济
2007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8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3亿元,工业产值2.9亿元,第三产业产值2.6亿元。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人6.075亿元,地方一般预算2714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人65巧元。

[编辑] 行政区划
以下详细区划及数据采用2007年底统计信息[1]。

2007年底,面积130平方千米,辖52个行政村。

[编辑] 刘庄村
有3个村民小组,390户,1575口人,耕地面积50.83公顷。工农业总产值4712万元,人均纯收人6518元。运输业比较发达,有大小运输车辆130多辆,依托310国道发展沿路经济长廊1000多米,发展饮食、修理、制造、加工等个体私营户190家。

[编辑] 联合村
有6个村民小组,780户,2785口人,耕地面积108公顷。工农业总产值7916万元,人均纯收人6512元。农户商品意识较浓,依托镇区发展沿街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户410多户,户均年收人近万元。

[编辑] 解放村
由原解放村、戚园合并而成。有6个村民小组,707户,2585口人,耕地面积124.73公顷。工农业总产值5661万元,人均纯收人6553元。农户商品意识较浓,依托镇区发展沿街经济,有近百农户从事牛、羊屠宰生意,通过招商引资兴办村户企业50多家,吸纳剩余劳力800多人,发展饮食、加工、百货、日杂等个体私营户280多家,户均年收人超万元。

[编辑] 横街村
有4个村民小组,420户,1680口人,耕地面积80公顷。工农业总产值1.11亿元,人均纯收人6708元。农户商品意识较浓,依托镇区发展沿街经济,发展个体私营户120多户,户均年收人近万元。该村农户有从事建筑劳务的传统,有600多人在全国各地从事建筑劳务。

[编辑] 西北村
有4个村民小组,220户,890口人,耕地面积46.09公顷。工农业总产值3932万元,人均纯收人6483元。农户商品意识较浓,依托镇区发展沿街经济,建临街商贸综合楼近百幢,发展个体私营经济100多户,户均年收人近万元。

[编辑] 郑巷村
由原郑巷村、蒋庄村合并而成。有5个村民小组,508户,2013口人,耕地面积59.23公顷。工农业总产值11951万元,人均纯收人6423元。农户商品意识较浓,依托镇区发展沿街经济,沿街发展饮食、百货、加工、制造等个体私营户160多户,户均年收人近万元。农户有从事建筑劳务的传统,有1000多人在全国各地从事建筑劳务。

[编辑] 城子村
由原城子村、南庄村合并而成。有11个村民小组,650户,2680口人,耕地面积76.04公顷。工农业总产值12475万元,人均纯收人6548元。该村是全市有名的油料加工专业村,有油料加工专业户108户,户均年收人3万多元。有30多户从事养鸡业,户均年收人2万多元。

[编辑] 新建村
由原汤庄村、范庄村合并而成。有4个村民小组,545户,2093口人,耕地面积112.98公顷。工农业总产值4714万元,人均纯收人6410元。该村有种植草幕的历史,发展优质草幕种植26.68公顷,其中订单农业面积占80%,户均增加收人3000多元。

[编辑] 友谊村
由原彭口村、渊头村合并而成。有7个村民小组,388户,1472口人,耕地面积100.85公顷。工农业总产值科98万元,人均纯收人6454元。该村以农业生产为主,农户有种植草苟的历史,发展优质草幕26.68公顷,户均增加收人3000多元。

[编辑] 竹元村
有2个村民小组,310户,1100口人,耕地面积57.09公顷。工农业总产值3567万元,人均纯收人65n元。该村以农业生产为主,农户有种植、养殖的历史,发展优质草毒种植20公顷,户均增加收人3000多元。

[编辑] 楼河村
由原楼子村、掘河村合并而成。有5个村民小组,568户,2115口人,耕地面积140.60公顷。工农业总产值4134万元,人均纯收人6502元。该村以农业生产为主,农户有种植、柳编的历史,发展优质草幕种植26.68公顷,户均增加收人3000多元。

[编辑] 吴村
有3个村民小组,422户,1570口人,耕地面积64.83公顷。工农业总产值4063万元,人均纯收人6485元。该村依托新沐河滩涂发展优质鲜食花生、鲜食玉米种植26.68公顷,亩均增加农户收人1500多元。

[编辑] 丁巷村
有4个村民小组,400户,1600口人,耕地面积78.17公顷。工农业总产值3306万元,人均纯收人6511元。该村运输业比较发达,农户有搞建筑、种植的历史,村户企业比较发达,兴办汽修厂、挂面厂等企业30余家。

[编辑] 陈巷村
有7个村民小组,469户,1896口人,耕地面积100.58公顷。工农业总产值9260万元,人均纯收人6849元。该村依托陈巷集市,引导农户发展集市贸易,村户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有300多农户依托集市贸易,走上致富道路。

[编辑] 何元村
有7个村民小组,486户,2010口人,耕地面积129.13公顷。工农业总产值7289万元,人均纯收人6497元。该村运输业比较发达,有大小运输车辆100余辆,农户有草柳编历史,庭院经济比较红火。

[编辑] 蒋宅村
有5个村民小组,394户,1600口人,耕地面积102.25公顷。工农业总产值2712万元,人均纯收人6489元。该村农户有种植、草柳编历史,村风民风淳朴,70岁以上老人有近百人。

[编辑] 双堆村
是由原后堆村、前堆村合并而成。有4个村民小组,540户,1915口人,耕地面积140公顷。工农业总产值3200万元,人均纯收人6400元。该村农户有种植、草柳编历史,发展优质草幕种植33.35公顷,其中订单种植面积占80%,户均增加收人3000多元。

[编辑] 朱圩村
由原西朱圩村、前朱圩村合并而成。有3个村民小组,432户,1544口人,耕地面积96.65公顷。工农业总产值3191万元,人均纯收人5790元。该村发展优质蔬菜26.68公顷,建温室大棚180多个,户均增加收人5000多元。

[编辑] 颜庄村
有5个村民小组,563户,2159口人,耕地面积89.科公顷。工农业总产值5567万元,人均纯收入6877元。该村以农业生产为主,农户有蔬菜种植的历史,该村发展蔬菜种植52.14公顷,其中建日光温室620栋,大棚550个,蔬菜种植示范户颜景华、颜庭利等带头发展反季节蔬菜,带动全村农户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每栋日光温室年收人超万元,户均增加收人2500多元,全村有200多农户靠种植蔬菜建起两层以上楼房。

[编辑] 新庄村
是由原老庄村、旧庄村合并而成。有5个村民小组,559户,2219口人,耕地面积125.86公顷。工农业总产值3406万元,人均纯收人6504元。该村以农业生产为主,农户有蔬菜种植的历史,发展蔬菜种植46.69公顷,其中建日光温室160栋,大棚110个,户均增加收人3000多元。

[编辑] 下河口村
有3个村民小组,342户,1361口人,耕地面积83.44公顷。工农业总产值2464万元,人均纯收人6503元。该村以农业生产为主,农户有蔬菜种植的历史,发展蔬菜种植40公顷,其中建日光温室180栋,大棚150个,每栋日光温室年收人近万元,户均增加收人3500多元。

[编辑] 大高村
是由原大口村、高园村合并而成。有5个村民小组,600户,2500口人,耕地面积134.47公顷。工农业总产值3589万元,人均纯收人6494元。该村以农业生产为主,农户有蔬菜种植的历史,发展蔬菜种植40公顷,其中建日光温室220栋,大棚300个,蔬菜种植示范户何自成、朱伯忠等带头发展反季节蔬菜,带动全村农户发展蔬菜种植的积极性,每栋日光温室年收人超万元,户均增加收人3500多元,大高村村户企业发展较快,兴办修造、塑料加工、木材加工等村户企业20多家。

[编辑] 团结村
是由原邱庄村、辉埠村合并而成。有5个村民小组,638户,2212口人,耕地面积141.74公顷。工农业总产值4599万元,人均纯收人6508元。该村以农业生产为主,是优质良种培育基地,农户有蔬菜种植的历史,发展蔬菜种植33.35公顷,其中建日光温室百余栋,大棚200个,发展优质草幕种植面积20公顷。

[编辑] 八里场村
有3个村民小组,427户,1643口人,耕地面积133.67公顷。工农业总产值2531万元,人均纯收人65n元。该村以农业生产为主,农户有蔬菜种植的历史,发展优质鲜食花生、鲜食玉米种植26.68公顷,发展品种土豆种植面积53.36公顷,户均增加收人1200多元。

[编辑] 官庄村
有5个村民小组,385户,1250口人,耕地面积91.71公顷。工农业总产值25巧万元,人均纯收人6495元。该村农户有搞建筑、种植的历史,依托省道牛青公路发展沿路经济带,兴办村户企业20多家。

[编辑] 殷庄村
由原殷庄、塘沟两村合并而成。有11个村民小组,农户834户,3372口人,耕地面积143.41公顷。工农业总产值1.49亿元,人均纯收人6397元。全村有400多户常年从事运输、餐饮服务、商业,发展优质蔬菜苗圃种植20公顷,亩收人3000多元。

[编辑] 东盛村
由原圩桥、陆庄、南万庄3村合并而成。有7个村民小组,农户413户,1746口人,耕地面积125.26公顷。工农业总产值2877万元,人均纯收人6483元,全村有300多人从事草编,400多人外出劳务,人均收人3100多元,发展洋葱种植面积20公顷,亩均收人2200多元。

[编辑] 新兴村
由原同庄、李庄两村合并而成。有5个村民小组,434户,1636口人,耕地面积110.58公顷。工农业总产值2785万元,人均纯收人6614元。该村是果品贩运专业村,全村长年从事果品贩运的达300多人,同时是著名的草墓种植专业村、淀粉加工专业村。

[编辑] 西胜村
由原西单、胜利两村合并而成。有6个村民小组,558户,2240口人,耕地面积176.69公顷。工农业总产值2231万元,人均纯收人6567元。该村是品种大蒜种植基地和生猪屠宰、贩运专业村,全村人均一亩蒜园,有近百人从事生猪养殖、屠宰贩运。

[编辑] 富强村
由原陈顶、李村两村合并而成。有7个村民小组,525户,2179口人,耕地面积142公顷。工农业总产值3421万元,人均纯收人6668元。该村是温室大棚蔬菜种植专业村,全村共建温室大棚300多栋。

[编辑] 刘圩村
有5个村民小组,402户人家,1657口人,耕地面积120.39公顷。工农业总产值2538万元,人均纯收人6687元。该村是蔬菜种植专业村,建有无公害蔬菜基地40公顷,全村有300多劳力从事建筑和运输业。

[编辑] 和平村
由原李圩、欧口两村合并而成。有6个村民小组,360户,1538口人,耕地面积108.98公顷。工农业总产值3008万元,人均纯收人6450元。该村户办工业发展较好,现有轧钢、木材、油厂等户办工业20多个。稻草编织也是该村一大特色,仅加工草帘、草苫人均增收1500多兀。

[编辑] 圩合村
由原卢圩、三合两村合并而成。有9个村民小组,45l户,1773口人,耕地面积141.67公顷。工农业总产值2935万元,人均纯收人6661元。该村素有建筑安装的传统优势,有近800多名建筑安装工人长年在上海、北京、大庆等大中城市从事建筑劳务,建有塑管厂、化工厂等村户企业,产品供不应求,年创产值500多万元。

[编辑] 邓宅村
有6个村民小组,493户,1332口人,耕地面积121.06公顷。工农业总产值4230万元,人均纯收人6524元。该村发展蓝狐等特种养殖达40多户。有10多户村民发展鸡、猪、蓝狐立体喂养,户均年收人3万元。

[编辑] 同兴村
由原南官庄、何家庄两村合并而成。有5个村民小组,420户,1677口人,耕地面积118.26公顷。工农业总产值2751万元,人均纯收人6416元。该村是优质白蒜种植基地,发展白蒜种植53.36公顷,同时是徽子加工专业村,全村有120多户人家靠炸撒子走上富裕路。

[编辑] 泰和村
由原桥头、南邵庄两村合并而成。有6个村民小组,386户,巧%口人,耕地面积117.53公顷。工农业总产值2中如万元,人均纯收人6516元。该村户办工业较发达,全村有20多户办怡搪厂,安置农村剩余劳力200多人,产品畅销苏、鲁等省。沿路草帘编织十分红火,产品畅销山东市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有10多户村民发展肉兔、鸡等养殖,户均收人2万元以上。

[编辑] 东单村
有4个村民小组,259户,1108口人,耕地面积98.52公顷。工农业总产值2346万元,人均纯收人6489元。该村是大蒜种植示范村,引种美国香蒜获得成功,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编辑] 前进村
由原舍庄、坡里两村合并而成。有9个村民小组,561户,2300口人,耕地面积244.12公顷。工农业总值3104万元,人均纯收人6422元,该村花生产量高、品质好,备受市场青睐。户办工业较发达,有户办工业20多家。

[编辑] 新合村
由原刘庄、张庄、朱桥三村合并而成。有5个村民小组,460户,1855口人,耕地面积114.52公顷。工农业总产值2020万元,人均纯收人6528元。该村是草墓种植专业村,全村种植草墓73.37公顷,粮经比例达3:7以上,有200多户常年从事木材贩运,有130多户专业加工草苫、草帘,增收致富。

[编辑] 徐屯村
由原徐屯、肖岭两村合并而成。有n个村民小组,农户1158户,4231口人,耕地面积246.39公顷,该村村户办企业较为发达,有砖厂、汽车拆旧、木器厂等企业30余家,工农业总产值8590万元,人均收人6706元。

[编辑] 朱屯村
有6个村民小组,农户643户,2420口人,耕地面积185.56公顷,该村有化工企业2家,全村工农业总产值6238万元,人均收人6800元。

[编辑] 小站村
有6个村民小组,农户370户,1510口人,耕地面积118.13公顷,该村有2家化工企业,工农业总产值5962万元,人均收人6503元。

[编辑] 大站村
由原站中、站北、站南、刘河头4个村合并而成.有12个村民小组,农户900户,3422口人,耕地面积247.92公顷,工农业总产值4504万元,人均收人6592元。该村群众商品意识较强,有三分之一的农户从事商业经营,有近1000人外出建筑和从事其他劳务,增加农民工资性收人。

[编辑] 北朱果村
有5个村民小组,农户270户,1145口人,耕地面积86.18公顷,工农业总产值1642万元,人均收人6280元。该村是有名的淀粉加工专业村。

[编辑] 小埠村
有4个村民小组,200户,1174口人,耕地面积92.5公顷,工农业总产值2123万元,人均收人6488元。该村有80%的男劳力外出搞建筑,年收人500多万元。

[编辑] 大岭村
有4个村民小组,农户354户,1399口人,耕地面积129.40公顷,工农业总产值1868万元,人均收人6269元,该村发展芋头13.34公顷,优质花生33.35公顷。

[编辑] 孟曹埠村
有6个村民小组,645户,2301口人,耕地面积119.60公顷,工农业总产值1905万元,人均收人6351元。该村地处石梁河畔,有淡水养殖水面133.40公顷,全村共发展网箱养鱼2000多只。

[编辑] 刘曹埠村
有3个村民小组,310户,1100口人,耕地面积81.00公顷,工农业总产值1670万元,人均收人6328元。

[编辑] 李曹埠村
有9个村民小组,638户,2460口人,耕地面积139.07公顷,工农业总产值1940万元,人均收人6394元。

[编辑] 山岭房村
有7个村民小组,495户,1900口人,耕地面积116.32公顷,工农业总产值1582万元,人均收人6422元。该村是远近闻名的仔猪繁育专业村,年繁育仔猪近万头。

[编辑] 赤金村
由原东赤金、西赤金、后赤金3个村合并而成。有9个村民小组,1035户,4100口人,耕地面积256.06公顷,工农业总产值6334万元,人均收人邸38元。该村是远近闻名的花卉专业村,共建有花卉苗圃基地66.70公顷。

[编辑] 张庄村
有2个村民小组,农户273户,1036口人,耕地面积43.82公顷,工农业总产值2526万元,人均收人6515元,该村有2支建筑队,长年在外从事建筑安装工程,劳务输出人员比较多

⑶ 赣榆县青口镇年人均纯收入

赣 榆 县

【概况】 全县总面积1408.18平方公里。辖18个镇,435个行政村。年底全县总人口107.0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4.98万人。

2004年,赣榆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45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0.2%。一、二、三产业实现增加值分别为22.02亿元、21.77亿元和21.66亿元,分别增长0.3%、1.4%和下降1%。实现财政总收入3.41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1亿元,分别增长12.9%和13.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3.51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2.66亿元,较年初分别增加7.23亿元和5.04亿元;贷款余额24.84亿元,比年初增加2.69亿元。

【农业】 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0.44亿元,增长1.8%。粮食总产37.95万吨,油料总产5.81万吨,分别增长55%和18.8%。全年造林1436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18.50%。全年劳务输出17.6万人。实施土地复垦开发项目21个,其中国家、省级重点开发项目5个,争取无偿资金5278万元,新增耕地616.6公顷。

【工业】 全县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7家,实现工业增加值4.18亿元,增长39.8%;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7.75亿元,税收0.65亿元,利润0.5亿元,分别增长52.3%、52.7%和54.3%;产销率达99.3%。全部工业入库税收8500万元,增长30.2%。新上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62个,引进资金16.84亿元。全年工业用电量2.6亿千瓦时,增长42.2%,占全社会用电量的58.1%。

【外经外贸】 实现进出口总额1597万美元,增长2.4%,其中出口1500万美元,增长9.5%。新批利用外资项目55个,增长45%;协议注册外资额1.1亿美元,增长31%,注册外资实际到账4484万美元,增长78.6%。

【基础设施】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74亿元,增长34.0%。投入城市建设资金3.5亿元,完成建筑总面积78.6万平方米,县城拆迁面积6.7万平方米。投资1.2亿元,改造建设3条县镇公路40.4公里、镇村公路81条315.2公里、沿海滩涂公路14公里。投资6150万元,总长38.4公里的石林公路二期工程按期通车。投资2600万元,完成海堤护坡4.2公里。投入1590万元,完成青口河中上游整治疏浚工程。投资950万元的城北客运汽车站顺利运营。

【商贸流通】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55亿元,增长11.7%。城乡商品交易市场67处,成交额48.96亿元,增长25.5%。新增个体工商户3455户。

【社会生活】 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0106元,增长5.5%。农民人均纯收入3765元,增长12%;人均居住面积20.67平方米。首批投运出租车50辆,固定电话及无线电话净增2.9万部,新增宽带用户767户。

【海洋经济】 实现水产品总量24万吨,增长13%。大菱鲆、河豚、三文鱼等海珍品工厂化高效养殖达30万平方米,成为全省最大的工厂化高效养殖基地。被列为省无公害水产品、农产品质量建设整体推进县。9个生产贝类、虾蟹类、淡水鱼类基地被省认定为无公害水产品基地,“海头”牌梭子蟹、“宋庄”牌螠蛏等22个产品被省认定为无公害产品。

【科技】 新批市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9项、专利35项,科技总投入2.1亿元。荣获省“科技进步工作先进县”称号。

【教育】 高考本科上线3708人,连续6年位居全市第一;新扩建中小学校舍2.7万平方米。小学、初中、高中入学率分别达100%、97.7%和85%;被国家教育部确认为“随班就读保障体系实验县”。引进社会办学资金6000余万元,改制和新建民办教育机构30所,化解债务1.2亿元。筹措资金1320万元,用于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水平。

【企业改制面达89%】 截至2004年底,全县146家工业及流通企业,实施破产改制130家,改制面达89%;盘活重组闲置资产4.5亿元,核销破产企业债务12.9亿元。累计筹集资金2.1亿元,安置职工1.8万人,职工清偿安置率64%。金融部门累计发放工业贷款3.2亿元。全县改制运行企业安置职工就业5000多人,新增工业税收1100万元。开发紫菜采掘机、芦笋茶等市级以上新产品28个。

【民营经济入库税收1.2亿元】 民营经济入库税收1.2亿元,增长64.4%;新增私营企业463家,增长46.3%;新增注册资本7.7亿元,增长55.7%;发展农村经纪人621人。

【建筑业从业人员达12.3万人】 建筑业完成施工面积430万平方米,实现产值40亿元,从业人员达12.3万人。完成10.6万平方米的居民小区主体工程建设。房地产、建筑业入库税收4380万元,增长50.3%。

【大力推进银政银企合作】 共签订银企合作协议43份,合作金额2.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4亿元。通过核销处置等形式,消化不良贷款7068万元。

【畜牧业健康发展】 扎实开展禽流感、狂犬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全年饲养生猪72万头、大牲畜10.6万头、三禽1400万羽、毛皮动物52.6万头。

【生态环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青口、墩尚、沙河、柘汪、海头5个镇通过环境优美镇验收,8家规模企业被评为绿色企业。在金山、门河、厉庄、柘汪4个镇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作。塔山水库水质始终保持国家地表水二类标准。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关闭小化肥生产企业63家,取缔"土炼焦"生产项目21个、"地条钢"生产窝点39个。

【恢复举办第四届中国·赣榆徐福故里海洋文化节】 10月23~24日,恢复举办第四届中国·赣榆徐福故里海洋文化节,签订合作协议39个。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 “十五”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实施并完成生殖健康系列工程,超额完成省出生缺陷二级干预筛查任务,5个镇级中心站顺利通过省验收。启动“关爱女孩”行动,出生人口性别比有所降低。计划生育社会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率94%,人口出生率6.8‰。

【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完善】 开发就业岗位9610个,净增就业人数3610人。发放失业保险金298万元、养老保险金4500万元;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支出1714万元。全县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3010人,增长12.36%,其中城镇2274人,增长22.17%。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县经常性社会捐助中心救助110人,发放救助资金26万元。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捐赠轮椅149辆,安置500名残疾人就业。

【推进为农办实事工作】 继续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县77万农民参合,参合率90%;基金补偿220万人次,补助总额2010万元。改水投入资金500万元,新增受益人口10万人。农村公路建设超出省下达计划136.2公里。投入资金971万元,完成草危房改造3237户,救灾建房44户。认真执行农业税降低3个百分点等税费改革政策,较好地维护农民利益。扎实开展“进百村、入千户、访万民”主题活动。积极配合省市扶贫工作队做好帮扶工作,市县镇三级共注入帮扶资金3589万元,实施帮扶项目6430个。

青 口 镇

青口镇是赣榆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国文明镇、首批沿海卫星开放镇、江苏省百家名镇。全镇行政区域面积9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99公顷,总人口165024人,辖24个社区居委会和19个行政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同三高速公路、204国道穿境而过;国家级渔港———青口中心渔港的建设获得农业部的批准。农业经济不断加大调整力度,培育了蔬菜专业村10个、草编专业村7个,建成了16个种植养殖示范区。工业经济形成了服装、铸造、机械、化工、制药、紫菜加工、水产品加工等15个门类为主的工业发展体系,出口产品近千个规格品种。拥有7.5公里海岸线,滩涂面积3333公顷,浅海11000公顷;综合开发形成“育苗、养殖、捕捞、加工、贸易、海洋生物、海洋医药”为重点的海洋优势产业,形成了全国最大水产育苗基地,享有“育苗之乡”的美称。兴建了八大市场、6条特色街、三大物流中心,成立了省级民营园区。2004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09亿元,增长14%,实现财政收入5353万元,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5391元,净增664元。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04年度“十强乡镇”。

党委书记 王建华

镇 长 孙承敏

柘 汪 镇

柘汪镇位于县境东北部,总面积72.3平方公里,海岸线11.8公里,滩涂面积2667公顷,耕地面积3000公顷,辖2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43个自然村,总人口52303人。200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亿元,增长13%;实现财政收入748万元,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4712元,净增526元。国家级项目芦山小流域、省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省级节水农业项目、省级荒山整理项目通过验收。推广了“鲁花”系列及“强筋小麦”等当家品种,建设了667公顷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万亩果蔬生产基地。东部沿海地区建设青蛤、太平洋牡蛎、梭子蟹、锯缘青蟹、九节蛏5个千亩贝类养殖基地和秦家沙、西林子等5个紫菜加工基地。全镇拥有各类海产品加工企业60多家,年加工生产海产品2万吨。以尼龙颗粒、黑颗料及聚乙烯等颗料加工为全民创业的支柱产业,共发展塑料颗料加工企业300多家,年生产各类塑料颗料15万吨。2004年被评为省级信用乡镇、省级文明乡镇和省级安全镇,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十强乡镇”。

党委书记 张永波

镇 长 李志鹏

石 桥 镇

石桥镇地处黄海之滨,有小沙东海战纪念碑、九里观海亭和永久性海堤达标工程等人文景观。总面积79.5平方公里,耕地3900公顷,滩涂1100公顷,辖23个行政村,总人口64000人。200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1亿元,增长12%;实现财政收入972万元,增长20.3%;农民人均纯收入4312元,净增478元。该镇资源丰富,地下储有1亿立方米陶土、1000万吨石英石等多种矿产资源,东部拥有10多公里黄金海岸线。农业经济蓬勃发展,建成无公害蔬菜、杂果、梭子蟹养殖、2500公顷花生基地和4个700公顷种植养殖基地。工业形成玛钢铸造、建筑陶瓷、石英开发、海产品加工、玩具生产、电子制造六大支柱产业。

党委书记 马济明

镇 长 单立声

海 头 镇

海头镇位于海州湾中部沿海,水陆交通便捷,总面积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57公顷,辖29个行政村,总人口8万人。200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6亿元,增长13%;实现财政收入1991万元,增长11.2%;农民人均纯收入5277元,净增745元。境内建有700公顷梭子蟹、550公顷贝类、170公顷紫菜、700公顷潮间带贝类、2700公顷浅海域贝类养殖基地,年养殖产量2万吨。拥有640艘大马力渔船从事远洋捕捞,年捕捞量达285万吨;拥有5000多人的经纪人队伍从事水产品贩运;有育苗场73家,建有工厂化养殖场12家,全镇工厂化养殖面积8万平方米;拥有绳网加工厂100余家,并建有全市最大的私营绳网加工园区,可容纳80户绳网加工企业入园生产,2004年入园企业12家,总投资6000万元。全镇桑园面积1100公顷,年产干茧400吨,同时拥有蚕茧站、缫丝厂2家配套企业;利用嫩桑叶研究开发的“龙圣”牌桑茶填补了省内茶叶的空白。机械制造和海产品加工异军突起,连云港神亿紫菜有限公司年产紫菜1亿多张,远销美、德、法、日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海淡水养殖、海洋捕捞、海产品加工、绳网加工、栽桑养蚕、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2004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财政十强乡镇”、“农民培训和劳务输出先进乡镇”。

党委书记 卢西村

镇 长 陆振杰

宋 庄 镇

宋庄镇是“对虾养殖之乡”,地处海州湾畔。总面积32.1平方公里,耕地1600公顷,拥有海岸线13公里,潮间带滩涂3000公顷及浅海水域10000公顷,天然深水不冻港1座。辖12个行政村,总人口26260人。200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2亿元,增长13%;实现财政收入673万元,增长46%;农民人均纯收入4117元,净增374元。农业以沿海养殖为主,实施万亩对虾、梭鱼、螠蛏混养,建成全国首家海水养殖有机食品基地,完成大菱鲆工厂化养殖6万平方米,并拥有规模以上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1家———连云港富裕食品有限公司,是全市惟一通过“HACCP”产品认证直接进入欧盟、韩国的企业。2004年荣获江苏省“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市“农民培训和劳务输出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党委书记 谢士荣

镇 长 刘希高

罗 阳 镇

罗阳镇位于赣榆县东南部,紧靠连云港市区,204、301国道、同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总面积84平方公里,耕地2340公顷、滩涂3200公顷,辖11个行政村,总人口35609人。200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2亿元,比上年增长10%,实现财政收入643万元,比上年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5074元,净增628元。罗阳镇突出工业主体,创新机制,打造全市一流的工业园,引进资金3.1亿,新上项目22个,形成硅制品、农副产品深加工、彩色印刷、医疗制品、塑料加工等五大工业支柱产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54亿元,工业用电量360万度,创工业税收250余万元。注册认证“盛茂”牌稻米、“港圣”牌棉花、“罗阳”牌水产三大生态品牌;新上金水湾食品、通顺粮贸、恒新棉花等龙头企业。2004年荣获全市“民政工作先进镇”、“双拥工作先进镇”、“劳务输出先进镇”等荣誉称号。

党委书记 邢先龄

镇 长 王济富

沙 河 镇

沙河镇位于赣榆县西南部,310、327国道和省道牛青公路呈现“个”字型在镇中交汇,是省新型示范小城镇、重点中心镇。总面积1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722公顷。辖52个村,总人口114645人。200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66亿元,增长13%;实现财政收入1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52元,净增601元。充分发挥传统和区位优势、交通和资源优势,牢固树立工业兴镇理念,初步形成电子、化工、机械、木材、管材、食品、服装、铸造八大支柱工业体系。“白马河”牌板材出口日、韩市场,“浪潮”牌管材遍布全国各地建筑市场,成为知名品牌,新引进投资6000万元的连云港顺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顺利投产。依托省科技种植示范园区和连云港市远郊蔬菜基地,形成“东蒜、西果、南菜、北莓、中粮油”产业种植结构。被市政府命名为“设施蔬菜之乡”、“大蒜之乡”。

党委书记 宋 健

镇 长 李 冰

欢 墩 镇

欢墩镇是历史文化名镇,总面积8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00公顷,下辖16个行政村,人口38816人,其中移民人口27000人,是江苏最大的移民镇。200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076万元,增长13%;实现财政收入327万元,同比增长10%;农民纯收入3414元,净增338元。该镇是连云港最大芦笋种植基地,芦笋种植面积达1000公顷;是苏北鲁南最大的淡水养殖基地,拥有浅水网箱4万只,淡水鱼塘333.3公顷。建成朱范和欢墩埠2个工业园区,引进企业50余家,成为新兴的边界工业强镇。被评为“连云港市建筑业先进单位”、“多种经营先进乡镇”、“江苏省教育先进乡镇”。

党委书记 毛太乐

镇 长 钱奎军

墩 尚 镇

墩尚镇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卫星镇”和江苏重点中心镇,交通便捷,204、310、327三条国道和同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素有“草莓之乡”、“草帘之乡”的美誉。总面积47.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020公顷。下辖18个行政村,总人口37749人。200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亿元,同比增长6%;实现财政收入638万元,同比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4715元,净增450元。形成以食品、轻纺、化工三大行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镇工业项目集聚区有企业26家,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被评为省级“乡镇工业示范园”。全镇泥鳅养殖面积333公顷,年出口泥鳅6000多吨,创汇千万美元以上。

党委书记 刘洪卫

镇 长 苗运超

塔 山 镇

塔山镇于2001年12月由原土城镇、徐山乡合并组建而成,地处赣榆中部平原地区,交通便利,紧邻204、327国道和同三高速公路,素有“赣榆后花园”、“中国杞柳第一镇”的美誉。总面积82.6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459公顷,辖30个行政村,人口63000人。200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亿元,同比增长9%;实现财政收入70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23元,净增348元。盛产水稻、玉米、花生、小麦等优质农产品;工业经济发展迅猛,形成了以服装、柳编、化工、塑料、板材、机电、玩具等行业为龙头的工业发展格局。连云港塔山湖草柳工艺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000多个系列3000多种柳编工艺品畅销美、俄、日、英、德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党委书记 徐继方

镇 长 夏新宇

厉 庄 镇

厉庄镇地处苏鲁交界,是赣榆县西北重镇,交通便捷,位置优越,242省道、厉大公路贯穿镇区。总面积6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00公顷。辖16个行政村、32个自然村,总人口34179人。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亿元,比上年增长13%;财政收入5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58元,净增472元。该镇风光秀丽,景色怡人,拥有大小山头13座,水库14座,可供开发景区有二龙山景区、龙泉山景区、新坝景区、二狼山景区等。近年来,大樱桃、板栗、雪枣、蓝莓等珍稀果品的生产成为该镇一大特色;通过招商引资、全民创业新上的一批铸造、机械制造、石材加工、矿泉水生产企业成为全镇支柱产业;以猪、牛、羊、鸡、鹿为主的养殖业发展迅猛,养殖小区规模扩大,数量增多。

党委书记 卜庆平

镇 长 钟昌广

城 西 镇

城西镇紧邻204、310国道,同三高速公路、厉大公路与青班路交会于镇区中心,交通便利。总面积4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186.4公顷,辖21个行政村,总人口41189人。200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6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财政收入478万元,同比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4271元,净增77元。城西镇地处平原,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花生等。镇内有工业园区、商贸区。有700公顷花卉种植示范园区,被市政府命名为“花卉之乡”。加工业、包装、服装、铸铁为该镇支柱产业。全镇有工业企业158家,其中私营企业140家、合资企业18家。

党委书记 瞿世强

镇 长 赵厚峰

门 河 镇

门河镇距同三高速公路10公里,紧靠204、310、372国道。总面积5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933.3公顷。辖17个行政村,总人口35622人。200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8亿元,增长10%;实现财政收入428万元,同比增长3%;农民人均纯收入3911元,净增480元。拥有700公顷银杏、266.7公顷草莓和700公顷中药原料规范化种植基地。工业发展迅猛,形成塑料加工业、酿造、铸造、编织、银杏加工、木材加工等工业体系。拥有私营企业40多家及8个私营工业小区。“门河”牌银杏叶茶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2004年度门河镇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百名教授科教兴百村”先进单位、“社会治安安全单位”、“农村能源和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单位。

党委书记 倪佃杰

镇 长 董自芳

热点内容
花卉干酪 发布:2025-01-15 16:50:31 浏览:965
用荷花仿腊梅 发布:2025-01-15 16:41:35 浏览:957
郁金香的郁能组什么成语 发布:2025-01-15 16:40:42 浏览:788
兰花大一品叶子特点 发布:2025-01-15 16:04:35 浏览:2
鲜花蛋糕甜点 发布:2025-01-15 16:03:57 浏览:176
三道门花卉 发布:2025-01-15 16:03:46 浏览:487
诅咒情人节的歌 发布:2025-01-15 16:03:10 浏览:770
茉莉花昆明 发布:2025-01-15 16:01:35 浏览:560
适合情人节的诗 发布:2025-01-15 15:48:12 浏览:949
遂宁盆景 发布:2025-01-15 15:36:00 浏览: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