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绶花卉
Ⅰ 陈洪绶:胸藏丘壑万象殊目录
陈洪绶的画作,如龟蛇图,展现了其早年的画风,以枯木松石图、罗汉与护法神图、月下捣衣图等作品,展现了他对于自然与人物的独特理解。
古图系列则包含了松梅竹石盆景、折枝残叶、蝴蝶纨扇、奇石小鸟等,通过这些作品,陈洪绶展示了他对古代传统艺术的深刻理解和传承。
花鸟山水人物图系列,如梅花小乌、山水、梅竹、醉愁等,展示了陈洪绶在自然与人物之间的细腻描绘,以及他对色彩与形式的独到运用。
水仙灵石图、水仙湖石图、岁朝清供图、花乌图(桃花白头)等作品,进一步展示了陈洪绶对花卉与水仙的细腻描绘,以及他对季节变化的敏感捕捉。
山水人物图、梅石图、仕女图、寿石图等,展现了陈洪绶在山水与人物描绘上的深厚功底,以及他对细节的精准把控。
陈洪绶的画作中,龙王礼佛图、和平呈瑞图、苏李泣别图等作品,反映了他对社会与历史的深刻思考,以及他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冰壶秋色图、荷花鸳鸯图、杨升庵簪花图等,则展现了陈洪绶在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和谐融合,以及他对生活美学的独特追求。
仕女图、花卉图(一、二)、授徒图、梅石图、何天章行乐图等作品,展示了陈洪绶在人物与花卉描绘上的高超技艺,以及他对生活场景的细腻捕捉。
蕉林酌酒图、抚乐仕女图、眷秋图、百蝶图、陶渊明故事图(却馈、无酒)等,体现了陈洪绶在场景与人物描绘上的独到视角,以及他对传统故事的深入解读。
折梅仕女图、婴戏图、指蝶图、拈花仕女图、春风蛱蝶图等作品,展现了陈洪绶在情感与自然之间的细腻描绘,以及他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古双图(平台对话图、老子骑牛图)、古双图(罗汉图)、古双图(苦吟题石图)、杂画(双峰白云图)、杂画(高梧琴趣图)等,则展示了陈洪绶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融合,以及他对艺术形式的创新尝试。
最后,问道图则可能是陈洪绶对于人生与艺术的深度思考与追求,展示了他作为一个艺术家的境界与高度。
Ⅱ 君陶艺术院馆藏文物
君陶艺术院馆藏文物丰富,总数达677件,涵盖明代、清代、近代与现代。其中,明代藏品有12件,清代51件,近代155件,现代则多达313件,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钱君陶先生的自作书画作品共146件。馆内珍藏的名作包括明代徐渭的《墨梅芭蕉》、陈道愎的《墨松图》、文征明的手卷《窗前鸣喊》、《烹茶图》、陈洪绶的《三高图》、《赏梅图》、《设色山水》等,以及清代石涛的《兰竹册》、郑板桥的《墨竹轴》、金农的《花卉册》、华嵒的《新罗画丛》等。此外,近代和现代的藏品包括吴昌硕、任伯年、虚谷、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丰子恺、黄宾虹、潘天寿、刘海粟、沈子丞、朱屺瞻等名家作品。
君陶艺术院不仅收藏了大量的书画作品,还有909方印章,其中赵之谦的作品有104方,吴昌硕的作品有152方,黄牧甫的作品有168方,现代名家的作品则有51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钱君陶自刻的长征印谱、鲁迅印谱原印共有434方。艺术院还收藏有钱君陶的原拓印谱、陶瓷器以及文房用具。其中,馆藏的特色在于集中收藏了晚清金石篆刻三大家的原印,这使得君陶艺术院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
(2)陈洪绶花卉扩展阅读
君陶艺术院于1986年7月动工,至1987年10月竣工,历时一年另四个月。君陶艺术院隶属于桐乡市人民政府,于1987年11月10日举行落成典礼,随即对外开放。
Ⅲ 国画·名家 | 不凋的荷花在墨色中绽放
荷花花叶清秀,花香四溢,自古就受到人们的喜爱,荷花素有“花中君子”之称,有品格高尚、纯净美好等寓意。莲花有并蒂同心者,为一蒂两花,且“莲”与“怜”谐音,是男女好合、夫妻恩爱的象征;莲花多子,故可寄托多子多福的愿望。
国画中荷花有很多寓意象征,周敦颐为我们塑造了一个 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的君子形象; “一品清廉” ,荷花寓意公正廉洁,是对清官的赞扬; “本固枝荣” ,荷花枝繁叶茂,用荷花丛生比喻根基牢固,兴旺发达,家道昌盛……
除此之外,画家笔墨下写意大气的墨荷更是给我们更多思想遨游的空间。
此图原载《烟云集绘册》。无款,签题黄居寀作。居寀为筌子。评曰:居寀之画鹤,多得筌骨。其有佳处,亦不能决其高下。至于花竹禽雀,皆不失筌法。
此图绘出水荷花一朵,淡红色晕染,花下衬以绿叶,叶下荷梗三枝。作者用俯视特写的手法,描绘出荷花的雍容外貌和出淤泥而不染的特质。全图笔法精工,设色艳丽,不见墨笔勾痕,是南宋院体画中的精品。
大液池内碧叶连天,莲花掩映,浮萍丛生,几对野鸭正徜徉于湖面之上;空中彩蝶飞舞,乳燕展翅,一派风和日丽的景色。叶、花皆双钩填彩,以色彩之深浅绘出俯仰向背的关系。用笔十分精细,得院体画之精髓。
张中,字子政,亦作子正,松江人,山水师黄公望,尤长于墨笔绘花鸟竹石,笔墨疏简,风格俊逸,属于文人画写意体系。《枯荷鸳鸯图》用浅淡笔墨画败荷,水边坡石,石上鸳鸯双栖,构图取势简洁疏朗,水墨点染与没骨法并用,笔墨粗简,略带写意,色调淡雅,表现了张中花鸟画的典型面貌。
图中几株荷叶欹正仰俯,荷花或含苞,或盛开,姿态不同。苇草丛立,水草点点,湖水清澈见底。一对鸳鸯正嬉戏水中,毛羽丰美,情趣盎然。一只翠鸟停于荷杆上,正欲展翅掠出。该图写景写物,形象生动,画面清秀,兼工带写。以没骨写叶,以粉白勾花,工笔与写意和谐统一,笔墨自然,设色淡雅,意境清俊朗。
周之冕的花鸟图勾染点簇,兼工带写,自成一家,创立“勾花点叶派”技法,他将陆治的设色工致和陈复的水墨写意画法融合于一体。此图勾线填彩,雅致高逸,色调明润清丽。
此画描绘地是荷塘残叶,一只鸷鹰正搏击白鹭。鹰从画面的右上方往左逆转而下,强劲的双翅微微收拢,头颈有力地转了过来,两爪已经攥紧向下,凶狠的眼睛紧紧盯着猎物,正箭一般地冲向在残荷与芦苇间奔逃的白鹭,仿佛刹那间,白鹭就成为鸷鹰的口中之食。画面的下方,白鹭在芦苇与残荷间仓皇奔逃,其它禽鸟也都恐怖惊避,有一只野鸭张嘴向上看,头颈紧缩,一幅恐惧之态。在具体表现上,画家将芦苇、荷叶、莲蓬、白鹭、禽雀杂乱地安排在一起,更好地体现了白鹭、禽雀遭受袭击时的慌乱情景。几片残荷,数枝芦花,点明了正值初秋季节,萧杀的秋景渲染了气氛。使画面的调子统一和谐。
构图简洁洗练,布局清新奇巧。水墨加入了适量的胶,以避免水墨渗散,恰是此图的特色所在。图中以淋漓的墨色画荷叶,画蟹则寥寥数笔,看似草草为之,实则浓、淡、枯、湿、勾、抹、点多种笔法参用,形状虽夸张,却饶有笔情墨趣。画上自题诗曰:“兀然有物气豪粗,莫问年来珠有无。养就孤标人不识,时来黄甲独传胪。”诗意幽默。
近代著名美术史论家黄宾虹说:老莲画法上溯晋唐,下开扬州八怪之先声,以至山阴诸任氏而止。概括了陈洪绶作品的师承影响。《荷花图》笔法劲健,怪石嶙峋,尖峭突兀,荷花则敦厚朴茂,画风写实。
陈洪绶对人物、山水、花鸟画无所不精,当时有“南陈北崔”的美誉。花鸟画勾勒精细,色泽清丽,风格鲜明。此图画水中亭亭而生的红莲花。赭墨石色的湖石衬托着绿叶、红莲。水中一对鸳鸯在戏嬉。花鸟以劲细的线条勾勒,敷色艳丽,层次细腻,变化微妙。湖石用笔方折粗硬,衬托了描绘精细圆润的莲花、莲叶。这种对比衬托的手法是陈老莲常用的。图上自识:“溪山老莲洪绶写于清义堂。”
构图简洁洗练,布局清新奇巧。水墨加入了适量的胶,以避免水墨渗散,恰是此图的特色所在。图中以淋漓的墨色画荷叶,画蟹则寥寥数笔,看似草草为之,实则浓、淡、枯、湿、勾、抹、点多种笔法参用,形状虽夸张,却饶有笔情墨趣。画上自题诗曰:“兀然有物气豪粗,莫问年来珠有无。养就孤标人不识,时来黄甲独传胪。”诗意幽默。
这是一帧工笔设色花卉小品,技法从宋代院体画中脱变而出。钩勒晕染,功力深厚。花、叶的线条工细而不呆板,敷色艳丽而不浓腻。光彩奕奕,栩栩如生。构思别致巧妙,以局部的深入描绘使形象格外突出鲜明。尺幅之中,只着一花半叶,一株水草率意地穿插其间。晕染工致,将荷花的叶脉甚至纤维也用细笔毫发无遗地勾出。整个画面显得气闲神静、恬润温雅。
此画描绘了秋风萧瑟之中,一茎新荷凌空而出,盛放的花瓣娇艳动人,与凋残半枯的荷叶以及枯槁无色的莲蓬形成鲜明对比。荷花以恽寿平特有的没骨画法绘出,色调清丽冷艳,用笔洒脱飘逸,营造出一派空潆的韵味。画幅左上自题:“此帧数年前在东池上醉后涂抹,残荷离披芦草交横,略得荒汀寂寞之至,置乱纸残帙中,不知何时为书老所得,今秋偶出示,余恍然如房次律遇故物于破瓮中也。因书老索题戏为拈笔”。
此画取荷塘一角,红荷盛开,新荷残叶映带成趣,塘水清澈,水草飘动。呈现盛夏荷塘一派蓬勃的景象。此图用没骨法画成,荷花的染色,以粉带胭脂,由瓣头渐入而成;荷叶以浅色作底,又以深色渲染让出叶脉。
此画写双鹭在荷塘浅水之处觅食。将墨之浓淡干湿发挥至极致,或以浓墨重笔写新荷之郁郁生机,或以淡墨枯笔写老荷之萧索凋败。双鹭以淡墨简笔勾画,枯笔焦墨点提出眼部、喙、爪。传神生动,纵逸泼辣,挥洒自如。作者宗法徐渭,更在画中融入其书法特点,画面多有干枯、飞白和运笔迅疾之迹,给人以畅快淋漓,一气呵成之感。
这幅画描绘的是清风拂过的河塘,水波涟漪,阔大的荷叶与荷花也随风轻轻摇动。荷塘的水面画家没有完全用空白的虚境表现,而是用湿笔淡墨富于动感的笔势略加点染,表现水波荡漾。此画上有画家自题:“浦上生绿烟,波底荡红云。勿摇双桂楫,犹恐湿湘裙。相约采莲来,艇子打两桨。惊起白鹭鸶,飞入横塘港。……”描绘荷叶田田、荷花盛开的荷塘风景。
款题“蒲塘秋艳,抚南田公本,女氏恽冰。”钤“恽冰”、“清于”印。
作者以写实的手法,成功刻画了蒲塘秋日的丽景.。整幅运用没骨法,萍藻以色彩直接点就,荷花则以粉红色点染花尖,旋即以清水迅速晕开,色阶层次丰富,色调深浅过度自然,真实地展现出花瓣清淡雅丽之美。
八大山人描绘荷塘,多是浅水露泥,荷柄修长,扶摇直上,亭亭玉立,具有君子之风。在这幅图中,与莲荷相呼应的左下面画水中露石,组合得当,右部留在画外,用笔放逸,疏秀而具生气。八大山人曾自云:“湖中新莲与西山宅边古松,皆吾静观而得神者。”可见其画荷是观察入微,静观悟对而以意象为之,信手拈来,妙趣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