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水彩点评
㈠ 调合中西的表现型艺术大师林风眠
生平与成就:
林风眠像
林风眠(1900-1991) ,原名林凤鸣,广东梅县人,现代中国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启蒙者之一。林风眠出身于贫苦的石匠之家,幼年失去母爱。19岁赴法勤工俭学,先后入迪戎美术学院和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柯罗蒙工作室习画2年多,游学德国1年,再居法2年。1925年回国后出任北平艺专校长兼教授。1926年受中华民国大学院院长——蔡元培之邀,出任中华民国大学院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1927年林风眠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创办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任校长。1937年10月因日寇入侵率艺术院师生向江西、湖南转移。1938年春,在湖南沅陵,杭州艺专与北平艺专合校,改称国立艺专,改校务委员制,林风眠任主任委员。因与教育部及校内某些负责人意见不一致而辞职。抗战期间,林风眠辗转西南,生活清苦,每天面壁作画,极力试图打破传统绘画程式。1950年林风眠辞去杭州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教授之职,迁居上海专门从事绘画求索。不久,法籍妻子携女离国,他孑然一身,除了参加美协组织的深入体验生活的活动外,每天就是闭门作画至深夜,“林风眠格体”在寂寞耕耘中臻于炉火纯青。林风眠在“文革”期间深受迫害,先是被抄家、批判,后被打入牢狱达4年之久,受尽了非人的折磨。林风眠于1977年定居香港,1979年在巴黎举办个人画展,取得极大成功。新中国成立后,林风眠先后任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协顾问、理事、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副主席。林风眠的中西融合更多地体现在观念上,由学习西方自然主义转而服膺于印象主义、野兽派、立体主义等西方现代艺术思潮,试图用西方现代艺术运动的观念来切入中国绘画。在林风眠的作品中,中国画赖以生存的骨线被抽去了“笔墨”的特质,黑色也仅仅被当作一种色彩来看待,而失去了在传统中国画中具有的特殊意义。他摒弃了传统中国画的笔墨与构图等程式规则,追求画面的构成性、水墨性、色彩性、自由性,以及对自我的精神情感的真诚而准确地表达。这也造成了他的不少彩墨画从外观上看更像西画,从而被人误解为不传统。但是从作品的内涵来看,那种冷逸的悲剧精神却在画面上得以升华,使之更为锲合中国画 “写心”的纯粹性,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林氏画风。林风眠曾一度为自己的画还算不算中国画而苦恼,现在看来,这种苦恼完全是多余的,因为林风眠对于绘画观念的理解,已足以使其创作具有超前的作用,而标领时会、开启后学的一代新风。林风眠是一生潜心追求艺术的最为纯粹的艺术家,不愧为中国现代绘画艺术大师。他的学生弟子们也是受他的艺术理论与实践的强烈感染,而沿着他的艺术道路进行自己的艺术创作。比如吴冠中在对林风眠艺术创新的继承与发展中,形成自己的另一番水墨艺术天地,并对中国当代画坛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现代中国画坛中西融合的林一吴体系。
艺术地位:
林风眠曾留学法国,回国后经过数十年寂寞艰辛的艺术探索,最终成为中西融合派艺术大师。与徐悲鸿融合西方古典现实主义不同,他以广阔的视野,吸收了西方印象派以后的现代绘画,以及汉唐以来文人画之外的中国古代壁画、民间彩塑、民间瓷绘和民间剪纸、皮影等造型艺术中广泛的养分,与中国传统水墨的意境相结合,并融入了个人对人生经历的感悟,使他的作品接近了东西方和谐与精神融合的理想。他擅长描写仕女人物、京剧人物、渔村风情和女性人体、各类静物画和乡间风景等。从其作品内容上看,有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风格; 从形式上采用方形构图,只写签名无标题,他的画风格鲜明,观者一望即知。林风眠试图努力打破中西艺术界限,造就一种共通的艺术语言。用文人画的传统笔墨来要求林风眠是没有意义的,中国绘画并非从一起始就讲求笔墨,笔墨本身只是绘画创作的一种方法或手段,它是为内容服务的,没有一成不变的笔墨。历史证明,林风眠不愧是一位最富于创新精神的现代艺术大师,对许多后辈画家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是整个20世纪中国美术界艺术创新的楷模与精神领袖。他还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他主张 “兼容并包、学术自由” 的教育思想,不拘一格广纳人才,培养出李可染、吴冠中、王朝闻、艾青、赵无极、赵春翔、朱德群等一大批艺术名家。
技法特征:
用笔: 林风眠的中国画的传统笔墨根底并不很深,但他却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独创出一种类似速写式的线条,这种线条的用笔虽然也是中锋,但却完全不同于传统书画的逆入平出式笔法,而是流畅潇洒、锋芒毕露、富有力度的线条,这种源自中国民间瓷绘的线条,创作出充满韵律感的灵动、活泼形象 (比如 “鹭” 系列)。无论花卉、人物等形象表现,用线都如同速写式的线描勾勒,看似轻松随意,却又自由准确地表现出人与物的形态与精神,可以清楚地看到汉唐式 “流动如生”线描的作用。下笔果断、迅疾,追求笔触的自然与节奏感,是其用笔的显着特点。
用墨、设色: 林风眠用墨、设色调和中西,特点鲜明。以水墨为主型作品,介于水彩画与水墨画之间,以墨为主,色彩辅之,墨中有色,墨与色的结合大都和物象本身的彩色相一致,如他画寒鸦、树干、屋顶、羽毛、衣纹等,经常在墨中调入赭石、红、蓝、绿、紫种种颜色,这种方法多出自西画,视觉效果却靠近民族传统。以色彩为主型作品,以色为主,墨被当成一种颜色,或多或少被适当加入。大多数风景、静物和仕女均属此型,是林风眠绘画的主要型式。20世纪60年代前后用墨较少,80年代后用墨渐多,在此类作品里,墨经常作为背景中的深色,唯有光与色才是活跃的主角,色彩鲜艳丰富,色调和谐统一,用色既有西方现代画派的影响,又饱含东方韵味。总之,画面中的水墨淋漓之痛快、色墨交融的美妙幻境,是林画墨色的特征。
造型: 林风眠与徐悲鸿都强调师法造化,摒弃末流文人画的临摹与抄袭。与徐悲鸿追求惟妙惟肖的写实艺术不同,林风眠的艺术视野更广,他不刻意追求写实主义的三维空间,强调从写生观察中提炼,加以简化和抽象的单纯化,而不是按照前人模式、程式去画。其造型比文人写意画更富于现实的真实感,又不像徐悲鸿那样完全忠实于自然物象。西方现代派艺术造型手法 (如: 塞尚PaulC é zanne 1839-1906、马蒂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莫底格利阿尼AmedeoModigliani 1884-1920、毕加索等艺术家的造型法则)和中国的汉唐壁画、民间瓷绘、剪纸、皮影的造型,都被他广泛吸纳、调和、融入到艺术创作之中。
构图: 林风眠早期的某些中国画作品,明显看出传统卷轴画构图的影响。约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他开始了 “方纸布阵” 的时期,以后的40余年基本沿用这种构图形式。方形的长宽比例相同,垂直轴和水平轴上的力与对角线上的力都是均衡的,具有静态特征,不像立轴或横卷那样富于张力。林风眠的艺术追求是:强调绘画性而淡化文学性,多用焦点透视而不用或少用散点透视,喜特写式近景描绘而不喜欢全景式大场面,重视平面构成而不特别看重纵深表现等等,这些都易于方纸构图表现。林风眠的方纸构图,往往是外方内圆、多种的圆形和多重的方形,构成了饱满的画面,达到稳定、完整与统一。圆形是感觉完满的形,柔和、舒适,方形在感觉上趋向刚硬与力量,方圆相反相成。画中方与圆都经过精心安排,形成稳定与变化、静势与动势的对立。在每一幅画上,宁静与张力、饱满与通透、倾斜与平衡,都保持着统一。在这种多样统一中,形状的相似性,光、色的变化和平面空间的分割,都使画面独具形式美。
不足与遗憾:
林风眠对艺术有深刻的理解和广博的视野,是最具现代感与创新精神的现代艺术大师之一。但和同样是留法海归的徐悲鸿相比,其造型能力明显不足,林风眠的留学时间大多消磨在东方博物馆的陶瓷作品上,造成了他作品中技术成分的缺失,特别是对古典写实画法尤其是人体的描绘,没有像徐悲鸿等留学生那样专注和一贯。林风眠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追求中西调和的艺术创新,但创新并不都会成功,也会有失败,造成了他一生中作品水平的参差不齐。有些作品,技巧性不强,甚至仅仅是情绪的表达与宣泄,流于随意与粗糙。还有些作品,西画痕迹过重,似乎是在用宣纸画油画。
画作点评:
一是《山水》 (图115)。此画为林风眠1936年的山水画作品,依然采用传统的条幅式长构图,但画法与传统大相径庭,笔墨虽不成熟,但下笔大胆、果断,追求山势雄伟的气魄。抗战前的20-30年代,林风眠身为杭州艺术院的掌门人,忙于教学与行政管理,画画不多。此画虽功力欠缺,也画得过于草率,却依然能体现出创新精神。
二是《纤夫》 (图116)。此画虽未落年款,但根据画面与画风判断,应画于20世纪30年代末,此时林风眠已辞去艺专校长职位,孤身一人独居陋室,专心致力于调和中西的艺术探索与创新。此画描绘的是江陵江边的拉纤者,与徐悲鸿《巴人汲水》中惟妙惟肖、追求宏大场面的写实刻画不同,林风眠追求的不是精准的形象刻画,而是用简化、夸张、变形的手法,采用了局部特写,重在表现人物的动势与形态,这种手法明显受马蒂斯和西方表现画派的影响。用笔迅疾而有节奏、决断似刀切,追求单纯、痛快的视觉效果。
三是《弹琴仕女》 (图117)。此画大约作于20世纪40年代,为林风眠线描型淡彩仕女的典型作品。纤细、流畅的曲线勾勒五官、手和衣纹,仕女的形象为瓜子脸、细眉、淡眼、小口的风眠式造型,面部和肌肤留白,衣服和琴略施淡彩,展现出现代东方仕女的唯美形象与闲情逸致。线条用笔迅疾、尖利、流畅,看似不经意,实则经历了长期的艰苦训练,画家钟情于民间瓷绘流畅、潇洒线条的艺术魅力,并经过长期的苦练,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四是《鸬鹚苇塘图》 (图118)。鸬鹚是林风眠常画的题材之一。此画大约作于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林风眠吸收了民间瓷绘的笔法以及宋代青瓷的色韵,以尖利、迅疾、流畅、洒脱的线条表现芦苇,鸬鹚采用了简洁平面化的椭圆与尖利结合的几何造型,并借鉴了民间传统剪纸艺术平面化、概括与夸张的艺术造型长处,把鸬鹚的形象特征展露无遗。用浓淡不同的湿墨结合花青,迅笔横扫出的远山、近坡、乌云,使画面增添了浓浓的诗意,表现出强烈的孤独与抑郁。通常林风眠画鸬鹚多配以渔舟或渔舟加渔翁,此画以表现鸬鹚为主,是目前发现林风眠画的最大的鸬鹚。
图115 林风眠1936年作 《山水》
图116 林风眠约20世纪30年代末作 《纤夫》
图117 林风眠约20世纪40年代作 《弹琴仕女》
图118 林风眠约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作《鸬鹚苇塘图》
五是《育花图》 (图119)。1958年至1959年,林风眠在上海市美协的组织下到上海郊区农村和舟山群岛写生体验生活,创作出一批反映农民、渔民劳作生活的人物画,此画为其中之一。画中妇女和女孩的肌肤多是平涂,并不精确描绘五官与表情,重点表现的是土地、天空、鲜花、树木的暖色调色彩,借以衬托出人物之间和谐、亲切的气氛。以方纸布阵,造型以椭圆型为主,用以打破方纸的单调,人物画得单纯、稚拙、可爱,暖色调的色彩亮丽,冷暖对比强烈,丰满而有层次,整个画面充满了劳动的愉悦与人间的温情。
图119 林风眠1958年作 《育花图》
图120 林风眠约20世纪50年代作 《秋艳》
图121 林风眠20世纪60年代作《白鹭苇塘》
六是《秋艳》 (图120)。大约从50年代末开始,林风眠愈来愈喜欢画秋景,秋天的河岸、平原、丘陵、村庄、农舍和山麓,都涌入到画家的笔下。这些秋景,色彩的主导作用越来越突出。此画的原始记忆,主要得自于1953年秋天的天平山之行。天平山的枫林、松柏、池塘、小路和逆光的山体,给画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许就是这阳光下的灿烂秋色,以及他给予画家的启示,用光色语言创造境界,表达情感。此画的特色是色彩的强烈对比,背光的浓重大山与受光的鲜艳秋叶的对比、黑树干与黄色、绿色树叶的对比,红叶与黄叶、绿叶的对比等。这种对比把最亮的黄色突出出来、呈现出金色秋光的明媚、响亮和喜悦。
七是《白鹭苇塘》 (图121)。白鹭是林风眠经常画的题材之一。此画作于20世纪60年代,在简化的姿态中精准地传达了一只白鹭灵动的身形,以轻灵的曲线勾画羽、尾、足、喙及屈伸的颈部,除了流畅、犀利的线条功力之外,更体现出在民间瓷绘奔放不拘的淋漓畅快,一种生命与自然互动的生机悠然而生。芦苇的飘逸交错,天空与蓼汀的逸笔涂刷,营造出自然和谐的空间美感。
图122 林风眠约20世纪60年代作《抚花仕女图》
图123 林风眠约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作《紫藤栖禽图》
八是《抚花仕女图》 (图122)。此画大约作于20世纪60年代,为林风眠“淡淡的哀愁” 的一种画作,林风眠并没有按照传统中国画中那种小家碧玉式的少女形象画出,而是发自心灵深处的抚花少女,鸭蛋脸、高挑细眉、丹凤眼、樱桃小口,长发柔顺地垂在身后。身披透明白纱,内着粉色长衣,盘坐于榻上。林风眠的仕女画,不同于任何古今仕女画和西方裸体作品。他用毛笔宣纸和典雅的色泽,捕捉着一种幻觉,一种可望不可及的美,是感觉朦胧化了的女性美。对肌肤质感的描绘转移为对姿态和气质的塑造。既有古典仕女的风韵,又有马蒂斯式的轻松优雅,无珠光宝气的华贵,亦无堆粉积脂的香艳,既流溢着异性的温馨,又透露出对人欲物欲的厌倦。
图124 林风眠约20世纪80年代作《霸王别姬》
九是 《紫藤栖禽图》 (图123)。特写立于枝干上的小鸟,是林风眠花鸟画的又一格体。这些小鸟,说不出具体品种,大都没有对眼、爪、羽、翅的细致描绘,好像是与观者保持着相当的距离,显然吸收了近代西方绘画的观察方法,而与传统花鸟画淡化距离、具体刻画的方法不尽相同。小鸟大都正面栖息于枝上,背景衬托枝叶或繁花,情景交融,气氛轻松、欢快,流溢着画家对大自然、小生命的爱怜。此画大约作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描绘了三只立于紫藤上的小鸟,小鸟造型圆润、憨态可掬,画面以绚丽多彩的紫藤为背景,紫藤的色彩,以粉色为主调,粉色上覆以白色表现高光,辅以橙红色、亮黄色、黄绿色为副调,间以少量浓重的蓝色,与粉红色的紫藤形成强烈对比,小鸟的背后是以绿色对比黑色,色彩的应用既丰富艳丽又统一和谐,不显凌乱,洒脱恣意的笔触,充满了节奏感。此画明显吸收了西方印象派、后印象派、表现派的用色之长。善于用互补统一的色彩,是林风眠绘画的另一特色。此画应为林风眠色彩画中之极品!
图125 林风眠款 《梨花小鸟》
十是《霸王别姬》 (图124)。林风眠大约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画戏剧人物。这幅《霸王别姬》大约作于80年代,既有戏剧冲突,又表现出虞姬的美丽与刚烈,为一幅代表林风眠重彩人物画风格的佳作。画中虞姬面容施以亮绿色更显柔美,上翘的丹凤眼具有东方女性含蓄优雅的特性。虞姬的披肩和衣裙依次用不同层次的黄、橙、红、绿、粉红、白、粉、粉白、黑等多色构成,双臂拖动的白纱轻盈、透明,艳色的持双剑虞姬与以黑色为主调的项羽形成了强烈对比。项羽除脸部的几块白色外,其华服、头冠、胡须皆施以黑色,且以金边勾描。画面中,人物如剪影一般拼贴起来,画家尽情扭曲、变形、叠加、组合,呈现出形式构成的趣味。画家以戏剧中连续的动作,在同一个画面中将时间与空间并置,融合舞台上的光影效果,以及灵动的线条表现出的人物动势,最终呈现出一个穿透时空的唯美爱情悲剧故事。
鉴定要点:
林风眠作为中国画的改革者无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画风与技法只属于他自己,风格突出,标新立异,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林风眠早年主要从事油画创作,学习西方现代派艺术,讲个性,重表现,他的彩墨画强调大面积色块的对比,轻松自如,不失其净,线条粗犷,夸张变形,艺术效果极为强烈。而作伪者用色没有章法,反复堆涂,势必使色彩变脏,灰暗而无光亮,从而露出马脚。要仿林风眠的画,色彩与线条是两个不可逾越的难点。目前林风眠的赝品,毛病往往出在色彩关系不协调、不鲜亮,线条不够流畅、自然。鉴赏者只要遵循以上几点去分析,再多看看林风眠的原作或画册,认真比对签名与画风,是不难发现问题的。
赝品举例:
一是林风眠款《梨花小鸟》 (图125)。此画中的树枝,下笔犹豫、拖沓,毫无林风眠用笔的迅疾、痛快之感。小鸟的造型,特别是头部的画法,也与林画有差异,用墨轻浮。梨花画得散漫一片,毫无层次感。签名也写得拘谨、不畅。此画为近年来仿造的赝品。
二是林风眠款《白衣仕女》 (图126)。此画在造型上模仿风眠白衣仕女(图3),但笔触犹豫、混乱,与林风眠泼辣、痛快的笔法不符。色彩也用得混乱,林风眠此类彩墨画,用彩都很丰富,富于变化和对比。头发画得呆板、犹豫,脸部用色脏腻,画成了平面,缺乏林画雕刻味的立体感。应是以林风眠的白衣仕女画为母本(图3)仿造而成。
三是林风眠款《渔夫与鱼鹰》 (图127)。此画为林风眠常画的题材之一。芦苇画得墨色偏浅、偏湿,笔法凌乱,由于作伪者没有亲眼见过林风眠画云,从画法到笔墨,都与林相去甚远,画出来的乌云浑浊一片。几只飞翔的鸟更是画得随意。此画应为近年仿造的赝品。
图126 林风眠款 《白衣仕女》
图127 林风眠款 《渔夫与鱼鹰》
㈡ 水彩高清花卉插画-成功的花的插图怎么画
????????韩国水彩画家——Yang_on_uiYangWonHui,韩国画家。这组关于花卉的水彩画作,清新唯美的风格,细腻丰富的色彩,让人看了心情大好
来自韩国的插画师YangWonHui,擅长用丰富的色彩描绘花卉植物,喜欢将花与花瓶结合,构图完美,将物体的质感表现得很到位
花卉是水彩初学者比较偏爱的绘画对象,更是许多水彩画师们爱不释手的创作题材,YangWonHui画笔下的花卉靓丽多彩,用色细腻丰富,充满生机
YangWonHui不仅爱花,更喜欢各式各样的容器,陶罐、玻璃瓶或是田园风的竹篮,在他的画笔下与花朵相映成趣
花朵旁放一些水果,隔着屏幕仿佛都能感受到花香与水果的香甜,令人陶醉其间
她画的花注意以瓶花为主,完美的构图,表达很到位的物体质感
她毕业于韩国弘益大学美术学院西洋画专业,擅长水彩画,题材多以水彩花卉为主,她的作品曾取得第十七届韩国水彩画协会大奖赛最高奖
在她的职业生涯中,曾多次在画廊及美术馆举办个展,她的作品也多次参加韩国义王美术协会展、韩国水彩画协会展、韩国现代美术动向展、中韩水彩交流展、韩国美术庆典外团体赛等
她曾任大韩民国美术大展评委,韩国水彩画招募大赛运营及评委,牡丹现代美术展审查委员,罗惠锡美术展运营委员,护国美术展评委,仁川美术展评委
她现任韩国水彩画协会监事,韩国美协义王支部监事
她水彩作品别出心裁的构图与构思,清新唯美的画面风格,淡雅细腻的色彩构成,变化多姿的形式美感,让人看了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她的水彩画作品,特别是水彩花卉作品以其浪漫甜蜜与清新,色彩柔媚与靓丽的风格,深受水彩爱好者,水彩艺术家及水彩艺术收藏者,特别是女性水彩艺术家及女性水彩艺术收藏者的钟情与热爱
14个免费水彩绘画干货教程,收藏学画起来水彩素材打卡教程难度系数★★
春天就是各种赏花的季节,还是那个桃花樱花傻傻分不清的心酱。
先确定整个画面的构图为三角形,在画面中圈3个圆来,定位主题的位置,花朵注意大小穿插和透视关系,尽量让3朵花都有轻微的变化,这样就不会让画面显得过于死板,在主体物外边缘做叶子和花苞做辅助装饰。
花瓣的部分可调粉色多加水,错开位置用大笔2-3步完成,等画面干透在用小米轻工花瓣的脉络,以及内部的花蕊部分。
叶子和花苞的部分都可先做平铺再点染。
2水彩素材打卡教程难度系数★★
还记得前几天发布的荷花星空的视频教程吗?这个荷叶的画法类似哦,老规矩先确定这个画面的构图为倒三角,叶子左右朝向,一大一小一高一低,这样的构图看上去是不是还挺舒FU的~~
确定光源的从左边过来,右暗左亮,亮部的绿色偏黄,可用草绿加黄,暗部的绿色偏冷,翠绿加蓝,还需要注意叶子凹凸面塑造,凹面的颜色可后面做叠加颜色和柔边处理。
看文字还是不太好理解的小伙伴可以翻回去看荷花星空的视频~
3水彩素材打卡教程难度系数★★
人们常说的红配绿赛狗屁,大红配大绿只要把握好配色的比例,同样可以搭配出很好看很和谐的色彩。
依据先确定整个画面的构图为倒三角。其中最主要的支脉为中间的弧线,弧线顶部是饱满的花朵,花瓣间相互穿插,叶子由上往下越来越小,越来越密,颜色逐渐变浅。水彩的部分平铺颜色,在顶部稍微点染红色即可。
4水彩素材打卡教程难度系数★★★
小清新水彩花卉,难点在于花朵的塑造。依旧先确定整个画面的构图有两个倒三角组成,侧面角度的花朵可以把它当成三角形,在往内部不断的叠加扇形,俯视角度的花朵,可由椭圆形和三角形组成。
花瓣上色部分可先平铺颜色,在尾部不断点染深色,游客在侧面转折的花瓣人像适当的点染黄色。至于白色的花朵受到环境色的影响,会呈现蓝粉绿的颜色偏向,底色铺完之后,再用小笔勾的花瓣上面的脉络。
5水彩素材打卡教程难度系数★★
画花环的时候呢,先确定花环的形状,比如这个形状是圆形的。确定好形状之后,在画面上画2-3个主体花朵,其余花朵辅助,花朵画完后,朝同一个方向画叶子的部分,叶子只需简单平铺颜色,等颜色干透的同时,把整个花环的枝干画起来,让物体间衔接起来,最后再画出花朵和叶子上的纹理装饰,就完成啦。
6画画素材打卡教程难度系数★
今天画的这个适合做创意练习,先画出外轮廓一致的形状,比如袜子,帽子,手套,在内部设计不一样的图案花色,尽量不要重复。设计的时候也可以设定为系列,如:雪花系列,圣诞系列等等。这样做是为了增加自己对主题元素的构思,画起来也比较随心随遇,好玩又开森
7画画素材打卡教程难度系数★
接着昨天的创意练习,今天试试帽子设计,除了内部图案元素的设计外,还可以注意下颜色的搭配,比如同色系搭配,对比色搭配,都是增加灵感很好的小练习~
8水彩绘画素材教程难度系数★★★
这张画非常适合做同色系的色彩训练,首先,中间长方形,两边倒三角形组成整个画面的构图。
中间的长方形,再细分下去扁长和竖长型的椭圆形,两边的花朵微微呈现内凹外凸,由外往内逐渐增高。
色彩方面越往前颜色越纯,越往后颜色饱和度会更高,由黄色逐渐演变到橘红色,这样做时,通过色彩的变化来体现整个画面的空间感。
9简笔画素材教程难度系数★★
之前分析过很多创意插画,这张画面也同理的。现在画面灯泡内是由一个小女孩在荡秋千,那么在里面换成其他的画面都是可行的,比如换成游泳了小孩,背景涂黑,主体留白,这样黑白分明更加可以突出内部的主体啦~
10水彩绘画素材教程难度系数★★
这张画如果非要说构图的话,那就是一根树枝上面随便长出几朵花,适合速涂调色细节练习。
经常有小伙伴问怎么画才能让画面很干净,一般只需要平铺加点染颜色即可,最多就是在暗部处多叠加一次颜色做柔边,这样画面就会显得干净了~
11水彩绘画素材教程难度系数★★
难点在于花盆的刻画,密集恐惧症慎入,哈哈~
花盆的凹凸点受到光源影响,左边暗右边亮,除此以外花盆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同样受光影响,注意观察左下角暗部的地方,所以在塑造的时候可以先塑造整个花盆,事后再慢慢刻画上面的装饰物。
另外叶子的部分注意不同绿色的表现,以及叶子相互穿插的关系。
12水彩绘画素材教程难度系数★★
美国代表建筑剪影水彩,看上去是不是挺眼熟的呢~
最难的地方在于构图,如何把建筑元素参次不齐的加入到画面中,比如画面中主体突出识别率最高的自由女神像,并把放在画面正中间,两边建筑的特色慢慢弱化。
颜色方面以紫粉色为主,水份多加做点染效果,故意做水痕的效果~
看文字教程不太理解的小伙伴可以翻之前的发布的水彩大中国的视频教程哈~
13水彩绘画素材教程难度系数★★
看见这张画是不是有点熟悉呢?先用铅笔画出鹿的外轮廓,有留白胶的先再鹿身上画出树枝的形状,再铺一层干净的水,调深浅不同的紫色,从中间位置开始晕染,向四周位置加深颜色,如果没有留白胶的小伙伴就全部晕染后用高光笔画出树枝。
画画的方法有很多种,选择适合自己,自己也习惯的方式来画就可以的,如果看图文教程还是不太清楚的可以在我的微博主页搜“星空鹿”看视频教程哈~
14水彩绘画素材教程难度系数★★
前几天看新闻还看到南方在下冰雹,也是挺神奇的。画一幅降温的画,准备开启五一假期了!
整个画面分成两块,一块天一块地,从天空开始铺水,不断晕染蓝色,从海蓝到钴兰到佩恩灰,颜色从下往上加深。
坐等画面干透后。在画地,调非常浅的蓝色铺个基础底色,挑基础做雪山凸出面,在凸出的左面加深颜色,塑造体感干,同样坐等画面干透,在挑佩恩灰加紫,不同深浅来画树,最后笔蘸白墨水,轻巧做雪花的效果就完成了~
国内首门绘画私人定制线上课程
1.全年8大主题绘画课程
2.老师全程陪伴1对1指导学习
3.从简笔画到色彩,到针对性主题,系统性学习
4.创意分享+理论知识+分步骤示范+作业点评
5.国内首门私人定制绘画课程,教你轻松变现
报名课程学习,即可获更多完整版超详细视频讲解教程
报名咨询:“freeart365”,备注:我要学画画
成功的花的插图怎么画成功的花的插图怎么画如下:
主要材料:一张纸,一套彩色画笔。
操作如下:
1、首先画出花的花芯和两片花瓣。
2、然后把花瓣补全。
3、在花朵的根部画一些细细的纹路。
4、然后画出花的叶子。
5、给花朵涂上漂亮的颜色。
6、最后给叶子上色,超级漂亮的小花简笔画就完成啦!
花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读作huā。花的古字是(华),最早见于西周金文。魏晋时分化出“花”字,其本义是花朵,后引申为像花的东西、错杂的颜色、虚伪的、模糊不清、用掉等义。
画画的技巧:
1、画画前的准备工具:画纸、不同型号的铅笔。画纸,要求纸质洁白厚实,纸面具有不规则的纹痕。耐摩擦,以便绘画时用橡皮揩擦而不易起毛。并有较好的耐水性能,使在画水彩画时,不致有扩散现象。
2、学会画线条:素描是由线条组成的。在学画画之前,都是要画很多很多线条的,而且纯画线条。
画的时候,不能弯,要讲究果断、潇洒、力度得当,也就是一条线条要让人感觉到美、直、大方、尾部收得好、有条理。关键在于线条的疏密处理,疏密关系有节奏的配合与巧妙运用,才能使画面保持秩序感,产生有条不紊,丰富而不繁。
3、临摹速写照片:线条学过了,就选几张自己喜欢的照片进行临摹。临摹就是按照原作仿制书法和绘画作品的过程。对于初学者来讲,临摹速写也是非常重要的。可是美女、风景、食物,只要你喜欢都可以。临摹速写照片,只要画出轮廓就可以了。
㈢ 水彩郁金香,附完整绘画步骤教程
水彩郁金香,附完整绘画步骤教程
重点:如何画花卉边缘细线?
需要先把笔尖沾点水,沾水是为了让水彩笔聚峰,再沾颜料画,效果就会好一些。
详细步骤如下:
1.2b铅笔画线稿,可以先在草稿上画,再用硫酸纸拓印到水彩纸上,用可塑橡皮沾线稿,会把多余的铅沾掉,淡化线稿的痕迹,上色效果更好。
2.尝试用水彩的叠色方法画花朵,先给花上一层浅色,第二层再上深色,水彩的上色是需要一片花瓣一片花瓣的上色,每片花瓣之间会留有水痕,层次分明。
3.用水彩叠色方法画叶子,首先笔沾水,再沾颜料,从叶子边缘用笔尖端刻画边线,然后把色彩从边缘向中间晕染,涂满整片叶子。
4.同样的方法刻画每片叶子,原理:先沾水,让笔聚峰,再沾颜料,勾边线,然后开始涂叶子中间,边缘就自然形成一种边界,色彩和颜料不过边界。
5.希望哪里色彩深,就再沾颜料涂一遍;希望哪里色浅,就沾水稀释颜料,或在上色后,水彩半干的情况下,用干净少水的笔把颜料吸走,形成亮部。
6.整体第一遍色后的效果,是不是叶子比花瓣漂亮很多,也自然很多?叶子亮部,通常是水多颜料少的部位;而有些细条型的亮部,是在上色后,半干而未干的情况下,用干净笔尖端刻画出的细节。
绘画就是自然表达的过程,努力呈现你最喜欢的东西,哪怕把叶子改成红色,我觉得也是心之所向的正常,所以鼓励小伙伴尝试自己的色彩搭配。今天的分享到此为止,绘画只要坚持一个硬道理,不断练习,不断画,总会画好的。
喜欢的小伙伴记得多多收藏点赞哦,你的收藏点赞是心酱更新教程的最大的动力哦。
想学画画的小伙伴也可以报名我们绘画课程学习,视频授课+作业点评,最重要的是老师都会1对1指导,评论留言课程咨询,参与课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