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专业站
❶ 绿化行业需要些什么企业
绿化行业需要以下企业:
1. 园林绿化工程公司
解释:这类企业主要负责园林规划、设计与施工。它们根据客户需求和场地特点,进行景观设计、植物种植、雕塑配置等,打造多样化的园林景观。这些公司通常具备丰富的项目经验和专业的设计施工团队,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绿化解决方案。
2. 苗木花卉生产企业
解释:绿化行业离不开植物材料,因此苗木花卉生产企业至关重要。这些企业专注于培育各类花卉、草坪、树木等,为绿化工程提供优质的植物资源。它们通常拥有先进的繁育技术和大片的种植基地,能够确保植物的质量与供应。
3. 园林绿化养护公司
解释:绿化工程完成后,需要持续的养护管理来保持景观的美丽与生机。因此,园林绿化养护公司在行业中也占据重要地位。这些公司负责园林的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确保绿化成果的长效保持。
4. 园林机械与材料供应商
解释:这类企业主要提供绿化行业所需的机械、工具以及辅助材料。例如,园林施工机械、灌溉设备、肥料、装饰品等。它们与绿化工程公司紧密合作,为行业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与材料支持。
综上所述,绿化行业需要的企业包括负责园林规划与施工的公司、提供植物材料的企业、负责绿化养护的公司以及供应园林机械与材料的供应商。这些企业在绿化行业中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共同推动行业的繁荣发展。
❷ 曾估值超10亿的“花卉行业独角兽—宜花科技”疑似倒闭停止运营
近日鲜花行业说了解到,致力于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改变落后鲜花产业的服务平台—— 宜花 ,疑陷入经营问题而停止运营。
目前,宜花的app、官网均无法打开,我们多次尝试拨打宜花的客服热线和联系曾经认识的某位宜花员工,但一直没人接听和未回复。
再次多方打听联系到了一位曾经和宜花合作的花农朋友,据花农朋友说,从去年开始,宜花就已经开始拖欠大家的款项,目前有很多人的钱都没拿到,我还有万把块钱也没拿到,现在什么人都联系不到,*&%T¥*M*&D!(这位朋友也愤怒地发表了许多吐槽)
在网上查到的各种负面信息,如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而将其列入经营信息异常 、 多起司法诉讼申请冻结宜花公司财产 等问题。
申请人北京宅急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于2019年12月3日向本院申请仲裁前财产保全,请求查封、扣押或冻结被申请人北京宜花花卉有限公司价值704307.50元的财产。
申请人广州市荔湾区辉皇花卉批发部与被申请人北京宜花花卉有限公司申请诉前财产保全一案,申请人于2019年11月26日向本院申请财产保全,请求对被申请人北京宜花花卉有限公司价值共317031.13元。
也有普通消费者觉得“宜花—找鲜花”app提供的鲜花种类多样,配送及时,花新鲜,在“宜花”推出“充值即享优惠”活动,“充五千或者是一万的消费者,购花时享受优惠”,作为平台常客,为了购花方便和享受优惠,向“宜花—找鲜花”app里充值了5000元,目前还剩3790余元无法退款。
采购供应链的坑
一些熟悉鲜花行业的朋友应该知道,大的鲜花公司、鲜花电商在采购供应链中有非常多的坑。
就以“宜花”来说,采购员对花材品种、等级、病虫害识别的专业程度,市场行情的把控能力,上游采购仓和采购员的管理能力,稍有不慎,就会出问题。
供应商管理问题导致 宜花回扣事件 所造成的采购失控,这也许也是从曾经到停止运营前一直存在的问题。
“包月鲜花”风口时的焦虑和黯然离场
曾经宜花也是做过面向C端的包月鲜花业务的,利用平台B端业务的优势,宜花也曾幻想站在风口起飞。
只是当时宜花在这块业务上有些单一,迟迟满足不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起步也较晚,也就被flowerplus、花点时间等平台甩在了屁股后面。从体量、营运模式完善度等方面都不具竞争力,因此在日常鲜花赛道上,宜花最后选择了离场。
B2B模式的物流之坑
B2B采购业务是宜花的主要业务。就物流层面而言,一站式冷链物流是区别于传统鲜花行业的关键因素,也应当是其优势。
宜花希望通过一站式冷运物流体系提高鲜花的运送效率,大大降低鲜花的折损程度,成为其核心竞争力;但另一方面,一站式冷链物流在提升了运送效率与降低鲜花损耗的同时也成了主要的成本源,因而在价格上并没有给宜花带来优势,反而成为实现盈利的绊脚石。
物流配送还是自有物流体系,在多个主要城市建立仓储中心,加之还有推广费、平台维护费等,这就让原本采购价格低廉的花材增加了不小的额外成本。
资料显示,2016年宜花在淡季交易额为4000万元左右,鲜花交易量约5000万支,团队人数也从600余人砍至400余人以节省人工成本,而在这一年仅实现分仓盈亏平衡。
现今看来,宜花当时透露的财务情况也许更为严重,纵然盈利,也是利润微薄。
另外,与传统鲜花行业一样,陷入了供需不平衡的状况。由于宜花是从花农处直采鲜花然后卖给花店,因此平台方的鲜花供应情况与花农这一生产方和花店这一需求方有着直接关联。
一方面,鲜花种植依然以散户花农为主,产地目前种植技术仍和国外差距甚大。另一方面,即使在鲜花电商大力教育市场的情况下,花店端的销售依然是以礼品鲜花、节庆鲜花为主。
这就导致了,这个行业长久以来存在的问题,生产端高度分散、技术落后,需求端高度集中,由此花农与花店两端造成了供需不平衡的鲜花销售现状,宜花作为采购平台,自然也陷入此种泥淖中。
把鲜花从产地直接送到花店,去中间化,宜花的模式就是这么简单。但为了完成这样一个模式,背后需要付出的却是非常多的。
在早几年还并没有大规模出现的日常鲜花、团购花像现在这样走入更多消费者的家中。国内的鲜花供应端也不像现在这样,有顺丰、跨越、中通等物流公司做到最快隔天就送到,采后处理、种植理念也有更进一步。
宜花的创始人荣超曾经反复强调宜花的核心是技术能力,通过高新技术对原本的鲜花供应链做一个“升级换代”。
而从建立供应链管理协同系统,配合RFID技术,将分拣效率大大提高。自行开发供使用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物流管理系统、商品管理系统、大数据预测系统、各地区采购系统、采购任务系统、采购招标系统。
改变传统落后的供应链模式导致鲜花价格贵、可选择品类少、购买不方便,鲜花质量既没有标准也没有保障。
宜花虽然失败了,但它的理念值得继续学习,目前整个鲜花行业仍然需要改进很多地方,发展和进步要靠每一个行业人的共同努力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