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荷插花
『壹』 花材的类型及其用途
花材的类型及其用途
花材,一般为专业从事花店经营或鲜花束、篮等制作人士经常使用的术语。所谓“材”,指建造、制作某种东西所耗用的材料。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花材的类型及其用途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线状花材在构图中的作用
外形呈长条状和线状的花材叫线状花材。它们有的枝干呈长条状,如银芽柳、竹、迎春、连翘;有的花序呈长条状,如唐菖蒲、蛇鞭菊、金鱼草、千屈菜等;还有的枝叶或花朵虽簇生在一起,但它们布满枝上,形成整体的条状或线状轮廓,如天门冬、虎尾天门冬等,给人以修长的感觉。
线状花材可分为直线形、曲线形、粗线、细线、刚线、柔线等多种形态,各具不同的表现力,如直线、刚线表现阳刚之气和旺盛的生命力,而曲线、柔线则具摇曳多姿、轻盈柔美之感。它们表现力很丰富,在构图中常起骨架作用,是构成花型轮廓的基本骨架,也常是决定作品比例高度的主要花材,就难以达到一定的高度和长度。许多线状花材,在艺术插花,尤其是东方式插花中,还常起活跃画面的作用。
团块状花材在构图中的作用
外形呈较整齐的圆团状、块状的花材叫团块状花材。有的单朵花呈圆团状如月季、香石竹、非洲菊、菊花等价交换,有的花序呈圆团状或块状(如鸡冠花、八仙花、木绣球、百子莲等)。它们常是构图中的主要花材,可以插在骨架轴线的范围内,以完成花型,也可单独当售点花使用。
特殊(奇形式花材)花材在构图中的作用
花形不规整、结构奇特别致的花材,叫特殊形(奇形)花材,也叫定形花材。如鹤望兰,整个花序形如仙鹤,审采奕奕,色彩艳丽周和,极富个性之美;还有兰科的卡科兰、天南星科的红鹤芋等,都是花大、色艳、形奇而美观的高档花材,在构图中常作焦点花用,成为观赏的主要部分。为突出和保持其独特的形状,它在它们之间或周围留出空隙。
散状花材在构图中的作用
所谓散状花材,是指由许多简单的小花朵构成星点状蓬松轻盈的大花序状的花材,如补血草类、霞草类以及珍珠梅等,都是著名的散状花材。由于它们形如云雾或轻纱,常常散插在主要花材之表面或空隙中,起烘托、陪衬和填充作用,增加层次感,犹如蒙在美丽少女头上的面纱。在礼仪插花中,尤其是婚礼用花,它是不可缺少的填充花材。
了解花材的内涵
花开花落的生命现象是植物的自然变化,但也激发人的情感、想像。人们为花开而喜,为花落而悲,视花色的鲜丽为美,视花叶的凋破为丑。人们常说的“花我相融”,指的就是花与人主观情趣相互融洽。当我们赋予它内涵的时候,那么它所强调的是一种意境,而不再单单是表现花材外观的形态美。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为花木吟诗作赋,舞文弄墨,借花宣泄情感,表达个人的喜怒哀乐。而今,花象征着生活的美好和国家的兴旺,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欢乐和享受。
赏花的情趣
中国人对花的感情源于悠久的历史,深邃的文化。人们欣赏它的美丽,歌颂它的品格,赞美它的精神。唐代诗人齐己有《早梅》一诗:“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2014年尤应律,先发映春台。”雪中“一枝开”点出了梅的不凡神韵,从色香着手写梅的幽姿雅韵,用“递”“窥”二字传神。李商隐《花下醉》中:“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这是写诗人对花爱怜备至,以至于陶醉其中的诗。“流霞”也称美酒,但在这里也可以理解成,因沉迷花事而增添了醉意。宋代诗人苏轼在风雾烛月中欣赏海棠的风姿:“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把海棠比作月下美人,描绘了海棠的娇媚。牡丹华贵的仪态也被众人所推崇。徐凝为牡丹写下诗句:“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女神作,千姿万态破朝霞。”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买花》中形容人人争相购牡丹的画面:“家家习以俗,人人迷不悟。”描写洛阳牡丹花人人喜爱,深入千家万户。古人赏花赞花的诗句,令人心醉神迷并长传后世。现代人赏花爱花之心不亚于前人,如歌曲《红梅赞》,秦牧笔下的《十里花街》,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都表达出现代人的爱好情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爱花赏花的情趣日益上升,在各大城市有形式各异的花事活动,前去赏花买花的人络绎不绝,哪里有花哪里就充满了生机。面对同一种花各人有不一样的感受。有人将春天的(碧)桃花作为青春的象征:“春天来了,桃花突然闯过来,粉的,白的,还有血一样红的颜色。它们唱啊,笑啊,舒展着身子,千万张脸就是千娇百媚。它们漠视那些迟醒的伙伴。任自释放着艳丽和鲜活,不管不顾地炫耀着骄傲。”他们把春天里争先恐后开放的桃花比作势不可挡的青春力量,但也有人觉得它们性格太急,把它们比作爱出风头的人。而我就觉得绽放的桃花是一种勇敢的美,花儿落了还有叶子,拼尽了娇嫩,留下来的是果子,这是自然界日趋成熟的过程。牡丹、玫瑰、郁金香、荷花、兰花、水仙、菊花,美得各有不同。有的矜持,有的柔弱,有的高贵,有的娇艳,有的“清露风愁”,有的“艳冠群芳”是花中贵族,它们含蓄、典雅令人神往,让人回味无穷。现代人有“触目横斜千万条,赏心只有两三枝”的高雅情趣,渴望生活在姹紫嫣红的花海之中,把花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实花最迷人之处在于它自身的天趣,而这种情趣,是我们现代人赏花的最高境界。
花材选用
注重花品花格
古人将花按九品九命排列到七十一种花的品第。这是文人将个人的感情寄于花之中。《瓶史·使令》中将众多的花分为主和婢:梅以瑞香、山茶为婢;海棠以苹婆林檎、丁香为婢;石榴以紫薇、大红干叶木槿为婢;莲花以山矾玉簪为婢;蜡梅以水仙为婢。古人强调花材之间主次的`搭配,将封建社会主婢关系套用于花材之中,我们插花只作为参考和借鉴。梅、牡丹、芍药、莲、蜡梅、松、竹、兰、菊等作为品格高的花材,现代人也将这些花材选用在作品中以表现人的精神品格。竹青翠挺拔、蓬勃向上,它的品格坚贞、高尚。中国人称之为高风亮节的竹君子。竹也是我国文明的象征。唐代女诗人薛涛在《酬人雨后玩竹》中有赞竹“虚心能自持”,“苍苍劲节奇”的诗句。松,雄姿千古,被人称颂为心目中的“英雄”,把它比做人们克服、战胜困难的精神力量,“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因它郁郁葱葱,又把它比喻成永远年轻的形象,因它有耐风雪长青不老的坚强品格。梅,素为我国人民喜爱,《潜确类书》中云:“梅有四贵,贵稀不贵繁,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合不贵开。在选材上我们以老枝怪奇为贵,在姿态上我们以疏影横斜为雅。人们赏梅看梅或喜其香,香得清雅;或爱其艳,艳而不妖;或赏其姿,姿态苍雅而清秀。梅以傲为美,它傲冰骄雪,面对寒气和冰雾,独自佼佼。用梅表现的题材有《傲骨》、《争春》、《清香任晓风》等插花作品。
牡丹花朵硕大,婀娜多姿,“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中国人喜欢在朝岁时插花牡丹,放在厅堂、书斋之中,以表达追求想往美好富裕生活的愿望。牡丹是喜庆节日中人们所首选的理想之花。在大型插花作品中,牡丹更能显示它的光彩,它在众多的花中有一种富贵之美,仪态大方,丰腴娇艳。通常选用牡丹做主体花材和焦点花材。将牡丹与松相配插,有英雄、美人之称。用牡丹做主体花材喻示国家繁荣昌盛、民富国强。
花材的寓意
中国自古有用花草果木表达心情的风俗习惯,馈赠对方一些有意义的花材,表达内心语言。取自花材的形状、香气、季节,赋予花材特别的含意。用花的寓意、象征和谐音表达爱和友情。《诗经·卫风·木瓜》描述了用木瓜丢向意中人的“掷果”示爱风俗。特别是“莲”,“莲”的谐音同“恋”相同,为我国爱的花材的代表,暗示男女之间的爱恋。不仅花,莲子、莲藕也有同样的意义。年轻的女孩常送莲子给自己喜欢的男子,因莲子与“怜子”同音,委婉地表达出自己爱恋的心情。萱草为百合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也叫“一日花”,是中国的母亲花。“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门,不见萱草花。”那时的成年男子,大多在外奔波,无法常回家向母亲请安,便在母亲居住的北堂屋栽植萱草,让母亲欣赏,忘掉忧愁,因此萱草又称忘忧草。芍药也叫“将离草”、“别离花”,情侣把它当作爱的证明,或理再次见面的证物。《诗经》有“维士与女,以其相谑,赠之以芍药”的描述:有许多少男少女谈笑着互相送芍药。“柳”是古人送别诗里常用的熟景。如王维《送元二使西安》中“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诗句。“柳”又发“留”的音,有惜别的意思。唐代诗人杨巨源《和练秀才杨柳》一诗:“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折取柳枝送给远行的朋友,借此祝福朋友一路平安,告诉朋友,不愿你离去的心情。在插花艺术创作中,依据花材的谐音表达主题已成为中国传统插花的独有特色。如取玉兰、海棠、牡丹和桂花的谐音表达“玉堂富贵”的主题,反映人们祈盼既富而贵的意愿。以橘子、万年青和如意的谐音表达“万事如意”的主题。以铜钱、拂尘、万年青、李子的谐音“前程万里”的作品,以牡丹瓶插谐音“富贵太平”,以牡丹、水仙配佛像谐音为“富贵神仙”的清供插花也举不胜举。朝岁插花中最为明显,有喜庆、吉利、祈求平安、除旧布新、迎春接福的意思。
在季相时令中的应用
用不同的花材让人们感受到不同的季相、时令,如袁宏道在《花目》中说:“入春为梅、为海棠;夏为牡丹为芍药、为石榴;秋为木樨、为莲、为菊;冬为蜡梅。”春兰、夏荷、秋菊、冬梅都鲜明地指花的即时性。春天选用花材有两种表现方式。初春,在花材选用上可用些枯枝,再点缀一点带嫩叶的小枝,有春天刚刚来到、万物萌动的感觉显现出来。百花盛开的春天情景,可用不同的花材来表现,桃花、玫瑰、百合、牡丹、芍药,配在一个容器中表示百花怒放的景色。夏天的花材,选用水生花材,如:荷,配竹,竹已够清的了,还复置于清流之滨与出污泥而不染的青莲作伴,在夏日里是多么素静、凉爽!秋(以“最是橙黄橘绿时”的意境)以枫、果实与菊相配,“最是橙黄橘绿时”的深秋。也可用枯荷,干柳,点缀几支菊,此时正是“寒菊犹有傲霜枝的秋末初冬景色。秋天是成熟的季节,有一份感慨又有一份无奈。秋季花材还有芦花、银杏、桂花等。冬季花材有常绿的松柏、黄杨、蜡梅、水仙、冬青、枯枝、藤,表现冬季的景象。松在严寒中有劲节凌霜的气势,藤表现虬蟠难行的心境,枯枝在冬日虽落叶凋零,但还孕育着不凡的生命力。以上是写景的手法,把四季用花材表现出来,依作者的心态,风格选择的花材不同,表现出的主题、感受也有所差异。
选用带有嫩叶的枝叶配初放的玉兰,表现少女的纯真,夏天,火红的石榴花配红玫瑰,喻示年青人炽热的青春;秋天,白桦枝配橘红百合,显示中年人的坎坷;冬天,翠柏配菊,老年人的沉稳和静穆。四季中由于气候不同,植物的景观季相也在发生变化,因此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境遇,选用适宜表现四季的花材,这才是一件好的插花作品。
插花创作的感受
从事了20年的插花艺术创作,我深深感到:插花这门艺术领域是很广阔的,它既可以美化环境,又能调节人的心态,培养优雅的气质。插花也是一门立体的空间艺术,比其他的平面艺术更难表现,它必须与其他环境构成整体。生活小品花可以供家庭中3—5人欣赏,大作品则是硕壮的艺术景观,用花材加以设计与布置,供多数人欣赏。插花作者除了要在插花技巧上下功夫外,还要了解、学习其他艺术。如文学、绘画、雕塑、舞蹈、音乐、哲学、美学等。从中领悟到美感的境界,汲取营养,融入到自己的插花艺术创作中,可以收到触类旁通,潜移默化的效果。对于花材更需要认识它,熟悉它,经常观察它在四季中生长的不同状态,把它牢牢记在脑子里,以便在创作中灵活运用。灵感出自于长时间地关注某种事物,往往会在头脑中突出或在不经意中降临。到美术馆去参观画展或雕塑展,可受到各种形式色彩搭配和构图的启发。一个好的插花艺术家就是要善于利用花材,将长短、粗细、前后左右安排得当,只有常学、常做、常观看一流插花老师的表演,插花技艺才能提高。在这里我浅谈一下创作中国传统篮花《粉墙映佳人》(见左图)的创作过程。篮,是中国传统插花中六大花器之一,它的特点是编织优雅、细致,工艺精美,特别是篮的提梁有夸张流畅的弧线美。花器不仅是整个作品欣赏的一部分,还影响到整个作品的风格,我把篮的提梁看作一个“窗”,透过“窗”表现花、形、色、神的美。骨架花材选用线条较硬一些的贴梗海棠、芍药,既是主体花材,又做焦点花材使用,玫瑰起烘托芍药的作用,花的立足点在篮的中心逐渐向四周和上方放射散开,贴梗海棠前后呼应,有袅袅上升的趋势,龙柳具有舒展而又优美的曲线,兰叶安放在芍药的斜后方,柔美而不张扬,芍药色彩清浅与篮的深赭色形成强烈的对比,整个作品简洁、优美,富有动感和朝气。如果把芍药比做少女,好似看到:窗前舞动长袖的粉衣少女,人影相伴翩翩起舞,倘有知心人,若在晓月朦胧晨风轻拂的时刻,来看芍药那动人的姿态,一定能了解此刻花的心情,它将使你产生花(影)如人(影)的丰富想象。篮花作品的题目是《浮生六记》中“月夜色颇佳,兰影上粉墙”的意境。用细而美的线条花材方能显出篮花的优雅,也是我一贯创作的风格。作品也存在不足之处,底部的茶花层次不清晰,向前方伸展得不够。
一个好的插花作品,应该能够表现中国人的精神,表现的方式方法是根据个人的爱好和特长,如画画,有人喜欢重墨,有人喜欢淡彩。我的插花风格是“清”,其中包括多层意义,一是立意要清,指作者要有明确的精神,所表达的创作意图要清新自然,而不是矫揉做作。二是选材要清,花材越少越好,能用一支花材表达意图,就不再用第二支,以少胜多,要有自己的思想,不要受太多人的影响,而失去自己的风格。三是作品的布局要清,清逸有致。四是色彩要清,清雅妍丽。中国插花最初是有型的,到后来也就没有固定的型了。型是让我们入门的方式与工具,但一直停留在型上,虽然插得很熟了,到头来只能是个“匠”而已,不能达到艺术家的境界。
;『贰』 做花束,一般都用哪些切花花材
做花束一般有用玫瑰,百合,睡莲,郁金香,扶郎,洋桔梗,康乃馨,鸢尾为主,情人草,满天星,蕾丝花,小菊,勿忘我等为次,主次相宜才显和谐,雍容华贵!!!
『叁』 辛弃疾的豪放诗词有那些
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浣溪沙
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
花向今朝粉面匀。
柳因何事翠眉颦。
东风吹雨细于尘。
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怀树更怀人。
闲愁闲恨一番新。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予。
山深闻鹧鸪。
菩萨蛮
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青山欲共高人语。
联翩万马来无数。
烟雨却低回。
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
总向愁中白。
拍手笑沙鸥。
一身都是愁。
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
绕床饥鼠。
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
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
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清平乐
村居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
检校山园书所见
连云松竹。
万事从今足。
拄杖东家分社肉。
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
儿童偷把长竿。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阮郎归
耒阳道中
山前灯火欲黄昏。
山头来去云。
鹧鸪声里数家村。
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
少年鞍马尘。
如今憔悴赋招魂。
儒冠多误身。
太常引
建康中秋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
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
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
人道是、清光更多。
西江月
以家事付儿曹,示之
万事云烟忽过,一身蒲柳先衰。
而今何事最相宜。
宜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
乃翁依旧管些儿。
管竹管山管水。
鹧鸪天
戏题村舍
鸡鸭成群晚不收。
桑麻长过屋山头。
有何不可吾方羡,要底都无饱便休。
新柳树,旧沙洲。
去年溪打那边流。
自言此地生儿女,不嫁金家即聘周。
鹧鸪天
鹅湖归病起作
枕簟溪堂冷欲秋。
断云依水晚来收。
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
一丘一壑也风流。
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鹧鸪天
送人
唱彻阳关泪未干。
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
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鹧鸪天
代人赋
晚日寒鸦一片愁。
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
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玉楼春
戏赋云山
何人半夜推山去。
四面浮云猜是汝。
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度。
忽见东南天一柱。
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鹊桥仙
山行书所见
松冈避暑。
茅檐避雨。
闲去闲来几度。
醉扶孤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
东家娶妇。
西家归女。
灯火门前笑语。
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踏莎行
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
笑吟吟地人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
问他有甚堪悲处。
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踏莎行
和赵国兴知录韵
吾道悠悠,忧心悄悄。
最无聊处秋光到。
西风林外有啼鸦,斜阳山下多衰草。
长忆商山,当年四老。
尘埃也走咸阳道。
为谁书到便幡然,至今此意无人晓。
定风波
暮春漫兴
少日春怀似酒浓。
插花走马醉千钟。
老去逢春如病酒。
唯有。
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
休恨。
花开元自要春风。
试问春归谁得见。
飞燕。
来时相遇夕阳中。
定风波
送卢提刑,约上元重来
少日犹堪话别离。
老来怕作送行诗。
极目南云无过雁。
君看。
梅花也解寄相思。
无限江山行未了。
父老。
不须和泪看旌旗。
后会丁宁何日是。
须记。
春风十日放灯时。
破阵子
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祝英台令
晚春
宝钗分,桃叶渡。
烟柳暗南浦。
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倩谁唤、流莺声住。
鬓边觑。
试把花卜心期,才簪又重数。
罗帐灯昏,呜咽梦中语。
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
却不解、将愁归去。
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
烟迷露麦荒池柳,洗雨烘晴。
洗雨烘晴。
一样春风几样青。
提壶脱袴催归去,万恨千情。
万恨千情。
各自无聊各自鸣。
采桑子此生自断天休问,独倚危楼。
独倚危楼。
不信人间别有愁。
君来正是眠时节,君且归休。
君且归休。
说与西风一任秋。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
遣兴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
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
以手推松曰去。
浪淘沙
山寺夜半闻钟
身世酒杯中。
万事皆空。
古来三五个英雄。
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
歌舞匆匆。
老僧夜半误鸣钟。
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露天晓角
旅兴
吴头楚尾。
一棹人千里。
休说旧愁新恨,长亭树、今如此。
宦游吾倦矣。
玉人留我醉。
明日万花寒食,得且住、为佳耳。
卜算子
修竹翠罗寒,迟日江山暮。
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知无数。
只共梅花语。
懒逐游丝去。
著意寻春不肯香,香在无寻处。
鹧鸪天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
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革录〕,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
春风不染白髭须。
都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鹧鸪天
陌上柔条破嫩芽。
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
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野荠花。
鹧鸪天
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春日平原荠菜花。
新耕雨后落群鸦。
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
牛栏西畔有桑麻。
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鹧鸪天
和子似山行韵
谁共春光管日华。
朱朱粉粉野蒿花。
闲愁投老无多子,酒病而今较减些。
山远近,路横斜。
正无聊处管弦哗。
去年醉处犹能记,细数溪边第几家。
鹧鸪天
一片归心拟乱云.
春来谙尽恶黄昏。
不堪向晚檐前雨,又待今宵滴梦魂。
炉烬冷,鼎香氛。
酒寒谁遣为重温。
何人柳外横斜笛,客耳那堪不忍闻。
鹧鸪天
困不成眠奈夜何。
情知归未转愁多。
暗将往事思量遍,谁把多情恼乱他。
些底事,误人哪。
不成真个不思家。
娇痴却妒香香睡,唤起醒松说梦些。
生查子
游雨岩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
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生查子
漫天春雪来,才抵梅花半。
最爱雪边人,楚些裁成乱。
雪儿偏解歌,只要金杯满。
谁道雪天寒,翠袖阑干暖。
生查子
去年燕子来,帘幕深深处。
香径得泥归,都把琴书污。
今年燕子来,谁听呢喃语。
不见卷帘人,一阵黄昏雨。
浣溪沙
父老争言雨水匀。
眉头不似去年颦。
殷勤谢却甑中尘。
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
梨花也作白头新。
贺新郎
把酒长亭说。
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
要破帽、多添华发。
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
两三雁,也萧瑟。
佳人重约还轻别。
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
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
问谁使、君来愁绝。
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
长夜笛,莫吹裂。
南乡子
舟中记梦
欹枕舻声边。
贪听咿哑聒醉眠。
变作笙歌花底去,依然。
翠袖盈盈在眼前。
别后两眉尖。
欲说还休梦已阑。
只记埋冤前夜月,相看。
不管人愁独自圆。
南乡子
好个主人家.
不问因由遍去嗏。
病得那人妆晃了,巴巴。
系上裙儿稳也哪。
别泪没些些。
海誓山盟总是赊。
今日新欢须记取,孩儿,更过十年也似他。
定风波
再用韵和赵晋臣敷文
野草闲花不当春。
杜鹃却是旧知闻。
谩道不如归去住。
梅雨。
石榴花又是离魂。
前殿群臣深殿女。
赭袍一点万红巾。
莫问兴亡今几主。
听取。
花前毛羽已羞人。
青玉案
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网络。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粉蝶儿
和晋臣赋落花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
一枝枝、不教花瘦。
甚无情,便下得、雨僝风僽。
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
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
记前时、送春归后。
把春波、都酿作,一江醇酎。
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
千年调
蔗庵小阁名曰卮言,作此词以嘲之
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
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
滑稽坐上。
更对鸱夷笑。
寒与热,总随人,甘国老。
少年使酒,出口人嫌拗。
此个和合道理,近日方晓。
学人言语,未会十分巧。
看他门,得人怜,秦吉了。
最高楼
醉中有索四时歌者,为赋
长安道,投老倦游归。
七十古来稀。
藕花雨湿前胡夜,桂枝风澹小山时。
怎消除,须殢酒,更吟诗。
也莫向、竹边孤负雪。
也莫向、柳边孤负月。
闲过了,总成痴。
种花事业无人问,对花情味只天知。
笑山中,云出早,鸟归迟。
最高楼
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
吾衰矣,须富贵何时。
富贵是危机。
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
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
待葺个、园儿名佚老。
更作个、亭儿名亦好。
闲饮酒,醉吟诗。
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
休休休,更说甚,是和非。
新荷叶
和赵德庄韵
人已归来,杜鹃欲劝谁归。
绿树如云,等闲借与莺飞。
兔葵燕麦,问刘郎、几度沾衣。
翠屏幽梦,觉来水绕山围。
有酒重携。
小园随意芳菲。
往日繁华,而今物是人非。
春风半面,记当年、初识崔徽。
南云雁少,锦书无个因依。
丑奴儿
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时价。
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
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间,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
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
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
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沁园春
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
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
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
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
看爽气朝来三数峰。
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
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
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雨蒙蒙。
沁园春
带湖新居将成
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
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
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鲙哉。
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东冈更葺茅斋。
好都把轩窗临水开。
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
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
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沁园春
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
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
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
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
更凭歌舞为媒。
算合作平居鸩毒猜。
况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
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
汉宫春
立春日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馀寒。
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满江红
江行和杨济翁韵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曾识。
是梦里、寻常行遍,江南江北。
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平生屐。
笑尘埃、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拆。
英雄事,曹刘敌。
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
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
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满江红
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笑拍洪崖,问千丈、翠岩谁削。
依旧是、西风白马,北村南郭。
似整复斜僧屋乱,欲吞还吐林烟薄。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呼斗酒,同君酌。
更小隐,寻幽约。
且丁宁休负,北山猿鹤。
有鹿从渠求鹿梦,非鱼定未知鱼乐。
正仰看、飞鸟却譍人,回头错。
满江红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
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
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
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
相思字,空盈幅。
相思意,何时足。
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
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
最苦是、立尽月黄昏,栏干曲。
满江红
暮春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
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藉。
流水暗随红粉去,园林渐觉清阴密。
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
庭院静,空相忆。
无说处,闲愁极。
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
尺素如今何处也。
彩云依旧无踪迹。
谩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
满江红
送李正之提刑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
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
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
把攻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
荆楚路,吾能说。
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
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
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水调歌头
舟次扬洲和人韵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
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搂。
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
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
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
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
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水调歌头
盟鸥
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
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
凡我同盟鸥鸟,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
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
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
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
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
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
水调歌头
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
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
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
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
野光浮。
天宇迥,物华幽。
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
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
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
水调歌头
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
摩娑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
有客骖鸾并凤,云遇青山赤壁,相约上高寒。
酌酒援北斗,我亦虱其间。
少歌曰,神甚放,形如眠。
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
欲重歌兮梦觉,推枕惘然独念,人事底亏全。
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婵娟。
念奴娇
书东流村壁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
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轻别。
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
旧恨春江流未断,新恨云山千叠。
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
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念奴娇
赋雨岩
近来何处有吾愁,何处还知吾乐。
一点凄凉千古意,独倚西风寥廓。
并竹寻泉,和云种树,唤作真闲客。
此心闲处,不应长藉邱壑。
休说往事皆非,而今云是,且把清尊酌。
醉里不知谁是我,非月非云非鹤。
露冷风高,松梢桂子,醉了还醒却。
北窗高卧,莫教啼鸟惊着。
念奴娇
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
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
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
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
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
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
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木兰花慢
席上呈张仲固帅兴元
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
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
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
落日胡尘位断,西风塞马空肥。
一编书是帝王师。
小试去征西。
更草草离筵,匆匆去路,愁满旌旗。
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
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
木兰花慢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嫦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
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木兰花慢
滁州送范倅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
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
便好去朝天。
玉殿正思贤。
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
长安故人问我,道寻常、泥酒只依然。
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摸鱼儿
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
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
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
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鲙。
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盈盈翠袖,揾英雄泪。
水龙吟
为韩南涧尚书寿甲辰岁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
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
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
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
况有文章山斗。
对桐阴、满庭清昼。
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
绿野风烟,平章草木,东山歌酒。
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水龙吟
过南剑双溪楼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
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
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沧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
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
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
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贺新郎
绿树听鹈鴂。
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
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间离别。
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
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声名裂。
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正壮士、悲歌未彻。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谁共我,醉明月。
贺新郎
甚矣吾衰矣。
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问何物、能令公喜。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
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
回首叫、云飞风起。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知我者,二三子。
贺新郎
同父见和,再用前韵
老大那堪说。
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
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
笑富贵、千钧如发。
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
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
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
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
正目断、关河路绝。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看试手,补天裂。
贺新郎
用前韵送杜叔高
细把君诗说。
怅馀音、钓天浩荡,洞庭胶葛。
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
乍一见、寒生毛发。
自昔佳人多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
金屋冷,夜调瑟。
去天尺五君家别。
看乘空、鱼龙惨淡,风云开合。
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
叹夷甫、诸人清绝。
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
南共北,正分裂。
贺新郎 赋水仙
云卧衣裳冷。
看萧然、风前月下,水边幽影。
罗袜尘生凌波去,汤沐烟江万顷。
爱一点、娇黄成晕。
不记相逢曾解佩,甚多情、为我香成阵。
待和泪,收残粉。
灵均千古怀沙恨。
恨当时、匆匆忘把,此仙题品。
烟雨凄迷僝僽损,翠袂摇摇谁整。
谩写入、瑶琴幽愤。
弦断招魂无人赋,但金杯的砾银台润。
愁殢酒,又独醒。
贺新郎
赋琵琶
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
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
记出塞、黄云堆雪。
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
弦解语,恨难说。
辽阳驿使音尘绝。
琐窗寒、轻栊慢捻,泪珠盈睫。
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
千古事、云飞烟灭。
贺老定场无消息,想沉香亭北繁华歇。
弹到此,为呜咽。
鹧鸪天
读渊明诗不能去手,戏作小词以送之
晚岁躬耕不怨贫。
只鸡斗酒聚比邻。
都无晋宋之间事,自是羲皇以上人。
千载后,百篇存。
更无一字不清真。
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尘。
鹧鸪天
欲上高楼去避愁。
愁还随我上高楼。
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归休去,去归休。
不成人总要封侯。
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玉楼春
三三两两谁家女。
听取鸣禽枝上语。
提壶沽酒已多时,婆饼焦时须早去。
醉中忘却来时路。
借问行人家住处。
只寻古庙那边行,更过溪南乌桕树。
玉楼春
风前欲劝春光住。
春在城南芳草路。
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
人不负春春自负。
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蝶恋花
送佑之弟
衰草残阳三万顷。
不算飘零,天外孤鸿影。
几许凄凉须痛饮。
行人自向江头醒。
会少离多看两鬓。
万缕千丝,何况新来病。
不是离愁难整顿。
被他引惹其他恨。
临江仙
金谷无烟宫树绿,嫩寒生怕春风。
博山微透暖薰笼。
小楼春色里,幽梦雨声中。
别浦鲤鱼何日到,锦书封恨重重。
海棠花下去年逢。
也应随分瘦,忍泪觅残红。
临江仙
手捻黄花无意绪,等闲行尽回廊。
卷帘芳桂散馀香。
枯荷难睡鸭,疏雨暗池塘。
忆得旧时携手处,如今水远山长。
罗巾浥泪别残妆。
旧欢新梦里,闲处却思量。
一剪梅
记得同烧此夜香。
人在回廊。
月在回廊。
而今独自睚昏黄。
行也思量。
坐也思量。
锦字都来三两行。
千断人肠。
万断人肠。
雁儿何处是仙乡。
来也恓惶。
去也恓惶。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衮衮流。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肆』 銆婂崪绠楀瓙路鎯滄捣妫犮嬭В璇昏祻鏋
鍗滅畻瀛惵锋儨娴锋鍒樺厠搴
鐗囩墖铦惰。杞伙紝鐐圭偣鐚╃孩灏忋傞亾鏄澶╁叕涓嶆儨鑺憋紝鐧剧嶅崈鑸宸с
鏈濊佹爲澶寸箒锛屾毊瑙佹灊澶村皯銆傞亾鏄澶╁叕鏋滄儨鑺憋紝闆ㄦ礂椋庡惞浜嗐
涓
鐗囩墖鑺辩摚濡傝澏缈呴偅鏍疯交鐩堬紝鐐圭偣鑺辨湹鍍忚娑蹭竴鏍烽矞绾銆傚傛灉璇磋佸ぉ鐖蜂笉鏄鐖辨儨娴锋狅紝涓轰綍缁欏ス杩欏崈濞囩櫨濯氱殑棰滃广
鏃╂櫒鐪嬭佹爲涓婅姳鍎挎g箒鑼傦紝鍌嶆櫄鐪嬭佹灊澶磋姳鍎垮凡绋灏戙傚傛灉璇磋佸ぉ鐖风湡蹇冪埍鎯滄捣妫狅紝涓轰綍鎬荤敤椋庡惞闆ㄦ墦灏嗗ス渚垫壈銆
浜
鍒樺厠搴勶紙1187鈥1269锛夛紝瀛楁綔澶锛屽彿鍚庢潙灞呭+銆傚崡瀹嬭巻鐢帮紙浠婄忓缓鑾嗙敯锛変汉锛岃憲鏈夈婂悗鏉戣瘲璇濄嬬瓑銆傝鸿瘲鎺ㄩ噸闄嗘父鍜岃緵寮冪柧锛屽磭灏氳豹鏀鹃庢牸锛屼富寮犺瘲姝岃佹湁鎯呰叮銆傘婂悗鏉戣瘲璇濄嬩繚瀛樹簡涓浜涘畫浜鸿瘲闆嗕腑娌℃湁鐨勪綔鍝併傘婂洓搴撳叏涔︺嬬О锛氣滃畫浠h歌瘲锛屽叾闆嗕笉浼犱簬浠婅呭崄涔嬩簲鍏锛屼害鐨嗚禆鏄涔︿互瀛樸傗濅竴鐢熻嚧鍔涗簬鎶楅噾澶嶅浗澶т笟锛屽嵈灞¢伃褰撴潈鑰呯殑鎺掓尋銆佸帇鍒跺拰杩瀹炽
涓
椴滆姳鏃╂櫒杩樻槸娲荤敓鐢熺殑锛屽埌浜嗘櫄涓婂氨涓嶅瓨鍦ㄤ簡銆備竴闃靛井椋庡惞鏉ワ紝涓闃甸庨洦杩囧悗锛岀箒鑺辨弧鍦帮紝鍥炲埌浜嗗畠鐨勬簮澶淬傝姳钀藉傚綊銆傚垬鍏嬪簞涓轰粈涔堟儨鑺憋紝鍥犱负浠栨劅鍙楀埌浜嗙敓鍛界殑鑴嗗急锛岀敓鍛界殑鏃犲堛
鍒樺厠搴勮繕鏈変竴棣栬瘝锛屼笓鍐欐捣妫犮備袱璇嶅悓涓鍐欒姳锛岃岃掑害鍚勫紓锛
灏芥槸鎵嬫垚鎸侊紝鍚堝緱澶╅ザ鍊熴傞庨洦浜庤姳鏈夊簳闆狅紝钁楁剰鐩搁櫟钘夈傚仛鏆栭兼暀寮锛屽仛鍐峰偓鏁欒阿銆備笉璐熸槑骞磋姳涓嬩汉锛屽彧璐熸牻鑺辫呫
鈥滃阀鈥濓紝鑺辩殑鐢熻壊鐪熼欏傚湪鐩鍓嶏紝鍖呭惈鐫鑺辩殑姘旈煹缇庡拰鍐呭湪缇庛傗滅櫨绉嶅崈鑸宸р濓紝鏄閫犲寲鐨勬湁鎯呫傗滈洦娲楅庡惞浜嗏濓紝鏄閫犲寲鐨勬棤鎯呫
姝g‘鐨勭瓟妗堝垯褰撳湪瀹冧滑涓よ呬箣澶栥傛帹鑰屽箍涔嬶紝涓栭棿涓囩墿涔熻帿涓嶅彲浣滄や竴闂锛屾棤寮備簬涓绡囦互鑺变簨涓洪樼殑鈥滃ぉ闂鈥濄
澶╁湴涓嶄粊锛屼互涓囩墿涓哄垗鐙椼備汉鐢熴佷笘闂翠竴鍒囧ソ鐨勪簨鐗╅兘鏄涓嶈愪箙鐨勶紝浣嗘槸鑷鐒讹紝浜猴紝宀傝兘鏃犳儏锛熷垬鍏嬪簞浠庝腑鐪嬪嚭浜嗕汉涓栨棤甯革紝澶╁叕鏃犳儏銆
澶闃充笉鏄鐢熺墿锛屼絾鏄鏈夌敓鍛姐傝嚜鐒舵槸鏈夌敓鍛界殑銆傝繖涓鐢熷懡涔熷氨鏄鏈夋儏銆
濡傛灉鑷鐒舵棤鎯咃紝涓轰粈涔堟湞鏅栧曢槾锛屾皵璞′竾鍗冿紱涓轰粈涔堝洓瀛h疆鍥烇紝鑺卞紑鑺辫惤銆傚悓鏃朵篃鏈変竴涓闂棰橈紝濡傛灉鑷鐒舵湁鎯咃紝涓轰粈涔堣姳寮鑺辫惤锛岀敓姝昏疆鍥烇紵
浜烘槸鏃堕棿鐨勮祴褰锛屾瘮娴佹按鏇寸湡鍒囷紝姣斿滈洦鏇寸揣杩锛岀湅鐫瀛╁瓙浠涓澶╁ぉ闀垮ぇ锛屾垜浠灏辫佷簡銆備笂澶╅犲嚭缇庡ソ浜嬬墿锛屽嵈鍙堜竴涓鎵撶庣粰浜虹湅銆
鍥
鎹銆婂紑鍏冨ぉ瀹濋仐浜嬨嬭浇锛屽ぉ瀹濆垵锛屽畞鐜嬫儨鑺憋紝浠ョ孩涓濊繛缂閲戦搩锛岀郴浜庡洯涓鑺辨ⅱ涔嬩笂锛屾湁楦熼箠鏉ワ紝鍗虫媺閾冮┍涔嬨
娆ч槼淇銆婃礇闃崇墶涓硅般嬶紝娲涢槼涔嬩織锛屽ぇ鎶靛ソ鑺便傛槬鏃讹紝鍩庝腑鏃犺吹璐辩殕鎻掕姳锛岃櫧璐熸媴鑰呬害鐒躲傝姳寮鏃讹紝澹搴剁珶涓洪仺娓搞
鍚磋秺鍥介挶姝︾﹩鐜嬪冩瘡鏄ュ潎寰闄屼笂瑙傝姳锛岄挶鐜嬪湪闄嶅畫鍚庡夎瘡鍘诲寳锛岃屽墠娲句汉鑷翠功瑙傝姳銆傛湭褰掔殑鐜嬪冩洶锛氣滈檶涓婅姳寮锛屽彲缂撶紦褰掋傗濆惔浜虹敤鍏惰涓烘瓕锛屽惈鎬濆疀杞锛屽惉涔嬪噭鐒讹紝鑻忚郊浠ヤ负鍏惰瘝閯欓噹锛屾浘鏀逛负闄屼笂鑺变笁棣栥傚叾涓涓棣栨槸锛氣滅敓鍓嶅瘜璐佃崏澶撮湶锛岃韩鍚庨庢祦闄屼笂鑺便傚凡浣滆繜杩熷悰鍘婚瞾锛岀姽鏁欑紦缂撳捐繕瀹躲傗濇槑浜虹帇涓栫涜达細鈥溾橀檶涓婅姳寮锛屽彲缂撶紦褰掔煟鈥欎簩璇鑹崇О鍗冨彜銆傗濆悕鑺辩編浜猴紝姝ょ帇鐥存儏锛屾ゅ冩湁骞革紝姝よ姳缁堝緱鐭ラ煶涔熴
闄嗘父锛氣滃綋骞磋蛋椹閿﹀煄瑗匡紝鏇句负姊呰姳閱変技娉ャ備綍鏂瑰彲鍖栬韩鍗冧嚎锛屼竴鏍戞呰姳涓鏀剧縼銆傗濊嫃涓滃潯锛氣滃彧鎭愬滄繁鑺辩潯鍘伙紝鏁呯儳楂樼儧鐓х孩濡嗐備负鐖卞悕鑺辨姷姝荤媯锛屽彧鎰侀庢棩鎹熺孩鑺炽傜豢绔犲滃忛氭槑娈匡紝涔炲熸槬闃存姢娴锋犮傗濇棦鐖辨呰姳锛屼篃鐖辨捣妫犮
鍏冨ソ闂锛氣滄灊闂存柊缁夸竴閲嶉噸锛屽皬钑炬繁钘忔暟鐐圭孩銆傜埍鎯滆姵蹇冭帿杞诲悙锛屼笖鏁欐冩潕闂规槬椋庛傗
鏄庝唬楂樺惎銆婃呰姳涔濋栥嬩箣涓鏄锛氣滅惣濮垮彧鍚堝湪鐟跺彴锛岃皝鍚戞睙鍗楀勫勬牻锛熼洩婊″北涓楂樺+鍗э紝鏈堟槑鏋椾笅缇庝汉鏉ャ傚瘨渚濈枏褰辫惂钀х癸紝鏄ユ帺娈嬮欐紶婕犺嫈銆傝嚜鍘讳綍閮庢棤濂藉拸锛屼笢椋庢剚瀵傚嚑鍥炲紑銆傗
鍐欏嚭浜嗘呰姳鐨勬竻楂樺拰绉缇庯紝姘旇妭鍜岄珮娲侊紝椋庨ㄥ拰绮鹃瓊銆傝瘲涓閫忓嚭浜嗙煡闊抽毦姹傜殑娓寸浖锛岃嚜宸辨槸楂樺+锛屾槸缇庝汉锛屽彲鏄瀵傚癁鍦板紑浜嗗氬皯涓鏄ュぉ锛屾病鏈変汉鏉ヨ祻璇嗭紝涔熸f槸浣滆呰嚜韬鐨勫啓鐓с
浜
鐢熷懡鏄涓涓闈炲父婕闀跨殑缁忛獙锛岃兘澶熸劅鍙楀埌鏄ュぉ鐧捐姳缁芥斁鐨勪汉锛屽ぇ姒傚繀鐒惰佸湪鏌愪簺鏃跺欑湅鍒拌姳鐨勫噵闆剁殑鍝浼ゃ
杩欓栬瘝鍚岀孩妤兼ⅵ鐨勪富鏃ㄦ湁鐩搁氱殑鍦版柟锛岄犲寲鍒涢犲嚭杩欎箞澶氱殑缇庡ソ浜嬬墿锛岀劧鍚庡張鎶婂ス浠涓涓姣佺伃锛屽敮涓鍖哄埆鍦ㄥ墠鑰呮槸鑷鐒讹紝鍚庤呮槸浜轰负銆
鏇归洩鑺瑰垱浣滆繖涔堜竴涓缇庡ソ鐨勪簨鐗╁張鎶婂畠姣佺伃鎺夈傘婄孩妤兼ⅵ銆嬫洸瀛愰噷鐨勨滀竴涓鏄闃嗚嫅浠欒懇锛屼竴涓鏄缇庣帀鏃犵憰锛岃嫢璇存湁濂囩紭锛屼负浣曞績浜嬬粓铏氬寲锛熻嫢璇存病濂囩紭锛屼负浣曞亸鍋忛亣鍒颁粬锛熼亾鏄澶╁叕鏋滄儨鑺憋紝闆ㄦ墦椋庡惞浜嗐傗
鈥滆嵎鍙剁敓鏃舵槬鎭ㄧ敓锛岃嵎鍙舵灟鏃剁嬫仺鎴愩傗濈箒鍗庤繃鍚庯紝瀵圭箒鍗庣殑杩藉繂锛岀瓑浜庣敓鍛藉悓鏃剁湅鍒拌嵎鍙剁敓鍜岃嵎鍙舵灟銆
鐪锋亱涓庤垗寰楃敓鍛界殑涓や釜鐘舵併佷袱绉嶆儏鎰熼兘鏈夛紝鐪锋亱鑽疯姳鐩涙斁鐨勫悓鏃讹紝涓嶅簲鎷掔粷鑽疯姳鏋钀庛傛浌闆鑺瑰垱閫犱簡缇庡ソ浜虹墿锛屽張涓涓姣佺伃銆傛灄榛涚帀鏈鍠滄㈢暀寰楁灟鑽峰惉闆ㄥ0銆
鏋楅粵鐜夆滅嬬獥椋庨洦澶曗濓紝鎰忓冨拰鈥滆嵎鍙舵灟鏃剁嬫仺鎴愨濆緢鏈夊叧鑱斻傛潕鍟嗛殣鐨勮繖棣栬瘲锛岀珶鍜屽垬鍏嬪簞鈥滅墖鐗囪澏琛h交鈥濇湁寮傛洸鍚屽伐涔嬪欍
鐖辫姳鍗虫槸 *** 锛岀埍鐢熷懡銆傜敓鍛藉氭儏锛屼竴濡備緷渚濇潹鏌筹紝鐏肩伡妗冭姳銆
濂充汉鐖辫姳锛屼篃灏辨槸鐖辫嚜宸便傜湅瑙佽姳钀斤紝涔熷氨鏄鐪嬪埌鑷宸辩殑绾㈤滆佸幓銆
鍦ㄧ敓鍛介噷鏈鐪风埍鐨勪汉锛屾湁鏈濅竴鏃ョ粓灏嗙诲幓銆傞潚鏄ョ粓灏嗛濆幓锛屾灄榛涚帀鏄鏄庣櫧杩欎釜閬撶悊鐨勶紝鎵浠ュス鍚鍒般婅タ鍘㈣般嬬殑鏇插瓙锛屸滃垯涓轰綘濡傝姳缇庣湻浼兼按娴佸勾鈥濓紝绂佷笉浣忎激鎰熷湴娴佷笅娉鏉ャ
浠绘槸搴闄㈡繁娣憋紝涔熼冧笉杩囧厜闃淬傛槬鍘荤嬫潵锛岃惤绾㈤樀闃碉紝涓嶇佹礁鐒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