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七夕节
A. 小学学过的关于七夕的诗句有哪些
1、《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版
2、《鹊权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宋-苏轼
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
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3、《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宋-晏几道
喜鹊桥成催凤驾。天为欢迟,乞与初凉夜。
乞巧双蛾加意画。玉钩斜傍西南挂。
分钿擘钗凉叶下。香袖凭肩,谁记当时话。
路隔银河犹可借。世间离恨何年罢。
B. 爷爷奶奶都给你们讲过哪些稀奇古怪的民间故事
爷爷告诉我:狗能通灵。
爷爷去世三年了,他走后,乡下老家就只剩下奶奶一人。我爸是大儿子,主动提出要把奶奶接到城里赡养,奶奶去住了一段时间,实在觉得不习惯,执意回了村里,并再也不愿离开,哪怕是她女儿做满十的大生,也没有去。
我们总用一个人在家里太孤单、无人照看来劝说奶奶,她却说,她在城里才孤单,不认识人,不认识路,不敢乱走,只能待在屋里。回了村子,她养鸡、养狗、养猫,种菜种水果,一切自给自足,闲时和老乡亲晒晒太阳,内心平静又坦然。
端午假期,我们回去陪奶奶过节,她很开心,从柜子里拿出花生、核桃和糖,一遍遍地招呼我们吃,这些都是她平时舍不得吃的“好东西”。
奶奶家有条白色土狗,学名“中华田园犬”,已经十多年了,老态龙钟,不复往日的活泼。
在它之前,爷爷奶奶还养过好几条。
相对于人而言,狗的寿命很短,农村里的土狗通常能活十到二十年,我印象中,经历过两次爷爷家的狗死亡。
第一次是我九岁的时候,那条黄狗已经很老了,爷爷说有十四岁,小时候我经常和它玩,它的死让我很是伤心,哭了好几回。
我没见到爷爷奶奶为黄狗的死难过,他们很快就弄了条黑色的小狗崽来养。
第二次是我读大二那年暑假,回老家看望他们,发现黑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条小白狗,一问才知道黑狗已经死了两个月了。
黑狗在爷爷家里那几年,我多在外求学,很少回去,和它玩耍的时间不多,便没再像第一次那样流泪,只是稍稍难过了一阵,就去逗弄小白狗了。
那次我在老家住了一阵子,有天下午,爷爷去地里给庄稼施肥,我和奶奶在屋子里剥玉米粒,随口聊着天,小白狗在我们脚下钻过去钻过来,我向奶奶问了一直都想问的问题:“养了好多年的狗死了,你们都不伤心吗?”
“那是他们的命嘛,只活得到那么久,有啥子办法?”
奶奶说,她和爷爷结婚分家后,爷爷从老宅带了条花狗,那是他俩一起养的第一条狗,它曾救过爷爷的命。
爷爷年轻时喝酒厉害,村子里几个朋友间经常互相窜着门喝。有一次冬天夜里,爷爷喝完酒回家,走到离房子百来米的地方,酒劲上头,直接倒地睡了。
当时奶奶已经带着孩子入睡,睡梦中听到堂屋门发出声音,先以为是爷爷回来了,可那声音响了好久,就是没有木门打开的“吱呀”声。
奶奶还觉得是爷爷,心想他喝多了,眼神不好,钥匙插不进锁孔。奶奶气呼呼地起床,打算好生把他一通骂,走到门后才发觉不对劲,这是狗爪抓门的声音,细听之下,还有狗的呜咽声。
C. 三年级七夕节日记250字
这题目蛮开放的嘛.写牛郎织女的故事吧,思想端正,中心靠谱,就行了
D. 三年级乞巧古诗的意思
乞巧⑴
【唐】 林 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⑵,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⑶。
⑴ 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⑵ 碧霄:浩瀚无际的天空。
⑶ 几万条:虚指,比喻多。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古诗。也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而且浅显易懂,并且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
诗歌大意: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仰望天空,似乎有牛郎和织女在喜鹊桥向会。家家户户在秋月下乞巧,不知道穿尽了几千条红丝线啊。
诗人林杰写下《乞巧》这首古诗,来表达那些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线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间。
E. 小学语文书三年级下册里的古诗
gyu咏柳
贺知章《咏柳⑴ 》
唐·贺知章
碧玉⑵妆成⑶ 一树⑷ 高,万条垂下绿丝绦⑸ 。
不知细叶谁裁⑹出,二月⑺ 春风似⑻ 剪刀。
注释
⑴ 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⑵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咏柳
贺知章《咏柳⑴ 》
唐·贺知章
碧玉⑵妆成⑶ 一树⑷ 高,万条垂下绿丝绦⑸ 。
不知细叶谁裁⑹出,二月⑺ 春风似⑻ 剪刀。
注释
⑴ 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⑵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⑶ 妆成:装饰,打扮。
⑷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⑶ 妆成:装饰,打扮。
⑷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有人把李商隐的诗意和苏轼的词意合起来。作一副对联,对她的奔月进行概括:“灵药应未偷,看碧海青天,夜夜此心何所寄;明月几时有,怕琼楼玉宇,依依高处不胜寒。”
F. 小学学过的七夕节的诗.
三年级课文《乞巧》乞巧节就是七夕
七夕今宵看碧宵,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G. 三年级语文乞巧古诗七夕指农历多少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译文】农内历七月初七的七夕容节,仰望天空,似乎有牛郎和织女在喜鹊桥向会。家家户户在秋月下乞巧,不知道穿尽了几千条红丝线啊。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H. 七夕节的诗句古诗
以下是有关七夕节的诗句古诗:
秦观(宋代) - 《鹊桥仙·纤云弄巧》
两情若是久长版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权
孟浩然(唐代) - 《他乡七夕》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王建(唐代) - 《七夕曲》
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
孟浩然(唐代) - 《他乡七夕》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杜牧(唐代) - 《秋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林杰(唐代) - 《乞巧》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卢挚(元代) - 《沉醉东风·七夕》
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沈佺期(唐代) - 《七夕曝衣篇》
此夜星繁河正白,人传织女牵牛客。
林杰(唐代) -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罗隐(唐代) - 《七夕》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