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七夕材料

七夕材料

发布时间: 2021-01-05 19:00:53

1. 七夕资料100字

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

七夕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专中国及汉字文属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七夕节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陈列花果、女红(gōng)等诸多习俗影响至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1-3]。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

  • 中文名

  • 七夕节

  • 英文名

  • Double Seventh Festival

  • 别称

  • 乞巧节、七巧节、七姐诞

  • 节日时间

  • 农历七月初七

  • 节日类型

  • 传统节日

  • 流行地区

  • 中国与汉字文化圈诸国

  • 节日起源

  • 自然崇拜、妇女乞巧

  • 节日活动

  • 祈福、拜织女、吃巧果、染指甲、结扎巧姑等

  • 节日饮食

  • 巧果

  • 节日意义

  • 中国古代的妇女节

2. 关于七夕节的资料

七夕节
七夕节,中国传统节日,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1][2][3][4]
七夕节既是拜祭七姐的节日,也是爱情的节日,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七夕的“牛郎织女”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时代人们将天文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理来说,称作“分野”。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5][6][4]
七夕节起始于西汉,鼎盛于宋代。在古代,七夕节是靓女们的专属节日。在七夕的众多民俗当中,有些逐渐消失,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人们延续了下来。七夕节发源于中国,在部分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如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也有庆祝七夕的传统。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8][9][10][11]
中文名
七夕节
英文名
Double Seventh Festival
别称
七姐节、七巧节、七姐诞、乞巧节、双七
节日时间
农历七月初七
节日类型
传统节日

3. 七夕的应节食品巧果的制作中含有哪些材料

七夕巧果包括抄面粉,鸡蛋,芝袭麻,嫩豆腐,植物油,食盐,绵白糖。巧果形态:呈棱形小块,厚薄均匀。色泽:表面呈金黄色,油润,无生粉。口味:入口松脆,具有芝麻香味。

(3)七夕材料扩展阅读:

巧果即七夕果,乞巧果子,又称巧食或巧舌,是上海地区特色传统糕点,七夕的应节食品。民间常以“七曲八弯”来形容“七巧”的形状。

上海郊县农村有这样的习俗,即新婚妇女在农历七月初七(俗称巧日)走娘家时,都从娘家带些巧果回来送给丈夫。因此,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前后乃是巧果的生产旺季。

亦是绍兴地区七夕必备食品。也是温州地区在七月初七时娘家亲戚送给外孙辈的一种礼品。 同时亦有极具胶东特色的山东巧果,制作时有专门的巧果卡子,即模子,卡巧果的卡子大多用枣木、梨木刻成的。

4. 七夕巧果的制作材料

原料:面粉250克、白砂糖25克、酵母2克、牛奶125克
工具:巧饼模(木制)

热点内容
鲜花深圳南山 发布:2025-01-17 04:04:34 浏览:416
徐闻鲜花 发布:2025-01-17 04:04:27 浏览:157
玫瑰糠廯 发布:2025-01-17 03:23:50 浏览:860
关于兰花的书 发布:2025-01-17 03:23:47 浏览:67
栀子花桂花一样 发布:2025-01-17 03:23:13 浏览:386
想念茉莉花 发布:2025-01-17 03:13:26 浏览:651
鲜花椒焗鱼 发布:2025-01-17 03:09:12 浏览:461
花语计时 发布:2025-01-17 03:05:33 浏览:714
七夕摆地摊卖花赚钱吗 发布:2025-01-17 03:05:20 浏览:156
木瓜海棠叶子 发布:2025-01-17 03:02:31 浏览: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