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的资料
㈠ 七夕资料100字
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
七夕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专中国及汉字文属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七夕节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陈列花果、女红(gōng)等诸多习俗影响至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1-3]。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
中文名
七夕节
英文名
Double Seventh Festival
别称
乞巧节、七巧节、七姐诞
节日时间
农历七月初七
节日类型
传统节日
流行地区
中国与汉字文化圈诸国
节日起源
自然崇拜、妇女乞巧
节日活动
祈福、拜织女、吃巧果、染指甲、结扎巧姑等
节日饮食
巧果
节日意义
中国古代的妇女节
㈡ 关于七夕节的资料
七夕节
七夕节,中国传统节日,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1][2][3][4]
七夕节既是拜祭七姐的节日,也是爱情的节日,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七夕的“牛郎织女”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时代人们将天文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理来说,称作“分野”。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5][6][4]
七夕节起始于西汉,鼎盛于宋代。在古代,七夕节是靓女们的专属节日。在七夕的众多民俗当中,有些逐渐消失,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人们延续了下来。七夕节发源于中国,在部分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如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也有庆祝七夕的传统。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8][9][10][11]
中文名
七夕节
英文名
Double Seventh Festival
别称
七姐节、七巧节、七姐诞、乞巧节、双七
节日时间
农历七月初七
节日类型
传统节日
㈢ 传统节日七夕的简介
七夕节,又名七巧节、乞巧节、双七、七姐诞等,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
七夕的“牛郎织女”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时代人们将天文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理来说,称作“分野”;牛郎织女星象对应地理分野的记载见于《汉书·地理志》:“粤地,牵牛、婺女之分野也”。
经历史发展,牛郎织女天文星象被赋予了人格化的美丽传说,以及民间女性向织女星乞巧智慧、祈祷姻缘等丰富的人文内涵。因七夕赋予了与爱情有关的内涵,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七夕节是世界上最早的爱情节日,七夕夜晚坐看牵牛织女星、访闺中密友、拜祭织女、祈祷姻缘、切磋女红、乞巧祈福等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七夕习俗。古时候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会在七夕夜晚牛郎织女“鹊桥会”时,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七夕节发源于中国,在部分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如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也有庆祝七夕的传统。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七夕的资料扩展阅读
七夕习俗
【穿针乞巧】
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
趁着月光,身着新衣的妙龄女子围坐在一起,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穿针引线。
据说,将线快速全部穿过者,称为“得巧”。这是我国最早关于乞巧的记载。
女子乞巧,求一颗七窍玲珑的慧心。
【喜蛛应巧】
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对于少女来说,乞巧节亦是一个嬉戏玩耍的节日。
七月七日,女子们在小盒内放入小蜘蛛,次日再看,谁的蛛网结的最密、最圆满,就是“得巧”。
【种生求子】
七夕前几日,在小木板上负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待到数日,便可生出绿芽。
摆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
将绿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
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