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莲花茶
A. 名家散文精选
1、《背影》
《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
在作者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
2、《春》
《春》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3年7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
在该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使他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并成就他的治学。
《春》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
3、《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是中国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
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也寄托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
4、《海上日出》
《海上日出》是巴金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文章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几种不同景象,展现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文章的语言文字优美、易懂,易于学习。
5、《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于1934年8月创作的散文。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
1927年4月12日直至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为止的这段时间被称为白色恐怖时期。郁达夫为躲避国民党的恐怖威胁,1933年4月,他由上海迁居到杭州。
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今北京),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该文。《故都的秋》全文1500多字,运用了42个秋字来润色北国之秋的“清” “静”和“悲凉”,也处处渗透着郁达夫消极与积极情绪在纠结与斗争的痕迹。
故都的“秋”,其实是郁达夫的“秋”,是表现了他主观感情、审美取向、文学气质和人生态度的“秋”。本文的悲凉美感,跟传统的悲秋情结有关,跟作者的身世性格有关,跟作品的创作背景也有关。
B. 遇到绿茶婊怎么破 人前人后两张脸,我们是学生嘛,让别人以为自己是一朵白莲花,考得好了就巴不得全
你就别理他们,自己学自己的,让自己考的比她们好,到时候她们嘴上不说心里也会被你气死的,采纳我哦
C. 手里拿一朵荷花,旁边有一支烟,还有茶壶打一成语
壶中日月 hú zhōng rì yuè 【解释】旧指道家悠闲清静的无为生活。
【出处】唐·李白版《下途归石门旧居》权:“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 【结构】偏正式成语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道家的神仙生活 【近义词】壶天日月 【例句】清·郭小亭。
D. 绿茶婊和白莲花是什么意思
仔细想了想,绿茶比较有攻击性?目的性更强一些?而白莲花是把所有锋芒全隐藏起来?借刀杀人?
绿茶则是:看起来总是眼泪汪汪的很无辜可怜,但总喜欢明着一套背地一套。明明一肚子坏水,还总是装作一副天底下我最可怜的样子。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说的就是她们了。
她们会装可怜,装柔弱,好似谁都能欺负她,引起男人怜香惜玉的气概,找男人撑腰,为她们做事情。
但她们内心十分看不起一事无成的男人,借助男人上位只是她们的惯用伎俩,她们的野心很大,内心最爱的,始终是自己。
最后我觉得白莲犯错会用理由把自己的责任撇得干干净净,总之就是自己没错,绿茶可能为了达到一些目的会用“虽然我做的不太合适,但你也不能这样对我”的句式去狡辩。
但是早期的白莲花呢?却不一样:参考早期小言女主,虽然你伤害了我害我失去孩子但我相信这不是姐姐故意的,我还是愿意做你的好妹妹,然后男主哇我爱的女人果然还是那么善良,她姐姐太狠毒我要保护她,其实说起白莲花我会想起如萍,紫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