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朵花微笑选段阅读答案
㈠ 美文选段
1.几岁是生命中最好的年龄呢?
电视节目主持人拿这个问题问了很多的人。一个小女孩说:“两个月,因为你会被抱着走,你会得到很多的爱与照顾。”
另一个小孩回答说:“3岁,因为不用去上学。你可以做几乎所有想做的事,也可以不停地玩耍。”
一个少年说:“18岁,因为你高中毕业了,你可以开车去任何想去的地方。”
一个男人回答说:“25岁,因为你有较多的活力。”这个男人43岁。他说自己现在越来越没有体力走上坡路了。他15岁时,通常午夜才上床睡觉,但现在晚上9点一到便昏昏欲睡了。
一个3岁小女孩说生命中最好的年龄是29岁。因为你可以躺在屋子里的任何地方,什么也不干。有人问她:“你妈妈多少岁?”她回答说:“29岁。”
某人认为40岁是最好的年龄,因为这时是生活与精力的最高峰。
一个女士回答说45岁,因为你已经尽完了抚养子女的义务,可以享受含饴弄孙之乐了。
一个男人说65岁,因为可以开始享受退休生活。
最后一个接受访问的是一位老太太,她说:“每个年龄都是最好的。请享受你现在的年龄。”
2.品味淡淡的感觉 淡淡的生活
我喜欢淡淡的感觉,也许是因为一种忧郁?我不知道
我也不知道,我是否快乐。
我只是喜欢淡淡的感觉
我喜欢看枝头那淡淡的嫩绿
它是生命的象征、它是春天的使者,淡淡的一抹胜过喧嚣的姹紫
我追求淡淡的友谊
是朋友,也不必常相见,偶尔电话中的一句:“你好吗?”
淡淡的问候此时就象发了芽的思念一样蔓延开来,一缕温情溢满你的心头
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殊不知一个“淡”字就包含了多少的真诚与默契
爱也要淡淡的
还有那种淡淡的微笑喜欢淡淡的水,渴极了,白开水最能解渴
它让女人更温柔娇羞,让男人更成熟大度
它让孩子更天真美丽
淡淡一点的裙衫很俏
淡淡的
而现在
因为在淡淡的想你
所以才有了这些淡淡的文字……
一切都是淡淡的
只是那么淡淡一点的
过去,现在与未来,
人生的画卷轻轻地描绘
落下的泪和展开的笑
都用那淡淡的笔画
走在人群中,总有那么些女孩让人不断回首
没有红装绿裹的耀眼,风中飘逸的蓝衫紫裙
只有一身的青春和一派的清纯
淡淡一点的微笑很醇
当孩子见到陌生人,总会藏到大人的背后,然后悄悄地露出半边脸
淡淡的笑意,很自然地从眼中从嘴角流露出来
少年将散着淡淡一束芳香的玫瑰送到少女手中时,他已经装满了少女的心
淡淡一点的天空很高
没有朵朵云彩,没有蓝得逼眼的鲜亮,只是淡淡的
灰中有蓝,蓝中含灰
那缭绕着的,淡淡的炊烟
喜欢低吟“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
淡淡乡愁……
一个人,就一个人静静地
将自己融化在袅袅的清香和悠扬的音乐中,翻开旧日的像册,打开尘封的回忆
回忆着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的你
这“淡淡”之中又引出多少的感慨万分,多少的幽怨无奈
淡淡的,总是那么让人难忘……
不知听谁说过“不是你的拽也拽不住,是你的跑也跑不了。”
朋友,记住:淡淡的爱才会有幸福到白头
3.你不必太完美
我们当然应该努力做到最好,但人是无法要求完美的。我们面对的情况如此复杂,以致无人能始终都不出错。
然而,有时人们并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过失。也许我们的父母期望我们完美无暇;也许我们的朋友常念叨我们的缺点,因为他们希望我们能够改正。而他们难以谅解的是因为我们的过失总在他们最脆弱的时候触痛了他们的心。
这让我们感动负疚。但在承担过错之前,我们必须问问自己,那是否真是我们应背负的包袱。
也许正是失去,才令我们完整。一个完美的人,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个可怜的人,他永远也无法体会有所追求、有所希冀的感觉,他永远也无法体会爱他的人带给他某些他一直求而不得的东西时的喜悦。
一个有勇气放弃他无法实现的梦想的人是完整的;一个能坚强的面对失去亲人的悲痛的人是完整的—因为他们经历了最坏的遭遇,却成功的抵御了这种冲击。
生命不是上帝用于捉弄你的错误的陷阱。你不会因为一个错误而成为不合格的人。生命是一场球赛,最好的球队也有丢分的记录,最差的球队也有辉煌的一天。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让自己得到的多于失去的。
当我们接受人的不完美时,当我们能为生命的继续运转而心存感激时,我们就能成就完整;而别的人却渴求完整—当他们为完美而困惑的时候。
如果我们能勇敢去爱、去原谅,为别人的幸福而慷慨的表达我们的欣慰,理智的珍惜环绕自己的爱,那么,我们就能得到别的生命不曾获得的圆满。
4.把时间花在心灵上
朋友带我去看一位收藏家的收藏,据说他收藏的都是顶级的东西,随便拿一件来都是价逾千万。
我们穿过一条条的巷子,来到一家不起眼的公寓前面,我心中正自纳闷,顶级的古董怎么会收藏在这种地方呢?
收藏家来开门了,连续打开三扇不锈钢门,才走进屋内。室内的灯光非常幽暗,等了几秒钟,我才适应了室内的光线,这时,才赫然看到整个房子堆满古董,多到连走路都要小心,侧身才能前进。
到处都是陶瓷器、铜器、锡器,还有好多书画卷轴拥挤地插在大缸里,主人好不容易带我们找到沙发,沙发也是埋在古物堆中,经过一番整理,我们才得以落座。
我不知道怎样才能形容那种感觉,古董过度拥塞,使人仿佛置身在垃圾堆中。我想到,任何事物都不能太多,一到“太”的程度,就可怕了。
我们都喜欢蝴蝶,可是如果屋子里飞满蝴蝶,就不美了,再想到蝴蝶就会生满屋的毛毛虫,那多可怕。
我们都喜欢鸟,但鸟太多,也是会伤人的,希区柯克的名作《鸟》,那恐怖的情景想起来汗毛都要竖起。
正在出神的时候,主人端出来一个盘子,但盘子里装的不是茶水或咖啡,而是一盘玉。因为我的朋友向主人吹嘘我是个行家,虽然我据实地极力否认,主人只当我是谦虚,迫不及待地拿他的收藏要给我“鉴赏”了。
既是如此,我也只好一件一件地鉴赏,并极力地称赞,在说一块茶色玉时,我心里还想:为什么端出来的不是茶水呢?
看完玉石,我们转到主人的卧房看陶器和青铜,我才发现主人的卧室中只有一张床可以容身,其余的从地面到屋顶,都堆得密不透风。
虽然说这些古铜都是价逾千万,堆在一起却感觉不出它的价值。后来又看了几个房间,依然如此,最令我吃惊的是,连厨房和厕所都堆着古董,主人家已经很久没有开伙了。
古董的主人告诉我,他为什么选择居住在陋巷,是怕引起歹徒的觊觎。
而他设了那么多的铁门,有各种安全功能,一般人从门外窥探他的古董,连一眼也不可得。
朋友补充说:“他爱古物成痴,太太、孩子都不能忍受,移民到国外去了。”
古董的主人说:“女人和小孩子懂什么?”
我对他说:“你的古物这么值钱,又这么多,何不卖几件,买一个大的展示空间,让更多人欣赏呢?这样,房子也不会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呀!”
他说:“好的古董一件也不舍得卖。”
他说:“而且那些俗人懂得什么叫古董?”
告辞出来的时候,我感到有一些悲哀,再怎么了不起的古董,都只是“物件”,怎么比得上有情的人?再说,为了占有古董,活着的时候担惊受怕,像囚犯困居于数道铁门的囚室,像乞丐住在垃圾堆中,又何苦?
何况,人都会离开世界,就像他手中的古董从前的主人一样,总有一刻,会两手一放,一件也不能带走。真正的拥有,不一定要占有,真正的古董鉴赏家,不一定要做收藏家;偶尔要欣赏古董,到故宫博物院走走,花几十元门票,就能看真正的稀世古物。累了,花几十元在三希堂喝故宫特选的乌龙茶,生活不是非常的惬意吗?回到家,窗明几净,也不需要三道铁门来保卫,也不需要和无情的东西争位置,役物而不役于物,不亦快哉!
我们的生命如此短暂,有所营谋,必有所烦恼;有所执着,必有所束缚;有所得,必有所失。
我们如果把时间花在财货,就没有时间花在心灵。
我们如果日夜为欲望奔走,就会耗失自己的健康。
我们如果成为壶痴、石痴、玉痴、古物痴,就会忘却有情世界的珍贵。
好好吃一顿饭、欢喜喝一杯茶,一日喜乐无恼、一夜安眠无梦,又是价值多少?
“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那样的生活才是我们向往的生活,百花丛里是“有情”,片叶不沾身是“觉悟”。
误解与赞赏、批评与歌颂,都像庐山的烟雨和浙江的潮汐,原来一物也无。
去年春天最好的春茶,放到今年也要失味,所以,今年要喝今年的春茶。
年年的春茶都好,我眼前的这个粗陶茶杯也很好,古董、古物、钻石、珍珠,乃至一切的背负,留给那些愿意背负的人吧。
5 对一朵花微笑
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
我正躺在山坡上想事情。是否我想的事情——一个人脑中的奇怪想法让草觉得好笑,在微风中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靠近我身边的两朵,一朵面朝我,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似有吟吟笑声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颜。我禁不住也笑了起来。先是微笑,继而哈哈大笑。
这是我第一次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
还有一次,我在麦地南边的一片绿草中睡了一觉。我太喜欢这片绿草了,墨绿墨绿,和周围的枯黄野地形成鲜明对比。
我想大概是一个月前,浇灌麦地的人没看好水,或许他把水放进麦田后睡觉去了。水漫过田埂,顺这条干沟漫漶而下。枯萎多年的荒草终于等来一次生机。那种绿,是积攒了多少年的,一如我目光中的饥渴。我虽不能像一头牛一样扑过去,猛吃一顿,但我可以在绿草中睡一觉。和我喜爱的东西一起睡,做一个梦,也是满足。
一个在枯黄田野上劳忙半世的人,终于等来草木青青的一年。一小片草木会不会等到我出人头地的一天?
这些简单地长几片叶、伸几条枝、开几瓣小花的草木,从没长高长大、没有茂盛过的草木,每年每年,从我少有笑容的脸和无精打采的行走中,看到的是否全是不景气?
我活得太严肃,呆板的脸似乎对生存已经麻木,忘了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新叶欢欣和激动。这不容易开一次的花朵,难得长出的一片叶子,在荒野中,我的微笑可能是对一个卑小生命的欢迎和鼓励。就像青青芳草让我看到一生中那些还未到来的美好前景。
以后我觉得,我成了荒野中的一个。真正进入一片荒野其实不容易,荒野旷敞着,这个巨大的门让你努力进入时不经意已经走出来,成为外面人。它的细部永远对你紧闭着。
走进一株草、一滴水、一粒小虫的路可能更远。弄懂一棵草,并不仅限于把草喂到嘴里嚼嚼,尝尝味道。挖一个坑,把自己栽进去,浇点水,直愣愣站上半天,感觉到可能只是腿酸脚麻和腰疼,并不能断定草木长在土里也是这般情景。人没有草木那样深的根,无法知道土深处的事情。人埋在自己的事情里,埋得暗无天日。人把一件件事情干完,干好,人就渐渐出来了。
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懂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