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情人节
A. 各地民风民俗的资料
1、满族
满族人有尊老敬祖的族风,重视祭祀祖先,把祖先奉为神明,每逢家中有娶妻生子,修宅迁居,就职荣升等重大喜庆事都要祭祖祈福,举行隆重的“跳家神”祭祖仪式。
2、朝鲜族
朝鲜族,家家户户贴春联,做各式丰盛饭菜,吃“八宝饭”,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弹伽倻琴,吹洞箫。初一天亮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给长辈拜年。
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伴著长鼓,筒箫、唢呐载歌载舞。
3、鄂伦春族
除夕,全家围坐,共进晚餐。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饭。青年人给家族及近亲长者敬礼,叩头请安。午夜,人们捧著桦树皮盒或铁盒绕马厩数圈,祈祝六畜兴旺。初一,著新装互相拜年请安。青年男女聚在一起跳转圈集体舞。有打猎舞,“红果”舞,“黑熊搏斗”舞等。
4、赫哲族
除夕,大家忙著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去亲朋家拜年,用“鱼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风味生鱼、用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大马哈鱼籽。民间诗人向人们献诗、讲故事。妇女们玩“摸瞎糊”、“掷骨头”。青少年则进行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比赛。
5、纳西族
正月新春人们互相访亲拜友,轮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并与别村竞赛。城市、乡村都办灯会 灯会节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纽梅说笑》、《老寿星放鹿》、《社戏夜明珠》、《狮子滚绣球》、《凰舞》等。
6、藏族
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
7、彝族
春节期间集会跳“阿细跳月”,有些村寨年初一取水做饭都由男子承担,让妇女休息,以而对她们劳累一年的慰问。
B. 寻一问一答式的冷笑话。
非洲老头跳高 打一句重庆话
答案:黑老子一跳
香蕉在路上走 它感觉太热了 就把衣服脱了 结果怎么样
答案:它摔倒了 (因为它踩到香蕉皮了)
C. 华人 传统习俗
华人传统习俗:
1、春节:万象更新、日新又新
寄贺卡、买新衣新鞋、除夕、大扫除、团圆饭、压岁钱、守岁、贴春联、说吉利话、恭喜发财、恭贺新禧、喜气洋洋、吉祥如意、龙马精神、生意兴隆、拜年、红包、新年食品、年糕、糖果、红桔、逛花市、牛车水、新加坡河畔、裕华园、唐城、猜灯谜、舞龙、舞狮、新年歌舞乐。源于庆祝丰收、周朝(距今三千年)开始就有庆祝仪式、本在农历十一月、汉武帝时(距今约二千年)才改正月初一为"元旦"。送礼:礼品须双数、回礼、礼尚往来。祭祖:供奉鲜花或食物、纪念、追思。红色象征活力愉快好运。元宵节、灯节、中国情人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观花灯、赏明月。
2、清明节:慎终追远、饮水思源
春秋时代晋国介之推绵山烧死故事、寒食节、扫墓、祭骨灰塔、追思、"祭如在"、不忘本、报恩意识、纪念祖先、履行孝道、加强家族凝聚力。清除坟墓旁杂草、供奉食品鲜花、火化、土葬、庙宇、神主牌、祭祖仪式、灵位、静穆鞠躬。现代意义:年轻一代须了解家族前辈的奋斗历史。
3、端午节:屈子情怀、光昭千载
战国时代楚国屈原自沉汨罗江故事、爱国情操、高洁人格、令人仰慕、典范人物、包粽子、赛龙舟。现代意义:可由追思屈原扩大至追思所有对国家、对民族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借以培养年轻一代的"大我精神",提醒他们应尽的义务与责任。忠于国家、献身社会、爱国的主题、诗文创作朗读比赛。
4、乞巧节:坚贞爱情、岂在朝暮
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故事、银河、喜鹊、宋朝秦观《鹊桥仙》:"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中国的情人节"、浪漫色彩、"七夕节"。织女是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妇女向她乞求智慧、巧艺或求赐美满姻缘。以往:未婚女子参加"七姐会"、牛车水庆祝盛况、张灯结采、"七姐诞"、女儿家的大日子。现代意义:让这一天充满爱情的温馨与甜美,也让人们在这一天向所爱的人表示赏识与关怀。
5、中元节:慈悲为怀、普渡众生
道教传说七月初一鬼门关大开(至七月三十)、"鬼节"、"普渡";佛教目连救母故事、举行"盂兰盆会"(对"倒悬、极苦"的生命进行超度);孝亲意识、宗教情操。中元会、商界、酬神戏、七月歌台、标福物。佛教徒:拜祭祖先、表扬孝道;道教徒:"普渡"孤魂野鬼。供奉祭品、焚烧冥纸。炉主、收月捐、分祭品、主持宴会。现代意义:关怀与分享、在祭祀自己祖先之余,也应关心和帮助那些孤苦老人、贫穷者以及其他不幸者。
6、中秋节:皎美月色、万家共赏
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赏月品茗、提灯笼、吃月饼、猜灯谜、月光会、叙旧谈心、艺术情怀。习俗:中秋拜月、遥祭嫦娥、祈求幸福、家人平安;传统食品、圆形月饼、象征团圆、美好愿望。月饼故事:元朝末年,朱元璋领导汉人推翻蒙古人统治;他们通过互相赠送里边藏着字条的月饼,约定八月十五日起义,终于获得成功,建立了明朝。以后,在这天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节日前一个月,月饼灯笼便开始上市。一饱口福、祭祖拜月、亲戚朋友互相馈赠;柚、芋、瓜果;灯笼制作比赛、花灯展览会、宗乡会馆、联络所、居委会;中秋晚会、温馨和谐的夜晚。
7、重阳节:登高望远、顾往思来
旧俗:全家登高、消灾避难、祝愿平安、唐朝诗人王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秋祭"、纪念先人、扫墓祭祖、焚化衣给先人;家人团聚。历代文人雅士、登高远眺、饮酒作诗、舒展胸怀。现代意义:户外活动、松懈身心、检讨计划、反省所作所为、进行调整、重新出发。享受大自然风光、联络亲友感情。
8、冬至节:汤圆甘甜、家人团圆
"冬至":"冬季到了极点"、当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黑夜最长。一年中最后一个传统节日、家家户户吃汤圆。"汤圆":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分粉红与白色两种;象征家庭的和谐与团圆。历史:周代元旦在至日(汉武帝时才改),历代重视此日,民间也有此日"添一岁"的观念。"吃汤圆,增一岁"、祭祖拜神、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