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吃地瓜
㈠ 白地瓜吃来有什么好处
1、清热解暑,衡盯答健胃消食
因为含有丰富的水分和碳水化合物,食用地瓜可以清理体内积累的毒素,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而且地瓜本身口感香甜,多汁,适宜炎热的夏季食用,不仅能够降温解暑,还能够清肝去火降燥。
地瓜一般被视作水果,去皮洗净后直接生吃,生地瓜肉质脆嫩,味甜,水分充足。作为蔬菜,可以讲地瓜切成丝,加入米醋、白糖、香油等凉拌,不仅酸甜香脆,而且生津开胃、清心止渴,具有促进食欲、帮助消化的功能。
2、去脂降压,保护血管
地瓜中含有一种黏液蛋白,不仅能够除去血液中的胆固醇,还能够帮助扩张毛细血管,降低血液粘度,增强血液循环,所以食用地瓜对高血压高血脂患者来说能起到很好的身体调节作用。此外,地瓜内因为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类,它们生成的混合物,不仅能够保护人体血管,还能够恢复膜腔和血管的弹性,对疾病的预防、器官的萎缩和老化有一定效果。
3、补充营养,提高免疫
地瓜本身拥有大量的蛋白质、糖类、碳水化合物、水分等,还有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人体吸收这些必需的营养物质,能够降低因缺乏微量元素而诱发相关疾病的几率,所以适量的食用地瓜对身体还是非常有好处的。
铜元素是人体必需元素之一,也是人体内合成各种蛋白的必要元素,若缺乏将会影响到人体的血液、中枢神经、免疫系统等功能,还会影响脑、肝、心脏的正常发育,而地瓜中含有一定量铜元素,夏秋季食用能够起到增强免疫的作用。
(1)七夕吃地瓜扩展阅读:
主要品类
1、早薯
根块(凉薯)肥大,扁圆形,纵径2.4寸,横径3寸,纵沟明显,皮薄,浅黄色,单个重1斤左右;肉质脆嫩,纯咐慧白色,纤维少,水分多,味清甜,品质好,宜生食,熟食亦可。一般在3月播种,7~9月收则和获上市。
2、中薯
根块(凉薯)较大,扁圆形,纵径5寸,横径5.5寸左右,纵沟4~6条,表皮较薄,淡黄色,肉白色,单个重2斤左右,品质中上等,生食或熟食均可。一般是3~4月播种,8~10月收获上市。
3、晚薯
根块(凉薯)卵圆形,纵径6寸,横径4寸左右,纵沟浅,表皮光滑,黄白色,单个重2斤左右;根块肉厚,白色,肉质较粗,味甜,水分较少,纤维较多,品质中等,生食、熟食均可。一般在4~6月播种,9~12月 收获上市。
㈡ 七夕节的传统美食
七夕节的传统美食:
1、巧果
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由面、糖、蜜、油制成。
2、巧酥
许多民间糕点铺会制作一些织女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售卖时又称“送巧人”,这个风俗在一些地区流传至今。
3、巧芽面
在一些地方,七月初七会吃巧芽面。做巧芽面的豆芽要提前七天生,选干净饱满的绿豆一小碗,平铺在盘子上,用湿纱布盖好,放在遮阳温暖的地方,不定期喷水保持水润。
七天后,生好豆芽,清洗好,然后热锅烧油,加肉丁爆炒,再依次加入葱姜、酱油、醋炝锅,放豆芽炒熟,加水做成豆芽汤。把手擀面煮熟,过冷水,盛到碗中,浇上豆芽汤即可。
4、乞巧饼
乞巧饼俗称“巧尖”,口味多种多样,相比原味,加入地瓜泥或南瓜泥的外表金黄,味道更加香甜软糯。
5、江米条
老南京人过七夕有个独特习俗:吃江米条。江米条是一道汉族小吃,用糯米、豆粉、芝麻等食材制成。
㈢ 七夕为什么要吃西瓜
七夕为什么要吃西瓜?
1、在西域,西瓜原产地已普遍盛行立秋吃西瓜的风俗。因西域地处中国的西北,纬度较高,立秋前后西瓜刚进入采摘期,所以立秋吃西瓜本身就是一种尝鲜。
2、此风俗约在清代影响南方,而此时江浙沪镇源等地的西瓜已进入末市,人们对立秋吃西瓜的原由作出了种种解释。有人讲立秋西瓜可消除暑日积结的淤气,有的人讲可以为过冬积聚“阳威”,而实际上只是北方风俗的影响而已。但有一点应予承认,那就是立秋以后,天气逐渐凉爽,西瓜上市量日趋减少,立秋日人们再吃一吃西瓜,有依依惜别之意。
3、南通有个风俗,立秋吃西瓜。听老人们讲,说是立秋吃西瓜,可以烂猪毛。意思是清除平时我们所吃东西藏留于肚的一些垃圾,一种美好的希望吧
4、又据《二般秋雨斋随笔》中记载,西域妇御和态女择立秋之夜到田间去摸瓜,称之为“摸秋”。可能和西瓜的棚拆形状像孕妇的大肚皮,瓜内有子象征有儿子有关。 在我国习俗中,“瓜”总与繁育后代有密切关系
立秋要吃西瓜吗 立秋为什么要吃西瓜
立秋吃西瓜的习俗要从两个典故说起。
据《二般秋雨斋随笔》中记载,西域妇女择立秋之夜到田间去摸瓜,称之为“摸秋”。可能和西瓜的形状像孕妇的大肚皮,瓜内有子象征有儿子有关。在我国习俗中,“瓜”总与繁育后代有密切关系。据讲,“摸秋”若能摸到成熟较好的瓜,则预示女孩能找到好丈夫,妇女能多生儿子。为了能确保摸到好瓜,一般白天选好了瓜放在确认的位置,入夜后让女人们去“摸”,这时的“摸秋”俨然是占卜活动。随着西瓜的种植扩大,城里人也开始以立秋吃西瓜为岁时习俗。
还有一种来历,比较可信一点,科学一点:西瓜虽从宋代传入中原,但种植并不普遍,所以那时并没有产生和形成立秋吃西瓜的风俗。但在西域,西瓜原产地已普遍盛行立秋吃西瓜的风俗。因西域地处中国的西北,纬度较高,立秋前后西瓜刚进入采摘期,所以立秋吃西瓜本身就是一种尝鲜。此风俗约在清代影响南方,而此时江浙沪等地的西瓜已进入末市,人们对立秋吃西瓜的原由作出了种种解释。有人讲立秋西瓜可消除暑日积结的淤气,有的人讲可以为过冬积聚“阳威”,而实际上只是北方风俗的影响而已。但有一点应予承认,那就是立秋以后,天气逐渐凉爽,西瓜上市量日趋减少,立秋日人们再吃一吃西瓜,有依依惜别之意。
交秋为什么要吃西瓜
因为西瓜成熟了啊
立秋为什么要吃西瓜?
因为立秋以后西瓜味道就不好了。农村有一句俗语:打春的萝卜立秋的瓜,死了老婆走老丈人家。----没味
立秋之后,西瓜就少了。吃了西瓜,咬上秋就真正意义上进入了秋天
1、西瓜,立秋,按照传统习俗都要吃西瓜,不但能消除夏天的暑热,而且还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江南一带还有立秋日吃西瓜的习俗。过去在杭州一带流行食秋桃。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2、桃子,能滋阴润燥,具有补气养血、养阴生津、止咳杀虫的功效。
3、柿子,多吃柿子可以缓解秋燥。柿子具有润肺化痰、清热生津、涩肠止痢、健脾益胃等多种功效,适当食用对人体健康是很有益的。
4、哈密瓜有清凉消暑、除烦热、生津止渴的效果,是立秋解暑的佳品。
注意: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在立秋之后吃西瓜。有胃病的人,孕妇尤其不宜多吃冰西瓜,吃过多易引起腹泻或造成妊娠糖尿病等。
立秋为什么要吃西瓜啊
立秋刚过,想起了立秋吃瓜的风俗。其实到了立秋,天气变凉,西瓜也将落市,甜度和质量都没大伏里好,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吃西瓜呢? 西瓜原本在宋代从西域传入中原,立秋前后正是西域进入西瓜的采摘期,所以立秋吃瓜本身就是一种尝鲜。 又据《二般秋雨斋随笔》中记载,西域妇女择立秋之夜到田间去摸瓜,称之为“摸秋”。可能和西瓜的形状像孕妇的大肚皮,瓜内有子象征有儿子有关。 在我国习俗中,“瓜”总与繁育后代有密切关系。 据讲,“摸秋”若能摸到成熟较好的瓜,则预示女孩能找到好丈夫,妇女能多生儿子。 为了能确保摸到好瓜,一般白天选好了瓜放在确认的位置,入夜后让女人们去“摸”,这时的“摸秋”俨然是占卜活动了。 随着西瓜的种植扩大,城里人也开始以立秋吃西瓜为岁时习俗。 时至今日,北方人仍把立秋吃瓜称为“摸秋”。
长跑后,为什么要吃西瓜
我是经常长跑!我也没跑完就吃,反正跑完半小时内恶心要死!
立秋吃西瓜:24节气立秋为什么要吃西瓜
立秋要“抢秋膘”吃炖肉 立春有吃春卷“咬春”的习俗,寓意新年初始“有头有尾”、惊蛰后天气转暖,细菌滋生,人们吃驴打滚寓意“害虫死,人翻身”、大寒吃年糕取谐音“年年高升”的好兆头、雨水节气中的最后几天就是民间所说的“二月二,龙抬头”,人们吃龙须饼怀念大旱中因悯农降雨而被罚压在山下的天龙、传统节日清明当天,应吃清团之类的凉食、谷雨的排叉、立夏的青梅饼、小满的桂圆细饼、芒种的乌梅酥、白露的地瓜饼、秋分的香芋饼、立冬的白菜佛手卷、小雪的雪里蕻、大雪的松仁枣糕、小寒的腊八米,让大家尝到当季盛产的食材所散发出的美味、冬至馄饨夏至面、春分吃蒜蓉饼杀菌增强抵抗力、小暑的绿豆糕和大暑的荷叶饼能清热降暑、立秋吃肘子、处暑吃鸭开荤进补、天气转凉的寒露吃长寿酥滋阴润肺、霜降吃迎霜兔肉秋补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西瓜
金秋到临,中原大地早已披上黄澄澄的外衣。人们已经穿上长衣,感受着浓浓的秋意。不过在祖国的南疆,秋老虎仍然大发余威。西瓜作为解暑良品仍然大受欢迎。中秋月圆之时,一边乘凉赏月,一边吃著解暑的西瓜,凉意宜人,更增一家团聚的天伦之乐。不过,中秋时节,吃西瓜也有特别的讲究。
中秋佳节,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西瓜的吃法
生吃可直接破开吃
煮著吃—做水果粥的时候放进去
炒著吃—用西瓜皮切丝炒著吃
榨汁吃—用榨汁机榨著吃
冰水果吃—多种水果放在一起冰著吃
西瓜的独特吃法:用二两左右的小西瓜淹制咸菜,味美而爽口,是沂水县特色小吃之一,尤其在喝酒时,上一盘小西瓜咸菜,爽口又醒酒。
㈣ 七夕情人节烛光晚餐菜谱
导语:七夕是中国一年一度的浪漫情人节,在这一天恋人们都会一起烛光晚餐,如果不知道去什么餐厅吃饭,其实不妨在家自制一场浪漫的烛光晚餐,开启浪漫的两人世界,下面就由我为大家带来一些七夕情人节烛光晚餐的菜谱,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七夕情人节烛光晚餐菜谱之一:红酒比翼双飞翅
【材料】
鸡翅、红酒、蜂蜜、生抽、老抽、五香粉、黑胡椒、迷迭香、盐、橄榄油
【做法】
1、将鸡翅清洗干净,并用厨房纸擦干水分。
2、在鸡翅上划上花刀,加入红酒、蜂蜜、生抽、老抽、五香粉、盐、黑胡椒、迷迭香拌匀,然后将其放入冰箱冷藏3小时以上。
3、烤箱预热180度,上下火。
4、将腌制好的鸡翅放在铺了锡箔纸的'烤盘内,再刷上一层蜂蜜和橄榄油。
5、烤5分钟后取出鸡翅,刷上蜂蜜和腌料,继续烤五分钟。
6、将鸡翅翻面后继续烤4分钟,取出刷上腌料、蜂蜜再烤4分钟即可。
七夕情人节烛光晚餐菜谱之二:七夕松露巧克力
【材料】
黑巧克力200g,淡奶油60g,可可粉20g,黄油30g
【做法】
1、先把150g的巧克力切碎隔水融化。(容器里要干净无水,水温不超过50度)
2、将融化成液体的巧克力加入淡奶油,一边加一边搅拌,直到拌匀后加入切小块的黄油,彻底拌匀。然后取出,冷藏2—3小时。
3、待巧克力溶液冷藏变硬后,用小勺挖一小块,两手团成圆形。或者稍微捏两下即可,自己喜欢就好。
4、做好后,另取一个小容器,加入剩余的50g切碎的巧克力隔水融化,晾至手温,放入圆球进去滚一圈立刻捞出。
5、再扔进可可粉里,迅速滚一圈,然后稍微趁一会,待巧克力凝固,弹去外层过厚的可可粉,摆入盘中即可。
七夕情人节烛光晚餐菜谱之三:拔丝黄金地瓜
【材料】
地瓜、白糖、油
【做法】
1、将地瓜削皮,切成小块。
2、锅里下油,油热后地瓜块下锅,炸成金黄色,用筷子能轻松能扎透就捞出。
3、锅里加水,倒白糖进去,小火熬,先起大泡,继续熬,熬到起密密麻麻的小泡,糖液微微发黄,用勺子舀起来倒下去很粘稠的程度就可以了。
4、将炸好的地瓜倒入糖液中,快速颠勺,使糖液完全沾在地瓜上,最好倒入抹过油的盘内即可。
㈤ 地瓜的功效有哪些
地瓜的功效有哪些
地瓜的功效有哪些,地瓜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与其他食物搭配食用会给身体带来很多好处。那地瓜的功效有哪些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使用。
地瓜的功效有哪些1
1、可以美容养颜。
地瓜的热度很高,在市场里到处有卖的。地瓜含有丰富、大量的膳食纤维、维生素、胡萝卜素、维他命等其他营养物质,能帮助我们排除体内的毒素与垃圾,保持一个健康的肠胃,提高身体素质。
2、可以润肠通便。
地瓜内含丰富、大量的胡萝卜素、纤维素、果酸等其他营养物质,并且地瓜的热量还很低,作为减肥餐就很合适,减肥时期很适合食用,多吃地瓜还有助于我们每天的.新陈代谢,帮助我们顺畅的排便,排出体内多余的脂肪。
3、可以预防癌症。
地瓜内含抗癌的物质,适量的食用能够促使我们发挥脑细胞、内分泌腺素的活力,还可以抵制细菌、真菌、病毒的侵入,长期食用就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预防癌症。
4、可以抗衰老、延缓衰老。
地瓜不仅美味,而且其作用和功效极大。平时吃地瓜能够有效抑制我们体内的黑色素沉淀,同时还可以抗氧化,让我们皮肤变得光洁白嫩,帮助我们抗衰老、延缓衰老。
5、可以帮我们缓解炎症。
地瓜除了有食用价值,它还有药用价值。平日里吃一些地瓜,能帮助我们很有效的缓解炎症。当我们患了疮类的病症时,就可以煮熟地瓜,等煮熟后把它捣成泥状,然后将它敷在疮的四周处,这样就能有效的缓解炎症,可以帮助我们治疗疮类病症。
6、增加我们的抵抗力。
地瓜内含丰富、大量的果胶、微量元素、纤维素、胡萝卜素、维他命等营养成分,适量的食用,雀尺皆可以增加我们身体抵抗力,帮助我们预防感冒、咳嗽、发烧等病症,对我们拿乎身体很有益处。
地瓜的功效有哪些2
如何挑选地瓜
1、看外观
在挑选地瓜的时候,首先要观察其外观,有没有破裂、损伤、腐烂或者长霉的,因为地瓜表皮是淡黄色偏白,而且可能还带有泥土,所以在观察的时候会不太方便,但是正因如此,才需要更加仔细观察,以免细菌或者虫害爬进地瓜里面,再被我们食用的话,对身体不利,另外要尽量挑选个头大的,因为个头越大,营养更充足,而且更爽口,而个头小的,说明没有在土壤吸收充足的营养,这样的吃起来就会像嚼木渣一样难受。
2、掂重量
在挑选的时候也不能光顾着个头大,要拿起来掂量一下重量,看看重量和体积是否成正比,如果其个头确实很大,但是重量却比个头小的还轻,那必然是里面水分已经蒸发的差不多了,说明时间放久了,味道一定很差,所以选择的时候要注意挑选个大又足量的。
3、看根茎
地瓜的蒂一般都带有根茎,有的根茎粗有的根茎细,我们要挑选根茎细,而且个头又大的,这种地瓜营消岁悉养都在果实上,而不是茎上,所以茎小个大,而那些个头小根茎又粗的地瓜味道肯定也好不到哪儿去。
4、看分叶
一般个头大的地瓜都有分叶,就像大蒜头有分瓣一样,只是大蒜头的瓣是一个个的个体,而地瓜虽然有分叶,却还是个整体,一般情况下越大的分叶越多,这才是正常的规律,那些个头小的没有分叶的口感就没有那么爽脆了。
㈥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每个人可能都会有些情感困惑吧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端午吃粽子,现在人们只知道这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但据专家考证,粽子只不过是民间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说端午食粽是祭屈原,是后人附会而形成的,仅反映民众的心愿而已。实际上,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寒食节”(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至今,许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与清明食粽的民间风俗。
端午食粽作为全国性风俗最早始见于西晋周处撰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到了唐、宋时,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
粽子话沿革
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东汉末年:草木灰水浸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就成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南北朝:出现杂粽。品种增多,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裹成的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唐代:粽子用米已“白莹如玉”,粽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
宋代:有“以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还有“蜜饯粽”,见苏东坡“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名。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元代:粽子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突破菰叶的季节局限。
明代: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清代:出现“火腿粽子”。
如今粽子更是千品百种,璀灿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涵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大江南北品名粽
广东粽子:广东粽子个头大,外形别致,除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鸡肉丁、鸭肉丁、叉烧肉、蛋黄、冬菇、绿豆蓉等调配为馅料的什锦粽。
闽南粽子:厦门、泉州的烧肉粽、碱水粽皆驰名海内外。烧肉粽的粽米必选上乘,猪肉择五花肉并先卤得又香又烂,再加上香菇、虾米、莲子及卤肉汤、白糖等,吃时蘸调蒜泥、芥辣、红辣酱、萝卜酸等多样佐料,香甜嫩滑,油润而不腻。
宁波粽子:浙江宁波粽子为四角形,有碱水粽、赤豆粽、红枣粽等品种。其代表品种碱水粽,是在糯米中加入适量的碱水,用老黄箬叶裹扎。煮熟后糯米变成浅黄色,可蘸白糖吃,清香可口。
嘉兴粽子:嘉兴粽子为长方形,有鲜肉、豆沙、八宝等品种。如鲜肉粽,常在瘦肉内夹进一块肥肉,粽子煮熟后,肥肉的油渗入米内,入口肥而不腻。
北京粽子: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其个头较小,为斜四角形。北郊农村,习惯吃大黄米粽,粘韧而清香,多以红枣、豆沙为馅。
其他较为著名的粽子还有四川、两湖的辣粽、贵州的酸菜粽、苏北的咸蛋粽。
外国的粽子
日本:称粽子为茅卷,在阴历五月五日吃,是用箬叶或菰叶包米粉,成长圆柱形。
越南:阴历端午节吃粽子。咸粽用糯米加虾米、瘦猪肉、红豆,再加半只咸蛋包成;碱粽,是用糯米粉加椰丝、虾米、绿豆包成菱形,蘸糖吃;肥肉粽,用糯米、肋条肉、虾米、绿豆和五香调料包成,煮熟剥壳切片而食。
泰国:泼水节和雨季吃粽子,以甜粽为主。是用椰汁浸的糯米加椰子肉、黑豆、芋头、地瓜,用芭蕉叶包成蒸熟后再吃。
墨西哥:有“粽子节”以欢庆玉米丰收,在节日中,家家户户用芭蕉叶包玉米和牛肉、鸡肉、胡萝卜、土豆、辣椒等煮熟后食用。
此外,哥斯达利加、洪都拉斯、秘鲁等国家也有吃粽子的习俗。
㈦ 美味的七夕糖粿怎么做好吃又简单,做法图
主料
地瓜 :200
地瓜粉 :500
白砂糖:适量
第九步
9.加入适量适合自己甜度的白砂糖就OK了
第十步
10.美味的糖水
第十一步
11.传承传统
过筛让口感更加细腻
辅料
具体步骤
烹饪技巧